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方法美术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孩子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呢?本文将提供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一、培养艺术欣赏兴趣培养艺术欣赏兴趣是开启孩子艺术之门的首要步骤。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引导孩子接触艺术作品,给予他们多角度、多元化的艺术体验。
可以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观看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孩子亲身接触创作过程,并与艺术家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二、培养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要想培养孩子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可以通过教授基本的绘画技法,如线描、色彩运用等,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习欣赏名画、名家作品,让他们感受大师的创作精神和艺术魅力。
通过参与绘画比赛或展览,让孩子亲自实践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批判思维。
三、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拓宽孩子的艺术视野,给予他们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绘画,还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
可以组织学校音乐会、舞蹈表演,邀请艺术团体来校进行演出,让孩子感受不同形式艺术的魅力。
此外,可以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如户外写生、设计手工艺品等,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融合美术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纸上或画布上,而是应与其他学科结合,实现跨学科融合。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可以以名画为话题,让孩子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开展相关写作或讨论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绘制展示数学知识;在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绘制实物模型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这样的跨学科融合既增加了学科间的联系,也丰富了学习内容,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时,教师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欣赏孩子的画

如何欣赏孩子的画说起儿童画常常让那些做父母的啼笑皆非。
乍眼一看他们的画:大头小身子,歪嘴没鼻子,细看一下子--真是没面子!于是家长们皱着眉、摇着头:“你在画什么?我看不懂。
”还是“不对!不对!长颈鹿不是这样画!”就这样,孩子的创作兴致不知不觉被抹杀在摇篮中。
其实幼儿期的孩子,从生理到心理,尚处在不成熟阶段。
如:手部肌肉、腕骨,发育很不完善,在拿笔画画时,就会消逝一种本能的“自由”,画出的画就会不成比例、不流畅。
所以,我们在评价孩子的作品时,不能用评价成人画的标准去评价,应当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童眼”去看、去欣赏。
说白了,就是和孩子来谈他的画,让他觉得你懂他的“语言”,让孩子更信任你、敬重你,这可是许多父母梦寐以求的。
一、进行有意义的谈画孩子画画并不是为了临摹真实的世界,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觉,所以,让孩子自由拘束地画,欢快而纯真地表现,远比要求孩子创作来得有意义。
最好的谈画时机,是孩子刚画完,主动给父母看、创作意念仍清晰、兴致正昂扬时。
首先,您可面露微笑,放下手边正在进行的事,搂着孩子,倾听他诉说画中的内容。
您可先确定孩子的创作历程,并从中思索适合和他谈什么,再将找寻孩子画中具体象形的眼光,转移到构成特色及造型的三要素--线条、形状和颜色。
例如,当孩子处于涂鸦期阶段(1-3.5岁),在画面上表现的是错乱杂点或是各色线条时,您可指着画说:“哇,这里有好多线条。
”“这条线又细又长。
”“这里还有会转弯的线。
”“这条线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有蓝色、红色和黄色,看起来真吵闹。
”当孩子进入命名涂鸦期(3.5-4.5),会将画在纸上的记号,与自己阅历中的事物拉上关系,并赐予名称。
例如,孩子说他画的许多点和线是消防车在救火。
“好大的火呀!是不是要有很多辆救火车来帮忙?”“消防车用什么救火呢?”“是什么地方失火了?”“还有谁会来帮忙救火呢?”以开放式的问话和孩子交谈,除了可共享画中内容,还可进一步扩大及延长孩子的创作空间,对孩子抽象思考力气的养成及解决问题的力气都大有关怀。
如何评价儿童画画

如何评价儿童画画
近期,许多家长在看孩子的作品时总是跟我说这里画的不圆、那里画的不像、或者跟老师的范例不一样,令我很纠结,借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如何欣赏和评价绘画作品
毕加索用一辈子的努力像儿童那样画画!绘画创作是什么?绘画创作不是去模仿别人,更不是模仿自己。
毕加索的一生风格是不断变化的,他说,艺术家的一种画法改变了的时候,只意味着他思考的方法改变了,并不是说他前面的比后面的就差了,只是他的想法变了。
小朋友,不要固步自封,不要把现在的成绩奉为绘画的高点,要不断努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公鸡和农妇》是幅立体主义绘画,是毕加索的代表作。
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出:好的绘画作品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不能说:只有画得像才最好!所以总是用“真实”、“像”来评判孩子的画恐怕不公平,因为大画家都可以不按照真实来画。
儿童绘画的好与坏,是不以形式为评价标准的。
绘画写生不是抄下来,也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艺术家把他对祖国山河的印象最好的部分,重新进行了“组装”,构成一张作品,这也是我国山水画家进行创作的一个特点,表现文化精髓里的美。
