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
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

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新高一数学下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三角形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则A选2.2.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a3+a5=3,则S5=5选3.3.已知三角形ABC中,A为60度,c=2,cosA=1/2,则ABC为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选D。
4.已知对任意实数x、y,不等式(x+y)/(1+xy)≥9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2选D。
5.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设P,Q满足AP=λAB,AQ=(1-λ)AC(λ∈R),若BQ·CP=-2,则λ=1/2选A。
6.已知f(x)=sin(ωx+ϕ)+cos(ωx+ϕ),ω>π/2,f(x)是奇函数,直线y=2与函数f(x)的图像的两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π/2,则f(x)在[π/3.π/8]上单调递减选B。
7.已知函数y=f(x)定义域是[-2,3],则y=f(2x-1)的定义域是[-1,2]选B。
8.若α,β均为锐角,sinα=2/5,sin(α+β)=3/5,则cosβ=4/5或-3/5选C。
9.要得到函数y=2/3cos2x+1/3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2sin2x的图像向左平移π/4个单位选C。
10.已知sin(π/3-α)=-1/2,cos(2α+π/3)=2/3,则cosα=7/8选D。
分析】详解】1) 当 $a=1$ 时,$f(x)=-x^2+x+4$,$g(x)=|x+1|+|x-1|$。
因为 $f(x)$ 是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所以其图像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
顶点横坐标为 $x=\frac{-b}{2a}=-\frac{1}{2}$,纵坐标为 $f(-\frac{1}{2})=\frac{15}{4}$。
而 $g(x)$ 的图像是由两个 V 形图像组成的,分别在 $x=-1$ 和 $x=1$ 处取得最小值$0$。
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故选B.
3.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若a2=2,a4﹣a3=4,则公比为( )
A.2B.1C. D.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性质即可得出,
【解答】解:设正项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0,
∵a2=2,a4﹣a3=4,∴ =2q2﹣2q=4,
22.已知A(﹣1,0),B(1,0),圆C:x2﹣2kx+y2+2y﹣3k2+15=0.
(Ⅰ)若过B点至少能作一条直线与圆C相切,求k的取值范围.
(Ⅱ)当k= 时,圆C上存在两点P1,P2满足∠APiB=90°(i=1,2),求|P1P2|的长.
-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化为q2﹣q﹣2=0,解得q=2.
故选;A.
4.若a>b,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2>b2B. C.lga>lgbD.
【考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就看得出.
【解答】解:∵a>b,∴2a>2b>0,∴ ,
故D正确.
故选D.
5.若直线l∥平面α,直线m⊂α,则l与m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 D.3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所得的组合体,由三视图求出几何元素的长度,由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几何体的体积.
【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三棱锥所得的组合体,
且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1、1、3,
三棱锥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是1,三棱锥的高是1,
A.2B.1C. D.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z满足,则()A. B. C. D.2.已知向量,,则()A. B. C.3 D.53.如图,八面体的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并且4个顶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这个八面体的表面积为()A.8B.16C.D.4.已知m,n是平面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若,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在中,,,,则()A. B. C. D.6.李华统计了他爸爸2024年5月的手机通话明细清单,发现他爸爸该月共通话60次,他按每次通话时间长短进行分组每组为左闭右开的区间,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每次通话时长不低于5分钟且小于15分钟的次数为()A.18B.21C.24D.277.已知向量,不共线,,,若与同向,则实数t的值为()A. B. C.3 D.或38.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下图是我国2023年4月到2023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以下简称增速统计图.注: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月,5月,6月这三个月增速的方差比4月,5月,6月,7月这四个月增速的方差大B.4月,5月,6月这三个月增速的平均数比4月,5月,6月,7月这四个月增速的平均数小C.连续三个月增速的方差最大的是9月,10月,11月这三个月D.连续三个月增速的平均数最大的是9月,10月,11月这三个月9.在梯形ABCD中,,,,,,则与夹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10.已知,,若动点P,Q与点A,M共面,且满足,,则的最大值为()A.0B.C.1D.2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为纯虚数,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A. B.2024i C. D.2025i2.已知向量,若,则()A. B. C.1 D.23.已知,,是不共面的三个向量,则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一组向量是()A.,,B.,,C.,,D.,,4.某不透明的袋中有3个红球,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不同,质地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甲、乙两同学先后从中各取一个球,先取的球不放回,则他们取到不同颜色球的概率为()A. B. C. D.5.已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为,则平均数()A.1B.C.2D.6.已知,,,则M到直线AB的距离为()A. B. C.1 D.7.PA,PB,PC是从点P出发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均为,那么直线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是()A. B. C. D.8.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称为“曲池”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为上、下底面均为扇环形的柱体扇环是指圆环被扇形截得的部分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曲池,其中底面ABCD,底面扇环所对的圆心角为,扇环对应的两个圆的半径之比为1:2,,,E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2021年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为响应《宣言》要求,某地区统计了2020年该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并规划了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如图所示:经测算,预估该地区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将增长为2020年的倍,预计该地区()A.2030年煤的消费量相对2020年减少了B.2030年天然气的消费量是2020年的5倍C.2030年石油的消费量相对2020年不变D.2030年水、核、风能的消费量是2020年的倍10.下列对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判断正确的是()A.某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那么该生在上学路上到第3个路口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为B.三人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他们能单独译出的概率分别为,,,假设他们破译密码是彼此独立的,则此密码被破译的概率为C.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D.设两个独立事件A和B都不发生的概率为,A发生B不发生的概率与B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11.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P为底面ABCD内包括边界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不存在点P,使平面B.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C.若,则P点在正方形底面ABCD内的运动轨迹长为D.若点P是AD的中点,点Q是的中点,过P,Q作平面平面,则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面积为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023-2024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满分5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答案CDACBDDA1.【解析】由题得()()()()231151+12i i i z i i ----==-,所以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15,22⎛⎫-- ⎪⎝⎭,故选C .2.【解析】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故A 错误;相等向量要求方向相同且模长相等,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等向量,故B 错误;当0λ<,则向量a 与a λ方向相反,故C 错误;对于D :单位向量的模为1,都相等,故D 正确.3.【解析】因为1238,,,,x x x x 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10,所以123832,32,32,,32x x x x ++++ 的平均数是310232⨯+=,方差是231090⨯=.故选A .4.【解析】【方法一】向量a 在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22cos ,1,04a b b bb a a b b b⋅<>⋅===;【方法二】数形结合,由图易得选项C 正确,故选C.5.【解析】样本中高中生的人数比小学生的人数少20,所以5320543543n n -=++++,解得120n =,故选B .6.【解析】对于选项A ,易得,αβ相交或平行,故选项A 错误;对于选项B ,,m n 平行或异面,故选项B 错误;对于选项C ,当直线,m n 相交时,//αβ才成立,故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正确,故选D.7.