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计算
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价格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营业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X100%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X100%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X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的销售比例=这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种产品销售比例)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X该种产品销售比例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额)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X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X边际贡献率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实现目标利润销售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率实现目标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目标利润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X投资报酬率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预计边际贡献/预计利润总额计划期利润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X经营杠杆系数成本无差别业务量=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变动成成本之差以P表示本金,F表示本金和利息之和,i表示利息,n表示存款年数按单利计算F=P*(1+i*n)按复利计算F=P*(1+i)n次方现值pv=终值FV*现值系数终值FV=现值PV*终值系数年金终值FVA=年金A*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PVA=年金A*年金现值系数年金A=年金终值FVA/年金终值系数年金A=年金现值PVA/年现值系数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营业收入-该年付现成本-该年所得税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该年税后净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资本成本=[利息费用(1-所得税)]/(筹资数额-筹资费用)加权平均成本=∑(第i种资本本源所占比重X第i种资本本源筹资成本)回收期(pp)=原始投资总额/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平均报酬率(ARR)=年平均净利润/初始投资额净现值(NPV)=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初始投资额的现值净现值(NPV)=经营期各年净现金流量的总现值-初始投资总额获利指数(现值指数PI)=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初始投资额的现值合计年金现值系数PVIFA=初始投资额/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CF)内部报酬率IRR=[(年金现值系数大-年金现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大-年金现值系数小)]X(r大-r小)+r小销售预算: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x预计销售单价生产预算: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可供销售量预计可供销售量-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预计生产量直接材料预算:预计材料消耗量+预计期末存货=需用量合计需用量合计-预计材料期初存货=预计材料采购量预计材料消耗量=预计生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直接人工成本预算:预计生产量X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预计生产用人总工时预计用人总工时X小时工资率=预计的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预算: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预计制造费用合计预计制造费用合计-预计费用摊销折旧等=预计需用现金支付的制造费用预计变动制造费用=预计生产量X单位产品预订分配率现金预算:期初现金余额+各项预算现金收入=当期筹资前可得到的现金合计当前可得到的现金合计=-现金预算现金支出=现金多余(不足)现金多余(不足)+现金筹集(运用)=期末现金余额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X直接材料标准价格)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X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各项作业标准工时X相应的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变动制造费用总额/变动制造费用分配基础(指标)预计总数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基础(指标)预计总数量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价格差异=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数量差异=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材料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材料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X(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材料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材料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X实际工作率-实际工时X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X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X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标准费用分配率)X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陪基础标准用量)X标准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费用实际发生总额-固定费用预算总额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按实际工时总数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按实际工时数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应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分配基础标准用量)X标准费用分配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X100%分配边际贡献=分部销售收入-分部变动成本分部经理可控边际=分部边际贡献-分部经理人员可控的固定成本分部边际=分部经理可控边际-分部经理不可控的固定成本分部税前利润=分部边际-分配来的共同固定成本公司税前利润=∑个分部税前利润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营业资产X营业利润/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X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营业资产X成本费用/销售收入X营业利润/成本费用=资产周转率X销售成本率X成本费用利润率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基本利润=营业利润-营业资产X最低预期报酬率内部转让价格=单位变动成本+机会成本材料整理准备作业成本分配率=材料整理准备成本/材料整理数量产品生产周期=增值时间+非增值时间。
