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铁缨教授简介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探索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探索*马莉燕,丁伟*,王葆华,赵义来,白令安,温淑女,杨金豹(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一、概述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070901)属于地质学(0709)的二级分支学科,涉及相关的课程包括“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岩石学”“矿物学与岩石学”“环境矿物学导论”“成因矿物学概论”“岩石显微结构分析”“岩矿物理化学”等10门课程[1]。
其中,矿物学是研究矿物化学组成、内部结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形成和变化的条件、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形成与演化的历史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2-3]。
岩石学主要研究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和分布、岩石成因和形成环境等[2-3]。
无论从事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是勘探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或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都需要有矿物岩石学的基本理论[2]。
因此,在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的地质类工科专业,包括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将“矿物岩石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4]。
结合矿物岩石学专业性强、知识点多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以MOOC课的形式在线授课,尽管已有少量矿物岩石学相关课程MOOC的教学改革探索[5]。
然而,截至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能搜索到《矿物岩石学进展》《岩石学》《结晶学与矿物学》等有些相关性课程,而缺少《矿物岩石学》的在线课程。
2019年国家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关于一流课程的5类推荐类型中,有2类就是与线上课程有关的,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可以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故此,《矿物岩石学》在线课程建设是本课程改革建设的主摘要:为响应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校《矿物岩石学》课程组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地区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天津市 天津市 天津市 天津市 天津市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河北省 山西省 山西省 山西省
所属学校、院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大学文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待定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江西省 江西省 江西省 江西省 江西省 江西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湖北省
南昌大学理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英国文学 微机系统与接口、自动化学科概论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大学物理(系列)
人中黄的质量控制及其体外抑菌、抗流感病毒(H1N1)的研究

人中黄的质量控制及其体外抑菌、抗流感病毒(H1N1)的探究为了解决人中黄问题,人们对于其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旨在找到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探究其药理作用。
探究结果表明,人中黄质量的曲直与其内部湿邪蕴积的程度有很大干系。
通过专注选择用于探究的人中黄标本,并对其进行外观、气味、感受和药用特点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筛选出质量上乘的样本。
在对人中黄的体外抑菌作用探究中,探究人员提取了人中黄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抑菌试验。
结果显示,人中黄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一些常见的病原菌和致病菌有较高的抑止效果,特殊是对一些耐药菌种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这表明人中黄可能成为一种新型自然抗菌剂。
此外,对于人中黄的抗流感病毒(H1N1)的探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探究发现,人中黄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对H1N1病毒有较好的抑止效果。
这为开发流感疫苗或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尽管人中黄在质量控制以及体外抑菌、抗流感病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探究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起首,在对人中黄的质量控制中,仅凭外观、气味等感官评估依旧存在主观性的问题,需要更加客观、科学的评判方法。
其次,体外试验结果仅能反映人中黄在试管中的抑菌、抗病毒能力,尚需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明确其在人体内的药理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人中黄的质量控制及其体外抑菌、抗流感病毒的探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选择。
然而,仍需加大探究力度,不息深度开掘人中黄的潜力,为人们的健康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人中黄在体外抑菌和抗流感病毒方面显示出潜力,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特殊是对耐药菌种和H1N1病毒的抑止效果较好。
然而,人中黄的质量控制仍存在主观性问题,需要更加客观、科学的评判方法。
此外,尚需进行临床试验,以明确其在人体内的药理作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加大探究力度,深度开掘人中黄的潜力,有望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选择,解决健康问题。
人事动态

1.8.2010– 31.7.2012
Dr. John A. Buswell
Senior College Tutor, Shaw College 逸夫書院資深書院導師
1.8.2010– 31.7.2012
Mr. Chan Andrew Yiu Yung 陳燿墉
Adviser (honorary), Faculty of Medicine 醫學院名譽顧問
