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

合集下载

论文

论文

雷竹高产林培育【摘要】雷竹具有产量高、成林快、出笋早、笋味鲜、营养丰富、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雷竹高效培育技术主要推广早出高产、二季出笋等两项技术。

雷竹丰产高效栽培要做到选择当年雷竹为主栽品种、选择合适的造林地、注意土肥管理、疏笋养竹、合理采伐利用。

【关键词】雷竹;造林;高产培育;栽培技术雷竹(Phyllostachys nigra)又名雷公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由于其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

雷竹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笋用竹种,具有八大优势。

(1)出笋早,在亚热带几乎所有的竹种中,雷竹出笋最早,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竹笋出土。

(2)出笋期长,春笋3月初至4有底,秋冬10月至12月出笋。

(3)产量高,收入多,每公顷产笋最高可达45吨,产值可达15万元。

(4)笋味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2.74%,糖3.45%,脂肪0.52%。

(5)年年出笋,产量稳定,个体粗大,壳薄肉肥。

(6)成本低,花工少,效益高。

(7)周期短,见效快。

成竹林年年挖笋,每年有收益,新造林第二年至第三年就有收入,第四年可成林,第五年达高产。

(8)适应范围广,主要产地在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带。

1990年以来福建省屏南县、武夷山市、安溪县、华安县和龙岩市新罗区等地均先后引种栽培雷竹。

据1997年福建省经济竹种调查的不完整统计,福建已有雷竹林面积651.7公顷。

一、适生环境1、气候条件:雷竹原产地的气候特点是,年降水量125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度,1月份平均气温3.2度,极端最低温-13.3度,7月份平均气温29.9度,极端高温40.2度,全年大于10度得活动积温为5100度左右,持续230~233天,年无霜期235天左右,年日照1850~1950小时。

在雷竹的出笋期、长鞭期及笋芽分化期有较丰富的降水,有明显的春雨期、梅雨期和秋雨期。

与以上气候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地区都适宜引种。

雷竹.资料

雷竹.资料

雷竹百科名片雷竹(CV.Ventricousinternode),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

雷竹原产于浙江临安、安吉、余杭,1999年在乐山市种成功。

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实为早竹之变种。

特点1、秆高7-11米,径达4-6厘米。

节间较短而均匀,幼竿密被白粉。

出土后的竹笋经25-30天生长,成为幼竹,开始放叶,再经10-20天,幼竿竿形生长即告完成。

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

雷竹2、发笋力强。

集约经营的雷竹林,年产竹笋每亩可达到1.5-2吨。

现通过对林地覆盖、施肥、增温等措施,可使其提前至春节前后出笋,或是“二季”出笋,从而使产量的竹笋价格成倍翻番。

3、最适合生长于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麓平缓坡地或房前屋后平地,在河漫滩、半阳性缓坡也能较好生长,但在积水严重的低洼地、板结平地生长不良。

4、集约经营的雷竹笋用林,年每亩的产值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5、适宜在低海拔退耕还林地段和四旁大力发展。

优势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八大优势:①出笋早。

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雷笋出土。

②出笋期长。

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竹笋秋笋10-12月出笋。

③产量高,效益好。

雷笋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可达3000多公斤,亩产值达1万多元。

④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雷竹笋含蛋白质2.74%、脂肪0.52%、糖3.54%。