CMA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CMA管理会计计算公式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证书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管理会计证书之一、CMA管理会计计算公式是考试中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CMA管理会计计算公式。
1.成本估算公式:(1)制造成本估算公式:制造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业间接费用(2)作业成本估算公式:作业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作业间接费用2.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公式:(1)资本收益=资产报酬率×资产总额(2)债务收益=债务报酬率×债务总额(3)净收益=资本收益-债务收益(4)差异收益=净收益-预计的利润(5)断点分析公式:断点单位=固定费用/单位贡献边际(6)断点金钱=断点单位×销售价格3.预算与预测公式:(1)销售量变化对预算的影响公式:销售量变化对预算的影响=报价×(新销售量-旧销售量)(2)预测误差平均绝对比率(MAD)公式:MAD=Σ(实际值-预测值)/n(3)预测误差均方根百分比(RMSE)公式:RMSE=√(Σ(实际值-预测值)²/n)4.投资决策与资本预算计算公式:(1)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公式:投资回收期 = 投资额 / 年现金流入金额(2)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公式:NPV = Σ(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 (1 + 折现率)²(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公式:IRR = 折现率 + (NPV1 / NPV2 - NPV3) × (折现率2 - 折现率1) / (NPV1 - NPV2)(4) 收益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PI)公式:PI = (现金流入金额 - 现金流出金额) / 现金流出金额5.可变成本计算公式:(1) 单位可变成本(Unit Variable Cost)公式:单位可变成本 = 可变成本 / 产量(2) 变动成本率(Variable Cost Ratio)公式:变动成本率 = 可变成本 / 销售额(3) 边际利润(Contribution Margin)公式:边际利润 = 销售额 - 可变成本以上是CMA管理会计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对于想要取得CMA证书或进一步了解管理会计的人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会计公式

1.高低点法b=(y2-y1)/(x2-x1)a=最高点混合成本总额-b×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混合成本总额-b×最低点业务量2.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p-b)x-a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x-bx=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cm·x=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px·cmR=固定成本+营业利润=a+P单位边际贡献(c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边际贡献/销售量 =Tcm/x边际贡献率(cmR)=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Tcm/px=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cm/p*100%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Tcm-a=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cm·x-a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bx/px=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b/p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3.基本等式法:保本量(x0) = 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a/(p-b)保本额(y0) = 单价*保本量=p*x0边际贡献法:保本量 =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 a/cm保本额 = 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 a/cmR综合贡献边际率法:综合边际贡献率=∑(某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某种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的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合计×100% 多品种的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多品种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综合边际贡献率4.保本作业率公式:5.安全边际计算公式:6.销售利润与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销售额= 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销售量销售利润率 = 销售利润/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7.算术平均法各期销售量之和∑Qt销售量预测数(Qn+1 = ———————— = ————期数 n8.移动加权平均法a)移动平均法计算公式为(不考虑趋势值):销售量预测数(Q)=最后m期算术平均销售量最后移动期销售量之和=————————————m 期但通常认为这样计算的平均值只反映预测期前一期的销售水平,还应在此基础上,按趋势值进行修正。
管理会计公式范文

管理会计公式范文管理会计是指为内部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信息支持的会计系统和方法。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管理会计使用了很多公式和模型。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管理会计公式。
1.成本公式-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总成本-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管理者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分析成本的变化。
2.产量和成本公式-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可变成本的变化/产量的变化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帮助管理者决策何时增加或减少产量以达到最佳运营效益。
3.制造成本公式-直接材料成本=原材料价格×单位所需原材料量-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制造业务费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制造成本的组成部分,帮助管理者了解制造成本的构成和分析成本的变化。
4.价值链分析公式-附加值=销售收入-材料成本-外购件成本-人工成本-其他直接成本-附加值率=附加值/销售收入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附加值和附加值率,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在价值链中创造的价值。
5.盈亏平衡点公式-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可变成本率)-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产量×销售价格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盈亏平衡点产量和销售额,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在何种产量和销售额下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6.投资回报率公式-投资回报率=净利润/投资额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计算投资回报率,帮助管理者评估企业的投资项目的收益水平。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管理会计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成本分析、决策分析和绩效评估,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优化经营效果。
