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S与EDTA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及潜在环境风险评-2014

EDDS与EDTA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及潜在环境风险评-2014
EDDS与EDTA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及潜在环境风险评-2014

EDDS与EDTA植物提取土壤重金属及潜在环境风险评价

金属污染是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1]。作为一项高效、低廉、非破坏的土壤净化技术,植物修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植物修复的效益取决于植物地上部分金属含量及其生物量。虽然连续种植植物提取的第一次田间试验取得了成功,但目前已知绝大多数超累积植物生长慢,生物量小,且大多数为莲座生长,很难进行机械操作[2],而生物和非生物螯合剂能提高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活性,增强土壤溶液中有效态重金属浓度,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能力[2]。利用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普通植物借助螯合剂辅助的联合植物修复便成了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通过添加化学试剂,运用大生物量植物螯合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1]。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螯合剂或移动剂的媒介作用打破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液相和固相之间的分配平衡,使污染物更多的以液相的形式存在[2、3]。螯合剂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度,提高重金属根际散能力和促进重金属自根系向地上部转运, 增加了植物修复效率[3]。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螯合剂。EDTA能够活化Pb、Zn、Cd 、Cu、Co、Ni 等多种重金属离子,促进植物对这些离子的吸收,其中对Pb 的活化效果最好。但是,EDTA对环境残留效应明显,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是一种最近发现的易生物降解且低毒的螯合剂,半衰期短,对环境残留效应少,是目前推荐的能够大量使用的螯合剂。EDDS对Cu的活化效果最好,对其他重金属活化能力欠佳[3]。

本文拟对非生物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生物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优点进行整合,低剂量复合式施用EDTA、EDDS螯合剂,进行螯合剂不同配比设计与潜在环境风险研究,为合理利用螯合剂植物螯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植物

选择生长快,生物量大且能同时富集几种重金属的单子叶植物玉米(Zea mays L)、双子叶植物油菜(Brassica junica)。

1.2.1土壤培养:

试验取渝涪高速公路两旁受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的Cu、Pb、Cd三种重金属污染表层0-30cm 菜地土壤,自然风干后研磨,过4mm筛备用。每盆称量2kg公路旁菜地土壤,混合0.5kg 腐殖土,以及速效肥尿素(100g)和磷酸二氢钾(50g)以提供植物充分营养元素,土壤反复混匀后,自然条件下静置平衡15天后播种。

1.2实验方法

1.2.1 盆栽培养

盆栽试验在室内进行。每盆装2kg土壤重金属平衡好后,播撒20颗种子,待种子出苗2周后,每盆保留生长程度一致的幼苗10株,植物生长期间定期称重,定量补充蒸发水分100-150mL,保证植物生长。同时室温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0%-70%。出苗后6周后,按如下处理分别添加EDTA和EDDS:

a.对照组(CK):加去离子水

b: EDTA:施入3mmol?kg-1EDTA

c.配比1(EDTA/EDDS=1:1):施入0.5mmol?kg-1(EDTA)+0.5 mmol?kg-1(EDDS)

d.配比2(EDTA/EDDS=2:1):施入1mmol?kg-1(EDTA)+0.5 mmol?kg-1(EDDS)

e.配比3(EDTA/EDDS=1:2):施入0.5mmol?kg-1(EDTA)+ 1mmol?kg-1(EDDS)

f .EDDS :施入3mmol ?kg-1(EDDS )

在添加螯合剂EDTA 和EDDS 两周以后对植株进行收割。 1.2.2 土壤淋滤实验

实验中进行人工纯水模拟雨水淋滤。第一次淋滤在盆栽实验添加螯合剂一周以后进行,第二次淋滤在盆栽实验添加螯合剂两周以后进行。每次根据重庆市年平均雨量添加纯水量350mL ,在1小时内均匀添加入盆。实验过程中采用较大雨量,历时较短,因此忽略了植被截留和雨期蒸发。淋滤液经慢速滤纸过滤后用500mL 玻璃瓶收集待测TN 、TP 以及重金属Pb 、Cu 、Cd 含量。 1.3测定方法

采集完整植株样品以及模拟雨水淋滤液。

植株经自来水和超纯水清洗,80℃烘箱烘干,研碎过100目筛,待测。植物样品的消解采用Durali Mendil 等的方法[5]。即在Teflon 消化罐中加入0.5 g 植物样品,依次加入6 mL 硝酸(65%)和2 mL 双氧水(30%),在微波炉中加压加热消解。消解完全后定容至25 mL 。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AA6800)测定土壤、植物样品消解液和土壤淋滤液中重金属Cu 、Pb 、Cd 含量。

整个测定过程中植物样则用灌木枝叶GBW07602作质量控制参考物质。

测试过程中每批样品分析均作2 个全程序空白,借以检查和控制样品在处理和测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 采用平行样控制样品测试的精密度,平行样品数不少于测试样品的10 %,同时对样品采用加标回收,回收率在85%-112%。 淋滤液中总氮(TN)采用半微量凯氏法进行测定。总磷(TP)采用硫酸-高氯酸消解,钼锑抗比色法分析。