绘画的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风格之间没有可比性,不能说只有“真”、只有“像”是最好的!这点和儿童画很相像,儿童画主要依靠记忆。
欣赏儿童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儿童不懂什么叫固有色。
其实色彩本来是不存在的,全是光的作用,色彩随着光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儿童画用颜色基本上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用什么颜色,觉得用什么颜色画出来好看,就这样画,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学会欣赏儿童画。
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美术欣赏是指通过观察、思考和感受艺术作品,培养个体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过程。
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欣赏是一种认识和体验美的途径,有助于他们发展想象力、观察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因此,针对幼儿的美术欣赏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是培养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丰富的美术学习氛围:1. 美术作品展览: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墙面上,与家长共同分享。
另外,定期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2. 营造创作氛围:在幼儿园或课堂中,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有机会进行自由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参与集体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3. 丰富的美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美术资源,如艺术图书、绘画工具、艺术品模型等,使幼儿能够主动地选择并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美术欣赏为了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欣赏过程:1. 观看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的艺术作品进行观看。
在观看之前,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2. 问答和讨论:观看完艺术作品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通过交流,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艺术作品。
3. 情感体验: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幼儿可以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例如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
三、培养幼儿分析和评价能力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还需要帮助幼儿培养分析和评价的能力:1. 观察细节:教师可以通过放大艺术作品的细节,让幼儿仔细观察,从中感知并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和细节表达等。
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教学提纲

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目前家长对孩子的绘画作品存在两极化的评判,要么鼓励过度,要么打击过度,家长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呢?1、当孩子捧着他的作品让你欣赏的时候,请不要用夸张的语言表扬,如“你画的真好,真像”“你就是个小天才”等。
也许你的赞美和表扬将会让孩子误认为画画是为了博得大人的赞美和关注,时间久了孩子会带着目的为你打工,艺术将成为一件很累的工作,他会变成小大人,画画不再那么快乐了。
绘画工作完成之后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尽量营造一个氛围让孩子体验当下的艺术就够了。
2、“哦!你很努力!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作品”这样评价比较更好一些,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很舒服的颜色,你把我带到了一个很美的色彩世界,这么美的颜色你是怎么调出来的”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说“在你的作品中我也学到了新的东西,谢谢你的创作”等等,因情况客观的评价,但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敷衍。
这样同时在帮助孩子学习独立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
然后在孩子作品的背后写上日期帮他收起来。
3、如果孩子追问,我画的好吗?说明孩子已经很在乎别人看法,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画的和昨天很不同,都很有意思,我都喜欢”“你能告诉我你画里的秘密吗?”4、当孩子给你滔滔不绝的讲他画的是什么的时候需要一个良好的姿态,认真欣赏和聆听不要追问和完善他讲述的内容也不询问他的作画思想,孩子是个纯纯的艺术大师,而真正艺术大师的创作过程是不会思考太多的。
5、一般孩子都会拿着他的画子编造一些离奇的故事,如果我们指手画脚的给予指点完善,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便会在你一次次的干预中流失。
也许当时他画的是“大山”但过后他却说是“生日蛋糕” 或者“一大堆好吃的糖果”已经忘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因为孩子本来就是多血质的。
6、不要质问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怎么看不懂”在中国大多老师和父母受之前学院派物质主义艺术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眼睛看到具象的作品,就满意,看不到就批判。
当然解读孩子涂鸦的途径很多,如果你还不清楚儿童整体的发展,最好不要说太多。
