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调配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处方及处方调剂

处方及处方调剂

05
处方调剂的法规与伦理
处方调剂相关的法律法规
药品管理法
规定了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环节,其中 涉及到处方调剂的相关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详细规定了处方的开具、调剂、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是处方 调剂的重要法规依据。
药品流通管理办法
规范药品流通环节,包括处方药的购买、销售和调剂等方面的规定 。
处方调剂的伦理规范
尊重患者自主权
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 ,不强迫患者接受特定
药品或治疗方案。
保障患者知情权
确保患者了解药品信息 、使用方法和可能的风 险,不隐瞒或误导患者

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品 说明书,合理选用药品 ,不滥用或过度使用药
品。
保守患者隐私
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 医疗隐私,不泄露或滥
01
02
03
按照医嘱用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师和药 师的指导使用药品,不得 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 方式。
注意用药时间
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用药 时间要求,患者应按照规 定时间用药,以确保药物 在体内发挥最佳效果。
观察不良反应
如出现任何不适或疑似不 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 询医生或药师。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处方调配
处方调配是按照医师处方要求,将药品 准确无误地调配成患者可使用的药品的
过程。
药师需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型、规 格、数量等信息,确保与处方要求一致 。同时,还需注意药品的保存条件和有
效期,确保药品质量。
在调配过程中,药师还需遵循操作规范 ,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处方核对
药师需仔细核对已调配好的药品与处方要求是否一致 ,包括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等信息。同时 ,还需核对药品的质量和保存条件,确保符合要求。

处方调配及审核管理要求

处方调配及审核管理要求

处方调配及审核管理要求一、背景介绍处方调配及审核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为了提高处方调配和审核的标准化水平,本文档将提供以下管理要求。

二、处方调配要求1. 处方调配需由持有有效执业资质的药师进行,确保患者的处方被正确调配。

2. 药师应按照临床医生开具的处方和药物剂量准确调配药物,并填写相应的记录。

3. 药师在调配药物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纯度。

4. 药师在调配完成后应仔细核对药物的标签,确保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患者信息无误。

三、处方审核要求1. 处方审核应由持有有效执业资质的药师进行,确保患者的处方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2. 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仔细核对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包括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用法等。

3. 药师应根据患者的过敏史、疾病情况和其他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4. 药师审核通过的处方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出现问题的处方应及时沟通并提出修改建议。

5. 处方审核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保护患者权益和药物安全。

四、管理要求1. 医疗机构应制定处方调配和审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 医疗机构应建立药物调配和审核的记录和档案,确保可追溯性和审核的审查。

3. 医疗机构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合格的药师,以满足处方调配和审核的需求。

4. 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以上是处方调配及审核管理的基本要求,希望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药物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三篇)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三篇)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一、目的和依据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是药房和医院药剂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减少医疗风险。

本操作规程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操作流程,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操作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管理法规等文件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药房和医院药剂科处方审核、调配、核对人员,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

三、术语定义1. 处方审核:指审查医师开具的处方是否符合规范、合理,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干预。

2. 调配:指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确配制药物剂型和剂量。

3. 核对:指对已调配的药物进行二次核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

四、处方审核操作流程1. 收取处方:医院接收处方后,首先确认处方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 复核处方:复核处方是指核对处方上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是否正确,核对处方剂型、剂量和用法等是否合理,核对处方是否完整、清晰。

3. 审核处方:审核处方是指对复核通过的处方进行更加细致的审查,审核处方时要求参考国家和地方药物管理法规,判断处方是否存在合理性和安全性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干预和建议。

4. 记录审核结果:对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记录,包括处方编号、审核人员、审核结果等信息。

五、药物调配操作流程1. 入库调拨: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到药房或药剂科仓库领取相应的药物。

2. 核对处方和药物:确认药物的批号、有效期和适用范围等信息是否符合处方要求,核对处方和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是否一致。

3. 准确计量:根据处方剂型和剂量,使用器具进行准确计量,遵守药物调配的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的溶解、稀释和制剂等过程准确无误。

4. 打印标签:调配好的药物进行标签打印,标签上应包括患者姓名、医嘱编号、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并检查标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封装包装:将调配好的药物进行封装包装,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遵守相关封装包装的操作规范。

处方、处方书写及调配

处方、处方书写及调配

处方4:女 70 病情及诊断:骨性关节炎、消化性溃疡(初发)

