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合集下载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 一、成语填空按图索()百步穿()半途而()兵不厌()草木()兵赴汤()火门可()雀名落()山石()天惊一毛不()天衣无()世外桃()怒发冲()望梅止()()在旦夕一败()地二、成语故事人物连连看爱屋及乌乐广百发百中韩信杯弓蛇影姜太公背水一战公明仪病入膏肓扁鹊对牛弹琴养由基囊萤映雪车胤怒发冲冠蔺相如三顾茅庐武则天名落孙山孙山请君入瓮刘备守株待兔宋人三、判断题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缺乏自知之明,显得愚蠢可笑。

()2、草船借箭这则成语出自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

()3、高山流水这则成语用以比喻乐曲高妙,也比喻知己或知音。

()4、“乐不思蜀”的意思是现在感到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者了而忘本。

()5、“青出于蓝”讲述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6、“鹬蚌相争”经常和“渔翁得利”联用,比喻两败俱伤。

()四、成语含义知多少: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1、画蛇添足:A、多此一举B、雕虫小技C、不学无术()2、滴水穿石:A、石破天惊B、锲而不舍C、精卫填海()3、惊弓之鸟:A、风吹草动B、打草惊蛇C、风声鹤唳()4、栩栩如生:A、入木三分B、惟妙惟肖C、生花妙笔()5、趾高气扬:A、自相矛盾B、卧薪尝胆C、有恃无恐()6、悬梁刺股:A、闻鸡起舞B、以卵投石C、与虎谋皮()成语故事检测卷(二)一、填空题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有关。

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填成语)。

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成语)概括。

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8.“蜜蜂停历上”打一个成语()。

9.“汗流浃背”在日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10.“桃李不言,()”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测试题
7、妈妈买了一箱苹果,仔细一看,竟然有几个的坏苹果。
8、家乡的变化简直翻天覆地,回家时要不是我,一定会发费周折的。
9、他的着作广为流传,人民啧啧赞叹,竞相传抄,那情形真是啊!
10、这部文学作品把贪官刻画得惟妙惟肖,。
11、雷锋做了一火车的好事不留名,可仍然家喻户晓,真是“,下自成蹊”呀!
12、我们要提高警惕,否则,当骗术的时候,就只剩下后悔。
13、“你的数学基础很不扎实,现在还来得及。”老师说。
14、你们两人闹矛盾,不肯合作,结果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这不是鹬蚌相争,吗?
四、连线搭配8
花篮铁拐李毛驴吕洞宾
荷花蓝采和玉朝笏张果老
箫何仙姑鼓曹国舅
拐杖韩湘子剑汉钟离
灵活运用
小学四年级《成语故事》测试题
四年级《成语故事》测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
一、解释加点字15
半途而废()东施效颦()郑人买履()
狐假虎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破釜沉舟()
歧路亡羊()黔驴技穷()孺子可教()
三顾茅庐()上行下效()守株待兔()
赴汤蹈火()闻鸡起舞()揠苗助长()
二、完成成语62
杯弓蛇()()入膏肓()草惊蛇大义灭()
2、学校艺术节,同学们有的跳舞,有的唱歌……真是,各显神通啊!
3、为了不打扰老师工作,小名在办公室外边等了半小时才进门请教,真是“”的典范!
4、小杰看书走马观花,爸爸批评道:“你这样看书,简直是!”
5、作文课上,李老师说:“说话、写文章要抓住要点,切忌。”
6、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却认为是他们的,他们的痴心妄想终成为。
对牛弹()高枕无()邯郸学()画龙点()
惊弓之()井底之()刻舟求()买椟还()
名()孙山莫()有南辕()辙杞人()天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下列成语故事中,哪一个成语表示“做事要适可而止”?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守株待兔D. 刻舟求剑3.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勤奋努力B. 要善于观察C. 要耐心等待D. 要抓住机遇三、简答题4. 请简述“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判断题6.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

A. 正确B. 错误7.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一定能等到意外的收获。

A. 正确B. 错误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狡猾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A3. A三、简答题4.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牧羊人发现羊圈的栅栏坏了,导致羊丢失。

