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合集下载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李龟年的音乐成就
李龟年的音乐作品风格独特,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融入了外来音乐的元素。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富有感染力。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
杜甫与李龟年的交情和影响
杜甫与李龟年的交情
杜甫和李龟年在唐玄宗时期相识,两人志同道合,互相欣赏。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宴会和音乐活动 ,共同探讨诗歌和音乐创作。在杜甫的诗歌中,多次提到李龟年,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节奏感
在朗诵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 奏,通过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
低来表现诗歌的情感起伏。
重音和停顿
对于诗句中的关键词和情感表达 的重点,需要适当加重语气或进
行停顿,以突出其重要性。
情感表达
朗诵时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 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 听众能够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
感。
诗歌的音乐和节奏感
《江南逢李龟年》ppt 课件
目 录
• 杜甫与李龟年简介 • 《江南逢李龟年》的创作背景 • 《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歌解析 • 《江南逢李龟年》的影响和评价 • 《江南逢李龟年》的朗诵与欣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杜甫与李龟年简介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多 样,既有豪放奔放,也有婉约细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平仄与韵律
节奏感与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平仄和韵律非常规整,朗诵 时要充分体现这种韵律感,使诗歌听 起来更加和谐悦耳。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12/8/2021
第二页,共十六页。
创作 背景 (chuàngzuò)
•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
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
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gōngtíng)歌唱家 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 下这首诗。
12/8/2021
第三页,共十六页。
江南 逢李龟 (Jiāngnán) 杜年甫(dù fǔ)
12/8/2021
第四页,共十六页。
听读朗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dùfǔ)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12/8/2021
第五页,共十六页。
读懂诗意
岐王宅里寻常 见, (xúncháng)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chángcháng)见到你的演出,
C.第三、四句写故友重逢的情景,但此时二人都近垂暮 之年,眼前美景难消心中的悲怆。
D.全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故友李龟年在风景秀丽 的江南意外相逢时的无限喜悦之情。
D【解析】不是(bù shi)“无限喜悦”,而是“对国事凋零, 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6.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江南 逢李龟 (Jiāngnán) 年
杜甫(dù fǔ)
12/8/2021
第一页,共十六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 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 实主义 诗人,宋以 (xiànshí zhǔyì) 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并称“李杜”。存诗
1400多首,有《杜工部 集》。
A.一、二句是对二人昔日友谊的回顾,也从侧面表 现了唐朝极盛时期的繁华景象。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7张PPT).ppt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 课件(共27张PPT).ppt

江上赠李龟年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路上,就像铺了一 层白沙。李龟年第一次来到了歧王府,随着宴席开始, 传出的是柔和的女声和伴奏的琵琶声。唱到一处,李 龟年突然低声说,这是秦声慢板,又到一处,道是楚 音流水。一曲终了,果然如李龟年所述,屏风后走出 两位歌女,一位叫沈妍,来自陇西,一位叫薛满,来 自扬州。岐王当即赏赐了李龟年,可李龟年看都不看, 直接跑到沈妍面前,拿过她的琵琶扬长而去。
后期 忧郁深沉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英断多艺,尤知音律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1、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2、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早期 豪放浪漫 1、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2、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龟年回过头来,
李龟年回过头来,上下打量着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想不起来在 这个地方,谁还会叫自己李先生。
“我啊,小杜。”这个人还自来熟,拉着李龟年的手就开始絮絮 叨叨。李龟年恍惚回忆起来,当初是有这么一个人,老是在宴席的最 后面,举止木讷沉默寡言,不很讨人喜欢。没想到啊。轮到这地步, 也只有这么个人记得自己了。
“先生自战乱后,过得还好?”小杜突然这么提了一嘴。 李龟年循声抬起了视线,从小杜眼里看见了同样的情绪。风来,落英 缤纷,远方,电闪雷鸣。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悟读感知情感美
(3)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 他对大唐盛S风光的怀念、劫后重逢 的欣慰以及对G事凋零、艺人颠沛流 离的感叹的。
悟读感知情感美
(4)“落花时节”有哪些深层意蕴? 明确:第一、是指自然界百花凋零的 季节; 第二、暗指诗人和李龟年青春已逝, 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都随时光流逝; 第三、暗示李唐王朝G事凋零,盛S繁 华不再。
4、读出感情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
译读感知意境美
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词语 逢:遇见、碰见; 寻常:经常、常常; 几度:多次。 闻:听见你(指李龟年)的歌声。 君:指李龟年。
译读感知意境美
2、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意境 当年在岐王宅,常常见到你的
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 的演唱,欣赏你的艺术。眼下正是 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 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悟读感知情感美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主旨 明确: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 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元 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
悟读感知情感美
小结: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 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S世身世,但透过 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S会物质财富和文 化繁荣带来浩J的那场大动L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 Z难和心灵创S。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L,华年之盛衰,彼此 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
赏读品析艺术美
2、对比手法:
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 之衰,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 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 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 限眷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 S代沧桑、人生巨变。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4张PPT)
寻常 、几度
2、两人相遇的地点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沦落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江南
战乱
3、明明是“江南好风景”作者眼里却强调“落花”
哀景衬托哀情---国家因为安史之乱满目疮痍,个 人生活颠沛流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阳节登高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么作 者此时不仅孤身一人,而且还在军旅途中,所以诗人对 于登高是被动勉强的。
何为“怜”:作者是在可怜家乡的菊花,如此不负秋阳, 开得泼泼洒洒的菊花竟然会生在乱世,感叹故园菊的生 不逢时;怜惜、爱惜菊花。
四、思考探究 •两首诗都写了“花”,但是这个两个花表达的 意义相同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理解诗歌
•“三读法” 读标题

