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题:中山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引言: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风景名胜、文化遗址和文化艺术机构。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本报告将对中山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该市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中山市文旅产业的现状分析1.1 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中山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是广东省内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的地区之一。
这为中山市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1.2 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山市近年来加大了对文旅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文化旅游项目等手段,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综合体和文化旅游为主题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二、中山市文旅产业的优势和特色2.1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山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性建筑。
这是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优势。
2.2 独特的自然景观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南岸,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有独特的岛屿和海滨风景,这为中山市的文旅产业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
三、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山市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交通网络不便利、景区设施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山市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文旅产业产品质量有待提升中山市的文旅产品质量与一些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要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加大对文旅产品研发和提升的投入。
四、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建议4.1 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中山市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
如通过打造文旅休闲区,发展文创产业等方式,实现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共生发展。
4.2 提升文旅产业的软实力中山市应加大对文旅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升文旅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山市文旅产业的软实力。
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

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中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文化方面,中山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活动。
本文对中山市文化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中山市的文化背景,文化传承和现状。
一、文化背景中山市的文化背景非常深厚,它是众多历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发祥地之一。
自古以来,中山市一直是南粤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其文化特色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中山市历史文化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例如中山市文化名人的诞生和中山市人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是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开拓者和领导者,他提出了“三民主义”,并在中山市的南山脚下倡导了革命思想。
中山市人民艰苦奋斗,始终保持着非常高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文明观念,这也是中山市文化的核心所在。
二、文化传承中山市的文化传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保护。
中山市的传统文化主要有粤剧、南国丝竹、南音、南拳等。
这些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体现中山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中山市的文化传承不仅有传统的文化,还有当代的文化遗产。
中山市是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城市,其文创产品在东莞、广州及全国各地非常受欢迎。
此外,中山市还有众多的艺术家、作家和文化艺术爱好者。
他们在中山市发掘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在向世界展现中山市的文化多样性。
三、文化现状当前,中山市的文化发展十分活跃。
中山市具有很强的文化自信心,它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电影、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中山市政府积极扶持和推广中山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为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集中生产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支持。
在中山市,很多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
例如中山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中山市科普教育馆和中山市美术馆等的文化活动和展览等。
这些活动能够促进中山市文化形象的推广,吸引更多的人走近中山市,了解中山市的文化和艺术。
四、文化建设在当前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加强中山市文化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建立一个愿景新、文化新、科技新的中山市文化产业体系。
中山旅游发展现状

中山旅游发展现状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近年来,中山市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目前,中山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旅游业已成为中山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首先,中山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爱好者前来观光。
中山孙中山故里景区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中山还有一批古村落,如中山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风貌,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体验古镇文化。
其次,中山市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中山有众多的自然景点,如中山市石岐石龙角公园、神湾石龟岛、古镇溪南山等,这些景点以其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此外,中山市还致力于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如中山市东升湾湿地公园,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中山市旅游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中山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中山市还与周边城市建立了便捷的交通网,通过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方式,使中山与广州、深圳等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然而,目前中山市的旅游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
中山市将进一步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中山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中山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旅游的支持力度,通过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中山旅游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中山调研报告

中山调研报告中山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深入了解中山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情况,探寻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特进行本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中山市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以制造业为主导。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中山市的制造业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其中以电子产品和家电产品生产最为突出。
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高科技制造业、新能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也开始逐渐兴起,为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2. 社会发展调研显示,中山市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教育系统完备,各级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也较高,医疗机构设施齐全。
同时,中山市的社会治安相对良好,居民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3. 文化发展中山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拥有许多知名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
此外,中山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调研结果显示,中山市的文化旅游发展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和加强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中山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山市的产业结构仍然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存在较大的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其次,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升,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加大投入解决。
此外,中山市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需要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支持力度。
五、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中山市可以进一步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减少对传统制造业的依赖,并加强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交流。
2.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山市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
3. 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投入:中山市可以通过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提升中山市的文化旅游吸引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4.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中山市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在区域间更好地共享发展资源和优势,实现共赢发展。
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

