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

合集下载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

2.会念儿歌,理解词语:幸福、亲亲热热。

活动准备1.课件:作诗-我的家人2.每人一张全家照趣味练习活动过程一、相互介绍:幸福的家1.提出问题(1)这是谁家的照片?(2)照片上有谁?(3)一家人在一起感觉怎样?2.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幸福二、欣赏诗歌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2.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诗歌,可指着自己的全家福进行朗诵。

3.采用小组、个别,男、女还分组等多中形式朗诵三、共同布置墙饰--幸福的家1.播放诗歌磁带,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全家照贴在墙饰中。

2.附以诗歌图示。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小班语言评优课教案:春天的电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打电话内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与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找过了春天。

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二、完整欣赏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动物也想去找春天,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也找到了春天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人物师: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

如有没有说到的,教师提醒:看,还有一个朋友被你们忘记了,我们来把它请出来。

三、分段讲述学说打电话内容第一段:(1)指着小熊,师:小胖熊知道春天来了,他是用什么办法告诉他朋友的?(打电话)出示电话图片,追问:电话里小胖熊说了什么?幼儿如果没有反应,没关系,那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吧!提问:电话中小胖熊是怎么说的?(请4名幼儿来说一说)小结:小胖熊打电话给小松,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出示图片(树上的积雪融化)☆第二段:集体学说(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他会做什么呢?(继续打电话)你们刚才听得真仔细,边讲述: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边出示画:山坡上的草都绿了。

我有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

我有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

我有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和家庭的关系,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知。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3.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感恩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兄弟姐妹、长辈等。

2. 家庭的关系:亲情、爱情、友情等。

3. 家人的特点和分工:爸爸的力量大,妈妈的爱心关怀,兄弟姐妹的陪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和家庭的关系。

2.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表达出自己对家庭的认知。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庭成员的图片。

2.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3. 教学视频或故事书:《幸福的家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

2. 主题讲解:通过教学视频或故事书,讲述家庭的关系和家人的特点,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分工。

3. 讨论环节: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的幸福时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4.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家庭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对家庭的感悟,培养幼儿热爱家庭,感恩家人的情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2. 评估幼儿在手工作业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收集幼儿在总结环节对家庭的感悟,以评估他们对家庭价值观的认同。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任务: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简单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2. 观察记录: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家中的一个体现家庭爱的瞬间,并在下次上课时分享。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生活场景。

2.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I have a happy family.”
2. 通过游戏、歌曲、对话等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I have a happy family.”的含义,培养和谐家庭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或者CD,录制“I have a happy family.”的歌曲。

2. 准备一些有关家庭的图片,如父母、孩子、爷爷奶奶等。

3. 准备一些家庭的玩具,如毛绒玩具、积木等。

三、教学过程:
1. 活动开场白:
(1)老师出示一张家庭图片,问孩子们:“What's this?”,孩子们应该说:“It's a family.”
(2)老师问孩子们:“Do you have a happy family?”,孩子们应该说:“Yes, I have a happy family.”
2. 听录音:
老师播放录音机中的“I have a happy family.”的歌曲,让孩子们听,并跟着唱。

3. 小组活动:
(1)老师准备一些玩具,让孩子们分组,给家庭成员拿玩具,学会用“I have a happy family.”表达出来。

(2)老师准备一些家庭图片,让孩子们分组,给家庭成员拿
图片,学会用“I have a happy family.”表达出来。

4. 小结:
老师让孩子们用“I have a happy family.”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小班语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

小班语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

小班语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小班语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习儿歌,理解内容,能流畅地背诵,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理解内容,能流畅地背诵,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2.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活动准备:教学图片和全家合影照片。

活动过程:1.看照片,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请幼儿拿着照片,说说家中都有谁。

教师提问:小朋友,照片上都有谁?(孩子们会说有爷爷~奶奶……)2.幼儿相互欣赏照片并介绍自己家中的成员。

教师:请小朋友相互欣赏小朋友的全家照,并向小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3.看图片,学习儿歌,教师出示儿歌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教师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教师配上动作,朗诵儿歌,教师提问: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爷爷奶奶对你怎么样?爸爸妈妈怎样对你的?(很爱我)大家在一起是怎样的情景(高高兴兴,很快乐!)幼儿看图片,跟教师一起说儿歌。

老师大声说,幼儿小声说。

幼儿大声说,教师小声说。

分男,女二组朗诵儿歌。

4.教师提问: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人都很爱小朋友,那么小朋友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呢?怎样对待爸爸妈妈,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要尊敬长辈,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的好孩子。

6.请幼儿听音乐《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起哼唱着歌曲结束。

7.活动延伸:幼儿可把儿歌有感情地朗诵给家人听,可以学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我有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

我有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

我有个幸福的家(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成员:父母、兄弟姐妹、长辈等。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动:相互关心、照顾、帮助。

3. 家庭的幸福时光:共度节日、聚会、旅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家庭的基本成员,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培养幼儿热爱家庭,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庭成员的照片、幸福家庭的画面等。

2. 教具:家庭成员的手偶、家庭场景图等。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幸福家庭的照片或故事,引导幼儿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基本概念:介绍家庭的基本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长辈等,让幼儿认识并了解这些角色。

3. 情境体验:通过家庭成员的手偶表演,让幼儿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动。

4. 幸福时光:展示幸福家庭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幸福时光,培养幼儿珍惜亲情的意识。

5. 小组活动: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6. 创作展示: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画,展示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情。

7.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让幼儿懂得感恩家庭,珍惜亲情。

8. 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记录家庭的幸福时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概念的理解和认同。

