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

2021/6/2
3
案例3
• 国外来证规定装运期为10月,信用证11月 15日到期。我方10月21日装完,11月13日 备妥单据前去银行议付,银行拒付。我方 认为信用证尚有效,银行不应拒付,请分 析。
2021/6/2
4
案例4
• 中方某出口企业与美商按CIF纽约不可撤销即期L/C支 付条件成交,出口合同与开来的L/C均规定不准转运。 我方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将货物装上直驶目的港的班轮, 并以直达提单去议付了货款。承运船只途经某港时, 为接载其他货物,擅自将我方托运货物卸下,换装其 他船舶继续运往目的港。由于中途耽搁,加上换装的 船舶陈旧,使抵达目的港的时间比正常直达船晚了两 个多月,影响了进口方对货物的使用。为此,买方要 求开证行对议付行拒付,理由是出口方提供的是假单 据。同时,买方认为我方擅自转船是违约行为,向我 方提出索赔。问:(1)开证行能否拒付?(2)我方 是否有理?并述理由。
把步骤说清楚。
2021/6/2
14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
2021/6/2
1
案例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我国某公司向国外甲商号出口一批货物,甲商号 按时开来不可撤销即期议付信用证,该证由设在 我国境内的外资银行乙通知并保兑。我方公司在 货物装运后,将全套合格单据送交乙银行议付, 收妥货款。但是,乙银行在向开证行索偿时,得 知开证行因经营不善已宣告破产。于是,乙银行 要求我公司将议付的货款退还,还建议我方可委 托其向甲商号直接索取货款。
问:你认为我方公司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2021/6/2
2
案例2
• A与B两家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同对外成 交出口货物一批,双方约定各交货50%,各自 结汇,由B公司对外签订合同。事后,外商开 来以B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证中 未注明“可转让”字样,但规定允许分批装 运。B公司收到信用证后及时通知了A公司, 两家公司都根据信用证的规定各出口了50% 的货物并以各自的名义制作有关的结汇单 据。
国际结算票据案例分析及答案【范本模板】

1、案例分析题出票人甲将票据交付给受款人乙乙通过背书将票据转让给丙丙又将票据转让给丁丁又将票据转让给戊戊为最后持票人。
请问在这一系列的当事人之间谁是票据上的前手和后手这样的区分有何意义答①甲、乙、丙、丁、戊所处的地位是相互独立的在前者被称为前手在后者被称为后手.例如甲为乙的前手乙为甲的后手甲、乙、丙、丁均为戊的前手戊则同时是甲、乙、丙、丁的后手。
②前手与后手的区分意义在于票据上的当事人行使追索权时只能由后手向前手追索而前手不能向后手追索。
所以在前后手的关系中前手为债务人后手为债权人。
2、案例分析题1998年1月湖南天易公司与福建华茂发展公司签订了名为联营实质上是借贷性质的《联营合同》约定华茂公司向天易公司借款人民币500万元湖南交通银行衡阳某分行下简称为交行对该借款作担保并给天易公司出具了担保书。
之后天易公司签发了以浙江某服装厂为收款人到期日为1998年8月底的500万元商业汇票一张还同该厂签订了虚假的《购销合同》将该汇票与合同一并提交给农业银行某县支行下简称为农行请求承兑双方签订了《委托承兑商业汇票协议》。
天易公司告知农行拟使用贴现的方式取得资金并承诺把该汇票的贴现款项大部分汇回该行由该行控制使用。
其后该农行承兑了此汇票。
而后收款人浙江某服装厂持票到建设银行浙江某分行贴现并将贴现所得现款以退货款形式退回给天易公司后者则按《联营协议》的约定将此款项全部借给华茂发展公司.汇票到期后农行以受天易公司等诈骗为理由拒绝付款给贴现行而当天易公司要求华茂发展公司及交行归还借款时该行则以出借方签发汇票套取资金用于借贷不合法为由拒绝承担保证人责任。
