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环境教育备课

合集下载

二年级环境教育计划及教案[资料]

二年级环境教育计划及教案[资料]

二年级环境教育计划及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障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环境的美丽和破坏。

2. 讲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想法和做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的建议。

第二章:节约资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资源的有限性:水、电、纸等资源的供需矛盾。

2. 节约的重要性:保护环境、节约成本等。

1. 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数据等方式展示资源浪费的现象。

2. 讲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的重要性。

3. 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节约资源的标语或海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资源的有限性和节约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提出一些节约资源的方法。

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参与垃圾分类与回收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减少垃圾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实际进行垃圾分类操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说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学生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操作。

第四章:保护植物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植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重要性:提供氧气、保持生态平衡等。

2. 保护植物的方法:植树造林、减少伐木等。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植物的美丽和破坏。

二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二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二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

2. 环境的重要性: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资源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环境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环境。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提交的保护环境行动计划。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种类:水、土地、空气、植物、动物等。

2.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等。

1.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案例、图片等资料,展示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提交的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行动计划。

第三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危害: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存、生态平衡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2. 通过案例、图片等资料,展示环境污染的危害。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减少环境污染。

评价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减少环境污染行动计划。

第四章:生活中的环境保护1. 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环境保护行为。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行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环境保护行为。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认识:介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保护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3. 保护环境的方法:学习如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存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环境问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环境保护图片、视频、案例等。

2. 材料:垃圾分类桶、节约用水设备等。

3. 场地:室内或户外教学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阐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课程讲解:讲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等。

4.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兴趣。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环保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他们掌握环境保护方法的程度。

3. 学生反思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与反思,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感悟。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精选7篇)

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精选7篇)

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精选7篇〕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精选7篇〕小学二年级生态环保的教案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

3.使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

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

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局部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

〔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答复后,老师讲述绿色植物养育了人类,给我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用的?2.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出示一些熟悉的动物的幻灯片〕。

老师过渡:和植物一样,人类的生活也离不开动物。

你们都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师生共同议论交流。

3.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这些朋友〔出示我们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幻灯片〕。

老师沉重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看吧。

我们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这样的破坏:沙暴,洪水,污染-所有这些有一局部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引起的。

为此,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举例详细是哪些方法〕,因为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三〕稳固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们的一些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好好保护它们。

2.提问:〔1〕你知道动植物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作用?〔2〕我国为野生动植物采取了哪些措施?〔3〕讨论:假设你遇到了看到有人在乱砍树木或捕杀野生动物,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出一份"保护环境报"。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8篇)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8篇)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8篇)二班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1一、教学目标通过介绍对人类有害污染,使同学能够远离污染,从而养成健康的身体。

使同学懂得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处处是绿水青山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环境污染〔2〕环境污染有哪些,它造成的缘由是什么。

三、教学内容1、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致使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并超出了其自净技能,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2、环境污染产生的缘由: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以及工业化的快速进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峻,已经开始威逼人类的生存。

3、空气污染对内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中散发来的尘埃、烟灰等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空气中的污染物已达一百多种。

〔1〕对人体的径直危害:呼吸道的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结核、肺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内脏器官的肝肿大、肾炎;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

另外,对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少年儿童发育都有负面影响。

〔2〕对人体的间接危害:导致佝偻病、眼部病症的发生。

4、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污染主要是指由工厂排出的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和各种有害物质流入、渗入水中,使江、河、湖、海遭到污染。

〔1〕对人体的径直危害:人们径直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各种肠胃疾病,严峻受污染的水会径直导致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2〕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有害的水浇灌农用物,污水中的水产类、食用有害物质的动物等最末由人类来食用,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5、噪声音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噪音污染是指由生产、交通、生活中发出的超常规的振动。

〔1〕对人体的径直危害:导致人心烦躁、引起头痛和听力障碍。

当噪声达到100分贝时,人就烦躁难过;达到130分贝时耳朵痛苦;达到160分贝时耳膜破碎;达到170分贝时会导致死亡。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保护的意义: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 环保行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家庭等方面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保护的意义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环保行动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我们的关系。

2. 讲解环境的概念:简述环境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介绍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4. 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5. 引导环保行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家庭等方面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境概念、环境问题、环保行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环保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环保情况、设计环保标语等。

3.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价其环保意识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演讲比赛等。

2. 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绿化、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水用电等。

3.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课本及配套教辅。

2. 网络资源:环保相关网站、文章、视频等。

3. 实地资源:环保设施、自然景观等。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二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环境的概念,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 第二课时:环境污染与保护教学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学会简单的环境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3. 第三课时:节约资源教学重点: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学会节约使用资源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意识。

4. 第四课时:保护动植物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意义,学会保护动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5. 第五课时:绿色生活教学重点:了解绿色生活的意义,学会实践绿色生活。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环境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度以及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六、第六课时:水资源保护教学重点: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学会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七、第七课时: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重点:了解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学会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主动参与空气污染治理。

八、第八课时:环保法律法规教学重点: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知道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习惯。

九、第九课时:环保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学会参与各种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的行动力。

小学生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生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行为惯。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3. 节约能源与水资源。

4. 植树造林和保护动植物。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教师讲授环保知识和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对环保话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践与体验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境保护话题,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目的。

