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贵族,文化,其他论文文档]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关于英国文学方面论文

关于英国文学方面论文英国文学的历史比较悠久,在历史长河的推动下,经历了一个漫长又复杂的演变发展过程。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文学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国文学方面论文篇1浅论启蒙运动和英国文学摘要: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开始,对英国的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和发展是英国启蒙文学最重要的成就。
其中,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锋之一。
它创作了一位18世纪典型的具有冒险精神的英国资产阶级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现实主义小说;笛福;《鲁滨孙飘流记》一、启蒙文学与现实主义小说作为启蒙运动一部分的启蒙文学,在思想上以“理性崇拜”为核心,主张崇拜“自然理性”,反对君主王权。
体现在文学上,基本都表现出崇尚个人自由、崇尚回归自然、宣传开明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工商业、自由的经济竞争等等。
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在启蒙运动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但并未产生伟大的作品。
尽管许多文学家仍借用古典主义的形式进行创作。
整体上看,启蒙文学中的反王权、反教会思想和文艺复兴文学有些相似,但更加激进。
由于根植于启蒙运动的土壤之中,启蒙文学具有更加强烈的哲学思辨特征和政治经济学底蕴。
启蒙文学不追求崇高的风格,多半以来自市民阶层的平民为主要人物,在体裁上也不仅仅局限于诗歌和戏剧,而是广泛采用各种体裁,其中尤以小说最为突出,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
欧洲文学的“诗体时代”向“散文体时代”的过渡就是在启蒙文学阶段完成的。
18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安定,文学上崇尚新古典主义,其代表者是诗人蒲柏。
他运用英雄偶句体极为成熟,擅长写讽刺诗,但以发泄私怨居多。
表现出启蒙主义精神的主要是散文作家,他们推进了散文艺术,还开拓了两个文学新领域,即期刊随笔和现实主义小说。
二、笛福与《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1731)写的一部小说,发表于一七一九年。
《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英国贵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是其经久不衰、焕发生命活力的真谛。
作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英国贵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特征。
在英国受这种贵族文化的影响,社会精英分子,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跻身更高的社会阶层,有效地激发了英国人民的进步要求,这让整个英国社会充满了进步、活力和正能量;同时,随着近代文化活动的丰富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英国贵族阶级参与文化的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整个英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一、英国贵族概念英国贵族起源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从概念上讲英国贵族具有广义贵族和狭义贵族之分。
广义贵族讲的是杰出的、优秀的人,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精英分子,而狭义贵族讲的是愿意服兵役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或者引申为道德素质、个人品质高尚的人。
这只是字面的理解,而事实上,英国贵族文化存在着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贵族往往指的是军队、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依然是以成败论英雄;另外,贵族一部分来自于世袭,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统治阶级的赏赐,或者在战争中立过功的武士。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英国贵族的结构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
15、16世纪,随着英国资本家的崛起,掌握社会资本的非贵族或者说社会底层人士,逐步上升到贵族阶级,这引起了贵族结构的深刻变革。
在国内研究英国贵族的文献资料中,陈晓律先生和钱承旦先生做了比较准确科学的定义,其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认为,英国贵族就是一个群体集团,最初使用的词汇是"Nobility";,以后逐渐被"Aristocracy";替代。
总的来讲英国贵族是指一个统治阶级,一个社会等级,一批统治者或领导者。
二、英国贵族文化和文学作品英国贵族文化在近代文学作品中以崭新的形象和角色出现,英国贵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发展进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英国贵族文化在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身影 , 他 们是一群 充满进步思想 的正 能量人物群 体 , 对 于
英 国近代文 化的发展 、 国民素质 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泯灭 的
作用 。以下 , 本文将对英 国近代小 说中体现的英 国贵族文
化进行 分析 , 将其 特点与概念加 以总结 和概括 , 从而更好 地理解英 国贵族文化。
一
、
行业的精英人才 ;狭义的贵族就是指那些愿 意去服兵役 ,
定义。其 中美 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对其下 了一个
较为完善 的定 义 : “ 文化存在 于各 种内隐 的和外显 的模 式
【 作者简介 】 范慧华( 1 9 9 1 一 ) , 女, 河南商丘人 , 绥化学院外 国语学院 , 2 0 1 1 级本科 , 专业 : 英语 。
