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作业
一年级综合实践试卷【含答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年级综合实践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行为是一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A. 独立完成作业B. 在课堂上大声喧哗C. 拒绝与同学合作D. 在老师讲解时不认真听讲2. 以下哪个是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A. 分数B. 函数C. 加减法D. 微积分3. 一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应该达到什么水平?A. 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句子B. 能够阅读并理解复杂文章C. 能够阅读并理解专业书籍D. 能够阅读并理解学术论文4. 以下哪种行为是一年级学生应该避免的?A. 按时完成作业B. 与同学友好相处C. 在课堂上捣乱D. 尊重老师和同学5. 以下哪个是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A. 生物进化论B. 相对论C. 地球自转和公转D. 量子力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年级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2. 一年级学生不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3. 一年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4. 一年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5. 一年级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保持安静。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独立完成作业和__________。
2. 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包括加减法和__________。
3. 一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应该达到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句子的水平。
4. 一年级学生应该避免在课堂上__________。
5. 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包括地球自转和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一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2. 请简述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
3. 请简述一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
4. 请简述一年级学生应该避免的行为。
5. 请简述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小红有3个橘子,她再买2个橘子,一共有多少个橘子?3. 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有哪些?4. 一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应该达到什么水平?5. 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科学知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一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及其重要性。
《综合实践 记录我的一天》PPT课件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24年秋】

综合实践
记录我的一天
情境导入
淘气,你我该们出先门吃啦早!餐再,不我去 上学就要上迟班到的了时!间还早呢。
原来家里有钟表!
奇怪,妈妈怎么知道我上学 要迟到了呢?爸爸为什么不 着急上班呢?
钟表可以帮助 我们记录时间。
装饰表可以美化 我们的环境。
钟表可以提醒我们 按时完成任务。
有些事情接近某一个时间, 但是不准确,我想知道更多 关于时间的知识。
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在活动中,你的表现怎么样?评一评。
能用整时和半时记录自己的一天 懂得遵守时间,按时作息 能认真倾听,大胆发言
我都做到了,我真棒!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1.识钟表2.认识整时和半时
钟表的分针有的指向数字12, 有的指向数字6。
观察画面中的钟表,你发现了什么?
分针都指向12,是整时。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都指向12。 观察画面中的钟表,你发现了什么?
汉字表示:
电子表表示:
05:00
5时
5:00
电子表用数字表示时间,而不是汉字。
分针都指向6,是半时。 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分针都指向6。 观察画面中的钟表,你发现了什么?
汉字表示:
电子表表示:
05:30
5时半
5:30
电子表表示几时半,是几时在“:”前面写几, 在“:”后面写30。
记录我的一天
嘀嗒嘀嗒,时钟记录了我的一天。
你一天里通常会做哪些事情?大概在什么时间? 选几件在整时和半时做的事记录下来。 为什么选择这几件事?与同伴说一说。
时间和事情记 录得真清楚。
分享我的一天记录一天中有意义的 事情,让我更充实。
4 综合实践(课件)(共15张PPT)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1.画一画。在 下面画○。
的右边画☆,上面画□,左边画△,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当堂检测 2.看一看,填一填。
在 的( 右 )面。 在 的( 上 )面。 在 的( 左 )面。 在 的( 下 )面。
3.连一连。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4.在小女孩应该走的那边的“○”里画“√”。
左
√右
当堂检测 5.写出再过1小时钟面上的时间。
总复习
4 综合实践
回顾复习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我会认钟表了,还 能记录时间……
我会用上下、 左右、前后 介绍位置了!
我们要珍惜 时间。
回顾复习
位置
上 前
下
后
左
右
回顾复习
比大小
比较大小的方法: (1)用观察法直接比较,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哪 个物体就大,相反就小; (2)统一标准进行比较,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先将被比较的物体都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后,再判断。
5:00 (或5时)
3:30 (或3时半)
4:00 过1小时 5:00
2:30 过1小时 3:30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回顾复习
比高矮
比较高矮的方法: 比较高矮时,人或动物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矮高
回顾复习
比长短
比较长短的方法: (1)比较长短时,要将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 一端。 (2)也可以通过数格子数、数圈数来比较。
最长 最短
回顾复习
比轻重
比较轻重的方法: (1)有些物体可以用手掂一掂; (2)借助工具如天平来辨别; (3)间接法:找出几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推理 得出。
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练习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实践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综合实践练习题,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
下面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数学综合实践题。
练习一:数的增加与减少1. 小明有5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大象有10根腿,小鸟有2根腿,现在动物园里有3只大象和4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腿?练习二:数的组合与分拆1. 请用数字0、1、2、3、4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
2. 请将数字8分拆成两个数字之和,要求两个数字相加的和为8。
练习三:数的比较与排序1. 请用<、>、=来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7 ____ 52. 请将下列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2、4、1。
练习四:数的运算与推理1. 请根据以下信息推算出玲玲手里有几本书:小明有3本书,他比玲玲多2本。
玲玲还比小亮多1本书,小亮有几本书?2. 如果一只鸟站在一只鸟的头上,两只鸟站在一只鸟的头上,三只鸟站在一只鸟的头上......一直到104只鸟,一共需要多少只鸟?练习五:图形与空间1. 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 请描述一个你周围的物体的形状,并画出它们。
