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选择.详解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发表时间:2012-09-24T10:46:34.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曾起[导读]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但对于GardenIII 型、IV 型需慎用。
曾起 ( 江西省德安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3 3 0 4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分析2004 年6 月~ 2010 年6 月,48 例经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1 ~ 7( 平均3.2) a, 42 例骨折愈合,6 例(,12.5%)骨折不愈合,后期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GardenIII 型2 例,IV 型4 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 个月,髋关节功能优40 例, 良2 例, 差6 例。
结论: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 但对于GardenIII 型、IV 型需慎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折固定术空心钉引言股骨颈骨折为中老年人老年人常见骨折,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5%左右)和股骨头缺血坏死(20% ~ 30%)是治疗中的主要问题[1]。
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仍存在分歧, 目前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保存自身股骨头为目的复位内固定术, 另一种是关节置换术, 二者各有利弊. 究竟首选哪种治疗方式, 不同学派之间仍存在争论[2]。
本院自2004 年6 月~ 2010 年6 月,应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48 例,病例资料完整,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我院2004 年6 月~ 2010 年6 月, 共治疗新鲜( 伤后1周内) 股骨颈骨折72 例, 其中获得随访的48( 男27, 女21) 例, 年龄在35~ 88( 平均65.2) 岁之间. 按Garden 分型[3]: Ⅰ~Ⅱ型骨折38 例, Ⅲ~Ⅳ型10 例. 致伤原因分为: 摔伤41 例, 交通伤4 例,其他伤3 例.,48例患者中有30 人伴有一种以上的其他疾病, 其中心血管病21 例, 慢性支气管炎2 例, 糖尿病7 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1 ~ 22d,平均3d。
股骨颈空心拉力螺钉排列

• 骨折固定的目的:一方面应维持良好的对 位对线,另一方面应尽量对抗张应力,或 将张应力转化为压应力,这符合张力带原 则。 • 因此,上方 2 枚螺钉的倒三角方案,对抗 张应力的作用显然优于上方仅 1 枚螺钉的 正三角方案。
• CORR 曾发表美国学者的一项生物力学研究, 对比两种固定方式出现再骨折的负荷大小, 发现倒三角再骨折的平均负荷 11330N,而 正三角仅 7795N,差异明显,也就是说倒三 角形固定可将再骨折的负荷提升 45%(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6 Feb;443:302-6.)
正三角排列更容易出现转子下骨折
• 股骨近端外侧是张应力集中的部位,颈干 角顶点位置尤其如此。 • 而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时,如果 3 枚 螺钉采用正三角排列,小转子下缘附近的 外侧皮质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钻两个较粗的螺钉孔,而 如果置钉过程中导针反复调整,可能另外 还有多个导针孔。 • 这些孔洞对于会使外侧壁抗张应力的强度 明显下降,在螺钉孔附近形成相对薄弱区。
在侧位片上,螺钉 的前后分布越分散, 骨折不愈合发生率 越低(J Bone Joint Surg Br. 2005 May;87(5):632-4.)
3 枚螺钉在股骨颈内的理想位置
谢谢
生物力学研究中, 模拟人体生物力学 环境,加载负荷后 再骨折的标本,可 见远端有两枚螺钉, 呈正三角排列。
正三角排列有更高的骨折不愈合率
• 2013 年 JBJS 发表的一项研究对 202 例股骨 颈骨折进行了分析,发现导致骨折不愈合 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螺钉正三角形排列、 骨折移位严重、复位不佳,其中螺钉正三 角排列骨折不愈合高达 23%, 而倒三角排 列仅 9%。(J Bone Joint Surg Am. 2013 Jan 2;95(1):61-9.)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选择

导针、螺钉位置判断方法
多角度透视 TAD(尖顶距) CalTAD(股骨参考矩-尖顶距)
实用文档
这些方法同样可在粗隆间 骨折髓内钉固定时参考。
谢谢!
