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指在机械设计中,通过考虑机械本身性质与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工艺、检验与测试等技术手段,使机械能够满足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要求,防止机械在意外情况下对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的综合措施。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核心思想是在机械设计初期就将安全风险考虑进去,采取从设计、制造到使用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在设计、制造、使用、保养和处置等环节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保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适用范围机械设计本质安全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仪表、工具等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尤其适用于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机器和设备。

比如各种机床、起重机械、输送机、高空作业设备、搅拌机,以及医疗设备、电梯,甚至家电、汽车等日常用品中的各种电机、电子产品等,都需要遵循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原则。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重要性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保护人员安全:机械意外事故往往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和生命危险,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能有效的保护人员安全。

2. 降低经济风险:机械意外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也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能有效避免这种经济风险。

3. 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管理方法,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社会责任: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贯彻本质安全原则,落实机械安全要求,能够使企业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核心要素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机械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2. 强化风险评估和管理,将风险评估固化到机械设计和制造中,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通过科学、系统、综合地分析和评估安全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确保产品的本质安全性。

机械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

机械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

机械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机械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是现代工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机器设备的运转往往涉及到许多危险因素,如高温、高压、高速、巨大的力量等等,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就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导致设备的毁坏,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机械安全设计和安全装置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保障工业生产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机械安全设计是指在机器设备设计阶段就考虑安全因素,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等方面,从而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证其安全可靠。

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设计减少和排除事故隐患,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机械安全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完全了解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了解设备的特征和技术。

2、采用适当的安全设计标准和相关法规,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和法规。

3、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程,尤其是对于危险的机器设备,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安全规程。

4、在机器的设计和构造中加入安全措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应该尽量减轻损失。

5、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对于不安全或危险的设备,及时进行修复、更新和更改,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除了机械安全设计之外,安全装置也是保障设备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装置是指为保障机器设备的安全而设计的各种控制和保护装置。

安全装置的作用是在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中监测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或不正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常见的安全装置包括以下几种:1、防护罩。

防护罩是一种简便、常用的安全措施,它能将机床内部的移动部件保护起来,有效地避免了作业人员被移动部件碰伤或夹伤。

2、限位开关。

限位开关主要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位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及时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光幕。

光幕是一种技术较为复杂的安全装置,它通过红外线对设备周围的空间进行监测,一旦发现人员或物体进入到设备周围,就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指将安全设计原则整合到机械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使得设计出的产品具备防范事故和保护用户的能力,并最大程度地消除或减轻事故后果的能力。

本质安全设计将安全理念与创新的机械设计理念结合,使设计出的机械产品不仅具有卓越的性能,同时还能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

本质安全的关键在于设计,它着重考虑机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包括研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阶段。

它不仅考虑机械产品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考虑使用者的安全、环境安全、公共安全等因素。

本质安全的理念是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机械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各个环节中,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和意外情况,并通过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改进进行预防。

设计出的产品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使用者的影响,并在必要时设定安全保护机制。

同时,在产品的使用、维护等方面也应进行指导和规范。

机械设计的本质安全要求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机械产品使用寿命的长短、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安全。

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材料的质量、加工的精度、装配的精度以及零部件的可靠性等问题。

2. 机械产品的安全性:机械产品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预防所有危险情况的出现。

如机械产品的运行状态、工作环境、用户操作等,必须设计到考虑危险性的情况。

机械产品在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工作并且不应对使用者造成损害。

3. 机械产品的可维护性:机械产品在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故障,如何快速有效地维修故障是保证机械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机械产品时,应尽可能规划维修操作、操作员的技能、维修人员的工具和备件,并确保机械产品的维护操作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4. 机械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机械产品应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优良性能。

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对机械产品造成不同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阳光、污染物等等,设计机械产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基本术语、方法学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基本术语、方法学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基本术语、方法学引言机械安全是工程设计和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机械工业中,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因此,了解机械安全的基本术语和方法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机械安全的基本概念,并讨论机械安全设计的通则。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安全的要求,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

基本术语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些机械安全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术语:1.安全性:机械设备或系统能够预防人员遭受伤害或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能力。

