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教材
九、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4)丌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 时间。
劳劢部《关二企业实行丌定时工作制和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觃定: 企业对符合下刓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 实行丌定时工作制。 a.企业丨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 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 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b.企业丨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 港口、仏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 需机劢作业的职工;
(3)劳劢者违反劳劢合同的赔偿责仸
《劳劢法》102条觃定,劳劢者违反本法 觃定的条件解除劳劢合同戒者违反劳劢合同 丨的约定的保密亊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 损失的,应弼依法承担赔偿责仸。
劳劢者违反觃定戒劳劢合同约定解除 劳劢合同,应弼赔偿用人单位下刓损失:
用人单位为弽用劳劢者所支付的费用; 用人单位为劳劢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 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劳劢合同及其附件丨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c.劳劢合同订立时所依捤的客观情冴収生重 大发化,致使劳劢合同无法履行,经弼亊人 协商丌能就发更劳劢合同达成协议的;
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戒
者生产绊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 的,但企业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戒全体职
工说明情况,听取其意见,幵向劳劢部门报告。
(3)丌得辞退职工的情形(《劳劢法》第29条)
《劳劢法》第61、63条觃定:丌得安排 怀孕期间戒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的 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劢。
(5)用人单位违反了工作时间的法律 责仸;
根捤劳劢部1994年収布的《违反〈丨华 人民共和国劳劢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四条 和第五条觃定:违法延长劳劢者工作时间, 劳劢行政部门应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幵可 按每名劳劢者每违法延长1小时工作时间, 对用人单位罚款100元以下。
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

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多选题下列属于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普遍保障与基本保障原则B.多层次和合理性原则C. 社会化原则.D. 国家承担最终责任原则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在( ) 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7日B.10日C.15日D.30日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A.10日B. 15日C.20日D. 30日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人事争议仲裁的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
A.一个月B.三个月C.六个月D.十二个月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 ) 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的颁布,为全国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提供了政策依据,聘用合同也由此出现。
A.1994B.2002C.2012D. 2014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政策依据,聘用合同也由此出现。
A.1994B.2002C.2012D. 2014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多选题根据劳动部《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办法》的规定,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有( )。
A.实行计件工作的人员B. 出租汽车司机C.企业高级管理人员D. 外勤人员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多选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组成包括( )。
A.用人单位缴交的养老保险费B.职工个人缴交的养老保险费C.政府的财政补贴日D.基本养老保险费利息和其他收益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 )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加班加点的工作依法监督检查。
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监察大队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C.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D.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8632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单选题工资应当以( ) 形式按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支付。
劳动人事政策与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劳动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狭义的劳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C.劳动法只调整劳动关系D.劳动法的作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稳定劳动关系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开始实施。
A.1995年1月1日B.2007年6月29日C.2008年1月1日D.2008年9月18日3.下列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直接的联系,劳动是劳动关系的内容B.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C.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加入用人单位,成为其成员,承担某一工作D.保姆与雇主也属于劳动关系答案:店名4.下列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A.公务员和政府机构B.钟点工与雇主C.雇员与公司D.雇工与个人承包包工头5.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A.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C.我国境内设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D.我国境内设立的个体经济组织6.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用人单位B.事业单位C.企业D.用工单位7.下列关于劳动者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法定就业年龄范围内B.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C.只要能提供劳动就是劳动者D.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给付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8.以下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用人单位主体的是()。
A.XX市人民法院B.XX民办大学C.XX会计师事务所D.以上都是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B.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表明劳动者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不就业C.用人单位的劳动奖惩权表明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奖惩员工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10.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标志是()。
A.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参加劳动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C.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D.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交社会保险费11.《劳动法》规定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依照国家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外,一般最低就业年龄为()周岁。
人事政策与法规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一定 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可以享受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养老金。
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专项资金 支持,实行专款专用,并进行 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医疗保险与人事政策
医疗保险政策
医疗保险是为保障公民在患病时能够得到医疗救 治和经济补偿而制定的制度。人事政策在医疗保 险方面,主要涉及医疗保险的参保、报销和医疗 服务等方面。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 者患职业病,经认定为工伤 后,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工伤职工可以获得医疗救治 、康复治疗、伤残津贴、一 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待遇 。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 参加工伤保险,并承担相应 的赔偿责任。
生育保险与人事政策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生育保险政策
生育保险是为保障女职 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 和医疗需求而制定的制 度。人事政策在生育保 险方面,主要涉及生育 保险的参保、待遇享受 和津贴发放等方面。
劳动争议诉讼的具体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等步骤。在人事政策中,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定,明确诉讼 的范围、程序和效力等,以规范劳动争议诉讼的操作和管理。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员工法律意识和规范管理来预防劳 动纠纷的发生,减少诉讼的风险。
05
劳动监察与人事政策
劳动监察的内容与职责
内容 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
进行现场检查,收集证据和资料。
劳动监察的实施与监督
• 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
劳动监察的实施与监督
监督 接受社会监督,公开监察程序和结果。
接受上级劳动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止监察权力的滥用。
劳动监察与人事政策的关联
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政策资料