实用文档
首先定位下位空心钉导针 上下定位在小转子下1/3至下缘水平 前后位于股骨干侧面弧面最高点稍偏后 控制导针使其尖端到达股骨头横径的下1/3 定好第1枚导针后平行打入上位2枚导针 导针尖端位于股骨头中部稍偏上
实用文档
不同倒三角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空心钉其它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导针、螺钉位置判断
正侧位片导针螺钉均在 股骨头颈内
股骨干滋养动脉 股圆韧带的小凹动脉
股骨颈骨折分型
实用文档
3枚空心钉固定方法
实用文档
倒三角好处
上外侧骨皮质呈分离状态 内侧由于骨皮质的相互接触 张力侧尤其重要
符合பைடு நூலகம்力侧原则
倒三角形抗压、最大垂直载荷明显优于正三角形 倒三角形比正三角形中最大负荷大38% 两者抗扭转性能无显著性差别
实用文档
倒三角固定方法
股骨颈骨折空 心钉内固定
实用文档
髋关节构成
实用文档
髋关节关节囊
实用文档
股骨颈
实用文档
股骨颈
颈干角
前倾角 (矢状面)
实用文档
股骨颈
张力侧骨小梁 压缩侧骨小梁 斜向骨小梁 实用文档
股骨矩
实用文档
股
, 形 成 致 密 的 纵 形 板
骨 颈 、 干 连 接 的 内 后 方
股骨头血供
实用文档
旋股内、外动脉分支骺外侧动脉 干骺端上侧动脉 干骺端下侧动脉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你需要知道这些

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你需要知道这些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对于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过高或不能走动的疼痛较轻的老年患者可以采取卧床制动的保守治疗方式;人工半髋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往往是 75 岁或以上患者的标准治疗,此外还是合并退行性疾病,对功能需求较低的65-75 岁的患者、骨坏死风险高的患者的适应症;内固定可采取空心螺钉或成角固定设备,最常见的是动力髋螺钉。
成角固定设备(短DHS、髓内钉)可能更适用于角度垂直和更靠近基底的骨折,因为经过这些骨折线的高剪切力使空心螺钉不能获得牢固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适应症:•所有未移位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年龄小于 65 岁的股骨颈骨折;•65 -75 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且具有良好骨质密度并对功能有较高的要求。
•检查:髋部骨折通常是老年患者,有明确的低能量外伤史。
患者通常主诉髋部疼痛,且可能有屈曲外旋,还常伴有患肢短缩畸形。
外展位上内外旋产生明显的疼痛,应格外小心地处理。
大转子和耻骨支触诊的压痛可提供线索,有助于判断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和相关的损伤(耻骨支骨折)。
影像学检查:1. X 线平片:标准成像包括了髋关节前后位和侧位,需从压缩、移位及分离程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需考虑是否合并关节退行性变和是否合并骨盆损伤。
通过与对侧的比较可以发现更加细微的损伤。
2. 骨扫描:可以发现隐匿的股骨颈骨折,对于X 线平片上未发现骨折征象但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患者可以考虑行骨扫描检查。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72 小时后进行骨扫描检查可以明显提高敏感度。
3. CT:CT 可以用于诊断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考虑合并骨盆损伤时。
4. MRI :在诊断隐匿性股骨颈骨折上其准确性与骨扫描相当,在骨折后24 小时后再行 MRI 可以提高敏感度。
外科解剖:对于骨性解剖和股骨近端的血运有清晰的认识,基于解剖的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1)骨性解剖:•成人颈干角130±7°•平均前倾角10°•从侧位上看股骨颈位于股骨中轴的前方,在手术置入内植物时应牢记这一点以避免向后侧穿透股骨颈。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步骤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步骤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和骨质疏松的人群中。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内固定的方式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的愈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的步骤。
1.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骨折类型和位置、手术需求等。
通常会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的具体情况。
2.麻醉手术开始前,患者需要进行麻醉。
一般情况下,将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和无痛。
3.体位将患者安置在手术台上,并采取适当的体位,确保手术区域暴露和操作的方便。