Visiting Scholar (honorary), Dept of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s 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名譽訪問學人
17.6.2010– 16.6.2011
Dr. Hou Zhibo 侯志波
Research Associate (honorary),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生物醫學學院名譽副研究員
1.6.2010– 30.6.2010
Dr. Philip L. Wickeri 魏斐立
Research Associate (honorary), Divinity School of Chung Chi College, Dept of Cultural & Religious Studies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崇基學院神學院名譽副研究員
22.6.2010– 21.11.2011
Prof. Chung Kim Sau 鍾劍修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Economics 經濟學系客座副教授
30.6.2010– 30.8.2010
Prof. Chan Chok Wan 陳作耘 Honorary Clinical Professor, Dept of Paediatrics 兒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
发现榜样,传承向上的力量

发现榜样,传承向上的力量作者: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08期发现榜样,传承向上的力量策划:本刊编辑部树高千尺,必有根基;水流万里,定有源泉。
一位教师从初登讲台到成长为业内翘楚,除了外在的种种影响之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的内心——一个人的内心,就像一棵树的根系,或一条河的源头。
一个人行走的方向,取决于他的心指向哪里;一个人能走多远,则取决于他内心的动力有多大,能量有多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首都基础教育界涌现出很多非常优秀的教师。
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像天上的星星一般璀璨,他们的师德光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教师前行的路——霍懋征老师是“爱的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当年的淘气包几十年后还喊她“亲娘”;孙维刚老师被誉为中国数学教育之父,是学生眼中的“慈父”;丁榕老师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学生,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王能智老师身为教研员,给予弟子们的不只是教书的真本事,还有做人做事的准则;万平老师不仅用教育温暖自己的学生,还跨越千山万水,为全国各地有需要的老师送去教育的温暖;李银环扎根培智学校30年,以无私和奉献为烛,照亮折翼天使们的心灵……榜样并不遥远,师德更需传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肯发现,身边就会有榜样。
张忠萍校长以德高业精的老领导、老教师为榜样,不断丰富“让儿童快乐成长”的核心理念及其内涵;曹彦彦校长以德高望重的教研员王能智老师为榜样,带着老师们“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赵利剑老师以李明赞老师和陶澄老师为榜样,追求为人和做事的简单而纯粹;田学奇老师以师傅吴正宪老师为榜样,走进数学教育之门,走进学生心灵之门;王翠霞老师以自己中学时期的班主任白志峰老师为榜样,用心守护,用爱培养,在学生生命中留下温暖的印记……这些老师和他们的榜样的故事彰显了传承的力量,就像那首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就是以优秀教师为榜样,锤炼业务,涵养师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导师信息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E_mail地址学历教学研究方向专业名称毕业院校蔡大勇男1970.01教授dayongcai@si博士研究生高温合金性能优化;铁素体的控轧控冷材料学燕山大学崔占全男1949.01教授cuizhanquan@大学本科压力容器;轧辊材料金属学及热处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付瑞东男1968.05教授rdfu@.cn博士研究生钢的微合金化;高锰高氮钢;搅拌摩擦焊材料学燕山大学傅万堂男1966.12教授wtfu@.cn博士研究生钢的超细化与微合金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金高聿为男1962.09副教授ywgao@.cn博士研究生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景勤男1958.03教授jingqin@.cn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相变材料学燕山大学属廖波男1955.01教授laorll@yahoo.博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材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文昌男1962.01教授wcliu@ysu.ed博士研究生铝合金变形织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戚力女1978.01副教授qili@.cn博士研究生计算机模拟材料学中科院金属所钱立和男1963.08教授lhqian@ysu.博士研究生材料强度与破坏/生物力学材料学中科院金属所料沈德久男1955.05教授sdj217@sina.com博士研究生材料表面改性与强化材料学燕山大学王明家男1960.03高级工程师mingka@ysu.博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材料及工艺材料学燕山大学系王青峰男1967.01教授wqf67@ysu.e博士研究高性能能源用钢\加工制造工材料加工华中科技大学生艺学\材料计算与模拟\工程金属材料系王天生男1963.01教授tswang@ysu.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肖福仁男1966.03教授frxiao@ysu.e博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焊接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徐瑞男1961.04教授xurui@ysu.ed博士研究生金属凝固理论与技术铸造哈尔滨工业大学杨庆祥男1962.06教授qxyang@ysu.ed博士研究生金属表面强化及其数值模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苑辉男1962.11副教授HuiYuan@ys博士研究生激光表面处理、先进结构材料变形与疲劳、金属材料高压热处理材料学燕山大学张春玲女1972.03副教授zhangchl@ys博士研究生耐候双相钢;铁素体杂质材料学燕山大学张福成男1964.08教授zfc@.cn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及其介观变形理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张静武男1950.06教授zjw@.cn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及表征材料学燕山大学无机非金属材何巨龙男1958.06教授hjl@.cn博士研究生功能材料金属材料燕山大学李工女1968.12副教授gongli@.cn博士研究生非晶态合金结构及相变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李伟女1976.09副教授nano@ysu.ed博士研究生磁性纳米结构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燕山大学梁波男1968.12教授liangbo1205@博士研究生纳米功能材料材料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料系刘世民男1960.01教授lsm@博士研究生浮法玻璃质量控制与优化、功能薄膜材料学燕山大学罗永安男1972.02副教授slluoya@.cn博士研究生宝石学矿物学中国地质大学马明臻男1955.05教授mz550509@ysu.