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体质及养生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合理运动养生法

五行养生中医视角下的合理运动养生法导言:合理的运动养生法对于保持健康和增强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因此,在运动养生中,合理运用五行理论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介绍五行养生理念,并提出相应的合理运动养生法。
一、五行养生理念概述中医学中的五行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每种元素与五脏、五官、五体部位等有对应关系,从而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合理运用五行养生理念,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促进气机流通,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合理运动养生法之木行养生木行代表春季,与肝脏相关。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适合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活化气血、调理肝脏功能,同时也可增强肢体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
三、合理运动养生法之火行养生火行代表夏季,与心脏相关。
夏季宜进行清凉活动,如夜间散步、夜市游玩等,帮助消暑退火,同时还可通过散步的方式放松心情,舒缓心脏负担,以达到养心的效果。
四、合理运动养生法之土行养生土行代表长夏季节,与脾胃相关。
长夏季节是百花盛开、阳气旺盛的时节,适合进行户外运动,如郊游、登山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可以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调节精神状态,增加愉悦感。
五、合理运动养生法之金行养生金行代表秋季,与肺脏相关。
秋季宜进行呼吸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节奏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此外,秋季也是丰收的季节,适合进行采摘水果、蔬菜等农事活动,通过体力劳动锻炼身体。
六、合理运动养生法之水行养生水行代表冬季,与肾脏相关。
冬季适合进行室内有氧运动,如健身、瑜伽等,可以增强体力,改善肾脏功能,同时防止寒冷天气对肌肉关节的伤害。
由于冬季晴朗天气较少,适宜进行阳光浴,补充维生素D。
七、合理运动养生法的注意事项在运动养生中,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中医养生之五行养生法

火行
南方 - 适合中午锻炼,增强心阳 力量
金行
西方 - 适合傍晚锻炼,增强肺气 功能
五行的音乐养生法
金行
选择高亢、清亮的音乐,如女高 音、长笛等
火行
选择欢快、热烈的音乐,如打击 乐、钢琴曲等
05
04
03
02
01
பைடு நூலகம்
水行
选择宁静、悠远的音乐,如冥想 音乐、自然声音等
土行
选择平稳、厚重的音乐,如大提 琴、低音号等
总结词
土行食物具有养脾、和胃、化湿的功效,适合长夏食用,有助于调节消化功能和保持身体健康。
详细描述
土行食物包括黄色蔬果、小米、南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A、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够健脾开胃、消 食化积,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适量食用土行食物可以帮助消暑解渴、促进食欲,增强脾胃功能 。
金行食物:养肺、润燥、生津
饮食调养
多吃白色食物和辛味食物,如梨 、白萝卜、姜等,以润肺止咳、
疏风散寒。
运动锻炼
适量进行深呼吸和有氧运动,如 太极拳、瑜伽、慢跑等,以增强
肺部功能和免疫力。
起居调适
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避免吸入过 多灰尘和烟雾,注意保暖和增减
衣物。
冬季养肾
总结词
01
冬季是收藏的季节,五行中属水,对应肾脏。 冬季养肾有助于储存体内的精气,为来年春季
火行食物:养心、补气血、安神
总结词
火行食物具有养心、补气血、安神的功效,适合夏季食用,有助于补充能量和调节体温。
详细描述
火行食物包括红色蔬果、辣椒、荔枝等,它们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能够 滋补心脏、益气养血,提高身体活力。适量食用火行食物可以帮助消暑降温、提神醒脑,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中医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将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与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等相对应,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系统。
理解并运用五行学说,可以为我们的日常养生提供有益的指导。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在人体中,分别对应着肺、肝、肾、心、脾五脏。
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同时,五脏又与六腑、五官、五体、五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就拿“金”来说,肺属金。
在季节上,肺与秋季相应。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津,所以秋季养生要注意润肺。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梨、百合、银耳等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