请问1此案中哪些属于票据关系2此案中有哪几种非票据关系3农行和交行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答1天易公司的出票、农行的承兑、浙江某服装厂向建行浙江某分行的贴现构成了本案中的汇票的出票人、收款人、承兑人、背书人及被背书人之间的一系列的票据债权债务关系即本案的票据关系. 2在本案中存在以下几种非票据关系①票据原因关系.将套取的资金用于非法借贷是本案中一系列出票、承兑等票据行为的真正原因它们在本案中是以各种合同关系体现出来的。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1、某年我出口公司与香港M公司成交一批手钻,金额20051美元,香港A银行开来信用证,其中对运输标志即唛头的规定为T-2684A/81M144。
我方于12月30日装运后在制单时误将唛头写成J-2684/81M144。
议付行于1月21日审单时也未发现这个差错,即向开证行寄单,同时按信用证规定也向纽约偿付行进行了索偿,并收到了偿付款。
香港开证行于2月9日来电拒付,要求议付行将偿付款退还,所有费用包括电报费及利息等均应由议付行承担。
问:(1)开证行拒付理由是否成立?(2)我们应从本案例中吸取什么教训?@ (1)成立,提单唛头属提单重要信息,需与信用证规定一致,题中错误导致单证不符,开证行可以拒付。
(2)公司制单需仔细,议付行审单需严谨。
2、英国伦敦某进口商为购买我国罐头向P银行申请开出L/C,金额为60280美元。
我方银行于10月4日议付,并向开证行寄单索汇。
开证行接单后于10月28日来电拒付,理由是:“受益人未按商务合同规定分两批发货装船。
”经查我方供货人与英国进口方签订的商务合同确有分两批装运的条款。
而我方议付行检查来证并无分批发货条款,且单证相符,单单相符,故复电开证行仍要求付款,且要求保留索偿迟付款项利息的权利。
问:开证行拒付理由是否成立?我方要求是否合理?@ 不成立,要求合理。
信用证处理的是单据,开证行付款条件是单单相符、单证相符。
这里的相符是指单据表面相符,与实质贸易及合同无关。
如果提单描述的货物与信用证不符,可以拒绝付款赎单,但货物品质与合同是否相符与信用证结算无关,因此不可拒绝付款。
3、我某公司与外商按 CIF 条件签订一笔大宗商品出口合同,合同规定装运期为 8月份,但未规定具体开证日期。
外商拖延开证,我方见装运期快到,从 7 月底开始,连续多次电催外商开证,直到 8月 5日,外商才发简电开证,我方怕误装运期,急忙按简电办理装运。
8 月 28 日,外商开来信用证正本,正本上对有关单据作了与合同不符的规定。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1. 案例概述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涉及到多个国家之间的货款和支付方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国际结算的相关问题,包括汇率风险管理、支付方式选择和结算时效等方面。
2. 案例描述假设ABC国际贸易公司与XYZ国际贸易公司进行跨国贸易,ABC公司向XYZ公司销售了一批货物,货款为100,000美元。
双方商定采用电汇方式结算,结算使用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6.5人民币。
该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汇率波动对结算金额的影响。
3. 汇率风险管理在国际结算中,汇率波动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对于ABC公司来说,由于结算的货币是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可能导致结算金额的波动。
因此,ABC公司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管理措施。
例如,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结算币种为人民币,并使用远期汇率锁定,以避免汇率波动对结算金额的影响。
4. 支付方式选择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对于国际结算非常重要。
在本案例中,ABC公司和XYZ公司商定使用电汇方式进行结算。
