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论文

合集下载

肝脓肿超声介入治疗

肝脓肿超声介入治疗

肝脓肿超声介入治疗【摘要】目的评价彩超定位经皮肝穿刺抽吸、置管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方法26例肝脓肿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引流术。

结果26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穿刺置管后脓液引流通畅,痊愈出院。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剌抽吸及置管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迅速缓解感染中毒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可取代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引导;引流术--------------------------------------------------------------------------------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男20例,女6例,年龄39~73岁,平均58岁。

26例均为细菌性肝脓肿,其中位于肝右前叶7例,右后叶8例,左内叶4例,左外叶2例,二叶多发病灶5例;脓腔大小35~115 cm。

12 方法使用Philips iu22、iu22 Matrix和GE logiq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7 MHz。

穿剌针及引流管,选择16~18 g穿刺导管针或7~8F库里埃特猪尾型一次性引流导管。

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根据肝脓肿位置、大小、有无分隔、液化程度及周围脏器情况,选择穿刺点和穿刺路径。

以应选择最短的穿刺路径,并经过一部分正常肝组织为原则,经超声引导下采取一步法将引流管套管针剌入脓腔内,避开肝内的大血管,针尖置于脓肿中心位置,以防止窦道出血、减少胆漏的发生。

拔出穿剌针,抽取脓液标本送镜检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确认引流管位于脓腔后退出穿剌管,推送引流管留置于脓腔内,必要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或05%甲硝唑液体对脓腔进行反复冲洗。

拔管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肝区疼痛症状消失,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恢复正常,引流液色清或淡黄(含胆汁),每日引流量<10 ml,超声检查显示脓腔基本消失(表现为杂乱回声区,后方可伴声影),脓肿明显缩小则可拔除引流管。

2 结果本组患者均为细菌性肝脓肿,超声表现为:肝实质内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或呈混合性占位,轮廓欠清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两侧可有边缘声影,有时可探及其内有分层现象或飘浮移动现象。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肝脓肿是指发生在肝脏内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肝组织内形成大量脓肿。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药物抗性和手术创伤较大的问题。

而超声介入治疗在肝脓肿的治疗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对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共计100例,这些患者年龄范围18-75岁,男女比例为2:1。

其中80例为急性肝脓肿患者,20例为慢性肝脓肿患者。

超声介入治疗包括穿刺引流、药物注入和脓肿灌注消融等。

研究结果显示,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其中急性肝脓肿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慢性肝脓肿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

超声介入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损伤。

超声介入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微创性和精确性。

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引流,可以准确地选择穿刺点和插管,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避免了手术操作的盲目性。

超声引导下的脓液灌注消融可有效杀灭脓肿中的病原菌,并避免了手术操作对肝脏的破坏。

在本研究中,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为局部出血和感染,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了控制。

超声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介入治疗对肝脓肿患者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治疗方法的微创性和精确性使得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时间跨度较短,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果。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论文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论文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80-01肝囊肿是肝脏最常见的囊性病变。

肝囊肿大多数为先天性,多数因囊腔小,生长缓慢而无需治疗,当囊肿增大迅速,出现压迫症状或继发其他并发症,需要进行治疗,过去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愈合慢,病人痛苦较大,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目前多采用介入治疗代替手术治疗。

在2010年-2011年开展对肝囊肿选择性穿刺硬化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在40-67岁,12例为单发囊肿,2例为多发囊肿,其中右肝内囊肿10例,左肝内囊肿5例,囊肿大小均在5厘米以上。

所有囊肿在sa600彩色多普勒上进行治疗。

主要临床症状:上腹不适,腹胀或腹痛,囊肿压迫胆管引起胆道扩张者。

1.2技术与方法1.2.1适应症:单发性或多发性肾囊肿(>5cm)1.2.2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2)酒精局部麻醉药物过敏者(3)囊肿位于穿刺盲区,或穿刺途径难以避开邻近脏器及大血管者(4)囊肿与胆道有交通者(5)多囊肝1.2.3穿刺前准备:(1)常规术前谈话,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2)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必要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3)禁食8-12小时。

1.2.4治疗方法患者仰卧或者左侧卧位,先确定穿刺路线。

以囊肿离皮肤最近并有一定厚度的肝组织同时又避开邻近脏器和大血管、胆管为原则,测量囊腔大小、估计囊液量。

常规消毒、铺巾、用消毒的穿刺探头,再次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路线,测量估计进针深度,用2%盐酸利多卡因5ml,局麻后用18g穿刺针在超声监视下进针,当穿刺针进皮肤达腹膜时,令病人屏气将针快速刺入囊腔内,将针固定,将囊液抽尽后并计算抽出量,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反复冲洗,直至回抽液变清,按囊液量的20%--25%注入无水乙醇,注入后保留5分钟,将酒精抽尽或保留5—10ml。