正确评价儿童绘画作品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正确评价儿童绘画作品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对于儿童来说,称赞和鼓励是成长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建立儿童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激励他们的学习,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让他们从中获得肯定,对提高他们的兴趣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如何正确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充分认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常听一些人说诸如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很粗心,很马虎;瞧他的画乱糟糟的;某某孩子画得多认真、多细致呀!其实他们注意到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孩子和树木一样,生长的环境、种类不同,自然各不相同;孩子在美术方面的条件不同、个性不同,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也许孩子们的不同之处恰恰是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做老师的责任是发现并保护孩子们的不同之处。
那么我们就应该避开“结果”,从“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想象创造力;发现他们观察生活、表达心情的角度。
在儿童美术课上,就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常采取作业和评价交替进行的形式。
当孩子们积极答问时,当他们大胆想象时,当提出可笑的想法时,都应及时对这一切给予鼓励和肯定。
这都在无形中激励着孩子。
或许他们最终的作品不怎么优秀,但在完成的过程中,他们动了脑、大胆地画了,并从老师的肯定中获得了自信,产生了继续绘画的热情。
那么这次的学习与作用他就有所收获。
有一位文学家说过:“不要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
”因此,在学业评价时,我们不能仅凭一张画、一次考试来断定优差,而更要看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如果说教师的表演与鼓励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及时评价,那么学生参与评比,则是对学习过程更具体,更细致的评价。
因为孩子们互相接触了解的程度远远多于老师。
让他们参与学生作业评价将会更全面,更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在儿童美术课上,须常采取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形式。
评价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
如:对同学作业的技巧、想象方面的看法等等,也包括学习态度、爱护公物方面、保持室内整洁、文明礼貌等等。
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策略

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策略绘画是幼儿在创作中表达自己情感、经验、观念和个性的工具。
因此,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客观和负责任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多种绘画作品的评价策略,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评价绘画作品。
一、评价孩子的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是指孩子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包括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方面。
具体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 评价技巧和表现手法。
对于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评价,需要参考一些基本标准,比如孩子处理色彩饱和度的能力、层次渐变的处理、大胆而自信的画笔驾驭等。
例如:小明的绘画作品中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准确,用笔流畅自然,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和优秀的表现手法。
2. 评价孩子的绘画表现风格。
评价孩子的绘画表现风格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和审美情趣。
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孩子画作的重心、表现出的情感、主题、对现实的感知和表达等。
例如:小红的绘画作品具有一定精神气质,清新简约,表现她内心的柔软和细腻情感。
她创作的主题具有深刻的内涵,采用了较为独特新颖的结构造型。
二、评价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评价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 评价孩子的创意和想象力。
孩子绘画作品中的独特想象力和创意是我们的评价重点。
孩子的创造性和创意表现是基于他们的认知和思考,需要引导孩子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
例如:小芳的绘画作品中,她发挥了巨大的想象力,描绘出独特的形象和情境,并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力。
2. 评价孩子的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创造力的标志之一就是良好的思维能力,无论应用何种思维能力,都需要引导幼儿自主创造。
我们可通过评价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能力来评价幼儿的创造力。
例如:小明的绘画作品中良好的色彩搭配和清晰的构思说明了他的思维能力较为强大。
三、评价孩子的情感表现。
情感表现是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中必须要考虑的方面。
因为孩子在年龄较小时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视觉造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创作,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感。
