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单元测试试卷一20150408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6.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烦闷无端。
B.一番装扮之后,她感到兴奋,却又带着几分羞怯;她热切地向往新的生活,却又有所顾忌。因而言“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C.进园后,她感到自己正当青春妙龄,花容月貌赛过春景,则又心花怒放。
D.忽然传来了生生燕语、呖呖莺歌,杜丽娘情绪一落千丈,鸟儿的成双成对深深地刺激着杜丽娘,她怏怏而去,结束了游园。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A.贝多芬灵魂伟大,但没有汉德尔灵魂伟大。
B.贝多芬灵魂伟大,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
C.贝多芬是所有音乐家中灵魂最伟大的一个。
D.贝多芬不仅灵魂很伟大,而且还品格谦逊。
15.下列对《听泉》一文的理解不属于“心灵鸣泉”的启示意义的一项是()。
A.前进标志B.诚实无疚C.谦虚朴素D.真实自然
12.下列有关《敬畏生命》的内容,不属于“三大诱惑”的一项是()。
A.休戚与共的能力与意志无济于事
B.不能如你所愿地去帮助其他生命
C.提防对产生善的前提的毁坏行为
D.共同体验周围的不幸是一种痛苦
13.下列对《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一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韦伯对科学界的现状感到绝望,他希望青年人远离学术研究。
A.印度神话

大学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呱呱(guā guā)坠地徇私(xùn sī)枉法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C. 饕餮(tāo tiè)盛宴踌躇(chóu chú)满志D. 恣意(zì yì)妄为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也不例外,真是名副其实。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稳如泰山。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锲而不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C.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字字珠玑。

D.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无懈可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他的性格如同春风,温暖人心。

C. 他的智慧如同星辰,照亮了黑暗。

D. 他的演讲如同泉水,清澈甘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他工作勤奋,学习刻苦,生活节俭。

C.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大学语文第1次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1次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第1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属于《诗经》中的篇章是:A. 《关雎》B. 《离骚》C. 《滕王阁序》D. 《岳阳楼记》答案:A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C3. 《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佩戴的玉是:A. 碧玉B. 玉佩C. 通灵宝玉D. 玉璧答案:C4.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子夜》B. 《家》C. 《呐喊》D. 《边城》答案:C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江城子》D. 《破阵子》答案:A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晓》B. 《春望》C. 《春夜喜雨》D. 《春日》答案:A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将进酒》D. 《赠汪伦》答案:A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哪篇作品?A. 《滕王阁序》B. 《与朱元思书》C. 《岳阳楼记》D. 《醉翁亭记》答案:A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之涣的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凉州词》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 《望岳》答案:C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哪首词中的名句?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江城子》D. 《破阵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三部分。

答案:颂2.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______,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司马迁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4. “对海而唱”是《________》中的句子,该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大学语文》测试题

《大学语文》测试题

《大学语文》测试题大学语文测试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回答。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年轻人常被告诫要知行合一。

这里的“知”指代对知识的掌握,而“行”则指代对实践的运用。

语文学科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核心学科,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继续发扬着这种传统,帮助学生在知与行之间找到有效的结合点。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中文基本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方面的提高。

通过学习文学、诗词、散文等文本,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所学。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名著、分析文本,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这种思辨性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此外,大学语文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跨文化的认知。

这种跨文化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

通过对语言知识和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思辨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跨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写作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作文。

1.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意义2.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特点3. 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堂大学语文课参考范文: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以及思辨能力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丰富自己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时间 9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音是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B .宋、郑、楚、秦C .齐、曹、宋、郑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B .七言歌行C .古题乐府D .新题乐府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

A .刘孝标B .刘义庆C .刘向D .刘伶6.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烦闷无端。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的组成部分?A. 风雅颂B. 楚辞C. 乐府诗D. 唐诗答案:A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蓝田玉B. 和氏璧C. 通灵宝玉D. 金镶玉答案:C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礼记》答案:D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维B. 孟浩然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B7. 《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蝶恋花·春景》答案:A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诗人的观点?A. 李白B. 白居易C. 杜甫D. 高适答案:B10. 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李煜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________,因为他的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

答案:诗圣1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属于________文学体裁。

答案:楚辞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里的“岳”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泰山1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里的“明月”象征着________。

答案:团圆、思念1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佳节”指的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单元测试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无分。

