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发展

合集下载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标题: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引言概述: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旨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模式。

在当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为什么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人类的未来至关重要。

一、经济可持续性:1.1 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2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利益。

1.3 绿色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倡导发展绿色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提倡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社会可持续性:2.1 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和包容性,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机会和权利。

2.2 教育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倡导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2.3 社会参与与民主:可持续性发展鼓励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让民众参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定过程。

三、环境可持续性:3.1 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避免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

3.2 气候变化应对:可持续性发展致力于减缓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3 循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倡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四、政治可持续性:4.1 法治与治理: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法治和良好的治理机制,确保政府和企业的行为合法合规。

4.2 可持续性政策:政府需要制定可持续性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可持续性发展。

4.3 国际合作: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国际合作,各国共同努力解决全球性环境和社会问题。

五、个人责任与行动:5.1 知识普及:个人应该了解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取得平衡,在满足当前世代需要的前提下,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人类创造永续性的发展模式。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头号问题。

为此,需要采取越来越多的措施,如: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推行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大力开展回收利用工作,尽量节约自然资源;加强环保科技研究,开发环保新技术,推广环保新材料等。

二、推进经济发展,注重产业升级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注重产业的升级。

需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清洁技术产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管理,推动绿色新产业和绿色新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资源环境和经济的问题,还需要注重社会的发展。

社会稳定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增长平衡,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国际合作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开展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共同进程。

总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需要从个人行为到国家政策,各方面都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人类对于环境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之崛起,成为今天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强调的是在满足当前人类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公正性。

它既考虑长期经济利益,也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意义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发展,即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满足其自身的需求。

同时,还要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改善,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和公正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稀缺性和环境质量的考虑,是人类长远利益的维护。

它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且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类幸福的奋斗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

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采取环保技术、生态修复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大力推广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2.加强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公正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打破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和观念,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软环境,保证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目标。

3.创新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需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

作为先进制造业领域,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效益,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4.消费升级,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的行为也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激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摧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促进人类幸福的发展模式。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一、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下一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保证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意义1. 保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保护,对绿色生态环境的呵护,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生态平衡和大地气候的稳定,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

2. 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旨在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有利于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

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造福更多的国家和民众。

3. 促进人类幸福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致力于保障人类生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

它意味着能够同时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让未来的世代也能够享用同样的资源与生存环境,保证人类幸福。

三、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一起参与和推进。

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方面实施:1. 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和推广新能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切实保护环境。

2.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倡导回收利用,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浪费,提高资源的活用度。

3. 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需要维护自然资源,实施水土保持与治理,防止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未来发展保护自然资源。

4.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大众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行动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共同追求,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统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为未来提供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标题: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引言概述: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未来世代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方式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追求长期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当今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可持续性1.1 有效管理资源: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

1.2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的稳健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1.3 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贫困人口。

二、社会可持续性2.1 促进社会公平: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和福利。

2.2 提升教育水平: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技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保障健康和福祉: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福祉。

三、环境可持续性3.1 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

3.2 推广清洁能源: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3 倡导低碳生活: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政治可持续性4.1 保障民主权利: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政府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建立民主制度。

4.2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和商议,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共同发展。

4.3 提升管理效能: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政府提高管理效能,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

五、文化可持续性5.1 保护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

5.2 倡导文化创新:通过文化创新和交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5.3 培养文化自信: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们培养文化自信,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总结: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引言概述:可持续性发展是指以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旨在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正文内容:1. 经济可持续性1.1 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采,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1.2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2. 社会可持续性2.1 公平与公正: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要求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2 教育和健康: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环境可持续性3.1 生态保护: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和生物灭绝的风险。

3.2 温室气体减排: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4. 政府角色4.1 制定政策和法规:政府在可持续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和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践。

4.2 促进合作与协调:政府需要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

5. 全球合作5.1 跨国合作: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

5.2 信息共享与技术转让: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促进经验和资源的共享,加快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

总结:综上所述,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

在经济方面,要合理利用资源、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在社会方面,要追求公平与公正、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服务;在环境方面,要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引言概述: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理念,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本文将详细介绍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原则以及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具体实践。

