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大事记(琴心版)

合集下载

南京历史大事

南京历史大事

【范蠡筑越城】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

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

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

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

同年九月,在朝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呼声中,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孙权以其兄孙策的长沙桓王故府为皇宫,规划并建造了周长约11公里的建业都城。

【南唐立国金陵】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

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

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

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

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

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

西据石头牵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

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

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

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

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

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

南京历史事件大全

南京历史事件大全

南京历史事件大全导语: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南京的历史事件,带您一起回顾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苦难。

一、建都南京(公元229年)公元229年,吴国孙权将都城迁至南京,标志着南京的建都历史开始。

南京成为六朝时期最重要的都城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

二、南京城(公元1368年)公元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将南京筑为明朝的都城。

南京城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步,也为南京奠定了其国家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三、明宣德宫(公元1420年)宣德宫是明朝皇帝朱棣在南京所建的皇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之一。

宣德宫的修建不仅显示了明代建筑的独特风格,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繁荣和文化盛世的景象。

四、中外租界(19世纪)19世纪末,南京成为中国的开埠城市,形成了中外租界。

南京租界的建立,标志着南京与外国各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兴盛,也为南京的现代化进程打下基础。

五、南京大屠杀(1937年)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发生了著名的南京大屠杀。

这场屠杀导致数十万无辜平民和军人惨遭杀害和强暴,成为二战期间最大的一起战争暴行之一。

这场血腥的历史事件给南京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

六、南京大学(1902年)1902年,江宁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在南京成立,标志着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

南京大学的创办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公铁两用桥,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

这座桥横跨长江,连接南京市区与南京新区,成为南京的城市地标之一,也是中国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八、南京青奥会(2014年)2014年,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南京展示城市形象和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机遇。

南京大屠的历史叙事

南京大屠的历史叙事

南京大屠的历史叙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叙事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为南京大屠杀事件或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指日本侵略军在1937年至1938年期间对中国南京城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抢劫行为。

这一事件被世人广泛认定为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以下将回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并探讨其对世界历史及今天的影响。

南京大屠杀始于1937年12月13日,当时日本军队攻陷了南京城,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暴行。

在接下来的6周时间里,数十万平民和无辜的中国士兵遭到了残忍的杀害和性虐待,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无比的恐怖和绝望之中。

另外,日本军队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纵火和破坏行为,使得南京城几乎完全毁灭。

据历史学家的估计,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30万。

这一事件在1938年被曝光后,引起了全球舆论的高度关注。

许多记者和外交官目睹了暴行并将其报道给国际社会。

然而,由于日本政府的封锁和虚假宣传,许多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规模和严重性感到怀疑。

直到二战结束后,各种证据和目击者的证词才逐渐浮出水面,证明了这一可怕事件的发生和规模。

南京大屠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意味着日本军队的野蛮和侵略的本质,使得中国人民坚定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

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象征,鼓舞了整个中国人民持续抗战的信念。

其次,南京大屠杀加深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罪行和人权侵犯的认识。

这一事件使得国际社会对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害者的责任和义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国际刑事法和人权法的发展和完善也受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启发。

南京大屠杀的叙事使得南京成为世界和平与正义的象征之一。

为了铭记这一惨痛的历史,南京设立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证据。

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悼念遇难者并警示后人。

南京大屠杀作为一段残酷而黑暗的历史,提醒着我们珍惜和平,珍惜人权的重要性。

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深入研究和传承,我们希望能够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和谐的世界。

历史的日记记录南京大屠杀

历史的日记记录南京大屠杀

历史的日记记录南京大屠杀一九三七年,南京,一座曾经的古都,如今却被残忍的屠杀洗礼。

这场历史上的不幸事件一直以来被广泛记录,为后世人所铭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览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日记,展现令人震撼的细节以及这段惨痛历史的深远影响。

日记一:1937年12月13日今天我在南京的城墙上观望了一场我的眼睛一生难忘的景象。

不远处,日本军队以残暴的方式侵略并占领了我深爱的城市。

我看见无辜的平民疯狂逃避,街道上充满了惊慌失措的人们和尖叫声。

军队无情地扫射着无辜百姓,血肉横飞,死亡已经到处。

日记二:1937年12月15日听闻日本军队对此处的居民进行了一系列不人道的暴行,我深感愤怒。

他们于是烧毁了我的家,杀害了我的邻居,抢劫了我们的财物。

我不禁疑问,人类文明的进步竟然无法阻止如此野蛮的行径。

日记三:1937年12月20日我目睹了南京市内可怕的景象。

城市笼罩在死亡与毁灭的气息中,尸体堆积如山。

日本军队的士兵随意殴打、强奸和屠杀无辜的平民,哭喊声、惨叫声、武器声混杂在一起。

这是多么残忍又可怕的画面。

日记四:1937年12月30日我无法忍受这些暴行,我决定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行动起来。