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以中山市文化为题,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山市文化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观察与研究,对中山市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岸,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摇篮。
中山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为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创新发展,有必要对中山市文化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文化设施的实地考察、对文化活动的观察与参与,以及通过调研问卷、相关统计数据等分析方法,对中山市文化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三、中山市文化设施调查1. 图书馆中山市图书馆位于市区中心,建筑宏伟,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和先进的数字化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研究场所。
2. 文化馆中山市文化馆是中山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之一,馆内设有展览厅、多功能厅、音乐厅等,各类文化活动经常在此举办,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选择。
3. 博物馆中山市还拥有多家博物馆,例如孙中山故居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为市民和游客了解中山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平台。
四、中山市文化活动调查1. 传统文化活动中山市举办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春节庙会、端午龙舟比赛、中秋民俗节庆等。
这些活动传承了中山特色的传统文化,充实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 音乐演出中山市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大型音乐演出,涵盖了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谣音乐等不同风格,为市民提供了高水平的音乐享受。
3. 艺术展览中山市还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个艺术类别,让市民欣赏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
广东旅游调研报告

广东旅游调研报告根据最近的广东旅游调研报告,以下是对广东旅游业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广东是中国最南部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
该省位于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因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
从2015年到2020年,广东省的旅游收入增长了10%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的旅游业以其多样性和独特性而闻名,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美食和购物等。
其次,广东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广东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广东丹霞山、韶关丹霞山、惠州西湖等。
这些景区以其壮丽的山脉、瀑布和湖泊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喜欢户外活动和自然探险的游客。
此外,广东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也吸引了许多游客。
广东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和历史名胜,如广州的陈家祠、清远的十八丈红军大院等。
这些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向游客展示了广东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广东的美食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吸引因素。
广东的美食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声誉,如广州的粤菜和潮州的潮汕菜。
许多游客特意来广东品尝地道的广东菜,这也带动了广东的旅游业发展。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广东旅游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景区在不合理的开发和管理下遭受了环境破坏的风险。
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以保护这些景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其次,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尽管广东已经建立了许多高速铁路和公路网络,但一些偏远的景区仍然缺乏交通便利性和基础设施。
这限制了游客的到访和游览体验,因此应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最后,旅游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广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有时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能遇到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应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综上所述,广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中山调研心得体会(实用19篇)

中山调研心得体会(实用19篇)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个人成长和进步进行总结和反思。
心得体会是一个个人经历的见证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写得很好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山调研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山市调研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亲身感受了中山市的发展变化,也对我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生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中山市调研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调研背景和重要性。
在第一段中,我首先介绍中山市的背景和调研的重要性,开宗明义。
我指出中山市是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因此调研中山市对于我们对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还提到了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每一次调研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因此,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了解并参与社会调研活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第二段:中山市社会经济状况。
在第二段中,我重点介绍了中山市的社会经济状况。
我指出,中山市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但近年来也逐渐向高科技、服务业等方向发展。
同时,中山市市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长。
这些都是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变化。
第三段:中山市的城市建设变革。
在第三段中,我介绍了中山市的城市建设变革。
我指出,中山市不仅深入推进旧城改造,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而且也通过推进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和“12345”民生热线等手段,努力让市民的生活更为便捷。
此外,中山市还加大了对公共交通和地下管网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这些举措都为中山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段: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
在第四段中,我介绍了中山市在社会治理上的创新探索。
我指出,中山市通过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志愿者作用等方式,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此外,中山市也引入企业和市民代表参加政府的决策和管辖过程,使得政府和市民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
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

