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规划要点

合集下载

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最新

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最新

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最新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城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和科研创新的重要职责。

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最新的出台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将会详细介绍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以及这些规划对大学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规划内容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最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体系的完善大学城是以高等教育为主的区域,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的首要任务。

规划方案将会关注招生、人才培养和教育环境改善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学城的教育质量和吸引力。

在吸引优秀学者来大学城任教方面,规划方案也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 科研创新的推动科研创新是大学城的核心竞争力,新的规划方案将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支持,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来大学城设立研发中心。

同时,也将加强与其他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3. 产业结构的优化规划方案也将关注大学城的产业结构优化。

大学城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集聚区,更应该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区域。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本土企业,大学城将会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大学城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4.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将注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规划将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城的绿化和生态建设。

规划目标大学城远期规划方案最新的制定旨在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学城作为重要的教育集聚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规划方案将注重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育设施,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确保大学城的教育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 推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科研创新是大学城的核心竞争力,规划方案将会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支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增加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广州大学城商业策划

广州大学城商业策划

广州大学城商业策划篇一:广州大学商业中心营销方案广州大学商业中心营销方案一、宏观环境1、环境因素广州大学城总规划面积为43.3平方公里,有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十间大学。

广州大学城的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十所大学分布于五个组团中,各校的主校门都临江开设,各校区均不设围墙。

大学城强化城市“绿心”的整体功能,采用开放式网络状、绿化生态系统,形成绿网,创造景观生态的安全格局。

以各种形式的公共绿地为纽带来组织公共设施和生活设施,形成绿色城市户外游憩空间序列,实现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

现时广州大学城有3大商业区:商业北区、商业南区和广州大学商业城。

2、经济因素大学城规模大,预期的经济效益大,带动的社会效益明显。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规划,规划面积为43.3平方公里的大学城,未来在这里生活的人口将达到50万之多,这就意味着一个等同于一个中型城市的商业经济圈即将形成,使得大学城更具魅力。

由于这里的生活人群呈现出三高现象,高学历,高收入,高品位,所以这里的商品消费能力自不必说。

大学城聚集的人气才是财富的保证,是商家的必争之地,网络住了人气就意味着成功。

而且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品牌效应,成为强势的旅游品牌指日可待,优质的空气和人文环境,可望成为南城的“白云山”效应,集博物馆、科学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就可带来近3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

据资深投资理财专家介绍,未来大学城的市场价值必将令人吃惊,这里的地租将出现飙升,价格可直追天河城。

小谷围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大纲

小谷围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大纲

小谷围(广州大学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1概况1.1小谷围(广州大学城)概况1.2小谷围(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及原相关规划1.3行政区划与水质目标1.4水资源特点1.5水务系统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1.6小谷围(广州大学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务系统的要求2规划原则、任务及目标2.1规划原则2.2规划任务及目标2.3规划主要依据2.4规划水平年及规划标准2.5规划总体思路2.6规划布局2.7规划措施3防洪潮规划3.1原防洪潮规划3.2设计洪潮水位线复核3.3防洪潮标准复核3.4防洪潮现状分析3.5主要工程建设内容4排涝规划4.1规划范围与原则4.2原排涝规划4.3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4.4分区排涝规划4.4.1南亭村8#涌排涝规划4.4.2北亭村11#涌排涝规划4.5河涌整治4.6雨水资源利用4.7排涝工程规模5市政排水系统规划5.1原市政排水系统规划5.2市政排水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5.3市政排水系统改造的原则与工程措施6水环境治理规划6.1水质目标6.2河涌水质及污染源现状6.3水环境分析6.4河涌水污染治理6.5引调换水6.6水环境监测系统建设6.7水环境改善效果分析7水景观规划(略提??)8环境影响评价8.1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8.2环境现状8.3规划协调性分析8.4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8.5环境影响减缓措施8.6评价结论与建议9水务系统管理规划9.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9.2管理任务9.3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9.4管理设施9.5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10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10.1投资估算10.2实施计划11规划实施效益评价11.1经济效益11.2社会效益11.3环境效益12结论与建议12.1结论12.2建议。