电汇是一种快速、安全且便捷的支付方式,适用于小额货款。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选择信用证或托收方式可能更加合适。
因此,在选择支付方式时,要考虑到交易的性质、金额和买方信誉等因素。
5. 结算时效及时的结算对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本案例中,ABC公司和XYZ公司约定在货物发运后7个工作日内进行结算。
然而,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如货物运输延误等,结算时效可能会被延迟。
因此,双方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相关的延迟结算条款,以规避因延迟结算而引发的纠纷。
6. 政府政策与法规国际结算往往受到各国政府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例如,汇率管制、外汇管制和资金流动限制等政策可能对结算产生影响。
对于ABC公司和XYZ公司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法规,以确保结算的合法和顺利进行。
7. 结论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国际结算案例,深入探讨了汇率风险管理、支付方式选择和结算时效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结算票据案例分析及答案

1、案例分析题出票人甲将票据交付给受款人乙乙通过背书将票据转让给丙丙又将票据转让给丁丁又将票据转让给戊戊为最后持票人。
请问在这一系列的当事人之间谁是票据上的前手和后手这样的区分有何意义答①甲、乙、丙、丁、戊所处的地位是相互独立的在前者被称为前手在后者被称为后手。
例如甲为乙的前手乙为甲的后手甲、乙、丙、丁均为戊的前手戊则同时是甲、乙、丙、丁的后手。
②前手与后手的区分意义在于票据上的当事人行使追索权时只能由后手向前手追索而前手不能向后手追索。
所以在前后手的关系中前手为债务人后手为债权人。
2、案例分析题1998年1月湖南天易公司与福建华茂发展公司签订了名为联营实质上是借贷性质的《联营合同》约定华茂公司向天易公司借款人民币500万元湖南交通银行衡阳某分行下简称为交行对该借款作担保并给天易公司出具了担保书。
之后天易公司签发了以浙江某服装厂为收款人到期日为1998年8月底的500万元商业汇票一张还同该厂签订了虚假的《购销合同》将该汇票与合同一并提交给农业银行某县支行下简称为农行请求承兑双方签订了《委托承兑商业汇票协议》。
天易公司告知农行拟使用贴现的方式取得资金并承诺把该汇票的贴现款项大部分汇回该行由该行控制使用。
其后该农行承兑了此汇票。
而后收款人浙江某服装厂持票到建设银行浙江某分行贴现并将贴现所得现款以退货款形式退回给天易公司后者则按《联营协议》的约定将此款项全部借给华茂发展公司。
汇票到期后农行以受天易公司等诈骗为理由拒绝付款给贴现行而当天易公司要求华茂发展公司及交行归还借款时该行则以出借方签发汇票套取资金用于借贷不合法为由拒绝承担保证人责任。
请问1此案中哪些属于票据关系2此案中有哪几种非票据关系3农行和交行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答1天易公司的出票、农行的承兑、浙江某服装厂向建行浙江某分行的贴现构成了本案中的汇票的出票人、收款人、承兑人、背书人及被背书人之间的一系列的票据债权债务关系即本案的票据关系。
2在本案中存在以下几种非票据关系①票据原因关系。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国际结算是指按照国际贸易的性质和方式进行支付、清算的一种金融服务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货物和资金的流动问题,产生了结算需要。
本文将以一个国际结算案例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国际结算的具体操作和流程。
某公司在中国和美国设有两个生产工厂,分别进行着中美双向贸易。
该公司在美国进行了一批货物的出口交易,合同金额为美元20万美元。