2.风险:由于机械设备或系统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而导致可能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3.危险:直接或间接引起人员伤害或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源头。

4.隐患:机械设计或操作中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5.防护:采取措施以限制对潜在危险的接触或减轻其危害的行为。

6.安全防护装置: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免受可能危害的装置,如安全防护罩、光栅等。

7.紧急停止装置: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止机械设备运行的装置。

8.安全标志:使用标识或图形符号来提醒和警示操作人员有关潜在危险的标记。

9.保护区域:用于隔离机械设备或系统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的区域。

方法学在进行机械安全设计时,有一些方法学是常用且有效的,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方法学:风险评估在机械安全设计中,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潜在危险的评估和风险等级的确定,可以为后续的安全设计和措施提供指导。

风险评估需要考虑潜在危险的类型、可能性和后果。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设计、使用环境和操作要求等因素。

评估结果可以被用于确定适当的防护装置、安全控制和操作程序等。

安全标准与指南机械安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指南,以确保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提供可靠的安全性能。

常见的机械安全标准包括ISO 12100《机械安全-基本概念、设计通则》和ISO 13849《安全相关零部件的性能水平》等。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机械安全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机械设备的日益普及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机械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安全控制系统和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知识。

一、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基础。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需求来确定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机械安全标准和规范,如国际上广泛应用的ISO标准、欧洲CE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机械设备的各项安全要求,包括防护装置的设计、紧急停止装置的设置等。

其次,设计人员还应考虑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险因素。

例如,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旋转部件、移动部件、高温表面等都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

例如,在旋转部件上设置防护罩、在移动部件上设置安全开关等。

另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是机械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

设计人员应为机械设备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并指导操作人员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等内容,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保证。

安全控制系统主要由安全编码器、安全传感器、紧急停止开关等组成。

其中,安全编码器用于监测设备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安全传感器用于监测设备周围的环境情况,紧急停止开关用于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断开设备的电源。

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遵循\。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机械安全技术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设计、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如何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机械安全设计、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机械安全设计1. 安全标准和规范机械安全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如GB/T 28630《机械安全》、GB/T 9969《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规定了机械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满足的基本安全要求,如防止机械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的伤害、防止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等。

2. 安全防护装置机械安全设计需要考虑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以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危险区域。

常见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栏、安全门、光幕、安全开关等。

这些装置能够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停止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3. 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监测和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危险。

例如,安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设备的运行速度,当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以防止伤害的发生。

二、机械安全操作1. 操作规程和培训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必须有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培训,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这些规程,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操作规程应包括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要点、紧急停机和故障处理等。

而培训则应向操作人员传授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2. 安全防护用具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他们应该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眼镜等。

这些安全防护用具能够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伤害,并降低安全风险。

3. 检修和维护机械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检修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维护手册进行操作。

机械安全技术2-1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技术原则概述.

机械安全技术2-1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技术原则概述.

如何进行危险识别
LOGO
1、机器的各种状态 既要考虑机器执行预定功能正常运行的工作状态,也 要预测非工作状态可能出现的危险,更要重视由于某些可 能原因(如零件的失效、运动失控或故障)引起意外的非 正常状态。另外,对检修、保养或调整等辅助作业的危险 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考虑机械使用"寿命"各阶段 机械使用寿命各阶段,包括安装、调整、设定、示教 、编程或过程转换,运转和清理,查找故障、维修,以及 从安全的角度停止使用、拆卸及处理等,各个阶段可能产 生的危险及危险状态。
LOGO
(2)使用范围。这是指机械的使用领域是生产性还是 非生产性,是公共场所使用还是家用、娱乐健身,是供成 人还是供儿童使用等全部使用范围。同样或类似的机械, 使用的场合不同,服务的对象不同,其所遵从的标准则不 同,则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安全要求也不同。 (3)空间限制。这是指机械的应用场所、占用空间、 整机或机器的组成部分的运动范围。人员操作机器的位臵 、"操作者-机器"和"机器-动力源"间的关系等。这样可以限 定危险区,从而判定操作者和有关人员接近或介人危险区 的可能。 (4)时间限制。这是指根据机器的预定使用,确定机 器或机器的某些组成部分(如工具。零部件、电气装臵等 )可预见的"寿命极限"。 (5)使用者限定。这里是指使用者性别、年龄、左右手 使用习惯或体能情况、训练水平、经验能力等的限定。
机械安全设计

