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标本的正确固定许
胃癌切除标本的病理鉴定与术后处理

胃癌切除标本的病理鉴定与术后处理胃癌的背景信息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胃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早期胃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
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胃癌切除手术胃癌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患者的部分或全部胃部来去除肿瘤组织。
根据切除范围的不同,胃癌切除术可以分为胃体切除术、根治性胃切除术和穿孔性胃切除术等多种类型。
手术前的评估对于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胃癌切除标本的病理鉴定胃癌切除标本的病理鉴定是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
病理鉴定的目的是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浸润深度,并评估手术的切除范围是否充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标本的接受和处理:切除标本应尽量保持完整,并尽快送往病理科进行处理。
标本处理包括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以便后续的组织学检查。
2.肿瘤的类型:病理学家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来确定胃癌的类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等。
不同类型的胃癌对治疗的选择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3.肿瘤的分级:肿瘤的分级是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分级系统包括WHO分级系统和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级系统。
分级结果可以指导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
4.肿瘤的浸润深度:胃癌的浸润深度是评估肿瘤扩散范围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影响手术的切除范围和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
5.旁边组织的病变:胃癌常常伴随着胃黏膜炎症等病变,对于这些旁边组织的病变也需要进行评估和描述。
胃癌切除标本的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对切除标本进行描述、记录和保存。
以下是常见的术后处理步骤:1.标本描述:对切除标本的大小、质地、形态等特点进行描述,包括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2.肿瘤切缘的评估:评估肿瘤是否已经切除干净,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在切缘处。
胃肠道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要点

图4 小肠黏膜腺体垂直于黏膜肌( H E染色, × 1 0 0 )
二、 标本的染色方法 除常规 H E染色外, 根据实验室习惯检测幽门螺
图3 新悉尼系统慢性胃炎的 5点取材点示意图
杆菌( 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H p ) 可选用 G i e m s a染 色、 Wa r t h i n S t a r r y染 色, 根据需要可作 A B / P A S染 色 ( p H2 . 5 ) 和H I D/ A B染色, 以显示肠化生亚型。 三、 黏膜活检加做黏液染色的好处 黏液染色是用 A B / P A S 染料显示细胞内黏液的 方法, 活检病理诊断应快速、 准确和不漏诊, 除常规 染色和病理医师经验外, 加做黏液染色对病理诊断 有很大帮助。 1 .胃黏膜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 尤其是微小癌 最有效的诊断手段。早期胃癌的肉眼形态常不典 型( 见图 5 ) , 表 现 为 胃 炎 样 癌、 小 胃 癌、 微小或片 状糜烂、 息肉癌变和假性愈合等, 胃角、 胃体多见, 内镜较难判断其良恶性。近年来这类癌的比例逐渐
图9 远端胃大部切除标本
2 .肠化生细胞的黏液改变先于形态改变, 所以 检查黏液是否改变, 能发现常规染色不能显示的微 小肠化生灶, 并可进一步区分肠化生亚型: 完全型 还是不完全型肠化生, 如再加作高铁双胺染色还能 区分小肠型和大肠型。不完全型、 大肠型肠化生与 癌变关系较大。 3 .上皮内中性黏液含量可反映溃疡愈合质量 的高低, 可推测溃疡复发的可能性, 指导临床是否 继续用药和用什么类型的药物。 4 .反流性食管炎时, A B / P 断 B a r r e t t 食 管( 见图 1 0 A 、 1 0 B )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7 1 2 5 . 2 0 1 2 . 1 1 . 0 0 1
201706胃癌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

医院胃癌诊疗指南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
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④HE制片标准:修整蜡块,要求连续切6~8个组织面,捞取在同一张载玻片上。
常规HE染色,封片。
(2)病理诊断标准。