货物发运之后,该公司在中国使用电汇的方式将货款汇入美国公司的美元账户。
在这个案例中,国际结算的主要环节包括贸易合同签订、货物发运和支付结算。
首先,在贸易合同签订阶段,双方应当明确货物的品种、数量和价格,并约定支付方式和时间等细节。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与美国公司签订了一个贸易合同,约定了出口货物的规格和价格。
其次,货物发运环节需要注意出口手续的办理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由于该公司是出口商,需要按照国家的出口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包括报关和装运等。
另外,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到达准确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也是重要的。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将货物发运到美国的目的地。
最后,支付结算环节是国际结算的核心和关键。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使用电汇的方式向美国公司支付货款。
电汇是一种很常用的支付方式,通过银行的国际汇款系统转移资金。
在电汇过程中,该公司须填写汇款申请表,提供收款方的银行信息和汇款金额等。
然后,将申请表提交至银行,完成相关手续后,银行会按照申请的金额向收款方的账户转账。
收款方收到款项后,可以通过银行进行提款或进一步的使用。
这样,货物的出口交易就得以支付结算完毕。
综上所述,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国际结算的具体操作和流程,包括贸易合同签订、货物发运和支付结算。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以保证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
归纳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及答案.doc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中国G公司(进口商)与新加坡H公司(出口商)签订进口一批纤维板的合同,金额为800万美元,分八批交货,每批100万美元,使用远期汇票付款。
合同订立后,新加坡出口商按时发来第一批货物,同时开立了八张远期汇票,每张汇票金额为100万美元。
但中国进口商的的开户银行S银行将八张汇票全部承兑并退还给新加坡出口商。
此后,新加坡出口商不再发货,同时将全部汇票转让给美国花旗银行。
汇票到期后,花旗银行作为汇票的持票人要求S银行付款。
该案导致中国G公司巨额损失。
该案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涉案的各方对金融票据缺乏应有的知识。
答:对于远期汇票付款是指出票完成后不能马上要求、而只能在规定的日期内要求票据权利的票据。
而且远期汇票承兑后不可撤销,而G公司在H公司发第一批货物就对其全部的远期汇票进行承兑,导致了必须对承诺的远期汇票进行承兑才造成了巨额损失。
2、中国青岛M公司与韩国F公司签订了一笔服装交易合同,贸易条件为FOB,金额为3万多美元,并约定信用证付款。
但F公司迟迟未开来信用证,在M公司的多次催促下,F公司答应改为银行支票付款,在装运港一手交货,一手交支票。
在M公司已备妥装运货物准备装船时,F公司却提交了一份支票复印件。
对此出口商予以拒绝。
同时,F公司也对货物包装提出新的要求,并要求将海运改为空运,答应立即寄来支票原件。
当出口商改换包装后准备空运时,要求F公司前来验货,但F公司以该批货物价格过高为由拒绝验货,最终导致出口商遭受巨大损失。
答:我方因坚持用信用证付款,这样可以降低损失同时支票只能开出一张,而F公司却提交了一份支票复印件,违背了支票的原则,同时看不到F公司的诚意。
M公司在看到这种情况就因该停止与F公司的合作。
而不是按照F公司的要求将海运改为空运,是我方一为的退让导致了合同的失败。