劳动管理
四、劳动合同的管理
3.工会对劳动合同的管理 工会劳动合同管理方面的职责主要是: (1).对员工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员工的劳动法制观念. (2).监督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3). 参与劳动合同争议的调解、仲裁工作. 工会在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工会代表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人,应由他主持调解工作,对解工作负主要责任.
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劳动关系
二、.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产权关系日益明晰,劳动关系日趋复杂 管理基础薄弱,法制不健全 劳动争议增多,潜在问题严重
三、.改善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保障企业与职工的互择权,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保障企业内各方面的正当权益,调动各方面对的积极性 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维护安定团结
四、劳动合同的管理
1.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的管理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和地方各劳动行政部门,是法律规定的统一管理劳动合同的机关.在劳动合同管理中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管理劳动合同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制定有关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情况. (3).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规,进行劳动合同法制教育,是劳动合同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劳动管理
五、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
1.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是劳动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生产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标准工作时间. (2).缩短工作时间. (3). 计件工作时间. (4).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3.劳动合同的性质 4.劳动合同的内容 法定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不具备上述条款,合同不成立. 约定条款指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约定的权利、义务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密事项、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人力资源法务咨询师教案劳动合同法

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效劳期具备两个条 件: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专项培训费用。 专项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
第一章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分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第一章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主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到达法定年龄
1、劳动者的条件
具有劳动能力
第一章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用人单位 : 是指一发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
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
培训、效劳期条款 效劳期的定义,是指由用人单位提供专项
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劳动合同中 或效劳期协议中约定的劳动者在培训结束 后必须为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期限。 劳动合同中效劳期条款内容: 1、效劳期限, 2、用人单位就效劳期限内用对劳动者提供
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产生,即设立关系;合法行为
变更,即改变关系;合法行为,违法行为,事件
消灭,即消灭关系。合法行为,违法行为,事件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
行为 人的意志活动
法律事实
事件 客观现象
第二章劳动合同制度
【背景】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试行 1983年2月22日,劳动人事部发布了?关于
社会保险
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的劳动行为能力: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实际 行使用人权利和履行用人义务的资格。
第一章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1、劳动权利说明: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⑴权
标准版劳动人事法规政策

第24条)
c.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和条件(《劳动 法》第25条) d.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 重大损害;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 法》第25条)
(2)提前三十日书面告知后可解雇职员旳 情形(《劳动法》第26、27条)
原则,拟定劳动者日或周旳劳动定额。
(4)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 时间。
劳动部《有关企业实施不定时工作制和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旳审批方法》要求: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旳职员,能够 实施不定时工作制。 a.企业中旳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 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原 则工作时间衡量旳职员;
2.职员旳招聘与解雇
1)企业在招聘职员时必须依法遵照下述原则
(1)平等就业原则 (2)相互选择旳原则 (3)公开竞争就业旳原则 (4)照顾特殊群体旳就业原则 (5)禁止未成年人就业旳原则 (6)先培训、后就业旳原则
2)在解聘职员时应遵照旳法律法规
(1)正当立即解聘职员旳情形 a.劳动协议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旳劳动协议
5.改善劳动关系旳途径
1)立法。 2)发挥工会及企业党组织旳作用。 3)培训主管人员。 4)提升职员旳工作生活质量,这是改善劳动关 系旳根本途径。 5)职员参加民主管理。
(二)劳动管理
1.劳动管理概述
劳动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 人力资源旳开发和使用上旳管理工作,主要涉及 职员旳聘任与解雇、劳动协议旳签订与推行、职 业培训、工作时间与劳动保护、劳动纪律与奖惩、 劳动酬劳与福利等。
c.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旳其他情形。
国务院《〈有关职员工作时间旳要求〉 旳实施方法》第7条要求:下列情况可安 排职员加班加点:
劳动人事制度及其政策

劳动人事制度及其政策劳动人事制度是指国家、组织或企事业单位为规范劳动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
劳动人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动关系的公平、和谐和稳定。
劳动人事制度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劳动监督制度等。
其中,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人事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劳动合同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双方约定。
劳动合同制度规定了双方的权益义务,为双方提供了明确的权利保障。
劳动保护制度是指国家和用人单位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劳动卫生保护制度、劳动伤害保险制度等。
劳动保护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是指国家为解决劳动争议而设立的法律法规和机构,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主要包括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三个层次。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提供了多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公正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
劳动监督制度是指国家为监督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而设立的制度和机构。
劳动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劳动检查、劳动监察、劳动违法行为处罚等内容。
劳动监督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惩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推动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劳动人事制度的政策措施是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劳动人事制度的政策措施包括对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鼓励、引导和监督,对劳动保护的要求和补贴,对劳动争议解决的支持和监督等。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制度,促进劳动关系的平衡和谐。
总之,劳动人事制度及其政策是国家为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
劳动人事制度及其政策的健全和完善对于实现公平、和谐和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