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想像作文指导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习作案例

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习作案例

小学二年级看图写话习作案例南慈雪一、案例标题:营救小兔子二、案例背景:语文课标中指出:低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低年级的看图习作,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作文形式来训练,而应该着眼于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来夯实它。

看图习作也是生活的习作,同样要求学生是“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同样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大有裨益。

三、案例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认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写话,培养写话能力。

4.教育学生遇事要多动脑筋。

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和发散思维。

五、案例片段描述:(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在动画片里,在课外书中,你们一定认识了许多小兔子朋友,能不能说说你对小兔子的了解?2、有一首儿歌写出了小兔子的特点,你们能背出来吗?师生一起背诵:“小兔子,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3、从你们的表情、语气、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小兔子十分喜爱。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小兔子,那么当小兔子遇到困难时,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生:愿意。

4、有一只可爱的小兔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坑里,我们赶快去救救他吧。

板书课题:营救小兔子教学生识记“营”字(二)、指导看图1、打开书66页,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哪里,都在干什么?学生看图交流2、仔细观察小兔子的表情,想想她是怎么掉进坑里的?她哭的那么伤心,我们该怎样劝它?生交流3、在观察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会想些什么办法来救小兔子?在脑子里想一想。

(三)、设计营救方案1、在同学们的劝说下,小兔子终于不哭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抓紧时间设计营救方案。

要求是:(1)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2)、根据组里成员的意见,商量出最佳营救方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作文教学案例比赛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作文题目:春满校园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观察春天里的景物,有所发现。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写下春天里的发现,语句通顺。

3、把习作读给父母、老师、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尝试使用比喻拟人写法。

教学准备:习作前,布置学生在父母陪同下春游,观察春天里的花草树木、动物及人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可是,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她藏在哪儿呢?前几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和父母一起去找春天,你找到了吗?二、说说春天里的发现:1、你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田野里、山上、果园、菜园、草地上、小河里、果园里……)2、说说你观察到的春天里的树是怎样的。

(重点说写叶子的变化)3、你见到什么花儿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指导学生用你人的写法)4、草地有什么变化?谁来说说?(学习用比喻的写法)5、见到小动物们出来活动吗?(小鱼儿、青蛙、青蛙卵、燕子、蝴蝶、蜜蜂、小鸟)6、春天里的人们在做些什么?(农民伯伯在田地里耕田……孩子们在草地上放风筝)三、写下春天里的发现:1、开头交代:什么时间和什么人去找春天。

2、接下来分段写:我们来到了哪里,发现了什么?3、总结全文,赞美春天。

四、抽评习作。

五、生与生交流自己的作文,分享习作的快乐。

六、带领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导语:春天就像一位魔术师,春风一吹,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

春天来到了田野,来到了果园,来到了公园,同样,春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校园,下面请同学们拿好纸和笔,跟随老师到校园里找春天。

七、学生回教室整理修改自己的习作:1、同桌互读、互评、互改。

教师相机指导。

2、推荐习作宣读。

八、回家把自己的作文读给父母听。

下水文:春满校园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单元解读统编版教材为了探索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作文教学系统,从三年级起每册教材都编写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习作单元。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的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就是一个习作单元,这也让本单元变得特色鲜明。

这个单元以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引岀学习主题:“大胆想象”。

围绕这一主题,共设置了两个语文要素。

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关于“想象”这一能力的培养,统编版教材根据低年级至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从上表看,阅读中的“想象'从“体验”到“体会”,要求上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从“句子”到“内容”,再到“语言文字”,视野逐步拓宽、认知逐步深入,纵向进阶。

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与阅读训练要素前后呼应。

这也奠定了本单元“想象类”习作的基调。

从三年级至六年级,不同年段、单元的想象类习作要求也各不相同,习作能力提升有梯度。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根据角色、时间、地点等提示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根据题目的提示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第八单元安排了“以动物为主角,大胆想象动物变化,编故事”。

从多个提示到一个提示,能力不断进阶。

本单元围绕着“想象”这一共同要素,编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以及《习作》“奇妙的想象”。

两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想象神奇,知道想象源自内心,激发想象欲望,在阅读体验和参与故事建构中感受想象的乐趣。

“交流平台”则通过话题的方式,分享对想象的体验和认识,进一步激发每个人内心的想象欲望,将对想象的感性体验上升为初步的理性认知。

“初试身手”顺应了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初步实践的机会,激发其学习例文的热情。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篇1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59人,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有了明显进步,大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但课外读书较少,作文水平还较差。

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二、工作目标在教学上,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

