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扬州中学高考语文复习必修二第二专题之《安妮日记》测试题

扬州中学高考语文复习必修二第二专题之《安妮日记》测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语文必修二《安妮日记》《图片两组》A组题一.语言文字与运用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跛.脚()揪.紧()惊吓.()引擎.()窒.息()呆滞.()肆虐.()蜕.变()【解析】本题为基础题。

题目里8个加点词语都出现在课文里。

命题的意图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字音。

在江苏高考试卷中,语音辨析题是每年必考的题目,因此掌握书本上的易念错字音是做好语音辨析的的基础。

能力层级为A。

【答案】跛bǒ,揪jiū,吓xià,擎qínɡ,窒zhì,滞zhì,虐nüè,蜕tuì。

B组题二.课内阅读2. 作者在文章末尾说“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作者希望实现哪些理想?试加以概括。

【解析】近年来在各地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中有大量的对划线句进行分析的题目。

根据考试说明,此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答案】正义可以战胜邪恶,善良可以战胜野蛮。

C组题三.课外阅读阅读李义《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有改动),完成3—4题。

①日记其实是一个习惯。

因为天天写才是日记。

每日最后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日记见一次面。

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②写了月日、星期、天气,然后提了笔,看见笔和笔的影子在一片带横格的白纸上沉默。

沉默的笔像在回忆,像在数今天走过的脚步,像在跟一截生命道别。

刷牙缸里的牙刷,合上的书本,倾泻着的灯光,流淌着的血管里的血,铺开的日记,像是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跟今天这一截生命道别。

假如明天不再存在,这日记真该日日去记,记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

③回忆时,不时发现一日的二十多个小时只留下一两个细节,甚至没有细节。

日子重复着日子,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待此刻发现时,只看见他远去的背影,只看见日子离去的背影。

安妮日记练习题

安妮日记练习题

安妮日记练习题安妮日记练习题安妮·弗兰克,一个名字如此熟悉,一个故事如此感人。

她是二战时期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她和家人躲藏在阁楼上的一间秘密房间里。

在那里,她写下了她的日记,记录了她内心的种种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

《安妮日记》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和共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安妮日记相关的练习题,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和其中的人物。

1. 安妮在日记中提到了她的梦想和愿望。

你认为这些梦想和愿望对她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何影响?安妮的梦想和愿望是她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力量的一种方式。

她希望成为一位作家,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个梦想给了她一种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动力,让她能够忘却一些困境和痛苦。

然而,她也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她的愿望也带有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绪。

这些梦想和愿望成为了她情绪和精神状态的一部分,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负担。

2. 安妮在日记中提到了她对家庭成员和其他躲藏在阁楼上的人的看法。

你认为这些看法反映了她的成熟和洞察力吗?安妮对家庭成员和其他人的看法展示了她的成熟和洞察力。

她能够客观地观察和分析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从中得出一些有深度的结论。

她对父母的关系和对姐姐玛戈的崇拜,显示了她对家庭中不同角色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她对其他躲藏者的观察也表明她能够从他们的行为和言谈中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成熟和洞察力使得安妮在逆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周围的人和事。

3. 安妮在日记中表达了她对外界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你认为这些渴望和向往对她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何影响?安妮对外界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是她在封闭空间中追求自由和探索的一种方式。

她渴望能够走出那个阁楼,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和其他人交流和互动。

这种渴望和向往给了她希望和勇气,让她能够在压抑和孤独的环境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然而,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的现实处境,这种渴望和向往也带有一种无奈和无助的情绪。

安妮日记练习题

安妮日记练习题

安妮日记练习题一、选择题1. 安妮·弗兰克是在哪一年开始写日记的?A. 1941年B. 1942年C. 1943年D. 1944年2. 安妮的日记最初是用什么形式记录的?A. 手写B. 打字机C. 录音带D. 数码设备3. 安妮日记的英文名字是?A. The Diary of Anne FrankB. Anne's JournalC. The Secret DiaryD. Anne's Notes4. 安妮日记的背景是哪一个历史事件?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冷战D. 越南战争5. 安妮一家在阿姆斯特丹的藏身之处被称为什么?A. 密室B. 安妮的房间C. 秘密阁楼D. 隐藏的角落二、填空题6.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最初是写给一个虚构的朋友,她的名字是______。

7. 安妮的日记记录了她和家人以及另外一家人在______中的生活。

8. 安妮日记的发现者是米普·吉斯,她是弗兰克家的______。

9. 安妮的日记最终被她的父亲______·弗兰克出版,并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

10. 安妮日记的出版,使得世界对______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简答题11. 描述安妮在日记中表达的对自由的渴望。

