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说课稿
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上册《鸟类》说课稿(附板书)课件PPT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一般有过观察鸟类的经验,但是由于环境和技术的限制他 们观察的类别比较有限,对于结构特征的观察比较粗浅。应该培养学运 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鸟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 象。四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其运用比 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 结果。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 出结论。 自然对学生有着独特的魅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大自然的独特吸引力引导 学生对探究鸟类的结构特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探究兴趣。
《鸟类》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四年 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三课《鸟类》。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导入新课: 在前面两章我们学习了水中的生物和地面上的生物,水中和地面上的
生物都有动物和植物组成,而且它们都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征,除 此以外在空中也有着一些生物的存在。
新课学习: 多种多样的鸟类 世界上已知的鸟类有9000多种。我国有鸟类1200多种,是鸟类资源极 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通过幻灯片介绍一些特殊的鸟类。 野鸭:飞行能力极强,不仅能从陆地起飞,还能从水面起飞;以小鱼、 小虾、昆虫、植物种子等为食物;飞行速度达到110公里每小时。 孔雀:是美丽的观赏鸟。 蜂鸟:5.5公分(2.12寸),重约2克,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约15次到 80次。 巨嘴鸟:体长约67厘米,嘴巨大,长17~24厘米,宽5~9厘米,形似嘴 刀 天鹅:天鹅共有七种鸟类。体型较大,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 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先裸露;尾短而圆。
《鸟类》说课稿

教学难点
对家鸽的观察、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地面和水中的生物。 学生对“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有了初步认识。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技能。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 实验观察 分析、归纳
教学用具
视频 家鸽以及鹌鹑的图片 家鸽的骨骼模型 羽毛 探究实验中需要的实验器材,如:吸管, 剪刀等
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以 “爱鸟”为主题的小报。
课后练习
鸟类的体型呈( ),鸟类的循环系统为 ( ),鸟类的( )辅助了鸟类的呼吸,使 其更加适应于空中飞行? 讨论:为什么蝙蝠不是鸟类?
板书
(p82 表格)
结构 体形 羽毛 肌肉 骨骼 呼吸 其他
§11-1 鸟类
二. 鸟类的共同特征
2.总结归纳: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p82 表格)
结构 体形 羽毛 肌肉
骨骼 呼吸
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呈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减轻体重,形成流线型身体 胸肌发达 轻而坚固,壁薄,中空;胸骨发达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 食量大,消化快;口腔无牙齿;心脏四腔, 心跳快;体温恒定;卵生,卵壳坚硬
其他
教学设计
一.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呈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 减轻体重,形成流线型身体 胸肌发达 轻而坚固,壁薄,中空;胸骨发达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 食量大,消化快;口腔无牙齿;心 脏四腔,心跳快;体温恒定;卵生, 卵壳坚硬
谢谢!
5 . 鸟类的共同特征 (1)比较讨论: 蝙蝠会飞,不是鸟类; 鸵鸟不会飞,是鸟类; 家鸽会飞,是鸟类。 找出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
(2)总结: 鸟类的共同特征 身体被覆羽毛; 前肢变成翼; 有角质的喙; 用肺呼吸,以气囊辅助呼吸; 体温恒定; 卵生,卵有坚硬的外壳。
生物人教版鸟类说课稿

