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

大学城中心区(小谷围综合发展机会展文化共享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1 项目背景广州大学城的发展为提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高等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

建设广州大学城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广州中心城市的“南拓”。

为了保护现有的城市结构并作为分散大都市区政策的一部分,城市未来将向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东面和南面发展。

广州的南面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和丘陵,将发展为新的会展区、生物岛、大学城、广州新城和一定数量的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工业区。

其中广州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将是广州大都市区南拓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广州大学城坐落在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总面积43.3平方公里(其中小谷围岛约18平方公里)。

大学城的发展应作为珠江三角洲整体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气候环境特征和现有自然风景。

广州大学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通过主要的区域高速公路和新建的交通系统,加强中心区和南岸发展区的可达性。

在这些发展的背景之下,大学城必将强有力的促进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广州大学城的规划是基于各种组织原则和规划概念,包括:“TOD(交通引导发展)”的概念,“组团生长”的结构概念,“网络组织”的功能概念,“生态优先”的设计概念和“数字化”虚拟城市的概念。

这些概念把广州大学城的空间结构组织成等级清晰的系统,形成了大学城发展的框架。

1交通引导发展规划中有重要意义的是发展一个综合的交通系统,这个系统联系了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城市交通向外延伸的网络。

地铁线从广州中央商务区向南延伸,从小谷围岛中心通过,是联系大学城和广州城市南拓轴的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主要的区域公路位于岛的东部和西部,服务于往返城市的车流,联系着通往各个大学校区的一系列环路。

沿着内环路,是一条轻轨铁路系统,在几个换乘的节点与地下公共交通连接。

放射性的道路和支路则进一步完整了交通的网络,构成一个有着清晰的层次结构的交通系统。

2 组团生长作为“特殊功能的城”,广州大学城的功能布局围绕7个大学组团组织,其中的5个在小谷围岛。

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

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研究
, , ,
多样的人群 。
这种多中心轴线的空间结构既容纳了服务于局部 的功能 个大学城发展轴线具 有重 要意义的设施和项 目。

又包含 了对于整
() 2 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生态廊道 ( 2 。中心 区的生态廊道贯穿始终 通 图 ) 过一系列的池塘水体 ( 大部分 已经存在 )及滨水湿地环境 在现有地形 的最低
9玎 迪 l 三 鬲鬲 4一 浴 o z 0 T z 王
—■豳
—'—●
特点的 中心 来连 贯中心 区的各个片 区。这些 “ 中心 ”联 系紧密
'= l 露 皂 -
t _

袅旅 泣馆 船

互为补充 共同服 务于整个大学城区 。在发展 中轴上 集合 了各种特色的场所 形成 了 丰富而协调 的城市 环境 每个独特 的节点都是活 动的中心和 目的地 能够凝聚
【 文章编号】 1 0 —1 2 ( 0 6 1 0 9 0 2 9 20 )1 0 3 4 0 3
【 图 分 类 号】 T 4 中 U9 8
塘水体及滨水湿地环境所组成 的自然 生态 系统 ,体现 了中
心 区独 特 的场 所 特 征 。
【 文献 标 识码】 B 【 者 简 介1 作 孙 一 民 .华 南理 工 大学 建筑 学院 教 授 ,博 士生 导 师 。 李 敏 稚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建筑 设 计 研 究 院 博 士 生 张 春 阳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建筑 学 院教 授
工大学建筑学院与美国 S S K公司组成 工作组 .对中心 区 A AI
南北综合发展 区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及控 制性详细规 划工作 。+ S B A G公司完成 20 0 3年 6月 一9 ,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美 国 月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园林环境设计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园林环境设计
离带。
广 州 大 学位 于 广 州大 学用 地 的 东南 侧 ,南 面 毗 邻海 心 岗水 道 ,东 南 面 以 中部 快线 为界 ,南面 为 外
环路 , 西面 为广 州大 学 教学 区及 主入 口,用地 范 围约
15 2 公顷 ( )。 图1 设计 范 围 :广州 大 学2 0 年 9 一期 进入 广 州 大 04 月 学城 。2 0 年9 0 5 月二 期全 体师 生全 部迁 入新 校 区 ,约
c mmu c to p c o nia n s a e. i
洼 ,大 部分 地坪 标 高介 于...米之 间 , 由于广 州大 045 学用 地 位 于全 岛西 角 ,两 面 为河 道相 夹 , 自然 景 观 资源 相 当优越 。基 地 内水 网聚 集 ,有 较 多 的河 涌 及
池 塘 。 (  ̄ )一期 南面 有一 个 水 口与海 心 岗水 道 图2 4
期 、二期进 行 环境 设计 。 二 、现 状分 析 基 地 内现 状 主 要 为 农 田和 少 量 果 林 ,地 势 低
i tg ai n o e p e e vr n n d n t r r e n e r t fp o l, n i me ta a u e i o d r o o n n t u g a e a u n i n e t me t t e e d o o p r d c mp s e v r m n , o e n e f h h ma a t i e a d r a e h m a it l e n d u n c v t s n c e t a u n si i a i i c f
100 。 50 人
三 、环 境设 计
1 . 设 计意 念及 原则 环境 ( )整 体性 : 1 景 观 环 境 及 道 路 均 与 广 州 大 学 城 规 划 相 互 衔 接 、协 调 ,形成 整 体 ,充 分 考 虑 与大 学 城 在配 套 上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部分前期策划及项目建议第二部分城市设计第三部分练溪展览中心及珠江国际影视文化中心设计研究1第一部分前期策划及项目建议1. 项目背景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选址。

