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最新)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 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 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 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仰慕窘迫鞠躬尽瘁迥乎不同B. 彷徨混浊锋芒必露锲而不舍C. 调羹轻捷慷慨淋漓炯炯有神D. 咖啡栏杆沥尽心血当之无愧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它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B. 他们二人配合默契, 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气势磅礴, 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 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 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 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 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 希特勒, 墨索里尼, 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 我们会有所感悟。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桑椹(shèng)轻捷(jié)察觉(jué)绽开(zhàn)B. 感慨(kǎi)截然(jié)惭愧(kuì)锦簇(cù)C. 确凿(zuó)油蛉(línɡ)收敛(liǎn)书塾(shū)D. 譬如(pì)觅食(mì)倘若(tǎnɡ)搓捻(liǎ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A. 朗润澄清静谧树木丛生B. 烂漫嫩芽高邈呼朋引伴C. 干涩决别沉寂花枝招展D. 祷告告诫枯涸洪波涌起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 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 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 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 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 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 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 他不以为然, 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 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 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 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 大力开展法制教育, 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霎时间, 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B. 我那坚如磐石的信念被震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C. 看着身边熟悉的风景, 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D.骤雨过后, 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 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丁卯.(mǎo)商酌.(zhuó)譬.如(pì)诲.人不倦(huǐ)B.打拱.(gǒng)拖沓.(tà)驿.路(yì)悲天悯.人(mǐn)C.馨.香(xīn)适宜.(yì)亵.玩(xiè)鲜.为人知(xiǎn)D.洗涤.(tiáo)契.约(qì)露.宿(lù)颠沛.流离(pèi)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拈轻怕重神彩奕奕截然不同B.小心翼翼迫不急待怪诞不经花团锦簇C.家喻户晓大相径庭刨根问底见异思迁D.惊慌失错骇人听闻杞人忧天花枝招展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不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犯罪分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持刀劫持人质,被我公安干警当场击毙。
D.张一山拍戏遭居民大爷臭骂踹车,他尴尬地笑着,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

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说我们可以略读[甲] 今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这是告诉我们要精读。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乙]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书籍,能在我们观点产生fēn qí时,为我们指引方向,书籍能zhù xù 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
(1)请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fēn qí zhù xù2.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2),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次北固山下》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
3.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3)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诗中,不写悲秋,而用明丽秋景以及豪迈诗情来印证“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缥.缈(piāo)掺.和(cān)赐.给(cì) 随声附和.(hè)B.炫.耀(xuàn) 愚蠢.(cǔn)踪迹.(jì) 骇.人听闻(hài)C.妥.当(tuǒ) 御聘.(pìn)钦.(qīn)差莽莽榛.榛(zhēn)D.呈.报(chéng) 躇.步(chú)庇.护(pì) 不可救.药(jiù)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诗文里着古典的语言、古雅的文采、古朴的情怀、古奥的……谁能穿透历史的冰层,古诗文的领域,寻觅到汉语的,哪怕只取一瓢饮,也足以让他拥有不同凡响的语文功力。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缥缈(piāo) 滑稽(jī) 御聘(pìn) 疲倦不堪(kān)B. 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人忧天(qǐ)C. 较量(jiāo) 女娲(ɡuō)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D. 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卖弄稀疏缭亮烘托呼朋引伴B. 静默应和薄烟舒活抖擞精神C. 蓑笠嫩绿抚摸酝酿繁花嫩叶D. 润湿眨眼黄晕宛转花枝招展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 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 最近, 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
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 无独有偶, 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 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 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 世界那么大, 我们想出去走走。
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 大家讨论了好久, 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 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 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 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 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 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 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5.下列句子与“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 是从心里的欢喜。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完整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滑稽(jī) 赫赫(hè) 镀金(dù) 炫耀(xuàn)B. 港湾(xiànɡ) 勋章(xūn) 头衔(xián) 愚蠢(chǔn)C. 舍然(shè) 中伤(zhòng) 御聘(yù) 爵士(jué)D. 凯歌(kǎi) 庇护(pì) 女娲(wā) 添头(tiān)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帐蓬热腾腾金风玉露赅人听闻B. 乞丏光秃秃引人遐思截然不同C. 凌乱白洋淀油然而生谆谆教诲D. 仿膳熏衣草迫不及待兴高采烈3.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2016年5月22日, 中国3比1力克韩国, 捧得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冠军, 颁奖台上中国女队员个个眉开眼笑。
C.一说到孩子的未来幸福, 许多父母便会杞人忧天。
D. 宋歌灵机一动, 想出了好方法, 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4.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项是()A.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 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 近年来, 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 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 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 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桃树、梨树、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理解: 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 写出了花儿们“争相斗妍”的繁荣景象。