【解析】对于选项A ,因为掷两颗骰子,两个点数可以都是偶数,也可以都是奇数,还可以一奇一偶,即一次试验,事件A 和事件B 可以都不发生,所以选项A 错误;对于选项B ,因为C D ⋂即两个点数都是偶数,即A 与C D ⋂可以同时发生,所以选项B 错误;对于选项C ,因为331()664P B ⨯==⨯,333()1664P D⨯=-=⨯,又()0P BD =,所以()()()P BD P B P D ≠,故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因为()1P C D = ,所以C D =Ω ,因为必然事件与任意事件相互独立,所以B 与C D ⋃是相互独立事件,故选D .8.【解析】因为11AC CB =,AC BC =,取AB 中点D ,则1C DC ∠为二面角1C AB C --的平面角,所以14C DC π∠=.在1Rt C DC ∆中,可得112,CD CC C D ===,又1182V AB CD CC =⋅⋅=,解得4AB =,所以AC ==.由1111A ABC B AA C V V --=得1111133ABC AA C S h S BC ∆∆⋅=⋅,代入数据求解得到点1A 到平面1ABC的距离h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满分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题9题10题11全部正确选项ABCBCAD9.【解析】依题意球的表面积为24πR ,圆柱的侧面积为22π24πR R R⨯⨯=,所以AC 选项正确;圆锥的侧面积为2πRR ⨯=,所以B 选项正确;圆锥的表面积为(2222π1π4πR R R R +=<,圆柱的表面积为2224π2π6πR R R +=,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ABC .10.【解析】由1i z i +=-得22z =,故选项A 错误;根据复数的运算性质,易知BC 正确;根据22z -≤的几何意义求解,点Z 在以圆心为()2,0,半径为2的圆内及圆周上,所以集合M 所构成区域的面积为4π,所以D 选项错误.故选BC .11.【解析】对于选项A ,若60A =︒,2a =,则2222cos a b c bc A =+-,即224b c bc bc =+-≥,当且仅当2b c ==时,取等号,所以1sin 2ABC S bc A ==≤△,所以ABC 故选项A正确,B 错误.对于选项C ,要使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且只有两个,则sin b A a b <<,因为4a b==,所以4sin A <πsin 0,2A A ⎛⎫∈ ⎪⎝⎭,所以03A π<<.故选项C 错误.对于选项D ,()cos cos a b c A B +=+等价于cos cos a b A B c +=+,即22222222a b b c a a c bc bc ac++-+-=+,对该等式通分得到()()()2222222ab a b a b c a b a c b +=+-++-,即2222322322a b ab ab ac a a b bc b +=+-++-,即3322220a b a b ab ac bc +++--=.这即为()()()()2220a b a ab b ab a b c a b +-+++-+=,由0a b +≠知该等式即为2220a b c +-=.从而条件等价于2220a b c +-=且1c =,从而该三角形内切圆半径)121122ABC ab S ab ab r a b c a b c a b ab ===++++++ 当且仅当2a b ==时等号成立,从而0r <≤2213πππ24S r ⎛⎫-=≤= ⎪ ⎪⎝⎭内切圆.验证知当2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该三角形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是3π4-,所以选项D 正确.故选A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其中第14题的第一个空2分,第二个空3分.12.71513.a b <【注:也可以是b a >,0b a ->或a 小于b 】14.2;412.【解析】已知甲、乙两人独立的解同一道题,甲,乙解对题的概率分别是23,35,恰好有1人解对题的概率是22137353515⨯+⨯=.【注:写成有限小数不给分】13.【解析】由平均数在“拖尾”的位置,可知a b <.14.【解析】(1)13E ABC ABC V S EB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1cos 8BAC ∠=,所以sin 8BAC ∠==,所以113772413282E ABC V -=⨯⨯⨯⨯⨯=.(2)作BH AC ⊥,垂足为H ,作1111B H AC ⊥,垂足为H 1,易证棱1BB 在平面11ACC A 上的射影为1HH ,则点E 在平面11ACC A 上的射影1E 在线段1HH 上,由(1)知,1cos 8BAC ∠=,故128AH AH AB ==,解得14AH =,故BH =,则1EE =,设AF 的中点为1Q ,外接球的球心为Q ,半径为1R ,则1QQ ⊥平面11ACC A ,即11//QQ EE ,在1Rt FQQ中,222211QF R QQ ==+①,又因为222211114QE R QQ Q E ⎛⎫==-+ ⎪ ⎪⎝⎭②,由①②可得211131216QQ Q E =+,所以当11Q E 取最小值时,1QQ 最小,即1R 最小,此时111Q E HH ⊥,因为1Q 是AF 的中点,则1E 是1HH 的中点,则E 是棱1BB 的中点.因为11//AA BB ,所以直线EF 与1BB 所成角即为直线EF 与1AA 所成角.由1111cos 8A CB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1B F 因为11EB =,所以EF =11cos 4E FEB B EF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3分,其中第(1)小问6分,第(2)小问7分。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214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20°转化为弧度数为A。
32π/3B。
16π/3C。
16/3D。
3提示:1°=π/180.2.根据一组数据判断是否线性相关时,应选用A。
散点图B。
茎叶图C。
频率分布直方图D。
频率分布折线图提示:散点图是用来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的。
3.函数y=sin(x+π/4)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A。
[-π,0]B。
[0,π/4]C。
[π/4,7π/4]D。
[7π/4,2π]提示:函数y=sin(x)的单调增区间是(2kπ-π/2,2kπ+π/2) (k∈Z)。
4.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C=5e1,DC=3e2,则OC等于A。
(5e1+3e2)/2B。
(5e1-3e2)/2C。
(-5e1+3e2)/2D。
-(5e1+3e2)/2提示:OC=AC=AD+DC=BC+DC=(5e1+3e2)/2.5.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各抽取的人数是A。
6,12,18B。
7,11,19C。
6,13,17D。
7,12,176.函数y=x/2sin(x)+3cos(x/2)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
x=π/2B。
x=-πC。
x=-π/2D。
x=π提示:函数y=sin(x)的对称轴方程是x=kπ+π/2 (k∈Z)。
7.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30%,甲不输的概率为70%,则甲乙两人下一盘棋,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甲获胜B。
乙获胜C。
二人和棋D。
无法判断提示:由甲不输的概率为70%可得乙获胜的概率也为30%。
8.如图是计算1/11+1/12+。
+1/30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在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A。
湖北省武汉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武汉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卷(答案在最后)命题教师:考试时间:2024年7月1日考试时长: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复数z 满足(2i)3i z +=-,则z =()A.1i +B.1i- C.1i-+ D.1i--【答案】A 【解析】【分析】先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得到复数z ,再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因为(2i)3i z +=-,所以3i (3i)(2i)1i 2i 41z ---===-++,所以1i z =+.故选:A2.△ABC 中,60A =︒,BC =AC =C 的大小为()A.75︒B.45︒C.135︒D.45︒或135︒【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 B =45B = ,由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详解】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BC AC A B=,故32sin 2B ==,由于60A =︒,故0120B ︒︒<<,故45B = ,18075C A B =--= ,故选:A3.已知数据1x ,2x ,L ,9x 的方差为25,则数据131x +,231x +,L ,931x +的标准差为()A.25B.75C.15D.【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求出新数据的方差,进而计算标准差即可.【详解】因为数据1x ,2x ,L ,9x 的方差为25,所以另一组数据131x +,231x +,L ,931x +的方差为2325225⨯=,15=.故选:C4.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BC 的中点.若AC AM BD λμ=+,则λμ+的值为()A.43B.53C.158D.2【答案】B 【解析】【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作答.【详解】在正方形ABCD 中,以点A 为原点,直线AB ,AD 分别为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令||2AB =,则(2,0),(2,2),(0,2),(2,1)B C D M ,(2,2),(2,1),(2,2)AC AM BD ===-,(22,2)AM BD λμλμλμ+=-+ ,因AC AM BD λμ=+ ,于是得22222λμλμ-=⎧⎨+=⎩,解得41,33λμ==,53λμ+=所以λμ+的值为53.故选:B5.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D 为BC 中点,则三棱锥11A B DC -的体积为A.3B.32C.1D.32【答案】C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如下图所示,连接A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且D 为BC 中点,则AD BC ⊥,又因为1BB ⊥面ABC ,故1BB AD ⊥,且1BB BC B ⋂=,所以AD ⊥面11BCC B ,所以AD 是三棱锥11A B DC -的高,所以11111133133A B DC B DC V S AD -∆=⋅==.考点: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2、三棱锥体积.6.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sin sin()sin B C AA C b c C ⎛⎫++= ⎪⎝⎭,3B π=,则a c +的取值范围是()A.332⎛⎝ B.332⎛⎝ C.332⎣ D.332⎡⎢⎣【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及正弦定理将cos cos sin sin()sin B C AA C bc C ⎛⎫++=⎪⎝⎭进行化简,可求出b 的值,再利用边化角将a c +化成角,然后利用辅助角公式及角的范围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题知cos cos sin sin()sin B C AA C bc C ⎛⎫++=⎪⎝⎭,3B π=∴cos cos sin sin sin B C AB bc C ⎛⎫+=⎪⎝⎭即cos cos 3sin B C Ab c C+=由正弦定理化简得∴sin cos cos 3sin 3A cB bC C ⋅+⋅==∴23sin sin cos cos sin 3AC B C B +=∴23sin sin()sin 3AB C A +==∴2b =3B π=∴1sin sin sin a b cA B C===∴23sin sin sin sin()sin cos )3226a c A C A A A A A ππ+=+=+-=+=+ 203A π<<∴5666A πππ<+<∴)26A π<+≤即2a c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边角互化的方法(1)边化角:利用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r 为ABC 外接圆半径)得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2)角化边:①利用正弦定理:sin 2aA r=,sin 2b B r =,sin 2c C r=②利用余弦定理:222cos 2b c a A bc+-=7.