12. 简述安妮日记中提到的“密室”生活的日常。

13. 阐述安妮日记对后世的影响。

14. 描述安妮在日记中提到的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15. 简述安妮日记中对战争的反思和评论。

四、论述题16. 根据安妮日记的内容,分析安妮作为一个青少年在战争环境下的心理变化。

17. 讨论安妮日记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意义。

18. 描述安妮日记对现代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19. 论述安妮日记中对人性的探讨,以及它如何影响读者对人性的理解。

20. 分析安妮日记中对不同人物性格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如何反映当时社会环境。

五、写作题21. 假设你是安妮的朋友,写一封信给她,表达你对她日记的感想和你对她生活的理解。

《安妮日记》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安妮日记》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安妮日记》阅读题及答案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笼罩(zhào) 倒坍(tā) ..B.蛰伏(zhí) 胡诌(zhōu) ..C.跛脚(bǒ) .D.颠簸(bǒ) .投掷(zhì) 蹒跚(shān) ..唾弃(tuî) 炮制(páo) ..粟粒(sù) 渎职(dú) 引擎(qínɡ) ...窒息(zhì) 吞噬(shì) 忖度(cuǎi) ...解析:A项“坍”应读tān ,B项“蛰”应读zhé,D项“忖”应读cǔn。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袭安详B.踪影C.无辜D.糟糕雷霆包裹呼啸沮丧悲残坍塌呆滞哀声叹气妻离子散心惊胆战胡思滥想解析:A项,哀—唉;B项,残—惨;D项,滥—乱。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就是想写。

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B.基督徒和荷兰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送往德国。

人人都心惊胆战。

....C.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D.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睛,活灵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凡尼亚了!” ....解析:D项应为“神气活现”。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安妮日记》练习题

《安妮日记》练习题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笼罩.(zhào)倒坍.(tā)投掷.(zhì)蹒跚.(shān)B.蛰.伏(zhí) 胡诌.(zhōu) 唾.弃(tuò) 炮.制(páo)C.跛.脚(bǒ) 粟.粒(sù) 渎.职(dú) 引擎.(qínɡ)D.颠簸.(bǒ) 窒.息(zhì) 吞噬.(shì) 忖.度(cuǎi)解析A项,“坍”应读tān;B项,“蛰”应读zhé;D项,“忖”应读cǔn。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粗暴消褪呆滞欢呼雀跃B.恐怖题裁摧毁哀声叹气C.国藉无辜唉叹扪心自问D.肆虐蜕变哀求心惊胆战解析A项中“褪”应为“退”;B项中“裁”应为“材”,“哀”应为“唉”,C项中“藉”应为“籍”,“唉”应为“哀”。

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1)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__________。

(2)希特勒早就拿掉我们的国籍了。

__________,地球上再没有比德国人和犹太人结的仇更大的了。

(3)三百五十架英国飞机往伊吉穆登投下了五百五十吨炸弹,房子抖得像风中的草,以及多少流行传染病在__________,等等。

(4)国际互联网的建立,__________了各国文化,传递了最新信息。

A.失望况且横行勾通B.绝望何况肆虐沟通C.失望何况肆虐沟通D.绝望况且横行勾通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就是想写。

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B.基督徒和荷兰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送往德国,人人都心惊胆战....。

C.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D.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睛,活灵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凡尼亚了!”解析D项,“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对象错误,应为“神气活现”。

《安妮日记》习题及答案

《安妮日记》习题及答案

《安妮日记》阅读题及答案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笼罩(zhào) 倒坍(tā) ..B.蛰伏(zhí) 胡诌(zhōu) ..C.跛脚(bǒ) .D.颠簸(bǒ) .投掷(zhì) 蹒跚(shān) ..唾弃(tuî) 炮制(páo) ..粟粒(sù) 渎职(dú) 引擎(qínɡ) ...窒息(zhì) 吞噬(shì) 忖度(cuǎi) ...解析:A项“坍”应读tān ,B项“蛰”应读zhé,D项“忖”应读cǔn。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袭安详B.踪影C.无辜D.糟糕雷霆包裹呼啸沮丧悲残坍塌呆滞哀声叹气妻离子散心惊胆战胡思滥想解析:A项,哀—唉;B项,残—惨;D项,滥—乱。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就是想写。

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B.基督徒和荷兰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送往德国。

人人都心惊胆战。

....C.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D.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睛,活灵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凡尼亚了!” ....解析:D项应为“神气活现”。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安妮日记节选试题及答案

