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doc
山西省基本概况

2、地势地貌
山西总的地势是“( )”。 地貌整体是一处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 原,通称“( )”。 全省最高点为五台山北台顶( ),海拔 3061米,也是华北地区最高点,被称为 ( ); 最低点在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3、水系
• 山西省是众多河流的摇篮。有“华北水塔”之 称。
• 著名的河流除黄河外,还有汾河、涑水河、 滹沱河、漳河等10条大的河流,归黄河、 海河两大水系。
• 总体是(
)。
四、行政区划
• 山西省有11个省辖市。 • 由北到南依次为大同、
朔州、忻州、阳泉、太 原、吕梁、晋中、长治、 晋城、临汾、运城。
五、人口民族
• 1、2010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571.21万 人。
• 2、山西境内有4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 占总人口的99.7%,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回 族是全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山西地貌整体是一处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
型高原,通称“ ”。
全省最高点为(
),海拔( )米,
也是华北地区最高点,被称为“ ”;
最低点在(
),海拔仅( )米。
2、地势地貌
山西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 地貌整体是一处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 原,通称“黄土高原 ”。 全省最高点为五台山北台顶叶斗峰,海拔 3061米,也是华北地区最高点,被称为“华北 屋脊”; 最低点在垣曲县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 米。
•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 部,华北大平原的西侧。 省界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 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有 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 北省为邻,西、南以黄河 为襟带与河南、陕西两省 两省隔河相望,北跨内长 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 自古有“表里山河”之誉。
二、地理环境
山西省各市、县

【太原市】迎泽区、小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10个)
【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左云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11个)
【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右玉县(6个)【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繁峙县、代县、五台县、定襄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14个)【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5个)
【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孝义市、兴县、交口县、方山县、石楼县、岚县、中阳县、交城县、临县、文水县、柳林县(13个)
【晋中市】榆次区、介休市、昔阳县、寿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
【临汾市】尧都区、候马市、霍州市、隰县、蒲县、吉县、古县、安泽县、乡宁县、汾西县、洪洞县、浮山县、翼城县、襄汾县、曲沃县、大宁县、永和县(17个)
【运城市】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绛县、夏县、闻喜县、垣曲县、新绛县、稷山县、万荣县、临猗县、平陆县、芮城县(13个)
【长治市】城区、郊区、潞城市、黎城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襄垣县、平顺县、壶关县、长治县、屯留县、长子县(13个)
【晋城市】城区、高平市、陵川县、沁水县、阳城县、泽州县(5个)。
山西概况介绍

①山西概况讲解要点:山西省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数量、交通条件、气候特点、历史沿革、民俗风情、风物特产、主要旅游景观及近年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等。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欢迎各位来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省。
表里山河,三晋大地,山西简称“晋”地理上处于华北地区,因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从行政区划来看,山西下辖 11 个地级市,太原为山西省的省会。
山西省常住人口约3700万人。
在交通方面,大运铁路连接南北,同蒲铁路则是山西东西方向的重要交通动脉。
京昆高速、二广高速公路将山西与周边省份紧密相连。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大同云冈机场提供了高效的空中通道。
山西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
早在上古时期,山西就是尧、舜、禹等古代帝王活动的重要区域。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传说几乎都发生在山西这片土地上.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崛起,到了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开创了辉煌的商业传奇。
山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晋剧等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剪纸艺术、面塑作品展现了山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说到风物特产,山西是产煤大省,据说全中国每三台电器就有一台靠山西的能源来发动,另外刀削面、老陈醋、汾酒,平遥牛肉、太谷饼,清徐葡萄这些可谓都是山西的名片。
在旅游景观方面。
山西有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还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皇城相府等独特的建筑风格。
近年来,山西经济不断转型、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文化领域大力挖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俗话说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哪里呢?看的就是我们就是山西省,大家一定要在山西多看看多走走!来一段晋善晋美的旅行,感谢大家聆听我的讲解,谢谢!!。
山西省情知识点(一)

