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不屈的中国人》.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0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0
侵占南京城对南京省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进行了南京屠杀而且杀死了30万军民。
师:不仅是南京大屠杀,患有万人坑,看看这些惨案吧。同学们看了这些心痛吗?难受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每天心惊胆战,吃不好睡不好,亡国奴的日子相当悲惨,我们的老一辈常常教导我们不要忘记屈辱的历史,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有一首歌《松花江上》是我们祖国同胞心酸诉说,我提议我们跟着朗读好吗?认真听我们的难忘历史,感受一下亡国奴的悲惨愤怒。
《南京条约》签订后,各帝国主义还通过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天津条约、望厦条约等,一千多条不平等条约,我们的国土就是在这不平等条约中被强占强租的。
课件展示不平等条约课件。
师:在那样的社会里,老百姓吃不饱穿暖,过得猪狗不如,甚至连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在租界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看书47页。
师:课件出示时局图,图中的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他们像一只只凶恶的野兽,扑向祖国母亲的身躯,这时我们为祖国母亲感到屈辱,那时的国已不国,我们的土地被一点点强占强租,我们祖国的身体在野兽的魔抓下支离破碎。
不能忘记的屈辱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完成本课时练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三个板块
学生:举例论述
学生:发表感叹
学生:恨之入骨、沉痛
学生:1,看了这些八国联军太可恶了,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象征,八国联军真是世界的败类
2,就连大作家雨果也十分愤怒他在写给巴特勒尚未的一封信也这样说到(33页)
病狂的帝国主义还对我们祖国母亲作出了哪些伤害)
活动二: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国宝
师:我们看第二部分,我要控诉以英法联手的八国联军。1860年10月在北京对圆明园进行烧杀抢掠,他们抢走了无数珍宝,抢不走的瓷器他们就把他们打碎,最后,一把火少了三天三夜,把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13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13

不可忘却的英雄——第一、三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的英勇事迹、保护难民的中外之士的光辉事迹。

2、课内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守军中的英雄,认识拉贝的光辉事迹,认识张纯如。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布置学生课前认真自学、完成自学辅助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

继续学习《血火记忆》。

上节课,我们随着课文,了解了日军进入南京城后进行疯狂大屠杀的那段历史。

大屠杀时的南京城极度惨烈,我们的心情也很愤慨,有些压抑。

但是,邪恶面前,始终不缺斗士,不缺英雄。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血火记忆》,让我们走近那些英雄。

二、学习第一章:浴血守城。

1、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说一说浴血守城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者事。

第一个同学最好从“面”上讲一讲。

2、拓展。

守城一战,国民党守军,总共牺牲了8位将军……3、学习资源推荐。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民族英雄!三、学习第三章:人性光辉。

应该被记住的英雄,不止这些,还有。

看第三章。

1、学生讲积极救助难民的国内外人士的光辉事迹。

2、拓展一。

拉贝是难民的“活菩萨”,但,在南京的这段经历,使得拉贝自己在回到德国后,遭受到一系列的磨挫。

看资料。

3、学习资源推荐。

小结。

4、拓展二。

我们知道,战后至今,日本政府都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过南京大屠杀。

我想到了另一个英雄,当代的英雄,她让国际社会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关注南京大屠杀。

介绍张纯如。

四、思考。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5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5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史事,让学生知道在清代末期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认识祖国山河破碎,国宝被掠的情形。

2.通过体验感悟,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破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

3.让同学们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感受中国近代遭受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致使山河破碎、国宝被掠、人民遭受屠杀的史实。