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寒邪入侵,因为肺在体合皮,主皮毛,寒邪容易通过皮肤侵袭肺部。
同时,要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避免过于干燥。
适当进行一些深呼吸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肺的功能。
“木”对应的是肝。
肝在春季比较活跃。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
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和抑郁,因为怒伤肝。
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等,绿色入肝,有助于养肝。
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避免过度用眼,因为肝开窍于目,长时间用眼会损伤肝血。
“水”代表肾。
冬季是养肾的季节。
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部,因为腰为肾之府。
饮食上,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以免损伤肾气。
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温煦肾阳。
“火”对应的是心。
心在夏季较为旺盛。
夏季炎热,容易心火亢盛,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烦躁。
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防助心火。
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莲子心等清心降火的食物。
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防止中暑,伤及心神。
“土”对应的是脾。
脾在长夏季节(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需要特别关注。
长夏时节,气候潮湿,容易困脾。
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中医养生之五行调理

中医养生之五行调理一、介绍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平衡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和土这五种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之间相互制约和生克关系,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在中医养生中,通过调理五行来平衡身体病症和增强体质。
二、金调理金代表着肺脏和大肠,在人体中具有排泄和吸入功能。
金元素与秋季、干燥以及寒冷等因素相关联。
当我们感觉气温下降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金调理:1.保暖:寒冷天气容易导致肺部受凉,引发感冒等问题。
应注意保暖措施,穿着合适的衣物防止受凉。
2.湿润环境:空气干燥可能导致肺部黏膜受损。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箱等方法改善室内空气湿度。
3.肺活量锻炼:通过深呼吸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肺部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木调理木元素代表着肝脏和胆囊,在中医养生中与春季、生发、创新能力相关联。
以下是一些调理方法:1.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可能对肝脏造成负面影响,应尽量保持心情愉快。
2.清晨运动:早晨是肝脏的最佳调理时间。
可以进行户外散步或其他有氧运动,活跃身体和心态。
3.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和芹菜;少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
四、水调理水元素代表着肾脏和膀胱,在中医养生中与冬季、储存能量、润泽功能相关联。
以下是一些调理方法:1.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喝足够的水有助于保持身体内部环境平衡,并帮助身体排毒。
2.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耗水过多,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3.温暖腰腹:冬季肾脏易受寒冷影响,可使用暖宝宝或保暖带等方式保护腰腹部。
五、火调理火元素代表着心脏和小肠,在中医养生中与夏季、热量产生和消化功能相关联。
以下是一些调理方法:1.适当运动:夏季可以选择合适的户外活动,如游泳、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脏功能。
2.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粗粮。
中医五行体质及养生

中医五行体质养生中医如何看体质?中医体质,是指个体生命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这种特质可以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特质来描述.我们每个生命体中都包含有这五种特质,只是每种特质的数量不同而已.由于不同数量的五种特质排列组合是无限多的,因而形成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体质类型。
