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江南逢李龟年》ppt人教部编版课件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 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 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 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20
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抒发了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以及诗人挠今追情
江南逢李龟年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会诗好
思想内容;
3 、感悟诗的意境;
4、 背诵诗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诗中常自称 少陵野老,世 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 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
『这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
正是江南好风景, 译文: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这两句与现在衰,抒发无穷感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流露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
●深情怀念以及对昔盛今衰的感伤。
13
"落花时节"这四个字,暗喻了什么?
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是指具体的时令——暮春 暗喻了杜甫和李龟年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 命运; (个人的身世之悲) 也暗喻了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
(社会由盛而衰的感叹)
14
合作探究
这首诗总共提到了哪些人物?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提示:
(1)作者、李龟年、歧王、崔九
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
读
江南/ 逢 / 李龟年
20
主题思想
通过用美景反衬年迈风烛的凄凉,抒发了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概,以及诗人挠今追情
江南逢李龟年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会诗好
思想内容;
3 、感悟诗的意境;
4、 背诵诗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诗中常自称 少陵野老,世 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 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
『这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
正是江南好风景, 译文: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这两句与现在衰,抒发无穷感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流露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
●流露出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
●深情怀念以及对昔盛今衰的感伤。
13
"落花时节"这四个字,暗喻了什么?
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是指具体的时令——暮春 暗喻了杜甫和李龟年二人漂泊无依、由荣而衰的身世 命运; (个人的身世之悲) 也暗喻了大唐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
(社会由盛而衰的感叹)
14
合作探究
这首诗总共提到了哪些人物?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提示:
(1)作者、李龟年、歧王、崔九
落花时节还暗指唐朝由胜而衰。
读
江南/ 逢 / 李龟年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共21张PPT).ppt

思在诗考江中(“正:南“2是)与落江诗李花南人龟时好前年节风两的”景句重点”追逢明,忆;了交昔全时代日诗间了与抚是相李今暮逢龟追春在年昔(江的,或南交流春。往露末;出夏后诗初两人)句对;写大诗唐人
(盛1)世风诗光人的和怀念李、龟劫年后相重逢逢的在欣什慰以么及季对节国?事凋什零么、地艺人方颠?你 从(表沛念的都诗2达)流、 。 随( ( 第 第中了离劫 时34一 二这) )哪作的后 光、 、首诗 “感重 流是 暗里者人 落诗叹逢逝指 指读怎通花。的的;自诗过时出样欣然人前“节的的慰界和今”两以百李?情昔四句及花龟感”字对凋年写对的?国零青什比意事的春来蕴么凋季已表:零?节 逝达、; ,后他艺生对两人活大句颠中唐沛一写盛流切什世离美风么的好光感?事的叹物全怀诗 (3)第三作、者暗是示怎李唐样王表朝达国事这凋种零情,感盛世的繁?华不再。 (4)“落花时节”有哪些意蕴?
唐玄宗的弟弟 李范,被封为 岐王。
指殿中监崔涤,唐玄 宗的宠臣。“九”是 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诗意:当年在岐王府里经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 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声。
诗歌解读
岐王宅与李龟年 的接触,寄寓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岐王 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 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勾起诗人对 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
诗歌解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里指湖南一带。
指李龟年。
诗意:此时正是江南风景绝好的时候,在这落花 时节又与你相逢。
诗歌解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三、四句写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在江南 重逢李龟年的事,蕴含着诗人对彼此现状的感慨。 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两人在漂泊中重逢,落花 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为一幅 沧桑时代的典型图画。“落花”暗示开元盛世已经 成为历史,寄寓诗人无限的感慨。“落花”这一意 象,既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悲,也是对一个繁华时代 落幕的叹惋。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共15张PPT)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一、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全班齐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 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 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 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 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 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 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八:课堂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更
反衬
盛————衰
对比
六:思想情感
请同学们讨论:本首诗整体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情感?
表达作者对盛世的眷恋和怀念,对 身世飘零的感伤,对国运凋敝的感慨
七、小结
最后又逢君,过了四十多年,杜甫又在 江南遇到了李龟年,有多少多少的话要说, 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而作者却在此时戛 然而止,给人以无限遐想。也体现出杜甫 的诗风—两个字来概括落花的状态。
B:飘零
——身世
请同学们同样用两个字来形容这 幅枯花图的状态。
2.“落花时节”是诗的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有三层含义: A:点明季节——暮春
B:飘零——身世
C:凋敝——国运
五、表现手法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采 用那些表现手法? 好风景————落花时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 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四、问题探究
1:“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作者诗中的场景与写这首诗的时间 相差40多年。 明确:对盛世的眷恋与怀念。
杜甫
一、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全班齐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 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 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 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 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 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 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八:课堂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更
反衬
盛————衰
对比
六:思想情感
请同学们讨论:本首诗整体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情感?
表达作者对盛世的眷恋和怀念,对 身世飘零的感伤,对国运凋敝的感慨
七、小结
最后又逢君,过了四十多年,杜甫又在 江南遇到了李龟年,有多少多少的话要说, 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而作者却在此时戛 然而止,给人以无限遐想。也体现出杜甫 的诗风—两个字来概括落花的状态。
B:飘零
——身世
请同学们同样用两个字来形容这 幅枯花图的状态。
2.“落花时节”是诗的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有三层含义: A:点明季节——暮春
B:飘零——身世
C:凋敝——国运
五、表现手法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采 用那些表现手法? 好风景————落花时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 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四、问题探究
1:“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作者诗中的场景与写这首诗的时间 相差40多年。 明确:对盛世的眷恋与怀念。
32 江南逢李龟年ppt