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效果探讨

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效果探讨

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效果探讨发表时间:2015-07-21T13:52:53.0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董晓辉[导读] 近几年,B超引导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能进行囊液生化等检查。

董晓辉(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 030012)【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介入穿刺治疗。

结果: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治愈率在58%,总的有效率达到100%。

结论:在肝囊肿的临床治疗上,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囊肿注射无水乙醇具有确切的疗效,操作简单,而且安全性高,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介入穿刺;肝囊肿;效果探讨【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146-02 目前,在肝脏良性疾病中,肝囊肿处于常见和多发的趋势。

在常见的肝囊肿中,可以分为先天性多囊囊肿、单纯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潴留性囊肿等等。

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过去通常实行手术治疗,不仅损伤大、痛苦重,而且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1]。

近几年,B超引导联合无水乙醇治疗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能进行囊液生化等检查。

为此,我院选取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治疗肝囊肿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

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26~50岁,平均33.5岁。

以上患者都经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病情得到确诊。

在囊肿类型上,33例单发性囊肿,17例多发性肝囊肿,并且有26例右肝囊肿。

囊肿直径在2~8cm,平均5cm左右。

1.2 方法对于以上患者,首先利用超声穿刺探头来进行检查,对肝囊肿的大小、位置,尤其是囊肿与周边组织的关联予以明确,用记号笔标记相应的穿刺点。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肝囊肿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7月,以奇偶数法为依据将病患划分成为两个组别,即参照组(28例)、实验组(27例)。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比对两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患者更低,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

结论:于肝囊肿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肝功能可到明显改善。

故在肝囊肿患者治疗过程中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应被积极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临床价值肝囊肿在临床上被认为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肝脏良性疾病[1]。

腹部包块、肝大、腹胀等均是肝囊肿患者的常见症状[2]。

手术是现阶段临床上遏制肝囊肿患者疾病发展进程的重要手段[3]。

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临床上可被应用于治疗肝囊肿患者的手术方式愈发丰富。

鉴于此,笔者探究了在肝囊肿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价值,现将详细报道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是因肝囊肿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9年7月-2021年7月,遵循奇偶数法将病患完成参照组(28例)、实验组(27例)组别的划分。

参照组患者年龄阈值25-56岁,均数(32.54±2.72)岁;女患12例,男患16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阈值26-57岁,均数(32.61±2.75)岁;女患10例,男患17例。

显著统计学差异经两组病患基础信息比对后并未发现存在,P>0.05。

1.2 方法给予参照组患者腹腔镜开窗术治疗。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应将其体位调整至平卧位,而后需对患者展开全身麻醉,在麻醉生效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以实现辅助通气的目的。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肝脓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病变,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性疾病。

由于肝脏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且肝脓肿易于合并其他疾病,如败血症、出血等,因此其治疗十分复杂和重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和手术切除等。

然而,对于单发肝脓肿较小的病例,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并且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复发等问题。

因此,近年来超声介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脓肿的治疗中。

超声介入治疗是指通过超声引导,在局部麻醉下采用穿刺技术,将抗菌药物和肝脓肿腔内引流。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能在不切除组织的情况下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本研究针对肝脓肿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进行了临床研究,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共选取60例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

患者均符合肝脓肿的诊断标准,并未接受过其他手术或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声介入治疗,治疗过程包括局部麻醉、穿刺引流、药物注射等步骤。

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评估其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超声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脓肿病情得到了控制。

