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应急函【2019】274号附件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2019年煤矿隐蔽致灾普查报告

2019年煤矿隐蔽致灾普查报告

XX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XX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XX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写人员:潘文龙审核:XX技术负责:XX 潘文龙项目负责:XX总工程师:XX矿长:XXXX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目录一、概况 (1)二、采空区 (2)三、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的钻孔 (4)四、断层和陷落柱 (6)(一)2018年矿井断层和陷落柱情况 (7)(二)2019年矿井断层和陷落柱情况 (9)五、矿井开采及疏排引起的地面变形 (12)六、瓦斯富集区 (13)七、导水裂缝带 (13)八、含水体 (14)(一)地表水体 (14)(二)井田内含水层 (14)九、井下火区 (17)十、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19)十一、总结 (20)附件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的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为从源头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查清煤矿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对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普查报告。

现将普查结果总结如下:一、概况根据2009年9月14日,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9号文《关于太原市清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清徐碾沟煤矿有限公司、山西清徐洛池渠煤矿有限公司、清徐县西沟煤矿、清徐县平口煤矿重组整合为山西阳煤集团碾沟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阳泉煤业集团沙钢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矿井能力为120万t/a。

根据2012年12月1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47625,批采煤层为03-9号煤层,生产规模为120万t/a,井田面积为10.1777km2。

《XX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XX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XXXXXXXX矿《隐蔽致灾地因素普查报告》(修编)内审意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矿防治水细则》《关于印发<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技术要求>的通知》(川应急函〔2019〕274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的通知》(川应急函〔2021〕153号)等相关要求。

2021年5月21日,XXXX矿总工程师组织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专业人员,对《XXXXXXXX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进行了审查。

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XXXX矿于2002年开始筹备,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进行初步设计。

矿井于2007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8月15日开始投产。

2011年3月1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XXXXXX,采矿权人:XXXX,有效期限2008年7月11日至2038年7月11日,生产规模120万吨/年。

矿区登记开采标高为+973~0m,其中批准的首采区(第一水平)开采标高为+820~+435m。

采矿许可证登记开采矿区范围内所有煤层,占用登记及开发利用方案批准开采C13、C14、C15、C19上、C19、C24煤层。

矿井采用平硐+斜井综合开拓方式,布置有+438m出煤平硐、+428m 排水平硐、+435m主平硐(2000国家大地坐标:X=3104684.719,Y=35599822.890)、+688m排矸斜井、+939m轨道斜井、+688m回风平硐、+939m回风斜井共计7个井筒。

矿井目前正在开采一水平,共划分3个采区,即11采区、12采区和13采区。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通风式,采用走向长壁前进采煤方法,利用滚筒式采煤机进行综采,运煤方式为刮板输送机与皮带运输机相结合,工作面采用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根据掩护式液压支架及采煤机截深计算掩护式液压支架的控顶距,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涌水沿各采区上山、+435m水平运输大巷、+428m排水平硐、+435m主平硐排水沟流出。

煤矿2020标准化-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煤矿2020标准化-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第一条矿井地质灾害普查的目的:
矿井地质灾害是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在井田范围及矿井周边区域内客观存在,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直接辨识,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给采掘活动带来安全隐患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地质因素,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因此必须对煤矿隐蔽地质灾害因素进行调查,对不能确定的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物探、钻探等安全措施进行探查,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地质灾害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制定此地质灾害普查制度,以便更好地开展矿井隐蔽地质灾害因素普查工作。

第二条成立地质灾害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邱进敏
副组长:李明乐、贾广才、汪洋滨、郑国强
成员:生产技术科、调度室、机电科、安检科、通风科、财务科、供应科人员组成。

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科室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周边区域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煤矿2022年9月28日煤矿及周边区域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严格落实2021年9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下发的《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矿安〔2021〕121号)及《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部署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

通矿公司对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推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道清煤矿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作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百日攻坚行动的集中攻坚工作任务,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为手段,推动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高效完成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道清煤矿高度重视,对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地质工作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防灭火细则》等规定要求,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与河北工程大学合作,2022 年1月完成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并形成了报告,形成报告后我矿继续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并对报告进行补充完善,于2022年6月形成报告。

2022年9月按照《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查清了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并提出相适应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措施,为预防和消除煤矿事故提供可靠地质保障。

