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贵族
历史背景分析:世纪英国贵族社会

历史背景分析:世纪英国贵族社会引言世纪英国贵族社会是指19世纪的英国上层社会,其中的贵族阶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该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个特殊社会群体。
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城市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这场变革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直接影响了贵族社会。
1.财富积累与新兴中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了大量机器工厂和制造企业的兴起,许多商人和企业家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
部分新兴中产阶级逐渐崛起并试图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传统的贵族阶层。
2.土地扩张与农业改革农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土地扩张和农业改革导致了大片耕地的集中化,农村贵族的经济基础受到一定程度的动摇。
贵族社会的特征世纪英国贵族社会有着独特的特征和模式,其核心是贵族阶层。
以下是几个方面对该社会进行详细描述:1.社会等级体系世纪英国贵族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体系,其中包括具有王室血统或庄园领主身份的最高贵族(如公爵、侯爵等),以及较低级别的封建爵位。
2.继承与传统贵族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越感,他们注重维护家族荣誉和传统。
典型特征包括身份证明、大规模庄园、家族信仰和祖先崇拜等。
3.社交圈与文化生活世纪英国贵族社会非常注重社交活动和文化生活。
私人俱乐部、宴会和舞会成为展示地位和力量的场所,文艺复兴时期也见证了贵族对艺术、文学和音乐的赞助。
4.政治与权力贵族社会在政治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大多数贵族拥有选举权和参政权,一些高阶贵族甚至通过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者。
贵族衰落与后续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英国社会的变革,世纪英国贵族社会逐渐失去了其以往的特权地位。
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1.工业资本主义与新兴富豪工业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家阶级的崛起,一些商人和企业家通过经济实力在社会地位上超过传统贵族。
2.政治改革与民主化运动19世纪中期,英国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扩大了选民权利,并减少了贵族在政府中的影响力。
了解英国贵族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了解英国贵族制度篇一:英国的贵族制度英国的贵族制度20xx/07/19--------------------------------------------------------------------------------一、概况英国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仍保留着独特的贵族制度,该制度曾在英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英贵族由世俗贵族和精神贵族(即宗教贵族)组成。
世俗贵族可分为世袭贵族与终身贵族。
世袭贵族分为五个等级,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爵位可以世袭,以传男传长为主,如无子女,贵族封号则自动取消。
终身贵族分为两类:司法贵族,包括英大法官以及其他重要法官;一般终身贵族,由首相提名,君主册封的功勋卓著人士,一般称为勋爵,此类人数最多。
精神贵族指英国教圣公会的最高神职人员。
精神贵族和司法贵族属职赋其号,即一旦任职,自动获得贵族身份。
终身贵族和精神贵族封号不能继承。
历史上,英贵族是当然的议会上院议员,上院集中体现了贵族的特权,与贵族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英有1000多名贵族。
此外,英还常授予各界有突出成就的人士“爵士”(sir)称号,册封对象不限于英本土,也包括英联邦国家及英前殖民地。
但此类人不属贵族。
英对一般终身贵族及爵士的册封每年进行两次,一月份举行的称为新年表彰,6月份举行的称为女王生日表彰。
终身贵族一般称为勋爵(lord),女性称为女男爵(baroness),对其的口头称谓用其姓,而非名,如卡拉汉勋爵(jamescallaghan)称lordcallaghan。
对爵士则用其名,而非姓,如希思爵士(edwardheath)称siredward。
二、起源英贵族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1500年前,当时,不列颠岛上各部落为争夺霸权相互厮杀劫掠,混战不已。
