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炮击中如何生存 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
老山前线猫耳洞的艰苦生活纪实

一丝不挂躲在猫耳洞图文回顾当年血战场景如果说“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的一座丰碑的话,那么“211”就是老山军人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安宁的一张名片。
老山前线有一句俗语,“老山是天堂,八里河东山是人间,拉那口是地狱”。
在地狱般的那拉口战场,211阵地又有“火葬潮、“绞肉机”之称,这个篮球场大小的阵地,吞噬了敌我近千名军人的生命,每一把尘土中都浸透着鲜血······1985年的2月11日,南京军区在坚守老山战场时,采取偷袭的手段夺取了那拉口长期被越军盘踞的三个哨位,便用这个日子作为该阵地的编号“211”,以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
老山第一兵邢志强在猫耳洞211与越军的227阵地相聚只有6米,同其它一线哨位一样,猫耳洞里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1985年的5月中旬,济南军区换防南京军区后,越军利用我立足未稳之机,于5月31日发动了“M——1”进攻战斗,坚守211阵地的十几名战友一人被俘,一人侥幸生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1号、2号哨位被越军占领,标志着211阵地的丢失······人员被俘,阵地丢失,在中外战争史上屡见不鲜,现在看来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在当时的老山前线,如同天塌陷一般。
“在绝不能丢失一寸土地”的战术指导下,济南军区67军不仅向军委谎报“211依然在我军手中”,同时在未做任何战前准备的情况下,从6月1日——11日,以“不惜一切代价”轮番对211阵地发起攻击,企图收复失地,在长达11天的盲目蛮干中,不仅没有夺回弹丸之地,而且199师595团数百条年轻的生命抛尸荒野,在全团被敌击溃失去战斗力之后,才被迫放弃收复战斗······丧失理智的指挥造成的恶果不仅如此,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军指挥所一名战士惊闻同乡入伍的战友全部在战斗中牺牲后,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端起冲锋枪冲进军党委会议室,面对正在开会的军首长一阵猛扫后自杀,身负重伤的军长对军委调查组哭诉“我没有想到我的兵会像我开枪······”211啊,血流成河的211,尸横遍野的211······(编辑:dq1984)如果说“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的一座丰碑的话,那么“211”就是老山军人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安宁的一张名片。
躲避炮击并突破水泡阵地的方法 -回复

躲避炮击并突破水泡阵地的方法-回复在现代战争中,炮击和雷区等致命武器会给士兵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死亡风险。
而许多战争中,敌人也会通过水泡陷阱等方法设置陷阱,进一步增加我军的伤亡。
那么,如何躲避炮击并突破水泡阵地?本文将一步一步进行介绍。
一、了解敌情和地形首先,面对敌人的炮击和水泡阵地,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敌军的火力和部署。
通过分析敌我双方的地形地貌,可以选择比较安全的行进路线和攻击方向,并为后续的进攻做好充分准备。
二、炮击下的躲避在遭受到敌方炮击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躲在开阔地带,因为那里是炮击的最主要攻击区域。