二、工作成效(一)水文地质致灾因素普查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成果2021年11月,为进一步查清道清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本次采空区普查中对道清煤矿做了大地电磁物探,共布置了24条勘探线,共1325个物理点位,测深300-1200m,线距40m、100m,点距10m~50m,勘探区面积共1815168.9m2,本次物探的勘探区中,II、III勘探区富水性较差,未发现富水异常情况。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通防设施的普查内容
通防设备的检查
普查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包括风门、风窗、风桥等,确保其正常 运转。
通风能力的核定
根据矿井生产的需求,核定通风系统的通风能力,保证矿井安全生 产。
通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对通风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建立完善 的通风设施管理制度,提高通风设施的管理水平。
详细描述
地下水致灾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的涌入、矿井突水等。在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如果 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活动规律了解不足,可能会导致矿井突水等事故。为了确保矿井安全, 需要对地下水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勘查和评估,了解其分布、水位、流量等参数,采取
相应的防水和排水措施,预防和减轻地下水灾害的发生。
瓦斯致灾因素
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普查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对于预防水灾 事故至关重要。
VS
详细描述
排水系统普查应包括对水泵、水管、水仓 等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 正常。同时,还需对排水系统进行模拟演 练,测试在突发水灾时排水系统的应急响 应能力。
运输系统普查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运输系统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普查运输 系统的安全状况对于预防运输事故至关重要。
建立安全考核机制
制定安全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矿工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他们具 备合格的安全素质和能力。
鼓励矿工参与安全管理
建立矿工参与安全管理的机制,鼓励他们积极提出安全建议和意见, 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建立隐蔽致灾因素
台账
对普查出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分 类、登记和汇总,形成完整的台 账资料,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
制定隐患整改措施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海力财富集团有限公司石桥煤矿二0一六年十月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审意见及编审人员编审意见:1、按时巡查发现隐患按照普查报告及时采取措施;2、根据现场变化及时补充报告内容。

技术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地测防治水副总: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矿长:年月日目录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 (1)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 (1)1、采空区积水 (1)2、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的情况 (2)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情况 (3)4、其他水源分析 (4)5、气象 (8)6、地震 (8)7、地温 (8)8、地压 (9)9、探放水情况 (9)10、瓦斯灾害情况 (9)1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自查 (9)12、顶板管理自查 (10)三、防范和治理措施 (10)(一)地质构造方面 (10)(二)水害防治 (11)1、顶板水防治 (11)2、老空水防治 (12)3、断层水防治 (13)4、地表水防治措施 (13)5、对3401采空区突水积水采取的预防措施 (14)四、煤层自燃灾害防治及措施: (15)五、瓦斯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六、顶板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七、其他方面 (16)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等技术人员,按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及要求,结合矿井近几年开采实际揭露,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为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

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提纲 1.绪论 1.1目的、任务和依据目的、任务、报告编写依据 1.2. 煤矿概况煤矿位置、范围、四邻关系、自然地理。

煤矿和区内邻近矿井及老窑开采情况,自然地理、煤矿生产建设情况等。

1.3 以往地质工作井田勘查各阶段进行的地质勘查和煤矿建设生产期间开展的各项补充地质勘探及井下探测,包括勘查单位、时间、内容、采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程量和成果及其质量等。

2. 矿井地质 2.1井田地质 2.2煤层 2.3煤质 3.矿井水文地质 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3矿井充水因素 4.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4.1采空区普查通过采用调查走访、物探、钻探、化探等方法,结合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及近年来生产作业过程中揭露情况综合分析,查明矿井自身开采的采空区、井田内及周边采空、老空区情况。

对采空区分布、范围、面积、形成时间、积水情况、积水来源、自然发火、有害气体等进行分析说明,预测采空区及积水区对本矿未来开采范围的影响程度。

将采空区普查的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矿井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分析相关隐患对煤矿生产建设带来的潜在威胁。

4.2 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的普查废弃老窑(井筒)的普查采用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进行。

对废弃老窑(井筒)要做到查明其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及充填情况等,尽可能收集齐全以往煤矿采掘相关资料。

将废弃老窑(井筒)、井筒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井田内废弃老窑(井筒)、水源井孔台账。

通过整理分析井田范围内所有钻孔封孔资料和质量记录,对钻孔封孔质量进行评述,查明封孔不良钻孔的分布,以及封孔不良钻孔的封闭材料、封闭质量和封闭不良层段。

对封孔资料不详、封孔资料不清的钻孔,应以封孔不良钻孔对待。

将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及监察执法检查要点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及监察执法检查要点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及监察执法检查要点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隐蔽致灾因素是一种非常常见而又危险的存在,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必须进行全面普查治理,并且在监察执法检查中要进行重点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和监察执法检查要点进行全面探讨,并共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概念及分类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是指那些在煤矿生产中可能引起事故或灾害的不易察觉的因素。

其分类主要包括机械设备方面的隐蔽致灾因素、通风方面的隐蔽致灾因素、电气方面的隐蔽致灾因素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隐蔽致灾因素,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普查治理和防范。

二、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1. 普查治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前,首先要对煤矿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普查治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普查治理工作。

2. 普查治理的方法和技术普查治理工作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损检测技术、红外线测温技术等,对煤矿的各项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隐蔽致灾因素。