【 摘 要 】英国贵族 文化 , 是 英国社会历 史发展 的产物 , 在英 国历史上有着特殊 的社会意义。英 国贵族是 英 国特有 的一个社会阶层 , 这一阶层的思想与文化对 英国文学界产 生 了重要 的影响。本文通过 对英 国近代 小说 的 解读 , 对英 国贵族文化的 内涵及发展流 变、 英 国贵族文化在 文学作 品 中的渊源 以及 英国贵族文化 的特点进行具 体分析 , 以使 读者对英 国贵族文化有一个更加 深入 的了解。 【 关键词】英国贵族文化 ; 近代 小说 ; 文化特 点 【 中图分类号】 I 3 , 7 — 0 7 4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3 0 3 6 ( 2 0 1 4 ) 1 1 - 0 0 3 9 — 0 2
・
3 9-
之中, 借助符 号的运用 , 得以学 习与传 播并构成 人类群体 的特殊成就 ,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 品的各种具体式样 滚化 的基本要素是传统 ( 通过历史衍 生和由选 择得到的 ) 思想观念和价值其 中尤以价值 观最 为重要。” 英 国贵族阶 级 文化 , 是一 种促使社会进 步的正能量 , 他对英 国国民素 质 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英国近代 小说 的分析 , 我们 可 以找到文学作 品与文化之 间的关系 ;在 英 国近代 小说 中, 英 国贵族 阶级 以其 全新 形象 出现 , 它在 近代小说 中的
女性在19世纪英国社会的地位小说中的反映

女性在19世纪英国社会的地位小说中的反映19世纪英国是一个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面临着种种不平等对待和限制。
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通常可以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19世纪英国的小说中,女性地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从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到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些作品通过描写女性主人公的经历和命运来批判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待遇,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争取平等权益的重要性。
首先,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的角色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女性被视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她们的主要责任是负责照顾家庭和养育孩子。
她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往往被束缚在家庭里面,没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发展个人能力。
在小说《理智与情感》中,简·奥斯丁生动地描绘了女性在家庭观念的束缚下所面临的困境。
而通过反抗和追求自由,她们获得了一些尊重和地位的提升。
其次,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的法律地位也具有明显的不平等。
婚姻制度成为了约束女性的一种工具,女性的财产权利被严重剥夺。
在女性婚后,她们往往失去对自己的财产和收入的控制,这使她们在离婚或丧偶后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婚姻不幸的女性因为法律的束缚而受尽折磨。
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角色多次遭受家暴和不公正待遇,但她们却往往无法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然而,尽管当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女性在19世纪英国小说中展示了坚毅的品质和勇敢的追求。
她们在小说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勇敢的行动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成为了一些英雄式的形象。
阿尔米娜·尚尔斯伯里在勃朗特的《阿尔米娜·尚尔斯伯里》中,以她对教育和女性独立的强烈信念,批判了当时对女性教育的限制。
简·爱在勃朗特的《简·爱》中通过追求自由和独立,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些女性形象激励了当时的读者,呼吁社会对女性的平等对待。
英国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范文(2)

英国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范文(2)英国文化论文篇3浅析英国茶文化与英国文学1848年,东印度公司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他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中,偷偷地带上了从中国开往印度的轮船,由此千万株以上的茶树苗在印度生根发芽,继而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
茶叶传入欧洲后,并没有像咖啡和可可那样受到过多的欢迎,直到它进入远离欧洲大陆的英伦三岛,竟然奇迹地掀起了饮茶的风尚,并由此产生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国的茶文化[1]。
一、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英语中有T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l/3生命的饮茶时间。
英式红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闻名于世,其主要的内容包括:1.英式早茶英国人在晨起时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 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会有“床头茶”,即清晨一睁眼靠在床头就能享受的茶。
而早茶主要是以红茶为主要饮料,是英国当家招牌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集浓郁和清新于一体,色泽和口感都相当出色。
正统的早茶要精选阿萨姆、锡兰、肯尼亚等地红茶调制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来自锡兰、浓度来自阿萨姆、色泽来自肯尼亚[2],可见英国人的早茶还是相当讲究的,最适合早上起床后饮用。