3、2006年6月12日,A企业与B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双方约定货款以本票支付。
合同生效后,B企业按时向A企业发货,A向其开户银行申请开立了银行本票,并转交B作为货款。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

此证虽属假远期信用证,但审度证中有关词句的含义,实际上是远期加利息的条款;如我接受,则在不能贴现的情况下势必要等到 60天后才能收汇,且 60天后汇价涨跌如何,也难预计;故应让买方改证,等其明确远期汇票能即期付款并由开证行或付款行负责贴现,而且一切贴息和费用归买方承担后,我方可接受;6、我某出口公司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销信用证一份,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加保;我公司在货物装运后,正拟将有关单据交银行议付时,忽接该外资银行通知,由于开证行已宣布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出口公司委托向买方直接收取货款的业务;对此,你认为我方应如何处理为好简述理由;7、某单位出口一批货物,合同和来证均规定为空运;发货人托运后,取得 3月 1日签发的空运单,其上注明实飞日期为 3月 17日;出口单位于 3 月 23 日持空运单向议付行办理议付时,遭拒付;问这是为什么8、我向美出口一批货物,合同规定 8 月份装船,后国外来证将装船期改为不得晚于 8 月 15 日;但 8 月 15 日前无船去美,我立即要求外商将装船期延至 9 月15 日前装运;随后美商来电称:同意船期展延,有效期也顺延一个月;我于 9 月10 日装船完毕,15日持全套单据向银行办理议付,但银行拒绝收单;问银行能否拒收单据、拒付货款为什么9、我某外贸公司向日本商人以 D /P 见票即付方式推销某商品,对方答复如我方接受 D /P 见票后 90 天付款条件,并通过他指定的 A 银行代收货款则可接受;请分析日方提出此项要求的出发点;10、.有一份信用证 letter of credit规定“数量为 6000吨,1至 6月份分批装船,每月装运 1000 吨”;该信用证的受益人在 1至 3月份,每月装运 1000 吨,银行已分批凭单付款;第四批货物原订 4月 25日装运出口,但由于台风登陆,第四批货物延迟至 5月 2日才装船运出;当受益人凭 5月 2日的装船提单向银行议付时,遭银行拒付;后来受益人又以“不可抗力”为理由要求银行付款,亦遭银行拒绝;试问在上述情况下,银行有无拒付的权利为什么11、某银行以电报开出一份不可撤销信用证,电文中并未声明“以邮寄文本为准”的字句;受益人按照电报信用证的文本已将货物装运,并备好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向当地通知行议付货款时,当地通知行出示刚收到的开证行寄到的“邮寄文本”,并以电开文本与邮寄文本不符为由拒绝议付,后经议付行与开证行联系,开证行复电亦称“以邮寄文本为准”而拒绝付款;问:在这种情况下开证行有无拒付的权利12、中方某外贸企业与某国A商达成一项出口合同,付款条件为付款交单见票后45天付款;当汇票及所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抵进口地代收行后,A商及时在汇票上履行了承兑手续;货抵目的港时,由于用货心切,A商因具信托收据向代收行借得单据,先行提货转售;汇票到期时,A商因经营不善,失去偿付能力;代收行以汇票付款人拒付为由通知托收行,并建议由我外贸企业径向A商索取货款;对此,你认为我外贸企业应如何处理13、中方某公司以CIF价格向美国出口一批货物;合同的签订日期为6月2日;到6月28日由美国花旗银行开来了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金额为35000美元,证中规定装船期为7月份,偿付行为日本东京银行;我中国银行收证后于7月2日通知出口公司;7月10日,我方获悉国外进口商因资金问题濒临破产倒闭;请问,在此情况下,我方应如何处理14、日本某银行应当地客户的要求开立了一份不可撤销的自由议付信用证,出口地为上海,信用证规定单证相符合后,议付行可向日本银行的纽约分行索偿;上海银行议付了该笔单据,并