其中49例患者治愈,11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治愈率达81.7%。

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

在治疗后随访中,12个月内未出现本病复发情况。

结论:超声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肝脓肿治疗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愈肝脓肿,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因此,建议在单发较小肝脓肿治疗中应优先选择超声介入治疗方法。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观察
· 97 ·
超 声 引导 下 穿 刺 介 入 治 疗 肝 囊 肿 的 疗 效 观 察
曹 斌 胡 菲 菲 肖 凡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 3月 一2016 年 3月收治的 106例肝囊肿 患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53例 。研究组 和对 照组分别 以聚桂 醇和无水 乙醇 作硬化剂行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 。观察两组疗 效和不 良反应情况 ;治疗前及治疗 6个月后检测血丙氨酸 转氨酶 (AlJrr)、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 红素(TBIL)等 生化 指标 改善 情况。结果 两组 总有效率 比较无 明显差异 (P>0.05);研究组总不 良反应率低 于对照组 (P<0.05);治疗 6个月 后 ,两组 A 、AST、TBIL水平 均较治疗 前降低 ,且研 究组 降低 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效果 显著 ,以聚桂 醇为硬化 剂对 减少不 良反应 、改善 患者肝 功能有一定 帮助 。
表 l 两 组 一 般 资 料 比较 /n(% ), ±S
作者单位 :350000福建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 民医院
பைடு நூலகம்
1.2 方法 治疗组 以 1%聚桂醇 注射液 (陕西天宇制 药 有 限公 司 产 品 ;规 格 :10 ml:100 mg;批 准 文 号 :国药 准字 H20080445)为硬 化 剂 ,在 B超 下行 肝囊 肿超 声 引导下穿刺介入 治疗术 :术前行血 常规 、凝血 功能 、肝 功 能 、心 电图等 常规检查 ,排除具有 出血倾 向患 者 ;行 肝脏 B超检查 ,确定肝囊肿部 位 、大小 、环境 、囊 液量 , 明 确 穿 刺 部 位 、路 线 、深 度 ;患 者 仰 卧 位 ,3% 碘 酊 、 75%酒精 进行穿刺部位皮 肤消毒 ,2%利 多卡因麻醉 , 超 声 引导 下 进 针 ;针 尖 至 囊 肿 的 中 下 1/3部 位 ,抽 取 囊液 留样作 常规 生化 、细菌 检查 ;将 约为 1/2囊液 量 的聚桂醇注射液 注入囊 内反复 冲洗 5 r ain后抽 出 ,再 注入等量 聚桂醇注射液 (小于 30 m1),包 扎穿刺点 ,15 min后 嘱患者小 幅转动体位 ,卧床休息 6 h,定期 复查 ; 出现 复 发 情 况 按 上 述 方 法 进 行 治 疗 。 对 照 组 以 无 水 乙醇为硬化剂 ,治疗方法 同研究组。 1.3 指 标 检 测 、观 察 方 法 治 疗 前 及 治 疗 6个 月 后 常规采集血样 ,离 心分离 血 清 ,采用 PUZS一300全 自 动生化分析仪 (美 国雅 培公 司 )测定血 丙氨 酸转氨 酶 (AIJT)、天 冬 氨 酸 转 氨 酶 (AST)、总 胆 红 素 (TBIL)等 生化指标 。治疗 后 6个 月 内随访 ,观察两组疗 效和不 良反 应情 况 ,检 测 治疗 前 及 治 疗 6个 月 后 患 者 血 生 化 指 标 (ALT、AST、TBIL)改 善 情 况 。 1.4 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 6个 月后 B超 复查结果 评估 近期疗效 。治愈 :囊 肿完全 消失 ;有效 :囊 肿直径 缩小 >50% ;无 效 :囊 肿 无 明显 变 化 或 缩 小 幅 度 < 50% 。总有效率 :[(治愈 +有效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 量 资料 以 面±S表示 ,组 问 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计 数 资料 以% 表示 ,采 用 x。检 验 ,数据分析用 SPSS 19.0软件处 理 ,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肝脓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肝脏感染性疾病,常见于慢性肝病患者。

本文旨在探讨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效果。

首先介绍了肝脓肿的发病机制和超声介入治疗的原理,接着详细描述了临床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并展现了研究结果和治疗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探讨了超声介入治疗在肝脓肿患者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其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肝脓肿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介入治疗、临床研究、发病机制、研究设计、研究结果、治疗效果评价、应用前景、临床意义、推广价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脓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肝脓肿的主要病原体多为细菌,常见的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该疾病的发生与肝脏疾病、外伤感染、手术、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且症状多样化,表现为发热、腹痛、乏力等。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脓肿患者应用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肝脓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在缓解肝脓肿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2.评估超声介入治疗对肝脓肿病灶的消融及愈合情况;3.比较超声介入治疗与传统治疗对肝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4.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在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的经济效益;5.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超声介入治疗肝脓肿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肝脓肿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

目前,常规治疗肝脓肿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穿刺引流和手术切除等方法,但存在着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探析
【摘要】目的探析无水乙醇的经皮穿刺注射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肝囊肿疾病中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

方法以接受无水乙醇的经皮穿刺注射与甲硝唑联合治疗,且配合超声引导介入的肝囊肿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的方法,并在治疗后对患者实施为期3-9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囊肿治疗的萎缩情况。

结果 58例患者在接受穿刺后,均实现了成功的一次性穿刺治疗,随访发现24例患者治愈,28例显效,6例无效,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与无效率分别为89.66%、10.35%。

结论超声引导介入无水乙醇的经皮穿刺注射与甲硝唑对于肝囊肿的联合治疗工作,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疗效较好,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囊肿;超声引导介入;经皮穿刺;无水乙醇;甲硝唑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病理表现为囊壁部位出现单层扁平或者是立方上皮细胞,其病因不够明确,且单纯肝囊肿疾病与年龄存在直接联系,巨大型的肝囊肿一旦出现,极容易造成破裂问题,从而造成囊内出血感染、急性肺栓塞等问题,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