练习六:数的应用与解决问题1. 小明有12块糖果,他想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得几块糖果?2. 小狗跑到公园,公园里有5棵树,每棵树上有3只鸟,一共有几只鸟?通过以上的综合实践练习题,一年级的学生们可以巩固数学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提高数学水平,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奥妙。
希望同学们在解决综合实践练习题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数学的乐趣,并且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背景分析1.教材定位:《2011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对于第一学段一年级孩子来说,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和认识理解数的意义就是成功迈入数学知识殿堂的第一步。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材安排了2个大主题(可爱的校园、生活中的数)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数一数、认一认、写一写、说一说等形式整体感知数的意义。
教材对数的产生和数的作用等方面知识涉及内容还不够全面、体现面不足,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对于数的产生和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此安排了本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寻找数字宝宝的“影子”,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对数的知识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过程。
2.学情分析:知识层面: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数数的基础;对生活中的数也有较多的接触和认识;并对数字符号的书写到达了一定的熟练程度,但对数字符号抽象的过程没有亲身经历;对具体数的作用(基数与序数)认识不够,只能正确读、写0——10以内的数。
技能方面:学生能一一数数,但数数的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对于怎样才能数得又对又快没有评判的标准,还不能及时从“移物数数到点物数数”能力上进行过渡。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画图表示物体数的多少,但对数量的认识和表示还不够具体和明晰,需要在生活中找出更多实例让学生体验感知数字可以表示任何个数物体的数量,只是所用单位不尽相同而已。
3.资源环境分析:关于数的认识,除了教材知识呈现的内容以外我们还可以从有很多方面着手进行扩充和添加。
例如:找一找身边的数,说意义和用途、讲数字演变的故事、用数量词玩一次比一次大的“接龙”游戏、用数字宝宝构图等知识都可以融入进数的认识之中,以求使学生全面感受“活灵活现”的数字生活。
综上所述,我在这堂课的活动内容和活动目标上进行了如下设计:二、实践学习活动目标1.通过对各种数字符号的认识,发展学生从直观数到抽象数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发展的了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作业设计方案
总之,合理的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研究体验,培养学生的研究情感、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口述类作业和书面类作业都是一年级学生常见的作业类型,需要注意趣味性和层次性,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综合实践类作业是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综合实践类作业,涵盖认识时间、购物、测量和统计等知识内容。
除了作业的设计,我们还总结了提升作业实效性的两点注意:1、搞好家校沟通,必要时向家长解释说明作业的设想、
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需要家长协助的事项,以获得家长的支持;
2、做好总结与反馈,通过成果展示、主题交流等形式,让学
生相互研究借鉴,同时及时将作业情况反馈给家长,以便于不断改进作业方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综合实践:小小商店丨苏教版

够
不够
解决问题
我想买一个 , 至少要付几张10元?
答:至少要 付5张10元。
解决问题
用50元买货架上的 商品,可以买些什 么?
活动指南
导航图
文明购物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 每人限购1件商品。
小组交流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 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模拟购物
学习用品
9元
35元 32元
10元
4元 12元5角
( 21 )元( 7 )角
算钱、找钱
10+35=45(元) 答:一共要45元。
买一本 和一 个 ,,一共 要多少元?
算钱、找钱
买一个 , 带了40元,应 找回多少元?
40-32 = 8(元) 答:应找回8元。
解决问题
我有30元钱, 买一个 和一 个 ,够不 够?
20+11=31(元)
31>30
布置柜台 招聘员工 活动指南 模拟购物
布置柜台
学习用品 玩具 食品
招聘员工
认钱、数钱
( 60 )元
认钱、数钱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买一个 ,带了40元,应找回多少元? 用50元买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买些什么?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买一本 和一个 ,,一共要多少元?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 )元( )角
答:至少要付5张10元。 我有30元钱,买一个 和一个 ,够不够? 我有30元钱,买一个 和一个 ,够不够?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10+35=45(元)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买一个 ,带了40元,应找回多少元?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 )元( )角 答:至少要付5张10元。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买一本 和一个 ,,一共要多少元? 我有30元钱,买一个 和一个 ,够不够? ( )元( )角 我有30元钱,买一个 和一个 ,够不够? 说说你买了什么,是怎样付钱的,完成学习单。 10+35=45(元) 买一个 ,带了40元,应找回多少元? 答:至少要付5张10元。 答:至少要付5张10元。 答:至少要付5张10元。 有序购物,文明礼让,每人限购1件商品。 用50元买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买些什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摆一摆想一想》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小棒摆图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乐于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图形的特征,从而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小棒摆图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实物投影仪。
2. 学具:每人一盒小棒(红色、蓝色、绿色)、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形状相同的物品,并试着用小棒摆出这些形状。
2. 讲解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用小棒摆图形的方法。
3.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小棒摆出不同的图形,并观察、思考、创新。
4. 成果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本组摆出的图形,并讲解摆图形的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填写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摆一摆想一想1. 观察物品,找出形状相同的物品。
2. 用小棒摆出这些形状。
3. 观察、思考、创新,摆出不同的图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棒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填写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用小棒摆图形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新,发现了图形的特征,提高了数学素养。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试着用小棒摆出更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