设O 为△ABC 的外心,若2AO AB AC =+,则sin BAC ∠的值为()A.4B.4C.4-D.4【答案】D 【解析】【分析】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由已知条件可得,2AC BO = ,所以12AC R =,且//AC BO ,取AC的中点M ,连接OM 可得π2BOM ∠=,计算cos sin BOC MOC ∠=-∠的值,再由余弦定理求出BC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因为2AO AB AC =+ ,2AC AO AB BO =-=,所以1122AC BO R ==,且//AC BO ,取AC 的中点M ,连接OM ,则OM AC ⊥,因为//AC BO ,所以OM BO ⊥,即π2BOM ∠=,所以11π124cos cos sin 24AC RMC BOC MOC MOC OC OB R ⎛⎫∠=+∠=-∠=-=-=-=- ⎪⎝⎭,在BO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BC R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 224RBCBAC RR ∠===.故选:D8.高为8的圆台内有一个半径为2的球1O ,球心1O 在圆台的轴上,球1O 与圆台的上底面、侧面都相切.圆台内可再放入一个半径为3的球2O ,使得球2O 与球1O 、圆台的下底面及侧面都只有一个公共点.除球2O ,圆台内最多还能放入半径为3的球的个数是()A.1 B.2C.3D.4【答案】B 【解析】【详解】作过2O 的圆台的轴截面,如图1.再作过2O 与圆台的轴垂直的截面,过截面与圆台的轴交于圆O .由图1.易求得24OO =.图1这个问题等价于:在以O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除2O 外最多还可放几个点,使以这些点及2O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彼此至多有一个公共点.由图2,3sin45sin sin604θ︒<=︒,有4560θ︒<<︒.图2所以,最多还可以放入36013122θ︒⎡⎤-=-=⎢⎣⎦个点,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圆台内最多还可以放入半径为3的球2个.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某地区有小学生120000人,初中生75000人,高中生55000人,当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进行分层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2000的样本,得到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近视率分别为30%,70%,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高中生中抽取了460人B.每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1125C.估计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的平均近视率为60%D.估计高中学生的近视人数约为44000【答案】BD 【解析】【分析】根据分层抽样、古典概型、频率公式等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选项.【详解】高中生抽取5500020004401200007500055000⨯=++人,A 选项错误.每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200011200007500055000125=++,B 选项正确.学生总人数为1200007500055000250000++=,估计该地区中小学生总体的平均近视率为1200007500055000132.50.30.70.80.53250000250000250000250⨯+⨯+⨯==,C 选项错误.高中学生近视人数约为550000.844000⨯=人,D 选项正确.故选:BD10.G 是ABC 的重心,2,4,120,AB AC CAB P ∠===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0GA GB GC ++= B.AB 在AC上的投影向量等于12- AC .C.3AG =D.()AP BP CP ⋅+ 的最小值为32-【答案】ACD 【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并结合重心的性质,即可判断A ,根据投影向量的定义,判断B ;根据向量数量积公式,以及重心的性质,判断C ;根据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率,结合图形转化,即可判断D.【详解】A.以,GB G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GBDC ,,GD BC 交于点O ,O 是BC 的中点,因为G 是ABC 的重心,所以,,A G O 三点共线,且2AG GO =,所以2GB GC GD GO +== ,2GA AG GO =-=- ,所以0GA GB GC ++=,故A 正确;B.AB 在AC 上的投影向量等于1cos1204AC AB AC AC ⨯=-,故B 错误;C.如图,因为()12AO AB AC =+ ,所以()222124AO AB AC AB AC =++⋅,即211416224342AO ⎛⎫=+-⨯⨯⨯= ⎪⎝⎭,即3AO = 因为点G 是ABC 的重心,22333AG AO ==,故C 正确;D.取BC 的中点O ,连结,PO PA ,取AO 中点M ,则2PA PO PM += ,()12AO AB AC =+,()()2221124816344AO AB AB AC AC =+⋅+=⨯-+= ,则()()()()221224AP BP CP PA PB PC PA PO PA PO PA PO ⎡⎤⋅+=⋅+=⋅=⨯+--⎢⎥⎣⎦,222132222PM OA PM =-=- ,显然当,P M 重合时,20PM = ,()AP BP CP ⋅+ 取最小值32-,故D 正确.故选:ACD【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对于重心性质的应用,以及向量的转化.1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正方体的中心,M 为1DD 的中点,F 为侧面正方形11AA D D 内一动点,且满足1B F ∥平面1BC M ,则()A.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12πB.动点F 的轨迹的线段为22C.三棱锥1F BC M -的体积为43D.若过A ,M ,1C 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Ω,Q 为截面Ω上一点,则线段1AQ 长度的取值范围为45,225⎡⎢⎣⎦【答案】AC 【解析】【分析】选项A :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结合正方体的外接球分析;选项B :分别取1AA ,11A D 的中点H ,G ,连接1B G ,GH ,1HB ,1AD ;证明平面1B GH ∥平面1BC M ,从而得到点F 的轨迹为线段GH ;选项C :根据选项B 可得出GH ∥平面1BC M ,从而得到点F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为H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再结合线面垂直及等体积法,利用四棱锥的体积求解所求三棱锥的体积;选项D :设N 为1BB 的中点,从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到截面Ω即为面1AMC N ,从而线段1AQ 长度的最大值为线段11A C 的长,最小值为四棱锥11A AMC N -以1A 为顶点的高.【详解】对于A :由题意可知: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可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3R =所以三棱锥1D DCB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4π12πR =,故A 正确;对于B :如图分别取1AA ,11A D 的中点H ,G ,连接1B G ,GH ,1HB ,1AD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11B H C M ∥,且1B H ⊂平面1B GH ,1C M ⊄平面1B GH ,所以1C M //平面1B GH ,同理可得:1BC //平面1B GH ,且111BC C M C ⋂=,11,BC C M ⊂平面1BC M ,所以平面1B GH ∥平面1BC M ,而1B F ∥平面1BC M ,所以1B F ⊂平面1B GH ,所以点F 的轨迹为线段GH ,其长度为12222⨯=,故B 错误;对于C :由选项B 可知,点F 的轨迹为线段GH ,因为GH ∥平面1BC M ,则点F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为H 到平面1BC M 的距离,过点B 作1BP B H ⊥,因为11B C ⊥平面11ABB A ,BP ⊂平面11ABB A ,所以11B C BP ⊥,又1111⋂=B C B H B ,111,B C B H ⊂平面11B C MH ,所以BP ⊥平面11B C MH ,所以1111111111114252232335F BC M H BC M B C MH B B C MH B C MHV V V V S BP ----====⨯=⨯⨯⨯⨯,故C 正确;对于D :如图,设平面Ω与平面11AA B B 交于AN ,N 在1BB 上,因为截面Ω⋂平面11AA D D AM =,平面11AA D D ∥平面11BB C C ,所以1AM C N ∥,同理可证1AN C M ∥,所以截面1AMC N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N 为1BB 的中点,在四棱锥11A AMC N -中,侧棱11A C 最长,且11A C =设棱锥11A AMC N -的高为h ,因为1AM C M ==1AMC N 为菱形,所以1AMC 的边1AC ,又1AC =则112AMC S =⨯=△1111111142223323C AA M AA M V SD C -=⋅=⨯⨯⨯⨯=△,所以1111114333A AMC AMC C AA M V S h V --=⋅===△,解得3h =.综上,可知1AQ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3⎡⎢⎣,故D 错误.故选:AC【点睛】关键点睛: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到动点的轨迹,再由锥体的体积公式即可判断C ,D 选项关键是找到临界点,求出临界值.三、填空题:本小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复数()221i i()z m m m =-++⋅∈R 表示纯虚数,则m =__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2i 1=-和复数的分类要求得出参数值;【详解】因为复数()()2221ii=11i()z m m mm m =-++⋅-+-⋅∈R 表示纯虚数,所以210,10,m m ⎧-=⎨-≠⎩解得1m =-,故答案为:1-.13.定义集合(){},02024,03,,Z |A x y x y x y =≤≤≤≤∈,则从A 中任选一个元素()00,x y ,它满足00124x y -+-<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42025【解析】【分析】利用列举法求解符合条件的()00,x y ,即可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详解】当0y =时,02024,Z x x ≤≤∈,有2025种选择,当1,2,3y =时,02024,Z x x ≤≤∈,分别有2025种选择,因此从A 中任选一个元素()00,x y ,共有202548100⨯=种选择,若00y =,则022y -=,此时由00124x y -+-<得012x -<,此时0x 可取0,1,2,若01y =或3,则021y -=,此时由00124x y -+-<得013x -<,此时0x 可取0,1,2,3,若02y =,则020y -=,此时由00124x y -+-<得014x -<,此时0x 可取0,1,2,3,4,综上可得满足00124x y -+-<的共有342516+⨯+=种情况,故概率为16481002025=故答案为:4202514.在ABC 和AEF △中,B 是EF的中点,1,6,AB EF BC CA ====,若2AB AE AC AF ⋅+⋅= ,则EF 与BC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__.