3. 普查治理的目标和效果普查治理的目标是根除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提高煤矿的生产安全水平。

通过实施普查治理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三、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监察执法检查要点1. 检查范围和重点在进行监察执法检查时,要对煤矿的所有设备、设施和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重点关注可能存在隐蔽致灾因素的部位和设备。

2. 检查方法和工具监察执法检查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如现场检查、设备检测仪器等,对煤矿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隐蔽致灾因素。

3. 检查结果和处理措施根据监察执法检查的结果,对发现的隐蔽致灾因素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对于严重的隐蔽致灾因素,及时责令停产整顿,直至处理完毕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和监察执法检查要求,加强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防范和治理工作,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分则 ............................................................................................................................... 4
第一节 采空区、老窑(井筒) ..............................................................................4 第二节 钻孔.............................................................................................................7 第三节 断层、裂隙、褶曲 ......................................................................................8 第四节 陷落柱.........................................................................................................9 第五节 瓦斯富集区...............................................................................................10 第六节 导水裂缝带...............................................................................................12 第七节 地下含水体...............................................................................................14 第八节 其它有毒有害气体...................................................................................15 第九节 井下火区...................................................................................................16 第十节 煤层自燃...................................................................................................17 第十一节 地温热害...............................................................................................18 第十二节 顶板.......................................................................................................19 附件一 规范述语...................................................................................................21 附件二 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写提纲...............................24 附件三 防隔水煤(岩)柱要求...........................................................................31 附件四 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39 附录五 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公式.......................................................................40 附件六 地质因素调查台账表 ................................................................................41 附件七 统一图例 ....................................................................................................48
第一节 普查工作的政策依据.................................................................................1 第二节 普查工作的原则.........................................................................................1 第三节 普查工作的手段 ..........................................................................................2 第四节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种类 ..............................................................................2 第五节 普查工作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2
2
五、《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51078-2015); 六、《煤田地质填图规程》(DZ/T0175—1997); 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l2719—91); 八、《煤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 标准》(MT/T1091—2008); 九、《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044-2014); 十、《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 开采规范》(2017); 十 一 、《 煤 矿 床 水 文 地 质 勘 查 工 程 质 量 标 准 》 (MT/T1163-2011); 十二、《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1997); 十三、《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2014); 十四、《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 十 五 、《 地 面 磁 性 源 瞬 变 电 磁 法 技 术 规 程 》 (DZ/T0187-2016); 十六、《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 十七、《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 十 八 、《 煤 矿 矿 井 瓦 斯 地 质 图 编 制 方 法 》 (AQ/T1086—2011); 十九、《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二十、《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审核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 和国应急管理部 AQ1049-2018)。
四川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
普查技术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普查工作的政策依据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 2019 年煤矿 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应急[2019]36 号)相关要求, 进一步规范全省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根据《煤 矿安全规程》(2016)、《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及相关技 术规程、规范、规定,结合全省煤矿事故案例、当前煤矿隐 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基本特征,制定本要求。
4
法。 (二)废弃老窑(井窑)调查内容 1.调查废弃老窑(井筒)名称、井口位置及标高; 2.调查废弃老窑(井筒)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
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3.调查废弃老窑(井筒)开采时间、最低采空标高,矿
井涌水量,老窑(井筒)封闭情况、采空积水区与相邻保留 矿井间的空间关系。
(三)对煤矿生产区域有安全威胁的采空区、老窑(井 筒),应进一步采用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阻率法、井下直 流电法等物探手段,结合钻探探查,量化采空区的分布范围 及积水情况。
四川省煤矿隐......................................................................................................................... 1
第二节 普查工作的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各煤矿企业必须全面准确普 查煤矿存在的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禁止弄虚作假。 2.坚持企业主体责任原则。 煤矿企业是隐蔽致灾地质 因素普查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同时拥有地质、采矿、测绘、 机电、通风等主体专业技术人员,并熟练掌握技术要求,拥 有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及物探技术人员,并熟练掌握本技术要 求。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委托具备上述能力的 单位(机构)开展普查工作。 3.坚持定期普查与专项普查相结合的原则。煤矿隐蔽致 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每三年修编一次,对发生重、特大安全 事故和隐患应针对存在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开展专项普查。
第四节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种类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废弃老窑(井 筒)、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 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有毒有害气体、井下火区、煤层自 燃、地温热害、顶板等
第五节 普查工作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 各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应遵守或参照以下 文件及技术规范: 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 二、《煤矿安全规程》(2016); 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 四、《煤矿防治水细则》(2018);
三、评判方法 (一)积水量 参考《煤矿安全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中老空 积水量估算公式定量计算采空区积水量。
Q积 Q采 Q巷,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