2001年12月24日省政府9届48次省长办公会议批准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并成立广东省广州市大学城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大学城建设工作。

2003年1月15日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国际咨询发布会在广州市规划局举行。

应邀参加的咨询单位包括英国罗杰斯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美国SBA公司+ASG公司。

2003年4月29日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国际咨询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上述三家公司的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根据专家意见,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决定由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中心区综合发展区及会展与文化共享区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

2. 人口分析预测根据大学城发展规划,广州大学城的规划范围约45平方公里,人口将达到30万,已经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必须具备城市的各种基本功能。

在大学城中心区的规划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数量与构成,中心区的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的内容及数量、交通运输、道路等级及指标、市政公共设施的组成及能力、住宅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建筑类型的选定及城市的布局都直接受其影响。

大学城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其人口状态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大学城中心区的作为大学城中城市性最强的部分,它既不同于周边组团的大学校区,有不同于普通城镇。

2.1 大学城人口现状:大学城范围内现状一村镇人口为主,详见下表2随着大学城范围内的土地收归国有,和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当地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加速,人口的数量、结构必然迅速变化。

2.2 人口构成与大学城的特点以教育产业、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为主,主要用地功能为院校校舍用地、高科技产业园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及公共绿地,人流、信息流巨大,物流相对较小。

广州大学城绿地规划说明书

广州大学城绿地规划说明书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区位与概况一、概况本次规划设计的地块位于小谷围岛,为整个大学城校区,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

规划地块四面环水,岛上人口密度低,主要为耕地与林地。

二、地理区位及用地规模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最北部,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

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约15平方公里。

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1、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3、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4、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5、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三、自然条件3.1、地形地貌广州小谷围岛四周环水,以低丘陵冲击平原为主。

基地内有众多山丘,最高处40~45M,一般20~25M,较低15~20M。

另有水塘、河涌多条,许多已连成带片。

3.2、地震区划根据最新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小谷围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地震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