一、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1.1 背景与定义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源于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有限性的认识。

它强调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

可持续性发展被定义为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2 核心原则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原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平衡。

经济效益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社会公正要求确保人们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环境保护要求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1.3 目标与意义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确保人类的发展不以牺牲未来世代的利益为代价。

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为未来世代留下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可持续性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实践2.1 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它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消费等措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

2.2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其利用不会耗尽自然资源,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2.3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少。

通过推动废物回收利用、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共享等措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性发展在社会领域的实践3.1 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通过推广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思维和行动能力。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需要平衡发展,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1.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的保护,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促进生态的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且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平衡。

通过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投资,可持续发展可以为经济带来长期稳定的增长。

3.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提高社会福利,并建立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4.灵活性和回应能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灵活性可以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为社会和经济提供更好的回应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注意:1.环境保护: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减少气体排放、节约能源和资源、推动绿色技术和创新等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2.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需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经济效益不仅要追求短期利益,还要考虑长期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

3.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包容性,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同时,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创新。

2.推行循环经济: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通过回收利用和废物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3.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人们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

4.改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品质,鼓励低碳出行、绿色建筑和城市农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
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
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
倍。
◆ 中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筷子:
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
◆ 每回收3双筷子,可以生产一张A4纸。 ◆日本约99%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

(1)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 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2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加上 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 资源形势的严峻性。(1分) •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是:总体在恶化,局 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 字逐渐扩大。(2分)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1分) • (2)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 (3)①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②有利于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③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有 利于提高综合国力;⑥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小知识
•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 ①人口基数 大 、新增人口 多 、人口素 质 偏低 。 • ②农村人口 多 、人口老龄化 速度加大 、 人口分布 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漫画欣赏
三代人打水喝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危害: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3)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1)答题方向提示: • 雾霾、沙尘暴、水污染、垃圾围城等有关资源趋紧、 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方面的问题即可。 • (每个l分,只要答出其中2个即可,2分) • ●第二小问可能用到的知识点:(环境恶化的危害) •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 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 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履行大国责任的体现。 • (考生只要能结合提出的问题,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 6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 给分)
大家讨论
• 对于景点“人挤”问题,同学们有两种 观点: • 甲方:这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经济收入。 • 乙方:这加大了对旅游景点的资源与环境 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长期发展。 • 你有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呢?
直抵中考
• 【2013潍坊】2012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 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 气质量的关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 【关注生态问题】“美丽山东——你我一起行 动”网络专题活动自2013年2月1日一直持续到3 月31日,期间广大网友就自己关注的生态话题进 行了充分交流。 • (1)假如你是活动参与者,请你列举身边熟悉的生 态问题(至少2个,2分); • ⑵结合其中你最关注的一个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谈谈加以解决的必要性。(6分)

【2013威海】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首次提出。中国梦“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 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进行过多次阐述。 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是“美丽中国梦”的应 有之义。 • ⑴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我国怎样的实际所做 出的必然选择?(6分)
• ⑵实现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中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 (3)实行该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资源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草原面积 淡水资源 煤 石油 天然气 矿产资源 总量 3 8 2 6 2 11 14 3 人均拥有量 126(不足10%) 107 76 55(64%) 80位之后 (煤不足1/2、 石油不足1/8 天然气不足1/20) 80
资源形势的原因之一
每小时增加1472人 每天增加4000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3.4亿. 从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为739万人。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 具 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8.729%, 居住 在乡:100。
◆ 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的中国是一次 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 蓄积量200万立方米。
下面是一幅多年来我国人口与森林变化示 意图。
人 从 众
(1)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森 木 林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 森林锐减的后果…… 环境恶化的危害: 之增大,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3)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 (物种灭绝加快、水土流失加剧、气 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候变得异常、洪涝灾害频发……) (4)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发展。 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主学习
• 依据学案,在教材P89-94中标出问题与答案 : •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及其危害。 •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以及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 3.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其危害:
• 4、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
看完视频,你有何感受?
每分钟增加24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