①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粘膜内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呈轻度异型性,与周围正常腺体比较,腺体排列密集,腺管细胞出现假复层,无或有极少粘液,细胞核染色浓重,出现核分裂相。
②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粘膜内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呈重度异型性(腺上皮原位癌),与周围正常腺体比较,腺管密集,腺管细胞排列和极向显著紊乱,在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共壁甚至筛状结构,缺乏粘液分泌,核分裂相活跃,可见灶状坏死,但无间质浸润。
③粘膜内癌:即粘膜内浸润癌,不规则的腺上皮细胞团巢或孤立的腺上皮细胞浸润粘膜固有层间质,局限于粘膜肌层以内。
④粘膜下癌:即粘膜内浸润癌继续向深层浸润,侵透粘膜肌层达到粘膜下层,未侵及胃固有肌层。
⑤早期胃癌(T1N0/1M0):包括粘膜内浸润癌和粘膜下浸润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
(3)病理评估。
①组织标本固定标准。
固定液: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固定液。
固定液量:必须使标本完全浸泡于固定液中,一般大于所固定标本体积的10倍。
固定温度:正常室温。
固定时间:内镜活检标本或粘膜切除标本: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胃切除手术标本:沿胃大弯剖开展平固定,固定时限为大于12小时,小于48小时。
组织标本收集取材固定

组织标本收集取材固定一、标本收集和查验程序对于所有送检的标本,必须认真执行查验程序,方能进入下一程序,其主要程序是:1.收集标本时:要仔细查对申请单上的姓名与标本上的姓名,序号是否一致;标本的件数与申请单是否相符;标本是否用固定液固定过。
2.标本经上述验收后,进行编号登记,以防错乱。
编号按年份和流水号两种方法,如果为了今后的查找较为方便,按年份编号为较好。
二.、活检组织取材在外科送检的诸多材料中,对于每一例病例的材料,大小都不一样,但对于较大的标本,不可能都对其进行制作切片,因此,选择适合于病理技术制作,适合于病理诊断且有利于回顾性研究等各方面的材料,是病理活检的关键,通常把这过程称为取材。
(一)取材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取出所有送检的标本,量其大小,称其重量,描写其色泽,质地,形状和肉眼所见表面情况。
当标本切开后,应详细描写其切面的颜色,硬度,病变部位等,必要时绘图说明。
②对于细小标本如肺支气管穿刺物标本胃肠镜活检标本[1]等,应将其染上伊红颜色后,用擦镜纸或特别脱水袋将其包上或装上,以防漏出脱水盒的小孔。
③对于有传染性的标本,让标本彻底固定后再取材。
如结核瘤标本等。
④对于罕见特殊的标本,应小心保存好,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保存好大体标本。
以利于教学标本,陈列标本的收集。
⑤边取材边固定,组织标本较多的单位,取材经常要花上几个小时,如果从下午2:30开始取材,至5:30完成,那么先取的材料就可以多固定几个小时,如此可以防止固定时间不足,同时也可防止组织发生自溶。
⑥对于骨髓穿刺的组织,可先用10%硝酸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再与其它组织进行处理。
⑦骨组织和钙化组织,应彻底脱钙后,方能进行制作。
具体用大头针能顺利扎入骨组织则可。
⑧活检组织取材,不能太厚,以不超过2mm为宜。
以防脱水不彻底,不利于制片。
⑨每取完一例标本后,所有的工具如刀,剪,盘镊,切板等,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污染,混淆于其它病例。
上消化道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

上消化道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一、标本处理(一)活检标本处理1、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活检组织展平,使黏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2、标本固定:置于 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包埋前固定时间需在6-48小时内。
3、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片垂直定向包埋。
4、HE 制片标准:修整蜡块,要求连续切 6 到 8 个组织面,捞取在同一张载玻片上;常规HE染色,封片。
(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处理1、大体检查及记录:测量并记录标本大小(最大径×最小径×厚度),食管胃交界部标本要分别测量食管和胃的长度和宽度。
记录黏膜表面的颜色,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病变,病变的轮廓是否规则,有无明显隆起或凹陷,有无糜烂或溃疡等,记录病变的大小(最大径×最小径×厚度)、大体分型以及病变距各切缘的距离(至少记录病变与黏膜侧切缘最近距离)。
多块切除的标本宜由手术医师根据内镜下病变的轮廓/碘不染色轮廓(食管鳞状上皮病变)在标本固定前进行重建。
2、取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应全部取材。
宜涂碘识别病变(碘不染色区)和最近侧切缘,垂直于最近侧切缘取材。
黏膜侧切缘与基底切缘可用墨汁或碳素墨水标记。
食管胃交界部标本宜沿口侧-肛侧的方向取材。
每间隔2-3mm平行切开,全部取材,按同一方向立埋。
记录组织块对应的部位。
建议将多块切除的标本分别编号和取材,不需考虑侧切缘的情况。
二、病理诊断标准(一)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理诊断标准1、食管基底细胞增生:上皮基底细胞层增生厚度≥上皮全层的15%,细胞核增大,但细胞核无显著异型性,细胞排列无极向紊乱。