而且,不要试图寻找最理想的掩护,因为掩盖物可能会倒塌或被炮击摧毁。
相反,应该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和现有的掩蔽物,如壕沟、墙壁和建筑物等,来保护自己。
可以选择跑动几步,迅速转移自己的位置,从而避免被连续炮击攻击。
三、突围时的战术突破水泡阵地是一个高度战术化的过程。
在进攻前,我们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道,可以使用烟雾弹或沙袋等物品掩蔽自己或干扰敌人的视线。
在进攻过程中,需要保持协调和默契,分散阵地上的敌人力量,创造机会以突破阵地。
四、炮击下的取胜当然,除了躲避炮击和突破水泡阵地外,我们还需要在战斗中用尽一切手段,争取任何优势。
在遭受敌人炮火时,我们可以采取反击手段,用火箭筒等武器攻击敌人炮位,让敌人停火。
在遇到水泡阵地时,可以安装爆炸物来摧毁敌人设防,从而实现突围。
结论总之,躲避炮击并突破水泡阵地需要合理运用策略和战术。
前提是了解敌情和地形,并利用自然地形与掩蔽物,灵活躲避敌人炮击。
同时,在突破水泡阵地时,需要充分理解战术,严谨选址及使用装甲、烟幕和爆破等手段,与队友协作完成突围,获得战争的胜利。
“猫耳洞”的前世今生

“猫耳洞”的前世今生作者:萨沙来源:《华声》2016年第07期解放军士兵的口头禅是:在猫耳洞呆一年,把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
说起猫耳洞,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可谓大名鼎鼎;说起猫耳洞,我们本能地会想起中越边界战争;说起猫耳洞,心里忍不住会一酸,一股心酸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什么叫做猫耳洞?在军事字典中的定义是:猫耳洞是指一种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的防炮洞,是一种军事上供单兵或少量士兵作战用的防护工事。
在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粟裕曾经有过一段极为艰难的转战时期。
时苏中苏北都被国军反攻夺取,虽在山东孟良崮歼灭了74师等几个国军主力师,自身也消耗过大。
在国军反攻下,很快又丢了山东主要几个解放区。
1948年,华野在粟裕领导下转战国军力量比较薄弱的河南,发动了著名的豫东战役。
山东解放区是国军重点进攻最主要的战场,大量国军美械一流部队都参战,火炮非常厉害。
在阵地战中,解放军大量使用猫耳洞防炮和防空。
在豫东战役开始前,粟裕视察阻击胡琏兵团的十纵部队。
十纵歼灭了大量的国军部队,在国军打击下伤亡也极为惨重。
几个主力师兵员都不足5000 人。
粟裕看到众多伤兵很伤心,对十纵29师师长萧锋说:你们伤亡这么重,真不容易,我们指挥员有一定的责任。
我们考虑把你们师先撤下来。
萧锋是一个斗士,他说:粟司令放心,我虽然只剩5000多人,面对第五军,也能打个十天半个月。
粟裕说:第五军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火炮飞机坦克都很多,不能轻敌。
我看你们没有什么重武器,兵员又不足,恐怕坚持不住的。
萧锋回答:您放心,我们战士已经发明了猫耳洞,抗击炮击、坦克、飞机都很管用。
粟裕问:什么是猫耳洞?萧锋说:就是这些小型的防炮洞,战士们自己挖的!不需要什么材料,几根木头就能挖成,比战壕的防炮能力强得多。
您看这些洞又小又窄,像不像一个猫耳朵,这是战士们给起的名字。
粟裕饶有兴致地爬到洞里面看了半天,然后笑着说:这个猫耳洞发明得很好,很及时。
我们准备在全野战军推广。
我们已到了战略大反攻阶段,我们的战术技术,要不断适应攻城战、阵地战的特点,指挥员要多动脑子,多出点子,多搞一些发明创造啊!猫耳洞还要不断完善。
越战故事:猫耳洞—炼狱

越战故事:猫耳洞—炼狱图片来源于网络战士们说,洞中一年,把这一辈子的苦都吃完了。
此言不虚。
八十年代,中越边境老山前线某高地。
三号洞是某部三营二连二排的指挥所。