目前所广泛运用的九种体质: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些病理证候,而不是体质;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还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疾病。
这九种体质实质上是我们个体在五行体质的基础上,由于后天环境、饮食、起居、七情、劳逸等因素与之发生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的九种不同病理状态.中医眼中的两种人一种是解剖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经络,皮毛肌肉,五官九窍,精血筋骨,和现代医学的人无二般。
一种是时空人,或称天文人。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形成了一日一循环、一年一循环.空间上,太阳东升西落,南北分移,阳气升于东降于西,盛于南而衰于北。
这样,阳气便在时空上形成了运动之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天地之气,阳性上升,阴性下降,升降不已,阴阳交合,发生爱力,遂成一个圆运动,形成了一个升—-浮——降——沉的圆运动运动模式,如下图:(引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天人合一,此圆便是中医的时空人模型。
时空决定我们的体质在这个运动圆里,任何空间和时间里气的升降性质都是不一样的,也即不同空间和时间里气的偏性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天地之间,一花、一木、一虫、一兽、一沙、一石皆有其偏性所在,包括人,正常的人。
同样的病因,既病之后,有人患实证,有人则呈虚证,有人患寒证,有人患热证,就是因为体质之不同,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患病与否和疾病的性质[5]。
那天地之气究竟是如何影响人体各异的偏性,其又是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阴阳,具体的讲就是五行六气。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是一种重视平衡人体阴阳、调理五行的传统中医学说。
它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调理和防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五行为基础,通过调理身体的五脏六腑,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中医养生的原理来调理自身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础是五行学说。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对应五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调理对应的五脏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首先,木对应肝脏。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藏血之官”,它在人体体内起着储藏血液、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养生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例如胡萝卜、苹果等,来养护肝脏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对肝脏的健康有益。
其次,火对应心脏。
心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君主之官”,它主管血脉、控制气血运行。
在中医养生中,保持心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热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杏仁、花生等,来保护心脏。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心脏的健康。
接下来,土对应脾脏。
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运化之官”,它主管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化水湿。
在中医养生中,保护脾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例如多吃一些粗粮和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来保养脾脏的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脾脏的功能。
然后,金对应肺脏。
肺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司呼吸之官”,它主管呼吸、控制气机运行。
在中医养生中,保护肺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合理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例如柠檬、橙子等,来保养肺脏的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正确的呼吸方式也有助于肺脏的功能。
中医养生五行学说

中医养生五行学说中医养生五行学说1:藏肾水→肾水对应肾,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
肾最强时间:5:00~7:00肾最弱时间:23:00~1:00强肾关键词:藏。
调节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尽量做到含而不露,遇到不顺心的事,尽快放开。
此外,在肾脏最弱的时间,不要熬夜,以涵养精神。