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

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案篇一:广州大学城方案目录第一节bAs技术建议书................................................. .. (7)1.1.概述................................................. ................................................... (7)1.2.工程概况................................................. ................................................... . (8)1.3.广州大学城c标段需求分 (9)1.3.1c标段bAs系统内容................................................. (9)1.3.2c标段bAs系统功能要求................................................. .. (10)1.3.3c标段bAs系统技术要求................................................. .. (10)1.3.3.1空调及通风系统/集中供冷系统................................................. .. (10)1.3.3.2给排水设备系统................................................. (11)1.3.3.3电梯系统................................................. ...................................................111.3.3.4自动抄表系 (11)1.4.广州大学城c标段总体设计方案................................................. . (12)1.4.1设计标准及依据................................................. . (12)1.4.2监控内容................................................. ................................................... . (14)1.4.2.1建筑物冷冻水入口装臵................................................. (14)1.4.2.2空调系统................................................. .. (1)61.4.2.3通风系统................................................. .. (1)81.4.2.4给排水系统................................................. . (20)1.4.2.5电梯系统................................................. ...................................................221.4.2.6自动抄表系统................................................. . (24)1.4.3广州大学城c标段网络架构................................................. . (25)1.4.3.1广东工业大学................................................. (25)1.4.3.2广州美术学院................................................. (27)1.4.3.3广州大学................................................. (3)1.4.4bA系统与各受控设备接口方案................................................. .. (33)1.4.5bA系统与各受控系统设备的工程界面................................................. .. (34)1.4.5.1与电气安装工程界面................................................. . (34)1.4.5.2与建筑物冷冻水入口装臵的工程界面................................................. . (34)1.4.5.3与空调系统的工程界面................................................. (34)1.4.5.4与通风系统的工程界面................................................. (35)1.4.5.5与给排水系统的工程界面................................................. (35)1.4.5.6与电梯系统的工程界面................................................. (35)1.4.5.7与自动抄表系统的工程界面................................................. . (35)1.4.6广州大学城c标段系统软、硬件配臵设计原则 (35)1.4.7c标段系统软件的备份与恢复方案................................................. (38)1.4.8c标段系统软件的操作界面及特点................................................. (38)1.4.8.1传统的图形化文本窗口的功能及特点................................................. . (39)1.4.8.2动态化的图形界面的功能特点................................................. . (40)1.5.江森公司产品硬、软件介绍................................................. . (45)1.5.1系统概述................................................. ................................................... . (45)1.5.2系统特点................................................. ................................................... . (46)1.5.2.1最先进的技术................................................. . (46)1.5.2.2标准的兼容性................................................. . (47)1.5.2.3易于施工、安装、操作和维护................................................. . (48)1.5.2.4可扩展性................................................. ...................................................481.5.2.5技术的不断更新................................................. (48)1.5.2.6全球应用................................................. ...................................................491.5.2.7强大的集成能力................................................. (49)1.5.3系统架构示意图常用产品................................................. (51)1.5.3.1通讯网络................................................. ...................................................521.5.3.2中央操作站................................................. . (54)1.5.3.3网络控制器(ncu).............................................. .. (54)1.5.3.4Lonwork直接数字控制器(Dx-9121).......................................... . (55)1.5.3.5网络界面单元(InTegRAToR)..................................... . (56)1.6.楼宇自控系统操作系统软件说明................................................. .. (57)1.6.1系统软件性能................................................. .. (5)71.6.2多方面资料的显示................................................. .. (57)1.6.3密码的保护................................................. ................................................... ..571.6.4操作员的指令................................................. . (58)1.6.5记录及摘要................................................. ................................................... ..591.6.6控制软件................................................. ................................................... (59)1.6.7节能软件................................................. ................................................... (60)1.6.8报警管理................................................. ................................................... (60)1.6.9监控点历史及动向趋势记录................................................. .. (61)1.6.10累积记录................................................. ................................................... . (61)1.6.11系统软件所提供的信息报表................................................. (61)1.7.广州大学城c标段二期楼宇自控系统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62)1.7.1二期bAs与一期bAs的合并................................................. .. (62)1.7.2二期bA系统系统设计................................................. .. (63)1.8.广州大学城c标段bAs系统售后和维修保养服务计划 (63)1.8.1维修保养安排计划总述................................................. (63)1.8.2服务时间................................................. (64)1.8.3人员安排................................................. ................................................... (64)1.8.4保养日程安排................................................. . (65)1.8.5每月例行保养................................................. . (66)1.8.6季度保养................................................. ................................................... (67)1.8.7年度保养................................................. ................................................... (67)1.8.8服务收费................................................. (67)1.9.广州大学城c标段楼宇自控系统总结................................................. .. (68)1.10.广州大学城c标段bAs系统设计附件................................................. .. (68)附件一:bAs-c段系统监控点表................................................. (68)附件二:bAs系统图................................................. . (68)附件三:bAs系统监控原理图................................................. (68)附件四:bAs系统界面图................................................. .. (69)附件五:DDc监控点数差异表.....(:实施广州大学城提升计划工作方 (69)第二节广州大学城c标段校区级楼宇管理系统(bms) (70)2.1需求分析................................................. ................................................... .. (70)2.2bms设计构思................................................. ................................................... . (71)2.2.1设计原则................................................. ................................................... (71)2.2.2先进性................................................. ................................................... . (71)2.2.3开放性................................................. (71)2.2.4标准化和结构化................................................. (71)2.2.5模块化................................................. ................................................... . (71)2.2.6安全性................................................. ................................................... . (71)2.2.7可靠性................................................. ................................................... . (72)2.2.8可管理性................................................. ................................................... (72)2.2.9前瞻性和可扩展。