枸橼酸铋雷尼替丁 [0.35g*6] 0.35g Bid 24粒 双氯芬酸缓释片 [75mg*10] 痛时 75mg Bid 30片 氨基葡萄糖胶囊 [0.24*42] 0.48g tid 42粒 存在5个问题
1.枸橼酸铋雷尼替丁作为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尚可。 消化性溃疡易复发,初始治疗必须: (1)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20mg Bid 或H2受 体阻滞剂 法莫替丁 20mg Bid。 (2)二联抗幽门螺杆菌药 克拉霉素 0.5g tid + 阿莫西 林0.5g qid (3)胃黏膜保护剂 枸橼酸铋钾0.3qid或胶体果胶铋胶 囊 50mg tid, 疗程6—8周。症状消失不能算病好,要考虑 胃黏膜下肌层的恢复情况,须维持一段时间,应以复查胃 镜为准.
1.处方的定义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 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 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 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 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 医嘱单。
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 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药应当凭医 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
7.了解食物、饮料或运动对所处方药物 是否有影响 8.病人是否为老人或儿童(如是,应考 虑药品是否适宜或是否需调整剂量) 9.病人是否准备妊娠、正在妊娠或哺乳 (如是,应考虑对胎儿或婴幼儿的安全 性) 10.病人对处方所开药物和其他药物的 过敏史
11.病人目前伴有的其他疾病,所用药物可否 加重伴有疾病 12.病人目前正服用的其他药物(是否与处方 所开药物有相互作用) 13.病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若有损害,是否需 要调整给药剂量) 14.了解药物的剂型并告诉病人不同剂型药物 的正确服法(口服)或用法(外用)

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处方调配管理制度一、概述处方调配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部为了保证处方调配的合理性、安全性和规范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处方调配是指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将病人所需的药品按照一定的配伍和用药规则组合包装的过程。

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调配流程、明确职责和权利以及实施质量控制,优化药品管理和服务,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二、调配流程1.接受处方:医院药剂科接受医生开具的处方,并记录处方信息。

2.药品准备和配伍:按照处方中所需药品的种类和剂量,在药房内进行药品准备和配伍。

3.药品包装:将准备好的药品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包括药袋、瓶子等。

4.核对实施:由药剂科人员核对所包装药品的种类、剂量和数量与处方是否一致,并进行签名确认。

5.交付患者:将包装好的药品交付至前台药窗或病房,患者出示处方后领取药品,并签字确认。

6.记录和归档:将处方调配的相关信息、患者的领药记录等进行记录和归档。

三、职责与权利1.医生职责:开具合理、安全、规范的处方,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疗效。

2.药剂科职责:接受处方、准备药品、配伍药品、包装药品,并进行核对实施,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3.前台药窗职责:接收药品并交付患者,确保患者领取的药品与处方一致,记录患者的领药信息。

4.护理人员职责: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及时将患者的药品需求告知药剂科,协助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四、质量控制1.药品质量控制:医院药剂科应配备专业药师,确保药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未经检验的药品。

2.过程控制:药剂科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开展药品准备、配伍、包装和核对工作,并记录相关操作,确保流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对于因调配过程中出现的药品错误、药品配伍不当等不良事件,应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经费管理1.药品采购:医院应按照采购制度选择合格的、价格合理的供应商进行药品采购,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调剂知识

中药调剂知识
毒性中药的概念、品种及用法用量
1)概念:毒性中药系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 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2)根据卫生部卫药字(89)第27号文件规定,常 见毒性中药有28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 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 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 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 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支蒿、红升丹、 白降丹、蟾酥、洋金花、轻粉、雄黄。
3)常用毒性中药用量
品名 制川乌 制草乌 剂量 1.5-3 1.5-3 品名 木鳖子 商陆 剂量 0.9-1.2 3-9 品名 红大戟 班蝥 剂量 1.5-3 0.030.06 0.05-0.1 入丸散, 外用适 量
蟾酥
0.0150.03入 丸散
3-4.5
芫花
1.5-3 雄黄
急性子
洋金花
0.3-0.6
复核是调剂操作过程的重要环节。为 了确保交付给顾客的药品全面符合处方要 求,中药饮片质量符合炮制规范的要求, 必须进行复核校对工作。
复核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配的药味、称取的分量和质量是否与处方相符。 中药饮片有无虫蛀、发霉变质和该制不制、该捣
不捣,生炙不分的药材。
调配的药味是否与处方应付的要求相一致。 有特殊煎服法的药物是否已作另包和说明。 配伍禁忌和毒剧药、贵细药应用是否得当。 处方经全面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而后将药物
中药调剂知识
中药调剂的一般流程
调配
中药调剂 • • • • • 审方 计价 调配 复核 发药
计价
复核
发药
审方
2
审方
又称接方、收方,是中药调配工作中 不可缺少的首要环节。审方的目的是为了 杜绝错误的处方进入调配程序。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 师签字等是否清楚。 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 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中药处方调配程序
一、接收处方
1. 药师从患者手中接收处方。