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

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

三、方法和措施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

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

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4、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

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

5、注意调动学生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部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篇2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语文大组工作计划为根本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提高课堂四十分钟质量为核心,以推进“互动课堂,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确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人教部编版
内容:选取经典课文,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
结构:采用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包括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板块。
特点: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注重与生活 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故事会的总结和反思
添加 标题
故事会的目的和效果:回顾本次故事会 的主题、目的和效果,分析学生的参与 度和兴趣程度。
添加 标题
故事会的亮点和不足:分析本次故事会 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学生的表现和收获:评价学生在故事会 中的表现,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 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总结学生在故 事会中的收获。
人教部编版教材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强化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教材的评价和反馈
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 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注重实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激发想象力:通过阅读、观察、体验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 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想象创作。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有趣的主题,让孩子能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让想象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 解和感受。
结构清晰: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清晰,让读者能够一目了 然。
确保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在讲述故事之前,教师应确保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背景, 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作。

四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案例(2篇)

四年级单元作文教学案例(2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

本单元作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技现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技现象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科技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 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观察生活中的科技现象。

- 运用科技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质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科技产品图片,如智能手机、机器人、无人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及其带来的便利。

(二)观察与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发现科技元素,如电脑、投影仪、智能黑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科技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科技原理。

3.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成果,并讲解相关科技知识。

(三)写作指导1. 教师示范一篇关于科技现象的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科技现象,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写作。

3. 教师提供科技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四)学生写作1.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相互交流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五)评价与展示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My dream house英语写作教学案例

My dream house英语写作教学案例

My dream house英语写作教学案例1、教材分析:该课例是上海牛津出版社推出的教材《牛津英语》5AUnit 6Family life中的第4课时,以主题是“My dream house”的想象作文写作课例。

2、学生分析:太原市小店区各小学早在1994年就开设了英语课,其中1~2年级为启蒙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打好语音、语调基础,重点放在学生的听说能力上。

3~4年级为过渡阶段,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训练,同时进行最基本的写作技能训练。

5~6年级为发展阶段,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中学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册教材是供五年级学生上学期学习的,五年级学生已学习英语将近5年,有了一定的听、说、读、写基础,并具备了最基本的写作技能。

3、教学目的:本课书学习了8个与房子有关的单词(kitchen, living room, bedroom,their, light,watch,TV,bathroom),学习了将来时态的句型:there will be …,该课时的目的是能指导学生将本课所学的单词,句型,语法,时态等语言知识进行综合灵活地运用,通过想象,画出自己未来理想中的房子,并能在课堂完成达8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My dream house.”4、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鼓励学生寓词于句,寓句于境,让人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避免孤立地学单词和语法,根据自己所画的图画,能用英语写出条理清楚,意思连惯,语句通顺,无严重语法错误的短文。

5、教学手段:培养写作兴趣,创设优雅的环境,设计形式多样的写能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写作。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即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欲望。

(2)注重实践与参与,英语的学习不是个人的,它应是语言参与的过程。

(3)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发挥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各自的特长,并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语文:放飞心中想象的风筝――――作文教学案例

语文:放飞心中想象的风筝――――作文教学案例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案例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放飞心中想象的风筝――――作文教学案例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放飞心中想象的风筝――――作文教学案例平阳县南雁镇中卓皓一、基本内容以第二册课文第九课《圆圆和方方》为例,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课后练习的四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想象作文,作文题目是:《铅笔盒自述苦与乐》、《钢笔和铅笔比优劣》、《口、眼、鼻、耳的争论》、《手和足的友谊》。

二、设计目标1、通过想象编写一篇童话故事,能够把在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2、故事要求既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

三、设计依据“想象是诗人的翅膀”,善于想象才能给文章插上动人的翅膀。

而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故事,是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局限和羁绊,在理想世界里畅游的一种幻想。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所以初中阶段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限制或抹杀学生的想象力。

为此,教师采用童话引路的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时间安排2个课时五、教学设计1、回顾童话,圆圆方方师:同学们,我们昨天学过《圆圆和方方》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讲了什么内容?生:讲到圆圆和方方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

生:他们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比对方要强一些。

生:圆圆和方方都在睡梦中梦见自己把对方都变成了自己。

生:很多圆的东西变成了方的,又有很多方的东西变成圆的。

师:对呀,为什么那些东西会发生变化呢?生:是圆圆和方方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中生有的智慧 ——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设计与点评 执教:张祖庆 点评:王崧舟