中医养生法:唾液滋养。
将舌头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让唾液渐盈满口,然后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1次。
藏肾食疗法:醋泡黑豆补水疗虚,是中医治疗肾阴虚的“黄金方”;吃鱼最为助肾,因为鱼肉不但可以健肾,还能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和判断力。
中医养生五行学说2:养心火→心火对应心,心主血脉,如有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甚至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需要养心了。
心最强时间:11:00~13:00心最弱时间:21:00~1:00强心关键词:养。
如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利用中午时间进行,此时心力最强;心脏先天较弱者宜早睡,睡前宜喝杯胡萝卜汁或西红柿汁来养心。
中医养生法踏豆按摩:取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洗净擦干踩踏绿豆,可于每晚睡前1小时踩踏30分钟左右,具有强心安神的功效。
按压肚脐:肚脐即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5~7分钟,可敛心静气、安然入睡。
养心食疗法:取枸杞子30克,炒酸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方中酸枣仁、枸杞子具有养心血的作用;五味子具有敛心气的作用。
中医养生五行学说3:补脾土→脾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
脾最强时间:9:00~11:00 脾最弱时间:19:00~23:00强脾关键词:补。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中医养生法:腹部刮痧。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五行理论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理论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将事物按照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进行分类,这些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养生中,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通过平衡五行元素的关系来维护人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一、木行调节肝脏健康五行理论中的木代表生命的萌发和成长,对应人体的肝脏。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重要的调节器官,与情绪、血液循环等方面有关。
中医养生中,通过木行来平衡肝脏功能,保持肝的健康。
为了保证肝脏的正常运行,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和压力。
二、火行调节心脏健康火对应五行理论中的火,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在中医养生中,通过火行来调节心脏健康,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平衡。
适当的太阳浴、户外运动和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辣椒等,都有助于促进心脏的健康。
另外,避免过度的兴奋和焦虑情绪也对心脏的平衡很重要。
三、土行调节脾胃健康中医养生中,土代表着稳定和脾胃,脾胃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
通过土行来调节脾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脾胃平衡的关键。
中医建议多食用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贪婪。
四、金行调节肺脏健康中医养生中,金代表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金行来调节肺脏健康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和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肺脏功能。
此外,避免烟草和污染物的吸入对肺脏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五、水行调节肾脏健康水行对应五行理论中的肾脏,肾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生命的根源。
通过水行来调节肾脏健康可以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和免疫力。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休息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五行体质养生中医如何看体质?中医体质,是指个体生命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这种特质可以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特质来描述。
我们每个生命体中都包含有这五种特质,只是每种特质的数量不同而已。
由于不同数量的五种特质排列组合是无限多的,因而形成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体质类型。