2.英式上午茶这是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英国饮茶习惯,又称为“公休茶”,大约持续20分钟。
英国人在上午1l点(亚洲时间上午10点左右),无论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贵族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这一时间休息一会儿,喝一杯茶,他们称之为elevens,即早上十一点时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国人工作间隙的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3]。
总体说来,上午茶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不可能很繁杂,所以成为英国茶中最简单的部分。
3.英式下午茶英文名称Afternoon Tea,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英国茶文化载体,英国茶正是凭借其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红茶文化享誉世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为英国人典雅生活的象征。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2)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2)英国文化的论文篇3浅谈从英语词汇看英国文化一、引言英国英语是英国文化的载体,是英国文化的结晶。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大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作为英语国家要素基础的英语词汇,负载有丰富的英国文化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文化的各个层面。
二、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是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海峡把英国和欧洲大陆分开。
“岛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长期游离于欧洲社会的主流之外。
英国人的“岛性”极强,总是以老大自居,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英语中存在着许多习语,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比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英国四周环海,对大海的依赖与发展决定了航海民族事物必须使用大量与海有关的词汇。
这种现象突出地反映在习语中,如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行驶),i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give up the ship(放弃),on the rocks(触礁),以及all at sea(全在海里)。
船在海上失去控制,船上的人只知“在海上(all at sea)”,却不知身在何方,现在这一习语表示“不知所措”的意见,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
三、英语词汇与英国的历史英国历史上罗马人的占领从公元43年到公元449年长达400年之久。
在这400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列颠拉丁文化,即便在今天的英语中仍然不难找到古罗马文化的痕迹。
以Rome为例,翻开任何一本中型词典,都会在这个词条下找到几条与之相关的谚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All roads lead to Rome,由此可见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中期报告

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中期报告尊敬的老师和评审:本次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本次报告将介绍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一、研究背景英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君主立宪国家,贵族地位和贵族文化一直是英国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的英国贵族文化以骑士精神、典礼、家族观念等为代表,近代早期英国的贵族则更多地表现出现代文化趋向,如精英主义、实用主义等。
通过对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英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探讨贵族文化对社会变迁的影响,并为英国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的历史文献、小说、戏剧及诗歌进行逐一梳理和分析,了解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和文学形象的发展。
三、研究进展在前期研究中,本研究已深入梳理了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的历史演变和文学创作,对英国的贵族地位和贵族文化进行了扎实的分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中世纪的英国贵族文化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是封建制度的代表,贵族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骑士道德、典礼规矩、家族观念等。
骑士道德注重武勇和荣誉,重视忠诚、勇气和勤苦,这种文化背景反映在许多中世纪的骑士小说、诗歌和文艺作品中,如《绿林王》、《亚瑟王》等。
2. 近代早期英国的贵族文化近代早期英国的贵族文化已经趋向现代化,精英主义的思想开始兴起,英国贵族开始注重实用主义,重视实用主义和亲近自然,这种文化的体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看到,如《哈姆雷特》等。