【答案】23【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有:()()2AB AE AC AF AB AB BE AC AB BF ⋅+⋅=⋅++⋅+=,即22AB AB BE AC AB AC BF +⋅+⋅+⋅= ,而21AB =,据此可得:11,AC AB BE BF ⋅=⨯-=- ,即()112,2BF AC AB BF BC +⋅--=∴⋅= ,设EF 与BC 的夹角为θ,则2cos 2,cos 3BF BC θθ⨯⨯=∴= .四、解答题:本小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历史、物理方向学生的学业水平模拟测试数学成绩情况,分别从物理方向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的成绩得到样本甲,从历史方向的学生中随机抽取n 人的成绩得到样本乙,根据两个样本数据分别得到如下直方图:已知乙样本中数据在[70,80)的有10个.(1)求n 和乙样本直方图中a 的值;(2)试估计该校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和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为代表);(3)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样本数据中分数在[60,70)和[70,80)的学生中抽取6人,并从这6人中任取2人,求这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概率.【答案】(1)50n =,0.018a =;(2)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为81.5,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为88.25;(3)25【解析】【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乙样本中数据在[70,80)的频率为0.2,这个组学生有10人,由此能求出n ,由乙样本数据直方图能求出a ;(2)利用甲、乙样本数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能估计估计该校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和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从分数在[60,70)和[70,80)的学生中分别抽取2人和4人,将从分数在[60,70)中抽取的2名学生分别记为1A ,2A ,从分数在[70,80)中抽取的4名学生分别记为1b ,2b ,3b ,4b ,利用列举法能求出这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概率.【小问1详解】解:由直方图可知,乙样本中数据在[70,80)的频率为0.020100.20⨯=,则100.20n=,解得50n =;由乙样本数据直方图可知,(0.0060.0160.0200.040)101a ++++⨯=,解得0.018a =;【小问2详解】解:甲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估计值为(550.005650.010750.020850.045950.020)1081.5⨯+⨯+⨯+⨯+⨯⨯=,乙样本数据直方图中前3组的频率之和为(0.0060.0160.02)100.420.75++⨯=<,前4组的频率之和为(0.0060.0160.020.04)100.820.75+++⨯=>,所以乙样本数据的第75百位数在第4组,设第75百位数为x ,(80)0.040.420.75x -⨯+=,解得88.25x =,所以乙样本数据的第75百位数为88.25,即物理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值为81.5,历史方向的学生本次模拟测试数学成绩的第75百位数为88.25;【小问3详解】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从分数在[60,70)和[70,80)的学生中分别抽取2人和4人,将从分数在[60,70)中抽取的2名学生分别记为1A ,2A ,从分数在[70,80)中抽取的4名学生分别记为1b ,2b ,3b ,4b ,则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的基本事件有:12(,)A A ,11(,)A b ,12(,)A b ,13(,)A b ,14(,)A b ,21(,)A b ,22(,)A b ,23(,)A b ,24(,)A b ,12()b b ,,13(,)b b ,14(,)b b ,23(,)b b ,24(,)b b ,34(,)b b 共15个,所抽取的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这两人分数都在[70,80)中的概率为62155=.16.(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答题不得分)如图,在四棱锥11A BCC B -中,平面ABC ⊥平面11BCC B ,△ABC 是正三角形,四边形11BCC B 是正方形,D 是AC 的中点.(1)求证:1//AB 平面1BDC ;(2)求直线BC 和平面1B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55【解析】【分析】(1)连接1B C ,交1BC 于点O ,连接OD ,由中位线的性质,可知1//OD AB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证;(2)过点C 作1CE C D ⊥于点E ,连接BE ,可证CE ⊥平面1BDC ,从而知CBE ∠即为所求,再结合等面积法与三角函数的定义,得解.【小问1详解】连接1B C ,交1BC 于点O ,连接OD ,则O 为1B C 的中点,因为D 是AC 的中点,所以1//OD AB ,又OD ⊂平面1BDC ,1AB ⊄平面1BDC ,所以1AB ∥平面1BDC .【小问2详解】过点C 作1CE C D ⊥于点E ,连接BE ,因为四边形11BCC B 是正方形,所以1BC CC ⊥,又平面ABC⊥平面11BCC B ,1CC ⊂平面11BCC B ,平面ABC ⋂平面11BCC B BC =,所以1CC ⊥平面ABC ,因为BD ⊂平面ABC ,所以1CC BD ⊥,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且D 是AC 的中点,所以BD AC ⊥,又1CC AC C =I ,1,⊂CC AC 平面1ACC ,所以BD ⊥平面1ACC ,因为CE ⊂平面1ACC ,所以BD CE ⊥,又1C D BD D =I ,1,C D BD ⊂平面1BDC ,所以CE ⊥平面1BDC ,所以CBE ∠就是直线BC 和平面1BDC 所成角,设2BC =,在1Rt DCC 中,11CE DC CD CC ⋅=⋅,所以5CE ==,在Rt BCE 中,5sin 25CE CBE BC ∠===.17.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对抗赛,每局依次轮流发球,连续赢2个球者获胜,且比赛结束,通过分析甲、乙过去比赛的数据知,甲发球甲赢的概率为23,乙发球甲赢的概率为25,不同球的结果互不影响,已知某局甲先发球.(1)求该局打4个球甲赢的概率;(2)求该局打5个球结束的概率.【答案】(1)875(2)44675【解析】【分析】(1)先设甲发球甲赢为事件A ,乙发球甲赢为事件B ,然后分析这4个球的发球者及输赢者,即可得到所求事件的构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解;(2)先将所求事件分成甲赢与乙赢这两个互斥事件,再分析各事件的构成,利用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概率.【小问1详解】设甲发球甲赢为事件A ,乙发球甲赢为事件B ,该局打4个球甲赢为事件C ,由题知,2()3P A =,2()5P B =,则C ABAB =,所以23228()()()(()()353575P C P ABAB P A P B P A P B ===⨯⨯⨯=,所以该局打4个球甲赢的概率为875.【小问2详解】设该局打5个球结束时甲赢为事件D ,乙赢为事件E ,打5个球结束为事件F ,易知D ,E 为互斥事件,D ABABA =,E ABABA =,F D E =⋃,所以()()()()()()()P D P ABABA P A P B P A P B P A ==2222281135353675⎛⎫⎛⎫=-⨯⨯-⨯⨯= ⎪ ⎪⎝⎭⎝⎭,()()()()()()()P E P ABABA P A P B P A P B P A ==2222241113535375⎛⎫⎛⎫⎛⎫=⨯-⨯⨯-⨯-= ⎪ ⎪ ⎪⎝⎭⎝⎭⎝⎭,所以8444()()()()67575675P F P D E P D P E =⋃=+=+=,所以该局打5个球结束的概率为44675.1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22cos a c b C -=.(1)求B ;(2)若点D 为边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包括顶点)上,π6EDF ∠=,2b c ==.设BDE α∠=,将DEF 的面积S 表示为α的函数,并求S 的取值范围.【答案】(1)π3(2)3ππ,π328sin 23S αα=≤≤⎛⎫- ⎪⎝⎭,3,84S ⎡∈⎢⎣⎦【解析】【分析】(1)由题干及余弦定理可得222a c b ac +-=,再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解;(2)由题可得ABC 为等边三角形,ππ32α≤≤,在BDE 与CDF 中,分别由正弦定理求出DE ,DF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3ππ,2ππ3216sin sin 36S ααα=≤≤⎛⎫⎛⎫-- ⎪ ⎪⎝⎭⎝⎭,由三角恒等变换及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因为22cos a c b C -=,所以222222222a b c a b c a c b ab a +-+--=⋅=,即222a cb ac +-=,所以2221cos 222a cb ac B ac ac +-===.因为()0,πB ∈,所以π3B =.【小问2详解】由π3B=及2b c==可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又因为π6EDF∠=,BDEα∠=,所以ππ32α≤≤.在BDE中,2π3BEDα∠=-,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DE BDB BED∠=,即32π2sin3DEα=⎛⎫-⎪⎝⎭.在CDF中,π6CFDα∠=-,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DF CDC CFD∠=,即π2sin6DFα=⎛⎫-⎪⎝⎭.所以31π3ππsin,2ππ2ππ8632 sin sin16sin sin3636Sααααα=⨯⨯=≤≤⎛⎫⎛⎫⎛⎫⎛⎫----⎪ ⎪ ⎪ ⎪⎝⎭⎝⎭⎝⎭⎝⎭.因为2ππ11sin sin cos sin sin cos362222αααααα⎛⎫⎛⎫⎛⎫⎛⎫--=+-⎪⎪⎪ ⎪ ⎪⎪⎝⎭⎝⎭⎝⎭⎝⎭2213313sin cos cos sin sin2cos224444αααααα=-+=-1πsin223α⎛⎫=-⎪⎝⎭,因为ππ32α≤≤,所以ππ2π2,333α⎡⎤-∈⎢⎥⎣⎦,所以π3sin2,132α⎤⎛⎫-∈⎥⎪⎝⎭⎣⎦,所以1π1sin2,2342α⎤⎛⎫-∈⎥⎪⎝⎭⎣⎦.所以2ππ16sin sin36αα⎛⎫⎛⎫⎡⎤--∈⎪ ⎪⎣⎦⎝⎭⎝⎭,所以33,2ππ8416sin sin36αα⎡∈⎢⎛⎫⎛⎫⎣⎦--⎪ ⎪⎝⎭⎝⎭,所以333,2ππ8416sin sin36Sαα⎡=∈⎢⎛⎫⎛⎫⎣⎦--⎪ ⎪⎝⎭⎝⎭.所以S 的取值范围为3,84⎡⎢⎣⎦.19.(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答题不得分)如图,在三棱柱ADP BCQ -中,侧面ABCD 为矩形.(1)若PD⊥面ABCD ,22PD AD CD ==,2NC PN =,求证:DN BN ⊥;(2)若二面角Q BC D --的大小为θ,π2π,43θ⎡⎤∈⎢⎥⎣⎦,且2cos 2AD AB θ=⋅,设直线BD 和平面QCB 所成角为α,求sin α的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2-【解析】【分析】(1)问题转化为证明DN⊥平面BCP ,即证明ND BC ⊥和DN PC ⊥,ND BC ⊥转化为证明BC ⊥平面PQCD ,而ND BC ⊥则只需证明PDN PCD△△(2)作出二面角Q BC D --的平面角以及直线BD 与平面QCB 所成的角,列出sin α的表达式,最后把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小问1详解】因为PD⊥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又CD BC ⊥,PD CD D ⋂=,,PD CD ⊂平面PCD ,所以BC ⊥平面PQCD ,又ND ⊂平面PQCD ,所以ND BC ⊥,在Rt PCD 中,2PD ==,则CD =3PC =,所以2NC =,1PN =,由PN PDND PC=,DPN CPD ∠=∠,所以PDN PCD △△,所以DN PC ⊥,又因为ND BC ⊥,PC BC C ⋂=,,PC BC ⊂平面BCP ,所以DN⊥平面BCP ,又因为BN ⊂平面BCP ,所以DN BN ⊥.