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育种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附答案)一、变异与育种(共8题;共19分)1.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B.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C.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D.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6.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考点四育种-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考点四育种1.(2022河北,5,2分)《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
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
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B.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C.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D.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答案C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快速繁殖,A正确;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茎的生长,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B正确;雌麻纤维产量低,但麻为雌雄异株,生产中仍需播种黑色种子以进行有性生殖获得种子,C错误;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雌雄异株的麻杂交时无需去雄,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D正确。
2.(2022河北,20,15分)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
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
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
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不育小麦的基因型是,F1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是。
(2)F2与小麦(hh)杂交的目的是。
(3)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个正常的四分体。
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分配,最终能产生种配子(仅考虑T/t、E基因)。
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
(4)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
高考复习 生物育种知识归类及练习(完整解答版)

生物育种知识归类班级姓名 2009.4一、育种知识详解根据高中阶段所学习遗传变异的内容,可归纳以下育种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4)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例题: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
要求使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操作方法:①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得F1 ;②让F1自交得F2 ;③选F2中矮秆抗锈病小麦自交得F3;④留F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个体,对于F3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再重复③④步骤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所处理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组织、器官或生物。
)(3)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4)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4)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茎秆粗大,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糖类、蛋白质营养含量高。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高三生物育种练习题

高三生物育种练习题育种是通过选择与配对有利基因型的个体来改良植物和动物品种的过程。
在高三生物学中,了解育种原理以及应用育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高三生物育种练习题,帮助你巩固相关知识。
题一:选择题1.育种的目的是A. 保护物种多样性B. 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C.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D. 打击农药的恶劣影响2.下列哪种技术可以加速育种进程?A. 随机选择种子B. 群体选择C.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D. 自然选择3.下列哪种技术被用于研发抗虫害作物?A. 生物杀虫剂B. 转基因技术C. 混交育种D. 无公害农药4.什么是自交?A. 两个不同种的植物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B. 同一物种的两个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C. 人为将植物花粉传递到同一花药中D. 由昆虫或风媒传递花粉5.在育种中,什么是杂种优势?A. 杂交子代比亲本更适应环境B. 杂交子代比亲本更弱C. 杂交子代比亲本数量更多D. 杂交子代比亲本更小题二:填空题1.人工选育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指将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进行人工配对。
3.__________是选择个体数量较少、表现优秀的个体繁育下一代。
4.__________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物种(或亚种)进行杂交。
5.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功是被称为__________的。
题三:应用题某农民希望提高他们田地上的玉米产量和抗病性。
他拥有一批优良品种的玉米种子和一台农田喷洒装置。
请给他一些建议,如何利用育种原理和技术来实现他的目标。
参考答案:题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A题二:填空题1. 选择、配对、繁殖、筛选2. 杂交3. 筛选4. 杂交5. 绿色革命题三:应用题该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玉米产量和抗病性:1. 选择优良品种的玉米种子进行育种。
农民可以根据田地的环境条件和自身需求,选择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高考生物总复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杂交育种中,F1自交后代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B.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C.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诱变育种可以定向的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由此判断D项说法错误。
【答案】 D2.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都用到了基因重组这一原理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还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无子西瓜的“无子”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是无子西瓜无子不能产生后代【解析】“无子”西瓜的培育应用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属可遗传变异。
【答案】 D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D.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基因工程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在基因工程的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注意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使它们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若转基因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仍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性问题。
【答案】 B4.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由③到⑦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B.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上相同C.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DNA数目加倍D.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长【解析】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分别为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多数是不利的。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生物育种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生物育种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D.通过过程②得到的植株B一定是四倍体【答案】A【解析】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过程是单倍体育种过程,所以①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A,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②过程使用秋水仙素是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到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就不会向细胞两极移动,获得植株B。
【详解】A、由一个细胞最终培养成完整个体,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所以该药物只能作用于幼苗,B错误;C、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0,因为没有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没有加倍,C错误;D、通过过程②得到的植株B一定是二倍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注意单倍体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下列有关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萌发的种子可提高突变率B.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答案】D【解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所以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萌发的种子可提高突变率,A正确;B.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正确;C.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误。
高中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育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基因重组育种技术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单倍体育种答案:B2. 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频率B. 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C. 诱变育种是一种非定向的育种方法D. 诱变育种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答案:B3.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中,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B. 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 基因工程育种只能改变单一性状D. 基因工程育种不能用于植物育种答案:A4. 关于单倍体育种技术,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周期B.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提高突变频率D. 单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答案:A5. 多倍体育种技术中,以下哪一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B.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提高生物的抗逆性D. 多倍体育种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周期答案:D二、填空题6. 基因重组育种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7.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其________增加,从而产生新的________。
答案:突变频率、基因型8.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即按照人们的意愿,将一种生物的________导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基因转移、基因9. 单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________获得单倍体植株,再通过________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答案: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10. 多倍体育种技术是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________的生物新品种。
高考生物真题(2022)专项解析—变异、育种

