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论文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设计概述

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设计概述

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设计概述摘要:高层建筑是近年来的主导建筑,同时高层建筑的消防也成为社会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火灾发生时楼梯间及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的设计做了概述。

关键词:正压送风正压送风口前室合用前室正压送风机Abstract:The high-rise building is the leading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come the high building fire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social security, this paper when the fire broke out between the stairs before the room and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pressure air supply is given.Keywords: positive pressure air supply positive pressure air ports room share before befor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or room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对于一幢建筑,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当建筑某一部位发生火灾时,对非火灾部位及疏散通道等应迅速采取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使该部位空气压力值为相对正压,以阻止烟气的侵入,控制火势蔓延。

提供人员疏散所需要的安全通道。

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当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哪些部位需要加压送风;其次是确定加压风量,风压,风口的确定;最后需阐述控制方法。

一、设计人确定建筑物需要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应以《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中规定的为准。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本文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针对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的防烟位置、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加压送风口的布置和形式等设计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要点随着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并且形式多样的高层建筑。

不得不承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楼层高,结构复杂,住户较多,人员相对密集,造成起火的因素比较多。

一旦发生火灾,蔓延的途径非常多、扑救困难、疏散困难。

因此,在起火之后对人员的疏散非常重要。

作为保障人员疏散安全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增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系数,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1 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及其主要的作用火灾烟气中所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成分,以及高温缺氧等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及时排除烟气,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烟气蔓延,便于扑救火灾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当其中某部位着火时,应采取有效的排烟措施排除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使该局部空间形成相对负压区;对非着火部位及疏散通道等应采取防烟措施,以阻止烟气侵入,以利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

2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防烟位置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8.5.1条: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l00m 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1)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2)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从经济、简单、可操作性强的角度出发,优先考虑的当然是自然排烟的的排烟方式。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

2013年7月总第217期陕西建筑23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李延平 李 斌(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710048 西安)摘 要:本文针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防排烟时,设计者针对经常会采用和争论的系统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设计系统形式及解决方案,供设计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防排烟方式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排烟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目前在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风口设置、经常会采用的系统形式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最合理的系统形式及设计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供设计者进行参考。

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其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能满足《高规》8.2.2的开窗面积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部位的设置详见《高规》8.3.1的条文解释第二条表17。

1.针对目前层数不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当防烟楼梯间不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加压送风系统及其风口设置常见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1.1对于无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仅设置一套系统,其风量及风压需满足《高规》8.3.2的要求。

1.2对于有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地上、地下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其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地上、地下分别采用一套加压送风系统,地下部分设置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地上部分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自垂百叶风口,每一套加压送风系统均应满足《高规》风量及风压的要求。

第二,地上、地下合用一套加压送风系统,地下部分设置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地上部分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其加压系统风道及其风机风量均需按地上、地下两个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量之和进行计算。

结合某培训楼浅谈空调与防排烟系统设计论文

结合某培训楼浅谈空调与防排烟系统设计论文

结合某培训楼浅谈空调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暖通工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某培训楼楼暖通设计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给出了几点体会,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暖通工程设计施工质量通风系统某培训楼是办公、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总建筑面积约70000m 2 ,建筑总高度为99.1m,建筑分为裙楼一、裙楼二和塔楼3部分。

地下共3层,地上共26层,地下3层为设备用房,地下2层为车库,地下1层至地上6层为综合楼,7层以上为办公室、会议厅,多功能厅。

空调范围为除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外的其他部分,总面积约为55000m2。

1 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1.1 主要设计参数本工程夏季采用空调制冷,冬季利用锅炉供热。

制冷机组冷水、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分别为12℃/7℃和32℃/37℃,供热锅炉的进出口水温为50℃/60℃。

室内设计温度除活动展厅为26℃~28℃外,其余活动空间均为24℃~26℃,相对湿度为55%~65%。

1.2 水系统、冷热源及相关材料选择1.2.1 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分为塔楼和裙楼两个系统,采用两管制。

塔楼竖向及每层平面采用同程回路设计,裙楼采用异程式。

管道自分水器分两路接入塔楼和裙楼的空调区域,各路设水力平衡阀平衡管路阻力。

为便于管道冲洗,塔楼水平供回水主干管相连,设置冲洗球阀。

开式膨胀水箱设于主楼屋面,设计标高为99.6m。

1.2.2 冷热源及相关设备本工程计算总冷负荷为8900kw,选用3台制冷量为2637kw的离心压缩式冷水机组和1台制冷量为1044kw的螺杆压缩式冷水机组;热负荷为3575kw,采用2台换热机组制备空调用热水。