管理会计计算考点公式

1管理会计计算考点公式第二章1高低点法(P62)低高低高高低点产量之差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x x y y x y b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a = y 高-bx 高 或 a = y 低-bx2成本预测(P64)3、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以及编制之后对损益的影响(P68)(1)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2)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边际贡献-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营业利润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第三章1、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P79)利润P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b )x-a=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多品种的计算(P81)计算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确定企业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的基础上计算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步骤:(1)计算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2)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例 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合计该种产品销售收入某种产品销售比例=(3)计算各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销售比例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各种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各种产品边际贡献合计=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4)运用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5)计算各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销售比例该种产品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平衡点销售额某种产品盈亏⨯2、安全边际 分析(P83)安全边际量=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额销售量或实际预算额安全边际量×100%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3、边际贡献(P77)单位边际贡献(CM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2边际贡献(TCM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b )x= C M ×x销售价格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4、目标利润及实际目标利润销售量销售额的计算(P85)实际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目标利润固定成本+5、多因素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P88)6、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 (P90)经营杠杆系数=销售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利润固定成本利润预算利润总额预算边际贡献+=计划期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7、利用成本无差别点进行经营决策(P93)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a 1-a 2)/b 2-b 18、运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利润的决策 (杠杆系数大,风险就大)第四章(些章计算必考10-13分)1、运用差量分析进行决策(P102)2、运用边际贡献进行决策(P103)3、特殊订单的决策(P104)销售收入增加减:变动成本增加专属成本放弃的机会成本(放弃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租金收入等)相关收益(损失)增加4、亏损产品是否撤销的决策(P107)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减:可避免固定成本不可避免固定成本营业利润5、自制或外购的决策(P112)变动成本增加+放弃的边际贡献=相关成本合计6、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P114)7、有限资源利用的决策(P115)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单位产品边际贡献第五章1、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P131)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加成率)=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加成率)2、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P132)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3变动成本总额=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3、加成率(P134)以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目标利润+×100%以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以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变动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目标利润++×100%4、最低订价法的应用(P135)(考虑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所发生的增量成本、所耗用资源的机会成本)第六章复利终值()n i PV FV +⋅=1=PV ·FVIF i ,n复利现值()()n n i FV i FV PV +⋅=+⋅=-111= FV ·PVIF i ,n年金终值()i i A FVA n 11-+⋅==A ·FVIFA i ,n年金现值()i i A PVA n-+-⋅=11= A ·PVIFA i ,n1、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估计(P146)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年折旧额+年摊销额=销售收入-付现营运成本-所得税资本成本=筹资费用筹资数额所得税率利息--=--=)(F P T )I (K 1*12、投资项目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P150)投资回收期PP(1)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投资回收期法 ① 如果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即呈年金形态时,可用此基本公式:平均每年现金净流量投资金额回收期=② 如果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差较大,其回收期则可按各年年末累计现金净流量进行计算。
管理会计公式

管理会计公式1、a(固定成本):是指在⼀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 利润=销售额-变动成本-固定成本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销售额-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cm= p-b,(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贡献边际率cmR=cm / p(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
=a/ cm= a/ (p-b)=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额y。