生物人教版鸟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人教版教材中的《鸟类》一章。
本章节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鸟类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适应性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1. 掌握鸟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2. 理解鸟类的生态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4. 增强学生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鸟类的定义及其与其他动物的区别;2. 鸟类的分类,包括不同种类的鸟及其特征;3. 鸟类的形态结构,如羽毛、喙、翅膀等的构造和功能;4. 鸟类的生理特点,如温血、卵生等;5. 鸟类的行为习性,包括繁殖、迁徙、觅食等;6.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以及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鸟类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2. 组织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3. 开展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观察和研究的成果;4.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鸟类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哪些鸟类?”“鸟类有哪些特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2. 讲授新知详细讲解鸟类的定义、分类、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同时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到户外或动物园观察鸟类,记录鸟类的行为习性,如筑巢、觅食、飞翔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到的鸟类特点和行为,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补充。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鸟类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鸟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类。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鸟类》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鸟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鸟类》是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注意到了鸟类的一些特点,如翅膀、羽毛等。
但学生对鸟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如翅膀、羽毛、喙等,以及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鸟类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鸟类特点的深入理解,如羽毛的作用、喙的形状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鸟类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材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鸟类特征:让学生观察鸟类模型,分组讨论鸟类的特点,如翅膀、羽毛、喙等。
3.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羽毛的防水性,深入了解鸟类特点。
4.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鸟类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鸟类,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鸟类的主要特征:1.翅膀2. 羽毛3. 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生态系统2. 观赏价值3. 食用价值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
鸟类说课稿

鸟类说课稿
一、课程简介
鸟类课程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鸟类的基本知识、生态习性、演化历程等。
通过对鸟类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鸟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鸟类的漂亮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鸟类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授新课(30分钟)
通过讲解、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分类、形态、生理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堂互动(15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堂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操作(40分钟)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鸟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征,培养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匡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量和探讨问题。
初中生物《鸟类》说课稿(经典2篇)

初中生物《鸟类》说课稿(经典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物《鸟类》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物《鸟类》说课稿1一、说教材《鸟类》是选自河北少儿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章第8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脊椎动物,为之后学习哺乳动物奠定基础,是按照生物进化方向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可以说本节课对学好生物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对鸟类并不陌生,这就为本节的学习降低了难度,但是,学生对鸟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于其结构的特点缺少深入的分析,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教师结合各种标本和实物等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三、说教学目标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确立鸟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鸟的主要特征;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能够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等。
而在学法上,我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展示各种鸟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然后提问学生鸟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是可以飞翔,紧接着继续提问什么原因可以让它飞翔呢?仅仅有翅膀就能够飞翔了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
2、新课展开在讲解鸟类的形态结构特征时,首先出示家鸽实物、骨骼标本和肌肉挂图。
《麻雀》说课稿