2、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的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的基底层或≤上皮全层的1/2。
3、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全层1/2以上被异型增生细胞所取代,上皮基底膜结构完整清晰。
胃癌分级分期

《胃癌研究总则》第1版于1963年由日本胃癌研究会(JapaneseResearchSocietyforGastricCancer,JRSGC)出版。
《日本胃癌分级》英文版第2版就是基于日文版第13版修订而成的,其目的就是为胃癌的临床、病理描述提供一个通用的语言,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一)总则所见用大写字母表示:T(肿瘤侵犯深度)、N(淋巴结转移)、H(肝转移)、P(腹膜转移)与M(远处转移)。
字母后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种所见的范围。
不明确病例以“X”表示。
所见分成四个类别,即临床、手术、病理的与最终所见,分别用加在大写字母前的小写字母c、s、p 与f表示。
至于同时多原发癌,以侵犯胃壁最深的肿瘤为准。
1.临床所见:诊断评价中的任何所见,包括诊断性腹腔镜,都被定义为临床所见。
记录为cT2、cNl、cM0、Ⅲ期c。
2.手术所见:任何术中所见,包括冰冻切片、细胞学以及切除标本的大体检查,都被定义为术中所见。
治疗性腹腔镜的结果也包括在术中所见之中。
3.病理所见:内镜、腹腔镜或手术切除所得材料任何镜下所见都被定义为病理所见。
4.最终所见:基于临床、手术与病理的综合所见被定义为最终所见。
当手术与病理所见相矛盾时,以病理所见为准。
(二)原发病变1.肿瘤位置每个原发病变都应记录其二维的最大值。
解剖上胃可分为三个部分:上(U)、中(M)与下(L)区。
如果多于一个区受累,所有受累的分区都要按受累程度描述,肿瘤主体所在的部位列在最前,如LM或UML。
肿瘤侵及食管或十二指肠的,分别记作E或D。
胃的横断面可分为四等分:小弯与大弯,前壁与后壁,全周的受累记作“Circ”。
残胃癌的记录要求按下列三个项目以连字符相连:①上次胃切除的原因:良性病变(B)、恶性病变(M)或未知的(X)。
②上次胃切除术至当前诊断之间相隔年数(未知:X)。
③肿瘤在残胃的位置:吻合处(A)、胃缝合线(S)、胃的其她位置(O)或整个残胃(T)。
胃肠道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要点

胃肠道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要点陈晓宇【摘要】近年来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量激增,但缺乏规范的病理学检查标准.本文详述胃肠道黏膜活检标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以及外科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要点,规范消化病理学诊断,以期与国际同行接轨.%Recently endoscopic biopsy and operative specimens are sharply increasing, however, standardize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ormulation is still lacking. This article detailed 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highlights of gastrointestinal biopsy specimens,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and surgical operation, with the aim of standardizing the digestive system pathological diagnosis.【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2(017)011【总页数】5页(P641-645)【关键词】胃肠道;活组织检查;外科手术;标本;病理学;黏液染色【作者】陈晓宇【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病理室200001【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使许多无明显症状的消化道早癌得以诊断。
早期胃癌的肉眼形态常不典型,内镜下难以与炎症相鉴别,而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广泛应用使部分早期胃癌病灶产生假性愈合,更加大了诊断难度,延误治疗。
当病理学检查发现恶性癌细胞数量很少时,黏液染色往往能显示HE染色切片难以发现的少量印戒细胞癌和(或)低分化腺癌,有助于癌的诊断。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常见缺陷分析及对策

2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厶(PIVAs)为依托,开展药学服务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05年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现已承 担24个病区的静脉药物配制工作,该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对输液配 伍变化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并纠正了不合理用药和配伍禁忌。发现 存在的用药不合理情况大致分3类:①给药浓度不合理:克林霉素给 药时最大浓度不超过6mg/mL,给药量不超过1200mg/min;②存在配伍 禁忌:多巴胺与速尿,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降解,氧化成醌,经 环化产生有色的肾上腺素红和吲哚,最后聚合成许多高分子有色衍生 物,其反应受pH影响,且速尿浓度降低反应减弱,液体颜色变化不易 发生,故建议这两种药物不能配伍使用,③中西药物配伍不当:一些 中药注射剂如血塞通、丹参,七叶皂苷钠、茵扼黄等一般应用5%葡萄 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而不宜选用生理盐水及离子成分较多的乳 酸纳林格液,也不适宜添加氯化钾等强电解质。