⑤连年出笋,产量稳定,个体粗大,壳薄肉肥。

⑥成本低,用工少。

肥料投资只需5%左右,培养管理用工每亩只需20个劳动日。

⑦周期短,见效快。

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

第4年可成林,第5年达高产。

⑧适应范围广。

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缓坡均适宜栽培,而且一年种竹,永续利用。

编辑本段特征形态特征雷竹的地下茎属单轴型,竹杆散生,分枝二叉。

杆高6-10米。

胸径4-8厘米,节间长15-20厘米。

杆箨光滑无毛,有较密的褐斑,无箨耳及遂毛,箨舌中度发达,两侧下延,叶反转皱折。

农民技术培训——几种常见竹类栽培管理技术

农民技术培训——几种常见竹类栽培管理技术
22
3.棕竹比较耐阴,可常置于室内供观赏。在 室内要避开通风口处,以防风大吹倒植株。夏 季室内干燥时,应经常向叶面喷水保持一定湿 度。
4.冬季将花盆置室内温暖向阳的地方。室温 低于 5℃时,可将盆靠近热源(如火炉),以 保持相对湿度,安全越冬。春季谷雨后放置室 外,接受阳光沐浴。并适当修剪,兑换新水, 促进萌发新根。同时,还可以进行一次切根分 栽。
水棕竹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强,管理粗放且易繁殖,根据其生长习性,以无土方 法进行盆栽,可更充分地体现其姿秀色翠的特点。
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切根分株。分切时,将 植株从盆中挖起,用利刀切开根状茎,以清水洗净根 间宿土,再剪除老朽须根,放入不漏水的盆钵内,然 后再将洗净的白石子、大粒沙或雨花石和卵石填入盆 内,覆盖植株根部,覆盖物以盖在根际为准,不宜太 少。同时也可取些山石、珊瑚、或其他盆景装饰配件, 置于覆盖物之上,既可防止植株倒伏,又能增添盆中 景致。
16
(四)科学施肥,加强管理 富贵竹无论在坡地、半旱水田都能生长,为加速 其生长,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 抓好:
1、施足基地:插植时,亩施腐熟农家肥 30~40担,撒施15~20公斤(N:P:K=15:15:15)复合 肥与农家肥耙均匀,然后插植。
17
2、适施苗肥:植株种植20天后,开始透发新根, 可淋一次粪水30~40担/亩,30~40天后,视苗的生 长情况,追施一次攻苗肥,一般以复合肥为主,亩 施复合肥15~20公斤,施后培土、当植株长至 35~45厘米高时,需要养分也增多,是植株生长始 盛阶段,因此,此期追肥要重施,亩施复合肥 25~30公斤,尿素10~l5公斤为宜,同时可结合喷 施根外肥,用新枝素或喷施宝等植物生长素喷施, 以促进生长平衡,叶茂茎粗,提高抗逆力。

雷竹覆盖增温技术

雷竹覆盖增温技术

10 k , 5 0g 产值达 100元 , 50 高的达到 20 k , 00 g 产 值 20 0元 , 00 经济 效益 十分 显著 , 雷竹 现 已
成 为 当地致 富 奔小康 的摇钱竹 。
层 再 盖 2— 5m 的 谷 壳或 竹 叶 。 盖 物 总厚 02e 覆
度 达到 3 ~ 5 m, 0 3 c 然后 浇一 次 透水 , 持 林 地 保
至 引起竹 株死 亡 。 采取措 施 : 开覆 盖 物散去 扒
起来 , 晒燥 , 入 麻袋 准 备第 二 年 再用 , 装 一般
能用 3 4年 。 -
人们在 塑料 大棚种 蔬菜 的实 践 中得 到启
热气 ,并 减 薄搬去 部分 覆盖 物 。如 覆 盖物 过
发, 用塑料 大棚增 加雷 竹林地 积 温 , 促使 雷 笋 早 出 。近 年来奉 化市溪 口镇 一带 已有不 少竹 农采 用搭 棚覆盖 塑料 薄膜增 温取 得一些 成 功
22 覆盖 物 的种 类 .
过 小增 温效 果不 佳 。
覆盖 的林 地 , 般 春节前 后 即能 出笋 , 一 比
大 田栽 培提 前 4 一 5天 。 笋 时 可轻 轻 翻 动 O4 挖
覆盖 物 , 由于 底 层是 1 c 0 m厚 整 根 稻 草 , 以 所
从 宁波 市 竹 区实践 表 明 , 草 、 叶 、 稻 竹 谷
风袭击 , 覆盖 林 地 面 积应 不 少 于 3 0 面 积 4m ,
覆 盖竹 园宜 选择 交 通方便 、 度平 缓 、 坡 坡 向南或 东南 、 阳光充 足 的低 山缓坡 , 风 向阳 背 靠近水 源 的竹林 , 应选 择 常年肥 培 管理好 , 还
产量 高 的竹林 进行 覆盖 增温 。

雷笋竹丰产栽培技术

雷笋竹丰产栽培技术

雷笋竹丰产栽培技术作者:古德权郭启新范辉松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6期摘要雷竹有培育周期性短、出笋早、投资小、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等特点,可为广泛的市场提供营养丰富的无公害蔬菜,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完美结合。