他的朋友建议他及时修补栅栏,以防止更多的羊丢失。

牧羊人听从了建议,及时修补了栅栏,从此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

四、判断题6. A7. B。

(完整word版)四年级成语测试题

(完整word版)四年级成语测试题

成语大赛四年级试卷(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得分一、含有12生肖的成语。

(12分)()目寸光对()弹琴()头蛇尾狡()三窟()飞凤舞引()出洞()到成功()入虎口()年马月闻()起舞()仗人势()狗不如二、填出下列成语中的第一个数字。

(10分)____鸣惊人____面威风 ____面三刀____言两语____拼八凑____亲不认____牛一毛 ____拿九稳 ____花八门 ____平八稳三、请在下面()里填上某动物名,组成四字成语。

(10分)( )( )为奸 ( ) ( )相争( )( )点水 ( )心( )肺( )心( )胆()头()尾( ) 目混珠指()为()亡( ) 补牢画 ( ) 点睛四、成语不离“天”(9分)无法____天坐井____天热火____天不共____天一手____天一步____天叫苦____天胆大____天杞人____天五、填叠字成语(格式为:ABCC 12分)如生起舞不舍在目俱到是道不断有礼相关日上有味不绝六、填地名成语。

(12分)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填入的部分读一读,原来组成了我国的城市名,你知道这些城市吗?说东道____ ____死不屈五湖四____ ____若悬河一步登____ ____津乐道见多识____ ____山再起丢三落____ ____流不息人才济____ ____辕北辙七、成语接龙。

10分千山万水——()()()()()日新月异——()()()()()八、填颜色,组成语。

(9分)()装素裹万古长()姹()嫣()漆()一团灯()酒()()山()水()纸()字()()不接()()分明九、在下列括号中填上一组反义词,使之组成一个成语。

(10分)例:声(东)击(西)弃()投()大()小()头()脚()以()胜()惹()生()三()两()扬()避()转()为()反()为()出()入()十、写出表示“快”的成语。

(6分)看书快——吃饭快——变化快——水流快——办事快——回答问题快——。

四年级成语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成语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成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反?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锦上添花D. 雪中送炭答案:A2.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情况?A. 弹琴的人技艺高超B. 弹琴的人很有耐心C. 对方听不懂你的话D. 弹琴的人很固执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填写成语“亡羊补牢”的下一句:______答案:未为迟也2. 成语“掩耳盗铃”中,“掩耳”的意思是______答案:捂住耳朵三、解释题1. 请解释成语“守株待兔”的含义。

答案:比喻不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只是坐等机会的到来。

2. 成语“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答案: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四、连线题1. 请将下列成语与它们的意思连线。

A. 杯弓蛇影B. 狐假虎威C. 画饼充饥D. 井底之蛙A. 比喻见识短浅B. 比喻借助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C.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D.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答案:A-DB-CC-BD-A五、改错题1.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令人惋惜。

B.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令人欣赏。

答案:A2. 他总是喜欢画蛇添足,结果总是弄巧成拙。

答案:正确六、造句题1. 请用成语“画龙点睛”造句。

答案:他的文章写得不错,但最后一段的总结真是画龙点睛,让整篇文章更加精彩。

2. 请用成语“狐假虎威”造句。

答案:小明在学校里总是狐假虎威,假装自己很厉害,其实他并没有真本事。

小学成语故事测试试题

小学成语故事测试试题
对()错()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中,盗铃者想出的办法是____。
2.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是____。
3.成语“刻舟求剑”的故事中,主人公把剑掉进了____。
4.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中,主人公把____误认为是蛇。
5.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中,主人公是____。
##十、思考题(共10分)
请谈谈你对成语学习的看法,你认为学习成语对小学生有什么好处?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小学成语故事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孔子?
A.掩耳盗铃B.滥竽充数C.举案齐眉D.韦编三绝
2.成语“亡羊补牢”出自哪篇古籍?
A.春秋B.战国C.论语D.庄子
3.成语“滥竽充数”讲的是哪个国家的故事?
A.齐国B.楚国C.赵国D.燕国
4.以下哪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墨子?
A.刻舟求剑B.叶公好龙C.卧薪尝胆D.滥竽充数
5.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
6.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中,南郭先生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家?
A.齐国B.楚国C.赵国D.燕国
-成语具有特定的含义,通常寓意深刻,富有启示。
-学习成语时,要注意其准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望文生义或误用。
###三、成语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成语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如诚信、勤奋、谦虚等。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学生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简答题要求学生对成语故事的情节进行归纳总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年级语文期末四字成语试卷