冷水系统采用一次泵闭式循环系统,对应于不同的机组,分别为三用一备和一用一备。

冷却水系统采用冷却塔开式循环系统,亦进行了相同的设置。

为降低机械噪声对塔楼办公区域的影响,在冷却塔的出风口加装了消声筒,并增设了导风板,将其上出风改为侧出风,通过改变声波的传播方向进一步减小机械噪声对塔楼的影响。

关于住宅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探讨

关于住宅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探讨

关于住宅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探讨金阳 1 朱申琳 1 池可人 21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 结合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17 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 分析探讨, 并且对加压送风系统进行定量计算, 确定不同情况风量下的土建风井尺寸, 为建筑设计前期方案供设 计简单、 快捷的数据, 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防烟楼梯间前室固定窗加压送风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Pressurized AirSupply System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JIN Yang 1 ,ZHU Shen­lin 1 ,CHI Ke­ren21Zhongtu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Dsign Co.,Ltd. 2Hebe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sign &Research Co.,Ltd.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moke Management Systems in Buildings ”(GB51251­2017)and the requirements of local standards,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building design,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s the pressurized air supply system,determines the size of civil air shaft under different air volume,and provides simple and fast data for the early scheme of building design,whi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smoke proof staircase,anteroom,fixed window for fire forcible entry,pressurized air supply收稿日期: 2021­2­8作者简介: 金阳 (1988~), 男, 硕士, 工程师; 石家庄市石纺路 95号保利国际广场H1办公楼20层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E­mail:***********************在住宅建筑中, 火灾时防烟楼梯间几乎是人们逃 生的唯一通道, 对于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53 3
() 8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 防烟楼梯间 送风口目前多采用固定百页窗式常开风 口, 而且规格 尺寸基本一致 , 造成风口送排风量的严重不平衡 , 使离 风机较远的风 口风量不足, 无法保证正压送风系统的
正压值 。 () 9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 有的建筑的
prc s ri wt te a rl sd cm ut n ad at l c r d h h t e e o o b so , ie a e i h e e a f i n d f et l i ad z w t sry e c d o a ie n v o t n s e a r a b j t f m fr e c y i e p y e e r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505 5 (B04- ) 9
( 以下简称“ 高规” 的第 837 ) . 条规定, . 机械加压送风
机的 全压, 计 除 算最不 环 道 损失 尚 余 利 管 压头 外, 应有
压, 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1防烟楼梯间为4 P -5 P ; 0 0 a a () 合用前室、 2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 封闭避难层 ( 为2 P -3 P ; 间) 5 0 a a “ 高规” 规定的余压, 应保证发生火警时, 使防烟楼 梯间压力高于前室的压力, 而前室压力高于走道的压 力, 使着火层的烟气不能进人前室和防烟楼梯间, 能有 效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 但在高层建筑竣工检测、 验收 时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在工程中比较常见。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部位所要求的余压值难以 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 其中有设计不合理的原因, 也有 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风机选型不当。按规范要求, 防烟楼梯间及前 室、 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应 由计算确定 , 当计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 应按 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 有的设计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 定, 往往导致选用的风机风量、 风压偏小, 不能满足要 求; 有的设计采用通风与机械排烟合用系统, 但施工中 未按设计要求选用双速风机; 有的建设单位不按设计

加压送风设计的若干探讨

加压送风设计的若干探讨

加压送风设计的若干探讨0 引言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各地高层建筑大量兴建,防烟楼梯间作为高层建筑中重要的火灾逃生通道,对保障人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物中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有80% 左右是由于燃烧产生的烟气使人窒息而死。

因此,在建筑物中对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采用加压送风的方式防烟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

为了防止火灾时安全疏散门无法打开的现象发生(有资料表明,当余压值在102Pa左右時,疏散门就难以打开),加压送风设计中应避免加压部位室内空间压力超压,经常采用的有余压阀泄压、采用变频技术调节送风机风量和采用风量旁通调节3 种方式调整竖井内压力大小,其中采用余压阀较简单且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文就余压阀的合理性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余压阀计算面积公式进行了优化。

1. 超压的危险性我国国家标准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以下简称“《高规》”)中8.3.7规定: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