【小问2详解】在平面QBC 中,过点C 作CF BC ⊥,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BC CD ⊥,所以DCF ∠为二面角Q BC D --的平面角,且DCF θ∠=,又⋂=CF CD C ,,CD CF ⊂平面CDF ,所以BC ⊥平面CDF ,在平面CDF 中,过点D 作DG FC ⊥,垂足为G ,连接BG ,因为BC ⊥平面CDF ,DG ⊂平面CDF ,所以DG BC ⊥,又BC FC C ⋂=,,BC FC ⊂平面BCQ ,所以DG ⊥平面BCQ ,所以DBG ∠为直线BD 与平面QCB 所成的角,即DBG α∠=,sin DG DC θ=,又因为2cos 2AD AB θ=⋅,所以222sin 32cos 14cos 2DGBDAB AD αθθ===+++π2π,43θ⎡⎤∈⎢⎥⎣⎦可得12cos ,22θ⎡∈-⎢⎣⎦,21cos 0,2θ⎡⎤∈⎢⎥⎣⎦,设32cos t θ=+,2,32t ⎤∈+⎥⎦,则23cos 2t θ-=,()2223sin 1cos 14t θθ-=-=-,所以()2222563125651sin 14222t t t t α⎛⎫-++ ⎪--+⎝⎭=-=≤=,当且仅当25t =时等号,所以sin α51-.【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作出二面角Q BC D --的平面角以及直线BD 与平面QCB 所成的角,然后写出sin α的表达式,最后求函数最值问题利用了换元法和基本不等式.。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答案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复平面内,复数z =11+2i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济南凭借超强周边吸引力,荣登“五一”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前十名榜单.其中,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济南动物园接待游客30万人次,千佛山景区接待游客20万人次.现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三个景区的游客共抽取1500人进行济南旅游满意度的调研,则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抽取游客( ) A .1000人B .300人C .200人D .100人3.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 A .α过β的一条垂线B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C .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α与β的交线D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β内两条直线垂直 4.袋子中有5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 .110B .15C .25D .355.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B =π4,b =1,c =√62,则角C 的值为( )A .π3B .2π3C .π3或2π3D .无解6.如果三棱锥S ﹣ABC 底面不是等边三角形,侧棱SA ,SB ,SC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都相等,SO ⊥平面ABC ,垂足为O ,则O 是△ABC 的( ) A .垂心B .重心C .内心D .外心7.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B =π3,c =2,则△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A .(3+√3,2+2√3)B .(3+√3,4+2√3)C .(3+√3,6+2√3)D .(3+√3,+∞)8.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 A =AB =1.点E ,F ,G 分别为平面P AB ,平面P AD 和平面ABCD 内的动点,点Q 为棱PC 上的动点,则QE 2+QF 2+QG 2的最小值为( ) A .12B .23C .34D .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复数ω=−12+√32i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ω|=1B .ω3=﹣1C .ω2=ωD .ω2+ω+1=010.先后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事件“恰有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恰有一次反面向上”相等B .事件“至少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至少一次反面向上”互斥C .事件“两次正面向上”与事件“两次反面向上”互为对立事件D .事件“第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第二次反面向上”相互独立11.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一年级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情况,随机选取了100名学生,绘制了如图所示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的估计值为30B .众数的估计值为35C .第60百分位数估计值是32D .随机选取这100名学生中有25名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40分钟12.如图,已知三棱锥D ﹣ABC 可绕AB 在空间中任意旋转,△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在平面α内,AB ⊥CD ,AB =2,CD =√6,cos∠CBD =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面角D ﹣AB ﹣C 为π2B .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0π3C .点C 与点D 到平面α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2 D .点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点M ,线段DM 的最大值为√15+√32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一组数据1,2,4,5,8的第75百分位数为 .1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BC 1与直线CD 1夹角的余弦值为 . 15.在圆C 中,已知弦AB =2,则AB →⋅AC →的值为 .16.已知△ABC 的重心为G ,面积为1,且AB =2AC ,则3AG 2+BC 2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e →1,e →2是两个单位向量,夹角为π3,设a→=e →1+2e →2,b→=te →1−3e →2.(1)求|a →|;(2)若a →⊥b →,求t 的值.18.(12分)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长均为2,M 为A 1C 1的中点. (1)求证:BC 1∥平面AB 1M ; (2)求点B 到平面AB 1M 的距离d .19.(12分)独立事件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概率论和统计学至关重要.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布莱兹•帕斯卡和皮埃尔•德•费马,当时被定义为彼此不相关的事件.19世纪初期,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在他的《概率的分析理论》中给出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 与B ,如果P (AB )=P (A )P (B )成立,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简称为独立.(1)若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证明:A 与B 相互独立;(2)甲、乙两人参加数学节的答题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答一题,已知甲每轮答对的概率为35,乙每轮答对的概率为23.在每轮活动中,甲和乙答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求甲乙两人在两轮活动中答对3道题的概率.20.(12分)某社区工作人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甲乙两个小区各抽取了8户家庭,统计了每户家庭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单位:分钟),其中甲小区的统计表如下,设x i ,y i 分别为甲,乙小区抽取的第i 户家庭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s x 2,s y 2分别为甲,乙小区所抽取样本的方差,已知x =18∑ 8i=1x i =200,s x 2=18∑ 8i=1(x i −x)2=200,y =195,s y 2=210,其中i =1,2,⋯,8.(1)若a ≤b ,求a 和b 的值;(2)甲小区物业为提高垃圾分类效率,优先试行新措施,每天由部分物业员工协助垃圾分类工作,经统计,甲小区住户每户每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时间减少了5分钟.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计算甲小区试行新措施之后,甲乙两个小区的所有住户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的平均值z 和方差s z 2.参考公式:若总体划为2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m ,x 1,s 12;n ,x 2,s 22,总的样本平均数为ω,样本方差为s 2,则s 2=m m+n [s 12+(x 1−ω)2]+n m+n[s 22+(x 2−ω)2].21.(12分)如图1,在等腰△ABC 中,AC =4,A =π2,O ,D 分别为BC 、AB 的中点,过D 作DE ⊥BC 于E .如图2,沿DE 将△BDE 翻折,连接BA ,BC 得到四棱锥B ﹣ACED ,F 为AB 中点.(1)证明:DF ⊥平面AOB ;(2)当OB =√2时,求直线BF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22.(12分)射影几何学中,中心投影是指光从一点向四周散射而形成的投影,如图,O 为透视中心,平面内四个点E ,F ,G ,H 经过中心投影之后的投影点分别为A ,B ,C ,D .对于四个有序点A ,B ,C ,D ,定义比值x =CACBDA DB叫做这四个有序点的交比,记作(ABCD ). (1)证明:(EFGH )=(ABCD );(2)已知(EFGH)=32,点B为线段AD的中点,AC=√3OB=3,sin∠ACOsin∠AOB=32,求cos A.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复平面内,复数z=11+2i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z=11+2i=1−2i(1+2i)(1−2i)=15−25i,它在复平面内对应点为(15,−25),在第四象限.故选:D.2.《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济南凭借超强周边吸引力,荣登“五一”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前十名榜单.其中,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济南动物园接待游客30万人次,千佛山景区接待游客20万人次.现采用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三个景区的游客共抽取1500人进行济南旅游满意度的调研,则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抽取游客()A.1000人B.300人C.200人D.100人解:依题意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应抽取游客1500×100100+30+20=1000(人).故选:A.3.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A.α过β的一条垂线B.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C.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α与β的交线D.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β内两条直线垂直解:由α⊥β可得α经过β的一条垂线,反之若α经过β的一条垂线,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α⊥β,故A正确;α,β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可得α,β平行或相交,故B错误;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α与β的交线,可得α,β不一定垂直,故C 错误;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β内两条直线垂直,可得α,β平行或相交,故D 错误. 