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将单据交开证行,同时向其纽约分行索汇,五天后议付收回款项;第二天开证行来电提出单据有不符点,要求退款;议付行经落实,确定本行失误,该不符点成立,但又从受益人处得知开证人已通过其他途径未用提单将货取走,且受益人现持有该批货通关的证据;试问:议付行是否可以凭受益人提交的通关证据回复开证行,拒绝退款15、我方某公司向外国某商进口一批钢材,货物分两批装运,支付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每批分别由中国银行开立一份信用证;第一批货物装运后,卖方在有效期内向银行交单议付,议付行审单后,即向该商议付货款,随后中国银行对议付行作了偿付;我方在收到第一批货物后,发现货物品质不符合同,因而要求开证行对第二份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拒绝付款,但遭到开证行拒绝;你认为开证行这样做是否有理16、中方某进出口公司与加拿大商人在2004年1月份按CIF条件签订一出口10万码法兰绒合同,支付方式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加拿大商人于本年5月通过银行开来信用证,经审核与合同相符,其中保险金额为发票金额加10%;我方正在备货期间,加拿大商人通过银行传递给我方一份信用证修改书,内容为将投保金额改为按发票金额加15%;我方按原证规定投保发货,并于货物装运后在信用证有效期内,向议付行提交全套装运单据;议付行议付后将全套单据寄开证行,开证行以保险单与信用证修改书不符为由拒付;问开证行拒付的理由对否17、某外资企业出口货物一批,买卖合同与信用证均规定为CIF 条件,货物装运后,出口企业在向轮船公司支付全额运费后,取得了由船公司签发的已装船清洁提单,但制单人员在提单上漏打了“Freight Prepaid”字样,当时正遇市场价格下跌,开证行根据开证申请人意见,以所交单据与信用证不符为由拒付货款;试分析此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中国G公司(进口商)与新加坡H公司(出口商)签订进口一批纤维板的合同,金额为800万美元,分八批交货,每批100万美元,使用远期汇票付款。
合同订立后,新加坡出口商按时发来第一批货物,同时开立了八张远期汇票,每张汇票金额为100万美元。
但中国进口商的的开户银行S银行将八张汇票全部承兑并退还给新加坡出口商。
此后,新加坡出口商不再发货,同时将全部汇票转让给美国花旗银行。
汇票到期后,花旗银行作为汇票的持票人要求S银行付款。
该案导致中国G公司巨额损失。
该案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涉案的各方对金融票据缺乏应有的知识。
答:对于远期汇票付款是指出票完成后不能马上要求、而只能在规定的日期内要求票据权利的票据。
而且远期汇票承兑后不可撤销,而G公司在H公司发第一批货物就对其全部的远期汇票进行承兑,导致了必须对承诺的远期汇票进行承兑才造成了巨额损失。
2、中国青岛M公司与韩国F公司签订了一笔服装交易合同,贸易条件为FOB,金额为3万多美元,并约定信用证付款。
但F公司迟迟未开来信用证,在M公司的多次催促下,F公司答应改为银行支票付款,在装运港一手交货,一手交支票。
在M公司已备妥装运货物准备装船时,F公司却提交了一份支票复印件。
对此出口商予以拒绝。
同时,F公司也对货物包装提出新的要求,并要求将海运改为空运,答应立即寄来支票原件。
当出口商改换包装后准备空运时,要求F公司前来验货,但F公司以该批货物价格过高为由拒绝验货,最终导致出口商遭受巨大损失。
答:我方因坚持用信用证付款,这样可以降低损失同时支票只能开出一张,而F公司却提交了一份支票复印件,违背了支票的原则,同时看不到F公司的诚意。
M公司在看到这种情况就因该停止与F公司的合作。
而不是按照F公司的要求将海运改为空运,是我方一为的退让导致了合同的失败。
3、2006年6月12日,A企业与B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双方约定货款以本票支付。
合同生效后,B企业按时向A企业发货,A向其开户银行申请开立了银行本票,并转交B作为货款。
由于B先期拖欠C企业的款项,其与该本票金额相当,于是B将该本票背书转让给了C。