= a/ cmR= p x。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价*销售量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px-x。
10、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px-y。
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量(额)/px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额)/pxMSR+ dR=1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P=cm*MSR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Bi表⽰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重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cm?x/p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1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R=RA-RB(2)差别成本△C=CA-CB(3)差别损益△P=PA-PB15、成本⽆差别点X0=(a1-a2)/(b2-b1)16、项⽬计算期(n)=建设期+⽣产经营期=s+p17、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18、净现⾦流量NCFt =CIt- COt简化公式:建设期NCFt =-It⽣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Pt为第t年利润;Dt为第t年折旧额为;Mt第t年摊销额;Ct 为第t年在财务费⽤中列⽀的利息费⽤;Rt为第t年回收额。
管理会计公式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3、成本性态模型:y=a+bx5、营业利润差额简算公式: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单位贡献边际cm= p-b,贡献边际率cmR=cm / p,变动成本率bR=b/ p bR+cmR=1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0=a/ cm= a/ (p-b)保本额y0= a/ cmR= p x0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保本作业率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MSR+ dR=1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保利额y’= px’=a+TP / cmR= a+TP /(1 –br)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润= cm•x/p预测利润额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预测销售量X2=X1×(1+利润变动率/DOL)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入△R=RA-RB(2)差别成本△C=CA-CB(3)差别损益△P=PA-PB15、成本无差别点X0=(a1-a2)/(b2-b1)16、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18、净现金流量NCFt =CIt- COt简化公式:建设期NCFt =-It生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19、复利现值系数(P/F,i,n)=(1+i)-n20、复利终值系数(F/P,i,n)=(1+i)n21、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A,i,n)=[1-(1+i)-n]/i22、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A,i,n)=[(1+i)n -1]/iNPV= NCF0×(P/F,i,0)+ NCF1×(P/F,i,1)+……+ NCFn×(P/F,i,n)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管理会计是通过分析、度量、解释和报告管理活动所生成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制定和绩效评估的过程。
在实践中,管理会计常常使用一系列数学模型和公式来帮助解决管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会计公式汇总:
1.利润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净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2.利润率公式:
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
3.成本公式:
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成本=生产制造费用+销售和行政费用
4.生产效率公式:
生产效率=输出/输入
单位成本=总成本/产量
5.盈亏平衡点公式: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6.投资回报率公式:
投资回报率=(净利润+利息)/投资金额
7.投资回收期公式:
投资回收期=投资金额/(净现金流入-净现金流出)
8.消费者剩余公式:
消费者剩余=预期收入-实际支付金额
9.边际利润公式:
边际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10.偏差分析公式:
偏差=实际值-预算值
偏差率=(实际值-预算值)/预算值
11.利息费用公式:
利息费用=贷款本金×利率×贷款期限
12.现金流量公式:
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借款+其他收入
现金流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贷款偿还+其他费用
这些公式提供了在管理会计中常见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和计算指标。
然而,实际应用中可能还有其他特定于行业或企业的公式和模型。
重要的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公式,并在计算和分析过程中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些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第三章本-量-利分析边际贡献(贡献毛益)单位的概念: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综合的概念:边际贡献=产品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额(量)盈利基本模型•利润= 收入(销售额)–成本= 业务量*单价- 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业务量*(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公式一)=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利润= 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公式二)=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公式三)=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公式四)当:P-利润V- 销量SP-单价VC- 单位变动成本FC- 固定成本TR-总收入TC-总成本举例1:某商店每月固定成本20 000元,销售甲商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进价)150元,下月计划销售1 000件,则可实现利润为:1 000*(200-150)-20 000=30 000(元)甲商品边际贡献率= (200-150)/200 = 25%保本点即为P为0时。
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FC/MCR保本点业务量=FC/(SP-VC)例题:【例】某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相关固定成本每期8 000元,预计下期销售为1 600件,计算:(1)边际贡献率,保本点(2)安全边际,安全边际率(3)根据安全边际模型计算销售利润(率)(4)假设企业正常产销量为1 600件,则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为多少?边际贡献率=(20-12)/20=40%保本点=8000/(20-12)=1 000件=8000/40%=1000×20=20 000元安全边际=1600-1000=600件=600×20=12 000元安全边际率=600/1600=12000/(1600×20)=37.5%销售利润=600×(20-12)=4800元销售利润率=40%×37.5%=15%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1000/1600=62.5%1.盈亏临界点是既定。