广州大学城商业策划

广州大学城商业策划

广州大学城商业策划篇一:广州大学商业中心营销方案广州大学商业中心营销方案一、宏观环境1、环境因素广州大学城总规划面积为43.3平方公里,有广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十间大学。

广州大学城的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十所大学分布于五个组团中,各校的主校门都临江开设,各校区均不设围墙。

大学城强化城市“绿心”的整体功能,采用开放式网络状、绿化生态系统,形成绿网,创造景观生态的安全格局。

以各种形式的公共绿地为纽带来组织公共设施和生活设施,形成绿色城市户外游憩空间序列,实现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

现时广州大学城有3大商业区:商业北区、商业南区和广州大学商业城。

2、经济因素大学城规模大,预期的经济效益大,带动的社会效益明显。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规划,规划面积为43.3平方公里的大学城,未来在这里生活的人口将达到50万之多,这就意味着一个等同于一个中型城市的商业经济圈即将形成,使得大学城更具魅力。

由于这里的生活人群呈现出三高现象,高学历,高收入,高品位,所以这里的商品消费能力自不必说。

大学城聚集的人气才是财富的保证,是商家的必争之地,网络住了人气就意味着成功。

而且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品牌效应,成为强势的旅游品牌指日可待,优质的空气和人文环境,可望成为南城的“白云山”效应,集博物馆、科学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就可带来近3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

据资深投资理财专家介绍,未来大学城的市场价值必将令人吃惊,这里的地租将出现飙升,价格可直追天河城。

广州市大学城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规划

广州市大学城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规划

广州市大学城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规划
广州市大学城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规划可以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 收集废旧电子产品的渠道:可以与大学、学生会等机构合作,建立收集废旧电子产品的点,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利用其现有的逆
向物流网络。

2. 废旧电子产品分类和处理:应该建立一个分类和处理的中心,对废旧电子产品进行分门别类,如金属、塑料等。

随后,可以将分
类好的废旧电子产品送往相应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3. 逆向物流网络运营管理:应该建立一套逆向物流网络运营管
理系统,对于废旧电子产品的运输、处理等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确保废旧电子产品的安全和合规处理。

4. 环保宣传和教育:应该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让大学城的居民、学生等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处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5. 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
和机构参与回收废旧电子产品,同时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
支持,推动逆向物流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广州大学城规划咨询及发展规划综述

广州大学城规划咨询及发展规划综述
l个 砑 “ ” 一十 商 业中 心 和 心 . 一
四 家 单 位 参 加 广 Jl 学 域 概 念 规 +大 划 咨 谢 I 在 四 家 咨 询方 寨 的 作 基 础 上 . 充分 吸 取 研 讨 会 和 占大 学 的 意 见 , 广 州 市 城 市 规 划 病翩 研 究 中 心 完 成 厂 《 州 大 学 l 发 广 藏
2. 同 济 大 学 建 筑 城 规 学 院 可 案 2
【 键 词 】 大 学城 ;发 展 规 划: 关
广 州 青
2 四家 咨 询 方 案 简 介
THE C 0N S I ER A TI N FO R TH E D O D EV ELo PM ENT P L N NI A NG 0 F TH E G U A NG Z Ho U U N I ERS I V TY
广 州市城 市规划编制 研 究中 心 广 州大学 城 发展规划 编制 工 作组
【 要 】 厂 州 大 学城 发 展 现 划 , 摘
综 合 了 咨 询 万 章 及 研 讨 舍 选 成 的 共 幔 , 深 化 和 落 宴 了 《 州 城 市 厂 建 设 喜悼 战 略 概 舍规 划 纲 要 》 对 厂 州 大 学 城 的 功 能 及 发 展 目 标 等 的 要 求 以 寻 求 蔓 学 城 的 地 划 、 建 设 和 发 展 模 式 , 促 进 大 学 城 与 厂 f 市 经 济 、 社 击 、 环 境 的 协 城 调 发 展 , 为政 府 主 导 启 动 大 学城 的 建 设 提 供 决 篡 建
C l Y T
( 溉 见 图
彩页)
2 中 国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完院 l 百 案
谚 方 案 研 究 r大 学 城 的 建 设 和 运 作 机 制 , 并 进 行 r土 地 投 资 和 啦 益的 估 算