这是一个很深的洞,要爬着往下走上十米再拐几道弯才能到达洞底。
一走进洞里,就会闻到一种怪味:臭味、汗酸味、霉味、臊味、烟味······只有到做饭的时候,才能闻到一丝的香味。
包卫国刚来的时候,连续四五天根本吃不下东西,光想吐,把肠子都哇出来了。
这个洞说起来深,其实狭窄,宽一点的过道处放着煤油灯,还有用来做饭的煤油炉子,炉子的一旁是米袋和煤油,另一旁一排排的罐头盒,里面的各种食物在没有水做饭的时候被战士们吃光了,现在盛装的是他们排泄的大便。
有人要问了,把大便装在罐头盒里?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就是猫耳洞里的普遍景观。
包卫国在这里实在呆不下去,几天下来,人瘦得皮包骨,在他的申请下,排长答应让他换一个洞,结果到处都一样,距敌远的洞,大便只要囤积一夜,第二天就可以拿出洞外处理,距敌近的地方,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只要你一出洞,就会被越南鬼子放冷枪给打了回来,为了处理一点大便,牺牲一个人不值得,这样,只得将大便装进空罐头盒里,这样日积月累,就成了洞里的一道“风景线”。
好不容易等到军工来了,他们又给战士们送来了罐头,但不能让他们空着手走,这些装着大便的罐头盒成了他们的“回头货”,包卫国忙不迭地将这些“空罐头盒”塞进军工的背包里,直到塞不下了,地上还有一大堆。
据排长说,这些东西是他们的“传家宝”,有的还是第一次在这里驻防的战士留下的,已经换防几次了,谁也说不清楚。
只晓得时间长了,这些大便成了石头,同时还成了老鼠的美味。
这些老鼠聪明,对新鲜大便不理不睬,对陈年大便却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陈年大便便于运输。
所以,这些老鼠不光吃,还带,搞得满洞都是。
转了一圈的包卫国还是回到了三号洞。
现在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虽然从洞里爬进爬出,膝盖和肘弯每次都会沾上被老鼠拖到这里的大便。
老兵忆对越南作战:猫耳洞中就着雨水吃压缩饼干

郝 兴泉有 四个 孩子 ,其 中两个小 心向长辈那样 ,到军营 中磨练 自己。
的是男孩 ,大 的叫郝传 才 ,小 的叫郝 2 0 0 9年 为 了共 和 国六 十 周 年 阅兵 和
复兴之路 》做 准备 , 家 中只剩 下他和母亲相依 为命 、艰难 传 生 。1 9 7 9年 ,已 经成 年 的郝 传 才 大型文艺演 出 《
亲切接 见。
攻克 苏州 、夺下杭州后 ,他荣立 了两 成为副班长。1 9 8 5 年,郝传生所在部 最高殿 堂 ,参加伴舞演 出。演出结束 次二 等功 ,接下来解 放舟 山群 岛时 ,
身 为班长的他被任命 为代理排长 ,带 猫 耳洞见不着 太 阳,雨季潮 气大 ,他 民大 会 堂得 到 了党 和 国家 领 导 人 的 着 战士们继续 冲锋 ,后来 他还参加 了 和战友们饱 受折磨 ,而且淡 水奇缺 , 解放海南 岛及剿匪 战斗 。
2 0 Ne W c l a s s r o o m
有时供给 跟不 上 ,只能用雨 水就着压
Mi l i t a r y I 军事
在解放 战争和建设新 中国的征途
新 中国成立后不久 ,没有文化 的 缩饼干充饥 。 就是在这种 困难条件下 ,
中,人 民军 队做 出了数不尽 的特殊 贡 郝兴泉被送 到步兵六十六 师速成小学 为 了随时反击敌人进 攻 ,郝传生经 常 献 ,被称 为 “ 最 可爱 的人 ”。崮云湖 进修 ,他把这 当作今后 提升 为党和人 扛 着 3 0公斤 重 的弹药 箱 ,在 崎岖 陡 街道钟庄村 的郝兴泉和他 的儿 孙们 ,
年 4月在 南京参加 了人 民解放军 ,从 回到 自己的山村 , 投 入农村的改革发展, 艺术学 院院长 、中国舞蹈家 协会副主
在炮击中如何生存 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