在连年战乱中,一些部落首领逐渐具备了国王的职权和特征,其随从及众头领演变为其亲兵爱将,成为军事贵族,这是英贵族的雏形。
19世纪英国贵族生活

19世纪英国贵族生活
19世纪的英国是一个贵族阶层极为显赫的时代,贵族们享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他们生活在华丽的庄园和城堡中,过着奢华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贵族们的生活是非常奢侈和浪漫的。
他们拥有大片的土地和财富,可以在自己的庄园中尽情享受生活。
他们有着专属的仆人和管家,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在他们的庄园中,有着美丽的花园和湖泊,可以在那里散步和垂钓,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贵族们的生活也是充满了社交活动。
他们经常举办盛大的宴会和舞会,邀请贵
族们和名流来参加。
在这些活动中,他们穿着华丽的礼服,品尝美味的佳肴,享受美妙的音乐和舞蹈。
这些社交活动不仅是为了娱乐,也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和巩固自己的地位。
然而,贵族们的生活并不全是快乐和享受。
他们也有着严格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他们需要管理自己的土地和领地,保障领地上的农民和仆人的生活。
同时,他们也需要参与政治和军事事务,为国家和皇室效力。
总的来说,19世纪的英国贵族生活是充满了奢华和浪漫的。
他们在自己的庄园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参与着社交活动,同时也肩负着严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他们的生活不仅是对贵族阶层的展示,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引领和榜样。
英国三大阶级

英国三大阶层一股争取民富国强的劲风正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吹起。
为了主张民富国强,人们奔走相告。
而众多的人士以西方工业国家为富民的标准,好像西方在富民问题上给世人做了表率。
既然大众对西方国家的富民或富民的状况兴趣大增,那么对工业国家所谓的富民状况不得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而恰恰在西方富民问题上,不少议论明显存在着荒谬。
借此机会,本文以英国为例展示西方富民的真相。
1 猎狐族-上层社会英国第一富民群当属贵族。
他们不仅有钱,而且有特权,他们的特权体现在其他国家上层社会所没有的爱好:猎狐。
猎狐要有马,而且是好马;猎狐还要有狗,而且是一大群猎狗;狗马齐全,身前身后还少不了有人伺候。
此外狐狸不能随便到猎打,要打也要在自己的地产上,所以不是贵族也玩不起猎狐。
几年前,英国议会禁止猎狐。
狐狸不能打,但还有野鸡。
即使野鸡不让打,还有马术可玩。
贵族们娱乐自己有着无穷的资源,远非老百姓能攀比。
和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马术是最昂贵。
难怪玩马历来是上层社会的运动。
英国公主萨拉菲利浦(女王妹妹之女)曾获世界马术冠军。
英国王储查尔斯爱好马球,在众多比赛中露面。
猎狐和玩马是英国上层社会极为独特的行为,在当今世界已经是绝无仅有。
出猎一事不大,但用来刻画英国上层贵族却再恰当不过。
仅仅靠打猎和玩马还进入不了英国上层社会。
身为贵族,要说的一口贵族化的英语,文雅柔和,无脏字和粗鲁,和伦敦市井语言不可相比,后者粗俗污秽,语法错误频频,堪称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的贵族语言是教育的结果。
论教育,上层社会有贵族化的私立学校,从伊顿、哈洛、西敏斯特为起点,上至高等教育的牛津剑桥,或是爱丁堡和圣安德鲁大学。
除了教育,上层社会都住在与其身份相符的宫殿般庄园内。
由于其宫邸多在乡村,不同于其他工业国家,英国的乡村成了贵族的天下,即有奢华,又有田园气息。
有了诸特征,离英国上层社会的距离就不远了。
但仅仅有这些特征还当不了贵族。
中国有俗话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英国,正因为吃苦二字,反而证明永远进入不了上层社会。
浅析贵族院在当代英国政治中的作用

题目浅析上议院在当代英国政治中的作用课程名称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学号 201414015姓名宋笑然班级 2014411提交时间 2016年1月6日邮箱 949143742@浅析上议院在当代英国政治中的作用在英国政治体系中,上议院是一个具有独特作用的存在。
其成员包括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不需要经过选举而产生。
上议院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终身贵族,他们因为在各自领域内的贡献而获封,包括在下议院担任议员的成就而在晚年获授贵族头衔。
当今的上议院更多的作为顾问性和修正性的议院而存在,充当一个修正和慎思的议院。
在“光荣革命”之前的时期,上议院处于一个绝对的领导地位,它发挥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自身意志引导下院限制王权。