我们成立了一个志愿者组织,帮助逃离南京的百姓。

如今,我们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带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为他们提供食物、水和医疗帮助。

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伤痛的痕迹,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他们带来一丝希望和庇护。

日记五:1941年1月1日我们终于迎来了南京解放的日子。

南京大屠杀是一部悲惨的历史,但它不能被遗忘。

我们必须铭记那些无辜的生命,以及我们自己的责任,确保这种罪行不再发生。

此刻,我们应该汲取教训,努力促进和平与理解,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忍的事件之一,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使我们意识到了战争和暴力的可怕性。

这场悲剧的日记记录真实而详实地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黑暗时期。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铭记那些无辜者的牺牲,并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南京历史事件大全

南京历史事件大全

南京历史事件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事件:
1. 明朝时期,朱元璋定都南京,并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2.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将南京定为都城,更名为天京,并在此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活动。

3. 辛亥革命期间,南京是重要的战场之一,对于推翻清朝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4. 中华民国时期,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并在此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活动。

5.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运动。

6. 1937年,日本侵华军队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超过30万的中国军民被杀害。

7.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突破长江天险,攻占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8.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9. 195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对于中国的交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 2005年,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成为国内首批建成运营
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为南京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

11. 2014年,南京青奥会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青奥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和观众,为南京的国际形象增添了新的光彩。

12. 近年来,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为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见证了南京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所经历的沧桑和奋斗。

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承载着众多重要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南京发生的几起重要历史事件,并探讨其对历史的意义。

一、南京建都南京建都是南京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早在公元229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就在当前南京的位置建立了建邺县,奠定了南京作为文化、政治中心的基础。

然而,真正使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是在明朝永乐年间。

永乐帝朱棣将南京定为新的帝都,改名为应天府,并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城市建设。

南京的建都不仅提升了南方地区的地位,也向世人展示了明朝的宏大力量。

二、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历史上最为黑暗和痛苦的事件之一。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国,南京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日军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暴行,包括屠杀、强奸、抢劫等。

据估计,几十万南京市民和中国士兵在这段时间内遭受了非人道的对待。

南京大屠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抗日战争宣传和战争罪行审判的重要证据。

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一项。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份条约剥夺了中国关于外交、关税和领土的主权,迫使中国向英国支付巨额赔偿,开放多个对外贸易口岸。

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南京大学校园运动南京大学校园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浪漫主义革命运动。

发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延伸和发展下,南京大学学生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要求。

这场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民主意识,并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五、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这座大桥于1968年完工,是连接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重要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扩大了南京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也象征着中国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南京大屠刻骨铭心的历史

南京大屠刻骨铭心的历史

南京大屠刻骨铭心的历史南京大屠杀:骨铭心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市实施的大规模暴行,使用了集体强奸、虐杀和烧毁等手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

以下将对南京大屠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背景1937年7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北京后,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

随着战事发展,日军于同年12月13日进入了南京市。

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成为了日军攻击的焦点。

在这次入侵中,南京市成为了南京大屠杀的现场。

二、大屠杀过程南京大屠杀从1937年12月13日持续到1938年1月,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暴行。

日军对南京市内平民进行了无差别地杀害、强奸、抢劫和纵火等恶行。

根据历史纪录,南京大屠杀期间,约有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军人遭到了虐杀,大量妇女遭到强奸,城市遭到了破坏。

无辜的人们在这次暴行中流血、哀嚎和惊恐。

三、影响与教训南京大屠杀给中国社会和国民带来了深重的伤痛。

长期以来,南京大屠杀一直被中国人民所骨铭心刻,成为了中国共同的痛楚。

然而,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悲惨记忆,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中国来说,南京大屠杀激起了国民对侵略者强烈的愤慨和反抗意识。

中国民众在南京大屠杀的阴影下,开始团结起来,坚定了抗日战争的信念。

这次屠杀事件也使得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关注度大增,世界范围内开始对侵略行为表示谴责。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对侵略行为说不的象征。

南京大屠杀也是对战争罪行的警示。

在国际法上,南京大屠杀被广泛承认为战争罪行和反人类罪行。

这一事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教育我们必须维护国际和平,坚定对战争罪行说“不”的立场。

四、纪念与教育为了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每年的12月13日,中国各地都会举行纪念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警示世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此外,中国还设立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用以展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坚决抵制战争。

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众多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起在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