在炮击中如何生存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子主题:[铁血讲武堂55]在炮击中如何生存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钢蛋超人[铁血讲武堂55]在炮击中如何生存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最近的青岛爆炸事件是在是够吓人的整条街都炸飞了到现在都死了55个人了据说有好几个都是被当时强劲的冲击波震死的今天没事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在炮击中生存.给大家储备些知识.以防不测.阿门......[ 转自铁血社区/ ]今天和大家讲的这些都是一个当年打过越战钻过猫耳洞的大伯教我的东西和网上的一些资料总结而成可能有错误的地方,请当过兵的老铁友们指正.这种科普尽量不要错误.毕竟这是关键的时候保命的技巧!!!大炮是历次战争中给敌我双方带来伤亡最大的武器。
说来谁都会不相信!死在大炮和飞机之下的人,多数不是被炮弹炸死的,而是被爆炸冲击波震死的!战场的真实景象通常是残垣断壁、黑糊焦炭、支离破碎散发糊味的赤裸尸体,那是爆炸冲击波的杰作!尸体为什么会是赤条条的一丝不挂?因为爆炸冲击波强度足够大时,不但会把你震死!而且还会扯碎你身上衣服!产生的高温还会烧焦衣服和皮肉!这种现象在夏季最为显著,因为此时人们身上的衣物很少。
[ 转自铁血社区/ ]但在冬季就不会这样了,在冬天死于冲击波的人会明显减少了一些,因为人们都穿厚衣物,只要你和爆炸点的距离足够远,穿厚衣服可以减弱冲击波对你的伤害,但鼓膜破裂、耳鸣是免不了的。
如果与爆炸点足够近,即使穿着厚衣服,也会被炸得只剩下破布条,而且死无全尸了!不同口径的炮弹,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取决于炮弹中的装药量,榴弹的装药量最大,所以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最厉害。
炮兵所装备的压制火炮多以三种口径为主: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对于105毫米榴弹而言,冲击波的有效杀伤距离多在20米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在开阔地上,在20米内落一发105毫米榴弹,不仅会受到碎片伤害这么简单,还会受到冲击波的杀伤,如果你穿的是厚衣服的话,只要没被碎片击中,距爆炸点超过10米以上基本上可以生还,但脑震荡和耳聋、耳鸣等后遗症是免不了的[ 转自铁血社区/ ]152毫米、155毫米炮弹的冲击波杀伤距离多在50米以内。
上甘岭的坑道战

上甘岭的坑道战■梅兴无季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47军140师的战士在阵地堑壕壁上挖防炮洞(俗称“猫耳洞”),某班创造性地将两个加深的防炮洞连在一起,形成U形小坑道。
有了这种坑道,敌人轰炸时,战士们进洞隐蔽;敌步兵进占表面阵地时,战士们冲出去杀敌。
这样,具有作战功能的坑道基本成型。
坑道工事解决了在敌人强大火力突击下志愿军有生力量的保存问题,大大增加了防御的稳定性。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对此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上甘岭战役。
当时,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殊死较量中,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一个主要原因是志愿军利用坑道战,有效地削弱了敌人空炮火力的杀伤效果,较好地保存了志愿军有生力量,杀伤、消耗、钳制了敌人,最终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筑城1951年6月,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转入战略防御。
“联合国军”依靠装备物资上的优势,对志愿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
