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简介
苏州为何又称“姑苏”

苏州,又名姑苏,是一座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最早在苏州建立都城的是西周的吴王诸樊,他在当地建立“吴子城”。
继任的吴王阖闾又命伍子胥扩建这座城,因近姑苏山及姑苏台而称“姑苏城”。
伍子胥建城远在商、周时期,苏州是吴国领土。
当时中国西北周族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为了让弟弟季历继承王位,而离家南迁到今江苏无锡梅里一带,建立吴国,以今日的苏州为其辖地。
春秋时期,楚人屡次侵扰吴国。
吴王诸樊于是向东南迁徙,选取今日的苏州作为国都,命名为“吴子城”。
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吴王阖闾即位,命伍子胥扩建姑苏城。
伍子胥是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之子,因遭陷害逃亡至吴国,被吴王阖闾重用为大将。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开始建造姑苏城。
吴国的都城原来方圆只有3里,经伍子胥扩建后,面积大了16倍,周长47里。
这座新城经多次水土测量和观天才建成,设陆门水门各8个,以象征天之八风、地之八卦。
城内宽广的街道和密集的水道纵横交错,城内有城,城外有廓,奠定了今天苏州城的城址及基本格局。
奠定苏州城格局的《平江图》北宋末年,苏州称平江府,是江南重镇之一。
南宋年间,金兵南下,将吴中地区夷为平地。
宋高宗赵构为避战火,拟迁都平江,于是下令按都城格局重建平江府。
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新建的平江府已历百年发展,著名的《平江图》碑也在同年刻成。
图碑完整地记载了南宋苏州城的基本面貌,其布局至今仍无大变动,许多地名也一直沿用。
平江府略呈长方形,设计重点是利用水利条件,达到排污泄洪、军事防御的作用。
城内布局严整,分内外两重城垣,设水门陆门各5座。
6条南北纵向的水道,与14条东西横向的水道相互连结,并与城外水系相通;坊巷和民居则邻河而建。
如是者水陆两道依傍而平行,格局有如两棋盘重迭在一起。
《平江图》奠定了今日苏州的具体格局。
但城市发展,人口日增,长方的古城不免变得拥挤,于是苏州人开始走出古城。
现今苏州城的布局称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古城区,两翼分别指古城东面的苏州工业园和西面的高新科技区。
苏州介绍PPT(苏州简介经典版)

3、旅游景点
苏州博物馆
位于苏州市东北街204号,是国内保存完整的 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这是集现代化馆舍 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 性博物馆。
4
美食文化
酱汁肉
相传在200多年前已有应市,当初叫酒焖汁肉, 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 进而改称为酱汁肉。
阳澄湖大闸蟹
别名:姑苏/吴中/平江/吴门;下辖地区: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面 积:8488.42平方千米; 人 口:1072.17万;地区生产总值:18597.47亿人民币
2、城市概况
苏州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 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 心城市之一。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以桂鱼(又称鳜鱼、石桂鱼)加工制 成,活杀后去脊骨,在鱼肉上剞成菱形状刀纹, 深至及皮,蘸干淀粉后,经熟猪油二次炸制, 呈浑身金黄,肉粒翻开如 毛,头昂口张,鱼 尾微翘,形如松鼠,趁热将卤汁淋桂鱼身时, 会发出哧哧之声,犹如松鼠欢叫。因其色、香、 味、形俱佳,堪称苏帮名菜中主角之一。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拙政园、留园、 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 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苏州被世界 遗产城市组织授予了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称号。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苏州城市概况
3、旅游景点
虎丘
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山门内八号,虎丘历史悠久, 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 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 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
姑苏的历史典故

姑苏的历史典故
1、“姑苏”之称源于如下传说:夏朝,有一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很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长江下游一大块富饶的吴地,册封给胥。
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
后来年代久了,“胥”“苏”两字读音相近,于是“姑胥”渐渐演变成“姑苏”。
2、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姑苏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也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人文积淀最为深厚的中心城区。
苏州姑苏区:历史遗迹与现代化的繁华之地