安妮日记节选试题及答案

安妮日记节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提到,她和她的家人藏匿的地点是:A. 学校B. 教堂C. 阁楼D. 地下室答案:C2. 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A. 第二次世界大战B. 冷战C. 越南战争D. 一战答案:A3.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最初是由谁发现的?A. 安妮的父亲B. 安妮的母亲C. 安妮的朋友D. 德国士兵答案:A二、填空题1.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最初是以“_”为名开始记录的。

答案:凯蒂2. 安妮在日记中表达了对_的渴望。

答案:自由3. 安妮·弗兰克的日记最终被出版成书,书名为《_》。

答案:安妮日记三、简答题1. 描述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对战争的看法。

答案: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她渴望和平,并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2. 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提到了哪些对未来的希望?答案:安妮·弗兰克在日记中表达了对未来的许多希望,包括成为一名作家、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以及能够自由地生活。

四、论述题1. 分析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安妮·弗兰克的日记不仅记录了一个年轻女孩在纳粹占领下的荷兰的生活,还展示了她对自由、人性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这本日记成为了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迫害的重要历史见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和平,并激发了对人类尊严和权利的捍卫。

《安妮日记》同步练习3

《安妮日记》同步练习3

《安妮日记》同步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跛.脚( ) 揪.紧( ) 惊吓.( ) 引擎.( )窒.息( ) 呆滞.( ) 肆虐.( ) 蜕.变( )2.解释下列词语。

(1)雀跃: (2)蜕变:(3)冥冥之中: (4)芸芸众生:3.作者在文章末尾说“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作者希望实现哪些么理想?试加概括。

4.安妮为什么要把日记当作自己的朋友,还要为这个朋友取一个名字?5.下列有关《安妮日记》(节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妮·弗兰克,犹太少女。

安妮日记的时间跨度为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8月4日,大致从安妮13岁收到生日礼物日记本开始直到在贝尔森集中营遇害为止。

B.《安妮日记》(节选)反映的是一位少女如何在战争状态下面对种族迫害的经历,突出表现了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C.节选的安妮日记,综合多种表达方式: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状况,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D.《安妮日记》是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的写照。

战争造成的种种罪恶,个人对自由与和平的渴望,全都不加修饰地抒发了出来,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完满的答案。

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又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妮日记》阅读题及答案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笼罩(zhào) 倒坍(tā) ..B.蛰伏(zhí) 胡诌(zhōu) ..C.跛脚(bǒ) .D.颠簸(bǒ) .投掷(zhì) 蹒跚(shān) ..唾弃(tuî) 炮制(páo) ..粟粒(sù) 渎职(dú) 引擎(qínɡ) ...窒息(zhì) 吞噬(shì) 忖度(cuǎi) ...解析:A项“坍”应读tān ,B项“蛰”应读zhé,D项“忖”应读cǔn。

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空袭安详B.踪影C.无辜D.糟糕雷霆包裹呼啸沮丧悲残坍塌呆滞哀声叹气妻离子散心惊胆战胡思滥想解析:A项,哀—唉;B项,残—惨;D项,滥—乱。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就是想写。

再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

....B.基督徒和荷兰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们的儿子被送往德国。

人人都心惊胆战。

....C.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D.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睛,活灵活现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凡尼亚了!” ....解析:D项应为“神气活现”。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说法毫无根据。

C.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D.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解析:A.“根据……显示”杂糅,改成“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或者“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

B.主宾搭配不当,“极寒天气”是“短暂阶段”不搭配。

D. 缺动词,改为“食用一定量的蔬菜水果”,“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答案:C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有人说战争没什么好写,因为战争是丑的,是破坏的。

假如社会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文艺作品的材料,不知为何单单把战争排除在外;假如文艺含有奖善惩恶的目的,那么,_______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A.写战争就是写善与恶的交锋B.战争正是善与恶的交锋C.战争正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D.写战争用的就是善与恶交锋的材料解析:本题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原则判定选项。

本句陈述对象是“战争”,A、D两项换成了“写战争”,C项“战争是材料”不通,只有B 项和题干的陈述对象保持一致。

答案:B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两个同龄少女的日记古德隆·希姆莱(Gudrum Himmler),1929年8月8日生于德国慕尼黑,纳粹党魁海因里希·希姆莱之女。

古德隆日记始于1941年夏,记有家人对她的期待、周围发生的事及她从大人谈话中的所闻,还记录下她蜷缩于自身小世界的孤独和对形势急转直下的无奈。

日记由其母连同希姆莱的重要文件一并保存,后落入盟军手中,被公布于众。

安妮日记1943年10月29日“……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我心中有个声音哭喊着。