四年级语文期末四字成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勇敢无畏的是()A. 胆小如鼠B. 勇往直前C. 胆战心惊D. 畏首畏尾2.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事物变化多端的是()A. 千变万化B. 一成不变C. 变化无穷D. 恒久不变3.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聪明机智的是()A. 聪明伶俐B. 愚不可及C. 愚笨如猪D. 愚昧无知4.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勤奋努力的是()A. 立志成才B. 学富五车C. 勤能补拙D. 天生我才5.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慷慨大方的是()A. 一毛不拔B. 慷慨解囊C. 小气巴拉D. 拈轻怕重6.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廉洁奉公的是()A. 廉洁自律B. 奸诈狡猾C. 贪污受贿D. 满腹经纶7.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善于交际的是()A. 沉默寡言B. 谈笑风生C. 嘴巴笨拙D. 口若悬河8.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胸怀宽广的是()A. 狭隘自私B. 豁达大度C. 胆小如鼠D. 坚持己见9.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谦虚谨慎的是()A. 脱颖而出B. 自高自大C. 谦虚谨慎D. 唯我独尊10.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容人勤劳肯干的是()A. 勤能补拙B. 懒惰成性C. 骄傲自满D. 悠然自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如一日,是指一个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 ()无二,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3. ()之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融洽,亲密无间。

4. ()之计,是指用巧妙的计谋来解决问题。

5. ()一心,是指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6. ()成群,是指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7. ()而就,是指迅速取得成功。

8. ()飞升,是指突然升迁或取得巨大成功。

9. ()俱全,是指应有尽有,十分完备。

10. ()之策,是指巧妙的计策或方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语都是四字短语。

()2. 成语可以拆分,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

()3. 成语只能用于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

2020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0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成语专项专题训练1.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枉______心______ 坐______不______ ______遇______安浩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不可______ 不可______ ______ ______人______意精神______ ______2. 补充四字词语。

无______无______ 不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而止______ ______不透一______一______3. 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含______ ______苦迫不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立雪______贞不______ 赴______ ______火______ ______所欲严阵______ ______ ______尽脑______①母亲______地把孩子养大,就是希望他们长大了有出息。

②这道难题,我______终于把它做了出来。

4.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千古______响悠______动听泪水______ 国______民安和______美满赞叹不______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渔夫的故事》选自阿拉伯著名的寓言故事《天方夜谭》。

(2)“攻其不备、草木皆兵、运筹帷幄、四面楚歌”这些成语都是描写战争的。

(3)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而研制新的仪器和机械的科学。

(4)“洞庭湖、鄱阳湖、西湖、太湖、巢湖”被称为我国五大淡水湖。

6. 词语积累含有人体器官的四字词语:面红耳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补充词语雪中______ ______同归______ ______含______茹______千里______ ______赴______蹈______赤______忠______坚贞______ ______全______全______精卫______ ______迫不______ ______喜______望______深______厚______8. 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下面是根据“马”的比喻义所填的成语,错的两项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一、成语填空按图索( ) 百步穿( ) 半途而( ) 兵不厌( ) 草木( )兵赴汤( )火门可( )雀名落( )山石( )天惊一毛不( ) 天衣无( ) 世外桃( )怒发冲( ) 望梅止( ) ( )在旦夕一败( )地二、成语故事人物连连看爱屋及乌乐广百发百中韩信杯弓蛇影姜太公背水一战公明仪病入膏肓扁鹊对牛弹琴养由基囊萤映雪车胤怒发冲冠蔺相如三顾茅庐武则天名落孙山孙山请君入瓮刘备守株待兔宋人三、判断题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缺乏自知之明,显得愚蠢可笑。