博士研究生复合材料,大块非晶合金材料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田永君男1963.03教授fhcl@博士研究生功能材料与器件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王明智男1953.04教授wmzw@.cn大学本科超硬材料及超硬复合材料金属材料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王艳辉男1963.02教授chyclwyh@so博士研究生金刚石及相关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邢广忠男1956.11教授gzxing@.cn博士研究生超硬材料材料学英国赫尔大学于栋利男1961.11教授ydl@博士研究生新型功能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材料学燕山大学于凤荣女1975.05讲师yfengrong@163.com硕士研究生热电材料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于万里男1959.02教授wlyu@.cn博士研究生宝石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东北大学臧建兵女1968.08教授zangjianbing@1博士研究生超硬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赵洪力男1960.09教授zhaohongli@ysu博士研究生硅酸盐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赵玉成男1967.01副教授yczhao@.cn博士研究生功能陶瓷、超硬磨具及相关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材料李葵英女1954.05教授kuiyingli@ys博士研究生光电子材料物理化学吉林大学物理系刘日平男1963.11教授riping@.cn博士研究生亚稳材料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苏治斌男1972.02副教授suzb33@.cn博士研究生纳米材料物理电子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王文魁男1937.03教授wkw19782000@yahoo.co博士研究生非平衡相变材料日本东北大学温福昇男1981.12讲师wenfsh@.cn博士研究生凝聚态物理兰州大学孙宝茹女1976.09讲师sunbaoru@ysu.e硕士研究生大块非晶凝聚态物理吉林大学向建勇男1976.8副教授Jyxiang@ysu.ed博士研究生中科院物理所张瑞军男1962.02教授zhangrj@ysu.博士研究生电子材料;纳米摩擦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清华大学张湘义男1966.03教授xyzh66@yahoo.博士研究生纳米晶及非晶材料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高分子材料系李青山男1954.08教授qsli@博士研究生聚合物/无机矿物纳米复合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华大学李青松男1977.08助教easelee@.cn硕士研究生高分子加工设备材料学湖南大学彭桂荣女1973.06副教授gr8599@yahoo.c博士研究生复合材料材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成波男1979.01助教chengbozhang@硕士研究生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吉林大学张海全男1969.01副教授hqzhang@ysu.ed博士研究生有机高分子/无机杂化发光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吉林大学张振琳女1979.01助教leafzzl@163.com硕士研究生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西北师范大学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林耀军男1968.07教授yaojun8l@ya博士研究生纳米晶/超细晶材料快速凝固理论与技术/电子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美国加州大学柳忠元男1965.03教授liuzy0319@yaho博士研究生磁性材料凝聚态物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王利民男1973.01教授limin_wang@博士研究生玻璃化转变与非晶态物理凝聚态物理中科院物理所谢燕武男博士研究生徐波男1971.11教授bxu@博士研究生材料物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闫志刚男19830720助理实验师yzg720@163.com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于鹏飞男19841001助理实验师yupengfei1984@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张兵男19830824助理实验师icesharpkkk@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张春祥男1980.03研究实习员zhangchunxiang@.cn大学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燕山大学张明男1963.08教授zhm@博士研究生金属材料及其介观变形理论材料学燕山大学张世良男1973.05高级实验师zhangshiliang@大学本科材料计算模拟无机非金属材料燕山大学温斌男1976.7教授wenbin@ysu.博士研究生极端条件下的材料制备及模拟材料加工大连理工大学张新宇男副教授xyzhang@ysu.ed博士研究生材料性能预测模拟材料学燕山大学材料综合实验室缑慧阳男1977.03实验师gouhuiyang@大学本科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燕山大学高振山男1952.02实验师中专金属材料铸造黑龙江省机械制造学校胡文涛男1978.02助理实验师qilianbao1978@硕士研究生功能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黄浩男1977.09实验师huanghao1977@硕士研究生超硬材料材料学燕山大学李慧女1962.08高级工程师lihui@88mail.ys硕士研究生电子显微分析材料工程燕山大学李晓普男1981.12助理实验师lxpcn@ysu.ed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刘建华男1963.01高级实验师ljh10@ysu.ed大专金属材料金属热处理燕山大学吕英怀男1952.12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交通大学王鹏男1982.04助理实验师gpawang@qq.com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王艳女1960.02高级实验师wangyanysu@ya大专材料组织检验分析机电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王玉辉男1978.11助理实验师yhwang@ysu.