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预案
颅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姓名丘先星年龄39岁性别男
手术前诊断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诊断同术前
手术名称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手术者韩绍泷第一助手刘宝南第二助手韩波祥
麻醉名称局麻+强化麻醉者韩绍泷
手术日期2010- 07-15 手术时间1小时
手术后注意事项详见医嘱
经过: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偏向右侧,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结合CT片测量估算血肿位置,确定标记左侧顶部顶结节前方纵行切口约5cm,2%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切开头皮各层至颅骨,剥离骨膜,牵开,以电钻钻骨孔一个,电灼切开硬膜,见有黑褐色液体溢出,较粘稠,压力较高,置引流管一根于硬膜下,预缝结扎线,试引流管通畅,关闭切口,引流管接引流袋,绑扎固定引流管,纱布包扎。
手术顺利,出血量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记录者韩绍泷。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预案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预案一、术前预案1、病史采集患者于3、4天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右侧明显,行走较前拖曳,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无耳鸣、视物双影,无言语不利,饮水呛咳,无双上肢活动受限、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症状持续存在。
入院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年,“脑梗死”病史18年,“髋关节外伤术后”14年,“左耳听力下降”病史10余年。
2、术前检查颅脑CT示“右侧额颞顶枕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脑萎缩、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管壁钙化”。
3、术前讨论4、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5、术前备皮后手术标记。
6、做好术前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术前针对病人的具体心理问题做好细致的心理疏导。
二、术中预案1、采用全醉行左侧卧位,术中吸氧及心电监护。
2、根据CT 或MRI 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处为钻颅点(多位于顶结节或附近),绕骨孔处设计弧形切口 4 cm,切口与骨孔错开。
3、患侧肩下及髋部垫枕,躯体向健侧倾斜45°,使颅骨钻孔处位于最高点,减少颈部扭曲。
4、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剥离显露颅骨,乳突牵开器撑开,骨钻钻孔,骨板较厚者可适当咬除少许外板,方便置管冲洗。
5、双极电灼硬脑膜后,先切开2 mm 微孔,缓慢放出不凝血,喷射现象停止后“十”字切开硬膜,并电凝皱缩到骨孔边沿。
6、继之用8—12 号软管放入血肿腔内,当软管到达血肿边沿时,能感觉到轻微的阻力,此时稍微退后一点,以免捅破血肿包膜。
7、从各个方向进行生理盐水冲洗,水清后换方向,最后于血肿腔内前下方(额部)留置12 号软管,引流管前端剪侧孔2~3 个,自然放入血肿腔2~4 cm,从切口后方另戳孔引出固定。
8、血肿腔内注水排气后,明胶海绵封闭骨孔,分层缝合头皮切口。
9、引流管接无菌密闭引流袋。
10、术后适当加压包扎。
三、术后预案1、术后去枕平卧,头尽量偏患侧,也可取头低足高位。
颅骨钻孔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手术记录

精品
手术记录
姓名丘先星年龄39岁性别男
手术前诊断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诊断同术前
手术名称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
手术者韩绍泷第一助手刘宝南第二助手韩波祥
麻醉名称局麻+强化麻醉者韩绍泷
手术日期2010- 07-15 手术时间1小时
手术后注意事项详见医嘱
经过:患者仰卧,头部垫高,偏向右侧,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
结合CT片测量估算血肿位置,确定标记左侧顶部顶结节前方纵行切口约5cm,2%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切开头皮各层至颅骨,剥离骨膜,牵开,以电钻钻骨孔一个,电灼切开硬膜,见有黑褐色液体溢出,较粘稠,压力较高,置引流管一根于硬膜下,预缝结扎线,试引流管通畅,关闭切口,引流管接引流袋,绑扎固定引流管,纱布包扎。
手术顺利,出血量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记录者韩绍泷
-可编辑-。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操作规范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操作规范
【适应症】
凡经CT、MRI或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诊断,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症状者。
血肿属液体状态,包膜不甚肥厚,无钙化者。
【禁忌症】
肿量较小,未有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者。