一、南京陷落南京陷落是二战期间南京市发生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攻占南京,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南京陷落后的短时间内,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日军的大规模屠杀和性暴行。

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被称为南京大屠杀,震惊了世界并留下了极度深重的历史伤痛。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南京还曾是中国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里,南京作为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重要中心,先后成为孙中山先生、蒋介石先生的临时首都。

在这期间,南京见证了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变迁和国家发展的起伏。

三、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重要事件。

1957年,长江大桥正式开始修建,成为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大型铁路、公路双用桥。

它不仅串联了南北交通要道,促进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也成为当时中国工程技术水平的标志。

四、南京军事博物馆的建立南京军事博物馆的建立也是南京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该博物馆于1931年建成,是中国最早的军事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馆藏丰富,陈列了大量反映中国现代军事历史的文物和展品,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战争遗留下的伤痛。

它的成立对于记录和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五、南京残疾人辅助用品制造厂的创立南京残疾人辅助用品制造厂的创立,也是南京发生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

该厂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著名的残疾人康复机构之一。

通过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和康复设施,促进了残疾人的康复和社会融合,为残疾人权益保护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南京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上述仅为其中几例。

这些事件不仅是南京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整体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历史大事记(琴心版)发现美、记录美、体验美琴心网游华夏之江苏南京南京历史大事记(琴心版)公元前472年(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筑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后人称为“越城”,此为南京地区有城池的开始。

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大败越国,遂筑城石头山(今清凉山),置金陵邑。

“金陵”之名始于此。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废金陵邑,设秣陵县(县治在今江宁县秣陵关);又设江乘县和丹阳县(县治分别在今栖霞镇一带和江宁县小丹阳)。

三县同隶属会稽郡。

公元211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吴侯孙权从京口(今镇江)移治秣陵。

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建石头城于楚金陵邑故址。

公元229年(吴黄龙元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

同年九月,迁都建业,此为南京建都之始。

孙吴定都建业前后51年。

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平吴,改建业为秣陵,并于秣陵西南设置临江县。

公元281年(晋太康二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

南京别名江宁始于此。

又以秦淮为界,水南为秣陵,水北设建邺。

公元313年(晋建兴元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名讳,改建邺为建康。

公元317年(东晋建武元年)晋室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帝位,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公元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东晋大将刘裕攻克后秦都城长安,迁百工来建康,设立锦署(管理织锦业的机构),南京开始有织锦业。

公元420元(刘宋永初元年)刘裕称帝,改国号“宋”,为宋武帝,仍都建康,东晋灭亡。

公元446年(刘宋元嘉二十三年)六月,筑北堤,立“玄武湖”,此为南京第一次出现“玄武湖”的名称。

公元479年(南齐建元元年)相国、齐王萧道成夺取帝位,国号“齐”,都建康。

公元502年(梁天监元年)齐相国、梁王萧衍自立为皇帝,国号“梁”,都建康。

公元557年(陈永定元年)梁相国陈霸先自立为帝,国号“陈”,都建康。

公元589年(隋文帝七年)隋军攻陷建康,后主陈叔宝被俘,陈亡。

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改江宁为归化,隶属扬州。

八年(625年),改归化为金陵。

九年(626年),金陵更名白下。

贞观九年(635年),白下更名江宁。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以江宁县设江宁郡。

次年,改江宁郡为升州,辖江宁、句容、溧水、当涂四县,置浙江西道节度使兼江宁军使,领升、润、宣、歙等10州,治所设在州。

公元896年(唐乾宁三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占领升州。

6年后,被封为吴王,建都扬州。

杨吴齐王徐知诰在金陵即帝位,改姓名为李界,为南唐烈祖,国号“唐”,史称“南唐”,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并以为都。

公元975年(宋开宝八年)北宋大将曹彬攻陷江宁府,南唐后主李煜出降。

公元1074年(宋熙宁七年)王安石任江宁知府,次年,赴京拜相。

公元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宋高宗暂住江宁,改江宁府为建康府,整修城垣及行宫,作为行都。

十一月,金兵攻陷建康。

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统制岳飞先后在建康靖安镇龙湾(今下关一带)及牛斗山(今牛首山)大败金兵,乘胜收复建康。

公元1261年(南宋景定二年)周应合修成《建康志》。

公元1275年(南宋德佑元年)二月,元军攻占雨花台,升建康府为建康路。

公元1329年(元天历二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张铉修成《金陵新志》。

公元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率红巾军攻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朱元璋称“吴国公”。

公元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

次年,建成皇宫三大殿及太庙、社稷坛。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

八月,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修筑南京城垣,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完成。