江南逢李龟年
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抒
写了时代的变迁,表达诗 人对时世之凋敝丧乱的苍 凉之情以及人生之凄凉飘 零之感。流露了诗人对开 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 感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 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 部集》。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
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词PPT

相关故事
年少轻狂
杜甫年轻时,曾给唐玄宗上过一个《进雕赋表》中,他在其中曾毫不含糊地 称自己的才华,当不在汉代的文学大家杨雄、枚皋之下,原文是这样的: “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而杨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当时,就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写,因为这 样写就显得太不谦虚了。没想到杜甫却说:“余已谦之者再三矣!” 虽然在今天看来,杨雄、枚皋在文学上的成就,都远不及杜甫,但杜甫在说 这种话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称自己的作品绝不弱于某大家,其实我能接受,但 我想大部分人可能不能接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部分
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
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 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 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 发生。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 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 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 古诗。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 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 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相关故事
为房绾喊冤
安史之乱爆发后,宰相房绾率兵与叛军作战失利,刚登基不久的唐肃 宗震怒,罢了他的官。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房绾这官丢得有点冤,但碍 于唐肃宗是个脾气很大的人,都不敢替房绾说情,偏刚当上左拾遗的 杜甫敢说。杜甫马上就给唐肃宗上了一道奏章,说胜败乃是敌家常识, 房绾并无大错,不应被免职。一开始,唐肃宗没有理他这个小小的左 拾遗,可他却还来了劲儿了,又在上朝时,狂为房绾喊冤。 结果,终于把唐肃宗给惹火了,唐肃宗本已下了要将杜甫关进大牢, 严加审讯的旨。还好有几个御史为他求情,说他作为言官,也算尽责, 只是说话没有分寸罢了。这才使他免遭了刑罚。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悟读感知情感美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 他对大唐盛S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 的欣慰以及对G事凋零、艺人颠沛流 离的感叹的。
悟读感知情感美
(4)“落花时节”有哪些深层意蕴? 明确:第一、是指自然界百花凋零的 季节; 第二、暗指诗人和李龟年青春已逝, 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随时光流逝; 第三、暗示李唐王朝G事凋零,盛S繁 华不再。
4、读出感情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
译读感知意境美
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词语 逢:遇见、碰见; 寻常:经常、常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君:指李龟年。
译读感知意境美
2、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当年在岐王宅,常常见到你的
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 的演唱,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 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 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悟读感知情感美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主旨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 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 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悟读感知情感美
小结: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 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S世身世,但透过 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S会物质财富和文 化繁荣带来浩J的那场大动L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 Z难和心灵创S。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L,华年之盛衰,彼此 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
赏读品析艺术美
2、对比手法:
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 之衰,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 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 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 限眷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 S代沧桑、人生巨变。
品读《江南逢李龟年》诗词赏析PPT课件