苏州姑苏区:历史遗迹与现代化的繁华之地苏州姑苏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融合了历史遗迹与现代化的繁华之地。
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苏州姑苏区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外地人前来观光和投资。
在这个充满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氛围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苏州姑苏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自古以来,苏州姑苏就是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在这里,有许多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的园林。
苏州的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景观闻名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在姑苏区,有许多著名的园林,如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等。
这些园林保留了古人的智慧和美感,不仅反映了苏州人的生活方式,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除了园林之外,苏州姑苏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
例如,苏州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让人们了解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姑苏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古建筑,如寒山寺、平江路等等。
这些寺庙和古建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体验,也是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品,吸引了许多摄影师和艺术家前来欣赏和创作。
然而,苏州姑苏并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历史遗迹集合。
近几十年来,姑苏区经历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商业和经济中心。
新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投资者。
苏州工业园区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高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苏州姑苏区的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经济和商业方面,还体现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上。
苏州姑苏区的交通十分便利,拥有先进的地铁和公交系统,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
同时,苏州姑苏的城市规划也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和环境,使古老的街道和建筑与现代化的城市融为一体。
苏州姑苏区的发展离不开该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的支持。
苏州市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苏州姑苏区成为了外来资本和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使得苏州姑苏区在现代化的同时,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浅谈姑苏文化 PPT

十大特色小吃
苏式鲜肉月饼、枫镇面、 红白汤奥灶面、 鸡头米羹、蟹壳黄、鱼 香春卷、油氽紧酵、 小馄饨、糖粥、酒酿饼
吃货们吼不住的美食街······
苏州众多的小吃自然形 成了传统的美食街, 如:澄阳湖小吃街、 太监弄、李公堤国际 风情水街、凤凰街等 都是值得一饱口福的 地方。
光洁绚丽的 江南刺绣
浅谈姑苏文化
—
目录
• 苏州简介 • 苏州历史 • 苏州园林 • 古巷古镇 • 姑苏小吃 • 精美苏绣 • 苏州戏曲
苏州简介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中国 华东地区特大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太湖东岸、长江三角洲中部。
苏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景 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城”,素 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 “东方水城”的美誉。苏州园林 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
例证的拙政园、留园、 网师园和环秀山庄, 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 发展的鼎盛时期,以 其意境深远、构筑精 致、艺术高雅、文化 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 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 和代表。
园林文化内涵
——以拙政园为例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东北隅(东北街178号), 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 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 山萦绕,厅榭精美, 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 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 东、中、西三部分,东花 园开阔平朗,中花园是全 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 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 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 居多进的格局。
苏州历史悠久 ,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 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历史学家顾 颉刚先生经过考证,认为苏州城为中国现存古老的城市之 一。
东方之门苏州简介

东方之门苏州简介
苏州,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
发祥地。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北枕长江,南接太湖,东临上海,西临南京。
全市总面积约1.17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
口为730.8万人。
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中部、江
苏省南部、太湖流域下游南岸,东邻上海、南接浙江、西连无锡、北靠徐州,与南京隔运湖相望。
苏州古称姑苏、平江府,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
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北依长江,南濒太湖,东接上海,西临南京和无锡;地理坐标为北纬31°10′~32°55′、东经120°10′~121°02′;属亚热
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全市总面积为8615平方公里(含太湖
水域)。
截至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730.8万人。
苏州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现代化制造业中心,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1 —1 —。
姑苏是什么意思

姑苏是什么意思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①山名。
即“姑胥山”。
在苏州西南:上姑苏,望五湖。
②台名。
指姑苏台,在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
③苏州的别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有一个典雅的别名“姑苏”。
“姑”的发音为辅音G,当地土语音,发声词,无意义,常作专用名词的前缀词。
姑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建城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姑苏旅游景点(一)