在美军猛烈的空炮火力下,志愿军阵地防御工事被大量摧毀,人员大量伤亡。
为提高生存能力,志愿军在战斗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事。
在夏◇志愿军官兵欢庆胜利为重视,钻进坑道视察,称赞其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苏联顾问团总顾问还向140师师长黎原询问坑道是谁发明的,“应当给这个人以很大奖励”。
黎原回答:“这个人叫‘群众’,是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汗水发明创造的。
”此时,“联合国军”的秋季攻势已被粉碎,战场相对平静,彭德怀下令全军大规模构筑坑道初心与使命工事。
志愿军在战略防御地带筑起一条“地下长城”,因此,构筑坑道被称作“筑城”。
1952年4月26日,志愿军总部召开各兵团、各军参谋长筑城会议。
会议指示,坑道工事必须达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防寒;坑道工事必须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成为“四能”的完整体系,即能打(消灭敌人)、能防(保存自己)、能机动、能生活。
当月,志愿军第15军接防五圣山阵地。
其前沿阵地有两个高地,一个537.7高地(美军称狙击兵岭),一个597.9高地(美军称三角形山),只有3.7平方公里。
【八一致敬最可爱的人】忆1969珍宝岛战役

【八一致敬最可爱的人】忆1969珍宝岛战役本期文章供稿:尚土▲这是当时的七五无后坐力炮,打坦克的主要武器▲美丽的珍宝岛▲当时参战的部分战友▲五班战地训练场景▲指导员深入猫耳洞辅导▲1973年没有彩色照片时,战友们自己染的色彩84年国防施工连队帐篷门卫岗哨,当年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苑连长被评为连长标兵,立三等功一次,指导员被评为优秀指导员,一二排长荣立三等功各一次,三排长被评为排长标兵,后当连长立一等功一次。
▲连队后来的战士2019年6月18至20日我六十四军一九一师五七二团七五无后坐力炮连部分参战老兵,50年后相邀重返珍宝岛,1969年3月2日中苏边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我连奉命3月4日组建加强连,四棉换四皮整装托运武器装备,开赴中苏边境,于3月6日进入黑龙江林场简单应急训练三天,进入战区待命。
3月12日晚进入前沿七里沁岛阵地,白天埋伏在雪地,夜晚挖猫耳洞,3月15日接到命令,各班炮就位,枪弹上膛,就等上级一声令下,早八点珍宝岛战斗打响,敌人出动大批坦克装甲车从前沿阵地经过,因没接到命令,战士们只能眼看敌人装甲车坦克通过,珍宝岛方向枪声炮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双方激战9个小时,直到天黑,这一仗敌人死伤十几人,坦克装甲战车损失多辆,江中冰面上留下一辆被打坏的T59坦克,我军以及小的代价获得全胜,我连因无接到命令只能坚守38个昼夜,后经谈判未能再战,我连接到转防虎头要塞,继续设防。
但战士们在猫耳洞编唱的歌曲我为伟大祖国站岗,被发掘成为部队传唱的主打歌曲。
去年六月部分参战老兵50年相聚牡丹江重返珍宝岛。
满足了今生心愿。
▲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参观镜泊湖战役遗址▲乘车途中老连长家属清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参观二战虎关要塞展览馆▲老连长和世丰▲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途中摄影爱好者给拍摄的照片▲重温当时的战事▲老连长在当时驻防的草房前留影▲50年前的连部驻地▲老首长和连长家属,不失幽默,合唱智斗片段▲2018年部分老战友家属重返老营房留影纪念▲和八零年后老战士重返珍宝岛▲现在的珍宝岛哨所▲百年首捷一岛独胜▲今天这里社会安宁,人们幸福,无拘无束浏览边境.