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 OS 的破坏性创新
2010年谷歌十大失误和不利事件

导读:美国知名IT杂志《eWeek》网络版今天刊文称,虽然谷歌多项产品在2010年期间取得了市场成功,但同样也出现了不少市场失误。
不仅如此,由于谷歌知名度的提高,该公司还遭到了欧盟等监管部门的反垄断调查。
《eWeek》为此评出了谷歌2010年十大产品失误和开局不利事件,其中包括谷歌街景收集用户上网隐私信息受指责、Buzz社交网络服务遭批评、没能成功收购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等等。
《eWeek》认为,在谷歌创建以来的12年当中,2010年可以算得上是该公司股价波动最大的一年。
如果要说成绩,应该说是谷歌Android手机平台最为成功,该平台今年向苹果iOS发起挑战,并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据第二大位置。
在核心搜索业务上,谷歌今年也没有停止不前,而是推出Instant即时搜索。
此外,谷歌还推出了本地搜索服务,目的是在本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尽管如此,2010年期间,谷歌也推出了一些没有取得市场成功甚至受到强烈批评的产品,如其Buzz服务就被外界指责为有泄露用户隐私信息之嫌。
在外部收购活动事宜上,Groupon拒绝了谷歌的收购请求。
或许2011年期间,谷歌将吸取今年部分失败产品的教训,进而推出更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为《eWeek》所评出谷歌2010年十大产品失误和不利事件:1、谷歌街景收集用户上网隐私信息受指责谷歌街景(Street View)服务收集用户上网隐私信息受到各方指责,可视为该公司2010年最为不利的事件。
谷歌今年5月承认,过去四年中,其街景服务图像拍摄车在拍摄图片过程中,同时也记录了一些通过Wi-Fi网络访问互联网网民的非加密信息。
谷歌称,该公司是由于“疏忽大意”和一个程序错误而收集了这些信息,而不是“有意为之”。
谷歌还表示,从未在谷歌其他服务中使用过此类消费者信息,并计划配合各国政府部门,将此类信息予以删除。
在谷歌发布上述消息后,立即遭到了各国政府部门、消费者隐私保护组织及其他机构的严历批评。
谷歌开发者账户相关的高风险和滥用模式

谷歌开发者账户相关的高风险和滥用模式谷歌开发者账户是许多开发者和创业者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一个评台,让他们能够发布和销售自己的应用程序。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这一评台,一些高风险和滥用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对谷歌开发者账户相关的高风险和滥用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1. 虚假应用程序的滥用在谷歌开发者账户评台上,一些开发者可能会发布虚假的应用程序,以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进行诈骗活动。
这些虚假应用程序通常会伪装成知名应用的仿冒品,诱使用户下载并输入个人信息,从而导致隐私泄露或财产损失。
2. 广告欺诈和点击劫持部分开发者可能会通过应用程序内的广告欺诈和点击劫持来获取不当利益。
他们可能会采用虚假的点击或注入恶意代码,使广告收入不成比例增长,损害了广告主和用户的权益。
3. 盗版和侵权行为一些开发者可能会在谷歌开发者账户评台上发布盗版应用程序,或者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正当开发者的利益,也削弱了评台的公信力和用户体验。
4. 恶意软件和病毒传播有些开发者可能会利用谷歌开发者账户发布带有恶意代码的应用程序,以实施恶意软件和病毒传播。
这种行为不仅对用户设备和数据构成威胁,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高风险和滥用模式,谷歌开发者账户评台有一系列监测和防范机制。
他们会通过人工和自动化手段审核应用程序,对虚假、欺诈和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并及时移除违规应用。
作为一个开发者,我认为谷歌开发者账户相关的高风险和滥用模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评台方、开发者和用户共同合作应对。
评台方应该加强审核机制,提高违规应用的发现和处理效率;开发者应该遵守相关规定,诚信经营,杜绝滥用行为;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时也要提高警惕,避免因应用程序滥用而造成损失。
总结回顾,谷歌开发者账户相关的高风险和滥用模式对整个应用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但通过评台方、开发者和用户的合作,可以共同应对挑战,维护良好的应用环境和用户体验。
施密特再度打造网络计算机谷歌操作系统难撼微软根基

