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表
王艳2014年6月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

师:“我们来当个小小理发师,我们给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吗?我们用剪刀来剪这个绿色手工纸,要沿着黑色的线线剪的哦!”
说玩他也就开始动手了,超超没等开始剪,嘉怡就已经将一个“头发”剪好了,他高兴的和我说:“师你看!卷的头发!,然后干嘛啊?”
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
班级:小1班
日期:2014-6-16
记录人:王艳
实录:
区角游戏开始了,幼儿看到了有新的操作材料,就纷纷上去玩了,和嘉怡搬了自己的小椅子就开始动手了。
看到我放在篮筐里的绿色手工纸和剪刀,就说:“这个是要剪的。”
嘉怡看了看说:“这个剪什么啊?”
这时候嘉怡就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本来想自己动手了,后来拿出了一张手工纸,发现上面有黑色的线条,或许他明白了要做什么了,就开始动手剪了。
调整策略:
针对幼儿能力差异的问题,我觉得在材料的提供上可以做一下调整,材料也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可以有简单的剪直线的,然后可以让幼儿卷一卷变成卷发。
师:“哇,你的本领可真大!卷发的呀!那你赶快把她的头发用固体胶给贴上去!”
说完,他就把剪好的头发给春姑娘贴上去了,看这自己剪出来的卷发超超心里美滋滋的,继续拿起剪刀开始剪了。
分析与调整:
在刚开始游戏的时候,我没有去告诉幼儿,就像一样他自己会琢磨出来要干什么,当另外一个幼儿问我的时候,我发现超超已经快剪好一个头发了,对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螺旋的线条也能剪了,而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知道要怎么剪,可是会剪歪,我觉得在游戏的材料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虑,比如可以先画上线条,让幼儿照着线条剪。
大班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

活动区:
创美区
科探区
益智区
语言区
音乐区
建构区
生活区
人数:
2人
2人
3人
4人
2人
4人
2人
观察指导
重点
1.观察幼儿在玩棋类游戏时遵守规则的情况。
2.观察幼儿了解各类物品与季节之间关系的情况。
幼儿活动实录:
游戏的时间到了,一一、腾腾、瑞瑞和杰杰四个人拿出来四季棋盘开始玩了起来。没过一会儿,争执的声音传来。一一说:“杨老师,杰杰耍赖,他都不会玩。相应的物品放到相应的位置都不知道。"我看了看杰杰、只见他低头在看棋。于是我做了一回小帮手,将物品与季节之间相互的关系告诉了他。不一会,新的一轮又开始了,我在旁边观察着。杰杰首先出棋,一出手就甩筛子甩到了六,懂得规则再加上爆棚的运气使得最后这盘棋以杰杰获胜结束。
]
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
活动区:
创美区
科探区
益智区
语言区
音乐区
建构区
生活区
人数:
4人
2人
4人
4人
2人
3人
2人
观察指导
重点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去拼图的情况。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与同伴合作共同主动解决。
幼儿活动实录:
今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睿睿,一一选择了益智区的数独拼图,这个玩具是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的拼图,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板,过了一会儿,睿睿开始烦躁起来,他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这时,他向我走过来说:"杨老师,你能过来帮我拼一下吗?"然后我走过去,对他说:"“睿睿,老师不能代替你拼,你都已经拼好了这么多了,你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呀。"睿睿听了鼓励开心和一一分工合作继续拼图了,不一会,拼图完成了。
5篇幼儿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9.22
班级
中1班
观察者
杨老师
观察区域
益智区
幼儿姓名
启尊
观察方式
自然观察□直接观察□
跟踪式观察□随机式观察□
介入式观察□间接观察□
持续式观察□目标式观察□
幼儿表现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表现
启尊和妍妍都各自在个别化中做模式拼图,过了一会儿,妍妍大哭起来,她大喊:“这是不对的!根本拼不起来!”。
她向我走过来说:“老师,你能过来帮我拼一下吗?”我坐在她身边说:“老师不能帮你拼,但是可以帮你找你需要的拼版。”我见她大概拼出了头绪鼓励他说:“你已经看懂了,你告诉我接下来应该那个拼图了,我们一起找,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拼完。”
分析与思考:
中班上学期刚开始,个别幼儿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所以当他们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常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为了共同完成同一幅作品而努力。
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能力差异,个别幼儿在个别化中有自己的主见,比如予妍有自己的兴趣并能在幼儿的提醒下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她喜欢消防车但是她还不能独立完成有难度的作品,但是在朋友的提醒下会主动尝试独立完成。
分析与思考:
中1班有一部分女孩子喜欢在自由活动中画画、折纸,每天都有幼儿到美工区拿纸折一折、画一画,这反应了中班幼儿开始尝试用各种材料来进行艺术方面的表达表现。从幼儿整体的作品分析来看,幼儿作品主要集中于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渗透的内容,但是线条简单,涂色也不够精致。
在个别化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讲评游戏时,让幼儿相互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的给予鼓励。教师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的点点头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
个别化观察记录表2