生产雷竹的主要栽培技术有:选好优势竹种、适时合理定植。

竹园管理中要进行除草与松土,盖物增温,防治病虫害等。

关键词丰产栽培;雷竹病虫害防治。

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

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雷竹性文雅,质脆弱,喜肥沃,怕积水,鞭细根少。

3月初开始出笋,4月底结束,5月份新竹生长,抽枝展叶,6月份开始地下鞭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笋出土。

雷竹以1年为一个周期,连年出笋。

在年平均温度15.3℃、年降水量14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

在出笋期与笋芽分化期要求有充足的降水,雷竹能忍耐-13.1℃的低温。

雷竹对土壤要求为疏松的沙质壤土,pH值微酸至中性,普通红壤与黄壤也适宜栽培。

雷竹要求纯林栽培,集约经营,不宜与其它竹类混栽。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一年种竹,永续利用。

其培育周期短,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经济效益显著,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区栽培。

发展雷竹既可以为大小城市提供营养丰富、鲜嫩美味的无公害蔬菜,又可以美化环境,绿化荒山荒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水库,实现三大效益完美结合。

蕉岭县交通发达,网络全覆盖。

地处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季长,雨量充沛。

由于南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冷空气影响减弱,所以冬季并不是十分寒冷,年平均降雨量1657.9mm,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1886h,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0.9℃,相对温度77%,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70d左右,十分适宜发展和种植雷竹笋。

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李桂香雷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早竹之变型。

雷竹有细叶雷竹和宽叶雷竹两个品种。

雷竹是一个优良的笋用竹种,其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味美可口,富含营养,是一种能提供较多蛋白能的森林蔬菜和健美食品。

雷竹具有出笋最早,笋期长,个体粗壮,壳薄肉厚,笋味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大小年不明显等独特的优点。

雷竹出笋早,产量高:一般在3月初出笋,中等经营水平的雷竹林,竹笋亩产可达500-1000kg,高效集约培育的雷竹林,竹笋产量每亩可达2500kg以上。

其周期短、见效快:头年造林,次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即可投产,五年成林达高产。

只需科学经营,保持合理的竹林结构,一次造林即可永续利用。

其成本低、效益好:雷竹笋用林投入少,产出高,笋昧好,笋肉率达87.30%。

一、雷竹栽培条件1、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

年降水量1250-1800mm。

2、土壤: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土,pH 5.5-7.0,土层深50cm以上,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3、地形:海拔200m以下,坡度15°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下水位低于80cm的丘陵缓坡地。

二、雷竹的营造1、林地整理整地方法:劈山,清理林地,全面开垦,清除石块、树蔸、竹蔸。

整地深度:30cm。

挖穴:每亩挖穴80-110个,穴长50cm,宽40cm,深40cm。

开沟:沟宽25cm,深30cm,每6-8m 开沟一条。

2、母竹选择选择1-2年生,直径2-4cm,节间匀称,分枝低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无开花枝、生长健壮的细叶型雷竹为母竹。

3、母竹挖掘留来鞭10-15cm,去鞭20-30cm。

挖时不伤鞭芽和螺丝钉,保留健壮芽5个以上。

老龄竹鞭颜色发黑不能作母竹。

每株带宿土10kg以上。

留枝4-7档。

砍梢切口平滑不开裂。

枝叶浓密可适当修剪枝叶。

4、造林方法移竹造林:带土鞭平,深20-25cm;鞭土密接,下紧上松;浇水保湿,打桩固定。

雷竹笋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雷竹笋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雷竹笋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叶合英来源:《山西农经》2016年第07期摘要:雷竹笋是中国特有的优良的栽培食用竹种,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北的丘陵平原地带,雷竹笋具有出笋旱、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品种特性,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但是在一般条件下,雷竹笋采后易变质、老化,难于贮藏.目前主要通过罐藏、腌制和干制来延长供应期和扩大供应范围。

采用高产栽培技术使雷竹笋提前上市销售,并提高雷竹笋的质量,为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雷竹笋:品种特性: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为了使当地的农户过上富裕的生活,引进了雷竹笋,并且大力宣传雷竹笋,同时激励农户种植雷竹笋的积极性,随着雷竹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张,雷竹笋给居民的经济收益效果尤为明显,更加挑起了农户对种植雷竹笋的热情。