2结果与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 )

2.1 重金属富集

植物重金属P b 富集系数

植物根部重金属C u 富集系数

植物根部重金属C d 富集系数

EDTA/EDDS 配比

图1 不同EDTA/EDDS 配比对植物的重金属Pb 、Cu 、Cd 富集系数影响 Figure 1. Enrichment factors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EDTA/EDDS ratio plant roots

螯合剂具有多齿状的配位基,能与单一金属离子形成化学复合物。对于利用添加螯合剂到土壤中,利用植物提取土壤中重金属,诱导产生超累积效应。螯合剂与土壤中重金属结合,扰动了金属在土壤固相与液相只见到平衡,减弱金属与土壤的结合常数,把金属从土壤固相结合位点上竞争下来,以金属螯合物的形式增加了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这一过程持续直到螯合剂与金属的结合达到饱和[3-7],从而促进重金属自根系向地上部转运。

从图1可以看出,加入螯合剂的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均高于相应对照组植物富集系数。玉米重金属Pb 富集系数值在添加单一螯合剂EDTA 时达到最高0.87;,重金属Cu 富集系数值在添加螯合剂配比2(EDTA/EDDS=2:1)达最高4.6;重金属Cd 富集系数值在添加螯合剂配比1(EDTA/EDDS=1:1)达最高为1.01。对于作物油菜而言,重金属Pb 富集系数在添加螯合剂配比3(EDTA/EDDS=1:2)时,达到最高1.26;重金属Cu 富集系数在添加螯合剂配比2(EDTA/EDDS=2:1)时,达到最高7.3;重金属Cd 富集系数在添加单一螯合剂EDTA 时,达到最高0.95。当部分金属离子穿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以后,能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形成复杂的稳定螯合物。从而能使重金属的毒性降低。螯合剂作用下重金属是通过非选择性的

质外体途径进入植物根部,在蒸腾流的驱动下向植物地上部转移,其情形可能涉及重金属的单一被吸收,以及金属-螯合剂络合物的共同被吸收

[8-9]

2.2EDTA/EDDS 联合施用配比对环境风险性分析

2.2.1土壤淋滤液重金属浓度

土壤淋滤液P b 浓度(m g L -1)

EDTA/EDDS 配比

土壤淋滤液C u 浓度(m g L -1)

土壤淋滤液C d 浓度(m g L -1)

EDTA/EDDS 配比

图2 EDTA/EDDS 配比处理对玉米组土壤淋滤液中Pb 、Cu 、Cd 浓度影响

Figure 2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 of EDTA/EDDS applic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Pb 、Cu 、Cd solution in corn soil

从图2可知,螯合剂的加入大大增加了土壤淋滤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对于玉米组第一周淋滤液Pb浓度而言,螯合剂的投加增加了Pb的首次淋滤风险,其度最高值出现在单一添加EDTA组,是对照组的37倍。Pb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配比2组(EDTA/EDDS=2:1),为221mg?L-1。淋滤液中Pb浓度高低依次为EDTA>EDDS>配比1(EDTA/EDDS=1:1)>配比3(EDTA/EDDS=1:2)>配比2(EDTA/EDDS=2:1)。第二周土壤淋滤液Pb浓度发生一定改变。单一添加EDTA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Pb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增加3%。而单一添加EDDS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Pb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减少16%,说明EDDS的生物可降解性比EDTA要好,在环境中停留时间短。第二周土壤淋滤液Pb浓度最低值出现在配比3(EDTA/EDDS=1:2),为241 mg?L-1。

对于玉米组首次淋滤液Cu浓度而言,其度最高值出现在单一添加EDTA组,是对照组的27倍。Cu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配比1组(EDTA/EDDS=1:1),为812 mg?L-1。淋滤液中Pb浓度高低依次为EDTA>EDDS>配比2(EDTA/EDDS=2:1)>配比3(EDTA/EDDS=1:2)>配比1(EDTA/EDDS=1:1)。第二周土壤淋滤液Cu浓度发生一定程度改变。单一添加EDTA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Cu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增加8%。单一添加EDDS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Cu 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减少3%。第二周土壤淋滤液Cu浓度最低值出现在配比1(EDTA/EDDS=1:1),为899 mg?L-1。