“光荣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两院制政治,由于英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导致各个社会阶层的势力对比也不同于之前,新兴的阶层出现并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传统的阶层则一成不变的捍卫自己固有的传统。
十九世纪末英国大地产制的衰弱,使贵族们依靠的经济基础逐渐解体,权力配置的天平已经倾向于下议院一侧。
二十世纪英国进行了多次削弱上议院权力的改革,如《1911年议会法》确立了下议院高于上议院的地位,在序言中明确宣布:该法案“想要用一个建立在群众基础上而不是世袭基础上的第二院去代替现在所有的上议院”,并使上议院失去了对财政议案的所有重要权力。
1《1958年终身贵族法案》开始极大地改变上议院的成分。
之后的《1999上议院法案》、《2005宪政改革法》等法案相继出台。
在变革中贵族权贵的政治特权不断削弱、上议院成分不断变化、上议院立法权限一步步受到限制,同时司法权也被剥离。
上议院在英国政治上再也不会恢复它昔日的影响力和声望,但是在当今的英国政治体系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主要就立法、司法、监督三个方面探讨上议院在当今英国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
立法职能上议院在经历宪政改革之后,成员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保守党出身的议员和工党出身的议员基本保持平衡,保守党一家独大的情况一去不返。
浅谈英国历史中的贵族群体与社会

浅谈英国历史中的贵族群体与社会本文根据英国贵族群体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围绕英国贵族群体兴盛与衰落,分析了英国历史中英国历史中的贵族群体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例如,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各行业的影响等。
英国贵族群体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一、英国贵族群体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英国贵族产生源于一千多年前,以国王为首的阶层被人们认为贵族,具有军事贵族的特点。
到了6世纪,随着宗教的发展,不列颠就形成了世俗贵族与宗教贵族关存的体制,贵族群体中融入了宗教的色彩。
到了10世纪,“Ealdorman”被称为大贵族,即地方统治者。
到了11世纪前期,大贵族伯爵与普通中下贵族塞恩的等级差别才终于明朗化。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变成了大西洋航运的中心,便利了海外活动。
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它的传统工业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建立起来。
随后,手工工场由制呢业扩展到采煤、炼铁、造船等工业领域。
由于制呢业的法制,羊毛的需求也急增。
英国早就有贵族地主把土地围上篱笆,圈地养羊,后来进一步全占农民的土地,驱赶农民外出流浪。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由此,农村里出现了新贵族。
16世纪,英国进行海外贸易,同时进行海外掠夺,加上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金融家、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羽翼日益丰满,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那些在农村雇工经营牧场或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有的还经营工业或商业。
他们被称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有共同的利益。
二、英国贵族群体兴盛与衰落1.英国贵族群体兴盛12世纪末至15世纪,英国的大贵族与英国的改朝换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英国的大贵族在国家的管理事物中占有很高的分量。
在1215年6月,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著名的“贵族纲领”《大宪章》,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明确。
13世纪中期,以英国贵族为代表的出现了英国议会,骑士代表彼得·马克,成为首任议长。
在议会中,会议分成两院: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著称。
英国贵族的爵位种类和等级

英国贵族的爵位种类和等级
英国贵族的爵位种类和等级非常丰富多样。
按照等级,英国贵族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
其中,公爵是最高级别的爵位,而男爵则是最低级别的爵位。
在这五个等级中,公爵和侯爵是最高级别的爵位。
公爵和侯爵都是由国王颁发的,而且他们通常都是贵族中的最高领袖。
伯爵是第三级别的爵位,他们通常被认为是贵族中的重要成员,他们掌握着很多的实权。