( )2、草船借箭这则成语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 )3、高山流水这则成语用以比喻乐曲高妙,也比喻知己或知音。

( )4、“乐不思蜀”的意思是现在感到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者了而忘本。

( )5、“青出于蓝”讲述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 )6、“鹬蚌相争”经常和“渔翁得利”联用,比喻两败俱伤。

( )四、成语含义知多少: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1、画蛇添足:A、多此一举B、雕虫小技C、不学无术( )2、滴水穿石:A、石破天惊B、锲而不舍C、精卫填海( )3、惊弓之鸟:A、风吹草动B、打草惊蛇C、风声鹤唳( )4、栩栩如生:A、入木三分B、惟妙惟肖C、生花妙笔( )5、趾高气扬:A、自相矛盾B、卧薪尝胆C、有恃无恐( )6、悬梁刺股:A、闻鸡起舞B、以卵投石C、与虎谋皮( )成语故事检测卷(二)一、填空题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 )有关。

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 )(填成语)。

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 )(成语)概括。

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

8.“蜜蜂停历上”打一个成语( )。

9.“汗流浃背”在日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10.“桃李不言,( )”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

二、选择题1.学习不能( )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B、江郎才尽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 )才有可能取胜! A、破釜沉舟B、弄巧成拙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 )啊!A、刮目相看B、罄竹难书4.只要我们发扬( )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B、愚公移山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 )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 A、司马相如B、王羲之7.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 A、曹操B、谢安8.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 )的毛病?A、口吃B、好说谎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 )经历。

A、刘邦B、韩信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 A、唐代一位诗人B、一种官职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 )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 )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

( )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

( )10.“斗酒百篇”是说诗圣杜甫喝饮一斗酒,作百篇诗。

( )成语故事检测卷(三)一、我会认,写出划线字的拼音。

半途( )而废( ) 察( )言观( )色家喻( )户晓( )亡( )羊补牢( ) 捕( )风影( )捉损( )人利( )己二、我会填拔( )助( ) ( )材( )用( )马( )花打( )惊( ) 对( )弹( ) ( )蛇添( )狐( )虎( ) ( )( )之蛙刻( )求( )( ) 吞( )咽守( )待( ) 自相( )( )三、选择1、“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 )的故事。

A.王珣B.江淹C.孟子2、如果你能( ),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A.一毛不拔B.举一反三C.万众一心3、( )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

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不耻下问4、“目无全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庖丁的故事A.厨师B.画家C.医生5、小红的学习成绩( ),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A.不学无术B.名列前茅C.有名无实6、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叫( ) A.取长补短B.举一反三C.大材小用7、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说的就是成语( )。

A.一鸣惊人B.青出于蓝C.天下无双8、“七步之才”说的是( )的故事。

A.曹操B.曹丕C.曹植9、“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说的就是成语( )A.一蟹不如一蟹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大材小用10、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学习,说的是成语( ) A.手不释卷B.专心致志C.呕心沥血11、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 )的效果。

A.举一反三B.事半功倍C.亡羊补牢12、孟母为了使( )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A.孔子B.荀子C.孟子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 )。

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14、“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五车( )。

A.菜B.书C.钱15、思想集中,一心一意,说的是成语( )。

A.举一反三B.手不释卷C.专心致志16、淳于髡用谜语( )来劝勉齐威王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

A. 废寝忘食B.一鸣惊人C. 半途而废17、市场的某些产品的质量一个比一个差,真是( ) A.指鹿为马B.捉襟见肘C.一蟹不如一蟹18、赵王派( )出使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

A.蔺相如B.胡亥C.李斯19、“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 )。

A.项羽B.子路C张良20、( )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

A.走马观花B.毛遂自荐C.掩耳盗铃21、对喜爱的物件玩赏不休,就会丧失进取心。

这就是成语( )的意思。

A.半途而废B.玩物丧志C.运筹帷幄22、蜀国丞相诸葛亮劝告刘禅应该发奋图强、振奋精神,万万不能够( )。

A.不学无术B.不耻下问C.妄自菲薄23、人们常用成语( )来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讥笑程度重的人。