故选:A .4.袋子中有5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 .110B .15C .25D .35解:袋子中有5个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2个黄球, 从中不放回地依次随机摸出2个球, 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情况有两种:①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红球,概率为:P 1=35×24=310, ②第一次摸到黄球,第二次摸到红球,概率为:P 2=25×34=310, 则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P =P 1+P 2=310+310=35. 故选:D .5.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B =π4,b =1,c =√62,则角C 的值为( ) A .π3B .2π3C .π3或2π3D .无解解:∵B =π4,b =1,c =√62,由正弦定理有:bsinB=c sinC,∴sinC =csinB b =√62×√221=√32,∵c >b ,∴C >B ,∴C ∈(π4,π),∴C =π3或2π3.故选:C .6.如果三棱锥S ﹣ABC 底面不是等边三角形,侧棱SA ,SB ,SC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都相等,SO ⊥平面ABC ,垂足为O ,则O 是△ABC 的( ) A .垂心 B .重心C .内心D .外心解:如图所示:因为SO ⊥平面ABC ,侧棱SA ,SB ,SC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都相等, 则∠SAO =∠SBO =∠SCO ,AO =SO tan∠SAO ,BO =SO tan∠SBO ,CO =SOtan∠SCO,故AO =BO =CO ,故O 是△ABC 的外心. 故选:D .7.已知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B =π3,c =2,则△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A .(3+√3,2+2√3)B .(3+√3,4+2√3)C .(3+√3,6+2√3)D .(3+√3,+∞)解:∵B =π3,c =2, ∴由正弦定理得asinA=b sinπ3=2sinC,∴b =√3sinC ,a =2sinA sinC =2sin(π3+C)sinC =√3cosC+sinCsinC, ∴a +b =√3sinC+√3cosC+sinCsinC=√3(cosC+1)sinC+1=2√3cos 2C 22sin C 2cos C 2+1=√3tan C 2+1,在锐角△ABC 中,{0<C <π20<2π3−C <π2,解得π6<C <π2, ∴π12<C 2<π4,即tanπ12<tan C2<1,又tan π6=2tanπ121−tan 2π12=√33,解得tan π12=2−√3或tan π12=−2−√3(不合题意,舍去), ∴2−√3<tan C2<1,∴1<1tan C 212−3=2+√3,∴√3+1<√3tan C 2+1<4+2√3,即√3+1<a +b <4+2√3,∴√3+3<a +b +c <6+2√3,故△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3+3,6+2√3). 故选:C .8.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P A =AB =1.点E ,F ,G 分别为平面P AB ,平面P AD 和平面ABCD 内的动点,点Q 为棱PC 上的动点,则QE 2+QF 2+QG 2的最小值为( ) A .12B .23C .34D .1解:由题意得QE ,QF ,QG 均最小时,平方和最小,过点Q 分别作平面P AB ,平面P AD ,平面ABCD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G , 连接AQ ,因为P A ⊥面ABCD ,BC ⊂平面ABCD ,所以P A ⊥BC ,因为底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B ⊥BC ,又因为P A ∩AB =A ,P A ,AB ⊂平面P AB ,所以BC ⊥面P AB ,因为QE ⊥平面P AB ,则QE ∥BC ,又因为点Q 在PC 上,则点E 应在PB 上, 同理可证F ,G 分别位于PD ,AC 上, 从而补出长方体EQFJ ﹣HGIA ,则AQ 是以QE ,QF ,QG 为共点的长方体的对角线,则AQ ²=QE ²+QF ²+QG ², 则题目转化为求AQ 的最小值,显然当AQ ⊥PC 时,AQ 的最小值,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且P A =AB =1,则AC =√2, 因为P A ⊥面ABCD ,AC ⊂面ABCD ,所以P A ⊥AC , 所以PC =√PA 2+AC 2=√3, 则直角三角形P AC 斜边AC 的高AQ =1×√2√3=√63,此时AQ 2=23, 则QE ²+QF ²+QG ²的最小值为23,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复数ω=−12+√32i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ω|=1B .ω3=﹣1C .ω2=ωD .ω2+ω+1=0解:ω=−12+√32i ,则ω2=(−12+√32i)=−12−√32i ,ω2≠ω,故C 错误; |ω|=√(−12)2+(√32)2=1,故A 正确;ω3=ω2•ω=(−12−√32i)(−12+√32i)=1,故B 错误; ω2+ω+1=−12−√32i −12+√32i +1=0,故D 正确.故选:AD.10.先后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事件“恰有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恰有一次反面向上”相等B.事件“至少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至少一次反面向上”互斥C.事件“两次正面向上”与事件“两次反面向上”互为对立事件D.事件“第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第二次反面向上”相互独立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事件“恰有一次正面向上”即“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反面向上”,同样,事件“恰有一次反面向上”也是“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反面向上”,两个事件相等,A正确;对于B,事件“至少一次正面向上”,即“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反面向上”和“两次都是正面向上”,事件“至少一次反面向上”,即“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反面向上”和“两次都是反面向上”,两个事件不互斥,B错误;对于C,事件“两次正面向上”与事件“两次反面向上”不是对立事件,还有一种情况“一次正面向上、一次反面向上”,C错误;对于D,由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事件“第一次正面向上”与事件“第二次反面向上”相互独立,D正确.故选:AD.11.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一年级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情况,随机选取了100名学生,绘制了如图所示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数的估计值为30B.众数的估计值为35C.第60百分位数估计值是32D.随机选取这100名学生中有25名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40分钟解:对于A,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平均数的估计值为:5×0.1+15×0.18+25×0.22+35×0.25+45×0.2+55×0.05=29.2,故A 错误;对于B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30,40)的频率最大,因此众数的估计值为35,故B 正确; 对于C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从第一组到第六组的频率依次是0.1,0.18,0.22,0.25,0.2,0.05, 所以第60百分位数估计值m 在[30,40)内,所以0.1+0.18+0.22+(m ﹣30)×0.025=0.6,解得m =34,故C 错误;对于D ,随机选取这100名学生中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人数为100×(0.2+0.05)=25,故D 正确. 故选:BD .12.如图,已知三棱锥D ﹣ABC 可绕AB 在空间中任意旋转,△ABC 为等边三角形,AB 在平面α内,AB ⊥CD ,AB =2,CD =√6,cos∠CBD =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面角D ﹣AB ﹣C 为π2B .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20π3C .点C 与点D 到平面α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2 D .点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点M ,线段DM 的最大值为√15+√32解:对于A 选项,在△BCD 中,BC =AB =2,CD =√6,cos∠CBD =14, 由余弦定理可得CD 2=BC 2+BD 2﹣2BC •BD cos ∠CBD , 即4+BD 2−4BD ×14=6,即BD 2﹣BD ﹣2=0,因为BD >0,解得BD =2, 取AB 的中点E ,连接CE 、DE ,如下图所示: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E 为AB 的中点,所以,CE ⊥AB ,又因为CD ⊥AB ,CD ∩CE =C ,CD ,CE ⊂平面CDE ,所以,AB ⊥平面CDE , 因为DE ⊂平面CDE ,所以,DE ⊥AB , 所以,二面角D ﹣AB ﹣C 的平面角为∠CED ,因为E 为AB 的中点,所以,AD =BD =2,故△ABD 也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DE =√AD 2−AE 2=√4−1=√3,CE =√AC 2−AE 2=√4−1=√3, 又因为CD =√6,所以,CE 2+DE 2=CD 2,则CE ⊥DE , 故二面角D ﹣AB ﹣C 为π2,A 对;对于B 选项,设△ABC 、△ABD 的中心分别为点G 、H ,分别过点G 、H 作GO ∥DE 、HO ∥CE ,设GO ∩HO =O , 因为CE ⊥DE ,CE ⊥AB ,AB ∩DE =E ,AB 、DE ⊂平面ABD ,所以,CE ⊥平面ABD ,因为HO ∥CE ,则OH ⊥平面ABD ,同理,OG ⊥平面ABC , 所以,O 为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球心, 由等边三角形的几何性质可知,HE =13DE =√33,同理,GE =13CE =√33,因为OH ∥GE ,OG ∥EH ,HE =GE =√33,GE ⊥HE , 所以,四边形OHEG 为正方形,且OH =GE =√33, 又因为DH =DE −HE =√3−√33=2√33, 因为CE ⊥DE ,OH ∥CE ,则OH ⊥DE ,则OD =√OH 2+DH 2=√(33)2+(233)2=√153, 所以,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半径为√153,因此,三棱锥D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OD 2=4π×(√153)2=20π3,B 对; 对于C 选项,设点D 在平面α内的射影点为N ,连接MN ,因为CM ⊥a ,DN ⊥a ,则CM ∥DN ,故点C 、D 、N 、M 四点共面, 因为AB ⊂α,则AB ⊥CM ,又因为CD ⊥AB ,CD ∩CM =C ,CD 、CM ⊂平面CDNM ,则AB ⊥平面CDNM , 又因为AB ⊥平面CDE ,故平面CDE 与平面CDNM 重合, 又因为E ∈α,M ,N ∈α,故E ∈MN , 设∠CEM =θ,其中0≤θ≤π2,又因为∠CED =π2,则∠DEN =π−∠CED −∠CEM =π−π2−θ=π2−θ, 所以,CM =CEsin ∠CEM =√3sinθ,DN =DEsin ∠DEN =√3sin(π2−θ)=√3cosθ,所以,点C 与点D 到平面α的距离之和CM +DN =√3sinθ+√3cosθ=√6sin(θ+π4), 因为0≤θ≤π2,则π4≤θ+π4≤3π4,故当θ+π4=π2时,即当θ=π4时,CM +DN 取最大值√6,C 错; 对于D 选项,ME =CEcosθ=√3cosθ,∠DEM =∠CED +∠CEM =π2+θ, 由余弦定理可得DM =√DE 2+EM 2−2DE ⋅EMcos(π2+θ) =√3+3cos 2θ+2√3⋅√3cosθsinθ=√3+3×1+cos2θ2+3sin2θ =√3sin2θ+3cos2θ2+92=√352sin(2θ+φ)+92, 其中φ为锐角,且tanφ=12,因为0≤θ≤π2,则φ≤2θ+φ≤π+φ,故当2θ+φ=π2时,DM 取得最大值, 且(DM)max =√9+352=√18+654=√15+√32,D 对.