对于玉米组首次土壤淋滤液Cd浓度而言,其浓度最高值出现添加配比1组(EDTA/EDDS=1:1),为20.1 mg?L-1,是对照组的2.1倍。Cd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配比2组(EDTA/EDDS=2:1),为15.5 mg?L-1。首次土壤淋滤液中Cd浓度高低依次为配比1(EDTA/EDDS=1:1)>EDDS> EDTA>配比3(EDTA/EDDS=1:2)>配比2(EDTA/EDDS=2:1)。第二周土壤淋滤液Cd浓度发生一定改变。单一添加EDTA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Cd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增加17%。单一添加EDDS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Cd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减少32%。与Satroutdinov等[10] (2000)研究结果一致。EDTA 与高稳定常数的金属(Cu、Fe、Pb、Zn)形成的螯合物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远远小于其余低稳定常数金属(Ca、Mg、Mn)所形成的螯合物的降解速度[10]。EDTA能够螯合主族及过渡金属,与金属离子形成4~6个杂环,化学稳定性较好不容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在水体各形态EDTA中,Fe(III).EDTA和Cu(II)_EDTA可被光降解,其他形态的EDTA均具有光稳定性而不能发生光降解[8-10]。施用EDTA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活性和迁移性[10]。铜污染土壤中加入EDTA,7d以后Cu开始向下淋滤迁移,16d达到最大,Cu向下迁移的距离达到700cm[12]。Greman[12](2001)在其土柱实验中发现,加入10mmol ?kg-1的EDTA以后,Pb、Zn和Cd发生渗滤,并建议严格控制螯合剂的使用剂量,避免在雨季施用。生物螯合剂EDDS在环境中容易被降解,但是对于不同金属与EDDS 螯合物降解程度有所不同,当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情况下,Pb-EDDS、Cd-EDDS已经降解,但是Cu-EDDS、Hg-EDDS却长时间不能降解[13]。

修复后的土壤中各金属元素由于螯合剂的存在而保持相对较高的酸溶/可交换态含量,从而增加潜在生态风险,必需采取相应措施如同时结合其它修复措施来防止这些活性较高的形式在土壤介质的迁移,尤其是向水体的迁移[8-13]。

土壤淋滤液P b 浓度(m g L -1)

EDTA/EDDS 配比

土壤淋滤液C u 浓度(m g L -1)

图3 EDTA/EDDS 配比处理对油菜组土壤淋滤液中Pb 、Cu 、Cd 浓度影响

Figure 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io of EDTA/EDDS applic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leaching Pb 、Cu 、Cd solution in rape soil

油菜组土壤淋滤液Pb 在第一周中浓度最高值为添加EDDS ,是对照组的28倍。淋滤液Pb 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EDTA/EDDS 配比1组,为185 mg ?L -1。油菜组淋滤液中Pb 浓度依次为EDDS >EDTA>配比2 >配比3 >配比1。其中单一添加EDTA 螯合剂的土壤淋滤液Pb 浓度在第二周中出现最高,比首次淋滤液增加12%。

油菜组土壤淋滤液Cu 在添加螯合剂处理后第一周中浓度最高值为单一添加EDTA ,为1310 mg ?L -1是对照组的28倍。淋滤液Cu 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EDTA/EDDS 配比3组(EDTA/EDDS=2:1),为753 mg ?L -1。土壤淋滤液Cu 在第二周中浓度最低值为配比3组(EDTA/EDDS=2:1),为954 mg ? L --1,比首次配比3组(EDTA/EDDS=2:1)淋滤液增加26%。

油菜组土壤淋滤液Cd 在螯合剂添加后第一周中浓度最高值为添加EDTA ,为24.5 mg ? L --1,是对照组的2.8倍。淋滤液Cd 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EDTA/EDDS 配比2(EDTA/EDDS=2:1)组,为15.1 mg ? L --1。土壤淋滤液Cd 在第二周中浓度最低值为配比3组(EDTA/EDDS=2:1),为13.4 mg ? L -1,比首次配比3组(EDTA/EDDS=2:1)淋滤液降低28%。

土壤重金属淋滤液浓度在添加EDTA/EDDS 配比时比单一施用螯合剂要低,与螯合剂添加的总量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螯合剂的环境停留时间有关。EDDS 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螯合效果也有差异[12] 。Hauser 等[14] (2005)研究也表明,金属与螯合剂的比例对EDDS 对金属的提取效率有很大影响。而在螯合剂诱导植物修复中螯合剂浓度以及金属与螯合剂的比例对活化效率也有很大影响,但在何种用量或比例条件下活化效果最好各文献报道并不一致,主要受制于具体应用条件。

3 结论

1) 加入螯合剂的植物重金属富集系数均高于相应对照组植物富集系数。其中,重金属Pb 富集系数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3(EDTA/EDDS=1:2)时,达到最高1.26;重金属Cu

富集系数

土壤淋滤液C d 浓度(m g L -1)

EDTA/EDDS 配比

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2(EDTA/EDDS=2:1)时,达到最高7.3;重金属Cd富集系数在添加单一螯合剂EDTA时,达到最高0.95。

2) 土壤重金属淋滤液浓度在添加复合螯合剂时比单一施用螯合剂要低。Pb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2组(EDTA/EDDS=2:1)。第二周土壤淋滤液Pb浓度最低值出现在复合螯合剂配比3(EDTA/EDDS=1:2)。Pb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1组(EDTA/EDDS=1:1),为812 mg-1。第二周土壤淋滤液Cu浓度最低值出现在复合螯合剂配比1(EDTA/EDDS=1:1),为899 mg-1。Cd浓度最低值出现在添加复合螯合剂配比2组(EDTA/EDDS=2:1)。第二周土壤淋滤液Cd浓度发生一定改变。单一添加EDTA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Cd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增加17%。单一添加EDDS螯合剂组的土壤淋滤液Cd浓度比首次淋滤液减少32%。

3) 玉米组淋滤液中TN平均浓度高低依次为EDTA>EDDS>配比3>配比1>配比2。油菜组淋滤液中TN平均浓度高低依次为EDTA>EDDS>配比1>配比2>配比3。玉米组TP平均流失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TP平均流失浓度72%,油菜组TP平均流失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TP平均流失浓度54%。

参考文献

[1] Alkorta J,Hemndez J M,Becerril I,et al.Chelate enhanced phytore mediation of soils polluted with heavy metals[J].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04, 3:55-70. [2]丁竹红, 胡忻, 尹大强. 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18(2):777-782.