读作者和背景(知人论世)

读内容
一、读标题
江南/逢/李龟年 •地点:江南 •人物:李龟年、杜甫 •事件:李龟年和杜甫在江南相遇
二、读作者和背景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 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等。
七、拓展训练
假如你要和你最好的朋友分别了,你会用什么 花来代表你的情感为什么?用纸和笔写下来,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落花”VS“故园菊”
“落花” 个人身世之悲(生命如
落花般凋零)
(景)
(情)
繁华时代落幕之叹(时代
如落花般衰败)
一切景语皆情语
”故园菊“ 的同情
对菊花的爱惜 对家乡的思念 对和平的渴望 对饱受战争的人民

江南逢李龟年ppt

江南逢李龟年ppt

写作背景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
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 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 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 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 下这首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歧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
崔九堂前几度闻。
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唱歌。
正是江南好风景,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 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 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 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 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 纪念。
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 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
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 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 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 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 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语言特色: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 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 中。
全诗主旨:
运用了对比手法, 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 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 的无限眷恋,对国运衰 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 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 感伤。
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ppt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ppt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理解诗歌
当年在岐王宅,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 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你的艺术。眼 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 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语言特色: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 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讲授新课
一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 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 常被称为“老杜”。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 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 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 丰满。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

战争期间,大量的人民流离失 所,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这场战争对唐朝的影响深远, 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杜甫与李龟年的相遇
杜甫和李龟年在安史之乱期间பைடு நூலகம் 遇,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
杜甫在诗中描述了他们相遇的情 景,表达了对李龟年的敬仰和感
慨。
他们的相遇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 佳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启发了后世诗人对人生、命运、时代等主题的深入探索。
丰富了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之处,如对比、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和 启示。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和解读
高度赞誉其文学价值
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极高,认为其文 学价值极高,是唐诗中的佳作之一。
杜甫的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思想深刻。他的诗歌以严谨的结构、深沉的 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被誉为“诗史上的一座巍峨的山峰”。
李龟年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李龟年的生平
李龟年,唐玄宗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以演奏琵琶著称。他出 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艺高超。李龟 年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成为宫廷乐师。
深入解读其内涵和意义
学者们对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 深入的解读,对其中的意象、象征、 寓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江南逢李龟年》在现代的传承和应用
成为文学经典
这首诗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学经典,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在教育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这首诗在现代教育和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选入教材、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奏,做到抑扬顿挫,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安排停顿和重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 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 次听到你优美的歌 声。 没想到在一派大好 风景的江南, 在落花时节又遇见 了你。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 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 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 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 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 此现状的悲叹。
诗歌赏析
再次相遇时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 诗相赠。 诗前二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 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 时。安史之乱后,杜甫来到江南一带, 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 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贵族官僚 或大地主的住宅)频繁相见和听歌的 情景,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原文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⑴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 ⑵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dí],在兄弟中排行第九。 ⑷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暮春,阴历三月。落花的 寓意很多,可以指人衰老 飘零,也可指国家衰败。 君:指李龟年。
词语注释
注释译文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文特色:
1.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虽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 中。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2.前两句写过去之胜,后两句写现在之衰,四句诗,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 “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 “逢”之间,流露了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 恋和伤感之情。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 巨变。
杜甫在早年曾句追忆李龟年 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当时的太平 繁 盛。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 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第四句以“落 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把 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再,“同是天 涯沦落人”的感叹。早年在长安时看到的 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萧条动摇,使人不 堪回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