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养素的互相转化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营养物质是指在生物体内具有生命活动必需特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4大类。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1、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分解后,在
体内会被代谢转化成氨基酸,经过生物糖、脂肪和其它生物体的代谢,它能被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也能被消化分解后,通过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变成蛋白质。
2、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脂肪可以通过氧化和分解,把三
酸甘油脂转变成三酰甘油和水,而从三酰甘油又能转变成乙酰辅酶
A和乙醛,而乙酰辅酶A也能被转变成碳水化合物,这种转变过程通常称为Beta酸氧化反应。
3、蛋白质和脂肪的转换:蛋白质可以分解出氨基酸,而氨基酸
又可以在体内利用葡萄糖或脂肪进行二次氧化,把氨基酸转换成脂肪,而脂肪也可以被氨基酸氧化分解,转换为蛋白质。
- 1 -。
人体三大供能物质转换关系

人体三大供能物质转换关系人体三大供能物质为糖、脂肪和蛋白质。
当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
在一次运动过程中,首先参与供能的是糖类,一旦糖类消耗到一定水平,脂肪就会参与进来,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质也会参与进来。
与人体身材有关系的是脂肪和蛋白质。
脂肪是能量的储存形式之一,蛋白质则是人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家都追逐着低体脂和高肌肉含量。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尽可能减少脂肪的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
要到达这个规律,就必须了解三大供能物质转换关系。
一、糖类转换关系(如图)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蛋白质代谢后就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
所以,从这个方面说,如果要减少脂肪的储存量,那么就尽可能少给身体补充糖类。
二、脂肪转换关系(如图)脂肪可以转化为糖,但不能转化为蛋白质。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减少脂肪,那么就需要将脂肪尽可能转化为糖类后,让糖类为运动供能。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减肥,为什么要做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就是要脂肪氧化分解供能以及转换为糖元。
三、蛋白质转换关系(如图)蛋白质是人体的组织主要成份,也是最后的供能物质,也就是说,糖类消耗一定水平动用脂肪,脂肪消耗一定水平,才动用蛋白质供能。
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元和脂肪的,这一点需要留意。
也就是说,你摄入大量的蛋白质,是会长脂肪的。
所以,蛋白质不是吃得越多,肌肉就生长得越快,如果你不锻炼,激活肌肉合成的进程,那么补充的蛋白质就很可能直接转化为脂肪,而不是肌肉。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吃,是吃不肌肉的。
只有吃配合锻炼才能有壮硕的肌肉出现。
脂肪 葡萄糖 蛋白相互转换的原理

脂肪葡萄糖蛋白相互转换的原理糖类可以直接转化成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也可以直接转化成糖类和脂肪,但脂肪不能直接转化成蛋白质。
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都有三条途径:食物中消化吸收、其他物质转化、自身物质的分解。
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都可以进行氧化分解,作为能源物质使用。
但它们供能有着先后顺序,它们按照糖类、脂质、蛋白质的顺序供能。
相互代谢关系1、糖类代谢与脂类代谢之间的关系应该清楚,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是双向的,但它们之间的转化程度不同,糖类可以大量形成脂肪;然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例如某些动物在冬眠的时候,脂肪可以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所谓非必需氨基酸指在人体细胞中可能合成的氨基酸;所谓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它们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也可以是双向的: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但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因此糖类转变蛋白质的过程是不全面的。
然而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后,产生的不含氮部分都可以转变为糖类,例如,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则有50%以上的食物蛋白质可以转变成葡萄糖。
3、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关系蛋白质与脂类之间的转化依不同的生物而有差异,例如人和动物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然而植物和微生物则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的途径也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例如用只含蛋白质的食物饲养动物,动物也能在体内存积脂肪。
4、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的代谢之间相互制约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
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量都不足时,蛋白质的分解才会增加。
例如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时,就由脂肪和蛋白质来完成分解功能,因此患者表现出消瘦。
三大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大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消化食品)、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
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统称三大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除了各自有其独特生理功能之外,还都是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在能量(能量食品)代谢中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
例如,脂肪必须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才能彻底氧化而不致因产生酮体而导致酸中毒。