[3]Evangelou M W, Ebel M, Schaeffer A. Chelate assisted phytoextrac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soil:Effect,mechanism,toxicity,and fate of chelating agents[J].Chemosphere,2007,68:989-1003.

[4]Brrjcker T J, Pichtel J, Brown H J,et al. Phytoextraction of Pb and Cd from a superfund soil:Effects of amendments and croppings[J].Environmetal Science and Health,2001,36:l597-1610.[5] Durali M.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on some wild edible mushroom samples from Kastamonu, Turkey[J]. Food Chemistry, 2004, 88(2): 281- 285

[6]Reeves R D. The hyperaccumulation of nickel by serpentine plants[A]. In: Gunn J M. Baker vegetation of ultramatic (sperntine) soil [M]. Andover, Hampshire, UK: Intercept Ltd. 1992: 253-277.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 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详细叙述了镉、铜、砷、镍的污染现状、危害及最新的植物修复技术究 进展,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染 前言:当前,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国内外都很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某些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轻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与传统的处理土壤污染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简单和高效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修复的几种类型,论述了当前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对超富集植物的概念和特征、成功案例与不足进行了阐述,集中介绍了镉、铜、砷、镍几种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土壤重金属植 物修复技术的强化措施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植物修复的近期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及常用治理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包括自然方式和人类 活动。自然方式主要是岩石的分化,人类活动主要是矿山开发、金属冶炼、农药等使用。目前,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严重问题。工业化的发展,干扰了自然平衡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得这一问题愈发的严重。对于生物来说,超过阈值的重金属浓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并干扰正常运转的生物系统。植物在重金属胁迫下,其根系生长受到影响,细胞膜透性增大,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系统遭到破坏,并对基因产生毒害。与有机物质不同,土壤重金属基本上不可降解,会在环境中不断累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和农作物品质下降。另外,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土壤重金属最终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潜在危害极大。因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毒性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仅在中国就有2.88×10^6h㎡土地由于矿山开采而遭到污染破坏,并以平均每年46700h㎡的速度在不断增加,最终导致水土流失、异地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遭到污染破坏的土地几乎完全没有植被的覆盖[1]。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治理方法要综合考虑成本以及技术,因此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已被用于此。传统的治理方法包括土壤焚烧、挖掘和填埋、土壤清洗、土壤冲洗、凝固和电固定[2-3]。由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受到成本高、劳动力大、土壤改变的不可逆性、本地菌群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研究成本低、效益高、环境友好的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治理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新 型的绿色方法。 目前, 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三类: 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 生物修复法。生物修复法中的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且具有一定的可行胜等优点,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2.1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的概念 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和相关的土壤 微生物来减少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毒性的 方法,它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具有就地适用的特点,是一种以太阳能驱动来整治的策略。植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土壤重金属的种类很多,但目前污染比较严重的主要有铜(Cu)和镉(Cd)。本文重点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结果、产量及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单因素重金属污染时,不同的重金属种类及其土壤浓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复合污染时,植物产量及对重金属吸收量与重金属浓度间表现出复合污染效应。 目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和植物两方面,土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的呼吸作用、氨化、硝化作用等生化指标[1~6],植物方面的重金属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的产量指标的影响上[7~12]。 1 土壤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植物对重金属的忍耐力:因植物种类、年龄、生活型、物候期以及环境条件而变化。植物生长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由于质膜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界面,所以植物细胞质膜首先接触到重金属,相应地重金属首先并直接地影响到细胞质膜。重金属浓度越高,胁迫时间越长,对植物细胞质膜的选择透性、组成、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的伤害就越大。 1.1 Cu 土壤Cu过多时能抑制果树生长。研究表明,褐土中施用过量的Cu能抑制苹果新梢的伸长,其抑制程度与Cu素施用量呈正相关。土壤Cu污染还能影响果树的生理代谢。当土壤Cu 施入量少于100 mg/kg时,CAT活性随Cu施入量的增加而稍有上升,但当Cu施入量大于100mg/kg时,CAT的活性便极显著地下降。Cu污染影响环境中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Cu 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并进入食物链系统。如种植于Cu土壤中的小青菜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生长于Cu污染土壤中的胡萝卜和小麦等植物的生长也受到明显抑制,而且Cu含量远远高于对照区域,超过Cu的食品卫生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重金属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之一是重金属引起氧化胁迫,改变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Cu可以改变植物生理过程而影响植物生长。 1.2 Cd 土壤Cd过量时同样会抑制果树生长。Gieslibski等研究表明,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草莓叶片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由此提出:叶干重是衡量Cd对草莓生长影响的最好指标。张金彪研究发现,低浓度Cd(土壤中的Cd浓度≤10 mg/kg)对草莓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土壤中的Cd浓度≥25 mg/kg)有抑制作用,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d处理使草莓结果数、果重、果实维生素C及矿质元素(如K、Ca、Cu、Zn、Mn、Fe)含量减少。果实中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报告现状与发展前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①2007-05-27 17:0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①作者】桑爱云。张黎明。曹启民。夏炜林。王华。【英文作者】 SANG Aiyun1) ZHANG Liming1) CAO Qimin1) XIA Weilin1) WANG Hua2)<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CATAS。Danzhou。Hainan。 2 College of Agronomy。SCUTA。Hainan 571737)。【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刊名】热带农业科学 ,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编辑部邮箱2006年01期 桑爱云1>② 张黎明1> 曹启民1> 夏炜林1> 王华2>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2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 摘要重金属污染是土壤污染中危害极大的一类,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及其修复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的方法, 概述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植物修复的机制和方式, 系统阐述植物修复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分类号X5 3 Resear ch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hytor emediation in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Soil SANG Aiyun1> ZHANG Liming1> CAO Qimin1> XIA Weilin1> WANG Hua2> (1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College of Agronomy, SCUTA,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 act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s extremely harmful in soil contamination. It is one of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in the world to control and remedy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 and its phytoremedi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inition of hyper-accumulated plants and the mechanism and measures of phytoremediatio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perspectives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phytoremediation were expounded systematically. Keywords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phytoremediation 。hyper-accumulator 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2006 年 2 月第26 卷第 1 期Feb. 2006 Vol.26, No.1 ① 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 2004DI B3J073> 资助。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