公元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改南京为京师。

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死,葬于孝陵。

皇太孙朱允蚊即帝位,为建文帝。

公元1402年(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陷京师,建文帝下落下明,朱棣自立为帝,即明成祖。

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三宝太监郑和开始出使西洋各国。

此后29年间,他7次出航,到达30个国家和地区。

公元1408年(明永乐六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南京编成。

公元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

马士英、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即弘光帝,史称“南明”。

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兵入南京,福王被俘。

五月,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公元1647年(清顺治四年)在明故宫旧址建驻防城,设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驻江宁。

康熙二十一年后,定名为两江总督,辖江南、江西两省。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南巡至江宁,并祭明孝陵,以后又南巡五次。

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至江宁,并祭明孝陵,以后又南巡五次。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8月4日,英国舰队侵犯江宁,9日登陆。

20日,清政府以钦差大臣耆英、原两江总督伊里布为代表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静海寺会淡议和。

29日,耆英与璞鼎查在下关江面上的英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英江宁条约》+三款。

9月6日,清道光帝批准《江宁条约(又称《南京条约》、《白门条约》),是为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公元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江宁。

3月29日,洪秀全入城,改两江总督署为天朝宫殿,改江宁为天京。

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公元1856年(清成丰六年)9月,天京太平天国内讧。

北王韦昌辉杀东王杨秀清。

11月,洪秀全诱诛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回天京提理政务。

次年五月,石达开被逼出走。

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6月26日一27日,清政府分别与法英签订《天津条约》,辟江宁为口岸。

公元1864年(清同治三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

6日,其子洪天贵福继位,称幼天王,7月19日,天京为清军攻陷。

公元1865年(清同治四年)在南门外西天寺故址建金陵机器制造局。

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冬,创办邮政局。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3月,南京下关正式开为商埠。

夏,在下关设金陵关,准外国商轮往来南京港口贸易。

公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开始兴建沪宁铁路,于1908年建成,从上海至南京下关,长311公里。

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津浦铁路开工,1911年筑成。

从天津到南京浦口,长1014公里。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6月,南洋劝业会开幕,场内分设农业、医药、教育、工艺、武备、机械、美术、通运等馆及劝工场等,展期六个月。

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7日,清军统制徐绍桢响应武昌起义,率部围攻雨花台,失败。

11月23日,徐绍桢等指挥江浙联军进攻南京。

12月2日,南京光复。

12月29日,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废上元、江宁二县。

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月1日,孙中山解职,交还大总统印。

公元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3月,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创办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9月,美国传教士在南京开办金陵女子大学。

公元1921年(中华民国十年)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创办。

公元1922年(中华民国十一年)秋,中国共产党浦口小组成立,这是南京最早的党小组。

公元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十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南京党小组。

公元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1月15日,中山陵动工兴建,至1929年,主要工程竣工。

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

公元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3月15日,陶行知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3月24日,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以南京为首都。

6月1日,南京市政府成立。

6月6日,南京被命名为特别市。

12月4日,中共南京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公元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在南京北极阁建中国第一个气象台。

公元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8月9日,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抵达南京,与国民政府商讨合作抗日。

11月20日,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往重庆,由唐生智组织南京卫戍长官部。

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死难同胞达30万人。

公元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3月30日,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就任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长。

公元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上午9时,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受降,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受降仪式,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岗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公元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5月3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南京,住长江路梅园新村,与国民党进行了持续10个月的谈判。

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还都南京。

公元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3月19日,国民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

4月,选举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

公元1949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4月30日,《新华日报》在南京创刊。

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

9月5日一9日,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公元1952年9月9日,南京市和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为江苏省,南京为省会。

10月11日,经过院系调整,设在南京的高等院校有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林业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药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等。

公元1953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和国家主席毛泽东首次来南京,谒中山陵,为《新华日报》刊头题字。

公元1955年4月23日,在市内鼓楼岗之西的北阴阳营发掘原始社会晚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1000多件。

6月6日一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召开一届一次会议。

公元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来南京,视察了栖霞区十月村,玄武湖蔬菜社、南京无线电厂,并在市级机关大院会见了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90周年,国家副主席朱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济深率领中央谒陵代表团来南京,晋谒中山陵。

公元1957年6月27日,全面开展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

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错定为右派分子,受到处分,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纠正。

公元1958年3月10日,南京汽车制配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二个型号汽车NJ一130型载重汽车。

7月25日,江宁、江浦、六合三县划入南京市。

公元1963年10月14日,市佛教协会举行法会,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日本佛教、文化两代表团应邀参加纪念活动。

公元1966年5月13日,中共南京市委根据中央的布署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学习活动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