广州大学城简介

广州大学城简介

广州大学城简介广州大学城定位为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

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 43.3平方公里。

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分为外、中、内三环。

外环与中环之间是各高校教学区和商业区,中环和内环之间是生活区,内环内是中心湖。

广州大学城所在的小谷围岛四面环珠江,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会展中心所在的琶洲岛隔江相望,具有天然的相对独立性。

小谷围岛地貌为低丘陵冲积平原,岛上风景如画,文物古迹众多。

该岛以前长期没有路桥与广州市区相连,必须通过轮渡才能到达。

也正是如此,成全了小谷围岛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民风淳朴、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可容纳学生18万-20万人,总人口达35万-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估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300亿元。

广州大学城现在进驻的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共10所高校。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领先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广州的文化胜地,广州大学城可以极大地推动广州市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一、规划定位1 、功能定位 ---- 中央智力区( Central Intelligence District )概念的提出广州大学城的功能是以大学为核心和主体,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校际学术与教学协作、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等)为基础,包括居住、休闲、生产等多种职能,是学、研、产、住一体化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1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 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2 第一篇 道路交通规划 第一条 道路网布局结构 1. 本规划小谷围岛采用环形放射的道路网络,形成“三环六射”的干路网结构。 主干路为外环路,次干路为中环路、内环路和其他六条主要的放射道路。 其余道路为支路。 2. 道路网功能与层次 本规划将道路网划分为两个层次:骨干路网和配套路网。 骨干路网由快速路和主干路组成,配套路网由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按功能将成道路网划分为三个网络: 机动车专用网络、公交优先网络及自行车网络。

第二条 道路横断面规划 1. 一块板道路横断面 支路等级较低,以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车较少且车速较慢的道路,一块板断面形式能满足交通要求,故将支路确定为一块板断面形式。 2. 两块板道路横断面 本规划,次干路的中环路、1号路和8号路采用两块板道路断面。 3. 三块板道路横断面 40m宽的次干路,如内环路、4号路、6号路、10号路、11号路采用三块板断面形式。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3 4. 四块板道路横断面 规划外环路采用四块板的断面形式。 规划道路情况详见附录C规划道路一览表。

5. 公交站场发展规划 公交站场用地标准:首末站用地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m2,枢纽站用地规模一般不低于2000m2,中途停靠站在道路范围内解决。 公交站场应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根据线路开设的需要供公交公司使用。 附规划道路一览表: 规划道路一览表

等级 起讫点 红线(m) 路长(m) 断面形式 总面积(m2) 快速路 —— 80 1786 5.0-5.0-7.0-11.0-24.0-11.0-7.0-5.0-5.0 142880 主干路 —— 60 14940 8.0-5.0-5.0-8.0-3.0-8.0-5.0-7.0-8.0-3.0 896400 次干路 —— 60 10107 4.5-4.0-2.0-11.75-7.0-11.75-2.0-8.5-4.0-4.5 606420 次干路 —— 40 4260 4.5-5.5-2.0-16.0-2.0-5.5-4.5 170400 次干路 外环路—内环路 60 977 5.75-4.0-3.5-11.75-10.0-11.75-3.5-4.0-5.75 58620 次干路 外环路—内环路 40 1208 4.5-5.5-2.0-16.0-2.0-5.5-4.5 48320 次干路 外环路—内环路 40 1781 4.5-5.5-2.0-16.0-2.0-5.5-4.6 71240 次干路 33号路—内环路 60 992 5.75-4.0-3.5-11.75-10.0-11.75-3.5-4.0-5.75 59520 次干路 外环路—内环路 40 1930 4.5-5.5-2.0-16.0-2.0-5.5-4.5 77200 次干路 外环路—10号路 40 2030 4.5-5.5-2.0-16.0-2.0-5.5-4.6 81200 支路 外环路—16号路 30 1366 5.0-20.0-5.0 40980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4 支路 外环路—17号路 30 1028 5.0-20.0-5.0 30840 支路 外环路—内环路 30 1535 5.0-20.0-5.0 46050 支路 24号路—内环路 30 1452 5.0-20.0-5.0 43560 支路 24号路—内环路 30 1596 5.0-20.0-5.0 47880 支路 外环路—内环路 30 1077 5.0-20.0-5.0 32310 支路 外环路—内环路 30 1034 5.0-20.0-5.0 3102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30 708 5.0-20.0-5.0 21240 支路 6号路—外环路 20 1196 5.0-10.0-5.0 23920 支路 10号路—外环路 20 1203 5.0-10.0-5.0 24060 支路 外环路—外环路 30 1796 5.0-20.0-5.0 53880 支路 中环路—22号路 30 1848 5.0-20.0-5.0 5544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20 510 5.0-10.0-5.0 1020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20 549 5.0-10.0-5.0 1098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30 707 5.0-20.0-5.0 2121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30 739 5.0-20.0-5.0 2217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20 536 5.0-10.0-5.0 10720 支路 外环路—外环路 30 2181 5.0-20.0-5.0 65430 支路 中环路—内环路 20 583 5.0-10.0-5.0 11660 支路 外环路—32号路 18 726 5.0-8.0-5.0 13068 支路 外环路—32号路 18 715 5.0-8.0-5.0 12870 支路 内环路—32号路 20 314 5.0-10.0-5.0 6280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5 等级 起讫点 红线(m) 路长(m) 断面形式 总面积(m2) 支路 中环路—34号路 18 541 5.0-8.0-5.0 9738 支路 中环路—35号路 18 539 5.0-8.0-5.0 9702 支路 12号路—13号路 20 600 5.0-10.0-5.0 12000 支路 12号路—3号路 30 1555 5.0-20.0-5.0 46650 支路 7号路—9号路 20 604 5.0-10.0-5.0 12080 支路 7号路—9号路 20 601 5.0-10.0-5.0 12020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6