硕士研究生大型铸锻件材料学燕山大学吴来磊男1980.05助理实验师wll@.cn硕士研究生表面处理材料学燕山大学杨雪梅女1964.09高级实验师yxm0591@si大学本科特种玻璃物理学河北师范大学于金库男1962.06研究员yujinku@ysu.ed博士研究生电化学和表面改性物理化学燕山大学张克勤女1962.12高级实验师zkq1006@ya硕士研究生材料物理性能分析测试物理东北师范大学郑春雷男1981.05zhengclysu@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邹宏霞女1969.01高级实验师zouhongxia@88mail.ysu.ed大学本科衍射分析硅酸盐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行政高伟男1979.05研究实习员gaow@ysu.ed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闫淑兰女1967.01研究实习员大学本科燕山大学李英梅女1983.03lym_0202@y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曲明贵男1978.09助理研究员qmg@ysu.ed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王国伟男1975.09讲师wgw@ysu.ed大学本科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燕山大学王丽萍女1961.07教授wlpcl@ysu.ed大学本科轻工机械设计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杨博涵女1981.03助教ybhcl@ysu.ed大学本科英语燕山大学袁云岗男1980.02助理研究员yungang@ysu硕士研究生材料学燕山大学张亚丽女1956.02小教一级教师中师中文齐齐哈尔师范学院。
纪检监察十讲
纪检监察十讲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会议强调,要着力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在多年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央企国企基础上,拟如下方案,供参考。
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刘经宇北京市纪委研究室主任
王鹏北京市纪委第八纪检监察室原主任
第二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唐学智中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综合处处长
第三讲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
修晓波中纪委驻全国政协机关纪检组副组长
石见元中纪委驻原国家工商总局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第四讲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任铁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
高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察局副局长,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
书长、副研究员
第五讲深化政治巡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田明海北京市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
李艺财政部巡视办二处处长、中纪委监察部北戴河培训中心教务处长
第六讲问题线索处理与执纪审查谈话
王希鹏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研究员
李华中信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监察部主任
第七讲纪检业务能力提升
孙飞中纪委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李志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第八讲案例教学--长征精神与从严治党
江英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高平国防大学教授
第九讲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陈珂国资委纪委政策研究室处长
李本刚中纪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纪检监察报》原社长
第十讲纪检监察信访工作
亓光森北京市纪委市监委第十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王辛敏中纪委原副局级巡视员,中国人民银行原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427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桂青,倪秀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80早在1997年就有研究显示,在粗大运动能力下降前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 )患者的复杂精细运动控制能力已出现渐进性下降,这表明复杂运动功能测试可早期识别MCI 患者[1]。
且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 )可能先于MCI 发生前的15年出现,而步速减慢可能萌芽于MCI 发生前的12年[2]。
2013年,Verghese 等[3]提出了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otoric cognitive risk,MCR ),即老年人在没有任何痴呆和运动障碍的情况下同时存在SCD 和步速减慢,是一种新型痴呆前综合征。
MCR 已被证实可用于预测痴呆及其他老年不良事件。
其诊断标准以MCI 为模型,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与MCI 不同[4]:(1)MCR 用步速测量代替认知测试,诊断不需要神经心理学评估,这无疑扩大了MCR 在资源不足的临床环境中检测认知风险的实用性;(2)虽然MCR 和MCI 的个体间存在重叠,但无论是否剔除MCR 中的MCI 患者,MCR 均可预测痴呆的风险。
此后MCR 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发现,认知与步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梳理了MCR 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并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关于MCR 的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和指导。
流行病学患病率多中心研究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MCR 患病率为6.5%,且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5]。
Maggio 等[6]报告65岁及以上的欧洲和美国老年人MCR 患病率约为8.0%和7.0%,而在平均年龄为72岁的日本社区老年人中MCR 的患病率为6.3%。
我国北京地区≥55岁人群的研究显示MCR 发病率为9.6%,并与年龄呈正相关[7]。
危险因素Semba 等[2]认为MCR 与低体力活动和肥胖呈正相关,教育程度越低者患MCR 的风险越大,黑人的患病风险可能高于白人。