2. 关注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评估他们的表达和创作水平。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表达对家庭爱意的行为。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2. 举办家庭故事分享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情。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与家庭和幸福相关的基本词汇。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描述幸福的家庭。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让他们能够倾听他人讲述家庭与幸福的故事。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幸福的含义。

鼓励学生分享属于自己的幸福经历,并引发学生对幸福家庭的讨论。

2. 词汇学习(10分钟)•引导学生学习与家庭相关的基本词汇,如爸爸(father)、妈妈(mother)、家(home)、爱(love)等。

通过图片、手势和声音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互动游戏巩固词汇,如“找一找”游戏、词语接龙等。

3. 故事讲述(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或自编故事,讲述一个关于幸福家庭的故事。

故事可以包括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爱、共同生活的场景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幸福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情节,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4. 反思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情节,让他们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如“你认为故事中的家庭是幸福的吗?为什么?”、“你觉得幸福的家庭有哪些特点?”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幸福瞬间,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语言运用(20分钟)•给学生分组,让他们结合故事中的情节,编排简短的对话或表演,展示幸福的家庭场景。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发挥想象力,鼓励创新和合作。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评论,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批判思维。

6. 总结与概括(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幸福家庭的共同特点和重要性。

可以带领学生填写一个小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幸福家庭的认知和价值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故事讲述、讨论和表演等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与家庭和幸福相关的词汇,还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展示幸福的家庭场景。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和游戏,培养幼儿们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

2. 帮助幼儿们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

3. 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录音。

2. 家庭成员的图片(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宠物等)。

教学过程:1. 歌曲学唱a. 首先播放《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音乐,引导幼儿们一起听歌。

b. 反复播放歌曲,让幼儿们跟着节奏摇摆脑袋、拍手、踩脚等动作。

c. 引导幼儿们跟着歌曲的旋律,尝试跟唱歌曲的开头部分。

2. 家庭成员介绍a. 准备好家庭成员的图片,逐一向幼儿们展示,并辅助解释每个家庭成员的名称。

b.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幼儿们回答每个家庭成员的名称。

c. 引导幼儿们描述自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重要性。

3. 家庭感受表达a. 提问幼儿们,你们觉得家是什么样的地方?b. 鼓励幼儿们发表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想法。

c. 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语句描述家庭的幸福,例如:“我爸爸很疼我,每天都陪我玩。

”、“我妈妈给我做好吃的,我很开心。

”4. 家可爱照片制作a. 准备好幼儿们的照片或家庭成员的照片。

b. 在卡纸上,让幼儿们用彩色笔涂抹,画画,制作个性化的家庭照片。

c. 让幼儿们分享自己制作的家庭照片,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5. 游戏亲子拼图a. 拿出家庭成员的拼图,将每个成员分为数块。

b. 将拼图块分发给幼儿们。

c. 引导幼儿们合作,将自己拼图块放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家庭成员。

d. 引导幼儿们唤出家庭成员的名称,并描述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

6. 结束语a.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

b. 请幼儿们谈谈自己在家中最喜欢的人,并解释为什么。

c. 提醒幼儿们,家庭是最温馨的地方,要珍惜家庭,和家人一起快乐成长。

教学延伸活动:1. 让幼儿们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小班语言教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名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 学习并运用与家庭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听、说、读、写与家庭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2. 学会表达自己对家庭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法和句子结构描述家庭。

教学准备:1. 卡片或图片,展示家庭成员、家具等。

2. 黑板、彩笔。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1. 情境营造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浓郁的家庭氛围,介绍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对家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快乐和幸福。

2.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家庭成员和常见的家具,让学生观察图片,使用所学的句型进行描述。

3. 学习新词汇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家庭的歌曲或视频,学生跟读句子,边跟读边默写所学词汇。

4. 学习句型给学生分发相关的句型练习表格,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句型进行对话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句型的用法。

5. 综合运用让学生合作分组编写一段描述自己家庭的小故事,并邀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其他学生可进行点评,是否能够运用到所学词汇和句型。

6. 语言输出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写下一个对自己家庭的描写,鼓励他们用尽可能多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

教学延伸:1. 家庭成员介绍:让学生利用所学句型和词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

评估方法:1. 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考察他们对家庭成员和家具的认知。

2. 观察学生的合作和表演情况,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评估,看他们是否能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

教学反思: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熟悉而亲切的话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家庭的组成和重要性,并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活动目标:
学习儿歌,理解内容,能流畅地背诵,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和全家合影照片。

活动过程:
1.看照片,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请幼儿拿着照片,说说家中都有谁。

教师提问:小朋友,照片上都有谁?(孩子们会说有爷爷~奶奶……)
2.幼儿相互欣赏照片并介绍自己家中的成员。

教师:请小朋友相互欣赏小朋友的全家照,并向小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3.看图片,学习儿歌,教师出示儿歌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教师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儿歌里都有谁?教师配上
动作,朗诵儿歌,教师提问: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爷爷奶奶对你怎么样?爸爸妈妈怎样对你的?(很爱我)大家在一起是怎样的情景(高高兴兴,很快乐!)幼儿看图片,跟教师一起说儿歌。

老师大声说,幼儿小声说。

幼儿大声说,教师小声说。

分男,女二组朗诵儿歌。

4.教师提问: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人都很爱小朋友,那么小朋友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奶奶呢?怎样对待爸爸妈妈,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们要尊敬长辈,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的好孩子。

6.请幼儿听音乐《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一起哼唱着歌曲结束。

7.活动延伸:幼儿可把儿歌有感情地朗诵给家人听,可以学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