分析评价:
在案例中,发现高雅兰小朋友在语言反面、社会情绪以及认知方面都发展较好。
后续观察:
通过探索,孩子们进行了分类,具体如下:
可以和磁铁相吸的东西有:锁、回形针、钥匙、小剪刀、粘勾(钩子处);
不能与磁铁相吸的东西有:塑料制品、木制品、纸制品、玻璃制品等。
高雅兰便把手上的玩具递给他,说:“你玩吧,不会我教你。”
认知方面:在案例中,具体表现为高雅兰的操作过程。在操作中,高雅兰从众多的材料
中拿出磁铁,运用磁铁的特性,使小鸭子在小河里游泳。她的这一举动,说
明她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指导策略:
利用科学角,继续提供磁铁等方面的玩具,让高雅兰等幼儿继续这方面的尝试,在尝试中进行分类:哪些东西可以和磁铁相吸?哪些东西不能与磁铁相吸?
案例记载:
今天,高雅兰对俞知伯说:“火龙果,待会我们一起去科学角好吗?”俞知伯说:“为什么?”高雅兰悄悄地对他说:“昨天老师在科学角里,放了一样新的玩具。”俞知伯一听,忙说:“好的。那是什么玩具呢?”高雅兰说:“送小动物回家。”俞知伯一听,高兴地答应了高雅兰。
下午区角活动开始了,高雅兰和俞知伯相约来到了这里。高雅兰拿出“送小动物回家”的活动材料,拿出其中一个动物——小鸭子,就问俞知伯:“小鸭子的家在哪里?”俞知伯说:“在小河里呀。”高雅兰边把小鸭子放到河里,边对俞知伯说:“那你想办法让小鸭子在小河里游泳吧。”俞知伯听罢,就用小手拿着小鸭子,在河面上滑来滑去。高雅兰见状,说:“不对不对,不能用手来帮忙。”俞知伯挠挠头,问:“那怎么弄呀?”高雅兰递给他一筐材料,里面有木块、回形针、塑料积木、磁铁等,对他说:“你只能用这里的东西来帮忙。”俞知伯想了老半天,还是不知所以然。
幼儿园中班个别化观察记录 (3)

日期2016年ຫໍສະໝຸດ 月1日教师张晓雯观察项目:(请打勾选择)
幼儿游戏时( √ ) 交流分享时( )
情况描述
个别化开始了,文文在创意美工坊里剪蝴蝶,他剪了好几次都不成功,都只剪出半个蝴蝶。我引导他看步骤图:“看看把纸对折后是从哪边开始剪的?”,他仔细看了一下,改变了剪的方向,又试了两次就剪对了。还高兴地说:“老师,待会儿我要介绍,我还要把它带回家给妈妈看。”
分析与思考
1、文文好几次都剪成了半个蝴蝶,分析原因是:剪的方向不对;初次看步骤图,不够仔细,看步骤图的能力不强。
2、剪成功后放在老师的桌子上要求展示,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被肯定的需求。
建议与调整
1、在交流分享时可以引导幼儿看步骤图,理解其意思,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2、多展示幼儿的作品,不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第12周个别化游戏观察记录表