雷竹笋是一种经济收益较高的产品,它既出笋早、产期长,又味道美味,由于雷竹笋适应性比较强,导致雷竹笋的投资少,但每一年的产量较高,给农户带来的收益较高,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优良品种。

1雷竹笋的品质特性目前,我国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开始了养生之路。

雷竹笋在我国市场上需求量较大,它不仅口感好,主要是它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雷竹笋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主要生长水源丰富及土壤肥沃的地区,如浙江及长三角地区。

雷竹笋成年后竹竿比较高,约6~10m,直径约3~6m,地下茎属单轴散开型二分枝。

雷竹笋在栽种后的第二年冬季开始长笋,笋期较长,到春季开始分枝长叶,到了夏季停止长高,到春季末端是雷竹笋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到了冬季初笋芽开始膨大。

雷竹笋成熟之后,笋长较长,重量不到250g,雷竹笋生长性比较强,壳薄肉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健康有益。

雷竹笋直径比较长,比较粗壮,颜色呈洁白状,味道鲜美水嫩,是一种天然绿色有机蔬菜。

雷竹笋的生长性比较强,因此,农户每一年的投资少,但是收益高,属于高产量的蔬菜。

雷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雷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雷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作者:明文平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第08期摘要:雷竹为一种常用的优良竹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该文结合宁国市竹产业现状,从雷竹生物学特性、建园准备和移栽、幼林管理以及成林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希望能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雷竹;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8-104-02雷竹是优良笋用竹之一,雷竹不仅具有笋壳薄肉厚、肉质脆嫩、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该竹还具有产量高、出笋早、笋期长、适应强、成林快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20世纪90年代,雷竹早产速生栽培技术在大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经过多年的种植,目前雷竹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皖南的宁国市以及浙江的富阳市、临安市等地区。

1 宁国市竹产业情况宁国市主要以山地和丘陵地带为主,全年无霜期高达226d,年均气温为15.4℃,年均降水量为1 426.9㎜,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分明,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

近年来根据我市特点,将发展雷竹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突破口,通过实施植竹造林、鼓励竹业加工等一些列措施,不断发展竹林业。

目前宁国市竹林面积为40 578hm2,其中雷竹面积为8 667hm2,主要分布在宁国市的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沿岸的乡镇。

宁国市每年新增竹林面积400hm2以上,雷竹已经成为林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自2009年以来,结合本地的特色,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如对竹林丰产增效示范村和示范户,通过建设达到示范标准的,分别一次性予以1万元和500元的以奖代补,大力发展竹林产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宁国市已形成3个竹业经济发展特色区域,8个竹林培育丰产经营示范村,200家竹林培养丰产经营示范户,42家竹材加工企业,18家竹笋加工企业,竹材加工率高达50%,竹笋加工率40%。

目前宁国市已成为皖东南地区最大的竹产品交易市场,乡味源公司在全省首先发起并成立了东部早笋合作社,带动1 580户笋农致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八大优势:
1、出笋早。

在所有的竹笋品种中,雷竹出笋最早,一般在3月初,若采用早出技术,春节前就有雷笋出土。

2、出笋期长。

春笋3月初至4月底出笋,秋笋10-12月出笋。

3、产量高,效益好。

雷笋亩产可达3000多公斤,亩产值达1万多元。

4、笋味鲜美,营养丰富。

雷竹笋含蛋白质2.74%、脂肪0.52%、糖3.54%。

5、连年出笋,产量稳定,个体粗大,壳薄肉肥。

6、成本低,用工少。

肥料投资只需5%左右,培养管理用工每亩只需20个劳动日。

7、周期短,见效快。

新造林第2-3年就有收入。

第4年可成林,第5年达高产。

8、适应范围广。

海拔2500米以下的丘陵缓坡均适宜栽培,而且一年种竹,永续利用。

雷竹性文雅,质脆弱,喜肥沃,怕积水,鞭细根少。

3月初开始出笋,4月底结束,5月份新竹生长,抽枝展叶,6月份开始地下鞭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笋出土。

雷竹以1年为一个周期,连年出笋。

在年平均温度15.3℃、年降水量14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

在出笋期与笋芽分化期要求有充足的降水,雷竹能忍耐-13.1℃的低温。

雷竹对土壤要求为疏松的沙质壤土,pH值微酸至中性,普通红壤与黄壤也适宜栽培。

雷竹要求纯林栽培,集约经营,不宜与其它竹类混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