事会是不会再给巴茨机会到 2 1 02年的。圃
责编 : 陈庆 E m l eq g I m rc 美 : _ m: n1 @ t e o c h n n cn n 编 吲圃 校对 : 蝴子
不 涨 反跌 的窘 境 。在 雅 虎 令 次 的裁 员 行 动
中 , 要 被 裁 对象 就 包 括 新 闻 、 育 与 财 经 主 体
并 a外 界 分 析 认 为 巴茨 对 作 为 主要 收入 来
源 的在 线 广 告业 务 实在 是 缺 乏经 验 。
如 此 表 示 : 我 们 最 大 的 竞 争 对 手 可 能 是 “
F cbo , 个对 手 比谷歌 更危 险 。它是一 家 aeok这 热 门网站 , 但有超 过一 个房 间 的任何 东 西。 ” 随着广 告市 场 的份 额 不 断被 对 手 掠夺 ,
不 过 巴茨 本 人 一再 表 示 , 虎 复 苏需 要 雅 时 间 。在 她看 来 , 在 就对 她在 雅 虎 的功 过 现 是非 作 评价 为 时 过早 , 为雅 虎 的业 务转 因
雅虎 的 1%。据 称 , 一次 会议 七, 1 在 巴茨作 出
面 临解 雇
巴茨 担任 雅 虎 C O两 年来 ,公 司 的境 E 况 使 越来 越 多 的雅 虎 股 东 对 巴茨 感 到 失望 ,
失时机 地从 雅虎手 中抢 夺显 示 广告 客户 。这
使 雅 虎 成 为 了 其 他 公 司 的人 才库 。据 了解 ,ae F c一
些 网站 凭借 其能 使用户 更加 方便 地 与好 友互 动 ,吸 引 了大 量 的年轻 使用 者 ,人气 年 年大
增 。 o S o 的统计 数据 显示 , 2 1 c m cr e 到 0 0年 1 2
封闭式创新案例

封闭式创新案例
封闭式创新是指企业在内部进行研发创新,不向外部开放,保护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机密。
下面介绍几个封闭式创新的案例。
1.苹果公司的iPhone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封闭式创新的代表,其首席执行官乔布斯曾说过:“我们要保守我们的技术,以及我们创造的新奇东西。
”iPhone的开发过程完全在苹果内部进行,不向外部公开,这也是为
什么iPhone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的原因之一。
2.谷歌公司的搜索引擎
谷歌公司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封闭式创新的例子。
谷歌的搜索引擎虽然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但它的内部研发和技术是不向外部公开的。
谷歌公司一直致力于保护其搜索引擎的技术和算法,以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
3.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是封闭式创新的先驱之一,其Windows操作系统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发过程完全在微软内部进行,不向外部公开,这使得微软公司能够保持其技术领先地位,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4.宝洁公司的洗衣粉
宝洁公司在洗衣粉领域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封闭式创新企业。
宝洁公司的洗衣粉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完全在公司内部进行,不向外部开放,这使得宝洁公司能够保护其商业机密,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总之,封闭式创新虽然不同于开放式创新,但其在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些成功的封闭式创新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google是科技界大垃圾

google是科技界大垃圾
Google是科技界的一个巨头,它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的用户,但是,它也被认为是科技界的大垃圾。
首先,Google的产品和服务经常出现故障,这使得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从而
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例如,Google的搜索引擎经常出现搜索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这使得用户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影响了用户的搜索体验。
其次,Google的产品和服务经常出现安全漏洞,这使得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
息受到威胁。
例如,Google的Chrome浏览器经常出现安全漏洞,这使得用户的个
人信息受到黑客的威胁,从而影响了用户的安全性。
此外,Google的产品和服务经常出现性能问题,这使得用户无法正常使用。
例如,Google的Gmail邮箱经常出现性能问题,这使得用户无法正常收发邮件,
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总之,Google的产品和服务经常出现故障、安全漏洞和性能问题,这使得用
户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因此,Google被认为是科技界的大垃圾。
或许从头就错了 浅析谷歌的反垃圾网站算法

f 消息 来 源: 网 易科 技)
多个 产 品里 的 4 0 个 安 卓 设 备 。B l u e .
b o x 计 划 在 下 周 美 国拉 斯 维 加 斯 召 开
或许 从 头 就 错 了 浅 析 谷 歌 的反 垃 圾 网站 算 法
Go o g l e 一 直 希 望 通 过 优 化 反 垃 圾 网站算法 来完 善搜 索引擎 , 让 质量低 、
种种 问题 最本质 的在于 Go o g l e 看待 问 题 的方式 , 它 陷入 了一种晕轮 效应 , 这 种强烈知觉 的品质 或特 点, 就象 月亮形 式 的光环一样 , 向周 围弥漫 、 扩散 , 从而 掩盖 了其它 品质或特 点 。在 Go o g l e 设 计算 法 中它所期 望解决 的 问题 是使低
月下旬 完成 了这项 调研并 于 3 月3 1 日
将 漏 洞 递 交 给 谷 歌 。 安 卓 安 全 小 组 在 4月 开 发 了 修 复 的 方 法 并 将 补 丁 交 给 供 应商 , 在 Bl u e b o x 发 布 它 们 的 发 现 之
1 1 . 7 亿个 安卓设备。 安卓 系统 的这 一弱 点展示 了安全
我们 抽丝 剥茧仔 细研 究一 下会发
现G o o g l e 的 反 垃 圾 算 法 之 所 以会 遇 到
不 停地 做 出应对 , 但 是如 果 G o o g l e 将
算 法 的 重 心 放 在 根 据 基 于 时 间 顺 序 算 法, 通 过 时 间 轴 找 出原 创 内容 最 早 出 处 通过, 进 行搜 索优化 , 或 许 这 样 处 理 将
S E O” 技术攻 击对方 网页就 能迅 速获得
较前 的排 名 。但 经 过 调 查后 , Go o g l e
面对ChromeOS威胁 Windows8的应对策略