▲界碑前游玩的儿童没有强大的解放军做坚强的后盾,人们谈何安居乐业,国家谈何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炮击中如何生存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子主题:[铁血讲武堂55]在炮击中如何生存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钢蛋超人[铁血讲武堂55]在炮击中如何生存我军猫耳洞是最好选择!最近的青岛爆炸事件是在是够吓人的整条街都炸飞了到现在都死了55个人了据说有好几个都是被当时强劲的冲击波震死的今天没事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在炮击中生存.给大家储备些知识.以防不测.阿门......[ 转自铁血社区/ ]今天和大家讲的这些都是一个当年打过越战钻过猫耳洞的大伯教我的东西和网上的一些资料总结而成可能有错误的地方,请当过兵的老铁友们指正.这种科普尽量不要错误.毕竟这是关键的时候保命的技巧!!!大炮是历次战争中给敌我双方带来伤亡最大的武器。
说来谁都会不相信!死在大炮和飞机之下的人,多数不是被炮弹炸死的,而是被爆炸冲击波震死的!战场的真实景象通常是残垣断壁、黑糊焦炭、支离破碎散发糊味的赤裸尸体,那是爆炸冲击波的杰作!尸体为什么会是赤条条的一丝不挂?因为爆炸冲击波强度足够大时,不但会把你震死!而且还会扯碎你身上衣服!产生的高温还会烧焦衣服和皮肉!这种现象在夏季最为显著,因为此时人们身上的衣物很少。
[ 转自铁血社区/ ]但在冬季就不会这样了,在冬天死于冲击波的人会明显减少了一些,因为人们都穿厚衣物,只要你和爆炸点的距离足够远,穿厚衣服可以减弱冲击波对你的伤害,但鼓膜破裂、耳鸣是免不了的。
如果与爆炸点足够近,即使穿着厚衣服,也会被炸得只剩下破布条,而且死无全尸了!不同口径的炮弹,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取决于炮弹中的装药量,榴弹的装药量最大,所以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最厉害。
炮兵所装备的压制火炮多以三种口径为主: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对于105毫米榴弹而言,冲击波的有效杀伤距离多在20米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在开阔地上,在20米内落一发105毫米榴弹,不仅会受到碎片伤害这么简单,还会受到冲击波的杀伤,如果你穿的是厚衣服的话,只要没被碎片击中,距爆炸点超过10米以上基本上可以生还,但脑震荡和耳聋、耳鸣等后遗症是免不了的[ 转自铁血社区/ ]152毫米、155毫米炮弹的冲击波杀伤距离多在50米以内。
至于变态的203毫米口径大炮弹,冲击波杀伤多在100米以内,如果你与203毫米榴弹的爆炸点相距30米之内的话,基本上会“粉身碎骨”!再近一点就“人间蒸发”了如果躲藏在坦克里,最好关紧舱门并祈求203毫米的变态大炮弹千万别落在10米的距离内,因为在这距离之内落一发203毫米炮弹,爆炸气浪足以抛翻重达67吨的M1主战坦克,要是被直接击中的话,就有可能被打回零件状态!人们遇到爆炸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卧倒,实际上卧倒也是也是有讲究的.方法不对也是会丢命的,很多人卧倒是把全身都贴在地上例如图片里的小男孩.实际这是错的.爆炸的冲击波会顺着地面传导过来,全身贴在地面上冲击波会会震碎你的内脏.[ 转自铁血社区/ ]正确的方法是手护住头部.用肘关节撑起头部.用腰部的力量撑起腹部不要碰着地面,同时张大嘴防止震碎耳膜,不能原地缩的像个乌龟.要随时观察着周围,寻找可以当掩体的地方转移.炮击区的弹坑是可以当做临时掩体使用的.毕竟炮弹不会落到同一个弹坑里.但是也要经常转移一下.防止对方像毛子一样来个密集炮轰你躲藏的弹坑还是有可能被击中.其实在乡村公路中常见青石的排水沟是个不错的掩体一般都有一米多深.也够坚固. 