【术前准备】
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出血位置、范围及血肿密度。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体位:在局麻或全麻下,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患侧肩下垫枕,减少颈部的扭曲。
2. 钻孔:根据血肿位置,通常选择顶部钻孔引流,硬脑膜往往呈青紫色,质地较厚,十字切开硬脑膜及血肿壁层,将其切开即可见陈旧性血溢出。
3. 置管冲洗:用吸引器将流出的血肿慢慢吸除,然后将硅胶管置于血肿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止。
4. 留管引流:以病人术后体位为准,将高位的导管退至距钻孔处3-4cm处、外接已排除空气的灭菌软塑料密封袋,缝合钻孔切口,将引流管缝扎固定在头皮上,引流管一般于术后3-5天拔除,先拔低位置管,后解开高位导管,以空针边吸边拔出,以排出囊腔内空气。
【注意事项】
1. 插入导管时要有一定的角度,冲洗时动作要轻柔,注意避免损伤脑实质。
年轻者脑复位较快,故不宜反复插管。
2. 病人拔管前平卧48小时。
3. 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必要时复查头颅CT,及时发现气颅和新的出血。
【手术后并发症】
1. 血肿复发或形成积液。
2. 引流管损伤脑组织或皮质血管。
3. 气颅。
4. 术后感染。
5. 癫痫发作。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 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王 建平 魏进 旺 孙仕 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钻孔 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 血肿术中、 术后的经验。 方法 : 钻孔 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 结果 :7例患者 8 中1 例高龄患者术后 7天突发心脏病死 亡 , 其他患者得到满意治疗 , 无并 发症发生 。 结论 : 中、 术 术后 良好 处理可减少患者术 中术后并
发症 的发 生 。
【 关键词】 钻孔 ; 慢性硬膜下血肿 ; 并发症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2 2 (0 2 0 — 5 9 0 10 — 7 5 2 1) 8 0 9 — 2
慢 性硬 膜 下血 肿 是 临床 上 常见 病 之一 , 是一 种 多 发 于老 年 人 的起病 隐 袭 的独 立 性疾 病 ,有 文 献 报道 , 慢 性 硬膜 下血 肿约 占颅 内血 肿 的 1%t 。治疗 慢性 硬 0 1 膜下 血 肿 的方 法较 多 , 孔 引流 术 仍是 目前 广 泛采 用 钻 的手术 方 法 ; 有 3 3%的复 发率 , 约 %~ 7 可发生 颅 内积 气 、 内感 染 、 肿复 发 、 后残 腔 积 液等 并 发症 。我 颅 血 术 院 自 20 03年 1月至 20 年 7月 , 用 钻 孔 冲洗 术 治 08 采 疗慢 性 硬膜 下 血肿 8 7例 ,通 过 术 中 、术 后 良好 的处 理 , 满意 , 效果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作者单 位 : 0 4 7 0 6甘肃 兰州 , 3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 者: 孙仕华 , — a : h s3 0 1 3 o E m i sh0 3 @ 6 . m l e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例 , 2 . 1 1 女 6例 , 年龄 3 6 8 9 岁, 平均 6 . 岁 , 8 1 有明显外伤史 7 例 , 3 头痛 1 例 , 1 偏 瘫 2 例, 4 昏迷 2 2例 , 癫痫发作 9例 , 发病时间不确定
右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钻孔引流

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 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n: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 局麻、全麻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术前诊断:左侧额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Pre-operative Diagnosis:left fronto-temporo-parieto-occipital 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术后诊断:左侧额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Post-operative Diagnosis:left fronto-temporo-parieto-occipital 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手术名称:左侧额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转开颅左侧额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Procedure Performed:Blur and drainage of left subacute subdural hematoma and craniotomy left subdural hematoma removal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左顶结节下方颅骨钻孔后见硬脑膜张力较高,呈紫色,挑开硬脑膜后,可见大量暗红色硬膜下血肿,呈血凝块样,非液性,冲洗亦无法流出,中转改经左扩大翼点入路骨瓣开颅,剪开硬膜见硬膜下血肿约120ml,呈血凝块样,给予清除,未见明显增厚血肿包膜,悬吊硬脑膜并止血彻底,反复冲洗未见活动性出血,硬脑膜减张缝合,脑压不高,还纳骨瓣,留置骨瓣外引流管一根,关闭手术切口。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2%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局麻成功后,仰卧位,头偏向右侧,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顶结节下方切开头皮肌肉达骨膜,手术切口约4cm,骨膜剥离匙剥离骨膜,手摇钻钻孔,咬骨钳适当扩大骨窗,可及硬膜,无硬膜外血肿,硬膜下呈紫红色,脑膜张力较高。