浅谈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摘要:针对中国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加剧的趋势,为提高人们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 识,和人们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视,特简要介绍相关情况。本文从土壤重金属 污染现状概况、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因素三个 方面介绍。并对植物修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理论提出展望。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植物;吸收 Introduction to Plant for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bstract:With the soil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In order to improve people's knowledge on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and the importance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s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heany metal pollution.This studies about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the ab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soil、the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ab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The prospect of the theory of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 is also proposed. Key words:soil;heavy metal;plant;absorption 引言 土壤是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且还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承担着环境中大约90%的来自各方面的污染物。然而,局部地球化学作用或者人为活动的强烈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弃物、城市固体废弃物、农业灌溉水污染、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及大气污染的沉降,污染已从城市向周围蔓延。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将重金属加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土壤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在低浓度时,对植物而言是必须元素,但有些重金属元素在过量时就会对植物物产生毒害作用,如锌、铜、铬、镍、镉、汞、砷、铅等。 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电子、制革、染料等工业生产的三废以及污灌、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对土壤一植物系统产生毒害,并可能通过接触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修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以及优缺点,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土壤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如日本的痛骨病事件就是典型的例证。由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难迁移,又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价态变化复杂,使得治理非常困难[1]。目前,常用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如客土法、淋溶法、施用化学改良剂等)[2],大多只能暂时缓解重金属的危害,还可能导致二次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出现的植物修复技术由于成本低、效果良好、环境友好等优点,正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研究和开发的热点[3,4]。 1.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理 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该种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如灰化回收)后即可将该种重金属移出土体,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5]。根据机理不同分以下4种:植物萃取、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和植物转化。 植物萃取又称植物提取技术。重金属经植物根系吸收后,继而转移、贮存到植物茎叶,然后收割茎叶,从而达到去除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目的。植物萃取技术利用的是一些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富集能力的特殊植物,要求所用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快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并具备对多种重金属较强的富集能力(即超富集植物)[6],植物萃取是目前研究最多且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修复方式,此技术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超富集植物和诱导出超级富集体。 植物稳定是耐性植物利用其自身的机械稳定作用和吸收沉淀作用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的方式,包括了分解、沉淀、螯合、氧化还原等多种过程,这些过程可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防止其进入水体和食物链。然而植物稳定并没有将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只是暂时的固定,使其对环境中的生物不产生毒害作用,并没有彻底解决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植物挥发是指利用植物去除土壤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的一种方法,即植物将污染物吸收到体内后又将其转化为气态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植物挥发只限于挥发性的污染物(如Se,As和Hg等),应用范围小,且此方法将污染物转移到大气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植物转化是指利用植物的根部及其它部位通过新陈代谢作用等生理过程将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姓名:曹兴国 班级:机设c126 学号:125950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排出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就是一个例子。土壤污染对人类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Hg)、镉(Cd)、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着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Zn)、铜(Cu)、镍(Ni)等元素。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如汞主要来自含汞废水,镉、铅污染主要来自冶炼排放和汽车废气沉降,砷则被大量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除草剂。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即使超过食品卫生标准,也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