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

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大学城设计团队
The Ar c hi t e ct u r e Des i gn a nd Re s ea r c h I ns t i t ut e of
t ;ua ngz ho u Un i Ve r s i t y Ci t y Des i gn Tea m
Sout h Chi na
潺.,
由 教学 楼 看院 系楼 群 全景
项目概况
项 目地 点 :广 州小 谷 囤岛 设计时间:20 03年 竣工时问:200 6年 占 地面积 : 81 8 ha t 筑面积:43 1 hm2 硪 且设 计 人 员: 何 镜堂 、 郭 卫宏 、 倪 阳、 李 缔硅 、 郑 少鹕
涂 慧君 、 蒋涛 、 蒋邢 辉 、丘 建 发. 邓 孟仁 涂劲鹏等
Un i ve r s i t y of
Te c hnol ogy
71
3规划结构分析圈
■☆ - = , 、 、厂 — — — — —— 一
2 总平面囝
校门 辩技 产业 楼 基础 实验 楼
院系 楼 行政 楼 国书 馆
院系 楼 会议 中 心 院系 楼
公 共教 学楼 体育 馆 学生 活 动中心
专家 招待 所 国际交流中·C
基地内自 然环境优越, 毙势托高南摄, 最竣起 伏.绿树 成荫,程用地j E面 梅两廛绿化褴被 良好髓 国然;承系发这,莽与臻汪承遣联系蜜觏;在漂毒搴 藩串奋一 璧其蠢绦绪侨鏊的 寰镯稻许多葺警 蹉上鳃 吉树。在设计 中。始何爨灏鳃黼规划的 揩蹲思怨i 妇姆莘j j 黛艨生态环境,因懋铡褒,会瑾安爱}魏麓势 嚣,缝缓 交逶,营遣校嚣嚣 黻空溺蓉统;翔 缚延续 l 嚣桉隧的历史文黼,延续原甥她的蕊史记忆,这些 阐麒戏为了规期竣计中需要耋煎考虑的阚题。

广东药学院教学区规划设计

广东药学院教学区规划设计

广州大学城组团Ⅱ以交融共享以及校 际交流为设计的主要 入点,组团的核心 部位将可以共享的建筑物和运动场地集中 设置, 形成校际间共享的生态公园。 广东药 学院教学区遵循组团设计原则,将体育运 动场地置于校园西侧,成为生态公园一部 分。 同时, 我们综合考虑了基地独特条件、 岭南地域特色、 现代教育理念、 校园规划和 建设的基本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力图营 造出一个具有山水诗意的生态环境、整体 相宜的空间形态与通透错落的建筑造型的 整体化校园,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文 积淀提供较好的初始环境。 二、规划构思 1. 山水诗意的生态环境 基地内自然环境优越, 丘陵起伏、 绿树 成荫,一座覆盖着郁郁葱葱的荔枝林的山 体坐落其中。 在规划中, 我们强调尊重自然 环境, 因地制宜, 使自然景观成为校园环境 的主体和特色,营造出基地固有的场所精 神。 我们完整保留了山体, 其中覆盖了荔枝 林的部分成为校园中心生态绿地的主体, 而植被相对较少的部分将建为林木茂盛的 中草药公园, 充分体现药学院学科特色。 同 时我们根据地形地貌, 适当开挖低洼用地, 规划成蜿蜒的水面。 校园内山水相连, 形成 诗山画水般的校园环境。 2. 整体相宜的空间形态 基地面积不大, 地块狭长, 而建筑面积 较多, 用地相当紧张。 如何在如此高密度的 情况下,创造疏朗开阔而又层次丰富的整 体校园外部空间, 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 我们将建筑相对集中, 形成整体 化的建筑群体,从而为校园留出更多大面 积、 完整的外部空间。 同时, 建筑的整体化 便于设施的共享使用和管理;具有更大的 弹性,可根据学科的发展灵活调整各院系 的用房;联系更为便捷, 师生可通过连廊方
5 14
11

6 9 10
1 12
15
13 7 3 2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修改稿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修改稿

广州大学城承北启南的地理区位黄埔军校是邻近大学城的重要文化资源第五章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一、区位与现状条件分析(一)区位条件分析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

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围43.3平方公里。

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1.在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3.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4.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5.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二)现状条件分析1.土地利用现状广州大学城南岸包含了新造、南村两镇的大部分镇区,东南部用地为生态农业保护区,西南侧为南村工业园用地(调整为研发生产基地)。