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也就越多(当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时),或者是亏损越少(当销售量不足盈亏临界点时);反之则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大。
2.销售单价越高(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销售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低;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3.固定成本越大(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总成本线与纵轴的交点越高),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4.单位变动成本越高(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总成本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目标利润为税前利润实现目标利润的的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价-变动成本)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销售量敏感系数:V(SP-VC)/P价格敏感系数:V*SP/P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V*VC/P固定成本敏感系数:-FC/P最优生产批次确定:Q代表某产品成批生产一次投产的最优批量D代表该产品全年的总产量P代表生产周期内产品的每天生产量d代表产品每天的领用量K代表该产品一批产品投产需花费的准备成本Kc代表单位产品全年的储存成本T=Q*Kc*(1-d/p)/2 + D*K/Q经济订购批量:A-某种存货全年需要量Q-订购批量A/Q-订购批次P-每批订购成本C-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T-年成本合计T=Q*C/2 + A*P/Q库存管理平均存货量=订货量/2安全存量=(预计每日最大耗用量-预计平均每日正常耗用量)×提前日数在一般情况下:采购的批量越小,采购的次数越多,订货成本就越高,而存贮成本越低;反之,采购的批量越大,次数越少,订货成本就越低,而存贮成本越高。
订货点= (提前期×平均日耗量)+安全储备量例题:假定某厂估计每年需用甲材料2000公斤,每次订货成本为10元,存贮成本平均每公斤每年为1元。
试计算每次订货最佳数量为多少,才能使全年存货成本达到最低?沿用前例,假定提前期为8天,预计每天最大耗用量为10公斤。
平均每日正常耗用量=2000/360=5.56安全存量=(10-5.56)*8=35.52订货点=8*5.56+35.52=80例题:设甲产品全年的总产量(D)为7200件,每天领用量(d)20件,每天生产量(P)为100件完工入库,每批产品投产花费的准备成本(K)20元,每件完工产品每年储存成本(Kc)1.60元。
存货经济批量:例1,已知K公司的库存有关信息如下:(1)年需求数量为30000单位(假设每年360天)(2)购买价每单位100元(3)库存储存成本是商品买价的30%(4)订货成本每次60元(5)公司希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50单位(6)订货数量只能按100的倍数(四舍五入)确定(7)订货至到货的时间为15天要求:(1)最优经济订货量为多少?(2)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3)存货平均占用多少资金?解答:(1)经济订货量=[(2×30000×60)/(100×30%)]1/2=346≈300单位(2)再订货点=30000 / 360×15+750=2000单位(3)占用资金=300 / 2×100+750×100=90000元例2.某公司需要用某种材料6000件,每次订货成本为150元,每件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5元,该种材料的采购价格为20元/件,一次订货在2000件以上时可获得2%的折扣,在3000件以上时可以获得5%的折扣。
请问:公司采购多少时成本最低?计算采购2000 件,公司总成本是:(2000*3*20)*0.98+(150*3)+2000*5=128 050 元计算采购3000 件,公司总成本是:(3000*2*20)*0.95+(150*2)+3000*5=129 300 元计算采购1500件,公司总成本是:(1500*4*20)+(150*4)+1500*5=128 100 元据此计算结果,公司采购2001件时成本(128 055 元)最低,平均每件60.9495 元年成本合计=采购成本+订购成本+储存成本短期决策案例:例如:Quick-Print公司使用先进的复印机为零散的顾客复印,每天该复印机大约闲置2小时。
在10月15日,正在为政府机构做事的 B.Onst要求Quick-Print公司生产10000个必须在10月22日准备好的信件、演讲稿和其他材料,该公司的闲置生产能力足以完成这项工作,而不会影响其他销售。
尽管正常的单位价格为10美分,但该客户仅想支付8美分的单价。
该公司老板估计出这星期的经营数据如下:(单位:美元)销售收入(单价:10美分,数量:100 000张) 10 000变动成本,包括纸张和维护费用(每张:6美分) 6 000总边际贡献 4 000固定成本(操作工+印刷店分配的成本) 2 500营业利润 1 500上例中,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应为:6+2 500/100000=8.5(美分)而低于生产成本的订价为何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老板比较了各种情况,作出了选择:Quick-Print公司特殊订单分析单位:美元现状接受订单差异销售收入 10 000 10 800 800变动成本 (6 000) (6 600) (600)边际贡献总额 4 000 4 200 200固定成本 (2 500) (2 500) 0营业利润 1 500 1 700 200结论:老板接受订单例题2.某文具公司生产某种乒乓板,年销量为100 000副,每副售价为7元,生产能力尚有50 000副的潜力,最近有一国外订单,要求订购60 000副,单价为5元,客户提出订单是一整体,可以接受或不接受,但不能变动供应数量,年产量100000副的成本如下:直接材料 400 000直接人工 50 000固定成本 150 000总成本 600 000单位成本 6 元对此项订货,公司内进行讨论。
销售部经理认为,为了满足出口需要,内销减少10 000副是可以的,但要损失20 000元不合算(原单价7元,出口单价5元,每副少2元)生产部经理认为不应影响国内销售,他可以动员工人加班,只要支付26 000元加班工资就可以增产10 000副产品。
会计部经理认为生产150 000副的单位成本为5.5元,生产160 000万副的单位成本为5.6元,都比售价高,不应接受该订单。
你认为应不应接受这一订单?为什么?这三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较合理?单位变动成本:4.5元,固定成本150 000元方案1:停产国内10000副90000×(7-4.5 )+60000×(5-4.5)-150 000=105 000100 000×(7-4.5)-150 000=100 000方案2:增加固定成本26000100 000×(7-4.5)-150 000+60 000×(5-4.5)-26 000=104 000第七章货币时间价值指货币(资金)由于投资而形成不同时点的增值。
1、按利息部分是否计息(1)单利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利息部分在以后期不再计息的一种方式。
(即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本金所增值部分(利息)在以后期计算中不再增值。
)(2)复利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在下期转为本金与原来的本金一起计算利息的一种方式。
2、按确定的可比基准日分类:现值、终值1)终值(S或F表示)指一定量的本金经过若干期的增值以后的本利和;2)现值(P表示)指已知若干期后一定数量的本利和(终值)在现在的本金数(现在的价值)。
单利终值:S=P*(1+i*n)单利现值:P=S/(1+i*n)复利终值:S = P(1+i)n = P(S/P,i,n)复利现值:P=S(1+i)- n = S(P/S,i,n)1、普通年金(后付年金)S=A*((1+i)^n-1)/i例:某人在年初决定购买一投资型保险品种,每年12月交纳保费2 000元,连交10年,保险公司给出10年期满可得25 000元收入,若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为6%,则该项保险是否能投资?若投资则收益率为多少?S普=A(S/A,6%,10)=2 000×13.181=26 362(元)25 000=2 000(S/A,i,10) (S/A,i,10)=12.5运用内插法,解出i=4.86%例:假定以10%的利率借款200 000元,投资于某个有效期为10年的项目,采取每年末等额还款,则每年至少收回多少现金才能够偿还?2.预付年金;举例:6年分期付款购物,每年初付2 000元,设银行利率为10%,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是多少?P预=A×[(P/A,i,n-1)+1]=2 000[(P/A,10%,6-1)+1]=2 000×[(P/A,10%,5)+1]=2 000×(3.7908+1)=9 581.60(元)长期投资决策:例1,大众公司拟投资250000元对一产品生产线进行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