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气降水及分布
降水的时空分布

夏季风越往西北势力越弱,降水越少,使年等 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明显;
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向西北方向凸出; C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夏季风 和山地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充沛; 分布密集,降水差异大。 山区地形相对高度大,坡度大,导致降水量的 垂直差异明显,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大气降水
含义 必要条件 类型 我国的 降水
等降水量线与 山脉走向平行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与海 岸线平行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与 山脉走向平行
等降水量线闭合
试描述我国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
等降水量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分布特点: 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小;
长城站
水汽凝结的条件 物质条件 3 5
水汽过 饱和 足够的 凝结核
30 25 20 15 10 5 0 0 10 15
在不降低气温的情况下, 如何才能促使水汽凝结?
克/米3
¥ Í ´ ¬ ë ø Â Ø µ ±º ×Ì Ó Æ Î ¹ Ï
动力条件
促使空 气上升 冷却 空气降温
A
B
C
20
25
30
℃
拓展
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气流也会促使空气冷却凝结
四、降水的成因分析
(1)大气环流 (2)海陆位置 (3)地形 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流性质 与来向对降水的影响。大陆东岸要考虑季风。 与周围陆地、海域的相对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距海远近对水汽输送的影响。 地形海拔高低、坡向、地形封闭、平原及山 脉的分布、走向等对降水的影响 沿岸寒、暖流性质对湿度和降水的影响。 海岸线平直或曲折、破碎,河湖、植被
大气降水···

三、大气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称降水•云滴D<100㎛标准云滴D=10㎛•雨滴D>100㎛标准雨滴D=1000㎛(一)从云滴到形成降水必备的条件1、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
2、雨滴降落到地面不至于完全被蒸发掉。
(二)云滴增长的两个过程1、云滴凝结(凝华)增长(1)云滴凝结(凝华)增长①云体上升绝热冷却,或不断有水汽输入②e≥E时,水汽凝结凝华云滴增大(2)水汽扩散转移①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同T下,E冰<E水水滴不断蒸发,冰晶不断凝华增大,这种过程称为冰晶效应。
②大小云滴共存时:小云滴蒸发,大云滴不断凝结增长。
③冷暖云滴共存时:暖云滴蒸发,冷云滴凝结。
2、云滴的冲并增长云滴大小不同,运动速度不同(1)下降时,大云滴追上小云滴。
(2)上升时,小云滴追上大云滴。
(3)带不同电荷的云滴,相互吸引合并。
(4)尾流俘获•观测表明,•在云滴增长的初期,凝结(或凝华)增长为主,冲并为次。
•当云滴增大到一定阶段(一般直径达50—70μm)后,凝结(或凝华)过程退居次要地位,而以重力冲并为主。
•在低纬度地区,云中出现冰水共存的机会较少,形成所谓暖云降水,•这时冲并作用更为重要(三)人工降水12、冷云人工降水(1)冷云:云体温度低于0度的云。
(2)冷云产生降水的关键过程:冰晶效应(3)有云不产生降水的原因:多为缺少冰晶(4)促进降水的方法①在云内播撒干冰致冷,产生冰晶。
•在1013hPa下,其升华温度为-79℃。
将干冰投入过冷却云中后,在它的周围薄层内便形成一个冷区。
②播撒碘化银,人工冰晶核,晶体结构与冰相似3、暖云人工降水(1)暖云:云体温度高于0度的云。
(2)暖云产生降水的关键过程:大小水滴合并增长。
(3)有云不产生降水的原因:多为缺少足够量的大水滴。
(4)促进降水的方法•在云内播撒氯化钠,氯化钾。
吸湿性强,吸收水分后迅速增长为大云滴。
四)降水的类型(1)雨:自云体中降落至地面的液体水滴。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10月锋消雨季亡。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形 成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 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 一场暴风骤雨。
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 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的夏季午后也常出现。例如: 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常会出现。
读图回答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 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气温/℃
30
15
600 500 4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1 4 7
300
200
100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4大气运动2-降水和降水分布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原因是
。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1)D (2)南昌。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距海远,水汽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 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 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 雪带。
(2010浙江卷)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 降水量图。完成问题。
气温℃ 30
20
10
降水 mm 气温℃ 300 30
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 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 影响,降水较少。
(2008全国卷2)阅读分析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 3800采,降水资料如图b所 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 发现有走量古代农耕遗迹, 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 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 工运河和水塘。
(2012四川卷)图中四 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 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 陆西岸纬度0°~40°范围 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 图回答问题。
(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引言降水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降水的分布和变化对于有效地管理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降水的分布和变化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释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降水的分布模式降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分布模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降水分布模式:1.极地降水:极地地区的降水主要以降雪形式存在,而且降水量相对较少。