姑苏旅游景点(一)
姑苏旅游
简介
姑苏,古称吴县,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区,也是苏州市的辖区之一。
姑苏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西园
•位于姑苏区古城内,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园内有各式各样的景观,如假山、小桥流水、荷花池等
•游览时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意境和雅致
箕山
•姑苏著名的名胜之一,属南山岗地带
•在这里可以登高远眺,俯瞰苏州城的美景
•山上还有古老的庙宇和香火旺盛的寺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孙中山故居
•这是孙中山在苏州的旧居,是一座民国风格的建筑
•故居内陈列着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和文物
•游客可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历史贡献和思想拙政园
•被誉为江南园林十大名园之一
•园内景色美丽,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和设计
•是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好地方
管园
•管园是一座古老的园林,建于明代
•园内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装饰
•是了解江南古代园林建筑风格的好地方
古城墙
•苏州古城墙位于苏州城区南缘,全长约14公里•是古代城防工程的杰出代表
•游客可以沿着城墙漫步,欣赏城市美景和古代建筑绣湖
•绣湖是苏州市内最大的一座湖
•湖面平静,水天一色,景色优美
•可以在湖边漫步、观赏美景
总结
姑苏旅游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园林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
到江南古城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古代园林还是历史文化遗产,姑苏都
提供了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无论您是对历史感兴趣还是喜欢自然风光,姑苏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旅游姑苏,您将会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名称:姑苏风云
实践时间:2013年10月
实践地点:苏州
报告正文:长沟流月去无声,是歌不尽的春华,唱不完的秋实,杜若洲头,秋水依旧。
是的,秋水依旧,微吟还似清歌样,是苏州,且歌且吟出这样一曲风风雅雅的姑苏咏唱。
衣诀翩飞,蝴蝶惊梦,刹那芳华,是谁,伫立于秋的尽头,沁湿了薄衣,风奏离歌,嶙峋成曲,重峦叠嶂,叠迭起寒涟徐徐。
从美丽的苏州园林开始,我们在假期间展开了对历史上苏州的足迹追寻。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
苏州别称有吴都、吴会、吴门、东吴、吴中、吴下、姑苏、长洲、茂苑等。
商末太伯奔吴,建句吴国,设都吴城。
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命楚国叛将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成阖闾城,大部分史学界人士认为阖闾城就是今苏州市区。
今天的其规模位置迄今基本未变,为世界罕见。
顾颉刚认为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
吴国又重用孙武,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军队,向西灭楚国,尽占今湘赣鄂地区,北上伐齐,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前496年,阖闾葬于虎丘。
前473年,吴被越国所灭,苏州又成为越国都城。
前306年,楚国灭越国。
从秦汉到隋唐,苏州在我国历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
苏州城建城早,规模雄大,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
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使得陈运和的《寒山寺》诗“似乎也有些烫”。
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
苏州既有园林之美,又有山水之胜,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加之文人墨客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唐朝,苏州为江南道治所,是中国南方唯一的雄州,辖境相当于今苏南、浙江、福建北部、江西、湖南、贵州东部。
江南道分治后,苏州为江南东道治所。
苏州的繁华程度在唐朝中期已逐渐开始超越扬州和洛阳,在全国仅次于长安,有“甲郡标天下”之说。
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修筑连接苏州城和虎丘山的山塘街。
苏州是全国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
明清两代全国状元共出204名,而苏州即产生了34名。
苏州籍的名相重臣蔚为大观。
在明(1368年-1644年)、清(1644-1911年)两代,苏州建造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有许多为回苏州的退休官员所建,体现明显的士大夫情趣,与北京
的皇家园林或扬州的盐商园林有明显的不同。
苏州以其精致典雅的文化风格,备受当时人的赞赏。
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保存较好的古镇(如吴江的黎里、盛泽、平望,太仓浏河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吴中东山村、明月湾),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1860年,李秀成率领太平天国军队进攻苏州,苏州经历一次浩劫,知府下令放火,将繁华的城西阊门商业区彻底焚毁,大批市民逃往上海租界避难,成为后来上海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是太平天国苏福省的省会,建有李秀成金碧辉煌的忠王府。
1863年12月,戈登的常胜军配合淮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苏州。
但战后苏州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已经让位给上海。
在惨烈的战争中,苏州损失惨重,直到今天,苏州市(范围略大一点)的人口数仍然没有恢复到1860年以前范围略小一点的苏州府的人口数。
1895年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苏州被辟为商埠,城南还设立了苏州日租界,但该租界始终未繁荣起来,只是后来在界内开办了瑞丰丝厂。
1906年沪宁铁路通车以后,阊门外石路地区一度有所恢复,1937年抗日战争中又受到重创。
清末民初,苏州商会总会统辖苏州、凇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各商务分会,与上海、江宁两地商会共管江苏商务。
苏州商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创办事业,苏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苏州状元陆润庠在这期间创办了苏纶纱厂。
走过近代的屈辱和抗战的烽火,苏州在新中国成立后便开始涅磐之旅,经过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努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苏州发展成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
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是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中国大陆排名第五的城市,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昔日人间天堂将焕然一新苏州古城之东有中国、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古城之西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横贯古城区、东西向的干将路,长10公里,连接着这两个工业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促进了苏州经济的腾飞。
苏州的市花是桂花。
历代民间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
举凡中榜登科,仕途得志被称为“折桂”。
对获得殊荣者则誉为拥有“桂冠”。
桂花树姿挺秀,终年常绿,花时浓香四溢,为著名的珍贵花木。
苏州的市树是香樟树,香樟树四季常绿,清香宜人。
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解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
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