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角度

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角度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
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的评价角度。
一、创造性和想象力创造性和想象力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评价时,要看幼儿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作品是否具有独特性,是否与其他幼儿的作品有所不同;2. 作品是否具有探索精神,是否尝试了新的表现方式;3. 作品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能够引导观众进行联想和想象。
二、技术表现技术表现也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评价时,要看幼儿是否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作品中的线条是否流畅、自然;2. 作品中的色彩是否搭配得当,是否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色彩;3. 作品中的构图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感。
三、内容表达内容表达也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评价时,要看幼儿是否能够通过作品表现出一定的主题或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作品是否有明确的主题或内容;2. 作品中的形象是否具有代表性或象征性;3. 作品中的元素是否与主题或内容相关联。
四、情感表达情感表达也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评价时,要看幼儿是否能够通过作品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或情绪。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作品中的色彩、线条等是否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或情绪;2. 作品中的形象是否具有情感表达的能力;3. 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是否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或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的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
前段时间神奇的楠楠姐姐接受一个采访,主持人是受孩子们喜欢、幽默风趣的阿囧哥。
阿囧哥说:您今天拿我当一个范例说说,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画画啊? 我从小
可喜欢画画了,我就喜欢画我爱吃的东西。
比如汉堡啊大鸡腿啊冰淇淋什么的,但是我妈妈总不让我画这些,她说你总画好吃的,拿到学校交给老师看,老师会认为你是个吃货,怪丢人的快别画了。
那我就开始画飞机、大炮,我妈又说我了,你就会画这些,不会画别的了啊?后来我就不爱画了,
因为别的东西我也不会画,不知道从哪下笔。
而且我妈总说我画这个不像画那个不像,所以我到现在连个直线都画不直,我都不好意思画画了。
其实,不只是画画,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成年人一个不假思索的评判标准,却可能扼杀了孩子天才般的创造力,甚至于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那么神奇的楠楠姐姐就借着阿囧这个例子、借着画画这一件具体的事,和家长们聊聊,如何保护孩子那美丽又脆弱的创造力翅膀。
首先,儿童时期的绘画有着独特的特点,是儿童表达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程度。
很多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教育,不知道自己孩子画的好还是不好,不知道怎么去欣赏。
那怎样才能更好地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呢?我们可以从下面
几个方面考虑。
1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我给中日韩三个国家的三位小朋友看了一段非洲动物生活的影片,然后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每个人画一幅关于非洲印象的画。
三个人画出来三幅截然不同的画,我最喜欢中国小朋友的那幅画。
她画了一只长着斑马纹的狮子在吃草。
她想让狮子和斑马做朋友,这样斑马就不会被吃掉,狮子也不会饿肚子了。
这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不是纯现实的描绘,充满了情感和童真。
绘画中想象力的培养是儿童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能力。
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这种活动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欣赏一和长颈鹿比高
的乌龟。
乌龟想要和长颈鹿一样高,它借用了气球把他带到空中,这真是个奇妙的想法。
欣赏二看病。
谁都会生病。
如果地球生病了,是谁给它看病呢?这个任务交给太阳吧。
2、是否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一幅优秀的儿童绘
画作品离不开流畅的线条、美好的布局、丰富的色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审美观。
有的孩子喜欢暖色,有的喜欢冷色,有的喜欢五颜六色。
有的孩子把描绘的对象画的很大,有的画的很小,就像人写字一样,有的整齐有的歪歪扭扭。
一幅画,只要看起来舒服,干净整洁,画面丰富饱满就是有好的视觉效果。
就会让人看起来愉悦。
欣赏一屋
顶的加菲猫。
胖乎乎的猫咪,红色的屋顶,紫红的夜空,黄色的星星,黑色的轮廓让几种颜色组合起来那么的温暖协调。
欣赏二可爱的女孩画面舒服整洁,用色多又不显得杂乱。
有突出的人物,还有温馨的背景。
构图比例正好。
3、是否具有鲜明的主题一幅好的儿童绘画作品是有明确
的主题的,让人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想表达的是什么。
什么是主体,什么是重要的被刻画的事物或情节。
有突出的重点,有主有次。
一目了然。
欣赏:猫妈妈喂奶。
画面中有一只大猫、五只靠在大猫肚子上的闭着眼睛的小猫、猫窝、蓝天白云、飞鸟、花朵、蝴蝶、草地、鱼、牛奶。