四、后续研究展望后续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文化的变化和演变,关注贵族地位和文学形象的嬗变,结合当代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英国贵族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借鉴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启示和建议。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究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深入了解英国的封建制度、贵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与影响,为英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浅析英国文学中的绅士文化——以《傲慢与偏见》和《远大前程》为例

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10期总第851期No.10,2021Total of 8510 引言绅士文化,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2]发展而来;由此看来这是一种封闭的,贵族文化精神;但随着绅士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此后,绅士文化与多种文化概念融合,在英国盛行并发展,最终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纽带。
本文通过梳理绅士文化在英国的发展与特征,以及从穿着、性格与品德方面分析《傲慢与偏见》和《远大前程》中人物所展示的绅士形象。
1 绅士文化的发展英国诗人霍普金斯曾表示:“即便英格兰民族不能给世界留下别的什么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
”源于中世纪的绅士文化历经几次变革,在英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5到17世纪的萌芽阶段,18世纪的变革阶段以,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至今的成熟阶段。
1.1 萌芽阶段(15-17世纪)在发展前期“绅士”一词与骑士精神相合,充满侠气。
1414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颁布法令,要求在诉讼中,需陈述被告的财产和地位。
为在法令中表示骑士、男爵家族中年轻的、还没有贵族头衔的成员,“绅士”一词得以诞生。
17世纪后期,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
此时的“绅士教育”所着重于的培养的是 “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3]。
绅士不仅出身贵族,受到高水平仪态教育,而且学识渊博,具备较高的道德思想觉悟。
他们大多性格内敛,诙谐幽默。
其代表人物有奥利弗·克伦威尔,他出身贵族,就读于剑桥大学,受过高水平教育,在政治军事领域成绩斐然。
1.2 变革阶段(18世纪初-19世纪初)到18世纪初,随着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传统绅士文化和新兴资产阶级崇尚的进取、果敢、冒险、积极的精神发生碰撞,绅士文化的核心开始转变。
绅士身份的获得并不只限于贵族阶层,而是能够通过与贵族联姻获得。
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加强使绅士阶层的结构逐渐宽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英国贵族文化在英国近代小说中的体现
英国贵族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是其经久不衰、焕发生命活力的真谛。
作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英国贵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特征。
在英国受这种贵族文化的影响,社会精英分子,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跻身更高的社会阶层,有效地激发了英国人民的进步要求,这让整个英国社会充满了进步、活力和正能量;同时,随着近代文化活动的丰富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英国贵族阶级参与文化的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整个英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一、英国贵族概念
英国贵族起源于盎格鲁·萨克逊时代,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从概念上讲英国贵族具有广义贵族和狭义贵族之分。
广义贵族讲的是杰出的、优秀的人,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社会精
英分子,而狭义贵族讲的是愿意服兵役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或者引申为道德素质、个人品质高尚的人。
这只是字面的理解,而事实上,英国贵族文化存在着严格的阶级等级制度,贵族往往指的是军队、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依然是以成败论英雄;另外,贵族一部分来自于世袭,另一部分则来自于统治阶级的赏赐,或者在战争中立过功的武士。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英国贵族的结构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
15、16世纪,随着英国资本家的崛起,掌握社会资本的非贵族或者说社会底层人士,逐步上升到贵族阶级,这引起了贵族结构的深刻变革。
在国内研究英国贵族的文献资料中,陈晓律先生和钱承旦先生做了比较准确科学的定义,其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认为,英国贵族就是一个群体集团,最初使用的词汇是“Nobility”,以后逐渐被“Aristocracy”替代。
总的来讲英国贵族是指一个统治阶级,一个社会等级,一批统
治者或领导者。
二、英国贵族文化和文学作品英国贵族文化在近代文学作品中以崭新的形象和角色出现,英国贵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发展进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它动摇了宗教文化在英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宗教对文化不再有绝对的控制权,起不到文化导向的决定性因素,这种情况下文学作品对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影响有了质的飞跃。
其次,教育的发展改变了英国贵族的集团属性。
知识分子的崛起有效地冲击了英国贵族集团的构成,打破了以宗教为核心的社会精英、文化精英和管理精英。
这一新生知识分子群里与贵族的内在联系,对英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