教学难点:深刻感受中国近代屈辱历史,感受中国人民遭到的屈辱和悲惨命运。

教前准备:历史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视频—唐朝)。

但中国一百多年近代史,确是饱经屈辱,充满反抗的血泪史!二、教学过程。

不能忘记的屈辱活动一:破碎的山河一百年多的近代中华民族蒙受许多屈辱,我国土地被列强强行租借、巧取豪夺、四散飘零:1,仔细观察三幅地图(播放七子之歌,学生感受离别之情):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澳门都是我国特别行政区,1997年、1999年从列强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七子之歌》描述了除香港、澳门外,还有台湾、威海卫、广州、九龙、旅顺和大连,就像孩子被迫离开祖国母亲,受尽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2,鸦片战争历史回放:(直观的感受那段历史,学生互相讨论)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中国受到了哪些不平等条款?小结;鸦片战争后、各国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我们的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土地被瓜分图片、时局图)活动二:被掠走的国宝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中国名胜古迹变成废墟、珍贵文物被疯狂掠夺,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播放圆明园视频,学生分组交流感受,回答以下问题)1,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怎样变成一片废墟的?2,圆明园中的珍贵文物呢?3,法国作家雨果描写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

只要想像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60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60

教学设计1、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血腥历史。

2教学过程:活动一播放警报声引发话题1、引导学生进入本课。

2、这是中国人民遭受侵略时发自内心的痛苦呼声!1931年的9月18?活动二日本侵略者的罪行1、学生展示有关“九一八”事变及其相关历史内容。

2、播放图片(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

.3、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收集日本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组内交流,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4、学生交流并以各种形式进行汇报。

5、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活动三历史罪证1、出示一个原日本731细菌部队的士兵在为中国受害者出庭作证时的证词和忏悔。

假如你是位记者,你面对这位老兵,设想你会问他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日军当年遗留的毒气弹至今伤害我们同胞的资料,分组让学生根据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四南京大屠杀1、放录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段。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大家有什么感想?2、日本在我国犯下了如此滔天罪行,却不承认这段历史,还篡改教科书,但事实摆在眼前,历史不容篡改,在我们身边也保留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罪行的证据。

活动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1、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2、播放抗日战争70周年阅兵仪式。

3、总结提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曾经侵略过我们祖国的列强们最有力的还击莫过于学好本领,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渊博的知识、发达的科技来捍卫自己的国土。

最后,让我们记住一句话“不忘历史——奋发图强——。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4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4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教学目标1、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血腥历史。

2、了解“九一八”、“ 731部队”、“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3、通过教学认识侵略者的残酷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学习动力教学重点:认识侵略者的残酷本性及其不容置疑的历史罪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学习动力课时安排:第二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2、学生网上查找日本侵略者的罪证。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在上课开始播放警报音频)同学们听了刚刚的警报有什么感受?你是否在影视片中看到过拉响警报的场面,请描述一下?如果你天天生活在这样的警报声中,会怎么样?是呀!如果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是多么的痛苦,而七十多年前中国人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水生火热之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九一八事变后,人们的水深火热。

】活动1:了解九一八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学教材34页内容。

1、1931年的9月18日这天发生了什么,(播放课件)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为什么日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占领东三省?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每年的9月18日夜晚,在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除了鸣警笛,每年到了“九·一八”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到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九·一八”博物馆、召开报告会等纪念活动,用各种方式牢记国耻,从民族的血泪中汲取力量。

【设计意图:让孩子切身体会那段历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2:了解731部队自主学习教材35页:提问1、原日本731细菌部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设计意图:让孩子明白日本帝国主义的无耻罪行。

】2、学生思考讨论:他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他为什么要为中国受害者作证?3、事实摆在眼前,在我们身边也保留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罪行的证据。

播放课件图片:出示“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发现点”图片,并配上文字讲解。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7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37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教案1.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血腥历史。

2.3.通过教学认识侵略者的残酷性及其不容质疑的历史罪证。

认识侵略者的残酷本性及其不容置疑的历史罪证。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师1从歌曲中我们知道了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使东三省人们的生活怎样?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历史,感受中国人民在日本屠刀下的滴滴血泪。