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应特别注意防止重金属对土壤污染。 四川某乡的重金属污染是众多污染区域、污染类型中的一个案例,是长江上游地区的小规模金属冶炼、加工为主要产业的地区的典型代表。该乡自1989年起发展小高炉炼铜业,这些小高炉均无环保设施,生产采用的原料大部分为冶炼厂的下脚料,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生产中释放的大量烟尘未经任何除尘处理,直接排向空中。经过大气中重金属沉降而造成污染。过量的重金属会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发生病变,且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同时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积累,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工程治理。工程治理是指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客土、换土、翻土和去表土。客土是在污染的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换土是将以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土;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去表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移去等。淋洗法是用淋洗液来淋洗污染的土壤;热处理法是将污染土壤加热,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污染物(Hg)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电解法是使土壤中重金属在电解、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在阳极或阴极被移走。工程治理措施效果彻底、稳定,但实施复杂、治理费用高、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

植物生产环境知识点资料讲解

一、土壤环境调控 (一)土壤肥力 主壤肥力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执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特征,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 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 随着人类对土壤利用强度的不断扩展,人为因素对土壤作用的力度越来越大,已成为定土壤肥力发展方向的基本动力之一。自然土壤只具有自然肥力,而农业土壤可以按照人类的需求同时具有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二)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分类任何一种土壤都不可能只由单一的某一粒级的矿物质土粒组成,同时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的含量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将土壤中各粒级土粒质量分数的配合比例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称土壤颗粒组成,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将土壤质地分成沙土、壤土和黏土三个基本等级。土壤质地这样划分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土壤质地分类方案的标准不尽相同 1.土壤质地的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 2.客土法 3.翻淤压沙、翻沙压淤 4.耕作管理措施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沙质土,保水保肥性能差,不耐干旱,肥效快效期短,含矿质养分少潜在养分含量低,易于转化为速效养分,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施肥见效快,肥效短保持养分能力差,养分易流失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土壤学兰兴梅S2******* 摘要:植物修复是一项新兴的绿色环保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技术。本文在概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植物修复类型与机理、植物修复影响因素、植物修复的限制因素,并提出提高修复效率的手段,最后对重金属污染物植物修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重金属;土壤污染;植物修复 土壤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间接或直接进入土壤中,当其积累到一程度、超过土壤自净化能力时,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将降低,进而对土壤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影响[1]。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土壤污染日益严重[2]。重金属是土壤重要污染物之一,它在土壤中迁移转化,易于被植物或微生物吸收利用,继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各种生理功能改变,导致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慢性中毒、致癌和致畸等。同其他种类的污染物相比,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毒性大、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3]。如何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研究焦点。 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方法都可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但是植物修复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是净化水土资源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4],它是一种能让土壤免受扰动、绿色、生态友好的生态修复技术。近年来,对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耐重金属和超富集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的研究、根际分泌物在微生物群落的进化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根际物理化学特性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1]。鉴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以及植物修复技术的重大意义,本文将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植物修复技术以及植物修复技术的限制性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 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及污染现状 1. 1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重金属是指密度在 4. 0 以上的60 种元素或密度在 5. 0 以上的45 种元素,通常可以分为以下 3 类:(1) 具有生物毒性的金属汞( Hg) 、镉( Cd) 、铅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 院系:生命科技学院 专业:农学 班级:农学101 姓名:刘忠臣 学号:20100114103 完成日期:2012-12-29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4) 第1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概念及特点 (5) 1.1 植物修复法定义 (5) 1.2 植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6) 第2章超积累植物及其概念 (6) 第3章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机理 (7) 3.1 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 (7) 3.2 重金属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迁移 (8) 3.3 植物地上部重金属的积累 (8) 第4章提高植物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措施 (9) 4.1 调节土壤pH (9) 4.2 添加螯合剂等添加剂,提高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率 (9) 4.3 施加植物营养,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10) 第5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对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刻不容缓,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此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以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关注。科学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也越来深入,其配套技术也越来越完善。本篇论文主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做完整的介绍,并对其技术特点及应用做了详细的描述。对土壤重金属有超积累现象的植物的寻找与培育是今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

引言 土壤重金属以其特殊化学性质,对环境污染的持久性以及强烈的生物毒性,一直被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工作者作为研究的重点。近几十年来,由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废水或污水灌溉、工业废渣与垃圾填埋渗漏和大气沉降等,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改变土壤化学组成,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通过土壤—作物系统迁移积累,进而影响农产品安全乃至人体健康。据估算,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约3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左右,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数百万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对我国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亟须解决。 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主要有植物修复技术、工程措施、热解吸法、玻璃化技术、电动修复、电热修复/电磁法修复、土壤淋洗、土壤固化技术、有机质改良法、重金属拮抗作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联合修复技术。 本文主要研究植物修复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防治一直是国际上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课题。当前,主要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工程治理、化学治理、农业治理和生物治理等四种措施,其中植物修复技术,因其具有效果好、投资省、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被誉为绿色修复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加剧。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2011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重金属污染是“十一五”凸显的重大环境问题,国务院已经批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列为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力争到2015年,进一步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的结构,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可见,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将是未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植物修复技术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