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中山市文化的调查报告(上)一、背景介绍中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广东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是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山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山市的文化状况,包括历史文化遗址、文化活动等方面。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实地调查则包括走访文化遗址和参与文化活动。
三、文化遗址调查结果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中山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中山孙氏纪念馆和孙中山铜像。
中山孙氏纪念馆位于孙中山的故居旧址,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孙中山铜像位于中山市中心广场,是对其永远的纪念。
此外,中山还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古寺和古村落等,这些都是中山市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文化活动调查结果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中山市居民非常关注文化活动。
每年都有许多文化节庆活动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
这些活动包括中山文化艺术节、中山国际烟花节等。
其中,中山文化艺术节是一个集艺术展览、演出和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
中山国际烟花节则是一个以烟花表演和文艺演出为主题的盛大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观众。
除此之外,中山市还举办了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如月季花会、中山民间舞狮比赛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山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展示了中山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中山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每年都有许多文化节庆活动举行,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参与。
3.中山市的文化对市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
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山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教育,以及中山市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旅游文化调查报告陈锦瑶10旅游管理2班说起中山市,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肯定是近代中国的革命先驱——孙中山。
而原名为香山县的中山市,也是国内唯一一个用人名命名的城市。
中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涌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这些名人和他们的精神一起,已经成为现代中山重要的城市名片。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里和中国近代史发端的摇篮,中山市无可置疑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一名中山人,为这个城市自豪的同时,我在这个寒假还做了一次中山的旅游文化调查活动,主要从旅游资源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1、概况中山市是广东省地级市,下设24个镇区,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澳门,全市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年平均温度20°C,户籍人口141万。
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又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在古称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香山县,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隶属广州.民国后直属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925年香山县易名中山县.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改为中山市(县级).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2、旅游资源中山市的名人胜迹、五桂山脉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乡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2.1自然资源中山市地处低纬,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主要种类有610多种,森林覆盖率为12.95%。
气候宜人,青山绿水,有果树种类30多个,品种约200个,如荔枝、龙眼、香蕉、菠萝、柑桔等。
主要的自然旅游景点有五桂山逍遥谷、紫马岭公园、长江水库旅游区、卓旗山公园、南山古香林、中山温泉、民众岭南水乡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恐怕就是中山温泉和岭南水乡了。
2.1.1、中山温泉中山温泉坐落于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具有浓烈岭南气息的楼层别墅、亭台廊园,使人领略到古代皇家园林的恢宏壮观;精心雕琢的人工建筑与罗三妹山自然景致和谐搭配,营造了中山温泉“园中带园,景中藏景”如诗如画的幽美,中山温泉属于“氯化钠”泉,水质好,水中含有丰富的偏硅酸、氯、钠、铁、铜、锌、钙、镁、硫酸、盐等矿物质,泉眼水温高达93℃。
浸浴可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对高血压、慢性神经炎、关节炎、糖尿病、肠胃病、神经衰弱等有明显疗效,对于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人来说,中山温泉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和招商洽谈的理想之所。
2.1.2、岭南水乡岭南水乡位于中山市民众镇,紧靠珠江口,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公路之干道从旁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一个具有典型水乡特色,集旅游、饮食、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水乡一切纯真自然,生态原始、水网交织、河道纵横、民风淳朴、小村落沿河涌自然分布。
水乡风情浓郁;两岸植物丰富、风景秀丽,自然风光与农村民情达到和谐统一。
有“红桥碧水”、“草荡潮音”、“水乡农榭”等30多个景点,令人感到一种反璞归真。
为旅游者重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水而居的水乡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在旅游中,旅游者更能体验到岭南水乡恬静、朴实的氛围。
2.2.人文资源中山古称“香山”,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850年的历史长卷中不仅涌现出许多名人,近代史更是辉煌,毫无疑问地说,中山有着厚重的的历史文化资源。
2.2.1、名人文化资源中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名人,是中山旅游的一个亮点,它是我们中山的一个重要人文资源。
孙中山、郑观应、杨殷等历史名人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山堪称中国近代化的启蒙之乡。
充分保护、挖掘、利用、研究这些历史资源,有助于扩大中山的知名度,促进中山旅游业的发展,。
2.2.2、民俗文化资源中山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与风俗文化,沙溪的龙狮凤鹤,黄圃的飘色,小榄的书画,坦洲的咸水歌,小榄的菊花会、大涌的红木雕刻等等,都是具有中山特色的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拥有着美好声誉,如2006年中山的民歌以“中山咸水歌”的名称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2006年小榄的菊花会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圃镇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飘色之乡”的称号。
而一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就是民间艺术的大汇演,在全国及港澳、海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在2004年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的称号。