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40Pa 至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 至30Pa。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送风部位的余压值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余压值是指在与加压送风部位相通的门关闭的情况下,足以阻止着火层的烟气在热压、风压、浮力、膨胀力等联合作用下进入加压部位,同时又不致因压力过高而无法推开通向疏散通道的门的风压值。

当压力过高(比如超过102Pa时),防火门开启困难,在火灾混乱的情况下,众多人员涌向走廊,前室(合用前室),甚至可能会产生踩踏等严重事故。

所以加压送风系统的控制区域超压是十分危险的,对于楼梯间及前室等区域进行余压控制也是必要的。

2. 超压的原因及余压阀设置的合理性探讨2.1 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根据《高规》8.3.2中规定: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表8.3.2-1 至表8.3.2-4 的规定确定。

高层建筑消防配套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消防配套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
它未 受灾 层 的 防 烟 送 风 口关 闭 ,然 后 使 用 风 机 通 过 竖 井 混 凝 土 通 道 作 为灾 层 与 上 下 相邻 楼 层 的机 械 加 压 送 风 。 由于 该 放
前室开 门与否的影响,更有利于这些楼层的防烟效果。 但是 ,如果在送风前楼梯 间、前室 的防火门处于关闭状 态 ,一旦送风则室内的压 力会骤然升高 ,走廊至前室门的开 启将受到直接影响 ,因此在每层前室都需要装配泄压阀。如
除考虑加压送 风量 的计 算中以上 因素外 ,还应考虑热压 作用对加压送风量 的影 响。另外 ,北 方地 区室外温度降低时
加 压 风量 就 需要 增加 ,而 且 建筑 楼层 越 高 ,增加 的幅度 越 大。
疏散安全和及时扑救的要求,国内、外高层建筑 设计 中被 广 泛采纳使用的是加压 送风防烟 系统 ,这种防烟方式系统保护 下 的防烟楼梯间与前室 ( 合用前室 )的安全 系数大大提高。 接下来对加压送风防烟 系统设计 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1排烟系统的了解 . 首先我们 要 明确 自然 情况 下排烟所 需要 的条件 :首先
计时计 算确定 的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 《 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
楼梯间是建筑 内人员紧急疏散 的唯一安全通道 ,而消 防队员
火规范 》所规定的数值 。每层都 需要设立一个前室常 闭式加
压 送 风 口。 当 火灾 发 生 时 ,烟 感 器 一 旦探 测到 火灾 发 生 ,就
进行扑救火灾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消防 电梯。 目前 ,为了达 到
高层建筇消 防配窖力 压 口 送风防烟系统设计
■ 朱 永 江
机 械 排 烟 、 自然 排烟 、机 械 加 压 送 风 防 烟 三种 排 烟 方式 组 成 了高层 建筑 防排 烟 方式 。 当高 层 建筑 遇 到 火 灾 时 ,防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摘要:本文对高层民用建筑中加压送风系统的作用、安装与调试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

重点介绍了加压送风系统对消防逃生功能的影响及保障功能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加压送风;安装调试
1.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及其作用
民用建筑消防工程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工程应保护建筑内部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另一方面,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工程应保护建筑物内的财物尽可能少的受到烧损破坏。

其中,保护建筑物内部人员疏散时的生命安全,是消防工作的第一要务。

为了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带,在建筑高度超过24m或者建筑层数超过9层的高层民用建筑中,应设置必要的安全疏散设施。

包括安全疏散通道、安全疏散楼梯、安全门、疏散指示照明、排烟系统及加压送风系统等。

其中加压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通称为防排烟系统。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对建筑物内部人员生命安全最大的危害是由于火灾时烟雾产生窒息作用而发生的,因此必须保证尽可能消除或减少火灾时烟雾进入到疏散楼梯或建筑物内部的避难场所,加压送风系统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加压送风系统由安装在室外(一般在屋顶)的风机、电动送风口及连接风道组成。

依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为例,当发生火灾时,由
电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命令加压送风系统自动启动,加压送风风机启动,同时自动电动打开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一定压力的室外空气送入疏散楼梯间,使楼梯间相对烟雾区域形成了正压,烟雾通过白闭防火门及楼梯间正压的作用被阻止在楼梯间外,使楼梯间内部不再进入烟雾,实现了人员从楼梯间疏散时保证生命安全的目的。

2.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关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部位高等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置部位的依据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下方简称“防火规范”)。

