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与赏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语言优美
读者普遍认为《雪花的快 乐》的语言优美流畅,富 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意境深远
读者认为《雪花的快乐》 所营造的意境深远,能够 引发人们对生命、自然和 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THANKS
感谢观看
美好向往
诗中通过雪花的美丽和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和向往。他希望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永恒,同时也表达了对生 命短暂的感慨。
对爱情的渴望与赞美
渴望爱情
诗中通过雪花落在梅花上,表达了作 者对爱情的渴望。他希望找到一位心 灵相通、志同道合的伴侣,共同追求 自由和美好。
赞美爱情
徐志摩赞美了爱情的纯洁和美好,他 希望爱情能够永恒,像雪花一样纯洁 无暇。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
1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 远。
2
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 描绘自然和人生。
3
他的诗歌作品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具有很高的 艺术价值。
02
《雪花的快乐》创作背景
诗歌的创作年代
1925年
这首诗写于1925年,是徐志摩的代 表作之一。
现代文学时期
该诗创作于中国现代文学时期,体现 了现代诗歌的特色。
雪花
徐志摩将自我比喻为雪花,轻盈、自由 ,表达出对自由和纯真爱情的向往。
VS
快乐的雪花
通过比喻快乐的雪花,诗人传达出对美好 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优美的语言与节奏
语言优美
徐志摩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等,使诗歌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节奏感强
诗人通过押韵、音节等手法,使诗歌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
文学价值高
《雪花的快乐》以其独特 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文学的 经典之作。
徐志摩诗歌《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诗歌:《雪花的快乐》《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作品赏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
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诗人徐志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
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沉的一片。
”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
这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容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论》)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
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徐志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
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的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
胡适之在《追忆志》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新月》四卷一期《志纪念号》)徐志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惆怅。
雪花的快乐赏析

雪花的快乐赏析
《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雪花的快乐》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在《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诗人把爱情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雪花是诗人的自喻,在他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灵魂和生命,都在自身,每样东西除自身外没有另外的主宰。
这首诗从追求爱情这一方面体现了他的个性,释放了他的纯真的诗情。
《雪花的快乐》综合运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雪花的快乐》被认为是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以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篇1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描绘雪花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将雪花比喻为一个翩翩起舞的仙女,轻盈地飞舞着,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这首诗的开头,徐志摩用了一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将自己置身于雪花的角度,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雪花的美丽和魅力。
接着,他描述了雪花翩翩起舞的场景,用了“飞扬、飞扬、飞扬”这样的词语,来表现雪花轻盈、自由的舞姿。
在诗的第二节,徐志摩描述了雪花飞舞的方向和目的地。
他写道:“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表达了雪花对地面的向往和归属感。
同时,他也表达了雪花不去幽谷、山麓和荒街的决心,展现了雪花的高洁和纯洁。
在诗的第三节,徐志摩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场景,用了“娟娟地飞舞”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雪花的美丽和婀娜。
同时,他也提到了雪花等待着“她”的到来,并将“她”比喻为“清幽的住处”,表达了雪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的第四节,徐志摩描绘了雪花与“她”相遇的场景。
他写道:“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将“她”比喻为一个美丽的女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
接着,他描述了雪花与“她”的融合,用了“消融、消融、消融”这样的词语,来表现雪花与“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融合。
总之,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描绘雪花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将雪花比喻为一个翩翩起舞的仙女,他深入地感受了雪花的美丽和魅力。
同时,他也通过描绘雪花飞舞的场景和与“她”的相遇,展现了雪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徐志摩对雪花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解析》篇2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是一首代表他诗歌风格的作品,这首诗以雪花的意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歌鉴赏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诗歌鉴赏徐志摩,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散文、翻译等多个领域。
而他的作品,让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学内涵,更能够从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快乐。
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以快乐、欢乐为主题的诗歌数量颇多。
其中,以《雪花的快乐》为代表的一系列诗歌,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徐志摩在快乐主题上的创作天赋和独具匠心。
《雪花的快乐》一诗,可谓是徐志摩快乐诗歌的代表之作。
全诗表达了徐志摩对于雪花的欣赏与感受,将雪花的美妙融入到生命中的一种快乐状态中,从而使这首诗歌达到了穿越时空、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
诗中的第一句“飘啊飘,你是那么的轻”,与后来的“像一群婴儿,在没有知觉的微笑中快乐”,塑造了一种娇嫩、轻盈的雪花形象,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和诗意上的想象。
在诗歌的句式构造上,徐志摩采用了反复出现的“快乐”二字,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染效果。
在诗歌末尾还像是一个总结,“快乐,是雪花所原创的”,透过雪花的美丽,传递着一种深刻的人生真谛——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去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才能真正获得快乐。
实际上,除了《雪花的快乐》之外,徐志摩在他的作品中还涉及了很多旨在传递快乐的诗歌,比如《海之幸福》、《快乐的马车》、《橄榄的快乐》等等。
而这一系列《快乐诗歌》,正是徐志摩快乐文学的精髓所在。
这些快乐诗歌,即便在今天依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生活节奏快速、社会压力增大的当下,人们恰恰需要徐志摩的快乐诗歌这样的文学作品,以提醒人们关注生命真正的价值,去感受更多的身心愉悦。
总之,徐志摩快乐诗歌的鉴赏,不仅是对他作品的细致解读,更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究。
这些快乐诗歌,不仅带来了读者内心上的愉悦和欣慰,还成为了一种文化内涵和传统,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人文精神启示。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赏析_20113331129170904