山西省情知识点(一)引言概述: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文化名城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山西省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传统特色等方面内容。
正文内容:一、地理位置1. 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处东经110°20′—114°33′,北纬34°34′—40°44′之间。
2. 山西东临河北、河南两省,西毗陕西,南接河南,北靠内蒙古。
3. 山西总面积15.63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3600万。
二、历史文化1.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之一,曾是晋、秦两汉、北魏、北宋等多个朝代的都城。
3. 山西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恒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经济发展1.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2. 山西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包括煤炭、电力、焦化等产业。
3. 山西的农业以小麦、玉米、苹果等为主,同时也发展了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四、旅游资源1. 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山水风景、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
2. 山西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涵盖了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太原大同盆地等多个景点。
3. 山西的历史古迹如悬空寺、木塔寺、晋祠等,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五、传统特色1. 山西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梆子、评剧、山西腔等,独具特色。
2. 山西的传统工艺品有晋商牙雕、陶瓷制品、绳结工艺等,代表了山西独特的手工艺术。
3. 山西的传统节日如山西灯会、太原杏花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
总结:山西省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传统特色,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通过了解山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传统特色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山西省各市县市区

山西省各市、县(市、区)
【太原市】迎泽区、小店区、晋源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10个)
【大同市】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大同县、天镇县、阳高县、左云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11个)
【朔州市】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右玉县(6个)【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繁峙县、代县、五台县、定襄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14个)【阳泉市】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5个)
【吕梁市】离石区、汾阳市、孝义市、兴县、交口县、方山县、石楼县、岚县、中阳县、交城县、临县、文水县、柳林县(13个)
【晋中市】榆次区、介休市、昔阳县、寿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
【临汾市】尧都区、候马市、霍州市、隰县、蒲县、吉县、古县、安泽县、乡宁县、汾西县、洪洞县、浮山县、翼城县、襄汾县、曲沃县、大宁县、永和县(17个)
【运城市】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绛县、夏县、闻喜县、垣曲县、新绛县、稷山县、万荣县、临猗县、平陆县、芮城县(13个)
【长治市】城区、郊区、潞城市、黎城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襄垣
县、平顺县、壶关县、长治县、屯留县、长子县(13个)
【晋城市】城区、高平市、陵川县、沁水县、阳城县、泽州县(5个)。
山西地理知识

山西地理知识山西是一个多山之省,全省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以太行山、洪洞马嵬山、云冈马牧山、紫岩等为代表的山峦连绵起伏,山峰险峻,气势磅礴。
其中太行山脉东西纵贯全省南部,是山西省的主要分界线,太行山东坡为黄河流域,西坡为淮河、汾河流域。
除了太行山外,还有吕梁山、梁山、云岗山等著名山脉。
山西的高山丘陵区占地广阔,地势起伏,层峦迭嶂,沟壑交错,山脉纵横交错,给山西省增添了独特的地理特色。
相对于山地,山西平原地带并不广阔,主要位于省中部和北部,如太原盆地、大同盆地、运城盆地等,地势低平开阔,是山西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此外,山西省还有著名的葫芦谷、五泉山、五台山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让游客流连忘返。
山西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春、秋两季变化较快。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8-14摄氏度之间,年均降水量在400-700毫米之间,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干旱,日照时间充足,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山西省特别是山区气候较为凉爽,山间气温适宜,是夏季避暑的理想胜地。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且受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困扰,森林覆盖率低,植被较为稀疏,土地退化现象普遍。
因此,山西省政府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改善了山西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地质资源方面,山西省是一个富集有矿产资源的省份,煤炭、铁矿、铜矿、铀矿等资源储量丰富,尤以煤炭资源为主要,有“煤海”之称。
山西也是国内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炭工业曾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山西还有铁、铜、铅、锌、钨、磷等多种矿产资源,为山西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山西省交通便利,主要的铁路干线纵贯全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太原、大同、运城、晋城等城市都设有机场。
山西省交通优势显著,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说,山西省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势高低不一,气候条件独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发展潜力的省份。
山西简介概况介绍

山西简介概况介绍山西,简称晋,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地区。
山西省地处我国经济重要的中国华中地区,北依呼伦贝尔联盟,南枕黄河中下游,东临国家重点保护的中华潍水源自然保护区,西邻蒙古。
山西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兴出产地,交通干道密布,生态环境优美。
山西省人民是中华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宽厚、乐于助人,富有艺术家精神。
山西省是中国的矿业风光、文化风光的重要承载区。
在山西省广袤的矿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间,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人文传统的博大精深。
山西省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值得深入探索和发现。
山西省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省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山西省在历史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西省曾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中心,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如太原古城、崇正书院等,这些古迹展示了山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山西省的自然风光也是其重要的魅力所在。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和环太行山区交汇处,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山西省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如五台山、华山等,这些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山西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这些矿产资源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山西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山西省的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共同推动了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山西省的文化多样性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山西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山西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山西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山西省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得益于相关部门对山西省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山西省干部群众的辛勤奋斗。
山西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省