2024年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人”?A. 大B. 小C. 人D. 从2. 下列哪个成语与“滥竽充数”意思相近?A. 南辕北辙B. 狐假虎威C. 守株待兔D. 指鹿为马3.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说话声音很小”?A. 低声细语B. 高声喧哗C. 大声疾呼D. 轻声细语4.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心情愉快”?A. 愁眉苦脸B. 笑逐颜开C. 哭笑不得D. 愁眉不展5.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想念”?A. 念念不忘B. 念念有词C. 念念不忘D. 念念不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的一部书。
()2.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搭配,通常由四个字组成。
()4. “唐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总称。
()5. “宋词”是宋代诗人创作的词总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四书五经”的概念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简述“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3. 简述“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4. 简述“成语”在汉语中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5. 简述“甲骨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1)守株待兔:__________(2)指鹿为马:__________(3)南辕北辙:__________(4)狐假虎威:__________(5)滥竽充数:__________2. 请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句子:(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 lì)荡漾(dàng yàng)酝酿(yùn niàng)B. 酒馔(jiǔ zhuàn)霓虹(ní hóng)慰藉(wèi jiè)C. 炽热(chì rè)震撼(zhèn hàn)嗥叫(háo jiào)D. 颓废(tuí fèi)嘹亮(liáo liàng)倾轧(qīng y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早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金黄色。
B.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C. 我非常敬佩那位老师,因为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方法新颖。
D.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然后才能得出结论。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坚定和动摇B. 喧闹和寂静C. 清澈和浑浊D. 高尚和卑鄙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那位老师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声音清脆悦耳。
C.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D. 那位演员的表演非常生动,仿佛他就是那个角色。
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 那片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B. 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声音清脆悦耳。
D.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最新)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羞怯.(què)余晖.(huī)咒.骂(zhòu)神彩奕.奕(yì)B.麝.香(shè)敛.翅(liǎn)匍匐..(púfú)大相径.庭(jìnɡ)C.温驯.(xùn)小凫.(fú)虐.待(nüè)哺.乳动物(pǔ)D.嗔.怪(zhēn)蹒.跚(pán)模.样(mú)脸色煞.白(shà)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B.嘹亮吓唬扼腕叹息莺歌燕舞C.浏览巍峨怒不可遏失魂落魄D.贿赂木筏十拿九稳篷头垢面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学校大扫除期间,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把重活儿脏活儿累活儿留给别人,自己挑轻的。
B.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而是要用真情去温暖他们,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C.中国文字和书法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
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却被忽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D.春天的红莲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C.8月1日,当肖战来到无锡时,受到了广大粉丝的热烈欢迎。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拟人)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观沧海》:__________,以观沧海。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3)《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4)《夜雨寄北》: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5)学习有三层境界:知、好、乐。
用《论语》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面对落日触景生情,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回答)(7)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8)《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险躁则不能治性.③年与.时驰④遂.成枯落(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陋室幽香王忠民①一天下午,我带两位年轻编辑去北京木樨地一处老居民楼拜访文老。
文老者,年近九旬的文洁若女士也,著名翻译家。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很多都是经由她翻译才呈现在我国读者面前的。
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合译了巨著《尤利西斯》,可以说已是文坛盛事、译界壮举,至今无人能与之相媲美。
②这样的一位翻译家,原本以为她一定居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屋子,可是当她微驼着背,慢慢开门请我进去后,我暗暗吃惊当下居然还存在如此简陋的居室:一张简易的铁腿沙发,几把早已过时的带靠背的铁腿椅子,以及一张有裂缝的书桌和几个破旧的书柜,这就是文老全部的家具了。
狭小的客厅给人感觉只是一个杂乱的储物间,只不过到处堆放的全是书籍而已。
③这是两年前我拜访文老时的情景。
再踏进她的家门,感觉书更多了,屋子更挤更乱了。
一下来了几个人,连互相错错身都有些困难。
老人从里屋缓缓地拿出来一把仍然是铁腿的椅子,交给我们,让我们坐,可是那把椅子在我们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一遍,始终没能挤出让它落脚的地方。
④家虽乱,但是文老记忆清晰,说话清楚,思维一点也不显凌乱。
她一边说“我要给你们每人送一本书”,一边就去里屋拿书。
我们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通向里屋的“小径”。
她仍然是缓缓地进去,不一会儿,怀抱一摞书又缓缓地出来。
一时间,我们都缄默了,只是静静地盯着这个慢慢腾腾却又是稳稳当当移动的身躯。
我忽然觉得,她仿佛不是从逼仄得连身都挪不开的客厅穿过,而是行进在异常宽阔的人生大道上,而且走得气定神闲,无所畏惧。
⑤看她坐定在书桌旁,从一摞萧乾先生所著的《此情堪忆》中,有条不紊地抽一本写一本。
每一本上都极工整地写上姓名、年月日,再并排钤好她和丈夫萧乾俩人的印,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
她写被赠人姓名时,不管你的另一半在不在现场,都必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大名,郑重如一项仪式。
她沉静地与人书,握笔的手一点儿也没有颤抖的样子。
她凝视专注,一丝不苟,那份认真,由不得你不感动。
她脸上的那种“纯天然”的表情,没法不在你的心底留下长久的印记。
轮到给我题写时,老人误把在场的李建华先生的夫人闫晶当成了我的夫人,工工整整地题了“王忠民闫晶伉俪惠存”两行字。
身边的年轻编辑小周轻声提醒我:“文老好像写错名字了耶!”我冲她使个眼色,让她不要声张,以免坏了老人兴致。
没想到老人很快发现错误,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
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不能不让人肃穆;这样的一个细节,于心灵的荒原上不啻是一声春雷!我想,如果小说家要描写这样一个细节,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苦思冥想?如果表演者要表演这样一个细节,又要花多长时间去搜寻生活?可是于文老而言,只是她不经意、习惯性的一个动作,仅仅是她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而已,犹如长河中随时溅起的一朵浪花、表盘上不间断的一声嘀嗒一般寻常!⑥和文老谈话,纯粹坦荡,舒畅自然,丝毫感觉不到居高临下的冰冷或虚于应付的敷衍;面对着文老,你会觉得诸多复杂的东西都被滤去了,层叠伪饰的东西都被剥净了,剩下的,只是她的简单——皇皇巨著下的素颜,深邃思想中的本真,如有幽香氤氲在我们心中。
⑦走出这间简陋的居室,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诚如是!(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1.结合第②段,简要概括文老的居所“陋”在何处。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第⑤段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4.联系全文,谈谈题目“陋室幽香”的妙处。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综观全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文老有哪些美好品德。
2、会飞的蒲公英潘小娴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盛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
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