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摘 要 目的 : 讨微 创 钻 孔 冲 洗 引 流 术 对慢 性 硬 膜 下血 肿 的 治 疗 效 果 。 方 法 : 用 回 顾 性 。 析 我 院 收 治 的 探 采 分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患 者 的 临床 资 料 。结 果 : 疗 后 r s —Mee 评 分 和 B r e 指 数 评 分 较 治 疗 前 明显 改 善 。 < 治 ul yr at l h P O0 ;0例 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治疗前更加明显 , 00 , . 58 P< .5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结论 : 微创钻孔 冲洗 引
后恢复 良好 , 能够顺利恢 复学习 、 工作 ,T复查无血肿或 出 C
血; 中残 : 存在 某些 神经 、 精神 障碍 的临床 症状 , 个人 生活 基本能够 自理 , T复 查无血肿 或 出血 ; C 重残 : 意识清楚 , 生 活需要其他人协助 , T复查无血肿或 出血 ; 物状 态 : C 植 长期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 0 2 0 0 . 0 6- 1~ 0 9— 3神经外科 收治 的慢性硬 膜下 血肿 8 例作 为观察 对象 , 中男性 0例 其 5 2例 , 性 3 女 8例 , 龄 3 年 5—7 2岁 , 均 ( 2 6±1. ) , 平 5. 23 岁
流术 治疗词
微 创 钻 孔 冲洗 引流 术 ; 性 硬 膜 下血 肿 慢
中图分类号 :R 5 . l 6 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 9 3 (0 0 0 0 8 O 0 5— 3 4 2 1 )5— 6o— l
表 1 治疗 前后 r g — yr 分 和 B r e 指 数 评 分 ul Mee 评 at l h
硬膜下血肿患者作 出诊断 , 经皮肤直接用 Y L一1 针钻到 硬 膜下最厚血肿那层 面 , 然后 用生 理盐 水2 L 0m 反复 对换 冲 洗到接近淡红 色 , 意生 理盐水 的 流量 和速度 , 免继 发 注 避
慢性硬膜下血肿个案护理

确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问答、演示等方式,确保患者及家属了解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基本知识、家庭护理技能 和注意事项。
制定个性化的出院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康复锻炼、药物管理、饮食调整等方面的出院计划,确保 患者在家中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处理方法
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例如,对于轻度出血,可采取局部 压迫止血等措施;对于严重出血,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考虑输血等紧急处理措施。
用药时间安排和漏服补救措施
用药时间安排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药物治疗应遵循定时、定 量的原则。患者应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在 规定的时间内服用药物,以确保药物在体内 的有效浓度。
术前准备事项清单
术前检查
完成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片等常 规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
术前用药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术前用药,如镇静剂、 抗生素等,以减轻患者痛苦和预防感染。
术前禁食禁饮
通知患者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以防麻醉 过程中发生呕吐和误吸。
术前备皮
为患者剃除手术区域的毛发,清洁皮肤, 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紧急情况下联系方式建立
1 2 3
提供紧急联系电话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医院或医生的紧急联系电话,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到医护人员。
建立紧急联络机制
与患者及家属协商建立紧急联络机制,如遇到突 发情况或病情加重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并采 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就医的重要 性,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不良后果。
漏服补救措施
如果患者漏服了一次药物,应尽快补服;如 果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近,则无需补服,继 续按照原计划服药即可。切勿自行增加药物 剂量以弥补漏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