第二篇 竖向专项规划

第三条 竖向规划的主要技术标准 1. 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水位,标高7.70m(广州城建高程系统,下同)。 2. 道路最低标高不低于7.70m。 3. 干道纵坡度为0.3%~5.0%。

第四条 竖向规划总体布局 1. 总体布局按照“中部高,四周低”特点控制。 2. 全岛分为利用原有地形区、改造地形区及湿地生态区三个大区。 3. 利用原有地形区分为保留原有山丘地形区和保留湿地生态区。 4. 改造地形区分为填土区及挖土区。

第五条 各组团地坪标高规划 1. 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 2. 保留山丘地形区,各组团地面形式留待组团详细规划确定。 3. 填土区及挖土区地面排水坡度不小于0.1%,采用多坡向排水。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7 第三篇 防洪(潮)、排涝规划 第六条 规划标准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采用的是200年一遇的防洪(潮)标准。排涝标准即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1天排完的标准。

第七条 设计洪(潮)水位 本篇中提及的高程均为珠基高程。规划小谷围岛地区周边水系200年一遇设计洪潮水位为2.63~2.70m。

第八条 排涝设计 根据《广州市城市排涝总体规划》(1995年),广州市城区治涝标准是:“当市内发生20年一遇暴雨,而外江又出现年最高潮位均值时,市内不受涝。” 1. 特征水位 小谷围岛周边水体按年最高潮位多年平均值1.89m,多年平均高潮位0.73m,年最低潮位多年平均值-1.74m,多年平均低潮位-0.89m。 考虑景观和排水的需要,各河涌出口断面渠底高程-1.10m,河涌水面高程保持在0.73m左右。 发生20年一遇暴雨时,外江水位为1.89m。 2. 河道宽度要求 本次规划根据按防洪排涝计算的河道宽度,不足8m的采用8m,超过20m的采用20m,并合理设置排涝站。 3. 排涝规划 规划需要设置排涝泵站,才能避免发生涝灾。岛内共设置三个泵站,三个泵站排涝量分别是4.86万m3、14.95万m3和9.28万m3。

第九条 工程防洪标准及堤防级别 广州大学城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潮)水位,堤防级别为Ⅰ级。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 文本 8 第四篇 排水工程规划 第十条 规划目标 1. 建立与广州大学城建设同步的排水系统,管道收集率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 2. 保护珠江广州河段,使后航道水质达到Ⅲ~Ⅳ级标准。 3. 结合人工湖及河涌水系,形成并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及生态排水系统。

第十一条 排水体制 新建地区采用完全分流制。规划保留村镇地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近期逐步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远期新建及改造区采用分流制。

第十二条 雨水系统规划 1. 设计参数 设计重现期: 一般地区:P=1~2年 2. 暴雨强度公式 P=2 q= 2906.802 (L/s〃ha) (t+9.983)0.683

3. 迳流系数按地块覆盖情况定 综合迳流系数0.65~0.75 绿地径流系数0.15~0.30 4. 地面径流时间5~15分钟

第十三条 污水排水系统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