LOGO
机械安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整、使用、维修 、拆卸等各阶段的安全。安全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险 。 机械安全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 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 量和速度到减少噪声和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 ,应用零部件间的强制机械作用原理,结合人机工程学原 则等多项措施,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或 减小危险;也可以通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操作机械化或 自动化以及实行在危险区之外的调整、维修等措施,避免 或减小危险。

机械安全设计的安全措施

机械安全设计的安全措施

机械安全设计的安全措施机械安全设计是指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少噪声和振动,应用零部件间的强制机械作用原理,结合人机工程学原则等多项措施,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危险;也可以通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操作机械化或自动化以及实行在危险区以外的调整、维修等措施。

1.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避免或减少危害(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

①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在不影响预定使用功能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应尽量避免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粗糙或凹凸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

锐边或尖角应倒钝、折边或修圆;可能引起刮伤的开口端应包覆。

②满足安全距离原则。

防止危险部位伤害和避免受挤压或剪切的危险。

利用安全距离防止人体触及危险部位或进入危险区,这是减少或消除机械风险的一种方法。

在规定安全距离时,必须考虑使用机械设备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有关人体的测量数据、技术和应用等因素。

机械的安全距离包括两类:一是避免受挤压或剪切危险的安全距离。

二是机械组成部分的有形障碍物与危险区的最小距离,用来限制人体或人体的某部位的运动范围;当两移动件相对运动或移动件向着固定件运动时,人体或人体的某部分在其中可能受到挤压或剪切。

这时,可以通过减少运动件间的最小距离,使人的身体部位不能进入,从而避免了危险;也可以增大运动件间最小距离,使人体可以安全地进人或通过。

③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

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根据各类机械的不同特点,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险的物理量值来减少危险。

如控制噪声、振动等,使其低于安全标准中规定的允许指标。

④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本质安全动力源,是指这种工艺过程和动力源自身是安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f identified risks cannot be eliminated through design selection, reduce the risk via the use of fixed, automatic, or other safety design features or devices. Provisions shall be made for periodic functional checks of safety devices.
第二章 机械安全设计
机械设计:
功能要求——技术、经济 安全要求——以人为出发点
机械安全设计的总体目标:使机械产品达到本质安全
设计阶段:避免、警告 使用阶段:误用、事故
1
基本技术原则:
风险评价 优先采用本质安全措施 符合人类工效学的准则 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考虑安全措施和安全设计的程序
主要内容:
理技术。
17
风险评价时注意:
(1)掌握足够信息,并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系统的高危险性并不意味着事故的必然性;
18
二 、优先采用本质安全措施
1、尽量采用各种有效的、先进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消 除危险的存在;
2、使机器具有自动防止误操作的能力; 3、使机器具有完善的自我保护功能;
最小风 险设计
优先等级 详细说明
1
设计中消除风险。如果已确认的风险不能被消除,则通过设计
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挥在那
趋势的预测结论。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
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
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
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
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做定量分析。体
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
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一般来讲,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也是
以故障树分析为主要标志的。
15
事件树

事件树分析是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
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风险分析:研究机械和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面临或处于一种 或几种危险因素的状态或环境。
包括: 1)机械限制的确定 机械的寿命、使用范围、使用者的训练水平
2 )危险识别 机械类危险:各种伤害如挤压,缠绕等。 非机械类危险:电气危险、热危险、噪声危险、振动等。 3)风险评估 考虑在机械危险状态下,造成人员伤害的几率和伤害程度
14
致命度分析