面对ChromeOS威胁Windows8的应对策略导读:Windows 8真是火的不得了,很多win 8 抢先试用该系统,诸多特性开始浮出水面。
最近,小编获悉,Windows 8在虚拟化技术和Cloud云端领域将会有所突破.无独有偶,谷歌研发的ChromeOS是一款基于Chrome浏览器的新型OS,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桌面版系统,坚持开源路线,主要应用、数据存储都是在Cloud云端完成的。
那面对谷歌的ChromeOS威胁,Windows8有何应对策略呢?据悉,在成功发布Windows7之后,微软公司不仅将开始Windows8的代码开发,而且将继续塑造Windows的品牌形象。
除了改进兼容性和功能性及减少默认组件,微软一直把品牌战略放在Windows开发的核心地位。
上个月初的一则招聘信息显示,微软正在招聘一位Windows品牌战略高级总监(Senior Director of Windows Brand Strategy):为消费者(即Windows 7,Windows Live和Windows手机)塑造Windows品牌,完善和发展Windows客户端,Windows Server, Windows Azure和Windows Embedded的整体品牌战略。
Windows品牌战略将融入操作系统本身。
因此,微软将推出针对消费者的广告,加强公共关系,管理一切有利于产品发展的相关事件。
微软公司指出:“品牌战略团队将与商业部门领导人员,营销人员和工程师一道,建立和管理微软的品牌投资战略。
该团队还将跟踪和确保微软品牌战略的稳定健康发展。
”随着Windows 8开发计划的展开,微软正在考虑下一阶段的系统开发,品牌战略团队将负责吸引新客户,其市场营销策略也将越来越频繁。
微软公司表示,除了传统竞争者苹果公司,微软现在还将面临来自拥有Android和Chrome操作系统的谷歌公司的竞争。
有趣的是,微软只提到了苹果和谷歌Chrome OS,但并没有提及Linux。
GoogleChromeOS操作系统试用