但C没有按时向银行支取该本票款项,直到9月才向银行请求支付本票金额。
但银行以该本票已经过期为由拒付。
于是C转向B要求支付款项,但遭到拒绝。
多次交涉无果后,C向法院起诉B和银行,要求它们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思考:法院应如何处理C企业的起诉?答:法院因支持C公司对银行的起诉,而对B企业不进行起诉,因为B已经将本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而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制票人和受款人所以B公司已经没有责任,对银行,由于C公司本票合法法院要求银行进行付款但是C公司没有按时向银行支取该本票款项所以有一部分的损失由C自行承担,银行将会扣除耽误的时间所存在的价值。
4、H公司与G公司签订了一笔贸易合同。
卖方H出具了一张期限为3个月、付款人为Y银行的远期汇票作为要求买方付款的凭证。
H获得Y银行承兑后将该汇票转让给了W银行。
汇票到期后,W要求Y付款,该银行拒付,其理由是该银行已经接到G通知: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要求停止支付汇票。
W与Y和H 多次协商无果,于是W向法院起诉Y和H,要求其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并赔偿其延期付款的损失和有关费用。
答:Y银行要支付损失和有关费用,因为远期汇票一旦做了承兑则主债务人发生了变化即为承兑人就是Y 银行而不是H公司,又因为远期汇票做了承兑即不可撤销,则需要对其汇票进行承兑,所以银行Y停止支付汇票是不正确的。
5、中国香港K公司与大陆D公司达成买卖镀锌铁皮交易,并同意2个月付款。
K开立了一张期限为2个月的汇票,其付款人是D,但受款人是大陆C公司。
该汇票经D承兑,C于汇票到期时向D要求支付款项,但D以K没有向其发货为理由拒付汇票金额。
思考:本案中,汇票的主债务人是谁?C应不应该获得汇票款项?为什么?答:主债务人因是D;C应该获得汇票款项;因为远期汇票一旦做了承兑则主债务人发生了变化即为承兑人就是D而不是香港K公司,又因为远期汇票做了承兑即不可撤销,则需要对其汇票进行承兑,所以C应该获得汇票款项6、中国H公司向新加坡K公司出口一批货物转运德国。
新加坡商人向当地银行购买了一张银行即期汇票寄给H公司作为货款,但该汇票的付款货币是欧元。
H公司向中国银行提示,因中国银行不代垫头寸,收妥结汇及汇票的货币为欧元,还需等待中国银行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德国某银行,除了正常的邮程,加上各银行的合理工作时间,该笔货款在4个多月后才到达中国H公司。
答: 适当的选择结算的工具,根据本国的情况选择这样才能迅速的收到货款,避免资金积压,而该案例中H公司结算工具货币的选择错误导致了即期汇票相当于变成了远期汇票,因此,不同程度上地存在资金积压的问题,不利于高效使用效率。
7、某出口商遇到一位俄罗斯客户,俄罗斯客户要求出口商发货,结汇方式是OPEN BILL,不知这是什么结汇方式?答:OPEN BILL就相当于O/A。
对此一定要小心。
没有足够的把握就不能同意这种结算方式。
出口商也可以向中国信用保险公司申请短期信用险额度,如果不被批准,说明这笔生意风险极大,不能发货。
8、某出口商与孟加拉进口商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总价为14600美元,向孟加拉出口黑白电视机零配件。
付款条件一半是电汇,一半是信用证方式。
电汇时间是在发货前。
可是信用证开到了两个月,电汇款也没到。
该出口商不敢发货,但信用证里的装效期全过了,预定的舱位也一推再推。
出口商很矛盾,马上发货但电汇款未到,不发货还得承担空舱费。
这该怎么办?答:出口商应该致电给孟加拉进口商协商电汇货款的未到的缘由,同时要求信用证装期延期,要求孟加拉进口商先将电汇货款打入出口商的银行账户,再将货物进行装运,同时让进口商重新开立信用证以保证货物的顺利装运。
9、我某出口公司在广交会上与一外商签订一笔出口合同,并凭外商在广交会上递交的以国外某银行为付款人的金额为5万美金的支票在2天后将合同货物装运出口。
随后,我出口公司将支票通过我国内银行向国外付款行托收支票时,被告知该支票为空头支票,由此造成钱货两空的损失。