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有利于发展中山的旅游文化产业,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并富于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品牌。
2.3中山十景1985年和1998年,中山市政府连续进行了两次“中山十景”的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中山十景为:中山故居、老街新韵、兴中缀绵、仁山玉宇、五桂雄峰、温泉碧苑、阜峰文笔、长江叠翠、紫岭鸣嘤、菊城金瓣。
“中山十景”包含了中山旅游景点的精华。
“中山十景”中的“中山故居”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故居,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中国国内外的华人前来瞻仰。
中山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建成。
1986年起被中国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此地己开辟成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中山十景”中的“老街新韵”是指石岐区的孙文西路,是一条从隋唐开始建立、共有800多年历史的老街。
现存的这些老建筑多半建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多是归国华侨所建,建筑风格是欧式殖民地建筑风格与岭南骑楼风格的混合体,在建筑学上被称为“南洋风格建筑”。
1997年开始,政府对孙文西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缮,使其焕然一新,成为如今中山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除了中山十景之外,中山还有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例如岐江公园、中山城、岭南水乡、詹园、横门海上庄园、广丰村旅游区、泉林山庄、卓旗山庄、逍遥谷等。
3、发展方向日前,结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系列文化活动的筹备已拉开帷幕。
在中山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文化名城发展战略中,旗帜鲜明地把“孙中山文化”列为八大文化工程之首,把提升其时代价值,做深、做透、做活孙中山文化,作为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内容。
文化名城建设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3.1文化精神。
中山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大陆经济、大陆文化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碰撞、融合,而让中山这块土地孕育出了一种崭新的蓝色文化,其精神内核是:开放。
于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幕就由此打开了,中山,成了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曾经被紧紧拉上的历史大幕再一次拉开,改革开放让中山再一次成为中国从封闭经济封闭文化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
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还有深入骨髓的务实,就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声名远播的中山文化精神,为中山的文化名城建设赢取了最高的分数,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中山这个城市就从未停止过输出价值和品牌:甚至早在1929年,即被冠以“模范县”称号,直至1997年,成为中国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城市,2005年,成为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紧随其后的是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今天,的确到了系统梳理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在世界城市格局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城市品牌的时候。
孙中山文化,永远是中山城市品牌、文化精神的核心。
3.2文化生态。
即文化环境。
作为早在1997年就曾经获得联合国“人居奖”、被评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的中山市,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总的文化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在硬的方面,中山市已经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此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技等基础设施都比较齐全,在软的方面,中山的文化氛围应该说是比较浓厚的,在实用文化方面则显得更为突出,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无以复加的地步。
3.3文化名人。
近一百多年以来,中山的上空可谓是群星璀璨、光彩夺人。
一代伟人同时也是文化名人孙中山自不必多说,郑观应、王云五、萧友梅、吕文成、刘逸生、方人定、郑君里、黄苗子、阮章竞、方成……这些都是在广东、全国乃至在世界上如雷贯耳的文化名人。
3.4文化成果。
文化成果与文化名人是一对双胞胎,互为条件,互为彰显,缺一不可,而且文化成果与文化名人的影响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虽然在中山的文化成果情况还很不尽人意,我们必须尽快培养和引进人才,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有所见效甚至还可能大见成效的,那就是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同时借用市外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调动、整合、组织和策划,这样也可以集资源与力量之大成,创造出一些高质量的组织型文化成果。
3.5文化产业。
在人们的记忆里,中山是上世纪80年代的“威力威力,够威够力”,是90年代的小霸王学习机和“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爱多,是叱咤饮用水市场的乐百氏的诞生地。
一个个著名的商业品牌,构筑了一个鲜活、强大的中山城市经济品牌。
经过努力,中山的“大香山”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中山目前的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发展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状态,人文资源分散,这是一种发展的大差距,但同时也说明发展的空间很大。
发展文化经济,关键在人才,其次是政府的引导,再次是市场的主导,还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这样,中山才能尽快地进一步培养、引进文化产业人才、打造出自己的产业文化。
3.6文化物标。
这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物、文化性构件,它是一种直观性、感性的文化标志,但又是一种极具内涵与想像力和传承性的艺术品。
一个成功的文化物标,往往会大大提高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甚至成为其代名词,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铁塔、凯旋门和卢浮宫,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罗马古城,中国的长城、紫禁城等等。
不言而喻,中山在这个方面还距离很远,可以说只有中山故居才勉强算得上。
历史的遗憾不可能补救,但从现在开始,中山就必须为今后的历史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后人负起这个神圣的责任来。
更何况,贝聿铭成功为卢浮宫设计金字塔的例子就是呈给世人最有力的佐证:如果做得优秀,今天的文化性构件或建筑物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重要的文化物标。
目前,中山的城市建设正处在一个发展提升的重要阶段,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十分珍惜,不容错过。
建设文化名城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社会工程,而中山提出建设文化名城,是一种人文回归,一种人文呼唤,一种人文勇气,更是一种人文提升。
建设文化名城,将极大促进中山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
结束语借助轻轨开通的契机,中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踏上轻轨的列车,驶上发展的快速车道,以后将会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中山,中山的特色知名度也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