我一个朋友碰上过一次在一个盘山公路弯道的地方两部拉煤的车撞上了.我哥们骑自行车离的很近边上有道排水沟他直接就跳进去了. 他的自行车被挤烂了他一点事都没.[ 转自铁血社区/ ]在被炮轰的时候实在找不到掩体的话还是挖个散兵坑吧.这样能尽可能的减少伤害.就算没有工具用手也要尽可能的跑个坑把自己掩蔽起来.(这是老兵的原话.他甚至把这个比作乌龟刨洞)散兵坑是最基本的步兵射击阵地,目的是为步兵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用工具挖一个散兵坑耗时8-12分钟,取决于地面硬度以及士兵是跪着还是扒着挖掘,石头和植物根系也会延长时间。
阵地约80cm宽,110-120cm长,椭圆形,前面有20cm深,呈向上的坡面往后伸。
同样这个坑刨的也是有学问的例如这个美国兵的掩体挖在小山垂直一侧这样炮弹就不会直接打到他.起到一个反斜面的作用.[ 转自铁血社区/ ]如果你的同伴比较多还是挖一条壕沟比较好.一般倩况下战壕都要挖1.5米左右这样在加上胸墙的沙袋正好把成年人掩蔽住.标准的战壕设计包括三种,匍匐式战壕、蹲伏式战壕和全尺寸战壕。
图中的战壕有伪装网。
战壕一定外的弯弯曲曲的,绝对不能挖成直的, 否则一发炮弹掉到战壕里一圈人都死了.像神剧里的那样战壕挖成一条直线,那是在等着被炮兵大爷组团轰死.[ 转自铁血社区/ ]当然一条战壕也能一劳永逸的就能保护住大兵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战壕侧壁挑土质的地方掏一个1.8乘0.6的洞必要时就能保护一个单兵.在在神剧中趴在战壕里躲避炮击的人全是傻×这样的洞挖大了也就是老山前线所说的猫耳洞.门口的沙袋墙能挡住飞溅的弹片.在里面用波纹钢和原木支撑好了.这样的猫耳洞一般能防御122榴弹,在战场上就是相对安全的小窝.[ 转自铁血社区/ ]其实不管遇到炮击还是爆炸.也就这么两招卧倒找掩蔽物如果没有就自己制造能挖个猫耳洞是最好的.但是要是真的碰上朝鲜战场美军的那种巨型舰炮祈祷吧毕竟一炮下去盖别墅都不用挖地基了.-----------------------我是邪恶的分割线----------------2楼章小黑40楼时代不同了,学这个也没用了。
人家如果用温压弹。
越躲越死得快。
只有把战争烧到别人国土上才安全。
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aimengmeng28楼又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那里边的战壕挖的那叫一个专业,那坑挖的有前沿,有预备阵地,有验伤所,有侧翼,有火力点,还有单兵的防炮洞,我擦~专业啊。
在看现在国产神剧里的那叫战壕吗,那是沟死啦死啦;进洞啦,防炮啦迷龙;他想干啥他烦了;谁知道呢八盖子滴我的团长我的团,21集剿匪再剿匪3楼俺家挖了半地下室,地表下2米左右,地上两层,钢混框架结构,一旦开打,只要不直接被击中,我想应该没事吧34楼似乎关于这种猫耳洞的影视剧,近年的只有《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所表现》,龙文章炮击日军引来日军炮火报复的那一集,不得不说团剧很多方面的确是近年来在细节表现得最真实的作品,没有之一。
网友回复铁心无血35楼大口径火炮本身就是用来摧毁的。
什么钢板了钢混了都是被粉碎的份,所以说,躲肯定是躲不过去的。
不过楼主分享的很好。
很实用。
rcc200736楼有个老山英雄跟我们说,打仗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裸的,衣服都被炸飞了。
原来是被气浪冲飞的,学习到了。
歼2638楼在军区总医院遇到一位72岁的抗美援越的退伍老军人,他形容美军炮击,一发炮弹可以把山头炸出水来,很形象说明炮弹的威力。
xiaomao铁血49楼如果说挖猫耳朵是在抗战中学习小日本的,没人会喷我吧。
zoufeng1122851楼战争之王可不是捧出来的,一炮下来,雷霆万钧啊,遭受炮击时的那种恐惧感,在屋里你是绝对想象不出来的,要不怎么说,新兵怕枪,老兵怕炮呢,绝不是SB 电视剧里的那种首长背着手在炮火中穿梭如闲庭信步啊。