这是由于极地地区的气候寒冷,大气水汽含量较低的原因。
2.热带降水:热带地区的降水量较高,且年降水分布相对均匀。
此处的降水主要由对流性降水和季风降水引起。
3.季风降水:季风是一种基于地球自转和大陆与海洋的温差而形成的季节性风系统。
由此产生的季风降水为很多地区的主要水资源,但也会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
4.西风降水:西风是大气环流中的一种重要风系统。
在西风带的地区,由于冷暖气团的冲击,降水量相对较高。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欧洲的英国和挪威。
5.山地降水:山地地区由于地形起伏,空气被迫上升并冷却,形成云层和降水。
山地降水量往往比周围地区更高。
影响降水分布和变化的因素降水的分布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海洋表面温度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气候系统。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降水分布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引起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降水量异常,而拉尼娜现象则相反。
2.地形:地形对降水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山地的升降气流,山脉的风险面常常会引发降水。
此外,地形也会阻挡气流,导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3.海洋表面温度: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之一,其表面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气的湿度和降水模式。
例如,热带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对气候变化和季风降水有重要影响。
4.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降水分布和变化产生持续影响。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7/9
已知下列四地都位于北半球,读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 12、13 题。
12.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均匀的是(
)
A.新加坡、罗马 B.新加坡、伦敦
C.伦敦、北京
D.罗马、北京
13.通过降水季节变化可知,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新加坡和北京
B.北京和伦敦
3/9
通常情况下,沿海与内陆相比降水比较多,但必须是在其他条件相 当的前提下,比如风向、气压、地形地势等。比如赤道地区的内陆就比回 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更多。
1.一般来说下列地区降水最多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 B.中纬度内陆地区
C.两极地区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东岸多,西岸和内陆少
B.西岸多,东岸和内陆少
C.东岸和西岸都多,内陆少
D.东岸、西岸和内陆都少
3.全球降水量最少的纬度地带是( )
4/9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中纬度地带
D.南北极附近
读等降水量图完成 4—6 题
4.b 地的降水量可能为( )
A.600 毫米
B.750 毫米
C.900 毫米
D.1 200 毫米
5.关于图中 a、b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的降水量一定大于 b
B.a 的降水量不一定大于 b
C.b 地一定位于沿海地区
D.a 地一定位于沿海地区
6.a、b 之间的降水量差值 c 为( )
A.200 毫米<c<650 毫米 B.c=400 毫米
5/9
C.c = 50 毫米Fra bibliotek9/9降水的形式
高考地理大气降水专题

15° 11°
图例
0~200米
200~500米
500~1000米
R
1000~2000米
海洋
河流
(2021四川)读图
1.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福建降水量
加强对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能力的训练,如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闭合、 弯曲、重要降水界限等,并能结合影响降水因素及具体区域背景进展成因分析。
【例1】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1〕读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分析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 大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降水增多。
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谢谢!
分析产生上述的原因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 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000 1000
40° 甲
北回归线 120°
乙
1000
墨 西 哥湾 100°
80°
图例
城市
国界线
250
分〕
10.材料一:图16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1〕请判断图16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
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10分〕。 A: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分〕; 原因: 终年受西风影响和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 〔2分〕 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2分〕 原因: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初一地理降水知识点: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初一地理降水知识点: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降雨的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分布规律:
⑴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少
⑵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少。
⑶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⑷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于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控制,带来丰富的水汽; 夏季受副高控制,多下沉气流,降水少。
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
六、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数值:①变化规律
等
②降水量的大小
降 水
疏密:密集——地区差异大;稀疏——地区差异小
量 线
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图 判 读
走向 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呈闭合形状(内陆盆地或山地)