这幅画是好多的元素组成的,但是小画家成功的布局与刻画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想描绘的是猫妈妈喂小猫,小猫吃饱后睡着了的温馨画面。
4、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有的儿童画充满了成人的思想和欣赏眼光,很容易就会发现画作中被成人灌输的想法。
缺少了童稚与天真。
一幅画中有儿童的生活感悟与总结会让欣赏者感到真实,能让人读懂孩子的内心,体会孩子的欢乐。
欣赏一骑车。
画中的孩子骑上大人的自行车,脚够不着地,要抓紧车把才不会掉下来。
欣赏二挤奶。
画中的孩子坐着小板凳,头才达到奶牛肚子的高度。
这是亲身体会过挤牛奶的过程才能画出来的作品。
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欣赏孩子的画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创造源于认知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们喜欢画一些固定单一的内容。
比如男孩子爱画飞机坦克大炮车,女孩子喜欢画公主芭比仙子。
这其实是人的天性,男孩子天生
喜欢帅气硬朗的事物,女孩子则喜欢温柔美丽的事物。
绘画首先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一项技能,是用画笔和颜料表达情感叙述心声的一种艺术形式,就好像唱歌、写作一样,孩子们喜欢什么就会表达什么。
家长可以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适度的引导丰富孩子的认知,认知丰富了呈现出的作品自然就丰满了。
比如您的孩子喜欢画飞机,家长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或者带孩子观察真正的飞机,孩子会发现原来飞机有很多的种类:运输机、客机、战斗机、直升机等等。
家长再继续引导孩子观察、分析飞机的特征。
机翼是什么样子的?螺旋桨是什么样子的?孩子有了很好的
观察后,才能把物体的特种抓住,画出好的作品。
画好主要物品后,家长还能引导孩子画出场景:你的飞机是在天空中飞翔还是停在地上?如果在空中飞翔,是白天还是夜晚?那白天和夜晚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天空中除了飞机还会有什么呀?热气球?老鹰?飞碟?以此类推,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展开联想,把相关联的的场景、物品都一一展开,从基本的认知上发散出无穷的想象力。
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好,孩子心里就有素材了。
这都是丰富孩子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孩子要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才不会总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单一的画。
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法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孩子也更能在绘画过程中
得到满足。
视角决定意识有一个规律的现象,为什么大人画的花坛都是圆的,而小孩子画的花坛都是椭圆的? 再举个例子,有位妈妈带宝宝去逛商场,宝宝回家后画了一幅画,描述他逛商场所看到的场景。
妈妈发现他的画里全是人的腿。
妈妈问宝宝,为什么你画的不是漂亮的橱窗和商品啊?宝宝说这些腿就是我逛商场所看到的。
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宝宝的身高让他看不到大人的视界。
不只是视线的差别,儿童的观察和思考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家长们要放慢脚步、放低身体、去切身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做儿童教育的常说,要习惯蹲下和孩子说话,不仅是因为这样可以与孩子视线齐平,也代表了尊重孩子的一种态度。
家长们经常会发现孩子画的画很奇怪。
有的宝宝把人的头部画的很大,身体画的很小。
有的宝宝把路上的行人画得很大,路边的房子车画得很小。
还有的宝宝画了一个侧脸的人,人脸上却有两个眼睛。
这是因为儿童与成年人不同,他们往往被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而忽略其他的东西。
比如孩子想画一个头戴蝴蝶结的小姑娘,他就会专心的刻画小姑娘的头发、蝴蝶结、长睫毛、表情,这些是他最想表现的,等到画身体的时候就寥寥几笔带过。
这就出现了头大身子小的一幅画。
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为什么你画的侧面人脸有两只眼睛呢?孩子可能会说,人就是有两只眼睛得,所以我要都画上。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要把他理解的事物表达出来,那么他们
画出来的画就会与成人不同。
绘画天才毕加索早期画作都是写实风格的,在顶峰时期他热衷创造新的绘画形式,画了许多著名的抽象人物作品,这些作品就是他从儿童的角度和内心观察事物,打破常规的透视比例取得的成功。
鼓励激发潜力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物,都不像数学那样一加一就等于二,而是像绘画一样没有绝对的答案。
有的家长总是不经意间用自己的标准干涉孩子,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阿囧小时候就是因为妈妈不允许他画喜欢的事物而对绘画失去了兴趣。
也有的家长带着一些功利心,为了参加绘画比赛、完成作业,取得好成绩等。
看孩子画的慢,帮孩子画画。
觉得孩子画的不好看,帮孩子画画。
这样剥夺了孩子绘画的乐趣,也剥夺了孩子的创造力。
我见过边画边哭,边画边气的小朋友,试问没有愉悦的心情能画出美丽的作品吗? 还有的家长看了孩子的画后说:你画的不像啊?这句话是大忌。
一个孩子身体没有完全发育,他的手部肌肉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发达能很好的控制用笔和线条。
而且孩子缺乏观察不能像成人那样抓住事物的特质。
只要孩子的画能表达心中所想心中所愿就是好画。
单纯为了“像”去画画没有任何意义,用照相机、摄像机就能做到。
阿囧哥说他连直线都画不直,我就鼓励他说:超过十厘米的线,只有电脑机器和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才画的出来。
不要因为细节而放弃大局。
不要因为不标准而放弃了对美的表达。
优秀的美术老师应
该对孩子说:画的好,画得不错。
你看看画面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有需要填补的地方吗?首先要对孩子予以肯定,孩子才会更有信心,他高兴了啊,有激情了啊,就会更投入的画。
越鼓励孩子,孩子就会越大胆,越有创造力。
对孩子束缚多了,孩子就不敢下笔,画的唯唯诺诺胆怯。
(本文已刊发于《祝你幸福·最家长》) (神奇的楠楠姐姐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