因为中草药提取制剂 成份较为复杂,与生理盐水中强电解质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 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PIVAs的建立,给药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推广合理用药的平台, 拉近了药师与临床医师的距离。因临床医师的医嘱必须先由药师审核, 确保药物的相溶性、稳定性良好,无配伍禁忌后才能配置。不合理的 处方能在第一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馈给医师,及时得到纠正。一方面保证了患者的 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加强了医药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利于药师开展 不规范处方调查统计。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评价,药物相互作用、药物 安全性以及经济学评价等工作,促进医药结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3开展药品咨询服务工作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设有药物咨询门诊窗口和药物咨询电话专线 服务,由主管药师轮流担任咨询服务工作。解答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药 物相关问题,同时也为社会群体等其他对象提供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处理、收集信息等服务。对咨询过的问题做好原始记录,包括咨询者 性别、年龄,病情.职业,提出的问题、用药情况,解答结果等。并 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 4收集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临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 斌
主要内容 标本及时固定对生物标志物检测的 重要性
胃癌手术标本固定的实践问题
主要内容 标本及时固定对生物标志物检测的 重要性
胃癌手术标本固定的实践问题
固定的意义
固定是组织制片的基础及关键步骤,固定是否及时、彻底, 影响着整个制片过程。是标本处理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
Lehr HA, et al. Modern Pathology 2012:1-7.
)
活检标本 手术切除标本
主要内容 标本及时固定对生物标志物检测的 重要性
胃癌手术标本固定的实践问题
手术标本及时固定的时间
• SEOM/SEAP胃癌HER2检测共识1
– 手术2
1. Gómez-Martín C, et al. Clin Transl Oncol 2011; 13:636-651. 2. 《胃癌HER2检测指南》编写组. Chin J Pathol 2011; 40:553-557. 3. Werner M, et al. Am J Surg Pathol 2000; 24(7): 1016-1019.
是
是 是
10
总的受累例数
否
0
否
0
否
0
否
0
否
2
否
5
否
7
是
8
延迟固定2h标本开始出现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延迟固定8h和过夜的 标本发生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几率最高
Khoury T, et al. 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 2012;20:531-542.
延迟固定导致EGFR和E-cadherin表达改变
《胃癌HER2检测指南》
据报道约20%的进展期胃癌有HER2过表达或扩增。一 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TOGA试验)的结果 显示,化疗联合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治疗可显著延长 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基于这一结果,2010年欧洲 药品管理局及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先后批准化疗 联合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胃及胃和食管交界处 癌(以下统称胃癌)患者。
《胃癌HER2检测指南》对固定的要求
免疫组化检测固定较差示例:胃癌
• 固定不完全会导致假阳性检查结 果
• 细胞质染色可能由于使用了不适 当的固定方式
图片由Targos Molecular Pathology.提供
30分钟内:
应当完成什么? 应当由谁完成?
需要的哪些材料?
30分钟内:
250 200 150 100 50
0
0min 10min 30min 1h 2h 4h 8h ON 延迟固定时间
所有病例
弥漫性染色病例
Ki-67表达水平在延迟固定4h和8h出现下降
Khoury T, et al. 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 2012;20:531-542.
Khoury T, et al. Mod Pathol 2009;22:1457-1467.
延迟固定导致激素受体染色减弱
ER染色减弱的标本比例
P=0.03
(n=58)
(n=39)
离体至固定时间
延迟2h以上时间固定,出现染色减弱的比例升高
Li XX, et al. Mod Pathol 2013; 26, 71-78.
应当完成什么? 应当由谁完成?
需要的哪些材料?