例如,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不论这些多余的能量是来自脂肪还是来自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都会一律转化成脂肪积存在体内造成肥胖。
例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体内可以互相转化,互相替代,而蛋白质是不能由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替代的。
但充裕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给可避免蛋白质被当作能量的来源。
由此可见,在膳食中必须合理搭配这三种营养素,保持三者平衡,才能使能量供给处于最佳状态。
三大营养物质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氨基酸)与三羧酸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
化,而脂肪酸则通过β-氧化产生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蛋白质分解产生的
氨基酸脱氨后,其碳骨架也能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
此外,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还可以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基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其次,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为H2O和CO2的途径。
每经历一次三羧酸循环,会有2次脱羧反应生成2分子CO2,以及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进入呼吸链氧化为H2O,由此完成物质的彻底氧化分解。
因此,三羧酸循环在机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不仅是糖、脂肪与蛋白质三种物质在体内互相进行有氧代谢、提供机体功能和产生能量的共同通路,也是某些氨基酸代谢联系与互变的桥梁,还可以在其中产生某些必须氨基酸。
同时,它也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总的来说,三大营养物质与三羧酸循环之间的关系密切,三羧酸循环是它们代谢转化的枢纽和最终代谢通路。
蛋白质脂质糖类的转换

蛋白质脂质糖类的转换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糖类则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细胞内外的信号分子。
这三种营养素之间的转换是人体内生化代谢的重要过程。
蛋白质的转换: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人体内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蛋白质降解代谢产生氨基酸,再通过氨基酸转化合成新的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可以通过蛋白质酶的作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再通过肽酶和氨基酸酶的作用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最终被利用于能量代谢。
脂质的转换:脂质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人体内的脂质可以通过脂肪酸氧化代谢产生能量,同时也可以通过脂肪酸合成代谢合成新的脂质。
此外,脂质还可以通过脂肪酸酯酶的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再通过脂肪酸氧化代谢产生能量。
糖类的转换:糖类是由单糖分子组成的,人体内的糖类可以通过糖原合成代谢合成新的糖原,同时也可以通过糖原分解代谢分解为葡萄糖,进一步参与能量代谢。
此外,糖类还可以通过糖酵解代谢产生能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糖异生代谢合成新的葡萄糖。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之间的转换是人体内生化代谢的重要过程,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我们应该保证膳食中这三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维持人体内生化代谢的平衡。
高三生物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类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要从来源和去路上进行分析。
蛋白质代谢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因为它对人体的影响更大,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并且蛋白质不能在人体内贮存,每天都在不断更新。
2.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其联系的桥梁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
3.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人体健康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其代谢过程是否顺畅在某种程度体现了人体机能是否完善。
(二)考点例析[例1]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是A.增加了氨基酸的数量 B.不增加氨基酸的数量C.必需氨基酸 D.非必需氨基酸[解析] 氨基转换作用是将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使此化合物变成氨基酸,而被转移掉氨基的那个氨基酸就不再是氨基酸了。
也就是说,氨基转换作用是以失去一个氨基酸为代价去形成一个新的氨基酸,因此在总量上,细胞内的氨基酸并没有增加。
既然这个氨基酸可以在细胞内通过转化而形成,不是只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因而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 D[例2] 右图表示体内的物质代谢途径和产物,其中X和Y为代谢中间产物,→表示反应方向。
(1)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2)人饥饿时首先使用的贮能物质是_________ ,当它数量不足时。
则动用_______和___________.(3)用图中标号依次写出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脂肪的代谢途径_________________ 。
(4)A物质分解过程⑧又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
人体必需的A物质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⑦生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取,这部分物质称为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将三大类有机物代谢综合考查,题目中出现了一系列数字,符号,这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一定要学扎实,牢固.这样才能进行分析、综合、应用。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转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营养素的转化过程。