《麻雀》说课稿
引言概述:
作为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麻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麻雀的生态习性、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保护现状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这种常见的鸟类。
一、麻雀的生态习性
1.1 麻雀的栖息地
1.2 麻雀的饮食习性
1.3 麻雀的迁徙习性
二、麻雀的生活习性
2.1 麻雀的社会行为
2.2 麻雀的繁殖行为
2.3 麻雀的活动时间
三、麻雀的繁殖特点
3.1 麻雀的繁殖季节
3.2 麻雀的繁殖方式
3.3 麻雀的育雏行为
四、麻雀的保护现状
4.1 麻雀的数量变化
4.2 麻雀的主要威胁
4.3 麻雀的保护措施
五、麻雀的文化意义
5.1 麻雀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5.2 麻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5.3 麻雀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麻雀这种常见的小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物。
愿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与这些小鸟和谐共处,共同构建美好的未来。
《鸟》专题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鸟》专题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学会观察和描述鸟类的外形、习性和生态环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 运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鸟类的外形特征。
2.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鸟类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3. 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鸟类的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鸟类的特征1. 鸟类的定义和分类2. 鸟类的外形特征3. 鸟类的习性和生活方式第二课时:鸟类的生态环境1. 鸟类的生活环境2. 鸟类对环境的适应3. 鸟类的保护意义第三课时:观察鸟类1. 观察鸟类的方法2. 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3. 分析鸟类的习性和生活方式第四课时:鸟类的生活习性1. 鸟类的觅食习性2. 鸟类的繁殖习性3. 鸟类的迁徙习性第五课时:保护鸟类1. 鸟类保护的重要性2. 保护鸟类的措施3. 学生行动计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观察和描述鸟类的外形、习性和生态环境。
3. 保护鸟类的意识和行动。
难点:1. 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与分析。
2. 保护鸟类的措施和方法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结合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观察报告、小组讨论和行动计划等方面,评价学生在鸟类知识掌握、观察分析能力、团队合作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鸟》专题说课稿及相关鸟类资料。
2. 教具:图片、实物(如鸟类标本)、视频播放设备。
3. 学习活动材料:观察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表、行动计划表。
4.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自然生态环境,设置鸟类观察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肌发达—为振翅提供强大的动力,适宜完 成飞行动作
总
2、骨骼 和肌肉适 于飞翔生 活的特点
结
骨片薄,有的愈合,长骨中 空——减轻体重 胸骨发达,具有龙骨突——便
于附着发达的胸肌 胸肌发达 ——增加飞行的力量
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口
食道 腺胃 小肠 嗉囊 肌胃 肝
直肠
泄殖腔
口
食道 腺胃 小肠 嗉囊 肌胃 肝
第六节 鸟
燕鸥
它是动物中的“飞远冠 军”,可以不费力的从 南极洲飞到遥远的北极 洲地区,行程17600多 千米。
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为什么鸟类 能展翅翱翔 于天空中呢?
鸟的体形
体型:流线型 (也叫纺锤形),
减少空气阻力。
分头,颈,躯干,
四肢,尾五部分
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正羽,能扇动空气 飞翔;尾部生有大型正羽,能控制飞行方 向。绒羽毛轻,而又有保温作用
讨论:
双重呼吸对家鸽的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家鸽充足的 氧气。
思考:家鸽的气囊除了辅助呼
吸外,你还知道气囊有哪些作用?
气囊的作用有:
辅助呼吸
散发体内过多热量
肺
减小身体比重
减少内脏间摩擦
气囊
5、家鸽的体温
总是保持在42 ℃ ,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叫做恒温 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 改变是变温动物。 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使鸟类增 大了对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扩大动物的生存范围。
总
结
身体呈流线型
1、 外 部 形 态
体表被覆羽毛
适于 飞翔 生活
前肢变成翼
观察家鸽的骨骼
头骨(愈合、很薄) 脊柱
胸骨 (发达)
脊柱(有的骨愈合在起,非常坚固) 尾椎骨(愈合,非常坚固) 长骨(中空)
鸟的骨骼占体重的5%—6%,人的骨骼占体重18%
鸟的胸肌占体重的1/5, 人的胸肌占体重1/120
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供给家鸽充 足的氧气。
5、体温 体温恒定,可以使鸟类增大了对不同的环境适应能
力鸟的主要特征• 源自、体表覆羽,前肢变翼。 • 2、有喙无齿。 • 3、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直肠
泄殖腔
口
食道 腺胃 小肠 嗉囊 肌胃 肝
直肠
泄殖腔
口
食道 腺胃 小肠 嗉囊 肌胃 肝
直肠
泄殖腔
讨论:
家鸽的消化系统有哪些特点与它的飞行 生活相适应? (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 提供较多的能
量 (2)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有利 于减轻体重。 (3)口内无牙齿,减轻体重
4、家鸽的呼吸
肺 气囊
家鸽不仅有 发达的肺, 还有一些与 肺相通气囊。
家鸽的呼吸过程
当两翼举起时, 肺扩张,外界的 空气就进入肺里。
大量空气在肺内进行 气体交换。
也有一部分空气 进入气囊。
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 缩,气囊里的空气经过 肺又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最后气体排出体外。
家鸽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 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 叫做双重呼吸。
鸵鸟生活干旱沙漠地区
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
所以,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
你认为鸟类有哪些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1、体形、体表 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变翼 ;
2、骨骼、肌肉 骨片薄,有的愈合,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 3、消化 4、呼吸
胸骨 发 达,形成高大的龙骨突,胸肌发达 、 增加飞行的力量 口内无牙齿,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 有利于减轻体重;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提供较 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