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2015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863计划”的制定“863计划”是在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云芳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又经过一百多位专家近半年的反复论证,由国家直接干预而制定的一项宏伟的科研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
它涉及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海洋高技术八个领域,现已在各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
“863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正面影响:中国古代所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的说法,今天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资料、学习知识、快寄邮件、互相通话、网上购物、上课、看病……互联网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给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负面影响: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如在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网上上当受骗等。
因此,青少年要正确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科技活动和项目的出台,则突出地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竞争的特点,即:社会化、加速化、高技术化。
政府干预下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手段。
因此,新时期的中国也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即使在我国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拿出大笔的资金投入去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
四川省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二》
一、【内容标准(2011版)】
掌握863计划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二、【知识整理】
(一)863计划
1、背景:
2、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作出重要批示,形成。
3、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0世纪人类进入时代。
2、网络的利与弊: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为什么学生上网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请你谈谈网络给你的学习带来的便利。
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1986年,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决定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两弹一星”战略
D.“希望工程
2、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批准“863计划”的国家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3、下列没有在1986年被列入《863计划纲要》的高技术领域是()
A.生物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自动化技术
4、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其主要特征是()
A、因特网
B、电子邮件
C、网络购物
D、电子图书
5、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希望在于年青一代。
请回答: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不胜枚举,如。
(举一例)
项目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科技进步对
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存度
创新型国家60 %以上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5%以下中国33%50 %以上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战略? 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现实意义
1。
【最新】2018-2019学年度新人教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课程标准】
知道“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紧迫性;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863计划
1、863计划倡导者是、、、。
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年月做出的,所以称为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选择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合作探究】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堂练习】
1、关于863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_3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一、课标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863计划,从建议、批示、形成,到计划领域、总体目标、发展应用方面认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开展如何正确面对上网、玩智能手机问题讨论,培养组织、表达、表演能力,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国际竞争形势激烈,引导认识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必要性,图文并茂介绍计划制定过程,开展讨论加深对计划认识,拓展学习内容范围,因势利导,形成正确认识,小结总结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邓小平高瞻远瞩,为民族大义和国家繁荣富强敢于担当,果断决策的伟大气概;学习我国科学家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发展863计划的必要性、紧迫性;培养热爱科学、从小树立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二、本课《课标》要求: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科技教育与文化单元重要内容,是科学技术成就部分主要组成内容。
学习本课可以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深层原因,深刻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培养出一定的组织、表演、表达能力,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因此,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设计讨论、辩论会,适当引导,得出结论。
四、教学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围绕建议、批示、论证、得名公布、涉及领域、总体目标、目前发展情况和影响意义来学习。
五、教学难点:863计划的必要性。
在史实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用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和各国开展科技发展竞赛事实来论证。
六、教法:多媒体导入学习,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开展探究式学习。
七、教时:一节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小视频《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学生观看后议论。
再简介西欧和日本的科技发展计划。
展示统计图表《各国科技发展计划》。
师提问:各国制定发展计划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什么特点?面对世界变化中国应该怎么办?生:讨论。
河南师大附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一、基础知识目标:1、记忆:863计划的涵义;《“863”计划纲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难点: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三、自主预习:1、年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的信,看了后非常重视并作出批示,这项计划被称为---“”。
随后经反复论证形成了,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它们是。
1996年(2)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谈谈你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3)你平时上网吗?你能讲一些《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里面的内容吗?五、目标检测:1、形成于1986年的《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0年后又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是()A.国防技术B.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信息技术2、863计划是我国为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倡导者是()①邓稼先②王淦昌③王大衍④杨嘉墀⑤陈芳允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3、863计划的批示是由谁作出的()4、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使这种说法变为现实的是()A.报纸 B.C.电视 D.计算机网络5、20世纪来,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是()A.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 B.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C.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化 D.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化6、20世纪,哪两个国家分别提出了“星球大战”和“尤里卡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学科导学案
学校八年级下册(编号018)
学生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第18课伟大的科技成就(二)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见教材
※合作探究
探究一:一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竞争呈现出社会化、加速化、高技术化的新特点,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手段。
如果我国不立即着手进行跟踪新技术的计划,就会贻误战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三是实施“863计划”能缩小了中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了带动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持,对中国科技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是吸取了历史上落后挨打的教训,为21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
(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训练
1、B
2、B
3、B
4、A
5、B
6、C
7、(1)《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进程。
(2)邓小平。
863计划。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
(3)为了缩小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网络购物、上网聊天、生物医药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5、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6、中国古代就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 种说法通过( )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看书 C、看电视 D、看报 7、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8、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9、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 正目的是:( )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 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1)(2) B、(1)(3) C、(2)(4) D、(3)(4
课前回顾
原子弹 爆炸成功。 1.____ 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 中近程地地导弹 试验成功。 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____________ 1970 ____ 年,我国用长征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东方红1号 五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 卫星_______ ,成为世界第___ 球卫星的国家。 3,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江泽民 主席亲自把_______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_______ _ ______ 颁发给水 袁隆平。 稻专家_____ 籼型杂交水稻 ,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 4,____ 东方魔稻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 _____________”而袁 杂交水稻之父 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_____________” 。
自动化技术成就
无人驾驶 的汽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_23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主要介绍863计划提出的背景、过程、成就,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的正确性,并从辩证的角度来理解计算机和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本课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探究;其紧接着第17课讲科学技术的成就,同时为下一课学习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好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863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相关研究成果及影响;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2)通过对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总体目标、研究成果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和解释能力;通过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1)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863计划的科技成就,对863计划形成整体的理解与认识;(2)通过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和863计划相关的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科学家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3)通过洋务运动和863计划的数据对比呈现,学生培养史料实证和论从史出的意识,懂得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环境出发去理解历史事件,形成历史时空观念。
(4)在了解863计划取得的成果以及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实际影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未来生活的蓝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863计划提出的背景,初步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认识到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该计划实施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2)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863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与实力,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家国情怀;(3)通过引用材料,学生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进一步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体会到“创新是每个民族进步的灵魂”;(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何理性对待计算机网络”,学生培养开放、共享、绿色的科技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课程标准】
知道“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定的必要性、紧迫性;3、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863计划
1、863计划倡导者是、、、。
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年月做出的,所以称为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选择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技术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时代,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2.网络是一把,有利也有弊,如果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提倡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合作探究】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堂练习】
1、关于863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A、是由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议
B、由邓小平亲自作出批示
C、是在1986年3月开始的
D、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重点的八个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考古技术等
2.如今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领域
B.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购物等
C.以因特网为主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
D.网络生活有百益而无一害
3.下列是在一次有关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讨论会上产生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利用网络可以查阅各种资料 B.网络不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C.网络有利于青少年和外界的交流 D.利用网络可以进行购物
4.某地电视台播出了一则公益广告:一位父亲正苦恼让儿子上网担心他会上瘾,不让他上网又怕耽误他的学习。
这则公告主要说明了()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健康上网B.这位父亲害怕网络
C.中国上网的人数不断增加D.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
5.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几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决定,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下列成就在“八六三计划”制定后取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D.“嫦娥1号”卫星发射成功
6.“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如今已成为现实,你认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实现这一说法的最佳方案()
A.海洋高技术的应用
B.电气化技术的应用
C.生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7、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A、科教兴国计划
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8、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9、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正目的是: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1)(2)
B、(1)(3)
C、(2)(4)
D、(3)(4)
10、到2013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6亿人,手机网民人数5亿,青少年占:()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简答:我国863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反思】
科目一考试科目一模拟考试仿真考试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