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一组数据1,2,4,5,8的第75百分位数为 5 .解:5×75%=3.75,故一组数据1,2,4,5,8的第75百分位数为5. 故答案为:5.1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直线BC 1与直线CD 1夹角的余弦值为 12.解:如图,连接A 1C 1,A 1B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有A 1D 1∥B 1C 1∥BC ,A 1D 1=B 1C 1=BC , 所以四边形A 1D 1CB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 1B ∥CD 1, 所以∠A 1BC 1为直线BC 1与直线CD 1夹角或其补角, 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棱长为a , 则A 1B =BC 1=A 1C 1=√2a , 所以△A 1BC 1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 1BC 1=π3,故直线BC 1与直线CD 1夹角的余弦值为cos ∠A 1BC 1=cos π3=12. 故答案为:12.15.在圆C 中,已知弦AB =2,则AB →⋅AC →的值为 2 . 解:∵在圆C 中,已知一条弦AB =2,∴根据圆的几何性质得出:|AC |cos ∠CAB =12|AB |=12×2=1, ∵AB →•AC →=|AB →•|AC →|cos ∠CAB =2×1=2. 故答案为:2.16.已知△ABC 的重心为G ,面积为1,且AB =2AC ,则3AG 2+BC 2的最小值为4√213.解:由题意c =2b ,S △ABC =12bc sin A =1,即b 2sin A =1;连接AG 并延长交BC 于D ,则D 为BC 的中点,可得AD →=12(AB →+AC →),又因为G 为三角形的重心,则AG →=23AD →,可得AG →=13(AB →+AC →),BC →=AC →−AB →,所以AG 2=AG →2=19(AB →2+AC →2+2AB →•AC →)=19(c 2+b 2+2bc cos A )=19(5b 2+4b 2cos A ), BC 2=BC →2=AC →2+AB →2﹣2AB →•AC →=b 2+c 2﹣2bc cos A =5b 2﹣4b 2cos A ,所以3AG 2+BC 2=53b 2+4b 23cos A +5b 2﹣4b 2cos A =203b 2−83b 2cos A =203sinA −8cosA 3sinA,令t =203sinA −8cosA 3sinA>0,则3t sin A +8cos A =20, 即sin (A +φ)=20√9t +64≤1,当且仅当A +φ=π2时取等号,tan φ=82t ,可得9t 2+64≥400,解得t ≥4√213或t ≤−4√213(舍), 即t 的最小值为:4√213.故答案为:4√213.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e →1,e →2是两个单位向量,夹角为π3,设a→=e →1+2e →2,b→=te →1−3e →2.(1)求|a →|;(2)若a →⊥b →,求t 的值.解:(1)∵|e 1→|=|e 2→|=1,<e 1→,e 2→>=π3, ∴e 1→⋅e 2→=12,∴|a →|=√e 1→2+4e 2→2+4e 1→⋅e 2→=√1+4+2=√7; (2)∵a →⊥b →,∴a →⋅b →=(e 1→+2e 2→)⋅(te 1→−3e 2→)=te 1→2−6e 2→2+(2t −3)e 1→⋅e 2→=t −6+12(2t −3)=0,解得t =154. 18.(12分)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棱长均为2,M 为A 1C 1的中点. (1)求证:BC 1∥平面AB 1M ; (2)求点B 到平面AB 1M 的距离d .证明:(1)连接A 1B 交AB 1于点N ,连接MN ,则正三棱柱中A 1B 1BA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N 为A 1B 的中点,又M 为A 1C 1的中点,所以MN ∥BC 1,BC 1⊄平面AB 1M ,MN ⊂平面AB 1M ,所以BC 1∥平面AB 1M . 解:(2)过M 作MH ⊥A 1B 1,垂足为H ,由题意可得B 1M =√3,AM =√5,AB 1=2√2,所以B 1M 2+AM 2=AB 12,所以B 1M ⊥AM ,所以△AB 1M 的面积S △AB 1M =12×√3×√5=√152, 因为正三棱柱中平面A 1B 1C 1⊥平面A 1B 1BA ,又平面A 1B 1C 1∩平面A 1B 1BA =A 1B 1,MH ⊂平面A 1B 1C 1,且MH ⊥A 1B 1, 所以MH ⊥平面A 1B 1BA ,即M 到平面A 1B 1BA 的距离为MH =MA 1sin π3=√32,又△ABB 1的面积S △ABB 1=12AB ⋅BB 1=2, 所以V M−ABB 1=13MH ⋅S △ABB 1=13×√32×2=√33,又V M−ABB 1=V B−MAB 1, 所以13S △AB 1M ⋅d =√33,解得d =2√55, 所以点B 到平面AB 1M 的距离为2√55. 19.(12分)独立事件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概率论和统计学至关重要.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布莱兹•帕斯卡和皮埃尔•德•费马,当时被定义为彼此不相关的事件.19世纪初期,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在他的《概率的分析理论》中给出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 与B ,如果P (AB )=P (A )P (B )成立,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简称为独立.(1)若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证明:A 与B 相互独立;(2)甲、乙两人参加数学节的答题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各答一题,已知甲每轮答对的概率为35,乙每轮答对的概率为23.在每轮活动中,甲和乙答对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也互不影响,求甲乙两人在两轮活动中答对3道题的概率.解:(1)证明: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则P (AB )=P (A )P (B ), 又由B =A B +AB ,事件A B 和AB 互斥,则有P (B )=P (A B +AB )=P (AB )+P (A B )=P (A )P (B )+P (A B ),变形可得:P (A B )=P (B )﹣P (A )P (B )=[1﹣P (A )]P (B )=P (A )P (B ), 故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2)根据题意,设事件A 1、A 2分别表示甲答对1道、2道题目,事件B 1、B 2分别表示乙答对1道、2道题目,则P (A 1)=2×35×(1−35)=1225,P (A 2)=35×35=925, P (B 1)=2×23×(1−23)=49,P (B 2)=23×23=49, 若甲乙两人在两轮活动中答对3道题,即A 2B 1+A 1B 2,则甲乙两人在两轮活动中答对3道题的概率P =P (A 2B 1+A 1B 2)=P (A 2B 1)+P (A 1B 2)=925×49+1225×49=2875. 20.(12分)某社区工作人员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甲乙两个小区各抽取了8户家庭,统计了每户家庭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单位:分钟),其中甲小区的统计表如下,设x i,y i分别为甲,乙小区抽取的第i户家庭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s x2,s y2分别为甲,乙小区所抽取样本的方差,已知x=18∑8i=1x i=200,s x2=18∑8i=1(x i−x)2=200,y=195,s y2=210,其中i=1,2,⋯,8.(1)若a≤b,求a和b的值;(2)甲小区物业为提高垃圾分类效率,优先试行新措施,每天由部分物业员工协助垃圾分类工作,经统计,甲小区住户每户每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时间减少了5分钟.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计算甲小区试行新措施之后,甲乙两个小区的所有住户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的平均值z和方差s z2.参考公式:若总体划为2层,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各层抽取的样本量、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分别为:m,x1,s12;n,x2,s22,总的样本平均数为ω,样本方差为s2,则s2=mm+n [s12+(x1−ω)2]+nm+n[s22+(x2−ω)2].解:(1)已知x=18∑8i=1x i=18(200+220+200+180+200+a+b+220)=200,整理得a+b=380,①又s x2=18∑8i=1(x i−x)2=8[3×(200﹣200)2+2×(220﹣200)2+(180﹣200)2+(a﹣200)2+(b﹣200)2]=200,整理得(a﹣200)2+(b﹣200)2=400,②联立①②,解得a=180,b=200或a=200,b=180,因为a≤b,所以a=180,b=200;(2)设甲小区试行新措施之后,甲小区抽取的第i户家庭近7天用于垃圾分类的总时间为m i,此时m i=x i﹣35,则m i=x−35=165,s m2=s x2=200,所以z=116(8m+8y)=12(165+195)=180,s z2=88+8[s m2+(m−z)2]+88+8[s y2+(y−z)]=12[200+(165﹣180)2]+12[210+(195﹣180)2]=430.21.(12分)如图1,在等腰△ABC中,AC=4,A=π2,O,D分别为BC、AB的中点,过D作DE⊥BC于E .如图2,沿DE 将△BDE 翻折,连接BA ,BC 得到四棱锥B ﹣ACED ,F 为AB 中点.(1)证明:DF ⊥平面AOB ;(2)当OB =√2时,求直线BF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1)证明:因为DE ⊥BE ,DE ⊥OE ,且BE ∩OE =E ,BE 、OE ⊂平面BCE , 所以DE ⊥平面BCE ,又OA ∥DE ,所以OA ⊥平面BCE ,设点P 是翻折前点B 所在的位置,则D 为AP 的中点, 因为F 为AB 的中点,所以DF ∥PB ,因为PB ⊂平面BCE ,所以OA ⊥PB ,所以OA ⊥DF , 由题意知,DA =DB ,因为F 为AB 的中点,所以DF ⊥AB , 又OA ∩AB =A ,OA 、AB ⊂平面AOB , 所以DF ⊥平面AOB .(2)解: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2√2),P (2√2,0,0),C (﹣2√2,0,0),D (√2,0,√2), 由(1)知,DF ⊥平面AOB ,因为DF ∥PB ,所以PB ⊥平面AOB ,所以PB ⊥OB , 又OB =√2=12OP ,所以∠POB =60°,所以B (√22,√62,0),F (√24,√64,√2), 所以BF →=(−√24,−√64,√2),CD →=(3√2,0,√2),CB →=(5√22,√62,0),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0n →⋅CB →=0,即{3√2x +√2z =05√22x +√62y =0, 令x =1,则y =53,z =﹣3,所以n →=(1,53,﹣3), 设直线BF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BF →,n →>|=|BF →⋅n →||BF →|⋅|n →|=|−√24+√64×5√3−3√2|(24)+(64)√1+(5√3)=4√3355,故直线BF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3355. 22.(12分)射影几何学中,中心投影是指光从一点向四周散射而形成的投影,如图,O 为透视中心,平面内四个点E ,F ,G ,H 经过中心投影之后的投影点分别为A ,B ,C ,D .对于四个有序点A ,B ,C ,D ,定义比值x =CACBDA DB叫做这四个有序点的交比,记作(ABCD ). (1)证明:(EFGH )=(ABCD );(2)已知(EFGH )=32,点B 为线段AD 的中点,AC =√3OB =3,sin∠ACOsin∠AOB =32,求cos A .