试分析该案中我出口公司应接受的教训。
答:(1)要有风险意识,在选择客户尤其是大额交易时,一定要先考虑客户的资信;(2)最好对第一次交易的对象选择汇票进行支付手段,而不是支票(3)在合同洽谈时应尽可能确定代收行,选择历史较悠久、熟知国际惯例并信誉卓著的银行作为代收行;10、中国A公司与德国B公司签订出口合同,支付方式为D/P 90 DAYS AFTER SIGHT。
中国C银行将单据寄出2个月后尚未收到款项,遂应A要求指示德国D银行退单,但到D回电才得知,单据已凭进口商B承兑放单。
几经交涉,B以种种理由不付款,进出口商之间交涉无果。
中国C认为是德国D错误放单造成出口商货款损失,要求D承担责任,但D对中国C的催收拒不答复。
又过了2个月,D告知中国C进口商已宣布破产,并随附法院破产通知书,致使出口商款货两空。
答:选择远期D/P时,出口商应把握的要点(1)要有风险意识,在选择客户尤其是大额交易时,一定要先考虑客户的资信;(2)在合同洽谈时应尽可能确定代收行,选择历史较悠久、熟知国际惯例并信誉卓著的银行作为代收行;(3)尽量避免远期天数与航程时间间隔较长;(4)在托收业务中最好选择CIF贸易条件;(5)D/P远期在一些南美国家被视为D/A,应事先有所准备。
11、国内某公司以D/P付款交单方式出口,并委托国内甲银行将单据寄由第三国乙银行转给进口国丙银行托收。
后来得知丙银行破产收不到货款,该公司要求退回有关单据却毫无结果。
请问托收银行应付什么责任?理由如下:根据《托收统一规则》的在托收方式下,银行只作为卖方的受托人行事,为实现委托的指示,托收银行可选择委托人指定的银行或自行选择或由别的银行选择的银行作为代收行;单据和托收委托书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别的银行寄给代收行。
但与托收有关的银行,对由于任何文件信件、或单据在寄送途中的延误和丢失所引起的后果,或由于电报、电传、或电子通迅系统在传递中的延误、残缺和其他错误,以及由于不可抗力、暴动、内乱、战争或其他所不能控制的任何其它原因致使业务中断所造成的后果,不承担义务或责任。
所以,在本案例中,托收银行只要尽到“遵守信用,谨慎从事”义务,对托收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非自身所能控制的差错,包括代收行倒闭致使委托人货款无法收回且单据也无法收回,不负何法律责任。
12、天津M出口公司出售一批货给香港G公司,价格条件为CIF香港,付款条件为D/P见票30天付款,M出口公司同意G公司指定香港汇丰银行为代收行,M出口公司在合同规定的装船期限内将货装船,取得清洁提单,随即出具汇票,连同提单和商业发票等委托中行通过香港汇丰银行向G公司收取货款。
五天后,所装货物安全抵达香港,因当时该商品的行市看好,G公司凭信托收据向汇丰银行借取提单,提取货物并将部分货物出售。
不料,因到货过于集中,货物价格迅即下跌,G公司以缺少保险单为由,在汇票到期拒绝付款。
你认为M公司应如何处理此事,并说明理由。
答:M公司应通过中行要求香港汇丰银行付款。
这是因为,香港汇丰银行在未经委托授权的情况下,自行允许G商凭信托收据先行提货,这种不能收回货款的责任,应由代收行(汇丰银行)负责。
13、中国某出口公司与外商成交一批货物,共15000套,装1500箱。
贸易条件为CIF,采用信用证方式结汇,并订明可分批(期)装运,每批500箱,分别于7、8、9月装运。
出口公司与7月份装运了500箱,顺利结汇,第二批如期装运,但数量为480箱,当出口公司向银行结汇时遭到拒付。
于是出口公司以电讯方式要求买方接受480箱,买方迟迟不做答复。
此时第三批货物亟待装运。
在未获买方对第二批货物是否同意接受的情况下,出口公司将第三批货物按期按数装船,但第三批货物的货运单据又遭银行拒付。
请问:银行的两次拒付是否有理由?答:有,因为在信用证条件下银行的付款是有条件的,银行只是在符合条件下才履行付款责任,这个条件就是受益人提供的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即单证相符;反之,开证行是有权利拒付的。
在该案例中方中国某出口公司第二装运为480箱、第三批装运为500箱少于合同所订立的货物的数量所以均为按照合同的条款进行装运,所以银行有权利拒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