目前所广泛运用的九种体质: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些病理证候,而不是体质;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还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不是疾病。
这九种体质实质上是我们个体在五行体质的基础上,由于后天环境、饮食、起居、七情、劳逸等因素与之发生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的九种不同病理状态。
中医眼中的两种人一种是解剖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经络,皮毛肌肉,五官九窍,精血筋骨,和现代医学的人无二般。
一种是时空人,或称天文人。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形成了一日一循环、一年一循环。
空间上,太阳东升西落,南北分移,阳气升于东降于西,盛于南而衰于北。
这样,阳气便在时空上形成了运动之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认为,天地之气,阳性上升,阴性下降,升降不已,阴阳交合,发生爱力,遂成一个圆运动,形成了一个升——浮——降——沉的圆运动运动模式,如下图:(引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天人合一,此圆便是中医的时空人模型。
时空决定我们的体质在这个运动圆里,任何空间和时间里气的升降性质都是不一样的,也即不同空间和时间里气的偏性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天地之间,一花、一木、一虫、一兽、一沙、一石皆有其偏性所在,包括人,正常的人。
同样的病因,既病之后,有人患实证,有人则呈虚证,有人患寒证,有人患热证,就是因为体质之不同,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患[5]病与否和疾病的性质。
那天地之气究竟是如何影响人体各异的偏性,其又是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简而言之,就是阴阳,具体的讲就是五行六气。
五行六气是天地之间存在的一种综合能量,受它的影响,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体都随之呈现出节律性的变化。
这种能量之大、作用之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五行化六气,便繁衍着宇宙万物。
既然,天地万物皆由五行六气化生,那么探索人的体质便要在这五行六气上着手。
体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体质包括两方面:一者为遗传因素,是由双亲阴阳先天之精交合而生,也就是决定我们先天体质状况的先天之精。
此精由父母双方结合而成,故其偏性应该是据两者偏性的化合;一者系出生接触大气时该大气的升降状态,即五运六气的情况。
每一个生命,自其脱离母体,自主呼吸宇宙第一口精气开始,五脏六腑十二经便与天地之气相通,其身体便获得了跟宇宙大气同样的升降状态。
于是,我们便可以根据每个生命出生时的五运六气状态来获得其先天体质的状态。
后天体质是以先天素禀之质作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因为人体五脏六腑与外之经络、肌腠及面孔五官等相应,故外之气候、地理、环境、人文、食物、颜色、声音等,都可通过身体所有的外在感官影响内在脏腑的气化。
即人的后天体质可常随着生活环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
故不同的人因在不同的时空接触不同的事物从而可形成不同的后天体质。
因此通过改变生活中的环境、习惯是改变后天体质常用的途径。
五行人的基本特征木行人:肤色偏青白色,长脸型,头型较小,身材四肢长,身材挺拔,肩背宽大,手足灵巧细长多青筋。
好学勤快。
心高气傲,善隐忍。
火行人:肤色偏红色,易发痤疹,头型较小,尖脸型,浓眉,手足小,脊背宽广而肌肉丰满,行动快,性急,有气魄,讲义气,处事明快。
土行人:肤色偏黄色,头偏大,圆脸型,肩背丰满,腹广大,手足小而丰腴,腹部容易发胖,行动安稳,性情慵懒,胃口好,不爱操心,知足,乐于助人。
金行人:肤色白晰,方脸型,唇薄,眉线清晰,肩背瘦小,腹小,手足小,精力充沛,效率高,处事清廉,沉静、果断,清高气傲,不服输,敏感,富有神秘感。
水行人:肤色偏黑,富有光泽度,头型较大,面易生皱纹,脑门宽,下颚厚,肩瘦小,肚腹大,手足好动,背直,骶长,处事灵活变通,亲和,交往力强五行体质养生原则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对我们先、后天体质的辨析,见偏纠偏,尽量保持后天体质的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圆的状态。
只要我们的身体偏盛哪一行,就会遇偏更偏,直到失衡而生病。
为此,我们必须知道自己身体的气机升降状态,随四季更迭而改变生活习性,去盛避衰,保持气机运动之圆,即可免于疾患。
首先是地理。
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东方、南方、中央、西方、北方,不同的方位因五行属性不同,分别有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那么生活在不同方位的人后天体质自然不同。
如此,我们便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的偏性而选择合适的居住地方。
然后是饮食。
五味于人,各应五藏。
肝以酸,心以苦,脾以甘,肺以辛,肾以咸。
五藏者,指分属五脏的五个系统。
只要知道自己哪一藏的盛衰状况,即可通过进食对应的食物来纠正,少则补,过则减。
其次是情绪,即五志。
肝为怒,心为喜,脾为思,肺为忧(悲),肾为恐。
五志各以过之而各伤其藏,伤则通过五行生克以对应情绪纠之。
其他还有五色、五音等等影响因素,皆按五行分类,对应运用:肝色青,音角;心色赤,音徵;脾色黄,音宫;肺色白,音商;肾色黑,音羽。
当前节令养生食疗方五行平衡之人:当归忘忧汤:当归身10克,黄花菜根15克,瘦猪肉适量。
同煮汤,熟后食肉喝汤。
首乌粥:首乌30克,粳米100克,红枣3枚,冰糖适量。
将首乌加水煎煮半小时后,滤去渣,加入粳米、大枣、冰糖,再添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成粥即成。