2. 介绍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游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识。

4. 探讨节约能源与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节约能源的实际行动。

5. 组织学生参与节约用水实践活动,如观察家庭用水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6. 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

7. 介绍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基本常识。

8. 让学生制作环保海报,展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想法。

9. 总结本次环境教育课程,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来评估其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制作的环保海报的内容和质量,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垃圾分类游戏相关材料。

3. 植树活动所需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环境教育教案设计与实施,我发现学生对环保问题有较高的认识度,他们对环境保护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环保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更多的环保行为习惯。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在水果中也有许多的水分。看投影:西红柿 萝卜 香蕉 人 狗
注:投影上的黄色部分表示水所占的比例。
出示:一个体重是36千克的小朋友,如果身体失去所有的水分,体重就只有12千克啦!
四、学习儿歌《水的用处大》P19
五、兴趣拓展:画一些有水的画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兴趣,激发学生对水的情感。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 计算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1、问题:你知道水有哪些用处吗?
2、学生畅舒欲言,交流水的用处:水可以使船行驶在海面上;水可以使我们解渴;谁可以使我们……
二、大自然中还有谁也需要水?
1、师进行实践与操作:两盆花(一盆每天浇点水,另一盆五天不浇水)有什么不同?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 计算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学习的内容,了解和巩固水的变化
二、提问:那么世界上的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学生交流:供我们玩;给我们带来凉快;喝水解渴;给植物浇水等
2、看图总结:1)供人们嬉戏 2)有了水使世界变得更美丽 3)植物吸收水分 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 计算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投影出示:
小水滴,真重要,万事万物离不了,小朋友们要爱惜,少了它可不得了。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
第 1 单元 第1课 第 2 课时
班级
2.1
备课人
李翠翠
时间
9、27
课题
清 清 水 世 界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2)晚上回家要喝水,洗手,吃饭,洗澡,刷牙等。
3)家长还要洗衣服,拖地板等同样需要水。
4)冲厕所一次,至少要用50杯水。
3、小结:真让人吃惊,一天居然要用这么多的水!
出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4、算一算:我们的一天要用多少水?
吧用去的水量相加,就是你一天的用水量!
( )+( )+( )+ =……(杯)
1、交流:在大海里,小溪里,小河里等等
2、各个地方的水是一样的吗?(海里的水是咸咸的,河里的水是清清的)
3、温度低的时候水会变成怎样的?(变成冰)
4、温度上升的时候水又会变成怎样?(变成蒸汽)
四、听故事《水的四季旅行》
出示:海里的水——水蒸气——云层里——(夏日)雨点——(秋天)霜——(冬天)雪花——冰——(春天)小水滴
傅家埠小学二年级环境教育学科备课
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了解水的用处,懂得动植物离不开水,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水;
得出结论,出示:植物离不开水
2、师再操作:鱼缸里的鱼(放了水,不放水的两种情况)
出示:动物离不开水
3、看图:工厂里工作操作时(水在光缆厂、水在造纸厂)
想想,还有哪些工厂也需要水?
4、总结出示:大自然的动植物离不开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更离不开水。
三、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布置下课时的任务(一人一天用多少水?)
利用学生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
第 1 单元 第2课 第 2 课时
班级
2.1
备课人
李翠翠
时间
10、25
课题
神 通 广 大 的 小 水 滴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 计算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一课时内容,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水。
二、交流:我一天要用多少水?
1、从早上到晚上,我们在哪些地方需要用水?
2、学生交流:1)早上刷牙,洗脸,喝水,烧饭等;在学校还要洗手,洗脸等;
3、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 计算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你认识水的家族吗?
二、师出示地球仪,提问:你知道地球上海洋多还是陆地多?
1.出示:蓝色部分为海洋,绿色部分为陆地。
2.再出示:原来地球是个大水球!
三、思考:在大自然中哪些地方有水?
第1 单元 第2课 第1课时
班级
2.1
备课人
李翠翠
时间
10、11
课题
神 通 广 大 的 小 水 滴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水的用处,懂得动植物离不开水,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水;
2、通过学习儿歌,使学生更深地了解水的用处;
3、通过兴趣,激发学生对水的情感。
三、水能发出哪些动听的声音?请想象一下
1、流水的声音:叮叮咚咚
2、杯子里盛水时再敲打发出的声音:叮咚,叮咚
3、下雨时的声音:淅沥淅沥,滴滴答答,哗啦哗啦
4、水开的声音:劈里啪啦等
四、水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呢?让我们各种方式赞美水吧!
1、画一幅画
2、拍一张照片
3、写一首赞美水的诗
……
五、布置课外作业
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
2、通过学习儿歌,使学生更深地了解水的用处;
3、通过兴趣,激发学生对水的情感。
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 1 单元 第1课 第 1 课时
班级
2.1
备课人
李翠翠
时间
9、13
课题
清 清 水 世 界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大水球;
2、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变化;
第 1 单元 第3课 第 1 课时
班级
2.1
备课人
李翠翠
时间
11、8
课题
宝 贵 的 小 水 滴
教材分析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学会观察,懂得植物生长都需要淡水;
2、使学生认识到淡水是多么的宝贵,我们要节约用水;
3、进一步懂得在生活中要节约用水。
教学重、难点
懂得水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