4.手术切口麻醉后,外科医生会在股骨骨折处进行手术切口。
切口的位置和大小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而定。
5.暴露骨折切口后,外科医生会用特殊器械(如扩展器)将皮肤和软组织分离,以暴露骨折的部位。
在暴露骨折时,医生需要小心地处理周围组织,以防止二次损伤。
6.准备空心钉在完成骨折的暴露后,医生会选择合适尺寸的空心钉,并进行必要的准备。
空心钉通常是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具有坚固性和生物相容性。
7.钝性钻孔在骨折线的适当位置,医生会使用特殊的钝性钻头,钻孔并为空心钉的插入做准备。
这一步需要非常谨慎,以避免损伤周围的骨结构。
8.空心钉插入将空心钉插入钻孔中,确保插入的深度和位置都正常。
通过透视术来确保钉的角度和位置正确。
骨折片的位置和稳定性是决定插入程度的重要因素。
9.空心钉旋转和锁定空心钉插入后,医生会使用专用的器械将钉轴旋转,使其牢固地固定在骨折处。
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也要避免钉头过度深入造成损伤。
10.切口关闭确保空心钉固定后,医生会将手术切口缝合,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通常会使用可吸收的缝线,并对切口进行适当的清洁和包扎。
11.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骨科基础股骨颈空心钉固定三原则——贴边、平行……

⾻科基础股⾻颈空⼼钉固定三原则——贴边、平⾏……股⾻颈⾻折对于⾻科医⽣来说是⼀种较为常见且潜在破坏性很⼤的损伤,由于⾎供较为脆弱,⾻折不愈合及⾻坏死发⽣率较⾼。
⽽股⾻颈⾻折准确良好的复位是内固定成功的关键。
复位的评价Garden认为,移位的股⾻颈⾻折复位标准为:正位⽚160°,侧位⽚180°。
如果复位后正侧位garden指数在155°~180°之间即可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X线评价:闭合复位后,应⽤⾼质量的X线影像对复位的满意程度进⾏认定。
Simom和Wyman曾在股⾻颈⾻折闭合复位之后进⾏不同⾓度X线摄⽚,发现仅正侧位X线⽚显⽰解剖复位并未真正达到解剖复位。
Lowell提出:股⾻头的凸⾯与股⾻颈的凹⾯在正常解剖情况下可以连成⼀条S形曲线,⼀旦在X线正侧位任何位置上,S形曲线不平滑甚⾄相切,都提⽰未达到解剖复位。
倒三⾓有更明显的⽣物⼒学优势以下图为例,股⾻颈⾻折后,⾻折端承受的应⼒,上部是以张应⼒为主,⽽下部是以压应⼒为主。
⾻折固定的⽬的:1.维持良好的对位对线;2.尽量对抗张应⼒,或者将张应⼒转换为压应⼒,这符合张⼒带原则。
因此,上⽅2枚螺钉的倒三⾓⽅案,对抗张应⼒的作⽤显然优于上⽅仅⼀枚螺钉的正三⾓⽅案。
股⾻颈⾻折3枚螺钉的置⼊顺序有所讲究:第⼀枚螺钉应当是倒三⾓的尖端,沿着股⾻矩;第⼆枚螺钉应当是倒三⾓的底边靠后,沿着股⾻颈置⼊;第三枚螺钉应但是倒三⾓的底边靠前,在⾻折张⼒侧。
由于股⾻颈⾻折多伴有⾻质疏松,螺丝如果不贴边,中间位置⾻质量稀少,螺钉抓持⼒有限,因此贴边尽量靠近⽪质下,稳定性更好。
理想位置:空⼼钉固定的三原则:贴边、平⾏、倒品贴边是指 3 枚螺钉在股⾻颈内,尽量靠近外围⽪质。
这样 3 枚螺钉作为⼀个整体,对整个⾻折⾯可形成⾯状加压,如果 3 枚螺钉不够离散,更趋于点状加压,稳定性较差,不能较好地对抗扭转和剪切。
术后功能锻炼⾻折固定术后12周内可进⾏脚尖点地负重锻炼,12周后开始部分负重锻炼。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倒三角形与正三角形排列方式内固定的疗效比较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倒三角形与正三角形排列方式内固定的疗效比较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倒三角形与正三角形排列方式内固定的临床效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空心钉治疗的89例19-82岁股骨颈骨折(GardenⅡ~Ⅳ型,经颈型及基底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据排列不同分为正三角形组44例(侧方正三角形排列),倒三角形组45例(侧方倒三角形排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患髋Harris评分等。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行6~36个月随访,正三角形组和倒三角形组随访时间平均分别为19.4、18.7个月。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对比,倒三角形组明显优于正三角形组,差异显著,(P<0.05);2组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术后恢复不良发生率及患髋Harris评分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倒三角形内固定术式与正三角形术式相比较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而术后恢复相当,术后严重并发症有待进一步扩大例数研究。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三角形;内固定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
应用3枚空心钉的生物力学必要性已得到肯定,并为骨科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以往对股骨颈骨折复位后均以3枚空心钉呈正三角形排列内固定治疗,但近年发现,其并发症多见,以早期再移位和不愈合为首,故有学者提出采用倒三角形排列固定方式具有一定优势[1,4,7]。
