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答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参考答案)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5.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我的答案:C√答对2.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
(5.0分)A.促进经济社会开展B.维护社会稳定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的答案:D√答对3.()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0分)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我的答案:C√答对4.2020年11月16-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
(5.0分)A.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B.习近平法治思想C.习近平强军思想D.习近平外交思想我的答案:B√答对5.依法行政目标是建设()。
(5.0分)A.法治政府B.法制政府C.法治国家D.法制国家我的答案:A√答对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
(5.0分)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B.《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C.《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的答案:A√答对7.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建设法治中国,应当实现法律规范科学完备统一,()公正高效权威,权力运行受到有效制约监督,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保障,法治信仰普遍确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建成。
(5.0分)A.法治理论B.法制建设C.执法司法D.法治保障我的答案:C√答对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5.0分)A.历史选择B.发展战略C.基本国策D.基本方式我的答案:D√答对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
(5.0分)A.实施方针B.具体体现C.重要纲领D.行为准则我的答案:B√答对10.()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法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复习题集(第3104篇)

2019年国家法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下列哪一做法属于司法机关内部监督?(2015年卷一45题.单选)A、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B、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C、检察院办案中主动听取并重视律师意见D、完善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内部监督”字眼。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故D项应选。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5年卷一1题,单选)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故A、B项正确。
该《决定》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考2015年主观题(答案及解析)

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试卷试卷四一、【参考答案】(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即: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司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从立法环节来看,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
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三)从执法环节来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均在于实施。
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四)从司法环节看,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要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参考答案】(一)高某的刑事责任1.高某对钱某成立故意杀人罪。
是成立故意杀人既遂还是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
答案一:虽然构成要件结果提前发生,但掐脖子本身有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能够认定掐脖子时就已经实施杀人行为,故意存在于着手实行时即可,故高某应对钱某的死亡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答案二:高某、夏某掐钱某的脖子时只是想致钱某昏迷,没有认识到掐脖子的行为会导致钱某死亡,亦即缺乏既遂的故意,因而不能对故意杀人既遂负责,只能认定高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试卷(含答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试卷(含答案)陈冬生《法治中国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上)一、判断题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的表现。
(√)2.“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落后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沉重的历史文化负担(√)3.法治建设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4.只要增强宪法观念,单单依据宪法就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那么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的。
(√)6.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7.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措施。
(×)8.20世纪初,美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发起了一场揭露社会黑暗。
(√)9.党的十八届是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
(×)10.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耻则国乱国衰。
(√)陈冬生《法治中国与治理体系代化》﹝下﹞一判断题1领导干部的权利是否有效地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核心在于建立起(√)2市场主导型现代化要防范市场与权利搅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权贵资(×)3中国治理需要要“执政党权威”来支撑。
(√)4权威是一种心里现象,是由心理认同来确定的。
如果所有人都认同你,(√)5执政党的权威是无形的,不能买卖,只能按等级、按职位来定权威大小。
(×)6就政体体制而言。
西方所有国家都是实行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制度。
(×)7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就是什么都要管(√)8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忽视了刑法、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9宪法确立了民主制度,规定了国家的一些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机关不(√)10法治政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政府要把自身的权利自觉地限制在宪法的(√)赖先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一.判断题。
(难度0)1.“法治”的概念是中国法治本土化的产物。
法治中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试卷及答案

法治中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一、填空(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必须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严格划清公与私的界限。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宪法的核心精神就是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力的实现。
5、法治中国的首要意义就在于强调和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6、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7、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主义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8、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是坚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及坚持司法终审9、严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实现司法公正权威的基本前提10、行政许可设定后,经过一段时间实施,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都应当对设定的必要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修改或提出意见11、法治政府必然是责任政府,用权要受监督违法要受追责12、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法治社会建设在线阶段的任务之一。
13、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不仅需要理论框架和总体思路,还应遵循宪法原则和法治规律14、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15、坚持依法治国和医德治国相结合,必须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依法治的力量推进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四中全会对于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作了哪些制度设计1审判权检察权独立,两院人财物需独立出来。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2干预司法追责制度。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3.审判权执行权分离。
建立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14.2021继续教育答案--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开辟法治中国新天地

1.()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分数:10分)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第一要坚持()。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3.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指的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4.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1.党法与国法并非矛盾,因为()。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学员答案:ABC2.增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其中包括()。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3.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学员答案:ABCD4.实行依法治国要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学员答案:AB5.全面推动政务公布,坚持以公布为常态、不公布为例外原那么,推动()、结果公布。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
(分数:10分)学员答案:A2.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3.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的问题。
(分数:10分)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4.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指的是()。
(分数:10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5.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题库(含答案)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题库第1讲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一、单选1、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的会议是()。
正确答案:(B)A、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正确答案:(A)A、依宪治国B、依法执政C、依法决策D、依法行政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现行宪法是()。
正确答案:(C)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宣告形成是在()。
正确答案:(D)A、1999年B、2004年C、2008年D、2011年5、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
正确答案:(B)A、完善立法B、依法行政C、司法公正D、正确执法6、下列各项中,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视为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是()。
正确答案:(C)A、完善立法B、依法行政C、司法公正D、正确执法7、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他的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说明()。
正确答案:(C)A、政府应该严格执法的意义B、完善法律规定的重要性C、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D、法制宣传的重要意义二、多选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B,C,D)A、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B、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C、坚持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D、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
正确答案:(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3、我国现阶段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课程考试答案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维护社会大局稳定D.坚持党的领导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43803B.43802C.43469D.43773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不同机关制定效力相同的文件发生冲突时,应该由()解释或者裁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4.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B. “十三五”规划C.十九大报告D. “十二五”规划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提供服务保障。
A.2004 年B.2005 年C.2014 年D.2016 年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包括哪一项()A.组织保障8.社会保障C.人员保障D.设备保障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8.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9.维护社会大局稳定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0.()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A.1950B.1952C.1954D.1956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1 .在扩大证照改革试点工作中,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生态环保等活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