再次,英国贵族阶层是整个英国政治、经济、权力的中心,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文学作品形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了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学作品形式。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从经济、政治、权力各个方面受制于英国贵族,没有独立的发展创作空间。
英国贵族涉足文化产业和文学作品的目的与所有的统治者一样,是寄希望服务于政治的。
这就导
致文学作品往往会反映出对英国贵族的推崇和赞赏,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其社会威望。
文学作品是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传播媒介,其所涉及的贵族文化和形象能为广大读者所熟知。
最后,文学作品要取得长足发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受到贵族的庇护,以免收到宗教的迫害;另外在经济上同样要得到一定的支持,如果没有贵族的庇护,那么文学作品就很难出版发行,再好的作品也到不了读者的手里。
总之,近代以小说为主的英国文学作品,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开始在贵族阶层找到了发展的土壤,也对英国贵族文化的发展和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英国近代小说反映出的英国贵族文化特点
(一)英国贵族阶层注重财产积累,着力土地收购
经济基础是保持英国贵族地位的前提,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土地资产的价值和意义在整个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价值,更主要的是土地是贵族实现财富积累,榨取更多财富的工具。
当时,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还没有形成规模,不能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贵族只能依靠土地来奠定其经济基础,因此,不断地扩大土地占有规模是贵族阶层的一项基本财富积累手段,这也是贵族家族世袭的原因,当时土地的继承性和贵族的世袭制一脉相承。
这可以在英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得到很好的验证,找到其贵族文化的影子。
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彬格莱先生选择了在乡下安家,虽然他是个继承了十万英镑的“富N代”,但是
他并没有继续留在原来的家奢侈地生活,而是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在乡下购置土地,这就反映了在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下,现金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有了土地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贵族基业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而亨利·菲尔丁在他的作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讲述了魏斯顿先生为了实现土地规模的扩大,最终答应了女儿苏菲亚与一个私生子的婚事。
这足以体现出土地资产的重要性。
以上两例充分反映了当时英国贵族阶层注重财产积累,并着力收购土地资产的状况。
(二)英国贵族阶层有很强的血统和门第观念
英国贵族非常重视自身血统的高贵,当时社会血统的纯真和门第的高贵,在整个贵族阶层受到很高的重视,甚至说血统和门第高于一切,这种现象至今仍然有所保留。
因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优越感,更有别人的尊重和与众不同的待遇。
同样的一个家族仅仅是因为一时财富的大量积累,但由于血统和门第的问题是不受贵族尊重和重视的。
英国的贵族往往以家族自称,每个家族又以其姓氏作为标志,因此,追求和寻找与贵族家族的血缘关系在英国当时的社会非常普遍。
哈代在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写到,约翰·德伯得知他是古老的贵族世家德伯氏的后裔时乐得手舞足蹈。
他甚至让十七岁的女儿苔丝,去追根溯源到当地一个有钱人家认本家,从而换来经济上的资助以摆脱经济困境。
可实际上,这所谓的有钱人只是一个靠放高利贷发家的暴发户,和这古老的英国贵族没有一点关系,正像书中所发的感慨那样:“诺曼的血统,没有维多利亚王朝的财富作辅助,又算得了什么!”这反映出英国当时的平民很希望通过血统来实现身份地位的攀升。
穷人如此,贵族更需要血统为他们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虚荣。
(三)英国贵族注重贵族气质的传承和教育
英国贵族的成功并不只是外表表现出来的高贵,他们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传承也非常重视。
他们深知这对整个家族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因此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会投入很大的力度。
他们往往追求贵族的修养和品味,在他们心目中,文学、艺术、哲学、诗歌等是一个贵族必备的素质。
这也是贵族在一起讨论的主要话题。
在著名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年轻一代的达西则是一个十足的“绅士”;小说《爱玛》中的女主人公爱玛也真实地反映了英国贵族对子女的培养和贵族特征的传承;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之所以收人爱戴和尊重也是因为其自身的贵族特征。
贵族文化是英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从文化发展的起源、传承还是与时俱进的创新,都在整个英国古老的文化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代作为英国贵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贵族群体的构成发生比较深刻的变化,贵族文化的传播也借助文学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发展,我们再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近代小说,能够挖掘到英国贵族阶层注重财产积累,着力土地收购;有很强的血统和门第观念以及注重贵族气质的传承和教育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