GoogleChromeOS操作系统试用GoogleChromeOS操作系统试用在虚拟机上新安装了一个根据开源Chromium源码编译好的Chrome OS镜像文件进行试用测试,颇有一些感慨。
Chrome OS省去了其他操作系统“用户的概念,不需要本地的用户系统,而是使用Google帐号(如Gmail帐号)登录,因此必须要联网。
登录进去之后,整个系统的界面真是干干净净,就是一个Chrome浏览器,其他什么多余的功能都没有,所有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端,所有的应用都是网页应用,这个操作系统,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浏览器,或者说,一个两百多兆的浏览器。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下载这个操作系统来“尝鲜,只需要在电脑上安装Chrome浏览器即可,因为两者几乎完全一样,区别非常小。
据Google介绍,当前版本的Chrome OS启动只需7秒,启动速度的确很快,现在大多数Windows电脑启动速度都在两分钟以上,不过,这种高速启动是以放弃对本地多样化硬件的支持换取的,因为所有的数据都在服务器端,因此本地不需要太多的硬件,甚至连硬盘也不需要,试想一下,当年的WIndows 98启动速度不也只有十几秒,对硬件支持少,启动速度当然就快,DOS启动不是更快?Chrome OS的界面,简单而浏览器应用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上来讲,没有本地文件和桌面系统将带来很大的不便,Chrome OS要求将所有用户数据保存在服务器端,联网后获取数据,至少在中国,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里不可能实现随时联网,网络中断的现象如同家常便饭,没有网络连接,一切网页应用都将瘫痪,用户将无法访问自己的数据,无法进行操作,什么都做不了,而如果有本地的桌面软件,那就完全可以离线完成所有的应用,因此,只要中国的网络大环境一天得不到改善,数据保存在本地还是最安全可靠的。
Chrome OS的选项菜单,与单纯浏览器的最大区别没有本地文件系统,一切都是网页应用,这个想法很超前,即使智能手机也有本地文件系统,只有纯粹的网络应用才符合这样的需求,因此上网本操作系统就是Chrome OS的目标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rome OS 的破坏性创新
By 百事可乐
[核心提示] 目前而言,Chrome OS 并非一个完美的系统,但是它却能够胜任你百分之九十的工作与娱乐,另外随着云端软件的越来越丰富,这种趋势会将 Chrome OS 送上巅峰。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
Chrome OS 是什么
Chrome OS 是 Google 近几年开发的基于 Linux 内核的云端操作系统,该系统内的所有操作都基于以 Chrome 浏览器为核心的 WEB 应用。
它有自己的 webstore,用户可以从中选择安装各种 WEB 应用。
这些应用绝大部分是基于网络的,但也有一部分允许离线使用。
总的来说,Chrome OS 是轻量级的、本地应用受限的、极端依赖网络的,从而在本质上异于传统桌面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和 MAC OS X。
依托该操作系统,Goolge 联合硬件厂商开发了若干搭载该系统的硬件产品,包括一体机、小主机、用于连接外部显示设备的 Chromecast 和广受关注的笔记本产品(称之为Chromebook)。
其中三星的一款Chromebook在很长的时间里高居美国 Amazon 低价笔记本销售冠军位置。
假设你现在正在使用这台三星 Chromebook(正是我现在使用的那一款)。
因为 Chrome OS 核心就是 Chrome 浏览器,所以所有基于浏览器的工作都可以在 Chromebook 上完成。
这包括所有基于浏览器的在线视频,基于浏览器的在线音乐,基于浏览器的在线图片;
和Google Drive所能完成的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文字、图表、绘图等任务(这些功能离线可用),当然还有很多专为 Chrome OS 开发的各种应用。
总的来说,所有轻量级的在线应用使用 Chromebook 都可以完成;而它所受限的地方是专业、大型的本地软件。
桌面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破坏性创新
缺少对专业、大型软件的本地支持使得 Chromebook 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
如果你需要使用 Photoshop 或者 Matlab,那还是找传统的桌面操作系统吧。
但假如你并没有任何的专业需求,一台 Chromebook 可以以很低的价格很好的满足你。
这应该也是微软需要担心的地方。
Chrome OS 跟 Windows 在功能上没有可比性,前者的所有功能在后者上都可以轻松完成(只要安装 Chrome 浏览器就好了)。
然而 Chrome
OS 有它的优势:它是免费的、在线即时更新的、没有病毒的、免维护的、运行速度非常快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可以完成大多数人在 Windows 上面 90% 以上的工作,而且有免费的 Google Drive 的工作套件可用(云端的 Office)。
自然,因为缺少了这 10%,Chrome OS 和 Chromebook 现在很难成为我们的唯一的电脑,但它可能是家庭第二台电脑、孩子所用的教育电脑、老人所用的娱乐电脑等很多情境下的完美选择。
我买了这台三星 Chromebook 差不多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使用这台电脑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的那台 Thinkpad,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不过只是要看个视频,或者写点东西,这些在 Chromebook 上完成起来毫无困难。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很多软件的云端化,事实上是所有计算的云端化。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难说将来一定会怎么发展,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有了云端版本。
软件的云端化对于软件公司来讲似乎不是坏事,因为云端软件按照使用时间或次数付费的商业模式基本上可以杜绝盗版,所以看起来软件公司应该有动力去推动这个过程。
假如这是真的,那么对于微软来说,大祸就该临头了。
原因在于,如果未来所有软件都会走云计算的路,那么庞大的 Windows 对云时代来说就是过度满足的--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这样一个臃肿的桌面操作系统,轻便好用还免费的 Chrome OS 是更好的选择。
Linux 努力了好多年,想要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挑战 Windows。
然而对于一个在这个领域占有绝对优势的对手来讲,正面的挑战往往是极为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
按照克里斯坦森的看法,对于这样的对手,真正有威胁的是低端的非正面的然而又是革命性的创新,所谓“破坏性创新”,这种创新直接毁掉了原来占优势的对手的产品存在的基础,用完全不同的思路开创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谁也说不好 Chrome OS 是不是那个破坏性创新者,这更多的依赖于云计算的发展;然而后者的发展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至少是存在这种可能性,将来“云”的发展把Chrome OS 送上巅峰。
中国失掉了什么
当然,在中国,我们不需要(或者说,不能够)担心这个可能性。
所有这些,都是西方大公司的游戏,跟我们并不相关(也不能相关)。
我们有时间自娱自乐,可以搞一个 COS 玩玩。
这一点说起来其实很有趣:我们封掉了 Google, 却避免不了Andriod在中国的发展;要是真有这么个未来,Chrome OS 成了主流,我们自然也不妨拿过来用(虽然这个拿过来会有很多困难)。
这里的问题只不过是,好像这一切只是我们自己在自娱自乐,
而且原因并不是在于我们多么强悍,不带他们玩;恰恰相反,是我们内心的虚弱不敢让我们一起做点公平的赌赛。
除非特别声明,极客观察均为极客公园原创报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文链接。
原文地址:/read/view/197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