)1.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线索是()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以五十步笑百步D、王无罪岁2.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阐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以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纲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3.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王无罪岁4.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目标的主要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孟子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类比论证7.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做比喻来说明()A. 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8. 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A.孔了B.孟子C.庄子D.荀子9. 庄子用五帝、三王、伯夷、仲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10. 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托物方志B.侧面烘托C.象征D.对比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满招损,谦得益”的话,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12. 下列属于欧阳修的文学主张的是()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B、言之有物,辞必己出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继承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朴素,简洁1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 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14.梁启超用“操舟”作喻,来论证毅力的重要,这种论证方法是()A. 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15.《论毅力》文中对于“旁观者”的观点采取的论证方法是()A. 先驳论点,再驳论据;B. 先驳论据,再用对比法进行正面论证.C.先驳论点,再用类比法进行正面论证;D先驳论据,再驳论点;16.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认为大学应抱定的宗旨是()A.洁身自爱;B.研究高深学问;C.继承礼仪;D.完善人格17. 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体现蔡元培先生以德治校思想的是()A. 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敬爱师友;D.做官发财18. 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体现了蔡元培先生演说的风格是()A. 言之有物,明白清楚;B.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C温文尔雅,.机制隽永;D.侃侃而谈,委婉谦和19.《容忍与自由》中阐发道理时最善用的写作手法是()A.反证法;B.例证法;C.引证法;D.排比法20. 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A.和而不同;B.多极并立;C.一枝独秀;D.百家争鸣21.从《容忍与自由》一文中可以体现出胡适的写作风格是()A. 言之有物,明白清楚;B.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C温文尔雅,.机制隽永;D.侃侃而谈,委婉谦和22.《咬文嚼字》的文章文字中,最能概括其全文中心论点的是()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C.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23. 《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A.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 斟酌文字实际上是在调整思想感情;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24. 下列语句中,《咬文嚼字》认为属于富有联想意义的是()A.泡茶: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B.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C.离别:柳岸灞桥;D.柳腰桃面,王嫱、西施25. 《吃饭》一文中,作者批评说“舌头拣精拣肥,贪嘴不顾性命,结果是肚子倒楣受累”,要讲的道理是()A.吃菜与吃饭要和谐;B.舌头不该因馋贪嘴C.吃饭决定吃菜;D.吃菜不能尽兴26.在《吃饭》一文中,“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 头脑高于肠胃;B.人类所有创造和活动都与肠胃(吃饭)紧密相关;C.吃饭是头脑充实的基础,吃饭发展了头脑;D.头脑与肠胃平等27.在《吃饭》一文中,作者用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说孔子“未得吃道三味”,其原因是()A.孔子爱音乐;B.孔子不懂烹调的和谐;C.孔子不懂得音乐的和谐与烹调是想通的;D.孔子是个只重礼而不懂得其他的人28. 《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感情”;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C.宇宙和谐之奥秘;D.作者的哲学观点29. 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指出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是()A.克服主观臆断、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B.坚持种学认知态度C.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D.善于听取别人意见30. 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举亚里士多德认为男人比女人牙齿数目多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A.亲自观察,不可主观武断;B.听取不同意见C.理性地寻找充分理由或证据;D.要提防狂妄自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无分。

)3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说理的主要特色有()A. 大胆犀利;B.善用寓言;C.抑扬兼施;D.循循善诱;E.层层推进32. 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属于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E.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3.下列议论,包含对比论证法的有()A.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E. 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34.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四海之在天地,似礨空之在大泽;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E、伯夷以辞自多,仲尼以语自多35.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A. 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E.望洋兴叹36.《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有()A. 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E.驳论法37.《秋水》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A. 排比;B.比喻;C.反诘;D.对比;E.夸张38.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岂得之难失只易欤”相同修辞手法的是()A.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 满招损,谦得益;D.有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E.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9.《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论据有()A.后唐庄宗“所以得天下”的历史事实;B.后唐庄宗“所以失之者”的历史事实C.晋王李克用监终遗言的历史事实;D.后唐庄宗藏三矢于宗庙的历史事实E.《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40. 下列《论毅力》中的论证,属于对比论证法的有()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C.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D.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41. 下列《论毅力》中的论证,属于类比论证法的有()A. 罗列五种人的五种态度和结果;B.“操舟”之喻;C.“为山”之喻、“平地”之喻;D.“掘井”之喻;E“殆幸运儿”之说.42. 文中运有层递修辞手法的有()A.阐述天下古今之成败时;B.阐述人生所遇顺增与逆境的状况时;C.阐述意志力强弱的五种结果时;D.驳斥旁观者的观点时;E.以“我”的操舟状况作类比时43.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敬爱师友;D.修行道德;E.完善人格44.《容忍与自由》中属于不能容忍的根源的是()A. 人性上的普遍“喜同恶异”;B.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不会错;C.政治思想上的经常标榜“绝对之是”;D.理念上的“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E.社会观念上的“和而不同”45. 《咬文嚼字》中指出“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下列句子中的“烟”字用了联想意义的有()A.“杨柳万条烟” ;B.“烟光凝而幕山紫”C.“依依墟里烟” ;D.“吟赏烟霞”;E、“蓝田日暖玉生烟”46.下列说法符合《咬文嚼字》文章意思的有()A. 炼字的好例是郭沫若在《屈原》中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B.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情感;C.“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套板反应的例子;D.柳宗元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是一句紧要的教训;E.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接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47. 对《吃饭》主要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有()A. “吃”实指现实生活中的“吃饭”;B.作者的意趣不在“吃饭”本身;C.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D.本文由“吃饭”引发的议题很广泛;E.本文涉及社会人性世态诸相48.《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爱因斯坦的什么思想观念()A.人生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B.生活态度:强烈地向往着简朴的生活C.政治思想:民主主义;D.生活的理想:真善美;E.宗教感情: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奥秘49.《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是()A. 自以为是,妄下断语;B.主观武断,独断专行;C.知识贫乏,狂妄自大;D社会生活面狭窄;.E.读书看报少50. 罗素认为避免造成愚蠢见识的主要方法是()A.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尽量亲自观察,要有充分的证据;B.谦虚谨慎,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C.多读书看报,多参加社会实践;D.发展“心理想象力”;E.认识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51. 数罟不入洿池5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53.王无罪岁,四天下之民至焉5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5.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56.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5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58.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5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0.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6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62.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63. 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64.容有底止65.訾詈66.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67.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比较不可68.付梓;杀青69.渊薮70.麒麟四、简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7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