01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 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
02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 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
叁
整文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 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 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1
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
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
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
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解析系列之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诗
译
整
后
句
文
文
世
欣
注
赏
影
诗句欣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江南逢李龟年》ppt课件

感悟。
李龟年的身份
李龟年是唐代著名音乐家,与杜 甫有过多次交往,两人之间有着
深厚的友谊。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战火迅速蔓延至中原和南方地 区。这场战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是杜甫创作《江南逢李龟年》的直接背景。
杜甫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流离生活,期间曾多次漂泊于江南各地。
尊重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 神灵魂,应该得到尊重和 传承。
追求和谐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与自 然的关系,都应该追求和 谐。
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传 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应该 得到重视。
05
课堂互动环节
问题导入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诗词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01
02
03
古代音乐
李龟年是中国唐朝时期的 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反 映了当时的文化现象,如 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当时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诗词是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古代社会现象
诗词中还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现象,如对权力的追求 、对战争的厌恶等。
文化内涵对现代人的启示
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促 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总结词
分析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和营造的意境
详细描述
诗中出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李龟年的形象等意象。这些意 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江南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和李龟年的 特殊情感。
李龟年的身份
李龟年是唐代著名音乐家,与杜 甫有过多次交往,两人之间有着
深厚的友谊。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战火迅速蔓延至中原和南方地 区。这场战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也是杜甫创作《江南逢李龟年》的直接背景。
杜甫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流离生活,期间曾多次漂泊于江南各地。
尊重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 神灵魂,应该得到尊重和 传承。
追求和谐
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与自 然的关系,都应该追求和 谐。
重视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传 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应该 得到重视。
05
课堂互动环节
问题导入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诗词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
01
02
03
古代音乐
李龟年是中国唐朝时期的 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反 映了当时的文化现象,如 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当时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诗词是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古代社会现象
诗词中还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现象,如对权力的追求 、对战争的厌恶等。
文化内涵对现代人的启示
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促 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总结词
分析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和营造的意境
详细描述
诗中出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人们的生活场景以及李龟年的形象等意象。这些意 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江南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和李龟年的 特殊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 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四、问题探究
1:“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作者诗中的场景与写这首诗的时间 相差40多年。 明确:对盛世的眷恋与怀念。
2.“落花时节”是诗的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三层含义: A:点明季节——暮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一、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全班齐读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是唐代 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 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 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 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 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 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 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细欣赏这幅落花图, 用两个字来概括落花的状态。
B:飘零
——身世
请同学们同样用两个字来形容这 幅枯花图的状态。
2.“落花时节”是诗的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 有三层含义: A:点明季节——暮春
B:飘零——身世
C:凋敝——国运
五、表现手法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采 用那些表现手法? 好风景————落花时
八:课堂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更
反衬
盛————衰
对比
六:思想情感
请同学们讨论:本首诗整体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情感?
表达作者对盛世的眷恋和怀念,对 身世飘零的感伤,对国运凋敝的感慨
七、小结
最后又逢君,过了四十多年,杜甫又在 江南遇到了李龟年,有多少多少的话要说, 有太多太多的事要做。而作者却在此时戛 然而止,给人以无限遐想。也体现出杜甫 的诗风—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