徐志摩《雪花的快樂》賞析此詩寫於1924年12月30日。
發表於1925年1月17日《現代評論》第一卷第6期。
詩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寫道:“詩人也是一種癡鳥,他把他的柔軟的心窩緊抵著薔薇的花刺,口裡不住地唱著星月的光輝與人類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來把白花染成大紅他不住口。
他的痛苦與快樂是深成的一片。
”如果把徐詩中《雪花的快樂》、《再別康橋》和《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以下簡稱《雪花》、《康橋》、《風》)放在一起,它們正好從這樣的角度展示了詩人寫作的連續、希望與理想追尋的深入。
這實在是一個有趣的比較,因為這三首名篇風格之一致,內在韻脈之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話:“不是徐志摩,做不出這首詩!”(茅盾《徐志摩論》)徐詩中表現理想和希望感情最為激烈、思想最為激進的詩篇當推《嬰兒》。
然而,最真實傳達“一個曾經單純信仰的,流入懷疑的頹廢”(《猛虎集》志摩自序)詩人心路歷程的詩作,卻是上述三首。
在現代主義階段,象徵不僅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詩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歷程是一個紛繁的文學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跡讀者往往需追隨及終點方恍然大悟。
胡適之在《追憶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實現的歷史。
”(《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紀念號》)是的,徐志摩用了許多文字來抵抗現實世界的重荷、複雜,在現實世界的摧毀面前,他最終保持的卻是“雪花的快樂”、“康橋的夢”及“我不知道風在哪個方向吹”的無限惆悵。
如果說現代詩的本質就是詩人穿越現實去獲取內心清白、堅守理想高貴(傳統詩是建築於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義時代的),那麼,我們不難理解人們對於《雪花》、《康橋》和《風》的偏愛。
《雪花的快樂》無疑是一首純詩(即瓦雷裡所提出的純詩)。
在這裡,現實的我被徹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場,“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但這是被詩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靈魂穿著的雪花。
《雪花的快乐》原文及赏析

《雪花的快乐》原文及赏析《雪花的快乐》原文及赏析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雪花的快乐》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雪花的快乐赏析:《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
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
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
”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
这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容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
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徐志摩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
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歌鉴赏

《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
他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全诗综合借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诗歌鉴赏:
一、借物抒情
《雪花的快乐》借用了“雪花”这一自然元素,通过对其特点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在诗人笔下,雪花是“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是“飞扬,飞扬,飞扬”的,它的轻盈、飘逸、纯洁,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的写照。
二、对比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雪花不去那冷寞的幽谷、凄清的山麓和荒街去惆怅,而是认准自己的方向,乐观自信,专心致志,矢志不渝,强调了雪花(也是诗人自己)的坚定和执着。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雪花的特性,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三、拟人
诗人在诗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雪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
雪花“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甚至“紧贴着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这些描述都使得雪花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特征,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为生动和形象的表达。
四、艺术特色
《雪花的快乐》在艺术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优美的意境、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语言表达上。
诗人通过雪花的形象,创造出了一个纯洁、飘逸、潇洒的意境,使得诗歌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既生动又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与赏析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赏析: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
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
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
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
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
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