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原则

合集下载

科目一事故处理题技巧

科目一事故处理题技巧

科目一事故处理题技巧作为一名驾驶员,掌握事故处理题技巧至关重要。

这不仅能帮助你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妥善处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证考试的通过率。

以下为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事故责任判定原则、事故处理注意事项及应对事故处理试题的技巧。

一、事故处理基本流程1.现场保护:发生事故后,立即停车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如有受伤人员,应立即拨打120进行救治。

2.信息收集:在事故现场,了解当事人姓名、驾驶证号、保险公司等信息,并拍照取证。

3.报警:拨打122报警电话,如实陈述事故经过,等候交警到场处理。

4.交警处理:交警到达现场后,配合交警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服从交警的指挥。

5.协商解决:在交警的主持下,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赔偿事宜。

如达成一致,签订协议书;如未达成一致,可向保险公司或法院提起诉讼。

6.事故撤离:事故处理完毕后,按照交警的指示撤离现场。

二、事故责任判定原则1.过错原则:根据当事人过错程度,判定事故责任。

过错包括违法行为、过错行为等。

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发生的原因与当事人的过错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公平原则:在事故处理中,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正。

三、事故处理注意事项1.保持冷静:遇到事故时,切勿慌张,以免影响判断。

2.切勿逃逸:事故发生后,逃逸将承担法律责任。

3.尊重对方:保持礼貌,尊重对方当事人,避免言语冲突。

4.配合交警:服从交警的指挥,如实陈述事故经过。

四、应对事故处理试题技巧1.熟悉法规: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

2.分析题目:仔细阅读试题,分析题目背景和情境,判断正确处理方式。

3.答题技巧: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

4.复习巩固:多练习事故处理试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掌握事故处理题技巧,既能提高驾驶证考试的通过率,也有助于你在实际驾驶中遇到交通事故时妥善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详解步骤帮你了解认定的全过程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详解步骤帮你了解认定的全过程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详解步骤帮你了解认定的全过程交通事故是在道路上发生的因交通参与者之间的行为产生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的事件。

当交通事故发生后,确立事故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赔偿责任的承担以及事后的处理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步骤,帮助你全面了解认定过程。

一、事故现场勘察当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并且等待交警的到来。

交警到达现场后会进行勘察,包括对车辆、人员以及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

在现场勘察中,交警会绘制勘查图,并对行车路段进行测量。

同时,交警还会采集相关的证据材料,如照片、视频、录音等,以便后续的责任认定和调查。

二、事故责任认定及书面报告交警进行现场勘察后,会结合事故现场情况、车辆损坏情况、事故参与者的陈述、证人证言等,初步确定事故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警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依法正确划定责任主体,对肇事者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责任认定过程中,交警会制作一份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向当事人出具。

该书一般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参与者的情况、事故责任认定、证据材料等内容。

当事人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事故责任认定进行异议申请。

三、事故责任认定复议程序当事故参与者对交警的责任认定有异议时,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议申请。

在进行复议申请时,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复议机关会重新审查事故责任认定书,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进行评估。

如果复议机关认为交警的责任认定存在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对事故责任进行重新认定。

复议机关会出具一份复议意见书,作为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

四、司法诉讼程序如果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的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选择提起民事诉讼,将争议提交给法院进行裁决。

在司法诉讼程序中,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现场勘察报告、事故责任认定书、复议意见书等。

法院将基于证据进行审理,并对事故责任进行最终的判决。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交通事故法律法规一:交通事故概述1.1 交通事故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参与者在公路上因交通事务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事件。

1.2 交通事故的分类根据交通事故的性质,可以将交通事故分为车辆事故、行人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等不同类型。

二:交通事故责任2.1 交通事故责任的基本原则2.1.1 追责原则交通事故责任应由肇事者承担,即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2.1.2 共同责任原则多人共同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各方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2.1.3 违章行为责任原则交通事故责任应由违章行为的一方承担,如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等。