组织处理不良示例
未剪开固定
固定液比例不足
组织处理规范示例
剪开手术标本
供图: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组织处理规范示例
钉于标本板上
供图: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组织处理规范示例
供图: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组织处理规范示例
浸泡于足量的固定液中
供图: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固定目的
1、保持组织形态学特征清晰和稳定 2、阻止组织、细胞自溶与腐败 3、凝固或沉淀组织细胞内物质 4、保存组织细胞抗原性 5、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延迟固定导致激素受体染色减弱
平均Q值 7 6 5 4 3 ER PR
2
1 0 0min 10min 30min 1h 2h 4h 8h
固定延迟时间 ER、PR的平均Q值随固定延迟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延迟固定导致HER2染色改变
HER2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与固定延迟时间的关系
病例编号 1 2 0min + + 10min + + 30min + + 1h + + 2h A,C A,B,C 4h C A,B,C 8h A,C A,B,C 过夜 A,C A,B,C 总的荧光减弱例数 4 4
3
4 5 6 7 8 9
总体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
编号 0 min 10 min 30 min 1h 2h 4h 8h 过夜
1
2 3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4
5 6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7
8 9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缓冲体系:
• 避免外界物质(如胃酸等)造成固定液pH值显著变 化 ,进而对组织和抗原造成的破坏
容器
其他
如标本板,大头针,手术剪等
HER2检测需多学科间共同合作
肿瘤科医生/
检测结果分析及报告
消化科医生
申请标本检测及 安排标本收集
病理科医生
患者
外科医生/
内镜医生
标本处理及检测手段
组织切除,固定及送检前保存
技术员
总结
• 手术标本应及时剪开固定
• 应使用正确、足量的固定液 • 应准确记录立体时间和固定时间
• 外科和病理的合作至关重要
37
《胃癌HER2检测指南》 二、HER2检测适宜范围 有可能进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进展期胃癌 有必要行准确的HER2检测。
《胃癌HER2检测指南》 三、检测流程和结果判断 1.HER2状态检测首先选用IHC法。 2.IHc 3+的病例判断为HER2阳性,无需进一步做原位杂交检 测。 3.IHC 1+和O的病例,判断为HER2阴性,无需进一步做原位 杂交检测。 4.IHC 2+的病例为不确定病例,需进一步行原位杂检测,如 原位杂交阳性,判断为HER2阳性;如原位杂交阴性,判断为 HER2阴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C C + + A,B +
+
C B,C + A,B A,B +
C
C B,C C A,B A,B +
C
C B,C C A,B A,B +
C
C B,C C A,B A,B +
3
5 5 3 4 5 0
10
总的荧光减 弱例数
+
+
+
+
+
30分钟内:
应当完成什么? 应当由谁完成?
需要的哪些材料?
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
即 4%中性缓冲甲醛溶液 中性(pH7.2 – 7.4)
• 避免酸性环境对组织和抗原造成的破坏
• 用自来水或纯水配置的甲醛溶液,常见pH5 – 7,可 能使分子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降低,导致误诊
延迟固定导致肿瘤生物学特点改变
有丝分裂象计数 采用MIB-1免疫组化检测评估乳腺癌的增殖指数
MIB-1(
有 丝 分 裂 /10 HPF
活检标本 手术切除标本
占 肿 瘤 细 胞 的 比 例
手术切除标本的有丝分裂象较活检标本平均高出3倍多(20±6 vs 6±2有丝分裂/ 10个高倍视野, P=0.008);而两者间MIB-1免疫染色的肿瘤细胞比例则相当 手术切除标本有丝分裂象增加源自固定延迟:活检标本自离体至固定的 时间为15~30 min,而手术切除标本则需数个小时
+
+
3
+
6
+
8
A,B
9
A,B
9
2
35
+,无减弱;任一字母代表减弱,A:因细胞轮廓模糊,B:因非一致性信号;C:因核分辨不清
延迟1h之后,FISH染色开始减弱;2h之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Khoury T, et al. Mod Pathol 2009;22:1457-1467.
延迟固定导致组织形态学改变
组织处理规范示例
准确记录离体时间和固定(开始)时间
供图:绍兴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30分钟内:
应当完成什么? 应当由谁完成?
需要的哪些材料?
应当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由手术室和病理科协商决定
如标本能于离体后30min内送至病理科 并完成处理,可以建议由病理科完成 如标本不能于离体后30min内送至病理 科并完成处理,可以建议在手术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