子爵和男爵则是最低级别的爵位,他们通常是贵族中的较为普通的成员。
但是,在英国贵族社会中,即使是最低级别的爵位,也比普通人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
在英国贵族社会中,还有一些特殊的爵位。
比如,女爵爵位是由女性继承的爵位,他们通常是从父亲或丈夫那里继承的。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爵位,比如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爵位,以及一些特殊的名誉爵位,比如勋爵。
总的来说,英国贵族的爵位种类和等级非常丰富多样,每个爵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无论是哪种爵位,都代表了英国贵族社会中的一种身份和地位。
- 1 -。
英国封建制度

英国封建制度引言英国封建制度是中世纪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在英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罗马法的传承、日耳曼民族的传统等。
本文将介绍英国封建制度的定义、特点、组织结构以及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封建制度的定义和特点封建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中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则向君主提供军事、政治和经济支持。
英国封建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土地分封: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以作为对其忠诚的回报。
这种土地称为封地,贵族在封地上享有一定的统治权。
2.仪式化的效忠:贵族需要向君主效忠,通常通过仪式和宣誓来表示臣服。
3.军事支持:贵族需要向君主提供军事支持,包括出兵参与战争和保卫封地。
4.君主的权利和特权:尽管贵族享有一定的统治权,但君主拥有最高的权力,在政治、军事和法律方面享有特权。
二、英国封建制度的组织结构英国封建制度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君主、贵族和农民三个基本阶层。
1.君主:君主是封建制度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最大的权力和特权。
君主负责授予贵族封地、制定政策和法律,并扮演重要的军事角色。
2.贵族:英国封建制度中的贵族是君主授予封地的对象。
贵族通常来自于高阶贵族家族,他们在封地内享有封号、领地和收入,并与君主维持紧密的关系。
贵族还承担一定的政治和行政职责,以维持君主的统治。
3.农民:农民是英国封建制度中的最底层阶级,他们是贵族封地上的农田集体所有者。
农民需要向贵族缴纳租税,并提供劳动力和服务。
农民的地位较低,缺乏政治和社会权力,但他们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三、英国封建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英国封建制度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强化了中央集权:封建制度使得君主集中了大量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特点。
君主通过授予封地,使贵族对其忠诚,同时通过农民的劳动和税收来支持贵族和君主。
2.限制了贵族的权力:封建制度虽然赋予了贵族一定的统治权,但君主也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来限制贵族的行为和权力,以保持君主的最高统治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国贵族摘要:英国贵族体制是世界上最古老,持续世界最长的一种体制。
英国“贵族”一词的含义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同时与贵族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
英国贵族体制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直到20世纪末,经历了五次较大的变化。
英国贵族体制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发展的连续性,贵族文化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英国贵族文化成为历史上英国的主导文化,贵族阶层倡导的进取精神使英国社会充满了活力。
关键词:英国贵族贵族体制英国贵族体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体制。
在英国历史上,贵族体制从未被彻底否定过。
尽管英国贵族在历史上多次出现衰落,但它每次都能从衰落中得到新的社会营养,再次展示出新的生命力,并一直在英国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贵族”一词,在英国历史上有较大的伸缩性。
从广义和狭义来说,广义的Aristocracy (广义贵族)一词源于希腊和拉丁文。
Aristocra-cy在希腊文中原有“杰出”、“优秀”之意,可以用来指大贵族。