A.走马观花B.杞人忧天C.五十步笑百步24、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 )的人。

A.贪生怕死B.不学无术C.卧薪尝胆25、成语( )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也含犹未为晚之意。

A.磨杵成针B.亡羊补牢C.呕心沥血26、全国人民( ),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A.万众一心B.贪生怕死C.守株待兔27、“图穷匕见”讲的是( )刺杀秦王的故事。

A.李广B.荆轲C.李陵28、( )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A.无所畏惧B.自相矛盾C.见异思迁29成语( )比喻此类人非常吝啬小气。

A.胆小如鼠B.一毛不拔C.贪生怕死30、我们做人、做事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不能( )。

A.有名无实B.乐极生悲C.奴颜婢膝31、成语( )来自于西汉贾谊写的奏章《论政事疏》。

A.自相矛盾B.投鼠忌器C.玩物丧志32、成语( )形容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A.争先恐后B.一鸣惊人C.一毛不拔33、孔子最厌恶那些没有独立的节操,常与坏人( )的“好好先生”。

A.不伦不类B.不孝之子C.同流合污34、姜太公钓鱼——( ) A.专心致志B.愿者上钩C.一心一意35、人们常用成语( )来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考虑问题周到全面。

A.不学无术B.天衣无缝C.天下无双五、判断1、“闻鸡起舞”说的是闻到鸡的味道就起来跳舞。

( )2、“义无反顾”是从“义不反顾”中引申而来的。

( )3、妈妈为了新店开业,忙得衣不解带。

这里的“衣不解带”的用法是正确的。

( )4、我们不能做不学无术的人。

( )5、有些书我们可以一目十行,不求甚解,但是有些书必须精读细想,力求句句读通。

( )6、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 )7、“大笔如椽”指所用的笔有椽子那么巨大。

比喻笔力雄健或大手笔之作。

( )8、经妈妈提醒小红才顿开茅塞,总算明白过来了。

( )9、“汗牛充栋”是说一个人家里有很多房子很多牛。

( )10、文章结尾加上这句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11、“江郎才尽”也可说“江淹才尽”。

( )12“开卷有益”是说从一件事推知其他很多事情。

( )13、“开卷有益”和“开卷有得”意思不一样。

( )14、庖丁解牛技术熟练,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地步了。

( )15、要想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要下苦功夫。

( )16、成语“取长补短”由“绝长补短”演化而来。

( )17、“青出于蓝”讲的是南北朝时,孔璠和学生李谧的故事。

( )18、七步之才”又作“七步成章”、“七步成诗”、“七步奇才”。

( )19、曹操是举世闻名的七步之才,能在七步之内成诗一首。

(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是庄稼种一年就会有收获。

( )21、事半功倍”说的是指下了双倍的功夫,只收到一半功效。

( )22、手不释卷”的意思就是手里拿着卷子不肯放下来。

( )23、孟母为使儿子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是三迁之教的典型。

( )24、“拾人牙慧”就是指拾到别人的牙齿而非常开心。

( )25、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 )26、上课时,我们要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

( )27、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 )28、战场上,那些逃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士兵,是有理由的。

( )29、保召公担心周武王玩物丧志,奉劝武王不该收留那些对衣食住行毫无用处的奇禽异兽。

( )30、“完璧归赵”故事中,秦国最终用五十座城池换到了赵国的和氏璧。

( )31、当看到别人生活很窘困时,我们应该一毛不拔。

( )32、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讲的是姜子牙的故事。

( )33、“天衣无缝”这个词语说明处理事情没有漏洞,考虑周到全面。

( )34、“图穷匕见”指的是荆轲把匕首藏在地图里,趁献图之际刺杀秦王嬴政。

( )35、“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羊已经死了,再去补羊圈已经没有用了( )36、学习中,我们可不能像“掩耳盗铃”中的那个偷钟人那样自己欺骗自己( )37、“运筹帷幄”指的是在军帐中谋划军机。

比喻卓越的军事才能。

( )38、人们常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比喻那些平时不动声色,却突然做出惊人事情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