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内容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术课程内容结构包含哪几项,每项有什么特点?

一、“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结构

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形与色的概念是不分的,画性必有色,上色必有形,以大量的看看、画画、做做、玩玩的活动,强调体验丰富学生的感受随着知识的积累,认识能力的提高,形与色的概念逐渐在实践中反馈出来。

随着年级的上升,感性逐渐到理性,初步形成概念,美术学科的轮廓开始清晰。如在初中阶段要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凭感觉、联想进行造型,根据材料的不同和具体的情境而创设主体,在过程中体验愉悦的同时创造出多彩的作品,增强情感体验的积累。

二、“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结构

该学习领域分为四个学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逐步递进,相互构建,相互依存的。

在第一学段中,学习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尝试进行各种简单的组合与装饰,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并保持下去。

在第二学段中,“简单的组合与装饰”就逐渐递进为“简单的设计和装饰”,并开始带有一定的主体性、目的性、秩序性。同时开始引入“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形式法则的学习内容。在第三学段中,由“简单的设计装饰”开始进入“进行设计和装饰”,去掉了“简单”二字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在学习节奏与韵律的形式法则基础上进入了较高的层面。在第四学段中,进行指向思维活动和操作实践的全过程。如: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三、“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结构

在第一学段中,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形与色的感受能力培养是这一学段的重点。

在第二学段中,应逐步要求学生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形式的分析,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审美和表现效果。

在第三学段中,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材料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画种。除此之外,要求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特征有所认识,并作出自己的反应。高年级学生要学会写一些短文,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在第四学段中,要求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对这一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是一个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可以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欣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欣赏的方法。

四、“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结构

第一学段,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活动方法以造型游戏为主,提出学生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与展示的目标。

第二学段,同样是造型游戏,但学习活动内容要求与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并提出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目标。

第三学段,学习活动内容进一步拓展为结合学校和社会活动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课程与自然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并提出在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的同时,体会美术

与环境的关系的目标。

第四学段,学习活动强调在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基础上,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及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与规律这两个方面的目标。

总之,美术课程的内容结构突破了以往过分注重专业美术的局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受教育者需要掌握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突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教育趋势,符合当今社会实际的选择。

2..组织美术教材需要注意那几点?

在组织教材时,美术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读懂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对新时期美术教师的要求。由专家编制的教材是在《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完成的,带有很强的普适性,它为美术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却不是教学组织实施的唯一的、一成不变的教条,教师可以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学校和社区的美术课程资源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甚至增减。但是这种调整、重组与增减不是随意的,应该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不完全理解编者的意图,但必须理解教材本身所呈现的知识、技能,理解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教材所选知识内容对学生美术学习的意义,理解这些内容的实施手段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材的组织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而不是搞形式主义,为组织而组织,为改变而改变。

其次,不能违背教育和美术学科的规律。为适应季节特点和学校或社会课程资源分配的情况,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课时等作个性化的调整,如:将教材中编排在寒冷季节实施的泥塑、户外写生考察调整到温度适宜、晴朗天气集中的季节,将参观展览、考察、写生课程的安排错开旅游和交通的高峰期等;同时要考虑学校整体教学安排,如考试、大型全校性活动等;有时还要及时掌握其他学科的教学情况,以便将其他学科的知识适度、有效地整合到美术课程中来。课程的调整还应该充分考虑美术学科的学习规律,如较简单的、基础性的教学应该排在较复杂的、创造性的课业之先,以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技能训练一般都是在相关经典作品的欣赏之后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技能训练之前通过间接经验的吸收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本领域的审美评价标准,避免训练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不能削弱或丧失美术课程的学科价值。由于现在普遍提倡“学科整合”、“综合课程”等,常有教师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整合”,或者开展所谓“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无限制地扩大学习内容的范围,加上缺乏教学控制的有效手段,美术课最终上成了文化课、活动课,美术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却被忽略了,美术课程的本体价值逐步被忽视,并且有丧失其学科地位的危险。为了保持美术课程的学科价值和教师自身的教育主体地位,教师在组织教材内容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走入放弃美术课程学科地位的误区,最终导致美术学科地位的丧失和自身价值的消亡。

3.新时期美术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哪些?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综合学习等学习方式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界限,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在一节课上,有的时候是以一种学习方式为主,其他一种或几种学习方式辅助完成,也有的时候是几种学习方式并举,不分主次,共同协作完成。以上所举的案例未必非常贴切,仅供参考。

4.具体阐述一种学习评价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