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第3节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

合集下载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计算器计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计算器计算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
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
介绍计算器
使学生了解算盘的结构和记数的方法,
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1、介绍功能键:
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器。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2、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输入题目
五、作业: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去买菜。你帮助算一算应付的钱。
1、用计算器计算
0.125×7×8=1.27+3.9+0.73+16.1= 75÷25=
3.06-1.528= 14535÷153= 998654-100000=
5.15-2.9-1.1= 0×0.789=
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四、小结: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是骨制或木制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得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用算筹表示数有纵、横两种形式。
学生介绍算盘由来和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1.3节主要内容是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

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首先介绍了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认识各个按键的功能,如数字键、运算键、小数点键、等于键等。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最后,教材还安排了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比较陌生,可能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和理解上的障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帮助他们熟练地使用计算器,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数学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计算器的各个按键,了解其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结构及功能,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计算器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方法,如连续运算、清除错误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等教学工具,进行直观演示和操作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结果,从而引出计算器这一工具。

2.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计算器的结构,了解各个按键的功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 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单元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计算器,并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计算器的使用经验。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工具的认识: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作用。

2. 计算器的使用:学习计算器的按键功能,掌握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操作方法。

3.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并掌握计算器的优先级规则。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计算器的使用经验,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价值。

3. 演示与练习: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4. 巩固提高: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计算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作品评价:让学生完成一些计算任务,评价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计算器:每人一台计算器,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练习题: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①18+21= ②56÷7=③3028-2956= ④589×76=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1)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386+179= 825-138=(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3)自己试一试。

26×39= 312÷8=(4)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 9999×7= 9999×9=(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用计算器算出左边三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教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精品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25页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了解计算工具——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及其计算方法。

2、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使用计算器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算盘、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学前准备: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2.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从17世纪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

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

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算1. 计算工具的分类计算工具是指各种能够进行计算的工具,包括计算器、电脑软件、编程语言等。

其中最为常见的计算工具就是计算器,我们通常说的计算器指的是手持计算器。

除了手持计算器,还有台式计算器、科学计算器、金融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等,不同类型的计算器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计算任务。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日常计算,使用计算器是最简单方便的。

2.1 用途计算器能够进行四则运算、百分数计算、立方、根号等高级数学运算,并且有记忆、自动调整精度、科学计数法、近似计算等功能。

2.2 具体使用方法计算器有按键和显示器,通过按键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再通过显示屏查看所有的计算过程。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按下AC/C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2.输入第一个数字。

3.按下运算符键。

4.输入第二个数字。

5.按下“=”键,计算结果会显示在显示屏上。

例如:你想计算2+3,你可以按下2、+、3、=这些按键。

显示器会显示结果5。

3. 计算器的优缺点3.1 优点计算器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反应快,适合日常使用。

3.2 缺点计算器功能比较单一,无法进行复杂的运算,也无法进行逻辑运算。

此外,计算器屏幕较小,不能进行图形化展示。

4. 计算器的注意事项4.1 不要将计算器放在高温、潮湿、有磁场的地方计算器内部的电子零部件对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比较敏感,不能放在高温、潮湿、有磁场的地方,否则会影响计算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4.2 不要强行拆卸计算器计算器属于精密电子仪器,在拆卸、修理、清洗时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4.3 避免长时间存放未使用计算器电池寿命有限,长时间不使用容易导致电池漏电,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

5.计算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最常用的便是计算器。

计算器具有简便、快捷、功能单一的优点,方便我们进行日常计算。

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存放环境、拆卸维修等问题,以防止计算器受损影响计算精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了解其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计算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操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了解其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操作方法。

2.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学会使用计算器,并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2.准备相关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及操作方法。

3.准备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用于让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到过计算工具?让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工具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及操作方法,并通过PPT或黑板进行讲解。

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让他们在讲台上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计算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数学计算?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工具说课稿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1大数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认识计算工具说课稿新人教版

《认识计算工具》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的“认识计算工具。

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

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

教材在“乘法”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神奇的计算器”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

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三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目的计算。

②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教学难点是,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

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各种教学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颗珠子代表1
关于算盘,你还知 道什么?
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602
534067
35215862
清代银戒指算盘
钥匙扣算盘
世界最长算盘10.1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 高,计算器无论是从外观, 还是在功能方面都取得了 很大的提高。 一万
现在计算器使 用十分普遍。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 器,看看它到底有哪些功能。
24×76 = 1824 316×24 = 7584
3514000 – 186000 = 3328000 5106 ÷74 = 69
912–321 + 5465 = 6056 498 + 76 × 507 = 39030
3904 + 4238 –1052 = 7090
3.(探究题)用计算器计算,再利用发 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面的得数。
(2)电子计算器上的 ON/C 是 开关及清屏 ( )键; DATE 是( 日期 )键。 (3)四则运算键是( + ),( - ), ( × ),( ÷ ),存储运算键 是( MC ),( MR ),( M- ) 和( M+ )。
2.(重点题)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75 + 68 = 143 79000 + 1250000 = 1329000
12×101= 1212 14×101= 1414 13×101= 1313 15×101= 1515
16×101= 1616
18×101= 1818
17×101= 1717
19×101= 1919
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01就等于这个两位数乘100, 再加上这个两位数。
4.(变式题)用计算器计算,填一填。
清除
开关 运算符号
数字
显示屏 时间键 日期键 存储运算键 清除键 开关及清除屏键 括号键
数字键
运算符号键 等号键
小数点键
例1
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386+179= 565
自己试试看。 825-138= 687
26×39= 1014
312÷8=39
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 ×1=9999
6.(竞赛题)计算
333333333 ×333333334
从简单算起,找出规律,再写得数。
发现:3×4 = 12,
33×34 = 1122……
因此规律为:各数位上都是 3 的因数中有几 个 3,积就有几个 1 和几个 2。
333333333 ×333333334 = 111111111222222222
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 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 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 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中药划价用算盘很方便。
我用算盘记数。
每颗珠子代表5
你知道算盘的1颗 上珠表示几?1颗 下珠表示几吗?
9999 ×5=49995 9999 ×2=19998 9999 ×7=69993 9999 ×3=29997 9999 ×9=89991 9999 ×4=39996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返回目录
分层训 练
思维创新
提升培优 夯实基础
返回目录
1.(基础题)填一填。
(1)我国最早使用的,至今仍然沿用的 计算工具是( 算盘 ),现在常 用的计算工具是( 计算器 )。
148 = 98 +( 50 )
999 ÷( 56
5.(创新题)请用计算器算出方框是几, 找出规律后再继续写三道算式。
999999÷9=111111 1 99999 8 ÷9 = 222222 2 99999 7 ÷9 = 333333
3 99999 6 ÷9 = 444444 4999995÷9 = 555555 5999994÷9 = 666666 6999993÷9 = 777777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
课前热热身
学习新知
分层训练
课前热热身
农贸市场里售货员算账时所用的 工具是什么?
返回目录
算筹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算盘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
计算尺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 械计算器。
计算器
20世纪,出现了电子计算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