2.2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2.2.1 全责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完全负有责任,需要承担全部损失。

2.2.2 主要责任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失。

2.2.3 同等责任多方共同负有相同比例的责任,需要共同承担相应的损失。

2.2.4 次要责任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负有次要责任,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

三: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3.1 报警和现场保护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应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继续发生事故并确认事故责任方。

3.2 事故勘查和取证交通警察应及时到达现场勘查,并采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照片、交通信号灯记录等,以确定事故责任。

3.3 调解或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调解或协商的方式解决交通事故纠纷,减少对司法机关的介入。

3.4 管辖机关和司法程序当事人无法通过调解或协商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并依法进行司法程序。

四:交通事故的赔偿4.1 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受害人有权获得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相关赔偿。

4.2 财产损失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受害人有权获得财产损失赔偿,包括车辆维修费、财产损失补偿等。

4.3 精神损害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抚慰金等。

山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

山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

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发布时间:2009-10-29 12:09:53 来源:文登交警网第一条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工作,促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道路上发生的,依照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第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调查、确定,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无直接因果关系,确定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是否起作用,做出事故成因的定性分析。

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属于过错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作用;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不起作用。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也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

第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的行为做出定性分析后,应当根据过错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大小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做出事故责任的定量分析。

过错行为分为严重过错行为和一般过错行为。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大以及过错程度严重的,属于严重过错行为,当事人承担的事故责任大;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小以及过错程度一般的,属于一般过错行为,当事人承担的事故责任小。

第六条根据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主动型、被动型、隐患型的形态特征,确定当事人严重过错行为和一般过错行为:(一)主动型行为是指与对方临近时突然改变运动状态或者主动逼近对方,造成对方难以避让的过错行为,属于严重过错行为。

交警判定责任各一半怎么理赔

交警判定责任各一半怎么理赔

交警判定责任各一半怎么理赔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判定责任是解决赔偿问题的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当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为各一半时,理赔过程也会相应调整。

本文将讨论当交警判定责任各一半时,如何进行理赔。

确定责任各一半的判定依据交通事故责任的判定是由交警根据现场勘查、事故情况和证据进行评定的。

当交警判定责任各一半时,代表交警认为双方在交通事故中都有责任,并且对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共同过失。

交通事故责任各一半的判定可能有以下情况:1.双方车辆均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发生;2.双方在交通事故中都存在疏忽、不慎等情况;3.双方车辆碰撞原因难以清晰划分责任。

各一半责任的理赔处理方式1. 协商调解当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为各一半时,首先可以尝试进行协商调解。

协商调解是一种合法、便捷的解决纠纷方式,可以避免繁琐的法律程序和诉讼费用。

在协商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交通事故责任各一半的判定结果,就损失、理赔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协商。

双方可以通过相互妥协、互通有无的方式,最终达成一个理赔的协议。

协商调解的优势在于双方可以自主决定赔偿内容和方式,更能满足各自的需求。

2. 第三方定责如果协商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或一方不愿参与调解,可以选择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责任认定。

一般情况下,由保险公司或交通管理部门派遣的专业人员进行定责。

第三方定责是一种公正、客观的解决方式。

定责人员会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察、询问当事人和相关证据,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

当交警判定责任各一半后,第三方定责机构可以进一步调查事故细节,确定损失责任比例,并据此进行理赔。

3. 赔付与索赔比例调整在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为各一半的情况下,最终的理赔金额可能需要根据双方责任的具体比例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一方的过失比例较大,则其需要承担更高比例的赔偿责任;反之,如果一方的过失比例较小,则其需要承担较低比例的赔偿责任。

赔付与索赔比例调整是基于公平原则的考虑。

按照各一半责任判定后,调整赔付与索赔比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双方的实际损失和过失程度,确保双方都能获得公平的赔偿待遇。