板书:《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齐读。

二、探究新知9.18事变师2、分男、女生比赛读。

思考:资料来源?什么事件?你的感想?(为完成简述事件做准备。

)九一八,日军自导自演爆发事变,不到六个月以一万的兵力侵占东三省,中国进入水深火热中。

师3、学生补充资料。

为什么日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侵占东三省,当时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生资料1:九一八时期的国家情况:当时中国就是想加强军队、发展产业、投资教育,根本没有本钱可以运用(几乎被帝国主义国家给剥光了),而且当时内部分裂,雪上加霜。

中国成为列强侵略与欺凌的“最佳对象”。

主权不保、国土丧失、民生困苦、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军事落伍,正是当时在亡国边缘之中国的写照。

中、日两国的军力与国力,相距实在太悬,日本把中国当侵略的对象。

更可恨的是国民政府命令:无论日本军队,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由于军队不抵抗,所以日本敢于仅一万余人的关东军向驻有近20万中国军队的东北全境发动进攻。

)表扬能自主学习的***。

师4、我们来总结一下九一八事变形成的原因:(板书:腐败、分裂、落后)。

师5、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为了记住九一八,当天我们会举行一些什么活动呢?(拉响防空警报、听老人讲九一八的故事、参观纪念馆等。

)这些活动目的是什么?(板书:勿忘国耻)师6:918充满血泪,而731更是残暴残忍!请看视频731!活动二、令人发指的731师7、边看边思考:资料来源?什么事件?你的感想?(小组学习)生1、1932年,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市郊,731部队,进行了在日本国内无法进行的生体实验即在活人人体上进行细菌感染、解剖等实验,实验过程中往往不注射麻醉药物。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42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_4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祖国人《1、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一、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以近代史与现代史中的典型事件为载体,让学生去探究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屈辱、觉醒、反抗和振兴。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了解清末中华民族所受屈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最终实现自主探究的有效性教学,为此,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在清末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山河破碎的情形。

技能目标:证实历史,分析原因,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分析旧中国遭受屈辱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因此,本课我以情境教学法和交流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与提升。

在此前提下,为将单纯的灌输式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学生通过搜集、汇报的方式,在活动中自主体味、自主探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激活思维“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因此,我首先出示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直观的激活学生思维,证明今天的祖国正在走向强盛,激发出潜藏在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并顺势揭晓课题,引领学生共同去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二)知识交流,丰富体验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以自身以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因此,课前我将学生分为国土、国民、国宝三个学习小组,进行资料搜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

课中,则同样以此为交流汇报的主线。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提出了:“你还知道那些曾经被侵占或割让的国土?”“你能想象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中国人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吗?”以及“你知道这一群强盗的战利品还有什么吗?”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交流汇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不屈的中国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不屈的中国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不屈的中国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不能忘记的屈辱学习目标:⒈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⒉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⒊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⒋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第一课时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⒈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

(播放短片)⒉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⒊都是特别行政区。

⒋是的。

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

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⒌学生互相讨论。

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⒍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

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⒎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⒈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不屈的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屈辱学习目标:⒈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⒉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⒊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⒋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第一课时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⒈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

(播放短片)⒉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⒊都是特别行政区。

⒋是的。

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

在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⒌学生互相讨论。

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⒍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

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⒎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⒈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⒉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

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⒊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⒋小组讨论。

⒌作业设计:⑴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⑵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第二课时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⒈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

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⒉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⒊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⒋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⒌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⒍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⒎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

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⒏作业设计: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

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

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材分析:《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2课。

本单元设计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注意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教学理念: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的课程资源。

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

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

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学习形式。

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林则徐与虎门硝烟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

(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4.小组交流: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7.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活动二英雄故事会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

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4.全班交流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

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第二课时活动三寻找抗日的足迹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

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学生汇报)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

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

(课件出示)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练习设计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教学目标:⒈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⒉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⒊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⒋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第一课时活动一:救国之路⒈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⒉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⒊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⒋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活动二革命先驱故事会⒈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⒉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⒊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五四青年节的来历⒈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⒉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⒊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⒋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活动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⒈听歌曲。

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⒉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

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⒊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