山西气候
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季风气侯区,即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 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 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 平均降水量为400到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 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 全年的60%以上。
知识点导航
二、山西人文地理概况 1.自然资源(耕地、矿产、旅游) C旅游 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 北方园林的代表、西周诸侯宗祠:晋祠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 华夏五岳之北岳:恒山;悬空寺 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 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国家地质公园:壶口瀑布
二、山西人文地理概况 1.自然资源(耕地、矿产、旅游) C旅游
山 西 地 形
山西河流
山西境内河流很多,注入黄河的河流有沁河、涑 水河、汾河。汾河纵贯全省.是省内的主要河流,它 发源于宁武县,全长 761公里.是仅次于渭河的黄河 第二大支流。 母亲河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 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途经19县560个 村庄,流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吉县壶 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泻,形成壮观 的壶口瀑布 。
大 同 云 冈 石 窟
大 同 云 冈 石 窟
山 西 大 同 云 冈 石 窟
山 西 大 同 悬 空 寺
山 西 朔 州 应 县 木 塔
壶 口 瀑 布
山 西 洪 洞 大 槐 树
平 遥 古 城
平 遥 古 城
山 西 祁 县 乔 家 大 院
晋 城 阳 城 皇 城 相 府
二、山西人文地理概况 2.交通
亿万中国人的共同祖槐:洪洞大槐树 爱情圣地、西厢记的发生地:普救寺 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平遥 晋商辉煌的见证: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 介子推殉难的道教名山:绵山 国家地理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峡谷:太行大峡谷 沁河古村落群、古堡群的杰出代表:皇城相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及采空区分布情况
##高速公路##段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项目##段,位于##镇和##村之间,需要治理的采空区包括##煤矿采空区、##煤矿采空区、##煤矿采空区、##~##煤矿采空区等4处采空区治理工程,集中分布于拟建公路K82+400—
K92+700两侧。
各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如表1-1所示。
##段采空区分布情况表表1-1
(二)地形、地貌、地震简况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位于基岩中、低山区,区内山梁、山坡、冲沟、河谷纵横,海拔900~1070,地形相对高差在50~80m之间。
采空区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山西组和太原组煤系地层,岩层总体向南缓倾,倾角5°~6°;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灰黑色、黑色泥岩,含9#、15#两个可采煤层,煤层厚度
1.0~6.7m,煤层埋深27.2~77.15m;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度0~20m。
据《山西省工程地震设防烈度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其表现特征主要是受周围地震活动的影响,轻度有感地震频繁,但震级较低,多在4级以下。
(三)水文与气象简况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所处区域为大陆性暖湿带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水较多,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幅度大,冬季变化幅度小。
年平均气温11.2~11.7C°,最热月
份为7月,月平均温度22.8C°~29C°;极端最高温度37C°,极
度端最低温度-22.5C°。
全年无霜期160~180天,冰冻深度30~57cm,年平均降雨量625~680mm。
区内水系分
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
区内丹河属黄河水系。
区内地表径流多由降雨产生,季节性变化明显。
(四)交通、动力、通讯及其他条件
1、交通条件
拟建太原~晋城高速公路长治~晋城段大致与长晋二级公路呈平行关系,二者相距不远,交通条件较好,从乡、镇到施工现场有小路或者便道通行。
2、水、电供应条件
用水可以利用就近煤矿排水,当水量不足时,可由供水站铺设输水管道解决。
工程用电可以与就近乡、镇的供电部门联系协商,接动力输电线路,也可自备发电设备解决供电问题。
3、动力物质及通讯条件
长治~晋城二级公路沿线分布有加油站,可对施工机械提供动力物质资源。
另外采空区所处区域内,移动电讯条件较好,通讯方便。
也可通过就近乡、镇,架设线路,以解决通讯问题。
二、施工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