有礼了52楼15楼guolei00s大口径火炮的威力可不是闹着玩的,据说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在掩护在仁川登陆的部队时,战列舰火炮一次齐射就把人民军在岸边组织防御的一个小山炸没了,还有二战诺曼底登陆时德军的一支自诩为无敌的虎式坦克营直接开到海岸边想抗击盟军的舰队,只一个回合就被盟军的大口径舰炮打回零件状态!一句话大口径火炮还是尽量躲远点好!战列舰的巨炮那确实没法躲,400mm以上口径了,你掩体挖的好,运气好可能躲过一劫。
但是一下来个好几炮呢,或者长时间炮击呢?估计没炸死也震塌掩体埋死了。
就算是现代的122,152榴弹。
威力也不小。
一般的掩体可以提供一些防护,但也不是100%能躲过去。
当初对付越南可以这样是因为越南整体炮兵水平不怎么样。
如果真的和一个实力差不多或者超过自身的对手打起来的话。
那炮击的强度,人也只有在掩体里祈祷自己没事的份了。
更不用说现在炮兵弹种也很丰富,温压弹,燃烧弹,反步兵弹(钢珠弹),云爆弹等等……所以说,战争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运气步兵远去56楼..只听说过。
新兵怕号。
老兵怕哨。
和新兵怕炮。
老兵怕机枪..没听说过..新兵怕炮,老兵怕号.这一说法.. lgsh102057楼我的团长我的团拍摄的时候炸死过剧组一个爆破组的人,这种拍片的精神,不是那些狗B大导演能有的!烽火遥59楼淮海战役那部电影里解放军的战壕貌似也很专业吧。
dapaodapao62楼穷人干趴富人也就那么几个个案……不能把国运赌在小概率上面!你可以赌赢100次,但是不能有一次失误!如果富人跟穷人干,容错率就高多了……告别通货膨胀64楼朝战的时候,志愿军的猫耳洞都挖出神来了,猫耳洞大的能躲一个班,甚至藏一辆坦克,洞和洞都有通道。
这个发展到后面就成了地下长城——坑道。
陈青云201366楼活着是运死了是命duanmeng199067楼《争雄三八线》里的老兵排长说自己都是碰炮弹坑活下来的,说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籍籍无名68楼南口残阳72楼上中学时,大概八十年代中后期吧。
听一个前线回来的老兵说,战争虽未正式结束,但前线已经越来越平静了。
最前沿的地方,我军和越军的猫耳洞,最近处只相距三十米。
多数时间大家谁也不惹谁,相安无事。
甚至有的一线士兵在前沿几个月,一枪都没开过。
因为身处最前沿,我们和越军的日常物资供应都不那么及时,不是今天缺这、就是明天缺那。
前沿士兵彼此混熟了,居然有时会“互通有无”,互相招呼一声,你扔过来一个罐头,我换你两包香烟什么的。
有一次,越南人说想吃我们的罐头,于是先扔了几个水果过来。
一位中国士兵恶作剧的把没拧盖子的手榴弹扔了回去。
那边传来了越南士兵的大骂。
片刻,那枚手榴弹又被原封不动扔了回来,我们的士兵出去捡了回来,发现上面沾了不少泥巴,就顺手擦了擦,结果发现是大便,大怒之下于是也朝着越南人那边一通大骂......之后不久,中越双方就正式停战了。
平民警察73楼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主炮一发炮弹有一吨重,几百公斤的高爆炸药炸平一座小山那是正常的事情。
木头奋76楼估计这哥们和我一样看了3遍《团长》以上的、、、、、应该称得上骨灰级了!!!!!!huaheshang6678楼科普·,学习一下如果躲藏在坦克里,最好关紧舱门并祈求203毫米的变态大炮弹千万别落在10米的距离内,因为在这距离之内落一发203毫米炮弹,爆炸气浪足以抛翻重达67吨的M1主战坦克,要是被直接击中的话,就有可能被打回零件状态!红色斗士联盟80楼用处还是有的,毕竟大部分压制性火炮用的还是高爆弹,猫耳洞的作用还是不小的少妇毁灭者81楼防温压弹的掩体早就有了吧,还自带防爆门、隔热材料,应急气压平衡系统什么乱七八糟的;chenxiaohui83楼sanpan军号:76263工分:69527 个人中心公社加好友短信Ta回复举报84楼左箭头-小图标普通散兵坑面对空爆榴弹里面的6000支钢钉是不起作用的,而猫耳洞面对温压弹也很难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