致命度分析就是对系统中各个不同的严重故障模式计算临界值——致命度
指数,即给出某故障模式产生致命度影响的概率。它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与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结合使用时,叫做故障类型、影响及致命度分析。
故障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FTA)技术是美国贝尔电报公司的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
开发的,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是直观、
13
PHA(初始危险分析)
(1)将目标机器系统划分为若干部件或子系统; (2)分析确定哪些部件或者子系统最有可能出现风险; (3)确定每项风险后,评估可能产生伤害的风险,并按照严重程度归
类; (4)依据风险类别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对产品各组成部分的潜在的各种故障模式 及其对产品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把每一个潜在故障模式按照它的严酷 程度进行分类,提出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用以提高产品可靠性。
When neither design nor safety devices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identified risks or adequately reduce risk, devices shall be used to detect the condition and to produce an adequate warning signal. Warning sign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shall be designed to minimize the likelihood of inappropriate human reaction and response. Warning signs and placards shall be provided to alert operational and support personnel of such risks as exposure to high voltage and heavy objects.
19
三 、符合人类功效学的准则
1、正确地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
2、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20
3、尽量提供合适的工作座椅 4、出入工作地点要方便
21
四 、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要求机器不得排放超过规定的各种有害物质,若不能 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配备处理有害物质的装置。
22
五 、按考虑机械安全措施的原则和设计程序进行安全设计
危险: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 产或环境具有产生危害的潜能。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安全: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状态。
安全不是完全没有损害,故障不一定会有危险。
3
第一节 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技术原则
一 、对所设计的机械进行风险评价
7
1.4、机械风险评价:
机械风险评价是指以机械或机械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式 分析机器使用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一切可能的危险状态, 以及在危险状态下可能发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危险事件,并对危 险事件的概率和程度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系列逻辑步骤和选代过程。
与机械的特定状态或技术过程有关的风险由以下两个要素组合 得出:
11
编制风险评价报告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文字材料、图表与数据),报告内容除 了合同书、参加单位人员的资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评价依据,如法规、标准等文献; 第二,评价机械的预期使用、技术标准规范和限制范围、操作程序 和对人员的要求等; 第三,识别预期使用中的危险、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的种类、原因 和存在部位; 第四,搜集的有关信息,例如事故,职业病历史,测试、统计数据, 对类似机械进行风险评价获得的经验和教训等; 第五,通过安全措施要达到的目标; 第六,为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所实施的安全措施建议。
5
1.3、风险评价
以系统方式对与机械有关的危险进行考察的一系列逻 辑步骤。
危险分析:机械的设计、使用时间、事故的伤害 危险评定
找到在现有水平下最合适的安全措施 定性方法:直观 定量方法:补充
6
机械设计的风险评价所需要的信息
机器的各种限制因素; 机器的各寿命阶段的技术要求; 机器的设计图样和说明机器特性的其他资料; 动力来源的有关信息; 可能得到的事故历史及案例资料; 其他任何有损人体健康的信息;
1、机械安全措施 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2)减少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需求 3)提供安全装置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 4)提供保护装置或防护服
23
2、安全设计的程序 1)考虑设备的本质安全 2)对控制装置的选择 3)考虑机器的实效安全 4)考虑维护及隔离方法 5)定位安全 6)机器布置
24
FAA: Safety Order of Precedence
伤害的严重度
防护对象的性质、损伤的严重度、 对人伤害的范围、对机器伤害的范围
暴露危险区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伤害出现的概率
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避免伤害的可能性
9
(2)风险评定:风险分析后要进行风险的评定,以确定机械是否需要 减少风险或是否达到了安全的要求。
实现安全的迭代过程
10
风险评定可以采用的方法:
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
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
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
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所分析的情况用树枝状图表示,故叫事
件树。
16
德尔菲法

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
Where it is impractical to eliminate risks through design selection
or specific safety and warning devices, procedures and training are
used. However, concurrence of authority is usually required when
1.1、风险 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
发生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
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 广义:不确定性、 狭义:损失不确定性
4
1.2、风险的大小:具体的情况
机器的类型、用途、使用方法、出入现场的难易程度 使用人员的素质、技能与工作态度 对危险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险的技能
机械安全设计考虑的四大方面 机械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结构安全设计、控 制系统有关安全部 件的设计、防护装 置、附加信息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
安全防护装置分类 安全防护装置设置 安全防护装置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