【教学理念】 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 「短短的九个字来表达自己的作文教育理念,无疑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真境界。周国平先生在谈到写作时这样说道:“对于我来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部不朽之作都只是在某些时辰进入我的生命,唯有我自己的易朽的作品才与我终生相伴。我不企求身后的不朽。在我有生之年,我的文字陪伴着我,唤回我的记忆,沟通我的岁月,这就够了,这就是我唯一可以把握的永恒。”是的,写作就是将易逝的生命兑换成耐久的文字。写作既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生命体认。无疑,作文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老子曰:大道至简。诚哉斯言!」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训练学生在逆境中合作生存的能力。 2、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景,围绕话题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具体记叙想象片段。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学习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全息元。语文知识

与能力,语文过程与方法,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作文学习目标的本有之义。生命化作文教育而非作文教学,正是基于对作文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认的课程论表达。一旦建构起这样的理念,对于本堂课的三大目标,我们当有高屋建瓴的解读和演绎。」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查找亚马逊河的相关资料和野外探险的常识。 2、剪辑〈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制作亚马逊河风光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发探险欲望 1、任务驱动:同学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探险的梦。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圆这个梦——到亚马逊河原始森林进行一次模拟探险。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亚马逊河的信息。 3、课件播放亚马逊河的风光片和《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剪辑。教师结合课件画面叙述:这,是风光旖旎的亚马逊河。这,是资源丰富的亚马逊河。这,是神秘莫测的亚马逊河。这,是危机四伏的亚马逊河。

「想象是长着翅膀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欲望,想象是欲望的一种意象化表

达和满足。因此,成功的想象作文,必始于欲望的有效唤醒和刺激。而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冒险、探险、历险、惊险,无疑是其生命成长历程中的一种本能的精神诉求。青春初期的反叛、碰撞、迷惘、亢奋,正是生命的冒险意识的年龄表征。这种无中生有的虚拟情境的创生,无疑为学生强烈的冒险欲望的满足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二、借助音效,想象探险经历 1、学生选择最愿意合作的伙伴,组成探险队。(教师提示:在探险过程中,老师会参与其中的一队) 2、选择恰当的探险工具。 教学片段1 师:探险,必须要带上一些必备的工具。请各个探险小队想一想,你们准备带哪些工具去呢?为什么带这些工具?每队确定自己认为最需要的三件。 生:(在探险小队里讨论带些什么工具,气氛热烈) 师:好,请一个小队来汇报一下,你们准备带些什么工具,要把理由讲清楚。 生:我们小队要带的东西有这些:首先要带的是烟雾弹。野兽袭击时,迷惑他们并掩护自己逃跑;第二件东西是指南针。因为在森林里,如果迷失了方向可以利用指南针来指引道路;第三件是压缩食品。带起来方便又可以充饥,而且能量足(师纠正:是热量足)。 师:你们小组考虑得真是周全。请其他小组讲一件和他们组不一样的工具。 生:我们准备带麻醉枪。遇到危险可以麻醉对方,自己也得以脱身。 师:呵呵,多么善良的女孩子啊!(笑) 生:(其他各组汇报略) 3、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探险之旅。 教学片段2 师:探险小队成立了,东西也都准备了,那么咱们就出发吧。请大家闭上眼睛: (煞有介事地)各位探险队员,经过认真的筹备,亚马逊河探险活动今天开始了,我们先从萧山国际机场出发,(伴随飞机起飞声)乘坐国际航班飞往香港,再从香港转机飞往智利(响起飞机降落声)……各位队员,飞机已经在智利机场降落,我们将由智利进入密密层层的亚马逊河原始森林。 (继续富有启发性地叙述):哦,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亚马逊河.(音乐舒缓,伴随鸟叫); 让我们赶快进入原始森林吧,在这密密的丛林里,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也许,更多的秘密在森林深处吧,让我们继续往里走,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音乐节奏明显加快)也许,这静谧的原始森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音乐明显带有恐怖感) 哦,这一切终于过去了……(音乐优美宁静) (“……”均表示恰当的停顿)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在刚才的假想探险的过程中,你仿佛经历了什么?你遇到了哪些危险,你又有什么发现呢?请大家先在探险小队内交流一下。 生:我们小组来到了沼泽地,突然飞来一只比拳头还大的毒蚊子。把我的同伴叮了个大包包。后来用医药箱救了他。师:哈哈,医药箱怎么能救人呢?应该是用所带的药品救了他。 生:(其余五位学生回答略)