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第五章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 教学目标: 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二、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三、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 1.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 2.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一、土壤矿物质及土壤质地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 (二)土壤质地 土壤中各种粒级的配合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即土壤沙黏程度。土壤质地可分为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1.沙土。沙土的特性粒间孔隙大,通气性强,保水性差,不耐旱。有机质分解快,保肥能力弱,但肥效快。土壤温度变幅大,常称“热性土”。作物前期生长快,后期易脱肥,“发小苗不发老苗”,肥水管理应是少量多次。 2.壤土。壤土兼有沙土与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有机质分解较快,供肥性能好;土温较稳定,耕性良好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适宜种植各种作物,发小苗也发老苗——“壮子送老” 3.黏土。黏土的黏粒含量较多,其粒间孔隙小而总孔隙度大,毛细管作用强烈,透水透气性差,但保水保肥性强;黏质土矿质养分丰富,加之通气不良,有机质分解缓慢,肥效稳长后劲足;黏土水多气少,土温升降速度慢,昼夜温差小,称“冷性土” 二、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及病毒等。 (二)土壤有机质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 >来源:施用的有机肥料、作物的秸秆以及残留的根茬等。 >元素组成:C、O、H、N,分别占52%~58%、34%~39%、3.3%~4.8%和3.7%~4.1%,其次是P和S。 >物质组成:糖类(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木质素、蛋白质、树脂、蜡质等占10%~15%。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腐殖化过程。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3 屈 冉1,2  孟 伟1  李俊生 133  丁爱中2 金亚波 3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3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摘 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范围广泛,使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高,对环 境扰动大,而利用植物修复的效果较为明显,易于操作。本文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单一植物、植物与微生物联合、植物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修复方法,着重介绍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研究和植物体内螯合肽(PCs )的合成。生物螯合剂的应用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联合修复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关键词 土壤污染;重金属;植物修复中图分类号 X1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8)04-0626-06Research progress on phytore m ed i a ti on of heavy m et a l con t am i n a ted so il 1QU Ran 1,2 , ME NG W ei 1,L I Jun 2sheng 1,D ING A i 2zhong 2,J IN Ya 2bo 3(1 Chinese R esea rch A cade m y of En 2 vironm ental Sciences,B eijing 100012,Ch ina;2 College of W ater Sciences,B eijing N or m al U niver 2 sity,B eijing 100875,Ch ina;3 A g ricultu ral College of Guangxi U niversity,N anning 530005,Chi 2na ).Ch 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8,27(4):626-631.Abstract:The conta m inati on har m by s oil heavy metals is extensive .The cost of traditi onal phys 2ical and che m ical re mediati on methods is expensive .Moreover,the disturbance of traditi onal methods on envir onment is severe .It has been p r oven that phyt ore mediati on is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 methods and easily operated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hyt ore mediati on technique of single p lants,co mbinati on of p lants and m icr obes,as well as combinati on of p lants and che m ical treat 2ment,and e mphatically intr oduced the research of hyperaccumulati on p lant and the synthesis of phyt ochelatin (PCs ).It is f orecasted that future disquisitive e mphases are the app licati on of bi o 2chelat or al ong with co mbinati on re mediati on of ani m als,p lants and m icr obes .Key words:s oil conta m inati on;heavy metal;phyt ore mediati on .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40036)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30770306)。33通讯作者E 2mail:meng wei@craes .org .cn 收稿日期:2007206224 接受日期:2007212203 土壤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 质基础之一。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间接或直接进入土壤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化能力时,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将降低,进而对土壤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影响。重金属是土壤重要污染物之一。粗略统计,在过去的50年中,排放到全球环境中的Cr 212×104 t 、Cu 9139×105 t 、Pb 7183×105 t 和Zn 1135×106t,其中大部分进入土壤,致使 世界各国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Singh,2003),中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也十分严重(王新和周启星,2004)。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作为中 心离子与土壤中的水、羟基、氨以及一些有机质中的某些分子形成螯合物,并在土壤中迁移转化,易于被植物或微生物吸收利用,继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各种生理功能改变,导致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慢性中毒、致癌和致畸等。因此,有必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 传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排土填埋法、稀释法、淋洗法、物理分离法和化学法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开始起步,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修复技术。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植物修复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处理设施简单,适合大规模的应用,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持,对环境扰动小, 具有美学价值等特点。植物修复是生物修复(bi ore 2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 ogy 2008,27(4):626-631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高职院以培养应用性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授课内容要讲究针对性和实用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园林、生物技术、农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把种植类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综合在一起,合成《植物生长与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紧扣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把理论讲活,增加学生兴趣;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将来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应具有一定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知识,是种植类专业学生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类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使学生系统掌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亲缘关系等植物系统学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征,认识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并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观察、解剖、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各种生理过程的影响和调节作用。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之间的机理和关系,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小气候有机地交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为种植类专业课-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课打下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参考学时总计160学时(理论教学118学时,实验教学4 0学时),实践实训1.5-2.0周,学时分配参考表见下表。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环境生物技术》结课论文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年级:三年级 姓名:郑洪胜 学号: 0809030311 教师:白宁宁 2011-6-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在评述了金属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的基础上,概括了植物修复的 核心——超积累植物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它的优缺点及技术发展方向,旨在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 土壤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间接或直接进入土壤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化能力时,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将降低,进而对土壤动、植物以及微生物产生影响。 重金属是土壤重要污染物之一。重金属系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环境污染方面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目前,世界各国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t、Cu为340万t、Pb为500万t、Mn为1500万t、Ni为100万t。土壤中进入的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重金属物质一旦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光靠土壤本身的自净功能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降解或者转化。某些重金属土壤污染靠土壤稀释、自净化作用是无法消除的。土壤污染一旦发生, 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往往很难恢复, 必须靠人工主动修复方法才能解决问题。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是多途径的,首先是成土母质本身含有重金属,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含有重金属量差异很大。此外,人类工业、农业生产活动和交通等也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以下主要就受人为作用影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介绍。 1.1 不同工矿企业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工业过程中广泛使用重金属元素,工矿企业将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使得它们周围的土壤容易富集高含量的有毒重金属。企业排放的烟尘、废气中也含有重金属,并最终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等,重金属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扩散,固体废弃物也可以通过风的传播而使污染范围扩大。 1.2 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农业生产,尤其是近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含重金属的化肥、有机肥、城市废弃物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以及污水灌溉等,都可以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元素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化肥中品位较差的过