强木:酸枣仁粥;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先将酸枣仁炒熟,加水适量,煎熬20分钟,取出酸枣仁,留汁,将粳米与药汁一同放入锅内,用武火煮20分钟后,转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加入红糖后调匀,盖紧焖5分钟即可服食。
该粥宜每明临睡前1小时温热服之。
二子茶:决明子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50克。
将决明子略炒香后捣碎,与枸杞子、冰糖共放茶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焖15分钟代茶频频饮用。
弱木: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
将生姜、羊肉切片或切丝。
共煮汤食。
麦枣补脑汤:小麦30克,红枣10枚,核桃肉15克,猪脑1个。
小麦、红枣、核桃肉洗净,加入猪脑,添水适量,置锅内,隔水炖1小时即可。
强火:玫瑰枣仁心:猪心1个,枣仁20克,玫瑰花10克。
洗净猪心去脂膜,将枣仁略炒与玫瑰花儿研末,灌入猪心,装碗,隔水蒸或上笼屉蒸至熟透,食用时将猪心内的枣仁与玫瑰花心去掉,把猪心切片,拌调料服用。
苁蓉安神粥肉苁蓉30克,茯神10克。
粳米100克。
先将茯神研为粗粉;再将苁蓉、淘洗干净的粳米、茯神粉一同放入沙锅,加清水1000毫升,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弱火:乌桃汤:乌骨鸡1只,洗净,黄酒500克,胡桃肉100克。
加水煮熟乘热食肉饮汤。
羊肉煲:鲜羊肉100克。
熟附子、山药、当归各10克。
姜、葱、盐适量。
羊肉洗净,切成块,与熟附子、山药、当归一同煲到肉熟后,加姜、葱、盐调味。
强土:大蒜粳米粥:紫皮大蒜30克,梗米100克。
将紫皮大蒜去皮,放在沸水中煮熟捞出;在大蒜汁中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再将大蒜重新放入粥内共煮。
福莲粥:莲肉、粳米各120克(分别炒黄),茯苓60克,共研成细末,每次用30一60克,加白糖适量,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早晚各服1次。
弱土:山药奶肉羹:山药100克,牛奶250毫升,猪瘦肉500克。
将猪肉与生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
取猪瘦肉汤l 碗,与洗净的生山药片一起,放入锅内,用文火熬烂。
将锅内加入牛奶、食盐.烧沸即可。
山药蛋黄粥:山药50克,蛋黄2个,粳米150克。
将鸡蛋去白留黄,将黄搅散;山药洗净,切片,将山药、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开,改文火熬煮至熟,起锅前,将鸡蛋黄倒入粥内,再拌匀烧开即成。
强金:三黑粥:黑芝麻9克,黑大枣9个,黑豆20克,大米50克,煮粥,加冰糖适量,每日1—2次百合杏仁粥:百合1大匙,杏仁2小匙,赤小豆半杯,白糖少许。
赤小豆加水用大火煮沸,再转成小火煮至半熟。
再将百合、杏仁加入煮至粥熟。
出锅时撤入少量白糖即成。
弱金:鲫鱼红糖甜杏汤:鲫鱼1条(约500克),甜杏仁12克,红糖适量,先将鲫鱼洗干净,切成几块。
将鲫鱼与杏仁、红糖一并煮汤,待鱼熟后即可饮汤食肉(可稍拌酱油) 山参桂圆银耳汤:山参2克,桂圆30克,银耳10克,冰糖50克。
山参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后,切片,银耳放入清水中浸20分钟。
将山参、银耳、桂圆一同放入瓦罐中,投入冰糖,把浸银耳的水也倒入瓦罐中,隔水炖2小时。
强水:羊肉复元汤。
淮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核桃仁2个。
羊肉500克,羊脊骨1具。
将羊脊骨砍成数块,用清水洗净。
羊肉洗净后,入沸水内焯去血水,再洗净切成条块。
以上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扎口,姜、葱洗净拍破。
将备好的药材、羊脊骨、羊肉同时下入沙锅内,加入清水,武火烧沸,去浮沫,再加入适量花椒、八角、绍酒,改用文火继续煲至肉烂骨酥为止。
装碗后,用胡椒、食盐调味即成。
黑豆泥鳅汤:泥鳅250克,黑芝麻、黑豆各50克,枸杞子、盐适量。
泥鳅放冷水锅内加盖,水开后,取出泥鳅洗净,沥干水分后下油锅煎黄,铲起备用。
黑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续炖至黑豆将熟时,放入泥鳅、黑芝麻、枸杞子煮至黑豆熟烂,然后放入盐调味即可。
弱水地黄粥:取生地黄捣汁,候粥半熟以下汁。
复用棉包花椒五十粒,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叶大,少加盐食之。
麻仁栗子粥:芝麻仁20克,火麻仁20克,栗子粉30克,玉米粉30克,红糖少许。
将芝麻仁淘净,沥去水分;火麻仁研成细末。
将芝麻仁、火麻仁末、玉米粉放入盆内,加清水拌匀,再加栗子粉、红糖、清水调和。
将小锅内加水适量,烧沸,加入准备好的芝麻、火麻仁、玉米粉、栗子粉煮沸成粥。
木1、弱木:木运不及之人体质较差。
肝胆为五脏六腑中最弱。
表现为筋络拘挛,运动障碍,或易于惊骇。
这类人内心感到压抑、郁闷,患病多是从肝郁开始的.是各种肝病的好发人群,:2、强木这类人群性格好动,善变,脾气比较大,如果受教育程度高,追求涵养和过于收敛压抑自己,会由于长期肝气被郁而病肝胆、脾胃。
发生情志方面的疾病,肝胆的炎症,脾胃不适,眼疾、筋拘挛等,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肝胆肿瘤大多出现在40~50岁左右。
火 1、弱火:心血管疾病:心阳不振,气血鼓动无力,易于发生气滞血淤,血脉不通,则发生各种痛症、面瘫、脑梗塞、心肌梗死,极少出血性的疾病发生。
有发生脑出血的机会,先天脑血管畸形是其原因。
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梗阻性疾病。
还有“昏惑悲忘”神志方面的疾病。
2、强火: 1.先天脑血管畸形,长期严重头痛,发生脑出血的年龄轻,死亡率高,年轻人以男性为多,在40岁以后发病的则女性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