但在含义较广的拉丁文中,该词除了用指大贵族外,还包括地位较低的自由人,尔后同形异义地转化为英文词,意为服兵役的自由农民。
从诺曼征服到近现代,用来称呼包括骑士在内的大小贵族。
五级贵族形成之后,为了区别,又用peers以及集合名词no-bility和peerage 专称拥有议会上院出席权的高级贵族(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或者说是狭义的世袭贵族。
以后, nobility除用指上院贵族外,有时还泛指政界要员。
“贵族”一词的形成还与贵族体制的发展密切相关。
英国贵族体制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这一贵族群体一度被称做gesithcund,“哥赛特”,这一时期的贵族属于军事贵族。
大约7世纪中叶后,国王与亲近随从具有了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封建贵族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贵族称号也从“哥赛特”转变为“塞恩”。
封建贵族又可分为两大类,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
教会贵族起源于7世纪,是督教传播和教会势力扩张的结果。
那时,在列国纷争的环境下,求存图霸的国王为获取上帝的庇佑和宗教界的支持,乐意把特权和地产送给教会和修道院,使上层教士同样成为封建领主。
而后经过大约一个世纪,英国形成了包括两个大主教区、若干主教区和众多基层教区的宗教管理体系,定下了以后一千多年英格兰教区划分的大致格局,形成了以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和中下级贵族为序列的教会贵族等级制。
同世俗贵族相比较,教会贵族的划分即“教阶制”一直比较清晰。
按照中古大陆各国通行的社会等级制,宗教贵族作为上帝福音的传播者,应为社会第一等级,享有最多的权势。
但在英国却不然。
原因之一是教会贵族人数较少,总体力量难与世俗贵族相匹敌。
世俗贵族名号和等级制的变化则相当复杂。
其一,英国“贵族”的涵义始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贵族包括为数较多的中小贵族,而狭义的贵族则主要指能够进入贤人会议、御前会议和上院的高级贵族。
其二,英国世俗贵族体制和名号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大致看来,一千多年间的较大变化有五次。
第一次变化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不列颠的世俗贵族被泛称为“贵人”或“贵族”(ealdormem),但又有时间,地区,财产多寡,地位差别,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称呼有别。
起初,享有政治特权的氏族贵族被称为“哥塞特“他们平时出人宫廷,帮助国王管理国家,战时聚集国王魔下,筹措谋划,率兵搏杀。
可见他们原是一种类似于王室亲兵的军事贵族。
就词义来看,“哥塞特”除包含着地位显赫重要的意思之外,还说明他们与国王关系密切,是“头领的息从”、“国王的友伴”。
大约在9世纪,不列颠贵族的称呼”哥赛特”渐渐被“塞恩”代替。
塞恩一词的愿意是“为他人服役者”,塞恩服役的对象可以是国王,也可以是贵族,这表明塞恩群体内部也存在等级差别,是由其服役对象的地位决定的。
大约10世纪,ealdorman”被越来越多地用来称呼高级塞思即大贵族。
又因少数大贵族出身高贵,与王室关系密切而甚得国王的重用,常被国王任命为管辖一郡或数郡的封疆大吏,并拥有比较固定和可观的封地,因此,“ealdorman"又渐渐具备了“方伯气“伯爵,,或“亲王”的涵义,意为“地方统治者”。
伯爵出现后,不列颠世俗贵族已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以“伯爵”称之的大贵族,人数甚少,其地位类似诸侯。
其二,以塞思称之的中小贵族,他们仍需承奉王命护卫宫廷,随军作战,但其中少数人权势地位和财产非同一般,个别人与伯爵相差无几。
11世纪前期,伯爵的称号和领地需经国王亲自赐予。
可在“诺曼征服”前,由于王权的衰落和大贵族权势的膨胀伯爵领地的世袭趋势已经比较明显。
第二次变化是在第二次变化是在“诺曼征服”之后。
它包含两个方面:盎格鲁-撒克逊贵族体制的毁坏和盎格鲁-诺曼贵族体制的建立。
它是通过军事征服和封建主义分封制的建立实现的。
“诺曼征服”之前,诺曼底已有较完善的封建分封制,最高领主威廉公爵把公国全部土地划分为1 200个骑士采邑,分给各级封臣,由此形成了一个颇为典型的骑士贵族群体。
他们从领主大公那里得到封地,必须为其服役。
“诺曼征服”加快了英国新型贵族制度的发展,开创了封建贵族制度的新的兴盛期。
威廉一世通过一系列的征讨,全部没收了戈德温家族和支持哈罗德反抗他的英吉利人的地产。
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后期,英国封建领有制已有所发展,部分塞恩已经成为高级僧侣和大贵族的附庸。
而诺曼王朝又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将“古英国”的政治遗产与诺曼底的封建领主租地制加以结合和调整,取缔了原有贵族体制中的塞恩阶层,代之以骑士为贵族底层的领有制。
每个封臣获取封地(连同土地的农奴)后,可以获得相关的收益权,但最高领有权仍属国王。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earl是当时国王正式颁布的封号和大贵族的泛称,尚不具备以后严格显示贵族品级的“伯爵”的含义。
大贵族得到领地后,可以在自己的家臣、部下和扈从中进行再分封。