矿区土壤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英文)_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on Soils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in Mining Areas Ying WANG,Zhun XIANG,Hongzao HE,Chunguang REN,Chao SUN * Institute of Biology,Guizhou Science Academy,Guiyang 55000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E -mail:chao_sun2000@https://www.360docs.net/doc/177826631.html, Received:September 25,2012Accepted:October 8,2012 A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2012,13(10):2133-2136 Copyright 訫2012,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HAAS.All rights reserved Soil and Fertilizer Abstract Phytoremediation is an efficient and economic ecological technology.It in -cludes phytostabilization,phytovolatilization,and plant absorption.In the research,status quo and progress of Phytostabilization and plant absorption in soils polluted with heavy metals in metal mines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quo of phytoremediation and selection method of hyperaccumulator.In addition,further research was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 Heavy metals;Polluted soils;Phytoremediation;Hyperaccumulator R ecently,soil pollution with heavy metals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mining areas and neighboring regions,threatening eco -environment,food security and peo -ples ’health.It is urgent to develop economic and high efficient soi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which is a research hots -pot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geological sciences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1-6].Heavy metals in soils in -clude Chromium (Cr),Lead (Pb),Mer -cury (Hg),Znic (Zn),Stannum (Sn),Cadmium (Cd)and Arsenic (As).Some of the heavy metals would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environment,such as Cd,Pb,Hg and As and some,as necessary microelements,would pol -lute environment if the contents ex -ceed a certain value,such as Zn and Cu.Presently,Cd,Pb,As,Pb and Hg are most studied [7]. The restoration methods of soils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are physical method,chemical method and biological method,among which the first two,expensive and complicat -ed,usually destroy soil structure or biodiversity and are not suitable for soils polluted in large area [8-10].Biore -mediation technique,especially for phytoremediation,enjoys many ad -vantages,such as safeness and low cost,eco -balance and environment -friendliness.However,some condi -tions should be satisfied,as follows:Plants tolerant to heavy metals or hy -peraccumulator should be selected;the theories and operation technolo -gies for optimal restoration effect should be obtained [11-12].Phytoremedi -ation on soils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can be observed from phytostabiliza -tion,phytovolatilization and plant ab -sorption.The researches available concentrate on the plants which would remove heavy metals efficiently (hy -peraccumulator)and plants which would prevent heavy metals being ab -sorbed (hyper -tolerant plants). Characteristics of Phytore -mediation Exploitation of metal mine is characterized with pollution by heavy metals.Hence,pollution reduction of heavy metal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reatment of soil erosion in mining ar -eas.Although the methods of heavy metal treatments are multiple,at home and abroad,phytoremediation proves optimal,which is economic,high -effi - cient and safe.It has been an emerg -ing technology in restoration of soils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Phytoremediation refers to the natural ability of certain plants called hyperaccumulators to bioaccumulate,degrade,or render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phy -toextraction,phytovolatilization,rizofil -tration,and phytostabilization.The first three are usually called removing pro -cess and the last one is called stabi -lization period.Phytoextraction is quite popular in research field.For restora -tion of heavy metals in metal mines,the plants with ability of hyper -collec -tion are mainly made use of.There -fore,soil erosion would be reduced and heavy metals in soils would be transferred into plants which would be processed together to be raw materi -als of industry production. Status quo of Phytoreme -diation Research Hyper -tolerant plants can make use of root absorption and collection a -bility to fix heavy metals in plant roots and rhizosphere soils,further reducing transferring 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Hence,bioavailability and bio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would drop ac -cordingly [13-14].With this kind of plants,vegetation coverage in mining area can be enhanced and erosion condi -tions would be improved.It is of practi -cal significance for ecological restora -tion and soil pollution restoration to grow the plants in metal mines. Agrostis tenuis and Festuca rubra ,discovered by Smith and Brad -shaw [15],have been applied in heavy metal stabilization,such as Pb,Zn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