浅谈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务院、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并积极寻求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在一定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商业银行如何摆脱传统束缚,正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寻求对策,有效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困难对策1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1.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跟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做的不够规范,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有些中小企业不按时归还商业银行贷款,故意隐瞒正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信息,更有甚者,故意将结算账户在其他银行开户,这使得商业银行更加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资信状况,严重挫伤了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并由此产生惧贷惜贷行为。
1.2中小企业管理方式不科学,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有限,管理方式不科学,家族式管理现象比较突出,致使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内在发展动力,市场竞争能力差。
还有部分中小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利润水平下降。
1.3中小企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担保存在一定困难。
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自筹资金有限,生产规模较小,经营发展模式也较单一,大多数都是自产自销。
在发展理念、制定长远计划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对市场行情的波动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产品生产出来,一旦没有通畅的销售渠道,就容易产生货物积压,致使中小企业因欠缺资金而无法正常生产,进一步导致资金短缺的状况,影响企业的发展。
1.4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经营利润无法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担保难。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人工资、物价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使得本来就资金紧张的中小企业成本进一步加大,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削弱。
如何更好地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_任铁缨
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以下简称“《制定条例》”)有关规定,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重申要“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据此,本文谈几点认识,意在体现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规,法规必成体系,体系必须到位的逻辑关系。
一、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与以往有关规定相比,《制定条例》的亮点之一就是对党内法规的起草主体、制定主体、审批主体都界定得很清楚,其中包括“两个层级”和“多元主体”,故不存在相关主体缺位的问题。
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有利于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无权制定、越权制定、重复制定等无序制定现象,确保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既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发挥其部门和各地方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然而,这些界定不过是思考制定权限问题的一个层面而已。
换言之,就是这些主体界定得清楚不清楚是一回事,而这种主体设置合理不合理、合情不合情则是另一回事。
从这个视角看问题,在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上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对此,笔者仅以“中央党内法规”这个层级为例,就其制定权限和审批权限做些简要的分析。
(一)关于“中央党内法规”的制定权限《制定条例》第三条规定:制定“中央党内法规”这个层级的主体只能是“党的中央组织”。
接下来,又明文规定并列举六项为党的中央组织的专属制定权。
当然,这样的规定是可以的,但细分析起来还是确有值得商榷之处。
这是因为根据党章规定,“党的中央组织”有六个之多,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党的中央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等,其中,“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虽然这六个组织都属于党的中央组织,但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组织,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在“中央党内法规”制定权限上不加区别而笼统地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话,那是很值得推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任铁缨教授简介
任铁缨,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党内监督问题专家。
长期从事党的建设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在2003年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起草工作。
主编和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经典著作选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时期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程》等教材的编写。
个人主要著作有《在总书记岗位上的张闻天》(用笔名发表)、《论共产党员标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十讲》等。
同时在《中共党史研究》、《党建研究》、《人民论坛》、《学习时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其中有1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
(讲座提纲)
三大问题:
一、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的现状
(一)主要问题
(二)基本特点
(三)现实状况
二、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的理念
(一)发展民主
(二)健全法制
(三)分解权力
三、权力运行与社会监督
(一)社会监督不可缺位
(二)社会监督不可随意界定
(三)社会监督不可替代
(四)社会监督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