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确定。

准备进入环形路口的让已在路口内的机动车先行;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

现在很多城市道路上都有环岛,由于环岛没有设置红绿灯,是交通事故多发地。

车辆在环岛发生碰撞后,交警到场后首先要进行事故责任认定,这个关系到后期赔偿的问题。

那么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小编结合交通事故处理方面的法律知识,为大家解答下这个问题。

一、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可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确定第五十一条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通行:(一)准备进入环形路口的让已在路口内的机动车先行;第五十二条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让优先通行的一方先行;(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来车先行;(三)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四)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的机动车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

二、关于环岛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在环岛上行驶,出现交通事故后认定责任原则如下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三、交警多久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过错责任认定标准

交通事故过错责任认定标准

于2009年1月1日实施的新交通事故过错责任认定标准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列举的170余种交通行为以10分、6分、3分的形式进行过错量化。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如何划分,本人帮你分析。

2009年1月起实施的交通事故过错责任认定标准囊括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170余种交通行为在各种交通事故中所占据的分值,不但如此,新标准还将普通道路与高速公路分别进行量化分析。

在普通公路上,有20种情形认定事故过错责任分值应为10分,有82种情形认定事故过错责任分值应为6分,有48种情形认定事故过错责任分值应为3分。

在高速公路上,有6种情形认定事故过错责任分值为10分、15种情形认定事故过错责任分值为6分、3种情形认定事故过错责任分值为3分。

除此之外,该规定将全部过错责任、主要过错责任、加重一档事故过错责任等三种情况共9种情形进行单独列举。

至于那些未造成人身伤亡,车辆碰损单车在2000元以下的事故依然适用今年7月实施的《机动车轻微车损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办法》进行现场处理解决。

△82种情形认定过错责任为6分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驾驶机动车的;驾驶未领取号牌,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车辆上路行驶的;同车道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时超车的;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超车的;驾驶车辆未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在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超车的;超车时违反规定行驶的;在有禁止掉头、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掉头、左转弯的;在铁路道口、交叉路口、单行路、桥梁、急弯、陡坡或者隧道中倒车的;变更车道影响相关车道内机动车正常行驶的;未按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的;开关车门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未停车让行盲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孕妇、老年人或者儿童的;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的;同车道后车未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安全距离的;行经人行横道未减速、停车让行人通行的;红灯亮时,右转弯车辆妨碍被放行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客运车超过额定乘员百分之二十、货运车超载百分之三十的;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行驶的;在没有道路中心线或同方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超速行驶的;掉头、转弯、下陡坡时超速行驶的;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五十米以内时超速行驶的;在冰雪、泥泞道路上超速行驶的;牵引发生故障机动车时超速行驶的;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超速行驶的;机动车超过规定速度驶入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的;机动车借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行驶超过规定速度的;在划有导向车道的路口,未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导向车道的;向左转弯时,未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的;停止信号时,未依次停在停止线或路口以外的;向右转弯遇有同车道前车正在等待放行信号时,未依次停车等候的;遇放行信号时,未依次通过的;有障碍的道路,未按规定让行的;在狭窄坡路未按规定让行的;在狭窄的山路,未让不靠山体的一方先行的;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规定行驶的;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非机动车在受阻路段借用相邻机动车道行驶,机动车未减速让行的;机动车未按规定车道行驶的;非专用车道的车辆进入专用车道行驶的;机动车超车后,未同被超车辆拉开必要的距离驶回原车道的;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口,未减速慢行,让行人和优先通行车辆通行的;进出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或在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段左转弯、掉头未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机动车遇前方交叉路口交通堵塞时,未依次停在路口以外等候的;机动车遇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缓慢行驶时,未依次停车或缓慢行驶的;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遇有行人横过道路未避让的;行人遇人行道有障碍无法正常通行,借用车行道通行时,车辆未避让的;会车时未减速靠右行驶,未与其他车辆、行人保持必要安全距离的;在允许掉头的地方掉头,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驾驶车辆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车辆不按规定停放和违反规定临时停车的;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夜间行驶或在容易发生危险路段行驶,未降低行驶速度的;公共汽车进站未在站点一侧单排靠边停车的;公共汽车驶离站点时,未单排依顺序行驶的;公共汽车在站点以外临时停车上下乘客的;车辆行驶未避让清扫、设施维修等专业人员的;违反警告、指示标志标线的;驾驶证被暂扣、吊销期间驾驶机动车的;驶出单位、居民小区、乡村小路等,未让行其它车辆的;非机动车驶过受阻路段未迅速驶回非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未在规定车道内行驶的;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的;非机动车转弯前未减速慢行,伸手示意;非机动车牵引、攀扶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的;驾驶非机动车双手离把或手中持物的;驾驶非机动车扶身并行,相互追逐或者曲折竞驶的;非机动车向左转弯时,未靠路口中心点右侧转弯,或未让直行车辆、行人优先通行的;非机动车向右转弯遇有同方向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不能转弯时,未依次等候的;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驾驶非机动车横过机动车道未下车推行的;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附载十二周岁以下儿童,行经交叉路口等危险路段未下车推行的;跨越、倚坐隔离设施,追车、拦车、抛物击车、扒车或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的;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的;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的;机动车等待通行信号或前方受阻临时停车时,乘车人上下车辆的;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的;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中途倒退、折返的;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的;乘车人在机动车道上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的;候车点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的,乘车人未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行驶中跳车的。