现以我院病例进行分析,对空心钉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排列方式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89例,病例选择时间自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
均已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肺、肾功能不全病变及严重慢性病变患者、排除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排除病理性骨折患者、排除合并有髋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排除全身有严重复合外伤者。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股骨颈骨折系指股骨头下至粗隆间的一段较细部的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
一般为跌倒所致,病人跌倒时扭转患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骨折。
也见于年老骨质疏松者,股骨颈骨小梁薄弱,遭受轻微外力即可致骨小梁断裂引起骨折。
股骨颈骨折后,患肢呈短缩、内收、外旋、屈曲畸形,腹股沟韧带下或大粗隆部有肿块、瘀斑。
体检局部压痛,腹股沟中点部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被动活动患髋关节疼痛加重。
收集骨外科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60例病例,用空心钉内固定方法,现将手术配合技术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股骨颈骨折6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35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
治疗方法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经此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感染发生,术后随访一年无内植物松动病例,愈合良好。
2 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2.1.1一般准备股骨颈骨折病人多为老年人,术前常规检查全身情况,尤其是心肺功能,以确定是否能承受手术: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
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易消化。
指导与协助维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
置于软枕布朗架上行牵引维持或穿防旋鞋,调整牵引,松开皮套检查足跟及内外踝等部位有无压疮。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及咳痰,积极协助深吸气。
翻身按摩叩背每2小时1次。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行雾化吸入每日2次,深呼吸训练,吹气球和吹气泡。
术前常规备血,会阴部备皮导尿。
术前常规牵引,以减轻疼痛,利于骨折复位。
除按一般骨科手术常规器械和设备准备外,另备C型臂及空心钉打入器械。
2.1.2 心理护理应给予耐心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耐心解释此手术的适应症,方法、优点、疗效,使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良好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2 手术配合2.2.1 麻醉与体位一般采用腰麻,硬膜外或联合阻滞麻醉,患者仰卧于牵引台上,将双足固定于牵引架上,插一木棒顶住会阴部,双下肢伸直,各外展约30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 关 节 构 成
髋 关 节 关 节 囊
股 骨 颈Βιβλιοθήκη 股 骨 颈颈 干 角
前倾角 (矢状面)
股 骨 颈
张力侧骨小梁
压缩侧骨小梁
斜向骨小梁
股 骨 矩
股 骨 颈 、 干 连 接 的 内 后 方
, 形 成 致 密 的 纵 形 板
股骨头血供
旋股内、外动脉分支骺外侧动脉 干骺端上侧动脉 干骺端下侧动脉
股骨干滋养动脉
股圆韧带的小凹动脉
股骨颈骨折分型
3枚空心钉固定方法
倒三角好处
上外侧骨皮质呈分离状态 内侧由于骨皮质的相互接触
符合张力侧原则
张力侧尤其重要
倒三角形抗压、最大垂直载荷明显优于正三角形
倒三角形比正三角形中最大负荷大38%
两者抗扭转性能无显著性差别
倒三角固定方法
首先定位下位空心钉导针 上下定位在小转子下1/3至下缘水平 前后位于股骨干侧面弧面最高点稍偏后 控制导针使其尖端到达股骨头横径的下1/3 定好第1枚导针后平行打入上位2枚导针 导针尖端位于股骨头中部稍偏上
不同倒三角固定方法
空心钉其它固定方法
导针、螺钉位置判断
正侧位片导针螺钉均在
股骨头颈内
导针、螺钉位置判断方法
多角度透视 TAD(尖顶距) CalTAD(股骨参考矩-尖顶距)
这些方法同样可在粗隆间 骨折髓内钉固定时参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