临床医疗人员十分重视对于肝囊肿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工作,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发现了疗效较高的超声引导介入的治疗方法,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我院选择58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介入方法治疗效果的观察以及术后状况
的随访调查工作,得出超声引导介入疗法具有良好疗效的结论,现
将观察与随访工作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为我院接收的58例肝囊肿患者,男性、女性分别为22例、36例,年龄处于20岁-66岁这一范围,平均为4
2.9岁。

其中,单发性和不少于2个的肝囊肿患者例数分别为43、15,以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诊断仪器对囊肿的大小进行测量,患者的肝囊肿直径处于44mm-141mm之间,平均为94.8mm。

患者术前接受专业人员实施的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研究工作得到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签字认同。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①采用沙袋或其他工具,将患者固定为仰卧位或者左侧卧位,在囊肿部位取出与皮肤距离最近的最低点或其他合适的点,并进行标记。

②以超声仪对囊肿进行检查,确定其位置与大小,并根据检查结果设计穿刺进针的路线,以彩色多普勒中显示的囊肿为依据,尽量将进针路线避开重要脏器及较大的血管。

③对患者的皮肤实施常规消毒处理,将孔巾铺设在合理位置,以5ml的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安置无菌的探头,图像中探头显示清晰之后,以固定工具对探头进行合理固定,并在超声引导下开始进针。

④引导患者屏气,待针头达到囊肿的中心位置之后,将导丝置入,同时把针芯拔出;接着利用扩皮器顺着导丝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扩开处理,待达到具体的囊肿部位后,再将中心静脉导管顺着导丝置入,并对导管实施固定;然后接入无菌袋,进行引
流处理,引流完成之后,将注射器接入继续抽吸,同时对抽吸量进行计量,留取抽吸物质送交常规与生化检验部门。

⑤以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冲洗,并使用甲硝唑实施抗菌处理,待囊液抽吸完成之后,以医用的99.9%乙醇实施硬化治疗,将抽出囊液量的约1/4-1/5设置为乙醇的注入量,并停留5分钟,对患者实施2次-3次的冲洗,留下5ml-10ml,然后将2ml的利多卡因注入,最后拔针。

⑥待所有的介入操作均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1h-2h的加剧性疼痛感症状、呼吸、脉搏与血压等进行观察,发现可疑状况,及时使用超声仪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内部出血问题。

1.2.2 判定依据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3-9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其肝囊肿治疗的具体效果,以囊肿消失为痊愈、直径小于术前的一半以上为显效、直径缩小量不足术前的1/3和没有明显变化为无效。

1.3 统计学分析以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方法为x2,p<0.05,为差距的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共58例,皆为一次性穿刺成功,术后以超声仪辅助实施为期3-9个月的随访调查,治愈、显效与无效的患者分别为24例、28例、6例,以治愈和显效为有效,本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66%,无效率为10.35%,患者均未出现术后的感染问题。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心跳加速、面红等症状的患者为7例,出现轻中度的腹痛患者为19例,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观察护理,
确认为安全,未实施特殊的处理。

3 讨论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肝脏疾病,可以分为单发及多发两种。

其中,单纯性的肝囊肿患者更为多见,发病于20岁-50岁之间的人群,男女的发病比例约为1:4[2]。

临床治疗肝囊肿,普遍采取“开窗”或者“去顶”的手术方法,需要对患者身体造成实质性的创伤,同时,术后不易于恢复,还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使患者身体健康受到重大威胁。

因此,探讨有效的方法,对肝囊肿的患者实施治疗,极其必要。

我院以超声引导介入的方法辅助无水乙醇经皮穿刺和甲硝唑对
58例肝囊肿患者实施的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以超声引导的技术进行治疗,是提升治愈率的关键所在,该方法创伤小、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而且,痛苦少、费用低[3],适合在临床中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用来对肝囊肿疾病进行治疗。

但是,以超声引导对肝囊肿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是一项较为细致精准的工作,要想真正地达到其应用的治疗效果,还应当做好以下几点:精准地选好合理的穿刺点,并保证穿刺针与皮肤之间的垂直穿刺,保证一次顺利成功穿刺;选择位置较低、合理的囊肿部位进行囊液抽取,避免囊液回流;将引流管充分置入,避免出现脱管以及无水乙醇溢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欲晓,王义霞,杨宏亮,李发兵.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468例疗效评价[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08(03):
586-590.
[2] 杜昭钦.超声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56例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16):28-29.
[3] 罗军.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囊肿24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4),no.32124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