「学生想象的饱满、自由的展开,直接决定着想象作文的成功与否。这

种展开,靠告诉无异于缘木求鱼,靠解说则极易使想象折翅从而跌入黑暗的思维谷底。因此,学生的想象只能唤醒。设计中,伴随着情景音效的呈现,张老师有几句断断续续的启发性叙述语。其实,这些洗练的充满着诱惑的话语,正是再典型不过的想象唤醒语。它们的功用,正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想象之神,而不是去替代、束缚甚至扼杀学生的想象。细品味,哪句话不是对想象情景的小心翼翼的召唤?它们就像是一味味药引子,酵化出学生想象世界的生动图景;又像是一块块吸铁石,吸附起学生心灵空间的每一个可资玩索的细节。」 三、动笔记录,描述探险之旅 1、激发写作动机:虽然这次探险是虚拟的,但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经历对大家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如果我们将它们记录下来,那么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将会觉得非常的有意思。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记下探险过程中这难忘的一幕幕。 2、提示写作方法: 大屏幕出示: 记录探险片段 留驻难忘时光 ——记录探险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个片段 惊险时刻、重大发现、难忘插曲…… 友情提醒: A、你的经历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B、探险队员们相互合作齐心协力了吗? C、你所带的探险工具都派上用场了吗? 3、学生动笔写片段。(要求10分钟完成;学生开始动笔时,教师快速来到其中一个探险小队,问清每个队员的姓名后,然后回到讲台前用另一台电脑现场写作。)

「“现场写作”是本案最为可圈可点的一道风景。倡导教师写下水文可

谓久矣,但与学生一起即时就地写作,似乎是在张老师的课上才凌空出世的。愚以为,这是作文指导方式的一大创举、一大突破。其好处有:一、强烈的真实感。当着学生的面写作,一种真实的示范尽在不言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谁也不容置疑的。二、深刻的平等感。教师的这种姿态、这种意向,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课堂信号:你写我也写。大家一起参与、一起构思、一起摆弄文字、一起体验个中的酸甜苦辣,这无疑是一种课堂民主文化的生动体现。三、宝贵的生成感。教师现场写作,灵感、思路、技法、困惑等,都是动态生成的,这是作文指导最可宝贵的资源。我的经验可资学生借鉴,我的教训可资学生吸取。这样的甘苦得失,对于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为张老师的现场写作喝彩!」 四、交流赏评,重温探险时刻 1、组织探险交流。(教师请其中一个一小队四个的同学全部到讲台前——这个小队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小队。) 2、交流探险片段。教学片段3 师:好,就请你们小队先来汇报吧——因为老师刚才就参加了他们这个小队。请队长主持一下。 生:我是队长戴博文,请张镭同学先汇报吧。 师:请张镭同学把自己写的探险片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各队队员仔细听,他的探险片段有没有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好,你开始汇报吧。 生: 森林深处,到处是厚厚的苔藓和密不透风的荆棘。忽然,我听到一声尖叫,闻声跑去(师插:和前边是否有些矛盾——荆棘那么多,你能跑?想想怎么改?),我们艰难地穿过荆棘,只见郭丹丹定定地站在那里。我来到她身边,关怀地问:(师插:应该是关切地)。我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郭丹丹惊奇地说:“你们快看!”我们飞快地来到她身边。这时,我看到了最神奇的景象(师追问:究竟是什么景象呢?) 近千只的大白蚁群正在草丛间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一小队约30只、体长约3厘米的大型黑蚂蚁突然一个接一个冲过来,它们凶神恶煞般扑向白蚁,用大颚紧紧夹住后者,身体一弯,尾部的毒针刺向可怜的猎物,被袭击的白蚁几乎在被刺瞬间就不动了。 这时再看白蚁群,早就乱了阵脚,体型较小的慌慌张张地往回窜,争先恐后地钻进洞里;体型较大的却逆着回巢的方向四处奔跑,招呼同伴撤退。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个体型相对硕大的白蚁,用大颚死命地咬住一只黑蚂蚁的大腿不放,任凭后者将它拖来拖去也死死地不肯松口。(师插:看来他们也有“舍己为蚁”的精神啊!)最后所有的白蚁都逃进洞了,它却被另一个黑蚂蚁捉住了。(掌声) (以下为其他探险小队针对第一条“友情提醒”对这个片段的欣赏,以及其他三名队员探险片段的展示和针对其它几条友情提醒进行欣赏,具体过程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他们这个探险队的一组精彩片段。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探险片段? 生:想! 师:(将刚才在另一台电脑中敲出的文字,用优盘储存后插到连接屏幕的这台电脑上,大屏幕切换后,朗读自己写的探险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