小谷围岛以低丘陵冲击平原为主, 现状多为农业用地和林地,包含穗石、练溪等6条行政村。

岛上还包括了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占地500亩的艺术村,华南碧桂园等。

用地情况详见表5-1,表5-2。

2.人口现状根据南村镇和新造镇镇政府提供的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在大学城的研究用地范围(以下简称“大学城用地”)内,南村镇建成区人口为16169人,新造镇镇域内的小谷围岛上人口13658人,大谷围地区(南岸地区)建成区人口13534人,总人口43361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团 二 鸟 瞰
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规划
中心区鸟瞰 生活区鸟瞰
组团三: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 组团三位于小谷围岛南部,东北邻大学城中心区,西部边界
为中部快线,西北邻大学城生态公园,南靠珠江。组团总面积为 240.72公顷。
组 团 三 鸟 瞰
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规划
广东工业大学入口 广东美术学院入口
综合发展北区
集中了大部分研究活动,内有 实验室、孵化空间、研究机构以及 交流空间,通过规划中的隧道和轮 渡与北部生物岛联系。
信息与体育共享区(中心生态公园)
既代表了小谷围岛的地理中心,也是大学城的社区中心和文 化信息中心。总体布局围绕12.78公顷的“知识湖”组织,南部为 中心图书馆,北部为3万座体育馆,西部为酒店会议中心,东部 为体育休闲中心。
大学城中心区
大学城中心区为大学城 南北向长约6.28公里的发 展走廊(小谷围岛上约4公 里),总用地面积约416公 顷(小谷围岛上约316公 顷) 。沿发展轴线在重要 节点创造一系列不同特点 “中心”,如购书中心、影视 城、市政综合楼、酒店和商 厦等,服务于整个大学城。
综合发展北区
信息与体育共享区 综合发展南区 会展文化共享区
络的高度共享利用;校区部
分共分为5个组团,每个组
团均由教学区、生活区、资
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等
构成,并由呈同心圆布局的
内环路、中环路、外环路串
联;地铁4号线和7号线、三
条隧道、中部快线与京珠高
速公路,保证了大学城与外
界的迅捷联系;为保护小谷
围岛的历史资源与传统文
脉,保留了贝岗、穗石、南
亭、碑亭四个村落。
总 平 面 图
练溪村改造成大学城博物馆总平面
综合发展南区及会展文化共 享区设置大学城最重要的共享设
施,大学城管理中心、主要的商业娱 乐中心、大学城博物馆以及文化艺术 综合体将以总体协调和各具特色的形 象分布其间。
校区组团
大学城以校区为基本功能单元, 组合形成五大校区组团(共10所大 学)。各组团均由教学区、生活区、 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等构成。
组团四:广州大学 组团四位于小谷围岛西端,用地独立,南面及西北面濒临珠
江后航道,东面以中部快线为界,西面为广东科学中心。组团总 面积为123.40公顷。
组 团 四 鸟 瞰
总平面图
组团五: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
组团五位于小谷围岛西北角,东北邻大学城 中心区,南部为大学城生态公园。组团总用地面 积112.21公顷。
组团分区图
规划结构
以资源分级 共享为原则,将 空间结构按照城 →组团→校区三 个层次布置。
道路系统规划

发展策略研指究标:体高系校发展策略
口广州大学城的发展概念 指
广标州大学城应是高等教育体制与结构创
新的体典范
系 广国家州四大大高新学技术城产应业密是集区教,广学州未科能进研入国组家高织新战模略发式展的创视野新
广州大学城规划设计
2004年2城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首期小谷围岛(1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采用“轴线发展
+组团放射”的布局结构。轴
线上通过综合发展北区、信
息与体育共享区、综合发展
南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建
设,实现城市公共资源、教
学设施、综合发展和交通网
组 团 五 鸟 瞰
道路交通规划 总平面图
组团一: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组团一位于大学城最北端,南邻大学城中心 公园,东南邻大学城生态公园,西北邻珠江。组 团总面积208.93公顷。
总 平 面 图
中山大学 鸟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鸟瞰
组团二:华南理工、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
组团二位于小谷围岛东侧,东邻珠江后航 道,西邻大学城中心区,西北邻大学城生态公 园。组团总面积283.26公顷。
的典范
大学城人口构
大学广城州人大口学规城模要成为广州成增创新优势的重
大 ,员要学工支城人撑学口生约人3口-5按万1人8-,20高万科人技计产,业教从师业人人口口约约1.25--23万 万人 人
左右,村镇人口约5万人,其它不可预测人口取3-5万
人,大学城总人口为35-40万人。
22000031--171--3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