根据规范,在以下部位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2.1疏散楼梯间
疏散楼梯间属于防烟楼梯间,火灾时,高层建筑物内的人员要通过本楼梯间向下疏散,因此,本楼梯间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以确保安全,
2.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火灾时,消防电梯供消防人员专用,为了消防人员进入电梯时、或离开电梯时、或乘坐电梯时,没有烟雾进入电梯前室及电梯,在电梯前室内应该形成相对于火灾烟雾区域的正压空气,为此也要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2.3 封闭避难层(间)
避难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超高层建筑物内人员在发生火灾时避难使用。

对于超高层建筑,由于建筑层很多,位于建筑物层数较高部位的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疏散距离很长,人们很难快速
脱离火灾建筑。

同时,对于老少病残人员由于行动迟缓更难快速疏散到安全地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超高层建筑物内每隔不超过15层设置一个封闭避难层,用于疏散人员在疏散时休息用。

当然,避难层内也要防止火灾烟雾进入。

在避难层设置加压送风系统至关重要。

3.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安装调试要点
3.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安装要点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安装的关键在于加压送风口的安装位置及可靠性,直接影响加压送风效果。

发生火灾,人们自上而下疏散时,身体会向前下方弯曲,自加压送风口的空气应该自下方喷出,有利于人身安全。

因此,加压送风口应安装在楼梯间或电梯前室墙的下方。

机械加压送风口操作机构为电动操作机构,依靠电动机或电磁阀带动机械机构动作而打开送风口,机械机构应可靠灵敏。

在安装前,应对加压送风口进行不少于5次的动作模拟试验,每次动作都正常时为合格,才可以用于安装使用。

加压送风系统中风机、风管的安装同一般通风系统。

3.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调试要点
加压送风系统调试的关键在于确保疏散楼梯间、电梯前室及封闭避难层的正压值。

依据防火规范,机械加压送分系统送风口输出的风压应不小于以下规定:
①防烟楼梯问为40pa~50pa。

②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 为25pa~30pa。

在审查工程施工图纸时,设计“图纸说明”中应说明加压送风系统的末端风压值,当设计风压值高于上述规范中规定的上述正压值时,实际测试值应与设计值比较。

设计图纸中要求的末端风压值不得低于规范中规定的上述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对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每个送风口进行工作测试和风压测试。

这是为保证该系统具备消防逃生功能所必需的。

对某层测试时,使该层感烟探测器动作,通过消防中心启动加压送风系统风机,联动本层及本层相邻的上、下各一层电动加压送风口(对一层试验时,应联动_层、二层及地下室所有层的加压送风口),风机启动,加压送风口应打开灵活,工作可靠,测试加压送风口的输出风压,与设计值、规范值比较,应符合规定。

当测试的正压值低于规范规定值或设计值时,应检查送风系统总风量,若系统总风量满足设计值时,检查系统安装质量,是否存在漏风情况。

4.加压送风系统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加压送风系统是高层民用建筑中为保证建筑物内人员逃生安全而设置的。

但是,在施工与使用中有时出现以下问题,应该与以避免。

4.1电动加压送风口的动作不可靠。

很多厂家的加压送风口,动作不灵活,不可靠,施工调试时,应进行动作可靠性测试。

建议至少动作5次(如火灾报警规范等有
些规范中规定为1~3次,工作实践证明次数少时加压送风口动作可靠性辨别不可靠。

建议提高试验次数。

),动作应正常。

业主也应每隔一段时间对风口动作情况进行一次测试,防止发生火灾事故时,电动加压送风口该动作而不动作,使系统失去送风功能,正压效果不能形成,造成烟雾进入疏散楼梯问或避难层,使逃生人员发生生命安全危险。

4.2 对每个加压送风口的送风风压没有测试,或测试值不能达到规范值。

如果加压送风口输出的正压测试值不能满足要求,将不能保证烟雾被有效阻挡在楼梯间或避难层外,高层建筑内逃生人员就可能吸入烟雾,依然可能有生命危险,因此,应该将加压送风系统送风口输出满足要求的正压值作为消防系统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

4.3 有些物业管理单位将疏散楼梯间的门封死或锁死。

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工作电梯自动归底而不能使用,非防烟楼梯问由于会有烟雾进入也不能作为疏散通道使用,高层建筑内的逃生人员需要从疏散楼梯间向下安全疏散到安全出口。

因此,疏散楼梯问绝对不能被封死或锁死,应该确保疏散楼梯间作为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实现在火灾时建筑物内人团的安全疏散。

参考文献
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葛天文,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与施工,建设科技,200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