”古德隆日记1943年11月1日“林登菲希特(Lindenfycht)(希姆莱发迹后迁入与其身份相当的庄园)以后准归我所有,囚徒们已在周围安上了篱笆。

”安妮日记1943年6月15日“收音机是我与世界的唯一联系,真的!周围的气氛很糟,但有这来自太空的神奇之声相助,给我鼓气:振作起来,形势定会好转!”古德隆日记1943年11月1日“战况难以言状,形势急转直下。

在东线,不久前我们还在斯大林格勒,现已退至基辅一带……还有那可怕的毁灭性轰炸。

遗憾的是不少德国人已不再相信会胜利。

我们准会胜利的,老爸会不遗余力,尽力为之的。

”安妮日记1944年6月6日“今天是D日(指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击退德军,大举进攻之日),12点英国电台广播。

说得好!确实如此!登陆进攻已经开始,背街的屋在摇晃,盼望已久的解放果真临近?这太美了,太不可思议了,真的吗?1944年能给我们带来胜利?对这我还不太清楚,但愿我们能振作起来,再次鼓足勇气,使我们变得坚强。

”古德隆日记1944年7月15日“运动场上正在筑地下掩体,挺可怕的。

闹哄哄的没完没了,还有,老见到那些犯人,我们也就不能去那儿玩了……瑟堡已失守,我们正从意大利和俄国大规模撤退。

罗马早已失落,俄国人已进入边境,这太可怕了!爸爸说,我们还相信我们会胜利的。

我作为备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名人的女儿也必须这样认为,而且我也这样做了。

”安妮日记1944年6月27日“形势很好,一切顺利。

今天攻占了瑟堡、威特斯克和斯洛宾,缴获了许多德军装备,抓获了许多俘虏。

五名德军将领在瑟堡丧命,两名被俘。

神奇武器(WUWA)全用上了,但这些火箭又能怎样?德国佬在报上大肆吹嘘,但对英军造成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

”古德隆日记1944年7月15日“简直不能设想,要是我们失败了……眼下我们拥有全新武器对付伦敦,神奇武器复仇1号(V1)可射到海峡对岸,有了V1定会有V2。

”安妮日记1944年7月21日“形势终于转好,我们有望了!一点不假,形势很好!还有条特大新闻,有人行刺希特勒,不是犹太共产党人干的,也不是英国资本家干的,而是一名正统的德国将军,是个伯爵,还挺年轻的呢。

元首算他命大没死,真遗憾!只受了些皮肉之伤和有几处灼伤。

他身边的几名军官倒是死的死,伤的伤。

行凶主谋遭枪杀。

这也许是最好的证明:许多军官和将领对这场战争已深恶痛绝。

”古德隆日记1944年7月22日“7月20日一帮德军将领行刺元首,他们全是贵族。

元首周围的人受了伤,他倒没什么的。

我洗澡回来,听到这消息,失声惊叫。

谢天谢地,行刺时爸爸不在场,当然,说到底,他要对此负责。

”(安妮日记至1944年8月1日,8月4日在密室中被捕。

)古德隆日记1945年4月18日“我们在欧洲已无盟友,只有靠自己。

内部出现许多背叛者,不少军官不想再打仗,干脆逃之夭夭。

空袭之惨,难以言状,德累斯顿遭炸,大批难民从东涌来……昨天元首发布一日令,情况也许会有好转,我对胜利又坚信不疑。

”(古德隆,你可知,你所崇拜的偶像,你父亲——党卫军头目希姆莱,在德国法西斯行将土崩瓦解时,已与盟军秘密接触,准备投降。

)(古德隆的最后一篇日记记于1945年4月29日,9天后战争即结束。

“世上发生的事太多了,尤其是我们这儿。

”道出了她的无奈与悲哀。

) 6.“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请分析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我”的弱小和眼前所处的困境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

7.两个少女表达了对战争的态度,请说说她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安妮是战争的受害者,因为战争,失去自由,失去光明,她的日记表达了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

古德隆站在战争发动者一边,把赌注下在根本无望的“战争胜利”上。

8.古德隆如果读到《安妮日记》,她会有怎样的想法?请你代为设想,言之成理即可。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她读到《安妮日记》,再翻阅当年自己记下的日记时,想必会对自己的过去感到羞愧和遗憾;她甚至会反思德国纳粹发动的法西斯战争,为国家曾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忏悔,以求得他人的宽恕和自己心灵的净化。

9.据《明镜》1982年第3期报道,生活在慕尼黑的古德隆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设想一下,她将会怎样向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当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讲述自己当年作为战争的见证者所耳闻目见的事实,犹太人被残杀的血腥事实,告诉自己的孩子了解法西斯统治的真实本质,记取历史的教训,珍爱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