糖类的转化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主要分为两个过程: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
糖原是一种多糖体,它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
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糖分时,多余的葡萄糖会被肝脏和肌肉细胞合成为糖原,以便在需要能量时能够快速分解为葡萄糖供给身体使用。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肝脏和肌肉细胞会分解糖原,将其转化为葡萄糖,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脂肪的转化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主要分为两个过程:脂肪合成和脂肪分解。
脂肪合成是指将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当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时,多余的能量会被肝脏和脂肪细胞合成为三酰甘油,然后储存在脂肪细胞内。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细胞会分解三酰甘油,将其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的转化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主要分为两个过程:蛋白质合成和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合成是指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
当人体需要新的蛋白质时,肝脏和肌肉细胞会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然后将其运输到需要的组织和器官。
蛋白质分解是指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肝脏和肌肉细胞会分解蛋白质,将其转化为氨基酸,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三大营养素,它们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
糖类的转化主要包括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脂肪的转化主要包括脂肪合成和脂肪分解,蛋白质的转化主要包括蛋白质合成和蛋白质分解。
了解这些转化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营养学知识,保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营养素的互相转化
(2012-07-26 10:00:59)
转载▼
分类:营养与健康
标签:
杂谈
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是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产能系数分别为4,9,4,也就是说,1克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后可分别产生4千卡,9千卡,4千卡的能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吃含脂肪,油多的食物更容易发胖了)。
在体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不论从外观上还是味道上来看都有着天壤之别,很难想象它们三者之间除了都能产能外还会有什么“瓜葛”,这么想就错了。
人的机体是一个庞大并且复杂的生化工厂,在酶家族的催化作用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生成彼此。
说得再精确一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必须被消化成它们的单元结构——氨基酸,甘油三酯,葡萄糖后才能后完成相互转化。
神奇吧。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转化的。
先说蛋白质,蛋白质的单元结构式氨基酸。
蛋白质被消化系统消化后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小肠粘膜上皮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就是何计国老师上课讲的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的那种转运方式)被吸收进入肠静脉,肠静脉内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被输送到肝脏,被肝脏“清除”有害物质后,“新鲜”的氨基酸就进入细胞,开始了它们的使命。
我们知道人体氨基酸一共有22种类,在这22种类氨基酸中,被列入生糖氨基酸(也就是经过反应后能生成葡萄糖和糖原的氨基酸)的有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他们可代谢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或草酰乙酸,再通过这些羧酸变成葡萄糖和糖原。
氨基酸除了能生糖外,还有一部分还可以生酮,也就是产生酮体,在饥饿以及葡萄糖浓度过低时,体内的生酮反应就会增多,这时可以利用生酮氨基酸经三羧酸循环供能。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机体内的酮体会增多)。
无论是生糖氨基酸,还是生酮氨基酸,它们的最终会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缩合反应会生成脂酸进而合成脂肪。
这就完成了蛋白质和脂肪的互相转化。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要适当,否则既浪费了蛋白质用来生糖,生酮产生能量,又升高了酮体含量,对机体造成危害。
再来说一下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进入体内后的主要去向有三个:第一:先氧化分解(分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然后产能;第二:合成糖元(肝糖元和肌糖元),将能量储存起来以备后用;第三:转化为非糖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例如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会得到氨基,变成丙氨酸;葡萄糖的代谢产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能产生12种非必须氨基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因为除了八种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
缬氨酸外,其它氨基酸都可以在体内生成。
葡糖糖的代谢产物中也有乙酰辅酶A,所以葡萄糖也可以生成脂肪。
最后来说下脂肪,脂肪不能直接转变糖因为脂肪氧化后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不能逆转成糖,但是它可以先通过转化成氨基酸,再通过氨基酸转化成糖。
三大营养素在体内虽然可以互相转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之摄取其中之一,来转化生成其他营养素。
因为三大营养素之间的转化只是它们代谢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各自使命的执行才是重中之重如碳水化合物产能,合成糖原储存;蛋白质可以构成细胞,参与抗体形成,作为载体运输小分子;脂肪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哪一种营养素缺乏,都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