3.(2021·重庆高考)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在特定位置加入或减少部分基因序列,实现对基因的定点编辑。对月季色素合成酶基因进行编辑后,其表达的酶氨基酸数量减少,月季细胞内可发生改变的是
A.基因的结构与功能B.遗传物质的类型
C.DNA复制的方式D.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D.四倍体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二倍体洋葱染色体数目是2N,四倍体洋葱染色体数目是4N,根尖分生区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详解】A、根尖分生区进行有丝分裂,所以观察有丝分裂两种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区的区段进行制片,A正确;
C、月季细胞内的DNA复制的方式不变,仍为半保留复制,C错误;
D、月季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不变,仍为DNARNA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4.(2022·河北高考)5.《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故选D。
6.(2022·山东高考)6.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遵循中心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育种专题练习题(含答案)()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 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2.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出现疱状,欲培育无病毒的后代,应采用的方法 A.用种子繁殖 B.用无明显症状的部分枝条扦插C.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D.用叶的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3.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多倍体育种()4.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下列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B.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D.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氮肥使用量,节约能源C.改良土壤的群落结构D.避免使用氮肥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7.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B.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D.快速培育不病毒植株。
保留杂种优势()8.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位体育种原理C.培育青霉素高产苗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D.“多利”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9.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0.杂交育种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性状一定是A.优良性状 B.相对性状C.显性性状D.隐性性状()11.在生产实践中,欲想获得无籽果实,可采用的方法有A.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B.人工诱变C.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刺激未受粉的雌蕊 D.单倍体育种()1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染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是由于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 D.基因互换()13.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曾将大熊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家兔的卵细胞中,成功地培养出大熊猫的早期胚胎,这属于下列哪项技术的研究成果A.细胞工程 B.基因工程 C.杂交育种 D.染色体工程()14.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运载体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黑农五号是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取的()1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可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植物”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转基因必须在人为控制下才能完成,自然条件下基因污染是不增殖和不被扩散的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蛋白质是新蛋白时,这些异种蛋白有可能使人引起食物过敏()17.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D.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18.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4种性状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和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花粉壁细胞植株表现 (可能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花药壁植株。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19.填出下列各题的育种方法:(1)花药离体培养出的烟草新品种是。
(2)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与不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F1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的品种是。
(3)用紫外线线辐射稻种, 培育出成熟期提前、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是。
(4)无子西瓜的培育是。
(5)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
(6)将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技术是。
(7)利用兰花的离体组织大规模培育兰花属于。
20.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抑制某种促进果实成熟激素的合成,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
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
(2)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基因的“针线”是,基因的“运输工具”是。
(3)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和。
21.1943 年,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只有 20 单位/mL 。
后来,科学家用 X 射线、紫外线等射线照射青霉菌,结果,绝大部分菌株都死亡了,只有极少数菌株生存下来。
在这些生存下来的菌株中,有的菌株产生青霉素的能力提高了几十倍(目前青霉素产量已经 20000 单位/ mL 以上)。
请回答:(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能培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由于射线使青霉菌发生了的缘故。
(2)发生以上变化的化学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发生以上变化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射线处理后,在存活的青霉菌中,培育出了青霉素高产菌株。
这一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4)用射线照射,培育出生物新性状的育种方式叫做,它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改变生物遗传特性上的不同点是。
22.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
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_。
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他们的实质都是。
23.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获得早熟、抗倒状、抗病等性状,科学工作者往往要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民要求的新品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套育种方案。
生物材料:A 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不抗锈病纯种,C水稻的迟熟种子。
非生物材料:根据需要自选(1)育种名称:育种。
(2)所选择的生物材料:。
(3)希望得到的结果:。
(4)预期产生这种结果的(所需性状类型)的机率:。
(5)写出育种的简要过程(可用图解)。
24. (10安徽理综)31.(24分)I.(15分)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
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 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
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
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
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
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涉及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25. (10四川理综)31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德雄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26(10山东理综)27.(18分)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