实战演练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我国夏季午后常见的降水类型是( B )
三、降水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与纬度变化相关示意图
世界降水空间分布
大气环流
赤道多 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 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 带 信风带 季
风环流
温带多 西风带和副极
雨带
地低压
极地少 极地高气压带
雨带
东风带
大气运动状 况
上升气流为 主
下沉气流为 主
110 81.1 54.3 57.5
丙城 32
31
29
38 55 63 52 51 40
33
52
40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_冬__季_降__水_多__、_夏__季_降__水_少、 _____降_水__总_量__大______、___降__水_季__节_变__化_大____, 简述其成因。
分布特点: ①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
成因: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 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②西部的山间 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偏多
弯曲
偏少
【课堂练习4】据图 可知,A、B、C三 地降水量差异较大, 试从大气环流的角 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A地受副高和信风的 影响; B地受副高和西风带 交替控制; C地终年受西风影响。
(2)描述美国西部年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 点,并分析其成因。 (10分)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 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 析其成因。(10分)
✓海陆位置 ✓洋 流 ✓人类活动
① 风带 、
西风带,多雨(冷却凝结) 信风带,东风带,少雨
降
气压带
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冷却凝结,多雨
水
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少雨
与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水汽
大 季风 气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干燥
环 流
局地 环流
山风,气流随地形上升,易成云致雨。 谷风,暖空气上升,多降水云雾。
世界的气候(四)
之
《大气降水及分布》
形成条件
类型
影响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降水
世界
分
影
布
响
中国
等降水量线
自然要素 人类活动
一、形成条件
充足水汽
形 成 条 空气上升 件
凝结核
二、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旋涡风 旋涡风 暴雨区 暴雨区
四大降水类型的比较
类别 对流雨
近地面空气 强烈受热, 湿热空气上 成因 升,水汽凝 结,形成降 水
25 ºC
20
大致由东岸向西岸递减。
20 ºC
20 ºC 年均温线
20 º
来自印度洋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图 汽1 ,
年降水量(mm) 0 200 500 1000
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信风越来越干燥; 东岸暖流,西岸寒流
五、降水特征描述
①最大/最小降水量出现的月份及多少 ②年降水量多少 ③降水季节变化 ④雨季长短(大于100mm持续的月份)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暖湿空气沿山坡 爬升,水汽凝结 形成降水
暖锋水结湿面汽形空上冷成气抬却降在升凝水,暖台转水成湿风上汽降空中升凝水气心时结旋,绕形
强度大,历 时短,范围 特点 小,常伴有 暴风、雷电
赤道地区常 年发生,中 分布 低纬地区夏 季午后
山地的迎风坡降 水多;背风坡气 流下沉,降水显
持范续围时广间长,强多且度为伴很暴有大雨狂,,风、
著减少,甚至出
雷电
现焚风
多分布于中 形成于热带
山地迎风坡
纬地带,冷 洋面上,多 暖气流频繁 影响低纬大
交汇
陆东岸
地形雨及焚风
沿着山坡向下吹的干而热的风, 称为焚风。 焚风是山区常见的天气现象。 焚风吹来时,气温迅速升高,湿 度急剧减小。 初春的焚风,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夏末的焚风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 但强大的焚风,能使旱情加重或 增加森林火灾的风险。
迎岸风——多雨 离岸风——少雨
四处信风带 的热带雨林
西海岸荒漠
深居内陆,远离海 洋,到达水汽少
荒漠
④ 、 暖流 增湿 降 水 与 洋 寒流 减湿 流
海洋性气候分布 范围扩展
西海岸荒漠 寒流上空多海雾
⑤
降 低纬
水
与
纬 度
高纬
位
置
赤道附近形 成热带草原
沼泽地的形成
极地降水少气 候仍较为湿润
海拔高,到达 海洋水汽少等
纬度高,气温 低,蒸发弱
纬度高,气温 低,蒸发弱
⑥ 、 下 垫
水面
植被
冬季 风也 多雨
冬 季
日本海
风 五大湖
掠 台湾海峡 过 山东半岛
日本海沿岸
阿巴拉契亚 山脉西北坡 台北多雨
面 覆盖
物 情况
质 组 城市(人类活动) 湿岛效应
成
⑦ 降
沙尘暴
北方冬季大气干燥, 只刮风不下雨
水
与
天 气
暴雨
北方夏季水汽充足, 快行冷锋
多锋面、气 旋活动
下沉气流为 主
降水多少与类型
多,对流雨为主
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东岸受夏季风、台风影
响,降水较多 东西两岸降水较多;
内陆降水少 最少,但蒸发微弱,仍
为湿润地区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四、降水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影响蒸发) 影 ✓大气环流 响 ✓天 气:锋面、气旋 因 ✓地 形 素 ✓(地表物质)植被水域 下垫面
【课堂练习1】读毛里求斯略图和普莱桑斯气候图, 分析普莱桑斯降水丰富的主要原因。(6分)
20º00’
20º15’ 20º30’
路易港
河流
普莱桑斯 国际机场
300
30
250
25
200
20
150
15
100
10
50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7º30’
57º45’
普莱桑斯气候图
来自海上的东南信风带来水汽(2分)
降雨量 (毫米) 平均气温(℃)
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2分) 地处海岛,海洋性较强,降水较多。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分)
【课堂练习2】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 ①分布均匀/集中/分散状况 ②分布总体趋势(**多**少;由**向**递增/递减) ③分布规律(沿河、沿海、沿交通线等) ④数值范围与极值状况(**区域为极大/极小区域 -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等值线重点 描述②④) ⑤分布的其他特点(如形状特点)
【课堂练习3】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月
甲城 乙城
106. 95.1 105 85.3 75.6 53.2 26.8 80.8 98.6 153 49.3 44.4 49.5 58.8 70.7 90.4 66.4 51.2 51.4 40.3
迎风坡多地形雨—雪线低
山地
背风坡成雨影区—
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 形成草原景观
②
降水最多处位于半山腰—出现森林带
、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 平原
气流畅通无阻
分布面积大
水
北美中部气候变化剧烈
与
地 形
山口
水汽通道
北疆降水多于南疆 (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
河谷
水汽通道
雅鲁藏布江河谷水汽通道, 降水多并向内陆延伸
③ 、 降 沿海 水 与 海 陆 内陆 位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