曹村六幼2014学年第一学期(中一)班第( 12 )周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日期2014.11.18 记录者活动区名称探索区材料投放各种水果图片、自制蛋糕幼儿行为观察孩子们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很敏感,且又十分感兴趣的。
这次我投放了色彩鲜艳的蛋糕及小巧精致的各种水果。
很快,就有几个孩子坐下来,看了看这些材料,吴悦灵问道:“老师,这怎么玩?”“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我想不要说得太详细。
吴悦灵看看了说:“这是蛋糕。
”一旁的琪琪马上将水果随意摆放在蛋糕上,开心地叫起来:“看,我们做水果蛋糕”。
我观察了一会儿,他们俩仍没有用到排序卡,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摆。
这时,我找出一张排序卡对琪琪说:“你能帮我做个蛋糕吗?上面的水果要像这样排列的。
”随后用同样的方法请吴悦灵也帮我做蛋糕,我就在一旁观察。
只见他照着卡片上水果的顺序,看一个摆一个,直至将水果排满一圈,两个孩子动作都较为熟练。
分析与调整对幼儿而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不只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更多的是在与材料、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建的。
在做水果蛋糕的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排序卡没有被幼儿利用,他们只是按自己喜好随意摆放水果,而这时,教师以顾客的口吻给予了提示,引导幼儿按照排序卡上的排列顺序摆放水果。
因此,在探索活动中,教师的言行指导是“有形”的,幼儿可以直接列,而操作材料是无声的,但却能给幼儿一种“无形”的指导与暗示,这两种方法应相互结合,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其教育作用。
调整:1、可以将幼儿制作的蛋糕拍下来,展示在墙面上,让幼儿一起分享,激发更多幼儿参与。
2、操作卡可以增加内圈和外圈,提高难度,满足部分孩子需要。
幼儿园中班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表 (12)

日期
3月22日
教师
赵燕青
观察项目:(请打勾选择)
幼儿活动时() 交流分享时(√)
情况描述
梓萱和前面两个介绍的孩子一起举着手中自己临摹的职业人物:“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我长大了想要做什么?”浩浩说:“警察”“不对”梓萱摇摇头说。“服务员吗?”小米问。“不是的”梓萱又否定了。“那你为什么脖子里有橙色和红色的?”小米不解又问了一下。“我这是围巾,不是厨师的蝴蝶结,我画的是老师!”梓萱自豪地告诉小伙伴。“啊,老师怎么穿了警察的黑衣服?”浩辰站起来质疑。“我喜欢穿黑衣服。”梓萱说。“老师可以穿黑衣服的马上有孩子在下面说:“老师是大人,她们很喜欢穿黑衣服的。”钱子萱也这么说。“是啊,猜职业除了有一些特别的打扮和动作外,有的时候还需要你对朋友的了解,如果不了解那么很多职业没有很特别的服装是很难猜出来的。”
反思
个别化学习分享过程中的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营造积极的交流氛围最好的途径。让孩子学习从直白的介绍到设计问题发问同伴,是我们在组织交流分享时要积极思考的策略。当然互动除了孩子间的问答对接,教师的质疑抛问同样也能推进有效互动。
分析
1.陈梓萱在分享中她能主动提问同伴,引发小伙伴间的积极互动,可见这个孩子是个很会交往、也很大胆的女生。
2.教师的分享能从判断职业特点的不同的角度进行提炼,引起幼儿观察他人作品的兴趣,同时从关注作品的局部和细微之处入手进行联想判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幼儿的判断和联想能力。分享让幼儿更多地去了解同伴。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 (13)

菊园部中五班第十四周个别化学习观察记录
日期 5.18 教师朱怿珺观察项目:幼儿游戏时(√)交流分享时()
情况描述
描述:该照片是这一阶段幼儿通过雪花片、子弹头积木、水管积木建构的动物园。
幼儿通过对已有的一部分动物作品进行分类,划分
几个不同的区域围合好栅栏,将孔雀、毛毛虫放在草地区域;青蛙、
鸭子放在小河区域;蝴蝶、小鸟悬挂在半空中。
接下来一段时间,幼
儿继续建构螃蟹、蝴蝶、乌龟等动物,并放在适合他们居住的区域内,
此外幼儿还用美术馆制作完的纸盒小房子当作小动物们的家。
分析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指导了集中基础图形的雪花片建构方法,如:莲花、方形高楼、圆形等,并让幼儿在此基础上适当想像添加动物的不同部位,搭建出不同的动物,通过一模一样搭两层的方式引导幼儿由平面建构转向立体建构,成果相当显著。
反思
我班幼儿对建构非常感兴趣,建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能力,通过早上来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等环节的个别指导,不断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提升建构水平,之后的指导可以慢慢指向合作建构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