2. 药师应对处方进行完整性、清晰度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修改痕迹、涂改不清等状况。

如有问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澄清问题,确保处方无误。

二、审阅处方
1. 药师应仔细审阅处方,核对处方的药味、剂量、用法等是否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及临
床用药规范。

2. 药师应特别注意是否有超剂量、超范围用药、配伍禁忌等潜在用药安全问题。

3. 如有疑问或发现错误,药师应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请医师进行修改或更正。

三、准备药物
1. 根据审阅无误的处方,药师开始准备药物。

2. 药师应按照处方上的药物顺序,将所需药物逐一取出。

3.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等,药师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四、称量药物
1. 药师使用标准的天平或称量器具,对每种药物进行准确称量。

2. 称量时应注意保持准确性,确保每一种药物的剂量与处方要求一致。

五、调配药物
1. 药师将称量好的药物按照处方要求进行混合、搅拌等操作。

2. 在调配过程中,药师应注意防止药物污染,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3. 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研磨、混合等,药师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六、检查核对
1. 调配完毕后,药师应对已调配的药物进行最终检查核对。

核对的内容包括药物种类、数量、剂型等是否与处方要求一致。

2. 药师应特别注意检查是否存在遗漏或错误,确保调配的药物完全符合处方要求。

七、包装药物
1. 药师根据处方要求将调配好的药物包装在适当的容器中。

包装材料应符合药品包装管理规定。

处方调配流程

处方调配流程

处方调配流程
处方调配是指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药品的配制和调配的过程。

一般而言,处方调配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开方:医生根据病情和诊断结果,开具药方,详细写明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和频次等信息。

2. 传输:医生将开方传递给药师或执业药店,可以通过电子处方系统、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传输。

3. 接方:药师或执业药店接收到开方后,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核对药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复方:药师根据开方中的需求,将需要配制复方剂型的药品,进行计量、称重等操作,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药品。

5. 配方:药师根据药方中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方,并进行混合、搅拌等操作,使药品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6. 调剂:根据开方中的药品剂量,药师按照规定的标准,准确地调配药品,并进行称重、计量等操作,确保每次使用的药量准确无误。

7. 分装:将调配好的药品根据患者需求,进行分装操作,可以使用小袋、瓶装等不同的分装方式,并标明患者的姓名、病情等信息。

8. 核实:药师或执业药店患者窗口的工作人员核对分装好的药品,核对患者的姓名、药品的种类和剂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9. 交付:药师或执业药店的工作人员将分装好的药品交给患者或患者的亲属,并告知患者相应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10. 记录:在此过程中,药师或执业药店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开方信息、药品配制和调配过程的记录等,确保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般处方调配的流程,不同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同时,在整个调配过程中,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药品管理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都会认为或我们药学人员自己都会认为自己是个搬员工、营业员等,药学人员必须掌握药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指导用药合理等,才能体现我们专业的价值,今天小编分享的处方调配,接了点审订结果内容!根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执业药师考试指南整理,发现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审核结果对审核结果的判读
下列情况之一不规范处方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体重或日、月龄的;
5、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包括处方颜色、用量、证明文件等);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下列情况之一不适宜处方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下列情况之一超长处方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重复使用同类药品等。

审核结果的处理药师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处方中有不利于患者用药处或其他疑问时,并联系处方医师进行干预,经医师改正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调配。

对发生严重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的处方,应拒绝调配并按有关规定报告。

调配处方
门诊处方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

2.对贵重药品、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3.药品调配齐全后,与处方逐一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4、调配好一张处方,再调配下一张处方,避免出错
5. 对需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应加贴醒目标签,以提示患者注意,如2℃~10℃冷处保存。

6、有条件的单位,尽量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储存条件等标签。

7、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8、注意法规、法律、医保、制度等的规定。

住院医嘱
1.医嘱的调配
(1)一般采取每天调配的方式发放长期医嘱药品,临时医嘱需要急配急发。

(2)住院患者口服药按每次用药包装,包装上应注明患者姓名和服药时间。

(3)需提示特殊用法和注意事项的药品,应由药师加注提示标签或向护士特别说明。

2.出院带药的处方调配
(1)审核出院带药处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药名、剂量、用法用量、疗程、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

(2)加注服药指导标签。

逐步开展出院患者用药教育,提供书面或面对面的用药指导。

(3)在药品外包装袋上应提示患者:当疗效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告知医院及药房电话号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