法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

法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

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试行)【第一条】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工作,促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执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道路上发生的,依照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第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调查、确定,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无直接因果关系,确定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是否起作用,做出事故成因的定性分析。

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属于过错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作用;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不起作用。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也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

【第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的行为做出定性分析后,应当根据过错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大小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做出事故责任的定量分析。

过错行为分为严重过错行为和一般过错行为。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大以及过错程度严重的,属于严重过错行为,当事人承担的事故责任大;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小以及过错程度一般的,属于一般过错行为,当事人承担的事故责任小。

【第六条】根据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主动型、被动型、隐患型的形态特征,确定当事人严重过错行为和一般过错行为:(一)主动型行为是指与对方临近时突然改变运动状态或者主动逼近对方,造成对方难以避让的过错行为,属于严重过错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警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原则
发达的现代社会,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在发生。不管我们
愿不愿意,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的很大一个隐患。我们平
时应该多储备点相关知识,这样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能应
对自如。▲交警交通事故责任判定原则是首先应该了解的,
下文将详细阐述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
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
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
法定义务;依法确认各方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
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
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
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
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
▲一、行为责任原则
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

交通事故认定原则是(一)行为责任原则(二)因果关系原则
(三)路权原则(四)安全原则(五)结果责任原则。
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打官司费
用由个人承担。
交通事故认定是确定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程
度的技术认定,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应实事求是地表述
当事人行为在事故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须考虑法律责任问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
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
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
责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过错认定原则。当事人的行为
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即指有因果关系的行为在事故
中的所起的作用;过错的严重程度。其中“过错的严重程度”
是以“当事人的行为”为前提的。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
先看“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然后,
确定该行为过错的严重程度”。
▲二、因果关系原则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
定,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必须认定哪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
用及作用的大小。关于那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与事故有
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才起作用。
▲三、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
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
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
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
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各行其道原则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交通参与者参与交
通的基本原则。现代化交通设施给所有的交通参与者规定了
各自的通行路线,行人、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有
各自规定的通行路线。然而,在当前的交通环境中,极少有
绝对的“专用道路”,“借道通行”必然存在。在强调交通
参与者各行其道的同时,也要规范交通参与者使用非其法定
优先使用道路的行为,即“借道通行”的行为。在科学的管
理制度下,交通参与者在使用非其法定优先使用的道路时,
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交警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主要依据上述的四大原则:责
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为了自己的
安全,也为了别人的安全。我们应该熟记这四大原则的内容,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错,在生活严格按照中正确的交通规则
出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