此时,广义的贵族既包括大男爵和男爵,也包括由国王直接赐予一块领地的骑士,有时还把教俗大贵族的骑士笼统地包括在内。
第三次变化主要是在14—15世纪,五级贵族制形成。
但它不是在某一特定时刻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较长岁月里逐渐形成,最终成为定制的。
在不列颠五级贵族中,“伯爵”(earl)出现得最早。
11—12世纪中叶之前的伯爵多是镇守一方的诸侯。
诺曼大公威廉侵入英国后,担心他们权势过重,危及王权和国家统一,遂将其权力加以分割,移交给他的亲信;每个伯爵的辖区仅限一郡,伯爵职权名号可由后代继承,但会因为有的伯爵缺少继承人而使总数递减。
14世纪20年代之前,伯爵作为高级贵族,是男爵的“天然领导人”,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管理责任。
1328 年由亨利三世增封玛奇伯爵领地之后,伯爵不必行使地方管理职责。
“男爵”(baron)出现于11世纪。
早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英文中已有该词,但词义不确定。
诺曼征服后威廉的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被封为男爵。
其中少数与王室关系密切、封地较多者又被称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间。
很快,大男爵发生分化,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与男爵不分伯仲。
依次出现的是“公爵”(duke)。
在英国,公爵是仅次于国王或亲王的最高级贵族,与作为一国之主的欧洲大陆的“大公爵”(即大公)不同。
英国公爵爵位出现得很晚。
1337年,爱德华三世把康沃尔郡升为公国,将公爵爵号授予年方7岁的“黑太子”爱德华。
随后,爱德华三世及其继承人又先后建立了兰开斯特公国(1351年)、克拉伦斯公国(1362年)、等。
自从1483年建立诺福克公国以后,公爵爵位开始授予王亲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国。
而且能获此最高爵位者多是军功显赫的统帅。
“侯爵”(marquess)由德文markgrave演变而来,系指统辖一处的封疆大吏。
在英格兰,侯爵一词最初用以指威尔士边疆的领主,但那时主要说明他们领地靠近边界,并不说明其地位高于伯爵。
到了15世纪,这级爵号确定了它在贵族爵位中的第二级别以后,才被贵族们所看重。
上院贵族中数“子爵”(Viscount)资格最浅。
子爵称号源于法国,原为郡守,地位在伯爵之下,但有时可能是实力强大的诸侯。
至此,英国五级贵族完备成形,成为相对固定的贵族等级制。
14世纪起,伯爵、子爵、男爵以及公爵之子又称为“勋爵”(Lord),其涵义与“显贵”(nobility)一词相近。
英国贵族类别名号的第四次变化是在17世纪初,即在低级贵族“乡绅”(gentry)的顶层,添加了一个被称为“从男爵”的新品级。
在从男爵之下的是“骑士”( Knight )、从骑士( Esquire )和绅士(Gentleman),他们与从男爵一起被统称为乡绅。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更多的人把乡绅和上院贵族区别开来,并对“贵族”(nobility)作了新的解释。
18世纪中叶,约翰逊博士就明确判定绅士(gentlemen)不再是贵族。
1824年,詹姆士·劳伦斯又断言:“绅士”一词已经被滥用,以至于它已经从“贵族”(nobility)的原有概念中分离出来,致使“近年来英国每个生活水准高于庶民的平民都敢于尊称自己为绅士”。
当“贵族”含义渐渐发生变化时,新旧用法以及含混不清的用法会同时存在。
但大致而言,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30年代,英文nobility主要用来指包括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在内的拥有议会上院出席权的高级贵族,或者说是狭义的世俗贵族,而aristocracy一词则用来泛指包括上院贵族、从男爵和骑士在内的所有具有王赐称号的世俗贵族、即广义的贵族。
英国贵族类别名号的最后一次变化发生在1958年。
保守党为增强自身的激进色彩,支持议会通过了“终身贵族法案”,决定以后不再增添世袭贵族,而由其自然消亡;同时开始敕封爵位不可世袭的终身贵族(life peers),较大幅度地改变贵族院的成分。
由工党直接引发的英国贵族的最后一次重大变化发生在1999年初。
政府白皮书规定,除了92名世袭贵族在这场改革完成之前可以暂时滞留上院外,其他世袭贵族则永远失去了上院的出席权和表决权。
尽管他们的称号仍可继续保留,但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人数必将会继续减少,最后连同贵族封号一道成为历史。
英国贵族体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其生命力的强韧性和发展的连续性。
就目前世界范围而言,英国贵族体制无疑是最古老最悠久、自始至终未曾中断过的一种体制。
它从产生至今已有千余年,脉系传承,繁衍更新,等级森严尤其在“诺受征服”之后,不列颇贵族的连续性不仅始终没有被割断,还逐渐形成了以上院五级世袭贵族为主体,以宗教贵族、骑士和士绅为附属的贵族体制。
英国贵族群体为何会有着强韧的生命力和发展的连续性?一是他们在漫长的中世纪,善于协调自身与王权、宫廷的关系再是他们在社会结构迅速更新的资本主义时代,善于在维护既得利益的情势下较为老练地处理本阶级与广大民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