解:(1)证明:在△AOC 、△AOD 、△BOC 、△BOD 中,CA CB =S △AOC S △BOC =12OA⋅OCsin∠AOC 12OB⋅OCsin∠BOC =OAsin∠AOC OBsin∠BOC,DA DB=S △AOD S △BOD=12OA⋅ODsin∠AOD 12OB⋅ODsin∠BOD =OAsin∠AOD OBsin∠BOD,所以(ABCD)=CA CB DA DB=OAsin∠AOC OBsin∠BOC OAsin∠AOD OBsin∠BOD=sin∠AOC⋅sin∠BODsin∠BOC⋅sin∠AOD,又在△EOG 、△EOH 、△FOG 、△FOH 中,GE GF =S △EOG S △FOG =12OE⋅OGsin∠EOG 12OF⋅OGsin∠FOG =OEsin∠EOG OFsin∠FOG,HE HF=S △EOH S △FOH=12OE⋅OHsin∠EOH 12OF⋅OHsin∠FOH =OEsin∠EOH OFsin∠FOH,所以(EFGH)=GE GF HE HF=OEsin∠EOG OFsin∠FOG OEsin∠EOH OFsin∠FOH=sin∠EOG⋅sin∠FOHsin∠FOG⋅sin∠EOH ,又∠EOG =∠AOC ,∠FOH =∠BOD ,∠FOG =∠BOC ,∠EOH =∠AOD , 所以sin∠AOC⋅sin∠BOD sin∠BOC⋅sin∠AOD=sin∠EOG⋅sin∠FOH sin∠FOG⋅sin∠EOH,所以(EFGH )=(ABCD ).(2)由题意可得(EFGH)=32,所以(ABCD)=32,即CACB DA DB=32,所以CA CB ⋅DBDA=32,又点B 为线段AD 的中点,即DB DA=12,所以CACB=3,又AC =3,则AB =2,BC =1, 设OA =x ,OC =y 且OB =√3, 由∠ABO =π﹣∠CBO , 所以cos ∠ABO +cos ∠CBO =0, 即2√3)222×2×√3+2√3)222×1×√3=0,解得x 2+2y 2=15,①在△AOB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AB sin∠AOB =x sin∠ABO,②在△COB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OB sin∠BCO=y sin∠CBO,③且sin ∠ABO =sin ∠CBO ,②③得,x y=AB sin∠AOB⋅sin∠BCO OB=32×√3=√3,即x =√3y ,④由①④解得x =3,y =√3(负值舍去), 即AO =3,OC =√3所以cosA =AO 2+AB 2−OB 22AO⋅AB =32+22−(√3)22×3×2=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sin αcos ρ=21[sin(α+ρ)+sin(α﹣ρ)] sin α+sin ρ=2sin 2+ραcos 2ραcos αsin ρ=21[sin(α+ρ)﹣sin(α﹣ρ)] sin α﹣sin ρ=2cos 2+ραsin 2ραcos αcos ρ=21[cos(α+ρ)+cos(α﹣ρ)] cos α﹣cos ρ=2cos 2+ραcos 2ραsin αsin ρ=-21[cos(α+ρ)-sin(α﹣ρ)] cos α﹣cos ρ=--2sin 2+ραsin 2ραy=Asin ωx+Bcos ωx=22+B A sin(ωx+θ),其中cos θ=22+BA A ,sin θ=22+BA B θ∈[)π2,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 用sin34π,cos 65π,tan 4π,cot 43π,2sin 3π·cos 3π作为集合A 中的元素,则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D 、5个2.已知点(3,4)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 α+cos α+tan α的值为 A 、37 B 、73 C 、2043 D 、1541 3.已知|a|=8, |b|=6, 向量a 、b 所夹角为120°,则|a ﹣b|为 A 、237 B 、37 C 、213 D 、134.已知集合M={a|a=2k π k ∈z} P={a|a=(2k+1)π k ∈z)} Q={a|a=(4k+1)π k ∈z} a ∈M, b ∈P 则a+b ∈( )A 、MB 、PC 、QD 、不确定5.若非零向量a 、b ,a 不平行b,且|a|=|b|,那么向量a+b 与a ﹣b 的关系是 A 、相等 B 、相交且不垂直 C 、垂直 D 、不确定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a·b|=|a||b| ②(ab)2=a 2·b 2 ③a ⊥(b -c)则ab -ac=0 ④a·b=0,则|a+b|=|a -b|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7.在△ABC 中,∠B 为一内角,sinB -cosB>0, cotB<cosB, 则△ABC 为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8.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 、sin21<cos 31 B 、sin 21≤cos 31 C 、sin 21>cos 31 D 、sin 21≥cos 319.如图扇形ABB 1A 1的中心角APB=θ,θ∈(0,2π),设PA 1=x, AA 1=L,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θ=xL ABx B A +=11 ②AB<AB ③θ=L B A AB 11- ④S 扇环A BB 1A 1=2θ(L 2+2Lx)其中正确的个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0.有向线段AB 上有异于A 、B 的100个等分点P 1P 2……P 100,则Pi(i=1、2、3…100)分有向线段AB 的比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A 、101,1021 B 、101,1011 C 、100,1001 D 、99,991 11.若函数y=cos(2x -3π)+1的图像按a =(h·k), (h>0, 且h 为最小角)平移后得到的图形是函数y=cos2x 的图像,那么a =( ) A 、a =(6π,1) B 、a =(6π,1) C 、a =(6π,-1) D 、a =(65π,-1) 12.已知cos α=23cos 2α+cos 2β,则sin 2α+sin 2β的范围为 A 、[23,+∞) B 、[2,27] C 、[23、27] D 、[914,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3.若sin 2β=169,β为第二象限角,则tan2β=_________。
14.若OA =(1,0),OB =(1+3,1),OC =(1,2),则△ABC 的形状为______。
15.已知函数f(x)=x 2,那么21[f(a)+f(b)]与f(2+b a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_____。
16.如图(一)边长为3的正方形中,有16个交点,从中任取2个组成向量,则与AC 平行且长度为22的向量个数f(3)=8. ︵︵︵ ︵︵如图(二)边长为4的正方形中,有25个交点,从中任取2个组成的向量与向量AC 平行且长度为32的向量个数f(4)=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至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共74分) 注意事项:要求写出必要的推理、证明、演算的过程。
17.(本题12分)已知在△ABC 中,tanA=-41(1)求∠A (可用反三角表示); (2)求AA A 2cos cos sin 21的值。
18.(本题12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A =a, OB =b ,M 为平面内的一点,M 关于A 的对称点S ,S 关于B 的对称点为N 。
(1)试用a,b 表示向量MN ;(2)若A 、B 是动点,且OA =(cos α,sin α), OB =(2cos β,2sin β),求|MN |的取值范围。
19.(本题12分)若a 、b 、c ∈R ,且a=x 2-2y+2π,b=y 2+3π,c=z 2-2x+6π,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零。
20.(本题12分)已知|OA |=|OB |=1,OA ,OB 的夹角为120°。
(1)若四边形OACB 为平行四边表,试用OA 、OB 表示OC ,并求|OC |; (2)若|OC |=5,OC 与OA 的夹角为30°,试用OA ,OB 表示OC 。
21.(本题12分)已知函数f(x)=Asin ωx+Bcos ωx,(A,B, ω∈R 且ω>0),若f(x)的最小正周期为1,且当x=121时f(x)取得最大值2。
(1)求f(x)的解析式;(2)在[0,1)内求f(x)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单调性; (3)在区间[613,3]上是否存在对称轴,若存在请求出对称轴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本题满分14分)如图:扇形的半径为1,中心角为3,请设计一种方案,使得扇形内接矩形的面积最大,求最大值,并说明理由。
(内接矩形是指矩形的四个顶点都在扇形的弧上和半径上)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8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C2、D3、A4、B5、C6、B7、C8、A9、D 10、C 11、D 12、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3、37 14、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15、21[f(a)+f(b)]≥f(2+b a )a 2+b 2≥2ab 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 16、f(4)=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至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共74分) 17、解:(1)∵tanA=-41∴∠A 为钝角 ………………………………2分 即A=π-arctan41……………………………………5分 (2)2417=2111+161=1tan 21+tan =cos cos sin 2cos +sin =cos cos sin 2122222A A A A A A A A A A …12分 18、解:(1)(法一)连接AB ,得向量AB =b -a由三解形的中位线及平行向量得MN =2(b -a) (法二,可用坐标法) ……3分 (2)(法一)|MN |=2|b -a|,||a|-|b||≤|b -a|≤|a|+|b| 即|MN |∈[2,6](法二)|MN |=2)cos(45=)sin 2(sin +)cos 2(cos 22βαβαβα∵|cos(α-β)|≤1 ∴2≤|MN |≤619、证明:设a ≤0, b ≤0, c ≤0 ………………3分 则有a+b+c ≤0 而a+b+c=(x 2-2y+2π)+(y 2-2z+3π)+(z 2-2x+6π) =(x -1)2+(y -1)2+(z -1)2+(π-3) ……………………8分∵(x -1)2≥0 (y -1)2≥0 (z -1)2≥0 π-3>0 ……………………10分 ∴a+b+c>0与a+b+c ≤0矛盾∴原命题正确 ……………………12分 20、解:(1)如图∵AC =OB ,由向量的加法法则得OA +AC =OC ……………………3分∴OC =OA +OB ,|OC |=°60cos |||2)(+)(22OB OA OB OA =1 …………5分(2)如图,设OC =m OA +n OB ,(m, n ∈R)∴OA ≠0, OB ≠0 ………………7分∴OC ·OA =m OA ·OA + n OB ·OB 即5×1×23=m -21n 5×1×0=2m+n⇒m=3310 n=335 ∴OC =3310OA +335OB …………………12分 21、解:(1)f(x)=22+B A Sin(ωx+θ) Cos θ=22+BA A Sin θ=22+BA B[θ∈[0,) 则ω=2π,22+B A =2,Sin (122π+θ)=1,θ=3π………………4分 ∴f(x)=2Sin(2πx+3π) (2)当2k π-2π≤2πx+3π≤2π+2π,即k -125≤x ≤k+121 k ∈z 时增 …………5分 当2k π+2π≤2πx+3π≤2π+23π,即k+121≤x ≤k+127k ∈z 时减 …………6分∵x ∈[0,1) ∴在[0,121]上增,[121,127]上减,[127,1)上增 …………8分(3)令2πx+= k π+2π, x=2k +121………………9分即1226≤121+6k ≤1236 k=5 ………………11分存在对称轴x=1231………………12分22、解:如图(一)取AB 上一点P ,连OP ,作矩形PQRS 设∠POA=θ(0<θ<6π) ………………1分 在△POS 中,∠OSP=65πPS=2Sin θ …………………2分 ︵OS=2Sin(6π-θ) 在△OSR 中RS=OS ………………3分S 1=PS ·RS=4Sin θ·Sin(6π-θ) ………………4分=2[Cos(2θ-6π)-Cos 6π]≤2-3 当θ=12π时取等号 ………………6分(合计6分)如图(二)取AB 上一点P ,作矩形PQRS 设∠POA=θ,(0<θ<3π) ……………………1分 在△PSO 中,PS=Sin θ在△PQO 中,∠POQ=3π-θ ∠PQO=32πPQ=332=32)3(πSin θπSin Sin(3π-θ) S 2=PQ·PS=332Sin θ·Sin(3π-θ) =33[(Cos(2θ-3π)-Cos 3π] ≤33(1-21)=63 当θ=6π时取等号 …………………………6分(合计6分)︵S 1-S 2=6147144=63712<0 即S 1<S 2∴如图二的矩形面积最大为63…………………………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